【Ray:發行商與戲院的權力遊戲】
十年前業界曾出現這個想法 - 《復仇者聯盟》一類超級英雄系列大片取得史無前例的票房佳績,《阿凡達》與《變形金剛》等CG動作大片證實戲院無可替代的官能享受,戲院從2000年代萎縮中復甦。單從數字觀察,的確是,參考香港影業協會公開數字,香港票房收入由2010年至2019年間上升四成至港幣19.2億,全港戲院數目由2013年至2019年增加兩成至五十七家,螢幕總數達二百五十七張。除大埔外,現在每區都有至少一家戲院。
業界共識是,發行商與戲院對分戲票收入。發行商宣傳電影,戲院則宣傳服務與視聽享受,各自努力吸引觀眾入場。兩者權力均等,隨便一方越權(如杯葛行為)均會招致反效果。但2010年後,《復仇者聯盟》系列創造史無前例的票房高收入,令權力天秤傾斜。2013年,《鐵甲奇俠3》上映,收購漫威不久的迪士尼要求65%的美國票房分成,招致AMC等院商拒絕網上售票,幸好最終回復50/50分成而和解。但從這刻開始,可見發行商影響力逐步上升,如要求戲院安排設備最好的影廳與放映時間,甚至要求戲院「獨佔放映」。香港尚未有發行商增加分成的案例,但要求排片優待則確實有發生。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4-17-2021/71933
(編按:本文刊載於熱血時報印刷版第91期。熱血時報印刷版訂閱連結:http://www.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戲院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App 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暗黑旅行團】勇闖市中心廢墟佐敦廣場 70呎舖賤價10萬全港最平 香港寸金尺土,普通打工仔窮一生薪水,才能買到一個劏房型單位,黃金商舖易手價億億聲。雖然商舖身價不菲,但細心留意會發現,總有一個死場(死寂商場)在附近,明明位處市中心交通方便,但空置率高人流又偏低。記者便請了人稱「劏場醫生」、曾一手拯...
「凡甲收購」的推薦目錄:
- 關於凡甲收購 在 PassionTimes 熱血時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凡甲收購 在 阿詹愛吃素-美味素食分享專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凡甲收購 在 BigEc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凡甲收購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凡甲收購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凡甲收購 在 [新聞] 啟動非合意併購!強茂105元公開收購凡甲- 看板Stock 的評價
- 關於凡甲收購 在 股海老牛- 【強茂收購凡甲,溢價11%】...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凡甲收購 在 凡甲(3526) | Fugle富果 的評價
- 關於凡甲收購 在 【20211225 0000 謝明哲台股最錢線】調整部位待表態?!凡甲 ... 的評價
- 關於凡甲收購 在 [新聞] 啟動非合意併購!強茂105元公開收購凡甲- 看板Stock 的評價
- 關於凡甲收購 在 [新聞] 強茂收購凡甲已成就- 看板Stock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凡甲收購 在 阿詹愛吃素-美味素食分享專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什麼是Vegan?從純素飲食到純素保養,你一定要知道的6大重點
Vegan翻譯為純素,也就是杜絕動物性成分,不只落實在飲食,還包含Vegan保養等生活各層面,究竟Vegan從何而來?6個重點一次掌握。
Vegetarian是英文初級單字,但近幾年你更常看到的可能是Vegan──純素。Vegan保養、飲食崛起,根據Google數據,2012年起,Vegan的搜尋量首次超越vegetarian,之後連年再創新高,但你真的懂這個爆紅關鍵字嗎?
1. Vegan一字從何而來?
Vegan最早出現在1944年,由英國人華森(Donald Watson)提出,他將vegetarian的頭三個和最後兩個字母組合成新字Vegan,代表「vegetarian的開始與結束」。
華森曾目睹一頭豬在家族農場遭宰殺而感到恐懼,14歲起就成為素食者。後來他認為乳品的產製過程同樣剝削動物,於是在1944年出版一份名為「Vegan News(純素新聞)」的刊物,提倡排除所有動物性成分,Vegan一詞於是誕生。
華森同時創立「英國純素協會(The Vegan Society)」,並界定Vegan不只著重飲食,而是擴及生活各層面。
Vegan是一種態度和主張,Vegan和vegetarian的差異詳列如下:
2. Vegan飲食有哪些好處?
友善環境:
全球四分之一溫室氣體排放來自食物,而其中逾一半來自動物性食品。飼養牛對環境的衝擊最大,到2050年,養牛所消耗的飼料和水就足以供養20多億人口。牛消化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甲烷,是比二氧化碳更具破壞性的溫室氣體。
假使每週吃1~2次牛肉,一人一年下來產生604公斤溫室氣體,相當於開著汽油車行駛2,500公里。牛津大學馬丁學院(Oxford Martin School)研究指出,如果全球將飲食轉為Vegan,到2050年可減少70%的溫室氣體排放。
維護健康:
蔬果富含纖維、維生素、礦物質,且飽和脂肪與膽固醇較低,被認為可能降低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上述同份研究表示,假使全球採用Vegan飲食,到2050年,每年可避免810萬人死亡。
但長期Vegan飲食也可能導致omega-3脂肪酸、維生素D與B12攝取不足,採用Vegan飲食前請諮詢專業醫生建議。
保育動物:
每人一生當中平均吃下7,000隻動物,其中數量最多的是魚,共4,500尾,雞則是第二高,共 2,400隻。
即使不食肉,一杯蜂蜜檸檬也有意想不到的衝擊,蜜蜂儲存花粉和蜂蜜是為了生存過冬,而非供給人類。商業養蜂可能危害蜜蜂生命,一個遭受破壞的蜂巢中就有2 ~8萬隻蜜蜂,而蜜蜂是授粉昆蟲,蜜蜂減少代表植物也將受波及。
3. 除了飲食,生活中還能怎麼實踐Vegan?
Vegan一字誕生時,就是以保護動物、尊重生命的信念出發,因此在生活各層面都希望杜絕對動物的剝削與迫害。
「Vegan Calculator」計算,光是維持一個月的Vegan生活,每人平均可拯救30隻動物生命,你可以實踐的方式包括:
抵制動物實驗:
包括醫藥、清潔、美妝等各產業都可能涉及動物實驗,但目前已有人體實驗或細胞培育、電腦模擬等技術可取代,請認明Leaping Bunny、PETA,以及CCF標章等無動物實驗標章,慎選產品。
拒用動物性成分:
蜂蠟、皮革、蠶絲、羊毛、膠原、胭脂蟲等成分都來自動物,存在於保養、彩妝、成衣、配件等各類產品中,但多數都有替代性成分可取代。
拒絕剝削動物的娛樂:
賽狗、賽馬、牛仔競技、馬戲團等可能以不當方式對待動物,或剝奪其自由。可改為參觀流浪動物之家或捐款給保育單位,換另一種形式給予關注。
購買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
人與動物共享地球資源,人類的過度消耗同樣是對動物的剝削。選用永續、低碳的商品並理性購物,讓更多資源回歸大地。
4. Vegan的限制似乎很多,如何才能無壓力地實踐?
任何習慣如果太令人痛苦,就不容易養成。與其全面性地快速改變,「自然而然」、「循序漸進」地嘗試,是較可行的方案。
例如可從「7日蔬食」起步,以少肉→無肉→無任何動物性成分的方向逐步前進,或從減塑開始,漸漸達成零塑的終極目標。一步步建立與環境、動物共好的知識脈絡,自然能有意識地做出每次的消費選擇。
過程中可參考網路的豐富資源:
YouTube頻道:
夠維根Go Vegan、找蔬食Traveggo
FB粉專:
友善動物Kindness to Animals、綠色餐飲指南、Greenpeace綠色和平
碳足跡計算:
環保署氣候變遷生活網碳足跡計算器
國外網站:
The Vegan Society、The Vegan Review
更重要的是尋找「替代品」,
例如以豆製品取代肉的口感並補充蛋白質、以植物纖維取代蠶絲衣料,或以植物萃取、植物油取代蜂蠟、甘油、角鯊烯等動物性成分,達到對皮膚一樣好的保養效果。
5. 動物性成分真的能被取代嗎?
動物性成分並不是非用不可,以保養為例,歐洲的芳療、亞洲的草藥都有長期使用植物的紀錄,包括蘆薈、金盞花、薄荷、薰衣草等功效都已被認可。例如金盞花含有類胡蘿蔔素及生物類異黃酮,能減少發炎並加速傷口癒合,能很好地修護皮膚。
植物油的潤澤效果也極佳,更可能含有對肌膚更加分的物質,例如玫瑰果油含天然鞣花酸,能促進膠原蛋白形成;葵花籽油則帶有相當SPF 28的天然防曬系數。
要注意的是,不含動物成分的Vegan保養品不代表100%純植物萃取,例如許多醫師推薦的鎖水成分凡士林,就可以使用於Vegan保養品中。
6. 如何挑選優秀的Vegan產品?
Vegan產品除了不做動物實驗,也不能使用動物性成分,在美妝保養領域中,就必須排除蜂蜜、蜂蠟、蠶絲、角蛋白、甘油、角鯊烯、羊毛脂、膠原、胭脂蟲等。
其中蜂蠟常用來表現唇膏的質地、顯色度及滑順度,在調香領域也有定香功能。要捨棄蜂蠟,必須投入大量人力時間反覆試驗,目前市面上能做到的品牌並不多,AVEDA是其中之一。
AVEDA自2021年1月起正式成為使用100% Vegan 成分的美妝保養品牌,正因為Vegan的核心是與動物、環境共好,因此從原料到包裝都全力符合永續精神:
AVEDA全面使用Vegan原料,所有商品、調香、染膏及沙龍專業用品項,皆不含動物性成份,也不進行動物實驗。
AVEDA採取Soil to Bottle從土壤到瓶身的生產標準,與產源明確且符合永續標準的原料供應商、契作農場合作,確保每個環節都能友善環境和當地人民。
例如與印度農場契作,輔導成為有機耕作農地,並提供合理收購價格,讓婦女孩童不用遠赴都市工作,也保障了教育機會。
全產品來自100%風力發電生產。
2020年,AVEDA新增3.6英畝的太陽能發電機,電力可供給50%產品製造所需,一年為地球減少1100公噸碳排放量。
「回收材質最大化、包裝體積最小化」是AVEDA致力的產品包裝標準,並透過加工賦予回收材質第二生命。目前除了紙盒及玻璃製品,其餘包裝瓶身皆使用八成以上的回收塑料,一年可省下逾600噸全新塑料。
人類和地球萬物本是一體,善待地球和善待自己一樣重要,透過每次消費做出最佳選擇,往更令人嚮往的未來邁進。
凡甲收購 在 BigEc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公開收購背後的機會,抓到了嗎❓-3526凡甲
鑑往知來,我們在一個月前談過凡甲🙂
近期股價動了起來🔥一起來看看😊
#教你投資理財 #財報壹哥 #台股 #產業分析
#股票 #基本面分析 #公開收購 #凡甲 #強茂
凡甲收購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暗黑旅行團】勇闖市中心廢墟佐敦廣場 70呎舖賤價10萬全港最平
香港寸金尺土,普通打工仔窮一生薪水,才能買到一個劏房型單位,黃金商舖易手價億億聲。雖然商舖身價不菲,但細心留意會發現,總有一個死場(死寂商場)在附近,明明位處市中心交通方便,但空置率高人流又偏低。記者便請了人稱「劏場醫生」、曾一手拯救荃灣地皇廣場的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Edwin),和我們來一轉經典死場遊。
壽終正寢:佐敦廣場
「有些死場是瀕臨死亡邊緣,而這個(佐敦廣場)是已經死亡。」Edwin說道。位於佐敦道28號敦成大廈的佐敦廣場,商場名字仍於大廈外清晰可見,但若然在Google Maps輸入「佐敦廣場」,卻查不到正確位置。
座落在人來人往的佐敦道,很難想像這樓高四層的商場,已烏燈黑火二十多年,是佐敦中心地帶裏的一個廢墟。「我們站在佐敦道,街上人流很多,很旺場,但今時今日全香港最便宜的物業成交呎價,最便宜的便是這座佐敦廣場。」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三樓九號舖位建築面積約70平方呎,原業主1993年以$69.7萬購入,持貨23年,2016年僅以$10萬易手,呎價僅$1,429,賬面勁蝕86%、約$60萬,堪稱全港最平的舖位。Edwin表示,香港有很多大業主將商場劏成很多小單位出售,然後不宣傳、不用任何方法吸引人流,夾硬做死一個場,令舖位貶值,然後再安排相關人士以低價收回舖位,「做這些事很沒道德,可說是乞兒兜裏拿飯吃,所以我不買不賣也不投資。有人經常說送幾間商舖給我,希望我可以把商場活化,我也會說我不要。」
佐敦廣場前身為伯爵酒樓,實用面積共約一萬平方呎。1992年,分拆成超過160個舖位出售,當年呎價逾萬,但仍吸引到不少投資者。但業主們在1993年收樓後,發現舖位皆為「縮水舖」,實用率只得三至五成,生意做不了淪為死場。1998年更因管理公司撤離而荒廢,聚集了不少癮君子和露宿者。現時該商場除地面層可供遊人進入,其他樓層已經被封閉。
「你簡直是商舖華佗!」當記者和Edwin在商場門外傾談之際,一把聲音突然從我們身旁傳過來,原來是佐敦廣場門外報紙檔的店主,由他父親開始已在這個位置經營報紙檔50多年。他繼續說:「開業的時候很多人入伙,但空置了這麼多年,聽說你令很多倒楣的商舖起死回生,我今天便特意把鎖開了等你進去玩玩。」原來店主還幫手看管廣場的閘匙,我們就趁這個難得的機會,入去探秘。
2010年,有財團以劃一收購價$13.8萬收購佐敦廣場舖位。商場的一至三樓,就曾在2012至13年,短暫經營過火鍋店。2014年就只有四樓的桑拿館,2016年在一樓開了雀會,二樓開了私房菜,但全都在很短的時間內結束營業。
鄰近高鐵 於事無補
一樓和二樓遺下了完整的食肆裝潢,還有餐具調味料,統統都沒有清走。Edwin說:「真的不知道發生甚麼事,該商戶好像走得很急。市中心這麼繁華的地段鄰近高鐵,佐敦道地舖價值以億元計算,這裏卻變成了一個廢墟。」
再上三樓,大窗戶透入自然光,雜物清空了,感覺比一二樓良好。雖然劏舖的間格已經全拆了,但地上有多條從前舖位留有的深刻直線。「驟眼看這裏每一層都是幾千呎,以這裏的黃金地段來計,一定能夠租出去,每一層我估計能以$15萬放租。」
但上到四樓,又佈滿各式各樣的廢棄品。有很多像是露宿者在這裏留宿用的床墊、2014年的舊報紙、2012年的水費單、撕爛了的明星合照、封了塵的招牌、摔破了的招財貓等等,幸好是白天進來,入黑一定充滿着靈異感覺。既然位於市區,人流地理位置俱佳,很難不令人聯想是因為靈異問題而變成市中心的廢墟。Edwin說他不太了解和相信靈異方面的東西,「甚麼靈異也好,樓下這麼旺場甚麼靈異也不怕吧!加上買賣商舖與住屋不同,開舖頭做生意不需要過夜,所以就算是餐廳酒樓也好,就算有人死了也不會變成凶舖,凶宅很多,但沒有凶舖。」
由門口的告示板到散滿一地的文件,相信背後可能有很多訴訟問題業權問題,Edwin說:「我們進來也看到有些欠債還錢的傳單,想租這裏也會擔心背後有甚麼問題。更何況之前樓上是開桑拿館的,你我都知道桑拿館不是一般平凡人能經營的。」相信這就是商場荒廢的主因。
氣若游絲:先達廣場
「死場分幾種,其中一種是死亡中,好像身後的先達廣場。」先達都稱得上死場嗎?看租值升跌便知一二。Edwin說:「上帝要你滅亡,必先令你瘋狂!租值有最高峯的時候,地下一間舖出租$5萬至$10萬,跌到現在的$1萬至$2萬,跌了五至八成。先達幾年前的舖價炒得非常厲害,但最近急速下跌,最主要是智能手提電話炒風已過。」我們走到一樓的租務部詢問,職員都說最近有很多蝕讓,租務部職員說:「三百幾萬元買回來百多萬元出售。」
吉舖處處 舖位變貨倉
先達廣場位於旺角亞皆老街83號,一共三層約3.9萬平方呎,前身是先施百貨,在1995年劏成350個舖位出售,面積由72至488平方呎,堪稱本港第一代經典劏場。職員說:「業主都很資深,沒有按揭、沒有壓力,在這個艱難時刻,就算降低租金也能接受。」最平的舖位在訪問前一天租出,租金只是3,000元,已包差餉管理費。「業主下調租金只是希望舖位不要丟空,能夠渡過這個艱難的時期,現在有一成舖位是未能出租的。」這麼低廉的租金,甚至有人租來當貨倉。
商場內外吉舖處處,目測空置舖不止一成。不論是地下、一樓還是二樓,吉舖集中於遠離電梯的角落位置。記者和Edwin上到二樓,人流更為稀少,約半數店舖沒有開門。Edwin說:「越做越靜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三個情況:一,租來當貨倉;二,開成人用品店,成人用品店當然是開在較靜的地方。三,不需要太多人流的服務行業,例如修甲、睇風水、占卜那些做預約服務的。」但由於先達廣場沒有自來水,所以食肆、美容修甲那類需要有自來水的店舖,都不能經營。Edwin補充:「沒有食肆、小食店,不能以此聚集人流。能經營的店舖種類亦收窄,只能做零售、賣買電子零件或手機產品。」
經營靠好業主 等炒風救場
我們來到維修電話老師傅黃維邦(Wilson)的店,他的店已屹立先達20多年,可說是見證着先達的興衰。Wilson說:「現在絕對是低潮,沒有試過如此低潮。」他表示現在經濟差了,人們不像以往一有新型號手機便換機,「我有另一間舖回收二手機,我們收到的手機都是壞的,現在的手機不是壞了也不會放售。」
他表示能一直支撐着店舖全因遇到一位好業主,「當時樓下的店舖租金加幅一倍,甚至一倍半,但我這個業主都只是加了我一成租金,現在逆境下業主都願意減租,有商量的空間非常好。先達有些業主日日過來巡舖,看到你生意好便加租。」所以現在租金下調的情況下,Wilson也沒有考慮要換舖慳租金,「沒有想過呢,平租的通常在角落的位置,沒有這個位置好。加上業主對我這樣好,做人不能忘恩負義。」他亦指商場的人流多少,對手機維修不算很大影響,「手機壞了一定會過來維修,人流多有時只是逛逛,不一定會買東西,手機維修穩穩定定,發達一定冇我份,夠交租餬口便沒有問題。」
Edwin認為,救活先達廣場的方法,只好等待炒風再來。「純靠商場自己的營運很難去翻身,互聯網格價太容易,引入新行業亦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要看有那一個大牌子,有一些突破性的產品出現,整個炒風來臨,炒賣的人們當然要回來先達這個地方。」
死過翻生:地皇廣場
位於荃灣登發街登發大廈的地皇廣場,是死場中的經典,其中二樓238號舖位,2012年底以約$400萬買入,2017年以$30萬轉售,勁蝕$370萬。Edwin說:「所有商舖來說,最蝕入肉的可說是這個,簡直是創了香港歷史。如果持貨幾年要蝕92.5%,眼光要很『準』,因為很難有香港物業買賣蝕到咁。」
2012年投資者尹柏權以$4.1億向鄧成波購入登發大廈商場,2013年拆成200多個舖位出售,舖位面積由50至174平方呎,套現約$9億。但小業主收樓後便發現貨不對辦,發現商場設計與售樓書不同,實用面積縮水等的問題。有小業主稱當年有地產經紀訛稱,將會有行人天橋接駁至地皇廣場,但不單止沒有天橋,商場電梯更經常因故障停用。
Edwin說:「死場的特性是,易入難出,有一些是自動電梯進入商場,但要行樓梯離開的。有一類不能救活的死場,便是要行樓梯進入商場的。如果一個商場四通八達,人流便會旺。」地皇商場中了一切死場特性,進出不便和業權分散。
聯合業主翻身 出租率達100%
業主之一的王榮梅(Olive)當年以$400萬買入了一劏舖,「收舖時,簡直是晴天霹靂!當時是買樓花沒有實物可看,實物與我們想像中有很大出入。面積很小,還是天價,一樓一間實用面積40呎的舖位要成四百幾萬。」
她曾嘗試放售或出租,都不能得到好價錢,更別說回本了。於是她便花近3年時間與各業主磋商,在2016年成立地皇之光管理有限公司,團結場內近百名業主聯合招租。她說:「回想起也覺得淒涼,曾經試過有一位業主,說只可以給我由灣仔到北角這段車程的5分鐘時間,於是我便在地鐵車廂內走來走去,進行游說工作。」她表示頭幾年她沒有受薪做聯絡人的工作,「講難聽一點,衰到不能再衰了,不如博一鋪。」頭炮租了給一間賣小型電器的百貨公司,但店主進駐後幾個月便退租。她說:「零售根本冇得做,因為趨向網購,我們就想不如做不能網購的飲食,於是我便把一樓在很短時間內改成一個美食廣場。」當時Edwin亦有參與這個死場翻生的計劃,更幫手大力宣傳,成功把當時的出租率推上到100%。
雖然走入地皇商場,仍不能以人流旺盛去形容,但不見有貨倉舖和空置舖,Edwin說:「這裏不算死,縱使有舖拉了閘,但是都有租客的。」美食廣場已因完約在2月結業,要繼續經營美食廣場便要再集資翻身。幸好同期有夾公仔機店主有意入租,現在一樓已成了夾公仔機舖,雖然疫情下不能正常營業,但總算是正確方向。Edwin說:「一個好的商場,最好是會吸引到人進來買、進來玩。一樓是美食廣場,人們很自然便會在上二樓三樓逛街,商場馬上變旺了起來。而這些夾公仔機也不錯,能吸引外來人。租金很便宜,2,000到3,000元已包冷氣費管理費等,租來創業其實都不錯。」
記者:鄭汝翹
攝影:張志孟、許先煜
凡甲收購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陳儀真的運米赴陸嗎?】
有人說:「國民政府在光復初期掠奪台灣米糧送往大陸打內戰,導致米糧稀缺、米價上漲。」此一說法不僅在網路瘋傳、更透過教科書被寫成「標準答案」。
但其實,最新的證據證明過去的研究是有疏失的。歡迎分享轉發!宣導正確歷史!
一定有人說電報是假的。那請拿出證據或其他史料,證明陳儀真的掠奪台灣米糧到大陸。
為什麼跟你學習的、跟網路上聽到的不一樣?
答案很簡單,教科書真的寫錯了!
我希望要反駁的,拿出證據,不要只會人身攻擊或轉移焦點,說國民黨其他地方很爛或日本其他地方很好,我們在談的只有一件事:陳儀有沒有將台灣的米糧送至大陸。
※
(史料內容繁多,大家可以只看影片。)
一、缺乏米糧之歷史背景
關於1945年臺灣稻作生產情形,日本殖民當局分析,由於寒害、乾旱、暴雨等天災因素,及美軍空襲轟炸等原因,第一、二期稻作大幅減收,未來的糧食需求將出現大問題。亦即,日本殖民當局不但精準預知1945年的嚴重糧荒,事實上他們於陳儀抵臺之前,就已經確切知道1945年上半年米穀收成的悲慘情況。1945年臺灣稻米的總產量只達到747萬公石,未及1937年的一半。
又由於美軍大肆轟炸,臺灣肥料工廠殘破不堪,肥料生產可說幾乎完全停頓。1945年全臺肥料施用量為0.2萬公噸,僅及日據時期的1938年肥料最高施用量38.9萬公噸的0.5%, 可見肥料的稀缺。戰爭時期,農村之少壯者均被徵調參加侵華戰爭,農村的勞動力極端缺乏,又因農產品被日本殖民當局低價強制收購,等於無代價被搜刮,農民對米穀增產已失去興趣。在缺乏肥料、天災、戰爭缺乏勞力等因素之下,1945年的臺灣糙米產量一落千丈,大為減少,約僅63.8萬公噸 ,僅及前一年1944年產量的59.8%。比全省最低消費量還少22萬噸,出現嚴重米荒。
然而,就在糧食已經非常不足,臺灣需施行米糧嚴格配給的情形下,日人仍強將大量的臺灣米穀(糙米)運往日本。1943年自臺灣運往日本的糙米達25.8萬公噸,1944年運往日本16.6萬公噸。1945年上半年日人又將3萬公噸糙米輸往日本、沖繩與華南。 同(1945)年6、7月時,日人還以臺灣的糧食供應其在東南亞作戰的日軍,雖然到了後來,運糧船一艘艘地被美軍炸沉,連漁船運米也遭炸沉引 。凡此種種,更加重了臺灣地區米糧不足的情形。
當時學者即評估,到了1946年春,如果依正常消費標準,即如果米糧是在市場自由買賣,則臺灣缺糧約超過一半。「臺灣將超過一半的人在市場上是有錢買不到米,無米糧可食!」
1945年,日本殖民當局已完全掌握臺灣即將面臨嚴重糧荒大災難,但就在要將臺歸還中國前的九月上旬,日本人放棄對各項物資的管制 ,導致民間大量消費糧食。據9月22日《臺灣新報》報導,從萬華車站到龍山寺間馬路兩旁的店家內,都高高地堆著牛、豬、雞、鴨等肉在販售,市民們完全可以買到他們想要的商品 。又由於日人管制鬆綁放任不問,全島耕牛頻頻被偷屠宰。據陳儀抵臺當天10月24日《臺灣新報》的報導,當時全臺耕牛總數的三分之一遭屠宰,故影響未來耕作與糧食生產尤大。
據當時專家估計,日人投降後一、二個月間所大肆浪費的糧食,可維持臺灣半年份的食用量 。就臺灣整體社會而言,米穀專家們則估計,依當時臺灣現存米穀與第二期的收穫量,到了1946年的二、三月,臺灣社會就將進入饑餓狀態。 糧食不足必然帶來社會的動亂,已可預見類似二二八事件的發生不遠矣。
屋漏偏逢連夜雨,1945年缺糧,1946年,第一期稻作遭旱災,中部水田因缺水而未能播種者即達萬餘甲,第二期又於9月25日遭逢臺灣十四年來未有的巨大颱風。 故1946全年稻作收獲僅89.4萬公噸,遠遜於日據時代產量,在稻作收成勢必銳減的預期心理下,米價再度高漲。
二、陳儀積極解決糧荒
糧荒如此嚴峻,陳儀抵臺後,積極努力解決糧荒問題。例如陳儀於1945年10月24日抵臺,僅一星期後的31日,長官公署就公佈〈臺灣省管理糧食臨時辦法〉。
11與12月時,花蓮港廳與農林處即宣佈禁止米穀釀酒製粉,臺北市開始實施食米配給。翌(1946)年春,長官公署、臺灣省糧食調劑委員會、臺灣省貿易公司(1946年2月7日改為臺灣省貿易局)、警備總司令部、國民黨臺灣省黨部及花蓮、臺南、臺中、高雄、臺北、基隆等縣市皆有諸多解決糧荒問題之命令及方式。在光復後直到二二八事件爆發前,陳儀政府不斷嘗試各種方式,欲解決糧荒。
當時陳儀採取重新整治農田水利、加強化肥供應、調整土地關係等措施,使遭到戰爭嚴重破壞的農業生產力逐漸得到恢復。到1947年,全省受戰爭和自然災害破壞的農田水利設施基本修復,並進一步加強了河患的防治與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農田灌溉面積有所增加。化肥產量也逐年增加,部分緩解了「肥荒」問題。
在此同時,中央政府曾多次向臺灣徵米,但陳儀鑑於臺灣人民亦缺米糧,所以反對將米運往大陸,極力抗拒,以致中央無法徵收。 如1945年12月28日中央行總秘書長向景雲,致電行總臺灣分署錢宗起詢問:
「臺灣食米全年生產及銷費量各若干,目下有無餘糧可資出口,供給華南各地。署如大量購運有無困難。盼即電復滬福州路120號善後總署。」
行總不僅催促分署,也直接去電長官公署詢問是否有辦法糧食出口。陳儀在12月29日以亥艷電向行總署長回覆如下:
臺灣素以產米著名,唯近年因肥料供給缺乏,收穫逐年遞減,估計自本年十一月至明年五月需要四十九萬三千餘噸,而本省可能供給者祇三十七萬九千餘噸,尚短十一萬四千餘噸,雖目前尚未缺糧,而轉瞬即感糧荒頗為嚴重。為今之計,首在輸入大批化學肥料,使勿失農時,來年收成方有把握。次則在青黃不接時期,運濟糧食以資過渡。報載聯總明年一至六月運米七十三萬噸接濟我國。此項糧食如何分配,當在藎籌之中,務祈將臺灣列入分配糧食區內,於明年二、三月間接濟五萬噸以維民食。一面並請分配大批化學肥料來臺,藉利農事,實所企禱。至臺灣糧食產銷數字,已由救濟分署另電詳陳,佇盼電復。弟陳儀亥艷親印。
陳儀不僅明確表達了沒有餘糧可供出口,更要求中央行總能盡速撥糧食、肥料來到臺灣,以解決臺灣方面缺糧之急。
此外,長官公署於1946年5月25日下令查緝嚴禁糧食出境,並積極籌購外米。1946年1月31日,越南西貢米五千袋運抵臺灣 。同年夏天,內地福建曾運米364公噸、穀281公噸及麥32公噸至臺灣 。此外,自1945年11月至1946年10月止,貿易局以交換物資為主併採購的方式,自上海、天津、青島等地進口大量臺灣所缺的物資,例如肥料8,457公噸、麵粉90,900袋、布123,664疋、汽油26,500加侖等共二十三類之多,並大量配銷予一般人民及合作社。
由上述資料可知,「長官公署運輸大量米糧到大陸而導致臺灣米荒」之說,應該僅是「傳聞」,並非事實。
凡甲收購 在 股海老牛- 【強茂收購凡甲,溢價11%】...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強茂收購凡甲,溢價11%】 去年我介紹凡甲之後,不意外的股價就一路往下跌,果然老牛有帶賽,後來我還是有關注,但就營收跟財報出來稍微看一下。 ... <看更多>
凡甲收購 在 凡甲(3526) | Fugle富果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 3526凡甲董事會決議派發股利 ... Re: [新聞] 強茂收購股權凡甲:歡迎. leptoneta 2021/03. [新聞] 強茂收購凡甲(甲甲)已成就. Sana 2021/02. ... <看更多>
凡甲收購 在 [新聞] 啟動非合意併購!強茂105元公開收購凡甲-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bit.ly/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4.發文請依照格式文章標明段落,不符合格式者依4-1刪文處分。
------------------ 以上注意事項請勿刪除 違者4-1 刪文處分 ----------------
1.原文連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19513
2.原文內容:
〔記者陳柔蓁/台北報導〕分離式元件大廠強茂(2481)公告,今(22)日召開董事會通
過,以新台幣每股105元公開收購連接器供應商凡甲(3526)股權,希望藉此強化車用能
量。但強茂此公開收購案未事先取得凡甲同意,屬「非合意併購」。
強茂指出,以凡甲22日收盤價94.5元計算,收購金額溢價11.1%,收購期間為1月26日至2
月25日止,預定最高收購數量約為1458萬股、20%股權,最低收購數量約為364萬股、約5
%股權,若收購股權比率達最低收購股權,本次公開收購案即為成就,屆時成為最大股東
。
強茂表示,一直以來致力於半導體二極體、三極體及晶圓、元件之製造生產,近年來專注
於工業、車用高階半導體功率元件之IGBT、MOSFET、高壓SUPER JUNCTION晶圓研發及製造
,並怖局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矽(SiC)。
因汽車與電腦強勁需求,強茂去年第三季淨利年增率高達170%,這兩年大幅增加本業資
本支出、擴充產能,今(2021)年開始加速市場滲透率。
強茂表示,收購凡甲因評估該公司為台灣連接器研發、製造及銷售領導者,獲利及現金流
非常穩定且持續攀升,去年第三季毛利率49%、前三季淨利年增率高達51%,其主要終端
應用為伺服器、筆記型電腦、汽車、工業、網通設備等,未來發展策略為擴大電動車、伺
服器及可折式高速線等市場,與強茂公司拓展目標領域一致,短期則可幫助強茂跨出轉型
的一步。
3.心得/評論:
強茂目前為台灣最大整流元器件製造商,也是MOSFET供應商之一,今年電動車題材逐漸
發酵MOSFET缺貨嚴重。強茂這次非合意收購我認為是產能吃緊直接透過收購擴大產能,反
映今年公司對今年的成長應該是樂觀的。話說凡甲今天尾盤有大單敲進,嘻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93.8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11314765.A.145.html
※ 編輯: donis12345 (49.216.93.81 臺灣), 01/22/2021 19:46:07
※ 編輯: donis12345 (49.216.93.81 臺灣), 01/22/2021 19:47:07
同這次的併購。
※ 編輯: donis12345 (49.216.93.81 臺灣), 01/23/2021 02:36:23
※ 編輯: donis12345 (49.216.93.81 臺灣), 01/23/2021 02:37:19
※ 編輯: donis12345 (49.216.93.81 臺灣), 01/23/2021 02:37:5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