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討厭自己開始,到現在能夠接納自己,可是還不至於能夠喜歡自己,你是如何走到現在的? ❞
半生不熟的人生階段,我們都經歷脆弱和遺憾,有許多的「更好」在耳邊繚繞,但是,究竟要「多好」才是值得被愛?
💡 曾寶儀 x 賴雷娜:脆弱,教我們的那些事 - 對談紀錄片
💡 10/16 (六) 19:30 - 21:00
💡 線上首播座談會,立刻免費報名:https://i-life.pse.is/bn0918
--
2020年,#頂大校園連續自殺事件 ,引起社會討論;
衛福部過去十年的統計,#自殺是青年第二大死亡主因 ;
#30歲以下服用抗憂鬱藥物的人口持續增加 ,2019年已突破15萬人。
--
|關於 脆弱,教我們的那些事|
我們邀請 I-LIFE 創辦人賴雷娜與《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作者曾寶儀,聊聊
🔆 半熟時期經歷的脆弱是什麼?
🔆 一路走來,我們可以如何找到勇氣,好好成為自己?
🔆 什麼樣的陪伴是半熟大人需要的?
I-LIFE 是台灣唯一專注為低資源處境青年提供公益心理輔導服務的機構,五年來開案申請資料如雪片般持續飛來,除了加快腳步、擴編輔導團隊之外,我們也希望幫助家長、老師理解,半熟大人的脆弱是什麼樣貌?我們可以如何承接、陪伴身邊的脆弱?
誠摯邀請您 10/16 (六) 19:30 - 21:00 線上與我們一起觀看「曾寶儀 x 賴雷娜:脆弱,教我們的那些事 - 對談紀錄片」
💡 免費報名:https://i-life.pse.is/bn0918
曾寶儀 Bowie
#心理輔導 #正向心理學 #正念 #正念生活 #正念練習 #曾寶儀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賴雷娜 #夢想騎士 #iLife #輔導老師 #半熟大人 #半熟 #自殺防治 #自殺 #憂鬱 #憂鬱症 #憂鬱情緒 #憂鬱語錄 #想不開 #內在英雄 #心理 #心理健康 #心理壓力 #心理諮詢 #抗憂鬱 #成為自己 #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線上看 #線上課程 #oct16 #Oct16 #oct16th #脆弱 #脆弱練習 #脆弱的力量 #脆弱的勇氣 #脆弱不是軟弱 #社福機構 #社福團體 #社福 #公益 #遺憾 #遺憾語錄 #陪伴 #陪伴成長 #陪伴語錄 #憂鬱世代
「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夢想騎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台灣憂鬱症統計2021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台灣憂鬱症統計2021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台灣憂鬱症人口比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台灣憂鬱症人口比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憂鬱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數位感-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憂鬱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數位感-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Community 的評價
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的孩子,在憂鬱嗎?
#今年上半年全台自殺通報數比去年同期多了3000人次
根據2020年死因統計報告,自殺已連續第4年成為國人主要死因第11名,今年上半年全台自殺通報數,比去年同期多了3000人次。
#自殺為年輕世代第二主要死因
自殺已經成為15-24歲、25-44歲兩個 #年輕世代 的 #第二主要死因,在2019年,15-24歲共有257位輕生。2020年15-24歲人口群通報企圖自殺人次超過一萬人次。
#百分之六十七的自殺身亡個案未有校園輔導資源
根據教育部2018年至2019年的校園學生自我傷害事件相關報告指出,自殺身亡個案當中,高達67%未曾尋求校園三級輔導資源,顯示各級學校輔導資源與學生需求間顯存有落差。
#如何盡量承接住每個孩子
青少年們可能還沒有即時得到相應的資源或陪伴,就選擇以自殺為自己的生命畫下句點。最近又到了開學的季節,我們必須想到方法,在遺憾發生之前,配置足夠的資源,盡量減少不幸的遺憾發生。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 在今天召開了「校園專輔待改善 心理健康不漏接」記者會,提出三大訴求:
1⃣ 為了讓第一線的醫療端人員及時了解受通報孩子的情況,要求衛福部及教育部盡速 #落實將自殺通報系統介接到學生學籍資料及休退學狀況。
2⃣ 高達67%自殺個案學生未曾尋求校園三級輔導資源,顯示學校輔導資源與學生需求間顯存有落差。我們要求教育部檢視問題及提出因應措施, #應解決專輔人力流動率高、#專輔人員行政工作繁重、#專輔人力實聘率無法符合應聘數量等問題,讓專業人力得以專業久任,提高輔導效能。
3⃣ 為了讓離開學校系統、#失學且失業 的 #雙失年輕世代,不需自己面對心理健康風險,我們要求教育部與衛福部應積極研擬因應措施, #協助離校後的年輕世代,仍有適當管道及時獲得諮商或治療的服務。
在記者會中,長庚醫院精神科、也是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的張家銘醫師表示,自殺防治不可輕忽,且恐有 #年輕化趨勢, #這群出生在網路通訊發達的Z世代,在遇到情緒問題時,往往不會尋求協助, #憂鬱症和自殺風險都在增加。
今天張家銘醫師也和大家分享了 #校園自殺防治三大面向:
#自助:同學要能認識自身心理狀況,自我察覺、分辨異狀。
#助人:學習與同儕間的陪伴與支持。
#求助:學校應暢通求助管道,建立穩定的專輔資源和人力。
今天是9月10日 #世界自殺防治日,希望大家一起努力,結合起家庭、校園、衛政三方的資源與專長,共同守護兒少心理健康, #接住每一個需要支持的孩子。
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9/10「世界自殺防治日」,請和我們一起重視,結合家庭、校園、衛政三方的資源與專長,接住每一個需要支持的孩子。
-
依據統計,新北市去(2020)年的自殺死亡人數為635位,在自殺通報人次與占率方面,24歲以下,總共有2,475例,占率高達42.8。其中14歲以下的通報人次為641,占率為11.1,若再納入25~44這個年齡層,44歲以下占率高達76.6,顯示自殺防治工作的推動與再改進,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
因此,在「世界自殺防治日」的今天,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召開「校園專輔待改善 心理健康不漏接」記者會,說明台灣現行青少年校園心理健康促進促施所遇到的困難,並提出建議精進方向。
-
今日記者會內容如下:
-
總召邱顯智委員首先表示,根據去(2020)年死因統計報告指出,自殺(蓄意自我傷害)已連續第 4 年成為國人主要死因第 11 名,死亡人數雖較 2019 年減少 5.3%,但今年上半年全台自殺通報數,也比去年同期多了 3 千人次。值得特別注意的是,自殺已經成為 15-24 歲、25-44 歲兩個年輕世代的第 2 大主要死因。
-
回頭檢視過去衛福部的承諾,邱顯智委員強調,據「2025 衛生福利政策白皮書」所設立的自殺防治目標,政府近年成績不盡理想,也未達成 2020 年的中程目標,自殺防治工作長期而言未見顯著改善,政府應該持續精進、有效投資。
-
幹事長王婉諭委員接著表示,兒少面臨的心理壓力與求助門檻,絕不小於成人。自殺是多重因素造成,因此,防治工作是跨領與跨團隊的巨大工程。然而,目前自殺防治策略與教育部三級輔導機制,實務執行面仍存有諸多困境。
-
#學生自殺通報系統 #亟待跨部會介接
-
首先,醫院端的第一線人員反映,衛政自殺通報系統與教育端的校安通報系統,長期以來橫向聯繫狀況不佳。王婉諭委員已於今年 3 月針對此情況進行質詢,促使兩部會決議將衛福部的自殺通報系統介接到學生學籍資料、休退學狀況,但目前尚未落實。另外,囿於各級學校之輔導紀錄表單格式不一,且各級學校之輔導系統尚未整合,因此仍無法介接受通報學生是否接受過輔導諮商的紀錄。
-
#通盤檢視學生輔導需求 #輔導人力資源應到位
-
根據教育部 2018 年至 2019 年的校園學生自我傷害事件相關報告指出,自殺身亡個案當中,高達 67% 未曾尋求校園三級輔導資源,顯示各級學校輔導資源與學生需求間顯存有落差。
-
王婉諭委員進一步說明,目前負責三級預防的各縣市輔諮中心,組織型態為隨時可能被裁撤的「任務編組」性質,且礙於地方財政,專輔人員採一年一聘約聘制、調薪幅度低、專業人力薪資與自費市場落差過大,再加上行政工作負擔重,導致流動率高等情況時有所聞。而負責二級預防的專業輔導老師及相關人員,同樣存在人力不足及行政工作負擔過重,以致影響輔導效能及學生接受輔導之成效。
-
#解決大學端專業輔導人力困境
-
副總召陳椒華委員就大專院校的部分指出,現行《學生輔導法》規定,專科以上學校學生 1200 人以下者,應置專業輔導人員至少 1 人,但實際上大專院校內部的諮商輔導體制同樣存在人力缺口,以及有難以專業久任的嚴重問題。
陳椒華委員說明,因為目前一年一聘的方式,除造成專業輔導人員流動率居高不下外,他們還需要從事無關輔導諮商專業的行政業務,加上專輔人員長期待遇不足,與人力不穩定等問題 ,都是大專院校在學生輔導上成效不佳的原因,也明顯影響學生接受輔導的品質。
-
另外根據統計,每年休學的高中職生有近 2 萬人,大學生更是高達 8 萬人。而在疫情期間,這些離開學校的學生,也可能同時的失業,而變成「雙失」的年輕世代。然而「雙失」的年輕世代因為離開校園,因此無法獲得學校系統的心理諮商資源,其自身的經濟狀況,也難以負擔心理諮商所需的費用。因此,整個社會或是家庭與醫療系統,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去承接這樣的需求,是一個令人非常擔憂的問題。
-
陳椒華委員呼籲,教育部與衛福部應積極研擬因應措施,協助離校後的年輕世代,仍有適當管道,能及時獲得諮商或治療的協助。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張家銘醫師表示,儘管從去年統計來看,台灣同日本、韓國情況,自殺人數略有下降,但疫情期間,國人工作就學和民生經濟都受到影響,自殺防治仍不可輕忽。另外,去年台灣 0-14 歲族群的自殺人數卻反而上升,擔憂恐有「年輕化」的趨勢,而 15-24 歲去年狀況雖有好轉,但自殺通報數還是上升,有 1 萬多人試圖自殺,他們事後是否有被關心跟協助,需要高度關注。
-
張家銘醫師強調,這群出生在網路通訊發達的 Z 世代,在遇到情緒問題時,往往不會尋求協助,平均而言,Z 世代的憂鬱症和自殺風險都在增加。今年年初,有位 17 歲高中生在公共政策平台提案,希望精神與心理疾病的知識能納入課綱,教育部也確實應該思考讓大家更能認識精神疾病,察覺情緒問題。
-
張家銘醫師也分享校園自殺防治有三個面向,分別是自助、助人、求助,同學要能認識自身心理狀況,並學習與同儕間的陪伴與支持,學校也應暢通求助管道,建立穩定的專輔資源和人力。青少年的自殺防治工作,需要大家繼續關心和努力。
-
我們認為,政府應結合家庭、校園、衛政三方的資源與專長,共同守護兒少心理健康,接住每一個需要支持的孩子。尤其在校園三級輔導機制中,接受諮商輔導個案,往往都需要長期深入的服務,因此,教育部須正視專輔人力流動率高、專輔人員行政工作繁重、專輔人力實聘率無法符合應聘數量等問題,讓專業人力得以專業久任,提高輔導效能,都需要政府重新檢視及提出因應措施。
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台灣憂鬱症統計2021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憂鬱症 盛行率-2021-05-20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2021年5月20日· 台灣憂鬱症盛行率相關資訊,[PDF] 憂鬱症- 衛生福利部憂鬱症的治療和預防更... 由董氏基金會開發的憂鬱 ... ... <看更多>
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寫給憂鬱的朋友們鄧惠文:瘟疫不是病人的錯,憂鬱症也不該是50+ ...2020年3月14日· 編... 全世界憂鬱症的終身盛行率平均為15%,但台灣卻遠低於這個數字,在. ... <看更多>
台灣憂鬱症統計2020 在 台灣憂鬱症統計2021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憂鬱症 盛行率-2021-05-20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2021年5月20日· 台灣憂鬱症盛行率相關資訊,[PDF] 憂鬱症- 衛生福利部憂鬱症的治療和預防更... 由董氏基金會開發的憂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