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代女「人」交流|May/劉雨涵講座回顧】
「我好像是一個社會的革命者。」
Mayfit創辦人劉雨涵、知名健身網紅在【跨世代女「人」交流】講座中這樣提到。曾經,作為台大人類學的學生May卻覺得人類學好遙遠,文本中觀察的異文化都看似脫離我們的生活。但隨著浸潤修習不同的課程,May開始感覺到文化的範疇十分廣泛。尤其在「民族誌寫作」課堂後,May在大二就開始運用自己和外籍生的相熟,觀察他們不同的生活風格,並加入到自己的寫作之中。在那一刻開始,May意識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人類學,人類學其實就在自己身邊。
在成為健身kol前,May的家庭也抱持較為保守的態度,認為女性讀到高學歷反而可能變成結婚生子的阻礙。高中和大學生活的巨大落差,加上科系中沒有人分享對健身的熱情,May曾經感到無比孤單,只能透過ig作為一個自我展現的小舞台,連結更廣泛的社群。
原本只是藉由社群網路尋找志同道合的傾訴對象,May在畢業後也考慮過接手家業,抑或出國進修研究所,在遠赴柬埔寨實習後,意識到製造業無法發揮原本的熱情,才回頭成為全職創作者。
所以,May創作的根基從來就不是金錢,甚至一開始有廠商合作時都十分抗拒,擔心粉絲的眼光和內容的變質,但吸收《第四消費時代》書中所謂「當物質已經過度豐饒,大眾反而需要一個代表性的人物,形塑購物模式」,May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共享經濟的形式,將我們的物質進行重新的分配。
同理,當自己出於一顆分享的熱誠之心,業配其實也是一種分享。昭示著所以現在的消費思維已經和過往有很大的不同。
【在社群經營中尋找社群歸屬感】
「instagram改變了我的人生」
IG平台上的形象展演,搭配上指導教授建議下開始的1990年代的網路社群研究,May發現——網紅打破了傳統上對下的資訊傳播,甚至沒有任何的門檻,透過一段照片、影片,可以影響到大量受眾,甚至爭取和其他大平台平等洽談合作的機會。
同時,may也不諱言,Ig符合行動裝置的設計,也使虛擬的社群交往無孔不入的侵入我們的生活。
在幾乎無所不在的行動裝置下,ig的舞台又有更多的展演空間,濾鏡的內建、相似的風格等,這個社群已然脫離以往奠基於親友的連結方式,儘管帶來無遠弗屆的影響,但九宮格下的自己也開始變得模糊。
每個人畢竟都會有對自己不自信,或者因為他人的言論而質疑自己的時段。但May在對自我身分的不斷摸索中,學會藉由回到身體,單純健身、調整飲食,感覺自己在過程中的快樂,學會與現在的自己對話共存。
在過程中,May也不斷思考什麼是女性的新身份,並希望可以引領更多女性勇敢展現自己。
正如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不斷自問「人類學家還可以是什麼?」,May也不斷思考「網紅還可以做到什麼?」,思考哪些東西是自己應該捍衛的堅持?
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研究對象和深耕領域,遑論面對的是你自己的身體和價值。
所以,當別人用自身的框架和理解質疑時,也不妨用自身的框架回應對方。
【探詢女性新的身份認同】
「如果自己不覺得自己值得這份美麗和自信,即使是單一標準的美,都會被流言蜚語輕易擊潰。」
Ig起源於歐美,所以不少人會追求健身的美麗;但台灣女性比起地域差異,更像是時態的變遷。
隨著時間的變化,我們審美也會逐漸改變。美到底是什麼樣子?東西方和時代都會不一樣,但沒有一個特定的模樣是不得不去追求的。
對May而言,美不一定單純是外在,而該要對其所展現的美抱有自信,並進而去認可自己。
獲取證照、展現出讓人瞠目結舌的表現(引體向上、肌肉量等等),May認為將外界的酸言酸語轉化為女力前進的動力,並在領域中成為佼佼者,可以更有力量的抵抗外界的攻擊!
因為跟外界的互動,並非去服膺外界的主流,更重要的是照顧在生活在社會中的自己、保守本心。
【人類學讓May回到自己】
在我們的線上展覽中,May寫下「透過補足身體所需營養,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 享受美味的食物,讓生活充滿愉悅與幸福感」。
人類學帶給May的是在外界的追求下,焦慮和不安都能以同理、關懷的視野,思考如何多感受自己的身體,以人為本去關切自己。
May讓我們看到,儘管網路的比較讓人動搖,擁有打磨過的信心和堅定的內心,反而可以藉由網路打破距離的藩籬,成為影響力者。
藉由革命的過程,去影響到別人。
【展覽持續開放中】展出現代女人的模樣|跨世代女「人」線上互動展
線上互動展覽:https://padlet.com/r09325002/anthrodo
同時也有5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偽小編被爸媽從淡水領回家,所以,蒐集土地公的原地小旅行,就順便擴大地圖,把爸媽騙去看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啊。當然,我們要去的十八王公廟並不奇怪,這是北部重要的民間信仰場所,從信仰成型的形式來看,屬於「有應公」一類的陰廟,以祭祀亡者為主。練美雪(2013)的《#新北市石門區乾華十八王公廟傳說研究》有完整...
「大眾傳播大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眾傳播大學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眾傳播大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眾傳播大學 在 日本旅行情報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眾傳播大學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眾傳播大學 在 夫夫之道 FuFuKnow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眾傳播大學 在 夫夫之道 FuFuKnow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眾傳播大學 在 讀傳播學系超後悔!?學校教的根本沒用!?大學生活都是屁 ... 的評價
- 關於大眾傳播大學 在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大眾傳播大學 在 傳播科系學校排名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大眾傳播大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面對Delta的正確態度,接連在英國美國出現
這禮拜美國最大的新聞,就是在昨天FDA專家開會討論 #第三劑
投票結果認為高風險群可以接種第三劑,#但是一般大眾尚不需要。
待下周9/22-23 美國CDC會再開會給出詳細的guideline
美國定義的高風險族群如以下:
1️⃣高風險- 65歲以上
2️⃣有特定慢性病(指免疫功能低下者)
3️⃣第一線醫護
📌不過目前的資料都是輝瑞而已
所以可能只會開放前兩劑打輝瑞的人接種第三劑
莫德納有跟FDA提出要第三加強劑的 EUA,
但是FDA還沒決定什麼時候開會討論莫德納
雖然FDA這結果,被視為大打拜登政府的臉
不過政治如何是其次
這是要我們重新審視科學態度解決問題的必要。
從此刻開始,疫苗的角色定位為 #防止重症
因為Delta 變異株的傳播、
完整接種完疫苗卻又確診陽性的人數增加
我們可能需要重新了解一下疫苗的帶給我們的保護,免得期待被實驗表面數據所誤導
📌 例如,輝瑞/BNT疫苗大約 44,000 人的研究中
170 人出現了具有至少一種受感染的Covid症狀。
其中,只有 8 人接種了疫苗,而 162 人接受了安慰劑。
95% 的效力是從這個比率得出的。
📌 但是來自以色列政府的數據顯示,在 6 月 20 日至 7 月 27 日期間,輝瑞在降低感染風險方面的有效率為39%,在降低有症狀疾病風險方面的效果為 40% ,
在此期間,Delta 是主要毒株。
該疫苗在同一時期預防嚴重疾病的效果為 91%。
📌 美國8月27日公布在CDC官網一份評估療養院第三劑的預印本也表示
美國在疫苗接種的早期(2021 年 3 月至 5 月),兩劑 mRNA 疫苗對療養院病人的感染有 74.7% 的保護力。在 2021 年 6 月至 7 月期間,當Delta占主導地位時,效果顯著下降至 53.1%。
✒️ 當研究人員使用“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一詞時
他們是在描述疫苗在理想的、嚴格控制的條件(例如臨床試驗)下的表現。
而疫苗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則是指疫苗在現實世界(real world)中的表現
是指當時人們在沒有相同控制措施的情況下過著正常的生活。
上述兩著最大的差異是
我們印象中文獻那些mRNA疫苗有九成保護力、AZ疫苗有七成保護力
指的是它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情況下計算出來的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
這可能還搭配實驗的規定,每個受試者還戴著口罩待在家裡和避免大型聚會
而但是現實世界複雜得多
除了新增加病毒變異的因素
你知道,現實世界有點混亂。並非每個人都在確切的時間間隔內接種疫苗。
並非每個人都具有相同類型的免疫系統,
許多地方發生的行為也不一致,也有不同種類的聚會活動。
這就是為什麼疫苗效力(vaccine efficacy)通常高於疫苗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的原因。
儘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預防感染的有效性降低
但諸多研究仍然表明疫苗可以繼續預防嚴重疾病和死亡。
--
之前在英國第三劑標準出爐時,我說過未來篩檢會是需要大量製造提供的時代。
除了FDA剛通過投票不贊成第三劑在大眾施打、僅建議65歲以上人口接種的建議
其實也代表接著要面對大量的篩檢需求
在美國,CDC本來在 5 月份表示
在大多數情況下,接種疫苗的人不需要接受檢測,病例和住院人數正在下降。
而使製造商如雅培縮減了其快速測試的生產。
幾個月內,Delta 變種導致 Covid-19 病例和住院人數激增,供應突然緊張。
拜登政府上周承諾投入 20 億美元
來促進製造並向一些社區站點分發免費的快速測試。
零售商正在為消費者打折。
但美國國內公共衛生專家和經濟學家表示,製造商供不應求
而且價格仍然過高,無法鼓勵人們定期使用這些檢測。
現在,美國零售商的兩件裝快速檢測費用至少為 14 美元
而在德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地區,價格為 5 美元或更低,
亦有提供免費檢測,如果檢測為陰性,則可以出入酒吧和餐館,德國此免費檢測於10月終止
英國政府則是全面免費分發。
波士頓Simmons大學的生物化學家和公衛專家切麗·林恩·拉米雷斯 (Cherie Lynn Ramirez) 說:“聯邦政府沒有像疫苗那樣推動。” “ #現在我們意識到我們需要兩者兼而有之。(need to do both)”
公衛專家對拜登政府上週加強檢測的舉措表示歡迎
面對進入病毒活躍的寒冷月份
也表示我們不能再措手不及了(We can’t be caught flat-footed again)
大眾傳播大學 在 日本旅行情報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挽救疫情下的經濟頹勢_日本考慮將逐步放寬行動限制
#部長大福的日本疫情觀察筆記
參考歐美先行實施的接種證明,如何抑制重症化將是放寬限制的重點舉措。
日本政府於9月9日表示,考慮將逐步放寬應對新冠肺炎的行動限制。歐美各國在解除如封城等嚴格限制之後,經濟的復甦正在進展之中。雖然傳染力增強的變種病毒傳播仍然是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但即使感染人數增加,由於疫苗接種的普及發揮效果,抑制了住院人數的急速增加。日本要加速回復全民經濟的正常化,就必須抑制重症患者的增加,而加速調整強化機能失調的醫療體制也是當務之急。
日本在之前應對新冠肺炎時的緊急事態宣言,完全是期待國民的自我約束,缺乏法源的強制約束力。在無法嚴格控管感染蔓延的情況下,只能持續經濟活動發生踩剎車的現象。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學者運營的OWID「Our world in data」資料庫顯示,參考各國的設限指數即可得知各國防疫的趨勢走向。該指數是以學校和工作場所的關閉和行動限制等9個項目的總和為評比,最大值是100分。 其中英國數據張弛是最為顯著。 在21年初,該指數接近90分,但在7月份卻降至40分階段。而日本自2020年底以來,一直是持平在50分上下。
舉例而言,占英國人口大多數的英格蘭地區,在2021年1月因疫情再度蔓延,實施了第三次的封城行動政令,採取了禁止餐館內用,只允許外賣等多項禁令。 但自3月以後,便開始逐步解封,當7月約50%人口完成兩次接種疫苗之後,便全面解除限制命令。
歐美更進一步利用疫苗接種證明作為推動經濟的使力槓桿。法國從8月開始全面實施在進出餐飲店、博物館和搭乘長途大眾交通工具時必須出示疫苗接種證明或PCR陰性證明的義務, 更針對不要求出示證件的經營者,規定了例如暫時停止營業等嚴厲的處罰措施。
由於經濟活動的再啟動,4月至6月期間,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前期成長20.7%的大幅度紀錄。在美國和歐洲,經濟活動也以同樣的腳步步上復甦之路,歐盟的增長率為9%,美國的成長率也達到6%。
而在此期間,日本經濟卻仍是持續低迷。 1月至3月期陷入負成長困境,4月至6月的成長率也只比前期成長1.9%而已。
「我們應該具體設定時程表,訂定政策預定表,並增加其可預見性。」在9月3日的日本政府經濟和財政諮詢會議上,民間議員也呼籲政府應該加緊腳步,靈活利用疫苗接種證明,希望在應對疫情和經濟活動之間取得平衡。
放寬限制其實也有令人擔心的地方。畢竟在入夏以來的Delta(印度型)變種病毒的橫行肆虐已證明其傳染性的強度。所幸與過去的疫情擴大時有所不同的是,隨著疫苗接種的普及,抑制了重症患者和死亡人數的增加。參考英國在去年冬天,每天約有6萬人感染,住院人數不下4萬人。而在7月全面解封後,一度感染者曾下降至數千人,然而最近又急增至3萬人以上,但住院人數卻低於1萬人,大約是冬季高峰期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見疫苗接種普及率的增加為一主要關鍵。
面對日本經濟活動再啟動的另一重點,是必須注意如影隨形的醫療體制的對應問題。目前仍處於未能有效的運用醫療資源如病床等嚴重不足的緊迫狀態。目前日本在"第五波"的肆虐蔓延狀況下,重症人數激增,因醫護人員不足等原因不能充分利用空病床,致使許多無法住院醫療的患者只能在家療養。厚生勞働省的專家小組指出,「許多地區的醫療提供嚴重不足的狀況仍在持續進行」。
📌在準備解除行動限制之前,要如何做到即使感染者人數增加,也絕不能增加需要重症患者和住院的病患,將是應對措施的重點。其一就是加快疫苗接種的普及速度。政府設定了10月至11月所有申請人完成兩次接種的目標。雖有"突破性感染"的報告,在接種兩次後仍然受到感染。 但厚生勞働省表示,確診的老年人的致死率,兩次接種疫苗的人大約是未接種疫苗者的五分之一。 依此資訊顯示如果接種進展順利,將可抑重症化與致死率。
📌另一項措施是如何強化醫療體制。東京都都廳在9月9日對醫療機構提出增加新冠肺炎專用病床的要求,並表示到9月底,應能確保最多達6651張的專用病床。 雖比原先估計增加了245床位,可惜仍無法達到原先7000張病床的目標。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能讓醫療機構的醫生和護士於臨時醫療設施中發揮專長,這也是強化醫療體制中的重點。
日本厚生勞働省為了抑制患者重症化,在7月份時率先世界核准了抗體雞尾酒療法用於治療輕、中度的新冠肺炎患者,尤其在東京都立醫院內廣泛針對輕度症狀病患。根據116家醫療機構的報告,在420名患者中,400人(95%)的症狀在療程開始14天以後有所改善。因此東京都也將進一步介紹療法供其他醫療機構參考,讓更多患者接受治療。但關鍵仍在於增加可接受療程的醫療機構。
自今年年初以來,東京的緊急事態宣言反覆進行發布與解除,約8成的天數生活在緊急事態宣言之中,幾乎已成為常態性。諸如限制人潮等對策的效果,也因為人民的慣性麻痺正在減弱中。希望通過階段性的緩解政策,能尋覓一個防疫與經濟能相容並存的方法。
*☝️註:上述編譯取材《日本經濟新聞》。
大眾傳播大學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偽小編被爸媽從淡水領回家,所以,蒐集土地公的原地小旅行,就順便擴大地圖,把爸媽騙去看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啊。當然,我們要去的十八王公廟並不奇怪,這是北部重要的民間信仰場所,從信仰成型的形式來看,屬於「有應公」一類的陰廟,以祭祀亡者為主。練美雪(2013)的《#新北市石門區乾華十八王公廟傳說研究》有完整的考究與紀錄,我們稍後再談。
.
▓ #十八王公廟的舊時記憶
.
到了十八王公。對,我就是想要來拍神秘可怕的「犬塚」(其實應該就是一個合葬的無主墳),但大廟新建,少了風味。三十多年前,我姑姑商人本色,偶而帶我來此,王公廟是要晚上祭拜,所以廟前橋下熱熱鬧鬧地聚集成夜市,肉粽是一絕。兒時膽小不敢入地下室墳穴,現在墳穴已移往平地,略失神聖感。
.
回到肉粽。廟旁一排小攤販仍有販售。爸爸說:「要吃林家的肉粽,什麼都沒包的那種,小小顆的那種,一個阿姨賣的,才夠懷念」。這家肉粽攤販,居然還在,阿姨已經變成老嬤,粽子依然是舊時的味道。
.
▓ #十八王公探源
.
大家對於十七具水流屍與一隻殉葬義犬的故事應該不陌生,這也是大眾傳播最盛的源起。不過,根據練美雪的研究,十八王公的傳說多由口耳,而版本也不一定。她從新聞媒體、《練氏祖譜》、《石門鄉誌》等文本與地方人士訪談,逐步分析推敲出十八王公的真正樣貌。
.
在文獻中,我看見一個有趣的有應公分類:野墓、水流、戰亡、成仁、殉職、車禍、田頭、囝仔、女娘、外人、發財、畜牲、縹緲等13類型(黃文博,1991,轉引自練美雪)。可以作為日後我們蒐集有應公的準則。所以十八王公廟供奉義犬算是畜牲有應公,似乎也不被列入因安撫流水屍的水流有應公。
.
▓ #十八王公與台灣發展
.
收埋無主水流屍是台灣的移民傳統,最初十八王公只是地方一個埋葬流水屍與狗的無主墳。因靈驗而聲名傳開,在70年代後香火極盛,80年代聚集攤販蔚為問題,甚至,還因為靈驗而形成宗教行為與社會風氣上的「功利主義」討論。而後往地方文化特色的轉向,可以說是台灣從經濟本土性轉向文化本土性的象徵(林富士,1995;練美雪,2013)。
.
▓ #十八王公的故事版本
.
練美雪(2013)這本論文,可謂是十八王公的民俗學,有機會一定要去下載閱讀,寫得極好,資料完備。她總共搜得39個十八王公的故事版本,其間互有脈絡,並非眾說紛紜(這個就跟網路上談得非常不一樣),有「#漁民罹難說」、「#宗親罹難說」、「#鉅紳罹難說」、「#義士罹難說」、「#商人罹難說」。這些故事各自呼應著「漁業」、「移民」、「反共」、「商業」的文化邏輯,有著類似的敘事主軸,但在詮釋時得以各取所需。
.
▓ #各種故事所以各種靈驗
.
也因為上述故事的文化邏輯,十八王公沿此發展出不同的靈驗現象,與不同的群體、場域、事件相關聯。當然,靈驗故事是信仰的重要實踐,靈驗的有效性與敘事性,會反饋加強神威,也形成規範,例如我小時候就常被警告「拜十八王公要還願,不然會遭受厄運」。
.
相關的靈驗傳說有:
.
1. #守護系列:地方守護神、練氏家族守護神、漁民守護神;
.
2. #風塵系列:庇佑風塵女子、後演變庇佑演藝人員、庇佑百貨從業人員;
.
3. #盜賭系列:庇佑盜賭者、庇佑黑道兄弟;
.
4. #商賈系列:庇佑商人;
.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上面所有的十八王公靈驗傳說,其他還有「拜香菸」、「要夜間參拜」等,原本我也是聽聽笑笑,但經練美雪(2013)整理後,才驚覺這樣的「有求必應」,背後有鮮明、清楚、豐富的脈絡。
.
▓ #台灣狗神信仰
.
十八王公最重要的一個信仰特色,就是「狗神」。對於義犬的描繪,共有五種,包含「#殉死船上」、「#跳入墓中合葬」、「#墳前殉死在合葬」、「#投海殉主」、「#無殉死情節」。整個十八王公的故事,因為「狗」的角色,而轉換了無主孤墳陰暗的氣質,更顯得信仰帶了些正向忠義。(練美雪,2013)
.
從小我就在想,這隻狗到底是十八王公的本體?還是吉祥物?練美雪也幫我們查完了!可以分為「#作為十七人神的同伴」、「#作為十八王公整體的代表」、「#作為十七人神的部將」、「#作為一個獨立的狗神」,狗的地位與象徵,隨著神威與靈驗而轉變。近年,信仰「規劃」有轉向以「狗」為中心的企圖,但似乎沒有很大的認同效果。
.
▓ #閱讀十八王公廟傳說
.
從一趟北海岸十八王公小旅行,不小心讓我看到這本好論文,從自己的練氏家族展開追尋,勘查有應公信仰,貫穿十八王公的整體資料,呼應台灣社會環境變遷,文筆詳實流暢。而且原來已經出版成《#十八王公廟傳說》(2014),我讀到半夜久久不能自己啊~
|
📚 #參考文獻
.
1. 林富士(1995)。孤魂與鬼雄的世界: 北臺灣的厲鬼信仰。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2. 練美雪(2013)。新北市石門區乾華十八王公廟傳說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大眾傳播大學 在 夫夫之道 FuFuKnow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UB CC〗
夫夫的新手爸爸體驗,好累卻好珍貴。
去年一月,我們參與靜宜大學大傳系第12屆的畢業製作。
由「Woman愛睏影像製作團隊」所企劃的實境節目秀《當我們ㄊㄨㄥˊ在一起》
在四天三夜的時間裡,與另外兩組同志家庭相處,
並協助照顧小小孩!體驗新手爸爸的感覺。
然而會有這樣的節目源自於團隊想要探討「家」的形式,
他們認為「家,不單單只有一種形式,
只要我們認為它是一種歸宿,是心停泊的港灣,
它可以給任何一個人溫暖的感覺
這就是所謂的家。」
今年是同志婚姻專法兩週年的日子,
但同志家庭的權益仍受到忽視...
如同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所提出的「少子女化對策納入同志家庭」提案,
關注到修正人工生殖法、子女親權、收養等等議題,
需要你我一起支持與關心。
很開心能夠參與到這麼珍貴的企劃,
很開心能夠認識另外兩組超級可愛又給予我們很多正面影響的同志家庭,
很開心看見這個世代的學生對性別的重視與關心。
那是令人難忘的四天三夜,
用這支珍貴的五十分鐘的影片,
和大家分享關於愛的故事。
🙏歡迎訂閱我們頻道並把這支影片分享給更多人吧!
🙏英文翻譯:小藍
❤️團隊成員「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監製 余國強老師
製作人 方妍茹
攝影 林之詠
剪輯 張瓊文 林之詠
後製 何庭瑩
美術 吳芳瑜 張瓊文
成音燈光 廖淨緹
😍歡迎關注IG
夫夫之道➡️fufuknows
Leo➡️heyitsleo_kai
阿凱➡️eyo_wang
#PRIDE #LGBT #GAY
大眾傳播大學 在 夫夫之道 FuFuKnow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戴上耳機,就敢把內心的真心話說出口嗎?
這支影片是去年(2020)一月,
參與節目《當我們同在一起》時,
所拍攝的耳機遊戲。
也是第一次,我們把兩人內心最害怕公諸於世的煩惱,
在那一個寧靜的夜晚,伴隨著眼淚說出來。
「害怕說出口你就會覺得我是個不勇敢的人。」
「害怕沒有你的未來我該怎麼辦?」
「害怕兩個人卻不敢把真心話給說出來。」
然而當我們道出那些藏在心裡的陰暗與光明,
勇氣就這麼隨之產生。
那些擔心從來沒辦法影響你我,
真心話的背後,更多的是「我想和你好好地走下去。」
同志驕傲月的四個禮拜,
我們將推出四種不同面向關於愛的影片。
第一週用耳機遊戲拉開序幕。
和你們分享我們滿滿的真心,與滿滿的愛。
🙏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Woman愛睏影像製作團隊 拍攝
🙏歡迎把這支影片傳出去,讓這支影片被更多人看見吧!
😍歡迎關注IG
夫夫之道➡️fufuknows
Leo➡️heyitsleo_kai
阿凱➡️eyo_wang
#pride #sharewithpride #LGBT
大眾傳播大學 在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Taipei, Taiwan. 8 likes. College & University. ... <看更多>
大眾傳播大學 在 傳播科系學校排名 - 考試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家弟弟要考指考,目標是傳播相關科系(新聞、廣電、廣告),(廣告最有興趣,但其他兩個也不排斥),可以向各位請益一下台灣傳院的排名嗎~或各校傳 ... ... <看更多>
大眾傳播大學 在 讀傳播學系超後悔!?學校教的根本沒用!?大學生活都是屁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