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開學一週後,我總算慢慢調整步調,重新找回產出的能力啦!
我想先分享這幾個月來與病毒共處的旅程。
別緊張,不用通報疾病管制局把我隔離,此病毒非指新冠狀病毒,而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病毒疣」,也就是所謂的人類乳突病毒。
雖然前陣子大家是因為新冠狀病毒得要居家防疫,但早在疫情升溫三級的一個多月前,我就率先開啟與腳趾頭上難纏病毒疣的長期抗戰了。
剛開始左腳中趾踩在地面有點疼痛,稍微檢查就誤以為是瑜珈練習頻繁導致摩擦起水泡,想說過幾天會消,因此沒有多加理會。
怎麼知道這個水泡不僅是成長速度緩慢,絲毫沒有要破掉或消退的跡象,連我想要拿針戳破都硬梆梆戳不進去,如此拖了一個多月後,感覺這不是自己能處理的狀況,我才終於甘願去皮膚科報到。
結果我誤會大了,根本不是水泡,而是會傳染的病毒疣,據說是較易發生在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兒童身上,那為何並不年輕的我會長疣?
成人則跟免疫力較無直接關聯,而是當皮膚有傷口,又正好接觸到病毒時,就有可能發生。
雖然我不記得自己腳趾頭有受傷,但醫生的說法是不一定需要真的傷口,有時候皮膚比較脆弱或摩擦微發炎的狀態,病毒都會有機可趁,而且似乎還有潛伏期,不會馬上發作。
究竟是因為師資培訓之後到處上瑜珈造成的?還是我脫鞋赤腳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呢?
正確答案無從得知,大概是宇宙覺得生活太無趣會沒有啟發,給我機會體驗一些從未經歷的事物吧!
病毒疣會讓皮膚外面產生一層像死皮般的保護膜包覆裡面的病毒,難怪我根本戳不破,只能醫師用刀片刮開,再做冷凍治療。
我活了三十幾年真的從未長過疣,以為冷凍治療是個很浩大的工程,會跟什麼冷凍人一樣,要把腳趾冰在某種機器裡面,事實證明是我電視劇看太多,是利用極低溫的液態氮以棉棒沾取或是經噴槍噴射的方式處理長疣處。
第一次醫生下手很輕,只覺得冰冰涼涼的,也幾乎沒有痛感,醫生沒多說明,只叫我回家擦藥,我天真的以為就此一切搞定可以收工回家,想都沒想到之後還要報到無數次。
總之,冷凍治療後,該部位的皮膚會漸漸變成死皮,大概每個兩到三週就要找醫生報到一次,再次刮掉死皮,做冷凍治療,大約療程進入第三次時,疫情也突然升溫,我只好拖著小孩一起去皮膚科。(由於我女兒覺得治療過程超有趣,醫生會讓她靠近看,讓她能抓白白的煙,於是就會定時催促我去治療,我完全變成女兒的活體教材啊!)
到第二次療程時,才發現之前誤會可大了,冷凍治療其實會有強烈的刺痛感,而且一次比一次還痛,最後一次醫生甚至拿出壓力球讓我捏。(不得不稱讚一下女兒的貼心,走出診所一直伸出手臂,叫我可以捏她,完全願意犧牲小我成全媽媽啊!)
每次治療完的前幾天,腳趾踩在地上都會痛,尤其後期醫生冷凍治療時間更久更多次,結束完甚至周圍會起水泡(這次是真的水泡了!),導致基本的走路都相當困難,會令我呈現詭異的行走姿勢。
但我沒有因此放棄練習瑜珈,只是想盡辦法避免腳趾踩地,有時候課程中某些體式躲不了的,就只好當作耐受性的挑戰。
也基於此,我徹底體會到,腳趾頭在瑜珈的動作中佔有多重要的地位。(雖然紙上談兵上解剖學時,就知道筋膜鏈上腳趾的影響,但切身之痛的學習效果,絕對是難以忘懷)
當傷口慢慢癒合長出死皮之後,才會讓我進入舒適期,但兩週後又要鼓起勇氣再去痛一次,就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我生活中安排事情變成要配合治療的節奏,某程度來說,我真的是在居家防疫,只不過是被病毒疣限制了我的行動啊!
可能醫生也沒想到我腳底這個病毒會如此難纏,因此第一次沒跟我說會需要再回診;第二次報到時,醫生說可能需要三、四次的治療;等到第四次去報到,醫生連問都不問,一看到我就直接叫我腳放架子上時,改口說療程可能要六、七次。
終於在台灣疫情降級的前夕,我的奮戰也露出一點曙光,傷口在死皮中冒出了些黑點,看起來像是病毒終於被帶到表面,準備好要離開我了,讓我內心有種即將解脫的竊喜。
殊不知,重頭戲都會放在靠近終點的時候,在我已經對療程都有心理準備之後,宇宙就來點新玩意讓我體驗。
最後一次報到,醫生照例刮開死皮,照理說死皮是沒有痛感的,但這次似乎是病毒疣被連根拔起,令我措「腳」不及感到一陣巨痛,接著就看到傷口爆血,醫生貌似見怪不怪,稍微擦掉血就掏出噴槍冷凍我,我只能死命地捏爆壓力球,以阻止自己叫出聲。
等我回到家一看,才發現傷口跟之前都不同,整個OK蹦沾滿血,也還沒有完全止血的跡象,內心不免感到一陣擔憂,畢竟跟前幾次的情形大不相同,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要相信身體的自癒力。
隔兩天,傷口雖然血止住,但周圍開始腫脹起水泡,血全部回滲在水泡內,有些怵目驚心,我實在也不清楚這是傷口復原的正常程序,或是需要回診處理的狀態。
從小到大,相較於我弟因為各種病痛進出醫院的豐功偉業,我真的算是健康寶寶,唯一一次去急診報到和住院,就是生小孩那時,因此我對於傷口真的十分陌生啊!(況且我根本也看不見自己自然產的傷口😂)
在如今資訊發達的時代,通常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我們的直覺反應就是立刻上網搜尋,我當然不例外,但資訊不看還好,看了只會嚇死自己,是蜂窩性組織炎之類的訊息一堆。
這種時候,對身體安危的恐懼真的是會瞬間襲來,偏偏大腦真的很擅長想出各種可能的發生,促使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恐懼的想法帶著走,忘記恐懼的那份能量也可以反過來成為自己內在依靠的力量。
我還記得看著傷口的那一刻,腦中充斥各種感受,焦躁、無助、害怕、擔憂,那種無法確定的不安就像停不下來的列車,在腦中高速行駛,我明知道一切都是存於腦中的恐懼,什麼都沒發生,但我選擇讓那些情緒流動,我看著它們在我裡面張牙舞爪地叫囂,卻沒有試圖去做些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接著在某一刻,彷彿找到喊停的剎車按鈕,我告訴自己:「我才是身體的主人,力量就在我的一念之間。」我再次選擇相信,觀察自己的意識是如何在創造我的身體實相。
果然,腦袋想的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幾天之後血慢慢被吸收,又一週過去水泡也都自行消退,纏著我好幾個月的死皮也不再出現,我的腳指頭再度擁有正常的皮膚,這段旅程算是告一段落。
回頭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傷口,就能讓我在那個當下如此慌亂,更何況生命當中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事件,是會挑起我們內在的不同恐懼,讓我們自亂陣腳,光是生活中各種不確定的未知,就足以讓我們每天停留在不安的情緒中。
我想自己絕非特例,這是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發生的內心小劇場,差別只在於,是否有意識地觀察到自己的思緒路徑及情緒狀態,看見自己是如何在應對腦中恐懼的聲音。
也正是由於觀察到這份恐懼,讓我有機會面對內心的聲音,跟身體有了一次不同的互動。
雖然我前面形容得像是在跟病毒對抗,實際上我不覺得病毒疣是敵人,我的目標是要消滅它,而是一個讓我面對生存恐懼的機會,以強化內在回到信任的肌肉。
如果問我宇宙透過這個病毒疣的存在想告訴我什麼?
我認為是「給身體時間,慢下腳步感受身體的變化。」
事實上,瑜珈師資培訓期間及結束之後,我對於體位法的練習是有急迫感的,總覺得要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及穩定,才讓我有信心分享瑜珈給更多人。
因此,我會不由自主地在內心催促我的身體,趕快跟上腳步,讓我可以輕鬆地完成某個體式。
即使我明知道練習過程中的體悟和理解才是重要的,輕易就達成反而會無法感受到他人的難處,以及可以調整的部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感謝我身體每一次的配合,但那份焦躁也不是輕易得以消弭,三不五時仍會竄出頭,使得我很難放過自己。
這時候宇宙就送來一個讓我與病毒共處的過程,練習有耐心的觀察變化,而非焦急地想解決「問題」,練習找出在這個狀態下舒適的生活方式與節奏。
透過治療病毒的過程,我會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論身體狀態處於何種階段,都不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學會去擁抱在每個當下全身上下的體驗,因為練習中那些辛苦、掙扎、緊繃的感受,是限時限量,一旦越過那個階段就不會再體驗到了。
也許看到這你會納悶,究竟為何我要把治療過程寫如此一長篇呢?
因為我覺得處理病毒疣的過程,在與面對內心議題的過程其實極為相似,並非一蹴即成,往往都需要反覆治癒,一次次去除包裹在外層的武裝,最終才能連根拔除。
如同我拖了一段時間才願意正視腳趾上的「水泡」,正是因為那個症狀不處理都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也不影響日常生活,但若是去面對處理,就擔心會有一段不便的時期,致使我的日常需要重新調整,乾脆維持現狀好了。
卻也因此,病毒長出更多的死皮包覆,進到更深層的皮膚內,使得我要花更久的時間治癒。
願意走向療愈的旅程,開始通常也不容易,很多時候是真的重大的事件發生,不舒服的感受蓋過了改變的恐懼,我們才願意用不同於過往的方式面對生命。
在急於找回舒適感受的時刻,也很容易有錯誤的期待,以為只要找出困住自己的內心題,面對釋放或進行某種療癒後,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自己就能脫胎換骨,生命從此不一樣。
哪裡知道,生活過著過著,某一天突然發現面對相似議題時,仍舊挑起自己情緒時,才發現過往的印記還埋藏在體內,並沒有完全褪去。
我記得有次參加身心靈的課程,有個同學做完練習後,在分享時,說著說著就悲從中來,他說自己聽到其他同學所說的話,內心便忍不住想自己思維怎麼會如此有限狹隘,接著他就察覺到正在批判自己,又開始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他非常難過自己還是在原點,上了這麼多的身心靈課程,竟然仍舊在「愛自己」這個課題上打轉。
他對自己的鞭打的那份情緒,是真實且能感同身受的,我們或多或少也曾經如此評判過自己,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對自己很嚴苛,認為重複的事情不該再發生。
但事實是,療愈的旅程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而已,每一次的發生,都有細微的差別,也都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也許是發生的強度不同了,也許是覺察的速度不同了,又也許是我們內在面對的力量不同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著「解決問題」,才會期望一次就藥到病除,快速找回內心的平靜,而忽略正是不舒服的感受才帶來重建的機會。
當我們帶著覺知接納每一時期的自己,就會明白重複的面對並非壞事,不過是提供穩穩地打好地基的材料,讓我們無懼風雨。
更不需要害怕強而有力的一擊,很可能那會是那份課題即將完成的訊號。
當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面對,把包裹在外的防衛機制剝開,也就越能與真實的自我靠近,恐懼也就在每一次的願意中逐漸遠去。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一波整個台北進入三級的軟封城的時候 方里長上一次的經驗 讓你這一次可以應用得到的 其實在一級的時候 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已經啟動了 在去年2月3號政府開始居家隔離 居家檢疫的時候 我們很多的里民從中港澳回來 一個媽媽帶了兩個孩子 從中港澳回來 里長我們回去過年現在回來要關14天 我們在家裡沒有1...
居家隔離需要準備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嚴峻、口水可免
這幾天Delta病毒步步進逼,其實我們都心理有數,國際燒成這樣,台灣也沒有完全封鎖邊境,Delta病毒一定會進來,只是什麼時候?影響多大?我們的準備夠不夠?
有些人最近又在說台北市疫調不實或匡列不實,甚至在說台北市應驗未驗,都是假訊息!
那是六月的事,6/22中央才規定居家隔離與居家檢疫14天期滿前需要強制採檢才可解隔,在此之前,台北市率先提出 #精準疫調方案,由市府出資(防疫計程車費及醫院掛號費)讓居家隔離者提早採檢,但是沒有辦法強制居家隔離者採檢,那個時候,我也在中央召開的視訊早會提出很多次,中央後來才統一規定。
確診孕婦的個案在6/19居家隔離期滿,期間健康服務中心三度說服安排採檢,但是因為家庭和個人因素,她真的有困難,因此隔離期滿後就解隔,完全符合規定,惡意指控台北市應驗未驗,只是政治口水!
今天又有兩所國中預防性停課,也有私立幼兒園預防性停課,在基因定序確定以前,我們都當成Delta病毒來應對,很多家庭受到停課影響,疫情狀況隨時都在變動,大家還是要提高警覺!
我每天都會跟新北市劉和然副市長通電話,雙北同命,做法或有不同,但是相互支援與合作,每一個城市的首長都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疫情需要市民一起努力,我們每天緊盯疫情發展,大家相互信任,才能打贏這場仗!
居家隔離需要準備什麼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大人在外奔波成這樣,
千算萬算 萬萬沒想到,
我們家昨夜被*預防性*匡列了,
竟不是大人在外奔波,
而是孩子的班上,
因為認真算是第三圈接觸,
非常突然,這感覺很奇妙,
要居家隔離5天,
因為學校是老二班上的同學,
雖然同學全家PCR都是陰性,
但這次防疫非常嚴謹,
因為變種已經會傳染給孩子,
陰轉陽也是有可能的。
一開始說預防性,要一位家長陪同住防疫旅館,
我行李都準備好了,
半夜訊息緊急通知要全家居家隔離。
不是要造成恐慌,
但是大家真的防疫做好,
要小心‼️無症狀實在也沒輒
不要讓自己生病,又害別人。
有感冒的人真的趕快去PCR,
因為接到訊息真的很莫名,
趕緊退了工作,
萁媽損失最大~她沒了3個通告😑
辛苦小偉哥五虎團隊了,
因為萁媽半夜趕緊退通告,
也跟節目說聲抱歉。
鐙輝因為剛拍完戲,
沒接什麼工作,
但還是有幾個通告退了。
😌最後想說的是:
防疫人員真的真的很辛苦,
公所人員忙到半夜,
老師也一位一位電話通知,
學校緊急線上課程設定,
總之⋯不要恐慌、做好防疫。
然後非常謝謝:
❤️家人般的鄰居幫忙拿太後的課本,
送阿寶的生日禮物來,拿阿寶的蛋糕。
❤️超能橘老闆立馬給我抑菌液和機台🥺
❤️黛薇姐快遞維他命給我。
❤️我們社區說有需要幫請告知。
❤️還有阿寶今天生日🎂幫忙買蛋糕🥺
❤️鄰居幫忙到學校拿課本🥺
真的是充滿愛的地方
大家防疫做好🥺
#預防性居家隔離
居家隔離需要準備什麼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一波整個台北進入三級的軟封城的時候
方里長上一次的經驗
讓你這一次可以應用得到的
其實在一級的時候
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已經啟動了
在去年2月3號政府開始居家隔離
居家檢疫的時候
我們很多的里民從中港澳回來
一個媽媽帶了兩個孩子
從中港澳回來
里長我們回去過年現在回來要關14天
我們在家裡沒有14天的存糧可以吃
里長我跟我先生 跟我太太從大陸回來
我們要關14天
我們家裡沒有那麼多東西吃
很多老先生一個人回去
一個人回來
一樣的道理
那個時候他們是3-4天才會告訴我名單
可是這些里民是當天在機場
到了社區他們就主動打電話給我
我們就馬上開始啟動送餐
我們說我們把便當放在你家門口
你自己出來拿
你要3個便當你要2個便當
中午跟晚上我們都提供
因為我有食物銀行
所以禮拜六禮拜天
當我的廚房休息的時候
我們就會準備食物包放在他的門口
請他家裡禮拜六禮拜天來吃
也有所謂的新移民的媽媽
他們回來跟我講
里長因為我有乳癌
我要被關14天我沒有藥了
我們跟榮總聯絡
我們到榮總幫她拿藥
我們也是放在門口
目前在做的 去年我們就一直在做
我們沒有停過
然後接著今年疫情一開始嚴重的時候
到二級的時候
我們整個社區 尤其去年
去年一開始的時候
大家不是口罩都缺 對
都缺口罩
那時候看到那個狀況的時候
我就跟我所有服務長輩講
只要你拿回診單
醫院和平醫院的回診單來找我的社工
拿回診單我們就發兩個口罩給你
我比陳時中部長這邊還早啟動
坐公車要戴口罩
戴一個口罩進到醫院以後
看完診拿完藥走出醫院以後
你就把你身上那個口罩丟掉
從口袋包包裡面再拿出一個口罩
然後把口罩戴上再坐公車回家
我為什麼要這樣
因為我經過SARS那次
我知道醫院的感染源最多
你走出醫院不要捨不得身上那個口罩
所以SARS給我的經驗
我每一年都會備好多口罩
放在我的辦公室這邊
所以去年在那個時間
我讓我所有的長輩沒有一個因為確診
或者是疑似確診什麼都沒有
我就能幫到我所有的長輩跟所有的孩子們
那我也歡迎所有在這一次疫情裡面受傷的
台灣的好朋友們
不管你在台灣哪個縣市
也麻煩你告訴我
上我的FB方荷生告訴我
或打電話給我都可以
我在台灣有60家食物銀行
我們當地的食物銀行就可以幫到你
希望大家一起來度過這次的難關
直播日期:6/2
直播YT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Q9iAMJCYQo&t=1s
直播主題:金融時報說: 台灣對抗新冠肺炎的第一次爆發需要改變步調了 ft.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長方荷生
居家隔離需要準備什麼 在 TripMoment 時刻旅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旅人快報第二集來啦~
這次幫大家整理各國疫苗的資訊,包括:是否開放給外國人施打、需要準備什麼文件、會有什麼風險...等疑問,讓大家一看就懂!
更多詳細的資訊都可以在我們的官網文章看到喔!
👉台灣人可以出國打 COVID-19 疫苗嗎?哪些國家可以給外國人打疫苗、疫苗觀光旅遊資訊整理(不斷更新)https://pse.is/3k7578
*此影片並非鼓勵大眾前往,請自行評估身體狀態以及旅程風險。
*指揮中心宣布,自 2021/6/27 零時起,除了從「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旅客需一律入住集中檢疫所檢疫14天外,從其他國家入境旅客需自費入住防疫旅宿,或自費入住集中檢疫所14天,且於居家檢疫期滿前配合進行PCR檢測。
*「重點高風險國家」:巴西、印度、英國、秘魯、以色列、印尼及孟加拉。
#國外打疫苗#注意事項
影片章節👇
0:00 精彩時刻
0:08 您的小秘書上線啦!
0:23 俄羅斯也有自產疫苗?
1:06 中國的疫苗怎麼打?
1:43 香港疫苗有什麼規定?
2:12 馬爾地夫即將開放疫苗觀光?
2:28 去美國打疫苗要準備什麼?
3:07 美國入境資訊統整
4:21 美國超市也可以打疫苗?還加碼抽獎!
5:26 每州規定不同要注意!
6:30 加州已經安全了嗎?
7:15 加州開放景點:迪士尼我來了!
7:50 出國打疫苗風險是什麼?該如何防範?
9:37 旅人快報下次見!
想要知道更多資訊請往這邊👇
小秘書 Liz 😘
臉書:https://pse.is/3h5caf
IG:https://pse.is/3gzd5g
採訪、合作來信:service@tripmoment.com
居家隔離需要準備什麼 在 沛莉 Peri Stor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知道疫情變緊張,我們也很擔心台灣的親朋好友、沛寶們。在美國的我們經歷一年多疫情大爆發,看每天確診數字暴漲,從緊張到平常心,除了勤勞洗手、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我覺得不要熬夜、飲食健康也很重要!多喝水、補充維他命!雖然每個人感染症狀不一樣,但有好的免疫力,健康的人症狀少、恢復快!確診人數很多,但痊癒的人數也很多。不需要過度恐慌,戴好口罩最重要😷 保護自己保護別人。祝福大家❤️ 今天影片疫情分享在家時,飲食、休閒娛樂必買好物、生活心態上的調整。希望分享經驗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歡迎訂閱頻道 ► 記得開啟小鈴鐺,第一時間收到新片通知
沛莉開箱中 http://bit.ly/periyoutube
沛莉一家闖美國 https://ppt.cc/fZbT1x
小陶德玩樂園 https://ppt.cc/fbQHHx
🛒 購物推薦 ► https://www.amazon.com/shop/peri.com.tw
從這裡可以找到我常用、愛用推薦的商品,價格與一般相同、貨源來自各大供應商,可以安心。但透過連結購買我們會得到來自amazon官方分潤獎金,支持我們持續創作,在此說聲謝謝。
😘 更多即時生活分享,歡迎追蹤社群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peri168/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peri.com.tw
聯絡信箱 ► peritaiwan@gmail.com
非商業合作影片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居家隔離需要準備什麼 在 高敏敏營養師- 隔離者的居家防疫該如何精準採買+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隔離 者的居家防疫該如何精準採買+確診者的居家照護該準備什麼? 都濃縮在這篇營養懶人包! 快收藏&分享給需要的親友 疫情關係在家用餐的時間變多了但不表示只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