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獨家直擊》台灣地小人稠的痛點,為何被比爾蓋茲、貝佐斯投資的公司看上?(05/05/2021 天下雜誌)
在台灣談再生能源,「地熱」也許不會是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選項。但兩年前開始,台灣的地熱發電潛力,卻吸引到比爾蓋茲創立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的瑞典團隊,進到花蓮鑽探地熱潛力,並預期在未來幾年內投資高達數百億美元。《天下》團隊獨家直擊,台灣的零碳電力潛力,究竟有多大?
文:劉光瑩
車行至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村,轉進一條小路,一座30米高、貌似鑽油平台的探勘井映入眼簾,台大地質系剛畢業不久的年輕地質師們,正聚精會神盯著鑽井作業,緩緩轉動的鑽頭,發出低沉的嗡嗡聲。
這座地熱井探勘,已進行了幾個月。目前深度大約700公尺,工作團隊希望在六月要鑽到至少1200公尺深,看取熱狀況是否理想。如果一切順利,地熱電廠最快明年初能商轉。
萬榮鄉鄰近瑞穗溫泉區,是太魯閣族人的家,但卻沒有著名的山海勝景或農特產品。
儘管如此,這兒的地下卻蘊藏著寶藏,更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茲投資的基金,在台灣目前唯一相中的投資地,帶領台灣邁出穩定零碳能源的關鍵一步。
在《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一書中,蓋茲提到他所投資的地熱開發公司Baseload Capital,在亞洲目前只有兩個開發據點,一個在日本,第二個就是台灣。
2019年成立的倍速羅得台灣分公司(Baseload Power Taiwan),目前還很低調,但背後的投資者,卻大有來頭。
比爾蓋茲創立基金投資的公司,看上台灣地熱發展
倍速羅得瑞典總公司也在2019年獲得「突破能源風險投資基金」(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BEV)1250萬美元投資。而這筆基金背後,是全球知名的企業家,包括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微軟創辦人比爾蓋玆(Bill Gates)、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等人,專門在全球投資低碳能源新創公司,這些新創公司必須提出每年幫全球減碳1%,也就是5億噸碳的路徑。
今年二月,跨國能源巨擘雪佛龍(Chevron)也宣佈投資Baseload Capital 2500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7億多。
這更是BEV投資的公司中,在台灣落地的第一樁投資項目。
倍速羅得台灣董事長暨總經理黃天德(Van Hoang),說著一口流利國語、華人臉孔,但其實他的背景非常多元:父母是來自澳門的客家人,在瑞典長大,曾在台灣工作5年,上海、香港工作十幾年。
「我的中文是看電視學來的,」黃天德笑說。他2002年到交大讀了一年MBA,花了三個月學會中文對話,後來還成了台灣女婿。
四月中,《天下》採訪團隊跟著黃天德視察工地,他把兩手圈在一起比出一個圓:原來地熱井的直徑,不過跟一個十寸的比薩餅差不多大。
這口井也很有歷史。他說,瑞典的執行長當初在全台幾乎泡遍了所有溫泉飯店,之所以選中紅葉村來鑽探,一來是因為這口井位於私人土地上,土地使用單純,地主也曾為探勘溫泉鑽過井,二來就是根據地質熱源圖,指出這塊地有潛力。
為何相信地熱?「我們相信這是全球目前最被低估的低碳能源,」執行長海林(Alexander Helling)在越洋受訪時說。
說來可惜,台灣在地熱上起步並不晚,卻曾長年停滯。目前位於太平洋火環帶上的所有國家中,唯獨只有台灣沒有商業規模的地熱發電。
同樣位於亞洲的多火山地帶,菲律賓與印尼的地熱發電都已超過GW等級。台電曾於八〇年代在宜蘭清水建立全台第一座、全球第14座地熱發電廠,卻在1993年後停止運轉,直到2016年才重新招標,由台汽電與將捷集團合資的宜元公司得標,預計今年將商轉。
地小人稠的痛點,竟成了台灣發展地熱的優勢
儘管如此,倍速羅得為何認為地熱適合台灣?
台灣人的聰明才智與技術絕不落人後,唯獨只有一點,是再怎麼努力都無法克服的:地小人稠。也因此難以如同澳洲或美國,發展大片太陽光電場或是陸上風場。
而佔地面積小,剛好是地熱的強項。黃天德解釋,紅葉村的地熱電廠預定範圍僅2000平方公尺,預計可放16個瑞典地熱設備公司科萊蒙(Climeon)的地熱發電模組,每個裝置容量150KW,總共2.4MW,這將會是倍速羅得在冰島電廠規模的兩倍。
由於不受天候與時間影響的基載電力,倍速羅得數據指出,以同樣時間內發電5MW計算,地熱發電只需270坪土地,只比一座網球場大一點,是太陽能所需土地面積的百分之一、更是風力發電的千分之一。
他們相信,地熱持續發電、不需要大片土地的特性,能夠解決台灣最大的痛點。
而地熱發電的技術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只取熱,不耗水」。
這兩公尺立方的模組,運用的是低溫地熱(Organic Rankine Cycle,ORC) 發電技術。黃天德指出,過去主流地熱發電對於溫度的要求較高,水溫至少要160度以上,才能達到商業等級效率。但隨著新技術的演進,科萊蒙的ORC模組,水溫只要在80度以上,就可以達到同等發電效率。
倍速羅得在日本的一座地熱發電設備,用的甚至是既有地熱機組已發電過一次的熱水,在兩次熱交換後溫度降至70度左右,溫泉水還能再回到飯店裡讓遊客泡湯,或是供暖給社區。
熱交換的特性,即是只取溫泉熱,而不耗溫泉水。進水經過熱交換推動發電機後,又會透過管子注回到地底下繼續加熱循環使用,從頭到尾水都在管線內流動,不跟外界接觸,也沒有空污或水污的疑慮。
村民從反彈抗議,到期盼帶來改變契機
不過,倍速羅得一開始在台灣也遭遇不少挑戰。
去年夏天,他們在紅葉村的鑽探工作開始不久,因為施工期間發出噪音,遭到村民拉白布條抗議,黃天德後來親自跟居民一個個敲門溝通,甚至親上火線,上原住民電視台談話性節目,與反對的村民面對面解釋工程細節,也在社區多次召開說明會。
如今,紅葉村村長以及萬榮鄉鄉代表,不只對地熱技術如數家珍,甚至還滿心期待未來地熱開發後,能夠帶來就業與觀光機會。
「我前陣子剛去宜蘭清水地熱公園,希望我們未來能有同樣發展,」60多歲的萬榮鄉代表嚴秋谷,出生就住在紅葉村,看到清水地熱以特殊自然景觀,搭配煮蛋、泡腳等溫泉觀光,假日吸引遊人絡繹不絕,近期還有湯屋即將開幕,讓他心生嚮往。
「大家都知道台東有個紅葉少棒,但都不知道花蓮萬榮也有紅葉村,希望地熱可以給我們紅葉一個機會,」他說。
而這個壯年人多半出外打零工的萬榮鄉,的確渴求發展的機會。衛福部統計,在花蓮縣各鄉鎮中,萬榮鄉低收入戶佔比高達9.45%,是花蓮縣13個鄉鎮當中最高,10個居民中,就將近有一個人的收入在貧窮線下。
「這幾年真的感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紅葉村長呂明堅說,原來山胡椒植株可以活6年以上,現在很多都到第3年就死了,以前冬天還可以看到山頭有雪,現在都沒有。」
呂明堅廣泛攝取新聞資訊,看到減碳和綠能是世界的趨勢,也希望紅葉能扮演要角。
對於村民一開始的反彈,呂明堅認為,是因為大家對地熱發電相對陌生。大家最擔心的不外乎是:水可能會被抽光、鑽探可能會導致山崩地裂,但在一次次的說明會之後,村民已經大都理解地熱發電原理。他也強調,等鑽探階段結束,到要設立電廠的開發階段,還是要經過部落會議溝通。
台灣地熱開發法規、業管單位,有待整合
此外,台灣在地熱發電的法規也有不少挑戰要克服。
過去在台灣的地熱鑽探,都是由工研院、中油與台電等國營事業支持。花蓮紅葉村,是有史以來第一家外商公司在台灣鑽探地熱。
「我們到每個單位去申請,他們都說:你們是第一個來問的!」黃天德說。
黃天德說,在地熱發電較成熟的國家,例如美國、冰島、紐西蘭,都有政府單一窗口專門處理地熱發電,幫開發業者做橫向溝通。
他說,台灣因為沒有《地熱法》,開採地熱同時牽涉《溫泉法》與《礦業法》,但業管單位有交通部又有經濟部,業者得自己摸索流程,許多時間都花在溝通與試錯,他希望政府未來能有專法處理地熱發電,才有更多開發商敢投入。
來自瑞典的倍速羅得,已經在冰島、美國與紐西蘭落腳,在亞洲的投資,目前除了日本之外,就是台灣。黃天德指出,未來不排除進軍印尼與菲律賓,但台灣還是目前經營重心。
如今紅葉村的鑽探還在進行,不論最後「開獎」結果如何,全球首富投資的企業落腳花蓮,對於提高台灣零碳能源供給,都是關鍵一步。(責任編輯:吳廷勻)
★更多的台灣地熱開發最新進展實況,請參見天下雜誌722期系列報導:
獨家專訪》比爾蓋茲零碳推手,為何看上花蓮?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18
比爾蓋茲幫台灣減碳!直擊花蓮紅葉村,台灣零碳未來的關鍵一步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17
比風、太陽能更穩定的電就在腳底!從宜蘭出發,台灣重回地熱行列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46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4679
♡
「幾噸以上要裝大餅」的推薦目錄:
- 關於幾噸以上要裝大餅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幾噸以上要裝大餅 在 顥曼日記 好慢旅行中 Small Pac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幾噸以上要裝大餅 在 Wanderlust Channel 旅行以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幾噸以上要裝大餅 在 [新聞] 大車黑盒子!未依規定裝「大餅」 駕駛- 看板car 的評價
- 關於幾噸以上要裝大餅 在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18-1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幾噸以上要裝大餅 在 遊覽車必備大餅司機時速.工時全紀錄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幾噸以上要裝大餅 在 交通部表示,法規規定強制汽車安裝俗稱「大餅」的行車紀錄器 ... 的評價
- 關於幾噸以上要裝大餅 在 高雄白色麥芽餅-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的評價
- 關於幾噸以上要裝大餅 在 高雄白色麥芽餅-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的評價
幾噸以上要裝大餅 在 顥曼日記 好慢旅行中 Small Pac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雖然在『旅行以前』就大概知道全世界食物浪費的問題很嚴重,
但在『旅行以後』親眼去見到的那種心裡衝擊是無可比擬的
#知行合一
什麼是Food bank食物銀行?
「歷史」
全世界第一間食物銀行
若將食物銀行定位為「將社會多餘的物資,轉給需要的人」,那麼,世界上各地早已存在類似食物銀行的機制,例如歐洲中世紀在教會禮拜之後,往往會將剩餘愛餐分給社區中的貧窮家庭;又如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時期,歐美各地到處可見慈善廚房(Soup Kitchen)的設立,讓需要食物的人前來領取。然而現代我們所熟習、且具深遠影響、並第一個以「食物銀行」(Food Bank)命名的機構,則起源於美國。
當講到1960年代的美國,大部分人所聯想到的是黑人民權運動、學運、反越戰、嬉皮文化;卻鮮少提及這個充滿熱情的世代,也關注到了資本主義下的貧窮問題,進而在1967年創立了全世界第一間「食物銀行(Food Bank)」。現今,全美最大的食物銀行聯盟―賑濟美國(Feeding America)擁有兩百多間食物銀行加盟,一年救助超過七分之一的美國人口。
John van Hengel可以說是食物銀行的靈魂人物。1965年,當時42歲的John van Hengel在亞利桑納州鳳凰城的慈善廚房擔任志工,每晚將食物分送給鳳凰城內的遊民。然而他深知慈善廚房的不足,因此在St.Mary教堂的資助下,他租了一間廢棄的麵包店作為食物貨倉,並收集鄰近多餘的蔬果、無法再販售的民生必需品、賣相不佳的食物等,再通知鳳凰城的慈善機構前來領取。1967年,John van Hengel將他的食物貨倉取名為「聖瑪莉食物銀行(SAINT MARY’S FOOD BANK)」,來紀念資助他的St.Mary教堂以及一位單親媽媽。至此,全世界第一間食物銀行於焉誕生。
聖瑪莉食物銀行成立後,在第一年便分送超過25萬磅的食物給 36 家慈善機構,此後食物銀行也如雨後春筍地在全美設立。1979 年在 John van Hengel 主導下,更成立了全國性的食物銀行聯合組織 Second Harvest,也就是今日「賑濟美國(Feeding America)」的前身。賑濟美國現今是全美第三大的非營利組織(僅次於美國聯合勸募、The Task Force for Global Health),目前有多達200多間食物銀行加盟,佔全美食物銀行網絡的90%。
台灣每年有275萬噸的食物被浪費
有多少人沒有食物可以吃?
如何搶救這些資源?
下則影片是台灣食物銀行的短片:
http://www.foodbank-taiwan.org.tw/home/
食物銀行是否為弱勢家庭才能領取呢?
在美國其實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組織已經會把食物,優先分配給更需要幫助的人,而多餘的食物才會出現在食物銀行供大家領取,當然是只要領取自己真正需要的食物即可,若食物不夠還是禮讓給更有需要的民眾。
在台灣食物銀行應該就是幫助弱勢家庭跟需要幫助的人。
就我們去食物銀行觀察,我們在食物銀行排隊一小時,待了兩個小時,我只看到一個流浪漢,其餘都是正常的人們,很多人都開著車來載食物,並沒有看到流浪漢在附近,從加拿大到美國觀察了這些homeless,有的根本不是要食物,而是「錢」
我們在加拿大downtown看到有人坐在地上要錢,有人拿整包全新的餅乾給他吃,我親眼看到他吃了幾口後把整包餅乾倒在地上⋯我當時有點傻眼,怎麼會這樣浪費?
回歸食物銀行的經驗分享
位於美國西岸的城市「奧林匹亞Olympia」
這間食物銀行
Thurston County Food Bank
我們抵達食物銀行的時候是中午12點半,工作人員Marc看到我們就熱情招呼,還叫我們單車直接停進去裡面!
Marc很開心的問我們:你們來自哪裡?
我們答:台灣🇹🇼
Marc接著問:你們要騎去哪裡?
我們回:我們從加拿大溫哥華騎下來預計騎行到墨西哥
Marc一臉驚訝😂
然後指引我們去櫃檯填寫資料
領取食物的流程大致上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
填寫資料就是填寫姓名、住址、是否為素食,家裡有沒有超過60歲以上的年長者以及幾歲以下兒童等,大概是因為這些食物是過期的關係,怕影響老人與小孩的健康?
第二
填完資料便開始排隊
(大概等了一小時)
第三
排到你的時候,將填寫完的資料拿到窗口,工作人員會幫你建檔
第四
開始領取食物
領取食物的過程,我們拿了一盒雞肉串,想說一盒就好,結果工作人員一直問:你們真的這樣就夠了嗎?我們可不想讓你們餓肚子 ⋯⋯於是我們又拿了一盒漢堡肉⋯工作人員又說⋯你們這樣夠吃嗎?
我們回:這樣就夠了,非常非常感謝
領到麵包區情況也是,工作人員一直問我們需不需要在拿⋯我們只拿了兩個!
這裡的食物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
被丟棄的食物非常之多,不知道能溫飽多少個家庭⋯
我們領取完食物後,詢問Marc相關食物的來源時
Marc說了:
各大超市、星巴克、7-11⋯等等都有(順手拿了我們領到的餐盒就說這就是星巴克的食物)
我仔細一看,天哪還真的是星巴克的餐盒!!
至於我們問了Marc:
是有什麼條件的人才能領取這些食物?
例如:弱勢家庭、流浪漢⋯等等
Marc說著:
沒有任何限制,任何人都可以來拿!
如果食物沒有被拿完,它們還是會被丟到垃圾桶去。
我們這時才瞭解到,食物銀行並不是只有把食物給那些需要的人,而是食物供多於求時,將所剩的食物再次的分享給任何一個人!
我們領取的食物跟其他人比真的算很少很少,因為我們只想領取真正需要的食物就夠了,而且我們也沒有冰箱
而這些食物很多都是過期,有的過期兩個月,有的過期一個月,冷凍漢堡肉過期三天,有的過期一天,有的根本沒過期我們拿的一罐花生醬到明年2019年1月才到期⋯等等
最後領取的這些食物,我們到附近的公園享用,番茄一盒裡面只壞了大約五顆,香蕉根本就是完好的,中午我們就吃了星巴克餐盒、7-11超大漢堡、水煮蛋、漢堡肉等⋯
我們很久沒有吃那麼好吃的食物了,平常都是義大利麵跟泡麵交互吃⋯吃到這些食物超級感動,沒想到這些都是要被丟棄掉的食物⋯😭
在公園看到遊民路過,我把手上的香蕉、番茄分享給他,他卻不要,我發現很多流浪漢真的不缺食物而是缺「錢」😅😅😅
我們在食物銀行領取的食物會分享給路人跟旅行者,騎乘的時候偶爾會看到徒步旅行者,我都會把食物分享出去,希望這些食物不要就這麼被浪費掉,也能再次分享出去。
食物銀行的食物我們整整吃了四天還有剩,真的很感謝Food bank
我們之後發現食物銀行的食物,基本上是發不完的,永遠都會有剩下的食物,最後也是丟到垃圾桶裡面去,其實你也可以是拯救這些食物的人。
最後我們把食物裝好要離開時,同樣是領取食物的民眾搶著跟我們合照,也有人要拍我們,還有人送我們zippo打火機,我想應該是很少有單車旅行的人來Food bank領取這些食物,所以民眾對我們感到好奇。
下午兩點半我們離開食物銀行,裡面所剩食物還是很多,這間食物銀行每個禮拜只有禮拜五有,中午11點到下午3點,看來剩下的食物還是要丟到垃圾桶了⋯之後我們沿著美國西岸,會比較難遇到FOOD BANK因為還要配合發放食物的時間,這次應該算難得的經驗,而後機會也很少,我想還是去超市買會比較符合我們旅行上的需求。
此篇獻給想來美國單車旅行,卻沒有經費預算的騎行者們參考看看。
幾噸以上要裝大餅 在 Wanderlust Channel 旅行以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什麼是Food bank食物銀行?
「歷史」
全世界第一間食物銀行
若將食物銀行定位為「將社會多餘的物資,轉給需要的人」,那麼,世界上各地早已存在類似食物銀行的機制,例如歐洲中世紀在教會禮拜之後,往往會將剩餘愛餐分給社區中的貧窮家庭;又如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時期,歐美各地到處可見慈善廚房(Soup Kitchen)的設立,讓需要食物的人前來領取。然而現代我們所熟習、且具深遠影響、並第一個以「食物銀行」(Food Bank)命名的機構,則起源於美國。
當講到1960年代的美國,大部分人所聯想到的是黑人民權運動、學運、反越戰、嬉皮文化;卻鮮少提及這個充滿熱情的世代,也關注到了資本主義下的貧窮問題,進而在1967年創立了全世界第一間「食物銀行(Food Bank)」。現今,全美最大的食物銀行聯盟―賑濟美國(Feeding America)擁有兩百多間食物銀行加盟,一年救助超過七分之一的美國人口。
John van Hengel可以說是食物銀行的靈魂人物。1965年,當時42歲的John van Hengel在亞利桑納州鳳凰城的慈善廚房擔任志工,每晚將食物分送給鳳凰城內的遊民。然而他深知慈善廚房的不足,因此在St.Mary教堂的資助下,他租了一間廢棄的麵包店作為食物貨倉,並收集鄰近多餘的蔬果、無法再販售的民生必需品、賣相不佳的食物等,再通知鳳凰城的慈善機構前來領取。1967年,John van Hengel將他的食物貨倉取名為「聖瑪莉食物銀行(SAINT MARY’S FOOD BANK)」,來紀念資助他的St.Mary教堂以及一位單親媽媽。至此,全世界第一間食物銀行於焉誕生。
聖瑪莉食物銀行成立後,在第一年便分送超過25萬磅的食物給 36 家慈善機構,此後食物銀行也如雨後春筍地在全美設立。1979 年在 John van Hengel 主導下,更成立了全國性的食物銀行聯合組織 Second Harvest,也就是今日「賑濟美國(Feeding America)」的前身。賑濟美國現今是全美第三大的非營利組織(僅次於美國聯合勸募、The Task Force for Global Health),目前有多達200多間食物銀行加盟,佔全美食物銀行網絡的90%。
台灣每年有275萬噸的食物被浪費
有多少人沒有食物可以吃?
如何搶救這些資源?
下則影片是台灣食物銀行的短片:
http://www.foodbank-taiwan.org.tw/home/
食物銀行是否為弱勢家庭才能領取呢?
在美國其實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組織已經會把食物,優先分配給更需要幫助的人,而多餘的食物才會出現在食物銀行供大家領取,當然是只要領取自己真正需要的食物即可,若食物不夠還是禮讓給更有需要的民眾。
在台灣食物銀行應該就是幫助弱勢家庭跟需要幫助的人。
就我們去食物銀行觀察,我們在食物銀行排隊一小時,待了兩個小時,我只看到一個流浪漢,其餘都是正常的人們,很多人都開著車來載食物,並沒有看到流浪漢在附近,從加拿大到美國觀察了這些homeless,有的根本不是要食物,而是「錢」
我們在加拿大downtown看到有人坐在地上要錢,有人拿整包全新的餅乾給他吃,我親眼看到他吃了幾口後把整包餅乾倒在地上⋯我當時有點傻眼,怎麼會這樣浪費?
回歸食物銀行的經驗分享
位於美國西岸的城市「奧林匹亞Olympia」
這間食物銀行
Thurston County Food Bank
我們抵達食物銀行的時候是中午12點半,工作人員Marc看到我們就熱情招呼,還叫我們單車直接停進去裡面!
Marc很開心的問我們:你們來自哪裡?
我們答:台灣🇹🇼
Marc接著問:你們要騎去哪裡?
我們回:我們從加拿大溫哥華騎下來預計騎行到墨西哥
Marc一臉驚訝😂
然後指引我們去櫃檯填寫資料
領取食物的流程大致上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
填寫資料就是填寫姓名、住址、是否為素食,家裡有沒有超過60歲以上的年長者以及幾歲以下兒童等,大概是因為這些食物是過期的關係,怕影響老人與小孩的健康?
第二
填完資料便開始排隊
(大概等了一小時)
第三
排到你的時候,將填寫完的資料拿到窗口,工作人員會幫你建檔
第四
開始領取食物
領取食物的過程,我們拿了一盒雞肉串,想說一盒就好,結果工作人員一直問:你們真的這樣就夠了嗎?我們可不想讓你們餓肚子 ⋯⋯於是我們又拿了一盒漢堡肉⋯工作人員又說⋯你們這樣夠吃嗎?
我們回:這樣就夠了,非常非常感謝
領到麵包區情況也是,工作人員一直問我們需不需要在拿⋯我們只拿了兩個!
這裡的食物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
被丟棄的食物非常之多,不知道能溫飽多少個家庭⋯
我們領取完食物後,詢問Marc相關食物的來源時
Marc說了:
各大超市、星巴克、7-11⋯等等都有(順手拿了我們領到的餐盒就說這就是星巴克的食物)
我仔細一看,天哪還真的是星巴克的餐盒!!
至於我們問了Marc:
是有什麼條件的人才能領取這些食物?
例如:弱勢家庭、流浪漢⋯等等
Marc說著:
沒有任何限制,任何人都可以來拿!
如果食物沒有被拿完,它們還是會被丟到垃圾桶去。
我們這時才瞭解到,食物銀行並不是只有把食物給那些需要的人,而是食物供多於求時,將所剩的食物再次的分享給任何一個人!
我們領取的食物跟其他人比真的算很少很少,因為我們只想領取真正需要的食物就夠了,而且我們也沒有冰箱
而這些食物很多都是過期,有的過期兩個月,有的過期一個月,冷凍漢堡肉過期三天,有的過期一天,有的根本沒過期我們拿的一罐花生醬到明年2019年1月才到期⋯等等
最後領取的這些食物,我們到附近的公園享用,番茄一盒裡面只壞了大約五顆,香蕉根本就是完好的,中午我們就吃了星巴克餐盒、7-11超大漢堡、水煮蛋、漢堡肉等⋯
我們很久沒有吃那麼好吃的食物了,平常都是義大利麵跟泡麵交互吃⋯吃到這些食物超級感動,沒想到這些都是要被丟棄掉的食物⋯😭
在公園看到遊民路過,我把手上的香蕉、番茄分享給他,他卻不要,我發現很多流浪漢真的不缺食物而是缺「錢」😅😅😅
我們在食物銀行領取的食物會分享給路人跟旅行者,騎乘的時候偶爾會看到徒步旅行者,我都會把食物分享出去,希望這些食物不要就這麼被浪費掉,也能再次分享出去。
食物銀行的食物我們整整吃了四天還有剩,真的很感謝Food bank
我們之後發現食物銀行的食物,基本上是發不完的,永遠都會有剩下的食物,最後也是丟到垃圾桶裡面去,其實你也可以是拯救這些食物的人。
最後我們把食物裝好要離開時,同樣是領取食物的民眾搶著跟我們合照,也有人要拍我們,還有人送我們zippo打火機,我想應該是很少有單車旅行的人來Food bank領取這些食物,所以民眾對我們感到好奇。
下午兩點半我們離開食物銀行,裡面所剩食物還是很多,這間食物銀行每個禮拜只有禮拜五有,中午11點到下午3點,看來剩下的食物還是要丟到垃圾桶了⋯之後我們沿著美國西岸,會比較難遇到FOOD BANK因為還要配合發放食物的時間,這次應該算難得的經驗,而後機會也很少,我想還是去超市買會比較符合我們旅行上的需求。
此篇獻給想來美國單車旅行,卻沒有經費預算的騎行者們參考看看。
幾噸以上要裝大餅 在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18-1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汽車裝設之行車紀錄器無法正常運作,未於行車前改善,仍繼續行車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九千元以上一萬八千元 ... 這是3.5噸以上(八噸)的大貨車必須安裝的(俗稱大餅) ... <看更多>
幾噸以上要裝大餅 在 [新聞] 大車黑盒子!未依規定裝「大餅」 駕駛- 看板car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