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過冬的?從炭火到棉服,趣說古代禦寒史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陸棄
冬天來了,御冬成為人們生活中首先要考慮的一大問題。現代人們御冬保暖,採用的方法多了,屋裡有暖氣、空調,可穿單衣,出行在車里,也有空調取暖。外面再穿上厚厚的毛衣、皮衣、棉衣,要多暖和有多暖和。在古代,沒有暖氣、空調,他們是如何過冬的呢?
古代的四個寒冷期,比今天更冷
古代的氣候,是遠比現代冷的。據科學家竺可楨的研究,古代有四個寒冷期和四個溫暖期,其中第一個寒冷期為西周寒冷期,約為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50年,持續了至少150年,《竹書記年》記載,「冬,大雨雹,牛馬死,江、漢俱凍」,許多可以在黃河流域生活的野獸因為寒冷而向較溫暖的南方遷移。我們知道候鳥是遷移動物,但陸地動物也產生遷移,可見當時有多冷;第二個寒冷期為魏晉南北朝期,約為公元初至公元600年,持續了大概六百年左右時間,其中歷史記載有三年時間東南一帶沿海都結了冰(公元333年至公元336年),棗樹長出綠葉比往常年份推遲了十至十五天(據《齊民要術》)。海水結冰,是很反常的事情,一般海水是不可能結冰的。可見當時的寒冷程度。《三國志·魏書·文帝紀》真實記載了當時的寒冷情況:「冬十月,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是歲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還」。
第三個寒冷期是南宋寒冷期,時間約為公元1000年至公元1200年,大概為二百年。其中公元1111年太湖都結了冰,湖中的柑橘樹全部凍死了。一般來說,樹木是很難凍死的,冬天雖然因為天氣原因一些植物樹葉落盡,枝幹枯乾,但第二年還會生出新枝嫩葉,此時柑橘樹被凍死,第二年不復重活,可見寒冷的程度。人工大運河也結冰了,影響了水運交通。《宋史·五行志》記載,「淳化四年二月,商州大雪,民多凍死」,老百姓沒有條件御冬,熬不住了,只有凍死的命;第四個寒冷期離我們最近,是明清寒冷期,這個時候出現了兩個天氣反常的怪現象,公元1493年的冬天,淮河流域竟然斷斷續續下了半年的大雪,你說得下多厚;公元1893年湖北普圻地區天空再降大雪,平地雪厚竟然達到五、六尺。清朝詩人王樾曾以詩歌記載當時錢塘江被凍時的狀況:「大地氣不溫,重衾疑浸水。曾聞錢塘潮,凍結平如砥。又聞淮海濱,彌望堅冰履」,錢塘潮也無法漲潮了,都被凍成了磨刀石的樣子。
這麼冷的天氣,古人如何過冬禦寒?對於窮人來說,正如諸多歷史記載所說,熬不住了就會被凍死,家禽家畜也是一樣;而相對富裕的人,會採取各種辦法過冬。
炭火,是古代屋內取暖的主要方式
外面很冷的時候,古代的富人們大多時間會呆在屋裡,遮蔽風寒。而屋子里會相應採取一些增暖措施,使屋裡屋外冰火兩重天。
最早的增暖措施,就是在屋裡生一堆火,通過烤火增溫。中國人用火已經有幾十萬年的歷史,早在舊石器時代就發現了火,那個中國的人文始祖之一燧人氏,發明瞭「鑽木取火」,由「鑽木取火」到利用火石取火,到火柴的發明,直到現代的打火機,經歷了幾十萬年的時間。火可不是只解決了人類吃熟食的問題,它還有另兩項功能,即取暖與照明。在有安全措施防範的情況下,在屋子里點上一堆火,既可以取暖,又可以照明。
炭火,是古代屋內取暖的主要方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由在屋裡直接點火發展到用火爐燒炭。春秋時有「燎爐」的記載,秦朝時出現了壁爐,更為神奇的是,秦朝時還發明了「火牆」,這是中國最早的「暖氣」開始,不過那個時候沒有鐵件的暖氣,而是用陶制的筒瓦相扣,將之埋在牆中,利用牆體的升溫,而使整個屋子增加溫暖。漢朝以後取暖設備進一步完善,火盆、足爐、熏爐、手爐而系列設備進一步完善,白居易詩歌雲:「暖閣春初入,溫爐興漸闌。晚風猶冷在,夜火且留看。獨宿相依久,多情慾別難。誰能共天語,長遣四時寒」,因為白居易的影響力,熏爐又被稱為「別春爐」。
白居易還有一首詩《賣炭翁》,記載了當時賣炭從業者的生活艱難。在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裡,木炭是最受中國人歡迎的取暖用品。明朝的皇宮有專門的「惜薪司」,其實就是負責木炭供應的部門,萬曆年間的一次殿試,曾耗用了一千斤的木炭,可見皇宮對於木炭的用量需求之大。
除了木炭以外,煤炭也是人類用於取暖的重要用品。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煤炭的國家,經過考古發掘,早在七千多年前,中國人就已經發現了煤。不過,古代中國人不叫煤,而稱為石涅、石墨或石炭等。第一個首次使用煤名字的人,是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至少在西漢時期,中國人就開始使用煤炭作為燃料。不過,完全用煤炭替換木炭取暖,是近現代的事情。
對於窮人來說,一來買不起木炭和煤炭,二來沒有厚衣服取暖,熬過冬天不容易。窮人最常用的室內取暖辦法,是燒炕,直到現在的老人們,還有用這種方法取暖的。
棉衣,是明代朱元璋強行推廣開來的
除了住處的取暖措施以外,穿厚點就是古人最好的取暖方法。不過,在很長時期的古代,是沒有棉衣可穿的,因為棉花這種植物,是印度和阿拉伯地區的特產,並不是中國本土的植物。那麼,在棉花沒有傳入中國之前,中國人是如何解決靠穿取暖的問題呢?
中國人衣料的本土發明,是葛、麻、蠶絲。對於有錢的富人來說,在絲綢衣服里,墊上厚厚的絲錦,也有很好的保暖效果。至於窮人,沒有錢買蠶絲製成的絲綢,只能穿葛、麻這樣的衣服,裡面的填充物,是絮頭、細碎枲麻這些粗劣、陳舊的東西,防寒效果肯定要差一些。另外,穿皮袍是比絲綢更好的選擇,古代打獵很普遍,用動物皮毛做成衣服,能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羊羔皮、狐裘、貂皮等,最古人最常用的皮袍衣服。
至於棉花,是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傳入中國的,但那時棉花的種植,遠在邊疆,並沒有深入內地。直至宋元之際,棉花開始傳入「關陝閩廣」大量種植,並開始走向南方各省。關於棉花的推廣,有兩位居功至偉的人物,一位是宋末元初的黃道婆,也是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大力推廣攪車、彈棉弓、紡車等器具,被稱為布業的始祖,至今上海等地有「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只筒子兩匹布」的民謠。另一位則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朱洪武覺得棉花這種植物很好,採取強制措施在全國推廣這種植物,從此全國人民都穿上了棉衣。
除了穿、住以外,靠喝口熱湯、熱酒取暖,也是常用的方式,不過條件是你得吃得起、喝得起。「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是白居易的喝酒取暖詩,不過白居易是朝廷公務員,喝得起酒,一般老百姓,飯都吃不飽,能不能喝得上酒,是一個大問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
舊石器時代生活方式 在 西班牙小婦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西班牙生活極短篇|甜酒、甜食、敬家人
此刻的西班牙層林盡染,晨間的秋霜為鄉間塗上一抹白。看著秋日美景,腦海中浮現蘇軾的一句話:「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是的,西班牙最美麗的景色也是這樣的秋末初冬時節啊!
西班牙的秋天是北部栗子的採收期,因此到了十月下旬,我住的城鎮街旁可見一些生著火,賣起了熱騰騰烤栗子與香噴噴烤地瓜的臨時小攤位。每次只要聞到飄送在空氣中的那股香氣,我就會忍不住上前買一些,然後一邊手忙腳亂撥著燙手的栗子和地瓜,一邊對豪斯說起台灣路邊的糖炒栗子,還有小時候在老家附近沿街叫賣烤地瓜的王老伯。
據說栗子這個果實一開始出現於舊石器時代,古羅馬期間還曾被大量運用在民生食材上;直到十八世紀美國玉米和馬鈴薯的大產,才造成栗子的地位不再那麼重要。而在西班牙,每年的11月1日諸聖節(Todos los Santos)至11月11日的聖馬丁節(San Martín)之間,盛產栗子的地方(加利西亞自治區、阿斯圖里亞斯自治區、萊昂地區、坎塔布里亞自治區、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亞拉岡自治區以及卡塞雷斯省……等)都會舉行金秋栗飄香的節慶,不過各地的方式多少有些差異。
有些地方會弄一小座碳火堆,火升起後置上一個有洞的鐵鍋,並放滿切過一刀的栗子。隨著火的溫度,鍋裡的栗殼慢慢變黑並膨脹起來,金黃色的栗肉就從那刀邊緣探出頭來,瞬間香味四溢。烤完栗子後,還有人會故意把臉抹黑,為了洗去厄運、祈求好運而跳火堆。
我所居住的加泰隆尼亞的栗子節(La Castañada)跟英語世界國家的〝Halloween eve〞(萬聖節前夕)是同一個晚上,只不過這一晚沒有小朋友挨家挨戶敲門大喊「Trick or Treat」,也沒有滿街的〝傑克南瓜〞的熱鬧活動,相反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追念已逝的家人。
記得第一年剛到巴塞隆那時,婆婆告訴過我:「在這一天吃一顆栗子代表追憶一位已逝的親人」,所以那年我吃了蠻多栗子的,真心想讓在天國的家人及朋友知道我很想念他們。但是吃了甜食也喝了麝香甜酒的我,還是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吃吃喝喝地來想念家人?我擺出一張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外國人臉龐,要婆婆跟我說故事。
原來相傳在中古世紀時,加泰隆尼亞某村莊的人為了要追思他們已逝的親人,便選在十月三十一日那天前往修道院,並由院裡的人敲響禮鐘,以紀念逝者。由於鐘樓的那口鐘非常大,敲鐘的人得先架上一個梯子往上爬,再使勁地一股腦一直敲;幾番下來,敲鐘的人花費了相當多的氣力,下來後只能喘吁吁地坐在樹旁,精疲力盡似的。
有個村民看到這樣的情況,想起了他的家人曾提過吃秋天盛產且烤過的栗子和地瓜,再飲用幾口麝香甜葡萄酒(Moscatel),就可讓人恢復疲勞。他立刻把這件事告訴身旁的村民,大家聽後覺得或許可以一試,於是男人們吆呼一聲便組隊上山採集栗子及地瓜,而女人們則在家做起了當地的傳統甜食-Panellets(杏仁糕點)。
入夜後,村民圍在一起吃晚飯,席間還起了火,把剛採收到的栗子及地瓜放在火上烤。飯後,大家聚著吃烤栗子、地瓜及杏仁糕點,還喝了好多口甜酒。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提起已逝家人的種種,頓時回憶似水年華。
我聽完這個傳說覺得挺溫馨的, 中古世紀的畫面在眼前一幅幅閃過。可是豪斯很掃興,像個淘氣的小男孩故意打破我腦海裡的古樸畫面,急著告訴我他小時候聽過的另一個版本:「我告訴你,其實那個村裡的人當晚只吃烤地瓜而已,栗子是要留給小孩們的。」
我一時之間沒聽懂他說的話,豪斯賊賊的笑出聲,繼續說:「那是要給小孩跟鬼魂交換杏仁糕點的唷!」
我非常訝異小孩怎麼可能跟鬼魂交流?甚至還交換禮物?
「因為小孩想吃甜食,但鬼魂卻愛栗子,所以傍晚小孩便把栗子偷偷藏在家中某個角落,夜晚時鬼魂會把栗子撿走,並放下杏仁糕點作為交換。算是各取所需吧。」
「呼,誰敢吃鬼魂留下來的甜食?」我不以為意,聽後做個鬼臉並直搖頭。
而隔天(11月1日)是西班牙的諸聖節,傳說這一天亡魂會返鄉,所以就類似我們的清明一樣,西班牙人會帶著鮮花,去祭拜已逝的家人。我記得第一次踏進西班牙的墓園時,本以為那會是帶著陰森恐怖的氛圍;誰知還沒進到裡邊,就聽到悠揚的樂音從大門那裡傳了過來。原來是園區找了一個五人的弦樂團,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演奏優雅但不悲戚的音樂,讓人感受到雅緻的掃墓氛圍。
因此每年到了十一月了,墓園還可見一片淡淡的綠意,藤蔓還掛在牆邊,許多墓碑上也都已擺好了鮮花。我們當時順著通道往裡面走,途經幾個有如藝術品的雕像,我想那裡躺著的應該是當年的富有人家吧。到了已逝家人的墓邊,每個人很有默契的分工,有的除草,有的擺花,然後就地盤坐,圍成半圈聊起天來。我偷偷喵了一眼婆婆與舅舅阿姨們,在他們的臉上我沒看見太多的悲傷,取而代之的是一臉淡淡的微笑,似乎在對墓碑那裡的家人說: 「嘿,我們又來看你了。」
不管一個節日有多少的傳說,也不管那些傳說的可信度有多高,這個節慶的風俗就這樣的一直地流傳下來,在西班牙的萬家燈火下每年上演著。或許,想念已逝家人不見得要悲傷吧,只要想到曾經一起有過的美好時光,就像是吃在嘴裡的甜食、喝在嘴裡的甜酒一樣,讓人感到幸福啊!
圖片:最近街上任何一家糕點麵包店都會開始販售Panellets(杏仁糕點)。
註:此為舊文重新修改版
.
.
.
.
.
-\-\-\-\-\-\-\-\-\-\-\-\-\-\-\-\-\-\-\-\
➡️ 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www.instagram.com/avenchen/
➡️ 歡迎加入我的代購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venchen/
舊石器時代生活方式 在 西班牙小婦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西班牙生活極短篇|甜酒、甜食、敬家人
此刻的西班牙層林盡染,晨間的秋霜為鄉間塗上一抹白。看著秋日美景,腦海中浮現蘇軾的一句話:「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是的,西班牙最美麗的景色也是這樣的秋末初冬時節啊!
西班牙的秋天是北部栗子的採收期,因此到了十月下旬,我住的城鎮街旁可見一些生著火,賣起了熱騰騰烤栗子與香噴噴烤地瓜的臨時小攤位。每次只要聞到飄送在空氣中的那股香氣,我就會忍不住上前買一些,然後一邊手忙腳亂撥著燙手的栗子和地瓜,一邊對豪斯說起台灣路邊的糖炒栗子,還有小時候在老家附近沿街叫賣烤地瓜的王老伯。
據說栗子這個果實一開始出現於舊石器時代,古羅馬期間還曾被大量運用在民生食材上;直到十八世紀美國玉米和馬鈴薯的大產,才造成栗子的地位不再那麼重要。而在西班牙,每年的11月1日諸聖節(Todos los Santos)至11月11日的聖馬丁節(San Martín)之間,盛產栗子的地方(加利西亞自治區、阿斯圖里亞斯自治區、萊昂地區、坎塔布里亞自治區、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亞拉岡自治區以及卡塞雷斯省……等)都會舉行金秋栗飄香的節慶,不過各地的方式多少有些差異。
有些地方會弄一小座碳火堆,火升起後置上一個有洞的鐵鍋,並放滿切過一刀的栗子。隨著火的溫度,鍋裡的栗殼慢慢變黑並膨脹起來,金黃色的栗肉就從那刀邊緣探出頭來,瞬間香味四溢。烤完栗子後,還有人會故意把臉抹黑,為了洗去厄運、祈求好運而跳火堆。
我所居住的加泰隆尼亞的栗子節(La Castañada)跟英語世界國家的〝Halloween eve〞(萬聖節前夕)是同一個晚上,只不過這一晚沒有小朋友挨家挨戶敲門大喊「Trick or Treat」,也沒有滿街的〝傑克南瓜〞的熱鬧活動,相反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追念已逝的家人。
記得第一年剛到巴塞隆那時,婆婆告訴過我:「在這一天吃一顆栗子代表追憶一位已逝的親人」,所以那年我吃了蠻多栗子的,真心想讓在天國的家人及朋友知道我很想念他們。但是吃了甜食也喝了麝香甜酒的我,還是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吃吃喝喝地來想念家人?我擺出一張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外國人臉龐,要婆婆跟我說故事。
原來相傳在中古世紀時,加泰隆尼亞某村莊的人為了要追思他們已逝的親人,便選在十月三十一日那天前往修道院,並由院裡的人敲響禮鐘,以紀念逝者。由於鐘樓的那口鐘非常大,敲鐘的人得先架上一個梯子往上爬,再使勁地一股腦一直敲;幾番下來,敲鐘的人花費了相當多的氣力,下來後只能喘吁吁地坐在樹旁,精疲力盡似的。
有個村民看到這樣的情況,想起了他的家人曾提過吃秋天盛產且烤過的栗子和地瓜,再飲用幾口麝香甜葡萄酒(Moscatel),就可讓人恢復疲勞。他立刻把這件事告訴身旁的村民,大家聽後覺得或許可以一試,於是男人們吆呼一聲便組隊上山採集栗子及地瓜,而女人們則在家做起了當地的傳統甜食-Panellets(杏仁糕點)。
入夜後,村民圍在一起吃晚飯,席間還起了火,把剛採收到的栗子及地瓜放在火上烤。飯後,大家聚著吃烤栗子、地瓜及杏仁糕點,還喝了好多口甜酒。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提起已逝家人的種種,頓時回憶似水年華。
我聽完這個傳說覺得挺溫馨的, 中古世紀的畫面在眼前一幅幅閃過。可是豪斯很掃興,像個淘氣的小男孩故意打破我腦海裡的古樸畫面,急著告訴我他小時候聽過的另一個版本:「我告訴你,其實那個村裡的人當晚只吃烤地瓜而已,栗子是要留給小孩們的。」
我一時之間沒聽懂他說的話,豪斯賊賊的笑出聲,繼續說:「那是要給小孩跟鬼魂交換杏仁糕點的唷!」
我非常訝異小孩怎麼可能跟鬼魂交流?甚至還交換禮物?
「因為小孩想吃甜食,但鬼魂卻愛栗子,所以傍晚小孩便把栗子偷偷藏在家中某個角落,夜晚時鬼魂會把栗子撿走,並放下杏仁糕點作為交換。算是各取所需吧。」
「呼,誰敢吃鬼魂留下來的甜食?」我不以為意,聽後做個鬼臉並直搖頭。
而隔天(11月1日)是西班牙的諸聖節,傳說這一天亡魂會返鄉,所以就類似我們的清明一樣,西班牙人會帶著鮮花,去祭拜已逝的家人。我記得第一次踏進西班牙的墓園時,本以為那會是帶著陰森恐怖的氛圍;誰知還沒進到裡邊,就聽到悠揚的樂音從大門那裡傳了過來。原來是園區找了一個五人的弦樂團,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演奏優雅但不悲戚的音樂,讓人感受到雅緻的掃墓氛圍。
因此每年到了十一月了,墓園還可見一片淡淡的綠意,藤蔓還掛在牆邊,許多墓碑上也都已擺好了鮮花。我們當時順著通道往裡面走,途經幾個有如藝術品的雕像,我想那裡躺著的應該是當年的富有人家吧。到了已逝家人的墓邊,每個人很有默契的分工,有的除草,有的擺花,然後就地盤坐,圍成半圈聊起天來。我偷偷喵了一眼婆婆與舅舅阿姨們,在他們的臉上我沒看見太多的悲傷,取而代之的是一臉淡淡的微笑,似乎在對墓碑那裡的家人說: 「嘿,我們又來看你了。」
不管一個節日有多少的傳說,也不管那些傳說的可信度有多高,這個節慶的風俗就這樣的一直地流傳下來,在西班牙的萬家燈火下每年上演著。或許,想念已逝家人不見得要悲傷吧,只要想到曾經一起有過的美好時光,就像是吃在嘴裡的甜食、喝在嘴裡的甜酒一樣,讓人感到幸福啊!
圖片:最近街上任何一家糕點麵包店都會開始販售Panellets(杏仁糕點)。
註:此為舊文重新修改版
.
.
.
.
.
--------------------
➡️ 歡迎追蹤我的Instagram:www.instagram.com/avenchen/
➡️ 歡迎加入我的代購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venchen/
舊石器時代生活方式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舊石器時代生活方式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史前史廳
這次由研究典藏組的 #葉長庚研究助理,為大家介紹臺灣史前史廳。
展覽說明:
臺灣早在史前時代就是各地族群來往頻繁之地。數千年來,臺灣逐漸經由移民與其交流,發展出多樣的史前文化,時間上涵蓋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及鐵器時代,延亙了至少一萬五千年。他們的故事構成了臺灣史前史的內容。本展示廳包含八個展示主題,以臺灣出現最早的人類與文化開始,到距今約四百年前,臺灣進入歷史時期為止。
臺灣史前的序幕:
本單元一開始簡要描述臺灣史前文化具有多元發展的特色,然後以冰河時期為背景,說明最早進入臺灣的人群曾在這個土地上發展出的史前文化。本展示室以「左鎮人」與「長濱文化」為起點,帶領觀眾走進臺灣史前的世界。
臺灣史前人的生活:
本單元以介紹臺灣史前人類的生業方式為主軸,以「古台北湖」為設定的背景。內容包含開啟臺灣新石器時代的「大坌坑文化」,繼之而起的「細繩紋陶文化」,還有「圓山文化」人及「芝山岩文化」,以他們在古台北湖畔的生活方式,介紹臺灣史前人在採集、捕魚、狩獵及農業等生業活動的樣貌。
臺灣史前陶器:
陶器是新石器時代人類普遍使用的日用品,不論是日常生活、祭祀或是陪葬,陶器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單元以陶器為主角,以臺灣中南部為設定的背景。內容包含介紹臺灣史前陶器的類型、功能、特性、製作技術、文化特徵、藝術風格等,也說明陶器在臺灣考古研究上的普遍性及重要性。
臺灣史前人與海洋:
海洋對臺灣史前人類而言是充滿食物的寶庫,也是通行無阻的道路。本單元以海洋為主角,以恆春半島為設定的背景,從臺灣史前人的角度出發,介紹他們對海洋的各種利用,包括取自海洋的食物、工具及裝飾品等,還有史前人潛水、航海以及海洋貿易的證據。這些都顯示出他們對海洋資源的高度利用,超越了一般人的刻板印象。
卑南遺址的卑南文化:
「卑南遺址」是國定遺址之一,極為豐富精美的史前遺物至今仍保存在遺址地面下。本單元以「卑南文化」為主角,以「卑南遺址」為設定的背景。從卑南遺址的搶救發掘出發,介紹遺址上卑南文化的聚落、建築、墓葬(石板棺)以及式樣繁多製作精美的玉器及陶器,展現一個令人讚嘆的史前文化,原來史前時代的東臺灣竟是如此豐富。
巨石與祭祀:
東海岸的「麒麟文化」是臺灣唯一以「巨石」為特色的史前文化。本單元以「巨石」為主角,以東海岸為背景,主要介紹「巨石」的類型、分布的地點、可能的淵源、還有「巨石」究竟有什麼用途的謎團。除此之外,本單元也以「長光遺址」為背景,介紹史前人的祭祀活動,從遺留的祭品中發現史前人祭祀的各種祈求。
臺灣史前石器與玉器:
從生活中的工具到陪葬的飾品,石器與玉器陪伴著史前人類的一生。本單元以石器與玉器為主角,整體性的介紹臺灣史前石玉器,包括石玉器的種類、功能、選用的石材、製作的技術、社會文化意義等有關史前石器的知識,也介紹考古學家推測史前時代臺灣玉器貿易網路的可能性。
鐵器時代的臺灣:
鐵器等金屬器物流行於史前的臺灣,象徵臺灣邁入了一個新時代。本單元介紹臺灣鐵器時代的種種,包括這個時代在使用器物及社會文化轉變上的特徵,主要內容為臺灣各地鐵器時代的介紹,以及他們可能與近代原住民可能的關係。本單元述說新時代、新技術與新工具為臺灣史前時代帶來的轉變,在此追尋史前與歷史的交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舊石器時代生活方式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科學的考古學
連續三集聽完了臺灣史前史廳,再來就是進入科學的考古學,一樣由研究典藏組的 #葉長庚研究助理,來為大家介紹。
展覽說明:
本展示廳是考古學的探索之旅,也是關於考古學學科本身的故事。主要在向觀眾介紹考古學的內涵與精神,認識考古學如何逐步發現、探索、分析現象、並利用科學精神與技術來解釋驗證考古發現的器物與現象。在這個展覽中,並非僅止於呈現特定的文化或遺址的文化史,而是考古學家如何發現、分析與還原事實的過程,以及在解釋或詮釋現象時的依據。
本展示廳利用不同的遺址造景,具體呈現考古現場的氣氛,使觀眾瞭解考古學家如何解讀考古遺址的各種現象。藉著不同的考古學案例與問題思考,逐步引導觀眾探索考古學家復原古代人類歷史的過程。透過現場情境的營造,藉著空間中視覺美感、觸覺、聽覺的運用,觸動觀眾的感覺神經,使之彷彿走入考古第一現場。藉著運用不同形式的高科技互動、多媒體媒材,讓觀眾親手操作、觀察、親身體驗與參與考古工作的流程。
一、探索古代:什麼是考古學
考古學是一藉由對物質遺留研究建立過去人類行為活動的系統性知識學科,以建立史前的文化史、瞭解過去人類的生活方式、文化發展與變遷,與進一步對文化意義的解釋等。本單元以文化層的概念,提供訪客初步了解考古學是必須藉由地球科學、動物學、植物學及化學等不同學科的研究來搜集、記錄與分析考古材料,從地表的探測到實驗室的分析,來解釋與重建過去的歷史。在這單元我們利用了測地雷達與土芯鑽探的互動展示,開啟了考古中科學知識的應用。
二、神機妙算:如何測定年代
考古學家確定年代的方法,可以分為相對年代及絕對年代。「相對年代」是指運用層位學及類型學比較物質遺留的年代早晚。而「絕對年代」則是運用各種物理學、化學及植物學等方法,計算出遺物可能的時間範圍,或是運用歷史文獻與曆法定年。
三、天工開物:如何復原工藝技術
人類與其它動物最大的不同在工具的制作,以克服、改造所面對的自然環境,在考古遺留中,所發現各式的工具如石斧、石錛或是陶製的容器,這些工具的材質、器型風格、使用痕跡,都與製作者所處的環境與文化息息相關。考古任務便是從這些器物尋找蛛絲馬姬,重建古代人類的生活。
四、朽骨玄機:如何瞭解古代的人類
人骨在考古遺留中是我們研究古代人類大量訊息的直接證據。考古學家透過對人骨的形態測量與化學分析,以了解人類的死亡年齡、性別、飲時與建康狀況,重建過去人類的容貌與體質,以進一步瞭解古代人類的社會結構、性別分工、飲食習慣及遷移過程等議題。
五、以食為天:如何瞭解史前人類的食物
人類的飲食可以透露出人如何去適應他所處的環境,因此考古學家不但想知道古代人類吃了什麼,更進一步想探究古代人類如何獲得與處理食物,以及因文化而形成的特殊飲食偏好。
六、山川水土:如何重建生態環境
人類社會的發展,相當程度受到生態環境的制約。因此,環境考古學家對史前人類所居住的環境,進行對古代環境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經常藉由生態學的角度,透過生物物理的環境來觀察古代社群的文化,因此強調社群與其環境間的關係。
七、棲身之所:如何重建和認識聚落型態
考古學中所謂的聚落形態指的是人類存在的物質跡象在地面上的分布,包括房屋、各種設施和村落,以及這些遺留的空間關系。研究聚落形態時可分為多種不同的層次,小自單一房屋結構,大至區域中各聚落及環境間的互動關係。都是考古學家想要探索的問題。
八、尊天敬地:如何瞭解古代人類的心靈
從遺址現象推論古人的心靈及思想,是考古學家最感興趣,卻也最困難的一項工作。在無文字的社會裡,只能透過遺物、墓葬形式及壁畫作為輔助研究。有文字的社會,考古學家可透過文字推測其宗教信仰。因此舊石器時代的維納斯雕象、中國古代的青銅工藝都是探討古人心靈的重要橋樑。
九、日久天長:文化的變遷過程
由於物質遺留可承載人類長期活動的過程與變化,因此,考古學可探究長期的文化現象或人類行為,而針對如早期國家的形成或古文明的衰弱。這類文化變遷的研究,考古學家要設想出政治、經濟、宗教、軍事及環境等各種變數,並運用各種科技方法來評估這些變數對於文化的影響。
十、鑑往知來:為什麼要保存文化資產
考古遺址保存有許多珍貴的資訊,是破解過去的重要關鍵,使人們得以瞭解過去的歷史。由於遺址一但遭受破壞就不能復原,是相當珍貴的文化資產,因此保護文化資產是每一個生活在這土地的人應該要關心的課題。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舊石器時代生活方式 在 舊石器時代 的相關結果
舊石器時代 又稱為old stone age,是考古學家用來標示最早的人類發展出來的文化階段。也就是說,從大約兩百六十萬年前出現人類會製作和使用工具開始,一直到大約一萬年 ... ... <看更多>
舊石器時代生活方式 在 臺灣的簡史-知識百科-三民輔考 的相關結果
一、史前時代. (一)舊石器時代. 時間: 約為距今4.5萬年至1萬年前。 特色: 1.使用打製石器、骨角器,無磨製石器。 2.採集、漁獵的生活。 代表文化 ... <看更多>
舊石器時代生活方式 在 舊石器時代 - 維基百科 的相關結果
典型的舊石器時代社會的經濟結構是狩獵-採集經濟。人們獵取野生動物以獲得肉食,收集食物、柴火和天然材料作為工具、衣服和住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