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又可以跟大家見面,這幾個月對我來說有一些改變,也有很多新的想法。10/10我們一起相見、聊聊吧!
-
【在表演中挖掘自我 從戲劇中看見自己】#免費講座
被譽為「國民媽媽」的全方位創作藝人 又仁,在2016年因模仿星座專家唐綺陽撞鬼事件走紅,而走進大眾的視野。從劇場演員跨足網路影片創作,展開以女性角色為主軸的短片創作。
#夢想_表演
大學學測原先考上觀光系的又仁,起初就和大家一樣上大學只想自由、離開家的約束,卻忽略了許多事情需要開始學習自己面對。在觀光系時,又仁經歷了不敢言的初戀以及低潮,心中始終放不下的是自己對於表演的熱愛,最後選擇休學轉考戲劇系。
#角色_我娘
你一定看過演員身分的又仁模仿過唐綺陽、張雅琴等名人,而他所扮演最經典的角色莫過於「#秀娥」這個人物,「秀娥」的誕生來源於在又仁從小到大生命中的重要女性。自幼在母親的美髮院、外婆的金香行打轉的又仁,街坊鄰居深深影響著他的成長,生活的經歷形成又仁獨特的「#我娘」氣息。
#戲劇_人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在又仁創作的短片當中,你不難發現那些與我們貼近的人生故事,「秀娥」更是許多人母親的縮影。以演員身分創作獨特作品的又仁,突破性別框架,透過喜劇方式述說貼近人心的故事,藉由戲劇開始挖掘內心的自己,人生第一齣的獨角戲便是將自己人生故事中的結梳理、打開,生命的經歷成為作品的脈絡與軌跡。
#疫情 的來臨如「戲劇」般變化我們的生活,想知道身為全方位創作藝人的又仁,在疫情期間受到了什麼影響,他是如何面對並持續在自己的 #夢想 上耕耘嗎?在疫情期間無法回雲林老家與家人 團聚,是如何與家人維繫感情?全都在10/10(日)的講座唷!想和 又仁 近距離互動的朋友趕快把握機會報名!!!#名額有限 #要搶要快
-
《熱青年的後疫情時代》2021互動展
12位熱青年 x 4位名人講座 x 線上線下展區
活動時間 |10/9(六)-10/10(日)13:00-18:00
線上展空間 |Gather Town
線下展地點 |華山文創沙龍 中3館2樓拱廳
同時也有3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
觀光系 在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創業大冒險】創育機構X在地青年創育坊 攜手共創在地產業新經濟
🔥🔥中企處跨域鏈結發展在地產業新契機🔥🔥
大葉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近日成功打造線上行銷平台「田彰百家葉」,攜手在地青年創育坊單位-田尾公路花園發展協會及彰化商圈,共同推廣在地優質商品👍👍
透過「田彰百家葉」行銷平台,讓民眾可以一手掌握彰化在地商圈內店家資訊及在地好物🎁🎁;同時連結大葉大學校內觀光系資源,訪談商圈大小事🗣🗣並於FB、IG推播曝光分享相關商家故事👀成功型塑商圈新形象,為疫情下的商圈帶來新商機🎉🎉
👉精彩報導:https://tinyurl.com/yz8as4bj
👉田彰百家葉:https://pse.is/3pfas7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中小企業創育機構發展計畫 #在地青年創育坊 #田彰百家葉 #大葉大學育成中心 #田尾公路花園發展協會
【Startup Adventure】Incubation Centers X Local Youth Entrepreneurs Incubators Work Together for Local Prosperity
DaYeh University Innovation Incubation Center recently has successfully built up an online platform (田彰百家葉) with Tianwei Flower Garden Association of Changhua County and local business entities to promote regional high-quality goods.
Through this online platform (田彰百家葉) , customers can get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 of hot sales and read insight stories of these stores, interviewed and written by the students of the University’s Tourism and Travel Management Department. It brings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nd reshapes the images of these local business districts.
More stories: https://tinyurl.com/yz8as4bj
Online platform (田彰百家葉): https://pse.is/3pfas7
#SMEAMOEA
(照片來源由田彰百家葉提供)
觀光系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點進去幫"美" 那篇按讚
皮以前也是美組的:) 支持一下學弟妹拉
觀光系
觀光系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觀光系 在 Huang Lil-Chi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觀光系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兩個觀光系的學長學弟,畢業後都擔任導遊,入行的時候,正逢對岸觀光團來台的全盛時期,兩人不到30歲年收百萬,妻子房子車子都有了,但是兩年前,任職的旅行社發生遊覽車火燒車意外,他們的生活,一夕之間都變了,還好兩個男生沒有灰心,他們想到,以前來台的觀光客,都很喜歡台灣的薑茶,所以也是一個轉念,到夜市煮薑茶,從熱鍋中東山再起。
店家資訊:
黑糖兄弟
地址:新北市土城區裕民街136巷4弄6號
(門市位於饒河街116號)
電話:0953-337-569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觀光系 在 文化觀光系-111學年度書審準備指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文化 觀光系 -111學年度書審準備指引#疫情總會過去# #先蹲下再站起來# #蓄積實力# #展望未來##文化觀光# ... <看更多>
觀光系 在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 台中市(Taichung, Taiwan). 1503 likes · 23 talking about this · 130 were here. 歡迎大家多多分享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的相關消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