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璇真的超棒!
最後一段提到的資源,特別說明一下,夏季奧運選手被分類為競技運動,帕林匹克運動會被分類為全民運動,國訓中心的使用資格又以競技運動為主,因此,帕運選手在前期訓練場地得自己想辦法,這次是到出發前一個月左右才進駐國訓中心。
這次體育署在帕運倒數300天啟動選手鑽石計畫,加入運動科學訓練、生活補貼,讓選手能放心訓練。若未來培訓過程都能比照亞奧運選手,帕運選手不僅能夠無後顧之憂專注於訓練,也能期許成績上的突破。
#東京帕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30的網紅威力 Willi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或許你聽過「重量訓練導致的肌肉損傷有助於肌肥大」, 但這是真的嗎?你真的了解其中的細節嗎? 在今天的影片中, 我會用最詳細的說明來告訴你肌肉損傷到底對肌肥大有沒有幫助? 過去我們常聽到「機械張力、代謝壓力、肌肉損傷」是促進肌肥大的三要素, 但大家可能不見得知道, 代謝壓力和肌肉損傷有助於肌肥大都只...
運動科學訓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運動科學訓練助攻東奧表現
#國手們背後的科研後盾
今年的東京奧運,台灣創下有史以來最佳成績,已經獲得2金4銀6銅。我和全台灣人一樣,這陣子不時關注國手們的精彩表現。
我觀察到開始有人討論國手們背後的 #運動科學 訓練和研究,有國訓中心、各大學和科技部多方投入。
#國訓中心的運科處
台灣在2016年備戰里約奧運時,就已配有專職運動科學人員,隨時協助國手。#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的 #運動科學處 當時擴大組織、強調精細分工,對運動員的生理、心理、力學、營養與恢復等,都由運科處不同科別的長駐專業人員提供諮詢服務。
後來 #運動科學團隊 持續在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台灣總排名第三)、2018年雅加達亞運(突破 2014 年仁川亞運成績)也支援選手們。
這次東京奧運,運動科研的後勤當然也不缺席。除了原有的運科處之外,國訓中心進一步整合了國內各主要 #大學運科研究團隊 的資源,組成 #運動科學小組,聚焦在奪牌聲望高的選手上,提供專案團隊支援。
舉重金牌郭婞淳,平日的舉重訓練,便有透過運科團隊開發出的數據分析、即時回饋、槓鈴軌跡追蹤等系統。
獲得男團銀牌(魏均珩、湯智鈞、鄧宇成)的射箭項目,運科小組也有針對運動心理和生物力學領域,幫助選手做賽事培訓,提升選手專注力、抗壓性、穩定性。
#科技部的精準運動科研專案
為了支持國內運動科學研究的發展,科技部也自2018年起啟動 #精準運動科研專案,投入四年期共2億四千萬元,一共補助8個研究團隊,迄今已經產出了30多項羽球、棒球、桌球、舉重、自行車相關的研發成果。
今年5月6日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張廖萬堅召委排了科技部來立法院專題報告,讓大家一同來關心科技部如何用台灣的科研量能,協助我國體育發展。
科技部提到,去年10月有邀集體育署、國訓中心、運動科研計畫團隊研商合作。因此我當時質詢時,詢問吳政忠部長,科技部在這次東奧備戰的角色為何?運動科研計畫團隊研究成果有無運用在今年奧運備戰訓練?
很高興得知,其中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羽球研究團隊,已將實際技戰術分析,應用於頂尖知名選手的戰術分析。舉重研究團隊也已經開始與國訓中心合作。
而羽球與舉重這兩個項目,也恰恰好是今年東奧台灣的奪金項目!
期待運科計畫團隊的其他成果,日後也能盡快應用到國手培訓上,讓今年的佳績不是曇花一現,台灣選手的實力能夠穩定、持續地增長。
#運動科研成果鏈結體育產業
台灣雖然沒有參與這屆奧運的棒球賽事,但 #棒球產業 仍是國內主要的運動產業。
不曉得國內棒球迷有沒有發現,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富邦悍將主場新莊棒球場、統一7-ELEVEn獅主場台南球場等場地進行的棒球賽事,轉播畫面上多了 #電子好球帶 的圖示?
這個由台體大和台大團隊共同開發出的AI電子好球帶系統,被命名為 #KarmaZone,正是科技部精準運動科研專案的補助對象。透過大數據分析,投手投出球後不到一秒,Karma Zone就能顯示出球速與落點,可作為裁判判決依據。
政府補助運動科研團隊,除了助攻國手的訓練,也期望研究成果能夠與產業鏈結,讓體育產業在國內蓬勃發展,也能反饋帶動全民運動的風氣。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運動科學訓練 在 林宜瑄-關心社會大小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運動科學訓練的重要
1. 台灣體育在這次奧運大放異彩,絕 #非教育部體育署的「黃金計畫」。
2. 「#運動科學訓練」是跨領域整合成功的範例。但教育部大多時候,對提跨領域專案計畫,都只是停留在計畫寫很漂亮的東西,但執行成果或是數據...(不多說了,都是夢見的)。
3. #日本在20年前就開始做「運動科學訓練」了。亞洲選手在體能、體格上的確有受部分限制,但如何把潛力發揮到極致,靠得就是「運動科學訓練」,再更之前,日本會將有潛力的選手做整體的體格評估,安排這些選手去練符合他們體格的項目。
4. 對「體育人才」#思維不變,體育新秀仍舊無法被發掘。在台灣教育,普遍認為去練體育都是功課不好、原住民、沒錢途...這些思維仍存在,要讓體育人才被發掘又不會被埋沒,還需要整體教育思維上的改變。
5. #各項運動人口不多、場館設施不足。光看韓國射箭隊他們訓練場地,就知道他們金牌實至名歸,為何我們體育發展不起來?因為一直以來我們都只重視學科教育,不重視體育,觀看體育競賽的人口也不多,當然相關事業發展不起來。
小編自己很不愛運動,但是上體育課除了訓練體能、學習合作、還可以有欣賞體育競賽啊!但從小我們都被體育老師訓練到什麼都要會一點,好不容易上了大學,體育能選修的項目少之又少(這就是相關場館、教練不足問題),這要大家怎麼開始喜歡觀看體育競賽?
6. #沒有觀眾就沒有相關產業。體育要發展除了相關的運動人口外,最重要就是觀眾,觀眾才能創造出整個體育產業鏈,但我們教育部教改了這麼多年,有什麼改變嗎?
7. #體育協會改革不了,民進黨政府沒有決心做體育改革,才會總統、教育部長都承諾的事,但在招標案中卻沒有把選手搭乘商務艙的價格列上,至於政府是否無法可管?錯!政府有法可管,只是不想管,不然當初修「國體法」是修假的嗎?期間也是有人被懲處啊!
2019年滑冰協會的秘書長就被體育署用「國體法」第43條規定,警告冰協並停止部分補助,也撤免其祕書長吳奕德職務。
拜託民進黨側翼,別再歌功頌德什麼「黃金計畫」了,寫一些對體育有實際幫助的意見吧!
運動科學訓練 在 威力 Willi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或許你聽過「重量訓練導致的肌肉損傷有助於肌肥大」,
但這是真的嗎?你真的了解其中的細節嗎?
在今天的影片中,
我會用最詳細的說明來告訴你肌肉損傷到底對肌肥大有沒有幫助?
過去我們常聽到「機械張力、代謝壓力、肌肉損傷」是促進肌肥大的三要素,
但大家可能不見得知道,
代謝壓力和肌肉損傷有助於肌肥大都只是科學家的推論,
並沒有太多實際的證據直接證明代謝壓力和肌肉損傷是有幫助的,
今天呢我就要來大家深入探討「肌肉損傷是否真的有助於肌肥大!」
在探討肌肉損傷之前,
先讓我簡單說明一下肌肥大的原理,
肌肥大(hypertrophy)指的是肌肉橫斷面積增加和長度增加,
橫斷面積增加是來自於平行的肌原纖維數量增加,
長度增加則是來自於肌原纖維長度的延長、肌節串連的數量增加。
肌肉損傷其實並不利於以上的狀況,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
輕度的肌肉損傷會破壞肌節,
嚴重一點的肌肉損傷則會破壞細胞膜,
當這兩種狀態發生時,
我們的身體可以用新的蛋白質來取代受傷的區域並維持現有的結構,
這個過程叫稱之為「修復」。
但如果更嚴重一點的肌肉損傷、撕裂傷,
是會導致壞死的,
壞死的肌肉纖維會在細胞膜內被分解,
並被新的纖維給取代,
這個過程稱之為「再生」。
另外,
如果你今天會點進來這影片,
我想你可能有很高的機率聽過「橫紋肌溶解症」,
橫紋肌溶解症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骨骼肌產生了急速的損傷,
發生了我剛剛說過的細胞壞死和細胞膜被破壞的狀況,
進而導致肌肉中的蛋白質和肌球蛋白(myoglobin)會滲漏出來,
當肌球蛋白進入血液和尿液中且濃度太高時,
甚至會引發腎臟機能的問題和急性腎衰竭。
開個玩笑,
如果肌肉損傷能導致肌肥大的話,
那橫紋肌溶解症的人不就超級無敵壯了嗎!?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問,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會認為肌肉損傷有助於肌肥大呢?」
主要原因有三個:
1. 在肌肉損傷後肌肉蛋白合成率提高了
2. 過去的實驗發現離心收縮的肌肥大成效比向心收縮好,而且離心收縮造成更多的肌肉損傷。
3. 發生肌肉損傷後,衛星細胞的活動增加,能幫助肌纖維內的細胞核數量增加,更有利於修復和再生受損的肌肉。
但關於這三點,近年來的研究似乎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1. 在2016年時,Damas等人提出了一篇研究,
他們發現因為訓練造成的肌肉損傷,
雖說確實會造成肌肉蛋白合成率上升,
但是主要是用於移除肌纖維中受傷的區域,
並用新的肌纖維取代。
這個取代的過程對肌肥大是沒有幫助的,
無論是從肌原纖維數量增加或長度延長都沒幫助。
2. 相較於向心收縮、離心收縮訓練肌肥大成效好這樣的現象,
可被解釋為在相同強度或肌肉啟動狀態相當時,
離心階段的機械張力比較大。
離心機械張力較大與主動元素和被動元素有關:
主動:肌動蛋白(actin)、肌凝蛋白(myosin)橫橋
被動:肌聯蛋白(titin)、膠原蛋白
向心收縮階段,力量產生僅和主動單位有關。
在肌肉啟動狀態相似的情況下,
被動元素造就了離心階段能產生更大的力量。
這樣的理論在17年時也獲得了驗證。
3. 在2018年Damas等人的研究中發現,
肌肉損傷運動後衛星細胞活動增強,
可被解釋為運動後的簡單反應,
或僅幫助修復肌肉損傷,
而不是一個增加肌纖維中細胞核數量的過程。
運動後的簡單反應:
老鼠和人類都被觀察到有氧和重訓後衛星細胞活動增強。
肌肉損傷後的衛星細胞活動增加並無助於增加肌纖維內細胞核的數量。
另外在2011年的這篇研究中,
兩個受試的組別分別在初期經歷了不同肌肉損傷程度,
但儘管初始條件不同,
但兩組的肌肉大小和力量都有相同的增加。
綜合以上所有的研究結果,
我們會發現因為肌肉損傷而提高的MPS與肌肥大成效關連性不高,
衛星細胞的活動增加也似乎不會讓肌纖維內增加更多新的細胞核,
離心收縮肌肥大效益會比較好的原因也是來自於肌肥大的首要機制「機械張力」。
甚至我們可以說,
肌肉損傷不是創造肌肥大成效的主要條件,
避免肌肉損傷對中長期的肌肥大效益來說似乎沒有負面影響,
肌肉損傷僅是肌肉在重複收縮下的副作用而已。
因此,
我會建議你在訓練課表規劃時,
以肌肥大訓練的Primary mechanics首要機制作為主要考量,
妥善的管理訓練強度和訓練量來避免肌肉損傷,
用把訓練頻率拉高來累積訓練量和提高成效。
好啦!
那今天的主題我就先介紹到這邊,
在未來我也會持續分享運動科學、訓練和如何學習的相關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歡迎點讚、訂閱和分享,
祝各位在肺炎期間百毒不侵!我們下次見!
研究出處: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7219125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074713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324825
https://jeb.biologists.org/content/jexbio/214/4/674.full.pdf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ingwei_li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oachChingWeiLin/
個人網站: https://chingweilin.com/
超核心桃園店 Facebook: https://lihi1.com/nVKTB/youtube
超核心林口店 Facebook: https://lihi1.com/cjLgm/youtube
運動科學訓練 在 Linda Loves Cycli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拍攝器材:iPhone XR
剪輯軟體:iMovie
+++
嗨,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的影片
我是Linda,一名單車運動上癮者
秉持對於健康與美的追求
致力推廣公路車運動
希望能讓更多初學者迅速上手
女孩們,快和我一同享受公路車之美吧!
到這裡追蹤更多Linda:
官方部落格:www.LindaLovesCycling.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indaLovesCyclin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ndalovescycling/
Weibo http://tw.weibo.com/6545299991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326501602/#/
運動科學訓練 在 EP Fitness & Health 運動科學• 香港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EP Fitness & Health 運動科學• 香港. 17315 likes · 75 talking about this. Dr. Eric Poon,運動科學系博士,認可體能訓練專家(NSCA-CSCS)。 ... <看更多>
運動科學訓練 在 Dr. Sato 教你有效轉換到運動表現【運動員科學化訓練線上課程 ... 的推薦與評價
運動科學訓練 #運動表現#肌力體能訓練#線上課程您,聽過「 運動科學訓練 」這個名詞嗎?您,是基層運動隊伍教練,為了提升選手的運動競技表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