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史看台灣
#美國真的只會利用別人嗎?
#1948年柏林危機與仗義馳援的美國
最近台灣出現一種中共式修辭,是「美國稱霸的過程當中只會算計利用小國,達到目的後就一腳踢開,不講任何道義」。
看到這種論調,真不知該怎麼形容。二戰以後,美國一手促成了全球的戰後復興,與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和平;如果只會「利用」別人的話,是達不到這樣的高度的。在這裡,讓擅長講古(同時也擅長幹古)的 #T編 給大家說個七十年前的故事吧!
1948年7月,美國在歐洲的「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啟動,旨在幫助歐洲的戰後重建。整個歐洲在二戰結束後,猶如一片焦土。戰爭把鐵公路、工廠等基礎建設破壞殆盡。歷史名城如德國柏林與波蘭華沙,幾乎形同廢墟。全歐洲生產力低下,多數國家深深陷入經濟危機,嚴重饑荒、孩童營養不足蔓延,人民要吃頓飽飯都成了天大的難題。
在援助計劃四年持續不懈的努力後,歐洲非鐵幕地區的經濟,竟奇蹟似的恢復至戰前的水平,饑荒、衛生等民生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其間最著名的人道救援事件,就是1947年,蘇聯惡意圍困柏林的「柏林封鎖(Berlin Blockade)」,與美國為首的人道救援行動。
🔹柏林危機怎麼來的?
納粹垮台前夕,蘇聯乘虛而入,打進德國本土。地理位置本就靠東的柏林首當其衝,被蘇聯攻陷。打下柏林後,蘇聯又長驅直入,打下了德國本土的半璧江山(參見圖2)。
戰後,勝利四國(美、英、法、蘇)把德國分成四個佔領區,來做戰後處理。一兩年內,位在西側的美、英、法三國佔領區,為了整合經濟、便利民生,逐漸合併成一體,成為後人所謂「西德」的前身。
首都柏林完全被包在蘇佔區中,卻又因其特殊地位,一個城市再被細分成四個佔領區(參見圖3):蘇佔區就是後人所謂的「東柏林」,美英法佔區,為了整合城市經濟、便利民生,合併在一起,則成了「西柏林」。從圖2來看,西柏林就像蘇聯包圍網中的「孤島」。
柏林在戰後不久,進行了民意普查,大多數市民都不想接受共產主義統治。但蘇聯卻亟欲把其佔領的德國國土,扶植成一個共產的傀儡政權,也就是後來的東德。光棍眼裡揉不得沙子,市民愛好自由的柏林,就成了蘇聯眼裡最大的沙子。
為了趕走盟軍、吞吃整個柏林與東德的控制權,蘇聯便在1948年春,惡意切斷西柏林交通與運輸,封鎖鋼鐵、煤炭、電力、民生物資進入西柏林。
蘇聯向在西德的盟軍要脅道:「盟軍不走,西柏林的人們就會餓死,我會告訴他們這都是盟軍造的孽。」
🔹史上最大的空投救援行動
獨裁蘇聯不把人命當回事,拿柏林市民當人質,對他們來說是小菜一碟。
眼見蘇聯惡意封鎖柏林,盟軍內部起了爭議,有些人認為「西柏林對我們來說是塊守不住的飛地,是不是就把它送給蘇聯,落得個清淨」。
但當時的美國駐德指揮官克萊(Lucius D. Clay)不吃蘇聯這套非人道的玩法。克萊馬上與英國羅勃森將軍商量,決議人道救援西柏林人民。
當時西柏林人口約200萬。乖乖不得了,西柏林一天需要多少食糧、油料與生活必須品啊!?但兩位大將軍沒被嚇倒,依照英國成年人「一天所需1900大卡熱量」的份額,著手準備一切生活必需品:麵粉、小麥、肉、魚,連嬰兒奶粉都顧上了。克雷還對羅勃森開玩笑說:「我們總不能讓德國人吃生的吧?還得準備煤炭、柴油跟汽油」
「蘇聯人如果知道我們用飛機援助德國人,一定驚呆了!」
折算下來,每天所需物資約4000噸;再換算成空運任務,平均每約五分鐘就得有一台運輸機從西德馳援西柏林。而這批人道救援,孜孜不懈地持續了11個月。
🔹帶給孩子希望的「糖果降落傘」
時任美國C-54運輸機飛行員的霍爾沃森(Gail Halvorsen),在任務中發現了鐵絲網外的孩子。
他以為孩子會跟他要東西,但是沒有,孩子只是靜靜地看著霍爾沃森。他想給孩子一點見面禮,就把手上的兩個泡泡糖分給了孩子。沒想到,孩子們就像中了樂透般開心;而沒分到糖的孩子,用力聞著包裝紙上的香氣,彷佛這樣能暫時忘了饑餓般。
霍爾沃森頓時感到一陣心酸,便與孩子們約定,看到搖晃的飛機翅膀,那便是「糖果飛機」來了。孩子們就像期待著聖誕老公公般,等待著屬於他們的糖果飛機。當時美聯社還戲謔地給他取了個「糖果轟炸機(Candy Bomber)」的雅號。
「糖果轟炸機」的故事很快傳遍了,生活條件較好的美國孩子們,也發起了糖果募捐,越來越多的飛行員自願加入了糖果轟炸機的行列。
興許是糖果的威力吧?這群原本因為戰爭而陷入絕望的孩子們,長大成為了重建德國的第一代人;他們找回了當年失去的信仰,相信柏林、相信德國,也相信和平。
當時共產黨的官媒報紙是這麼報導的:「美國人試圖挽回面子,但他們將徒勞無功」
但當時一位德國女孩史特洛,事後卻回憶道:「孩子們,我們曾是美國的敵人;可戰爭剛結束三年,美國人就來幫我們,讓我的朋友們活下去。」
最終蘇聯迫於國際輿論壓力結束封鎖,柏林危機,在仗義馳援的英美聯軍幫助下,有驚無險地順利渡過了。也形成了後來數十年間,東、西柏林以一道圍牆相隔,劍拔弩張卻相安無事的局面,直到1990年代鐵幕重開,連蘇聯自己都土崩瓦解為止。
🔹權謀與理想
佛印對蘇東坡說,「心中有佛,看什麼都是佛」。權鬥陰謀起家的史達林,看什麼事情也都是從權鬥陰謀著眼,所以就玩了「柏林封鎖」這個損招,卻沒想到英美帶著不可能的浪漫人道情懷,硬是從蘇聯的爪牙下,把深陷重圍的西柏林救了回來。
並不是說美國在主導全球局勢的過程中,就沒有權謀利用的成份。但是,正如外交達人季辛吉所說的,美國行事既有現實主義的成份,還有更多理想主義的成份。
如果無法理解美國重建世界和平秩序的巨大理想,德國、日本不會從美國最死硬的敵人,搖身一變成為美國最好的盟友。更不用說,台灣也是靠著美國第七艦隊不計成本的台海協防,與美軍部署在金馬前線的巨炮,所守下來的呢!
「以利相結者,利竭而疏;以勢相結者,勢傾則絕」
抽離了理想主義,而只講利益算計的話,是無法讓戰略盟友真心誠意地協同行動的。為什麼美國的馬歇爾計劃與日本代管計劃達成了空前的成功,中國的一帶一路卻「畫虎不成反類犬」、愈搞愈臭?
為什麼當初搞一帶一路搞得很歡樂的馬來西亞、斯里蘭卡、馬爾地夫與捷克,後來都紛紛尋求解套?中國外長王毅的一句名言「我們免談價值觀,只要突出共同利益就好」,或許就解釋了一帶一路的屢遭挫敗-只講利益,就帶來腐敗;交換理念,才能製造共榮。
📖 參考閱讀:
《霸權背後的悲憫與施捨:馬歇爾計劃與『一帶一路』》 江峰時刻
https://youtu.be/uq6E-5h4Iks
《馬歇爾計劃》 維基百科
https://bit.ly/2DzS8xQ
《降落傘糖果》 今周刊,郝廣才
https://bit.ly/2UYx4gg
1948年柏林危機與仗義馳援的美國 在 魔魔嘎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故事分享~
----------
退一萬步而言
美國不像中國想併吞台灣
光沒這點邪念怎樣都比中國好ok?
再退一百萬步
島民們都知道中國的確又強又大
還愛用一堆下三濫的方法弄我們
面對那麼難對付的敵人
比起一個人作戰
有其他強者幫忙不好嗎?
還有美國賣武器只是想賺錢?
幹嘞你有世界頂尖技術製造高強武器
是你會送人逆?已當人保鏢還要送人武器?
是做慈善事業逆???
再再退一千萬步
台灣真被美國當棋子又如何?
一堆人想當想被丟資源幫忙 還排不到嘞
難道像西藏香港烏克蘭等那樣被霸凌
喊破喉嚨卻還是沒啥人理是有比較好???
----------
台島就是重要到強國們都無法置之不理
世界一二強ㄉ美中都不會任意放棄
沒錯 就是世界級ㄉ夯(x
他們大國有大國的玩法
我們台島也有台島的玩法
認清自己的能耐該找人幫忙就找人幫忙
要知道我們就是有這個價值
別妄自菲薄、失敗主義
全世界都在分邊站
身為暴風中心之一ㄉ台島
根本無法與之脫鉤
(除非我們飛離地球(x
睜大眼睛別選錯邊
或裝清高兩邊都不理
結果被兩邊都當敵人一起轟(ry
……
狀況可能會越來越險峻
大家坐穩ㄌ🙃🙃🙃
#學歷史看台灣
#美國真的只會利用別人嗎?
#1948年柏林危機與仗義馳援的美國
最近台灣出現一種中共式修辭,是「美國稱霸的過程當中只會算計利用小國,達到目的後就一腳踢開,不講任何道義」。
看到這種論調,真不知該怎麼形容。二戰以後,美國一手促成了全球的戰後復興,與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和平;如果只會「利用」別人的話,是達不到這樣的高度的。在這裡,讓擅長講古(同時也擅長幹古)的 #T編 給大家說個七十年前的故事吧!
1948年7月,美國在歐洲的「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啟動,旨在幫助歐洲的戰後重建。整個歐洲在二戰結束後,猶如一片焦土。戰爭把鐵公路、工廠等基礎建設破壞殆盡。歷史名城如德國柏林與波蘭華沙,幾乎形同廢墟。全歐洲生產力低下,多數國家深深陷入經濟危機,嚴重饑荒、孩童營養不足蔓延,人民要吃頓飽飯都成了天大的難題。
在援助計劃四年持續不懈的努力後,歐洲非鐵幕地區的經濟,竟奇蹟似的恢復至戰前的水平,饑荒、衛生等民生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其間最著名的人道救援事件,就是1947年,蘇聯惡意圍困柏林的「柏林封鎖(Berlin Blockade)」,與美國為首的人道救援行動。
🔹柏林危機怎麼來的?
納粹垮台前夕,蘇聯乘虛而入,打進德國本土。地理位置本就靠東的柏林首當其衝,被蘇聯攻陷。打下柏林後,蘇聯又長驅直入,打下了德國本土的半璧江山(參見圖2)。
戰後,勝利四國(美、英、法、蘇)把德國分成四個佔領區,來做戰後處理。一兩年內,位在西側的美、英、法三國佔領區,為了整合經濟、便利民生,逐漸合併成一體,成為後人所謂「西德」的前身。
首都柏林完全被包在蘇佔區中,卻又因其特殊地位,一個城市再被細分成四個佔領區(參見圖3):蘇佔區就是後人所謂的「東柏林」,美英法佔區,為了整合城市經濟、便利民生,合併在一起,則成了「西柏林」。從圖2來看,西柏林就像蘇聯包圍網中的「孤島」。
柏林在戰後不久,進行了民意普查,大多數市民都不想接受共產主義統治。但蘇聯卻亟欲把其佔領的德國國土,扶植成一個共產的傀儡政權,也就是後來的東德。光棍眼裡揉不得沙子,市民愛好自由的柏林,就成了蘇聯眼裡最大的沙子。
為了趕走盟軍、吞吃整個柏林與東德的控制權,蘇聯便在1948年春,惡意切斷西柏林交通與運輸,封鎖鋼鐵、煤炭、電力、民生物資進入西柏林。
蘇聯向在西德的盟軍要脅道:「盟軍不走,西柏林的人們就會餓死,我會告訴他們這都是盟軍造的孽。」
🔹史上最大的空投救援行動
獨裁蘇聯不把人命當回事,拿柏林市民當人質,對他們來說是小菜一碟。
眼見蘇聯惡意封鎖柏林,盟軍內部起了爭議,有些人認為「西柏林對我們來說是塊守不住的飛地,是不是就把它送給蘇聯,落得個清淨」。
但當時的美國駐德指揮官克萊(Lucius D. Clay)不吃蘇聯這套非人道的玩法。克萊馬上與英國羅勃森將軍商量,決議人道救援西柏林人民。
當時西柏林人口約200萬。乖乖不得了,西柏林一天需要多少食糧、油料與生活必須品啊!?但兩位大將軍沒被嚇倒,依照英國成年人「一天所需1900大卡熱量」的份額,著手準備一切生活必需品:麵粉、小麥、肉、魚,連嬰兒奶粉都顧上了。克雷還對羅勃森開玩笑說:「我們總不能讓德國人吃生的吧?還得準備煤炭、柴油跟汽油」
「蘇聯人如果知道我們用飛機援助德國人,一定驚呆了!」
折算下來,每天所需物資約4000噸;再換算成空運任務,平均每約五分鐘就得有一台運輸機從西德馳援西柏林。而這批人道救援,孜孜不懈地持續了11個月。
🔹帶給孩子希望的「糖果降落傘」
時任美國C-54運輸機飛行員的霍爾沃森(Gail Halvorsen),在任務中發現了鐵絲網外的孩子。
他以為孩子會跟他要東西,但是沒有,孩子只是靜靜地看著霍爾沃森。他想給孩子一點見面禮,就把手上的兩個泡泡糖分給了孩子。沒想到,孩子們就像中了樂透般開心;而沒分到糖的孩子,用力聞著包裝紙上的香氣,彷佛這樣能暫時忘了饑餓般。
霍爾沃森頓時感到一陣心酸,便與孩子們約定,看到搖晃的飛機翅膀,那便是「糖果飛機」來了。孩子們就像期待著聖誕老公公般,等待著屬於他們的糖果飛機。當時美聯社還戲謔地給他取了個「糖果轟炸機(Candy Bomber)」的雅號。
「糖果轟炸機」的故事很快傳遍了,生活條件較好的美國孩子們,也發起了糖果募捐,越來越多的飛行員自願加入了糖果轟炸機的行列。
興許是糖果的威力吧?這群原本因為戰爭而陷入絕望的孩子們,長大成為了重建德國的第一代人;他們找回了當年失去的信仰,相信柏林、相信德國,也相信和平。
當時共產黨的官媒報紙是這麼報導的:「美國人試圖挽回面子,但他們將徒勞無功」
但當時一位德國女孩史特洛,事後卻回憶道:「孩子們,我們曾是美國的敵人;可戰爭剛結束三年,美國人就來幫我們,讓我的朋友們活下去。」
最終蘇聯迫於國際輿論壓力結束封鎖,柏林危機,在仗義馳援的英美聯軍幫助下,有驚無險地順利渡過了。也形成了後來數十年間,東、西柏林以一道圍牆相隔,劍拔弩張卻相安無事的局面,直到1990年代鐵幕重開,連蘇聯自己都土崩瓦解為止。
🔹權謀與理想
佛印對蘇東坡說,「心中有佛,看什麼都是佛」。權鬥陰謀起家的史達林,看什麼事情也都是從權鬥陰謀著眼,所以就玩了「柏林封鎖」這個損招,卻沒想到英美帶著不可能的浪漫人道情懷,硬是從蘇聯的爪牙下,把深陷重圍的西柏林救了回來。
並不是說美國在主導全球局勢的過程中,就沒有權謀利用的成份。但是,正如外交達人季辛吉所說的,美國行事既有現實主義的成份,還有更多理想主義的成份。
如果無法理解美國重建世界和平秩序的巨大理想,德國、日本不會從美國最死硬的敵人,搖身一變成為美國最好的盟友。更不用說,台灣也是靠著美國第七艦隊不計成本的台海協防,與美軍部署在金馬前線的巨炮,所守下來的呢!
「以利相結者,利竭而疏;以勢相結者,勢傾則絕」
抽離了理想主義,而只講利益算計的話,是無法讓戰略盟友真心誠意地協同行動的。為什麼美國的馬歇爾計劃與日本代管計劃達成了空前的成功,中國的一帶一路卻「畫虎不成反類犬」、愈搞愈臭?
為什麼當初搞一帶一路搞得很歡樂的馬來西亞、斯里蘭卡、馬爾地夫與捷克,後來都紛紛尋求解套?中國外長王毅的一句名言「我們免談價值觀,只要突出共同利益就好」,或許就解釋了一帶一路的屢遭挫敗-只講利益,就帶來腐敗;交換理念,才能製造共榮。
📖 參考閱讀:
《霸權背後的悲憫與施捨:馬歇爾計劃與『一帶一路』》 江峰時刻
https://youtu.be/uq6E-5h4Iks
《馬歇爾計劃》 維基百科
https://bit.ly/2DzS8xQ
《降落傘糖果》 今周刊,郝廣才
https://bit.ly/2UYx4gg
1948年柏林危機與仗義馳援的美國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學歷史看台灣
#美國真的只會利用別人嗎?
#1948年柏林危機與仗義馳援的美國
最近台灣出現一種中共式修辭,是「美國稱霸的過程當中只會算計利用小國,達到目的後就一腳踢開,不講任何道義」。
看到這種論調,真不知該怎麼形容。二戰以後,美國一手促成了全球的戰後復興,與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和平;如果只會「利用」別人的話,是達不到這樣的高度的。在這裡,讓擅長講古(同時也擅長幹古)的 #T編 給大家說個七十年前的故事吧!
1948年7月,美國在歐洲的「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啟動,旨在幫助歐洲的戰後重建。整個歐洲在二戰結束後,猶如一片焦土。戰爭把鐵公路、工廠等基礎建設破壞殆盡。歷史名城如德國柏林與波蘭華沙,幾乎形同廢墟。全歐洲生產力低下,多數國家深深陷入經濟危機,嚴重饑荒、孩童營養不足蔓延,人民要吃頓飽飯都成了天大的難題。
在援助計劃四年持續不懈的努力後,歐洲非鐵幕地區的經濟,竟奇蹟似的恢復至戰前的水平,饑荒、衛生等民生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其間最著名的人道救援事件,就是1947年,蘇聯惡意圍困柏林的「柏林封鎖(Berlin Blockade)」,與美國為首的人道救援行動。
🔹柏林危機怎麼來的?
納粹垮台前夕,蘇聯乘虛而入,打進德國本土。地理位置本就靠東的柏林首當其衝,被蘇聯攻陷。打下柏林後,蘇聯又長驅直入,打下了德國本土的半璧江山(參見圖2)。
戰後,勝利四國(美、英、法、蘇)把德國分成四個佔領區,來做戰後處理。一兩年內,位在西側的美、英、法三國佔領區,為了整合經濟、便利民生,逐漸合併成一體,成為後人所謂「西德」的前身。
首都柏林完全被包在蘇佔區中,卻又因其特殊地位,一個城市再被細分成四個佔領區(參見圖3):蘇佔區就是後人所謂的「東柏林」,美英法佔區,為了整合城市經濟、便利民生,合併在一起,則成了「西柏林」。從圖2來看,西柏林就像蘇聯包圍網中的「孤島」。
柏林在戰後不久,進行了民意普查,大多數市民都不想接受共產主義統治。但蘇聯卻亟欲把其佔領的德國國土,扶植成一個共產的傀儡政權,也就是後來的東德。光棍眼裡揉不得沙子,市民愛好自由的柏林,就成了蘇聯眼裡最大的沙子。
為了趕走盟軍、吞吃整個柏林與東德的控制權,蘇聯便在1948年春,惡意切斷西柏林交通與運輸,封鎖鋼鐵、煤炭、電力、民生物資進入西柏林。
蘇聯向在西德的盟軍要脅道:「盟軍不走,西柏林的人們就會餓死,我會告訴他們這都是盟軍造的孽。」
🔹史上最大的空投救援行動
獨裁蘇聯不把人命當回事,拿柏林市民當人質,對他們來說是小菜一碟。
眼見蘇聯惡意封鎖柏林,盟軍內部起了爭議,有些人認為「西柏林對我們來說是塊守不住的飛地,是不是就把它送給蘇聯,落得個清淨」。
但當時的美國駐德指揮官克萊(Lucius D. Clay)不吃蘇聯這套非人道的玩法。克萊馬上與英國羅勃森將軍商量,決議人道救援西柏林人民。
當時西柏林人口約200萬。乖乖不得了,西柏林一天需要多少食糧、油料與生活必須品啊!?但兩位大將軍沒被嚇倒,依照英國成年人「一天所需1900大卡熱量」的份額,著手準備一切生活必需品:麵粉、小麥、肉、魚,連嬰兒奶粉都顧上了。克雷還對羅勃森開玩笑說:「我們總不能讓德國人吃生的吧?還得準備煤炭、柴油跟汽油」
「蘇聯人如果知道我們用飛機援助德國人,一定驚呆了!」
折算下來,每天所需物資約4000噸;再換算成空運任務,平均每約五分鐘就得有一台運輸機從西德馳援西柏林。而這批人道救援,孜孜不懈地持續了11個月。
🔹帶給孩子希望的「糖果降落傘」
時任美國C-54運輸機飛行員的霍爾沃森(Gail Halvorsen),在任務中發現了鐵絲網外的孩子。
他以為孩子會跟他要東西,但是沒有,孩子只是靜靜地看著霍爾沃森。他想給孩子一點見面禮,就把手上的兩個泡泡糖分給了孩子。沒想到,孩子們就像中了樂透般開心;而沒分到糖的孩子,用力聞著包裝紙上的香氣,彷佛這樣能暫時忘了饑餓般。
霍爾沃森頓時感到一陣心酸,便與孩子們約定,看到搖晃的飛機翅膀,那便是「糖果飛機」來了。孩子們就像期待著聖誕老公公般,等待著屬於他們的糖果飛機。當時美聯社還戲謔地給他取了個「糖果轟炸機(Candy Bomber)」的雅號。
「糖果轟炸機」的故事很快傳遍了,生活條件較好的美國孩子們,也發起了糖果募捐,越來越多的飛行員自願加入了糖果轟炸機的行列。
興許是糖果的威力吧?這群原本因為戰爭而陷入絕望的孩子們,長大成為了重建德國的第一代人;他們找回了當年失去的信仰,相信柏林、相信德國,也相信和平。
當時共產黨的官媒報紙是這麼報導的:「美國人試圖挽回面子,但他們將徒勞無功」
但當時一位德國女孩史特洛,事後卻回憶道:「孩子們,我們曾是美國的敵人;可戰爭剛結束三年,美國人就來幫我們,讓我的朋友們活下去。」
最終蘇聯迫於國際輿論壓力結束封鎖,柏林危機,在仗義馳援的英美聯軍幫助下,有驚無險地順利渡過了。也形成了後來數十年間,東、西柏林以一道圍牆相隔,劍拔弩張卻相安無事的局面,直到1990年代鐵幕重開,連蘇聯自己都土崩瓦解為止。
🔹權謀與理想
佛印對蘇東坡說,「心中有佛,看什麼都是佛」。權鬥陰謀起家的史達林,看什麼事情也都是從權鬥陰謀著眼,所以就玩了「柏林封鎖」這個損招,卻沒想到英美帶著不可能的浪漫人道情懷,硬是從蘇聯的爪牙下,把深陷重圍的西柏林救了回來。
並不是說美國在主導全球局勢的過程中,就沒有權謀利用的成份。但是,正如外交達人季辛吉所說的,美國行事既有現實主義的成份,還有更多理想主義的成份。
如果無法理解美國重建世界和平秩序的巨大理想,德國、日本不會從美國最死硬的敵人,搖身一變成為美國最好的盟友。更不用說,台灣也是靠著美國第七艦隊不計成本的台海協防,與美軍部署在金馬前線的巨炮,所守下來的呢!
「以利相結者,利竭而疏;以勢相結者,勢傾則絕」
抽離了理想主義,而只講利益算計的話,是無法讓戰略盟友真心誠意地協同行動的。為什麼美國的馬歇爾計劃與日本代管計劃達成了空前的成功,中國的一帶一路卻「畫虎不成反類犬」、愈搞愈臭?
為什麼當初搞一帶一路搞得很歡樂的馬來西亞、斯里蘭卡、馬爾地夫與捷克,後來都紛紛尋求解套?中國外長王毅的一句名言「我們免談價值觀,只要突出共同利益就好」,或許就解釋了一帶一路的屢遭挫敗-只講利益,就帶來腐敗;交換理念,才能製造共榮。
📖 參考閱讀:
《霸權背後的悲憫與施捨:馬歇爾計劃與『一帶一路』》 江峰時刻
https://youtu.be/uq6E-5h4Iks
《馬歇爾計劃》 維基百科
https://bit.ly/2DzS8xQ
《降落傘糖果》 今周刊,郝廣才
https://bit.ly/2UYx4gg
1948年柏林危機與仗義馳援的美國 在 大成鋼做什麼的在嗨投資、理財寶、MONEYDJ分享的情報跟討論 ... 的推薦與評價
#1948年柏林危機與仗義馳援的美國最近台灣出現一種中共式修辭,是「美國稱霸的過程當中只會算計利用小國,達到目的後就一腳踢開,不講任何道義」。 ... <看更多>
1948年柏林危機與仗義馳援的美國 在 學歷史看台灣#美國真的只會利用別人嗎? #1948年柏林 ... 的推薦與評價
最終蘇聯迫於國際輿論壓力結束封鎖,柏林危機,在仗義馳援的英美聯軍幫助下,有驚無險地順利渡過了。也形成了後來數十年間,東、西柏林以一道圍牆相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