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學生的時候不知道通勤的美好,最近搬回在關渡的老家,每天為了工作而通勤「進城」,沒錯我稱之為「進城」,雖然都是台北,但一河之隔的台北市區對於關渡的人民無論是心理上或是物理上的距離都好遙遠,彷彿是要去另一個只是語言和文字相通的國家一樣,以前我對於動輒一個小時的路途感到無力,不愛騎車的我在捷運上總是覺得晚一個小時出門天龍人好幸福喔~來回就兩個小時,住在台北的人一天下來就跟我們關渡人有兩個小時的時差,兩個小時的時差已經超過台北和東京的一個小時,這多出兩個小時他們會怎麼使用呢?睡覺、和朋友聚會、逛街?不論哪一個都對於住在關渡國裏還是學生的我好羨慕,台北國的人一天就是比我們多兩個小時。長大之後搬離關渡進了市區之後發現,在台北國的人多出來的兩個小時什麼事都做不了,這兩個小時還是在工作,因為我們習慣工作到最後一刻才回家,最後發現這個時差再多幾個小時,最後都還是拿來工作,這樣的我漸漸覺得住在台北國的人好辛苦,真的沒什麼好羨慕的,幾個月前我搬回關渡老家,又開始回覆了以前通勤的日子,現在的我愛上了在通勤的過程,因為我知道家裡很遠,我會逼迫自己在時間內把工作完成,因為離家太遠,實在沒必要的聚會自然就會興趣缺缺,省下來的時間就變成我和自己相處的通勤時間,這兩個小時的時差,我反而因為搬回關渡而賺回來了,我開始享受通勤享受和自己的時間,我散步、累了騎ubike、流汗了騎WeMo ,在路上可以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戴上耳機在口罩裏面小聲唱歌,在這個只有和自己相處的時間裡想今天的事情,想想有什麼事是可以「不要在意的」,一邊走一邊丟下今天卡在心理令人煩心的事情,把「不用在意的事」丟在台北市區,到家之前丟乾淨,通勤的路程變成一片心中的濾網,這樣的我真的會騎著WeMo 到處繞,即使到家了也還是要騎到更遠的地方等丟乾淨的時候才回家,才發現不需要一天在意的事情真的好多,長大之後發現只要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真的不需要怕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不要去迎合,任意的愛自己更多一點,愛自己很多很多,這樣想很多事就是無聊的雞毛蒜皮根本不值得一提,我真的沒有想打什麼心靈雞湯,這真的是我最近的感受,我只能說現在學會拒絕別人的感覺真的很棒,以上,最近通勤有感,通勤的腦中真的可以想好多事情,之後想到什麼再跟你們說,掰掰。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55的網紅VIckid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剪片很有趣,因為這支影片我其實是三月就錄好了,然後在一片網路汪洋當中又浮浮沈沈一段時間,哈哈!因為後製真的不容易,但是我相信慢慢練習一定會越來越好,所以特別感謝你們看完,也要多把握喔!因為不久的將來,可能就是高質感影片了(?)哈哈哈哈哈哈 貼心提醒⏰ 想要快速切入正題,請從2:30後開始觀看,哈哈...
「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Shirlyn 的分享空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VIckid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thread:[現場] 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要為了目標勇往直前- Sodagreen ... 的評價
- 關於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Peter Su - 這世界上各式各樣的人都有,只要在不傷害別人的 ... 的評價
- 關於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說話的藝術!當孩子做出傷害別人時,該怎麼教育?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刘宇宁】如何定义坏人?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我不会否定 ... 的評價
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至亲因新冠肺炎过世,
我们要如何安放突如其来的哀伤与失落?
文·圖/冯以量
五個重點:
1. 這一次的死亡事件不真實。
2. 當你還未準備好說再見,請不要說再見。
3. 请不要拿自己的哀伤和别人的来比较。你可以拥有不一样的哀悼方式。
4. 我们有遗憾、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爱。
5. 记得记得,要记得 ask for help。
請你慢慢細讀,我開始了。
——————————————————
1。
#这一次的死亡事件不真实
请不要期待哀伤能在很短的时间走出来。毕竟没有瞻仰仪容、没有道别仪式、甚至也沒有宗教祝福等,直到一切簡約的葬礼完成之后,大部分家属的哀伤就像被晾在哪兒,哀悼没有被完成。
被晾在哪兒的悲伤是种什么感觉?
有些家属会对亲人的死亡没有真实感,一直觉得对方还在急診室,只是還沒有回家而已。这个不真實感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逐渐消掉的。所以,请各位陪伴者不要强迫丧亲者一定要相信亡者已经去世了。請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去消化這件事。
2。
#当你还未准备好说再见,
#請不要說再見。
能說再見,能放手,固然是最好。然而,如果喪親者对亡者已死这件事没有真實感,我们不会引导丧亲者说再见这件事。毕竟,他們双方没有說要在今年裡说再见。
因此,我们鼓励丧亲者多想办法连结对方、思念对方。
譬如:
——打电话给亡者,把语音留在他的手机里。
——给亡者写一封信,告诉他我们有多想念他。他还好吗?一切都安好吗?
——每次煮饭,都留一碗饭给他,放一双筷子在桌上。
——为他做一些宗教上的仪式,祝福他。
——被隔离的家属各自在家里,透过多种不同的社交媒体,说说他的好、你记得他的事情。为他做短片分享。然後大家多相聚在一起。
#唯有继续连接,#我们才能圆满那些不圆满的死亡事件。主流社會的觀念都会叫你儘早放下,不要留念。然而,我恳请你把他好好放在生活里、也把他好好放在心里。当你还没有准备好要说再见,谁也逼不了你。当你准备好要说再见,你要好好活下去。
3。
#请不要拿自己的哀伤和别人的来比较。
#你可以拥有不一样的哀悼方式。
每个人的哀伤都不一样。有些人会自责、有些人会生气他人。有些人会遗憾、有些人会释怀。等等。
请允许这段悲伤路很漫长、而且思维、情绪及行为反反覆覆,会一直在“哀伤”以及“痊愈”之间摆荡着。摆荡幅图愈大,身心愈累。所以尽量不要让它摆荡的太厉害,就不会有太大的拉扯。
这场马拉松将会考验我们的体力及耐力。所以记得要吃的足够、睡得足够,(即便吃不好、睡不好,都要足够。)来面对这一场马拉松。
在非一般的时期里,我们面对的哀伤也是非一般的。#在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请允许自己的悲伤道路和别人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恳请不要拿自己的哀伤和别人的来比较。
你会发现很多你身旁善心的人们会想尽办法要你快一点走出悲伤,请你温和地告诉他,请他不要这么做、也不要这么说。因为这么做,是一种主流社会的道德绑架、也是种情绪勒索。#你绝对有权力去拒绝社会主流所教导的哀伤方式。
很多人心中有一把尺,时常拿着那把尺不仅拿来测量自己、也拿来测检他人。
在你如此煎熬的时期里,你要记得你有权力请他把他手中的那把尺拿开。要是对方是你难以拒绝的人,就请你离开现场(或下線),不再交谈下去,来避免二度伤害。
毕竟,你可以拥有不一样的哀悼方式。我们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而活着,所以当我们面对哀伤时,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哀悼。
4。
#我们有遗憾、
#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爱。
在人间的亲密关系里,如果你是真心真意愛著對方,真相是:“#不管你做了多少,#你依然都觉得自己为对方做不够多、做不够好。 永远都做不够。 ”
在我们挚爱的人往生后,我们总有办法为自己找到不足、遗憾、过错及缺陷。这是人性。
我们有遗憾,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爱。 这也是人间的配套,你总不可以爱了之后,就想要丢掉遗憾。
在辅导经验里,我早已不再转化对方的遗憾。因为我知道转化不来。请保留这份遗憾,因为那里头有爱。 只要你在行为上不伤害你自己,我觉得这份遗憾,会陪着我们一生。毕竟,爱及遗憾,一体两面。
5。
#记得记得,
#要记得 ask for help。
You are not alone, #我们都無需独自承受苦难。怎样的丧亲者需要专业的辅导人员、心理治療師或者精神科医师的陪伴?
~ 睡眠、饮食及日常生活运作遇到极大幅度的变化。(吃不下或吃很多,睡不着或一直嗜睡,无法起床或拼命工作,都是亮紅燈的症状)
~有自杀意念或者有自杀计划的丧亲者
~自己主动想要经历哀伤、想要找人倾诉、想要好好哭一场、想要有专家为自己整理内心的哀伤蓝图等;
——————————————————
好的,我終於寫完了。
最后,我想说:#死亡结束的是生命,#而非关系。我们和亡者的关系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关系是不会因死亡而断掉的,请好好和他们连结。
在太平盛世里,我们需要从生看死,
多思考善终;规划美丽终点。
在疫情肆虐里,我们需要从死看生,
多思考善生,#要好好活下去。
但愿凝固的悲伤融化、流动的哀伤转化,化为思念及爱。
谢谢大家、谢谢自己。
祝福大家、祝福自己。
我們都要好好活下去。
以量
24/05/2021
(歡迎在此廣發。請不要剽竊文字及圖片。版權所有,如有偷竊者,必定追究及揭發。)
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Shirlyn 的分享空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留職停薪 – 即將告一段落 💐]
想知道小琳老師未來動向嗎?
我也不知道我會去哪裡? 但我知道 👇
#人生是自己的 #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人生只有一次 #不要對不起自己的人生
今年的二月有二十九天,每四年才會遇到一次這樣的機會。到目前為止我已經過了182.5 天沒有正式被聘僱的日子,往回推一年半前的我還在猶豫著這個決定好不好是不是一個最好的決定? 當時的人生覺得自己天天除了忙著工作、忙著應付身邊所有喜歡與不喜歡的人,同時還要應付自己極度不快樂的內心,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我的意志力怎麼可以如此堅強!? 我很清楚這個不快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可以靠著出去走走或跟別人聊聊就可以排解掉的,這個不快樂是經過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所累積起來的,在這過程中我不斷的看著這個不快樂來來去去時好時壞,有時感覺似乎離我而去,但下次回來找我時卻是更加深的對現況的不滿、不認同、不喜歡,這所有的不滿與負面思想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我開始深度的還疑自己、討厭自己。
我無法再這樣下去嘞!-我跟自己說,但我還是沒有足夠的勇氣說出我真時要說的話,所以我先找了一個看似不傷害彼此給彼此都有彈性空間的說法。經過這一百多天的看天空發呆的日子,我「暫時」明白了幾件事,為什麼是「暫時」? 因為我還不能很肯定自己能否當我在遇到相同事件的時候我會不會又用同樣的方式與態度去處理與面對?最好是不要! 我持續地告訴自己要轉念與放寬心,那天聽見壹週刊(蘋果日報的老大)說: 沒辦法!這就是我的個性! 我心裡再認同也不過! 個性造就一個人的命運。
有些領悟我告訴自己,這些需要永遠留在心中,不能忘!
我告訴自己:
📌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我們都要多愛自己一點 ! 如果今天有人惡意傷害我,我也不會忍氣吞聲,因為當我為了妥協別人而委屈了自己,最後還是我自己必須負起責任清理內心的傷口。
如果之前有被我傷害到的人,我跟你說聲:對不起🙏
📌當心裡覺得委屈時,我們必須狠心的挪出時間聽聽自己內心小孩想要跟自己說些什麼? 一定要花時間好好照顧與愛護自己內心的小孩,請不要讓它變人沒有人關心的孤兒。
📌當內心波濤洶湧連自己都無法控制住自己時~必須狠心的按下暫停鍵! 不要看手機~不要回復任何人的問題~不要認同當時的任何想法與聲音, 試著讓這些想法與聲音先飄過去,有需要時請找個可以信任的朋友聊一聊。
#這點對我來說是不容易的 #但我要謹記在心
📌當什麼都不對時,找不到一個根基點時-請練瑜珈! 這大半年來我最規律體醒自己做的事就是-冥想與瑜珈體位法練習。
這半年很多人在關心小琳老師的人生與未來發展, 很謝謝你們的關心跟愛😘! 不管小琳老師未來在哪裡? 如果小琳老師有啟發到你? 有幫助到你? 或是想要繼續跟小琳老師學習? 請多多支持小琳老師活出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更歡迎繼續跟我上課窩~~~💕
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VIckid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剪片很有趣,因為這支影片我其實是三月就錄好了,然後在一片網路汪洋當中又浮浮沈沈一段時間,哈哈!因為後製真的不容易,但是我相信慢慢練習一定會越來越好,所以特別感謝你們看完,也要多把握喔!因為不久的將來,可能就是高質感影片了(?)哈哈哈哈哈哈
貼心提醒⏰ 想要快速切入正題,請從2:30後開始觀看,哈哈哈
********************************************************************
大家好,我是健身菜鳥Vicki,去年十二月開始上課,但真正維持運動是從二月開始,這段期間整理了些感想,跟大家分享❤️做為一隻健身菜鳥,應該要有的正確觀念:
1.設定目標,跟自己比賽
2.放下吧!體重機上的數字不會讓你看起來更漂亮
3.健身,才不會讓你變成金剛芭比
4.不要為了體重數字而節食,因為這有可能讓你的運動白訓練了!
5.注重營養素的攝取,尤其蛋白質
6.多喝水,改善熬夜壞習慣
那做為一隻健身菜鳥,我是如何在日複一日的生活當中,調整自己的心態?
1.不要輕易灰心,只要有動,就一定會進步,我在二月的時候,堅持一個月內要上八堂教練課,在家裡有做了八天運動,成果為何?我降了3.1%體脂
2.發樓健身網紅,不管是國內國外的,都可以,當你看到他們的身材,就會知道肌肉線條是多漂亮,漸漸的就不在意體重數字了!
3.看youtube別人健身成果的影片,你就會知道,你只要努力並且堅持,身體是絕對不會騙你的,因為我很笨,我只知道『投資自己』是最沒有風險的投資,所以我想做,我要做健身!然而,沒有風險的健身,前提之下是做正確的動作,不然長期下來會有運動傷害,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請健身教練的原因
4.做一個認真的學生,尊重教練專業,約了課就不放鳥,上了課就認真做
5.穿上自己喜歡的健身服裝,讓自己看起來是喜歡的樣子,運動時心情更加美好,這是我獎勵自己的方式之一
6.多接收正能量,比如說可以看正向能量的書,讓自己擁有更多的自信心。
擁有自信心不代表擁有成功,但是擁有自信心會讓你不怕困難,因為你相信你自己可以!將健身看作長遠目標---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並且搭配飲食,相信自己有天會成功的!
7.做紀錄,因為透過紀錄,你會更加擁有成就感。
最後一點就是我這部影片最重要的重點,做紀錄❤️
如果你跟我一個樣也是健身菜鳥(嗨~我在這!)
我們可以互相激勵彼此,一起努力、一起進步,朝向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因為我的影片受到鼓勵,歡迎留言告訴我,讓我們繼續帶著這樣的能量生活下去,一起影響更多的人❤頻道為分享我的生活,不要忘記訂閱我喔,謝謝你們啦🎉🌹
********************************************************************
Follow M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cki_du/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Dujiachi
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2"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過「背黑鍋」的經驗?
明明你覺得自己什麼也沒做,但是不知道怎麼搞的,某些事情的責任,或者是那種很隱微的指責,就會莫名奇妙的掉在你頭上,讓你成為「代罪羔羊」。
我知道這種感覺很悶喔!所以呢,我今天就來為大家來拆解「代罪羔羊」效應究竟是什麼?
「代罪羔羊」的典故,起初是來自於《舊約聖經》裡面,人把自己的罪,轉移到羊身上,然後把羊獻祭給神,用來洗清人們身上的罪。
「代罪羔羊」不止是消除自己身上的罪,還衍生成把某些人心裡的憎恨、不安或者是猜疑,轉嫁到另外一個對象身上,讓這一個對象成為眾人攻擊的焦點,用來逃避自己不想面對的問題。
而這樣的現象,其實在人際關係裡是經常發生的!
無論我們在學校、還是職場上,你一定知道有一些小團體啊、小圈圈啊;表面上看起來喔,這一群人感情非常的好,常常膩在一起。
但要是你仔細的去觀察,你就不難發現,即使他們這一群人有ABC三個是好朋友,但只要A不在,B和C就會開始說A的壞話。
為什麼會這樣?明明大家都是好朋友,為什麼要做這種事情呢?
其實這個答案很簡單喔,那是因為當B跟C一起說A的壞話,而且說得很開心的時候,B、C他們兩個人的共同利益,就是透過「排除第三者」。
那個「第三者」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不在場的那個「第三個人」,來確認我們當下是「你跟我很親密」的親密關係。
也就是說喔,因為A不在場,所以無從反駁,那麼B跟C就可以輕易的,把所有的情緒啊、攻擊啊和責任都推給A,讓A成為「代罪羔羊」。
而在這個過程裡面,會讓B跟C樂在其中的原因,其實就是透過打擊A,來鞏固B跟C那種同盟的親近感。
這聽起來很弔詭齁!然而這件事情不止如此喔,更弔詭的是,雖然B跟C因為說了A的壞話,一時之間感覺很靠近。
可是當B跟C這樣子做的同時,也為他們兩個人之間帶來新的不安;因為B跟C很清楚,A的處境是怎麼造成的,是他們說壞話嘛!他們自然就會擔心自己總有一天,會成為那個被排擠的人!
於是呢,為了確認自己沒有被說壞話、沒有被排擠,這個焦慮感反而會更強烈,就會他們更離不開這個小團體。
所以囉,在這種扭曲又矛盾的心理動力之下,也就很容易造成「剪不斷,理還亂」這種糾結、糾纏的人際關係!
從上面的拆解喔,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小小的結論。
要是有人拉著你說別人的八卦啊、短處啊,這正是代表喔,你們的關係其實很脆弱,才會需要透過這種「道人長短」的儀式來鞏固感情。
而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也曝露出習慣興風作浪的人,是有多麼的沒有自信心,所以他才需要透過拉攏其他人附和自己,來找人取暖、來消除自己的不安感啊!
但是如果你不是那個被拉攏的人,而是那位A啊、那個「代罪羔羊」、被排擠、被說壞話的人,那該怎麼辦呢?
其實在不損及責任和利益的前提底下,我會勸你喔,輕輕的放下這段關係吧!讓這種沒有意義的小圈圈,慢慢的淡出你的生活,這樣就好了!
但如果這樣的情況,是發生在工作職場裡,它已經損害了你的專業形象,和同事、上司,因為這樣子對你的信任感,我就會鼓勵你要積極的面對它。
聽到這裡喔,你一定很好奇,啊嘴長在別人臉上,到底要怎麼樣避免自己成為代罪羔羊,去背那個沒有必要的「黑鍋」呢?
你可以這樣子試試看喔,在每次的對談或討論之後,都做出明確的「階段性結論」。
直接打個比方來說喔,如果你是A,你跟B、C兩個人,總共三個人;你們一起負責了一個專案。
那麼為了避免「代罪羔羊」效應發生在你身上,你可以在每一次的會議之後,做一個簡單的結論。
三個人公開透明的說清楚,目前的進度到底到哪裡?而後續的進度分別是什麼?完成的日期在什麼時候?
這樣子權責分明,你就能夠減少在事後,被別人背後捅刀,把黑鍋甩到你頭上,這樣的模糊空間。
但是如果喔,你們的專案在實踐上面這麼做實在有難度,目前的進度也確實停擺了,你也可以跟你的同事先有一個簡單的共識。
你可以說:「我們目前遇到的困難,需要分頭去釐清,所以今天的進度是三天之後再開會,我會以這個結果回報給主管,大家同意嗎?」簡單來說喔,就是我們這一次的結論,就是暫時沒有結論,而留待三天之後。
這樣的方法,就是在我們結束對話之前,說清楚自己的理解,也就是為你們「共同」的結論去定調。
不要讓「各自解讀」這樣的模糊空間,它存在你們之間;這樣子就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後續引發的「代罪羔羊」的效應。
不過,如果喔你常常會擔心自己是否會成為那一隻「代罪羔羊」,那我必須說喔,你很有可能也會不自覺的成為「讓別人背黑鍋」的元兇。
因為呢,恐懼會讓你太需要同盟、太需要證明別人跟你站在同一邊,而也因為恐懼,讓你不敢明確的說出「階段性的結論」。
很令人遺憾的就是喔,往往身為代罪羔羊的人,同時很有可能也是「製造」代罪羔羊的人。或許呢,要脫離這個死循環的關鍵,就是開始誠實的面對自己吧!
希望透過今天的分享,能夠讓你不僅是弄懂什麼是「代罪羔羊效應」,更重要一點是它是個契機,讓你可以開始好好的認識你自己。
祝福你!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無論是YouTube還是Podcasts,我們都需要你用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談到的關於「背黑鍋」這個議題。
其實透過背黑鍋的理解,我們慢慢的衍生到一切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真正的認識自己?
只有你認識了你自己,你才能夠在面對這外界的傷害的時候,你有自己的足夠的免疫力,跟保護力。
更重要一點,是如果我們不認識自己,我們很有可能因為太需別人認同,太需要跟別人抱團取暖,而不自覺的成為那個把黑鍋,甩到別人頭上的人。
然而呢,在我的專業工作裡,常常會有個案透過跟我互動的方式,來讓他慢慢的更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做、怎麼想的?
在這個過程裡,我都會很鼓勵所有跟我有相遇的朋友說,除了跟我學習、跟我會面之外,能不能找到一個可以陪伴你一輩子的存在?而這一輩子的存在,是可以幫助你如同一面鏡子一樣,讓你能夠更看清楚你自己。
然而要做到這一點的方法有很多,其實「寫作」、「跟文字的相處」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所以呢,我們在4月18號,有一門啟點文化的實體課程,叫做【寫作小學堂】;這一門課呢,不僅是幫助你建立起你跟文字之間的關係。
其實透過我們這麼多期教學下來,有很多的學員告訴我們,我們幫他開啓了一個他跟「文字」靠近,而文字又讓他更認識自己,的那一輩子的陪伴跟存在。
所以囉,任何人陪伴你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但是你跟你的文字,卻是可以長長久久的。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4月18號【寫作小學堂】的一個學習機會。
無論你要把文字用在你的生活的哪個領域?是很偏向工作應用的光譜,還是你生命當中一個恆常的陪伴?這一門課都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
詳細的課程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在我錄影的這個時候啊,這一門課的名額已經正在倒數了!
所以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4月18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Peter Su - 這世界上各式各樣的人都有,只要在不傷害別人的 ... 的推薦與評價
這世界上各式各樣的人都有,只要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每一個人都有它自己的生活方式,當你遇見的人越來越多後,你會發現其實可以討厭的人也越來越少,因為每一個人 ... ... <看更多>
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說話的藝術!當孩子做出傷害別人時,該怎麼教育?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當然,人人都有言論上的自由,想要表述個人觀點也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前提是必須站在不會傷害到人的出發點,要付出的是「建議」,而不是為了逞口舌之 ... ... <看更多>
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 在 thread:[現場] 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要為了目標勇往直前- Sodagreen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板
精華區
最舊
‹ 上頁
下頁 ›
最新
[現場] 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要為了目標勇往直前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