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上次分享同社區同一棟有住戶確診,這次我覺得新冠病毒離我更近,因為從上週五到這週一,同姓家族中有三人新冠病毒篩檢為陽性。
一人PCR確定陽性,已經送進防疫旅館(60多歲),另外兩人(30多歲)居家隔離等PCR結果中,但是兩人都已經發燒三天,PCR陽性的機率很高。
我希望大家能敞亮內心,理性 #不獵巫 #不謠傳 #保持平穩的心,我用這篇文章中分享家族親人從確診,到後續通報處理的過程。
希望讓更多人理解現在雙北市醫療緊繃,也想告訴大家,防疫是一條長久的抗戰,相較於國外已經防疫一年多,台灣的防疫戰才剛開始而已。
#新冠病毒可以一傳百
#不僅是我們自己好好待在家
#也請勸長輩乖乖待在家
#全島一命
我從長輩的情況來分析,認為確診人數應該到6月底都還會維持目前的情況。
不是要造成恐慌,而是請求大家繼續堅持下去,就如同去年疫情一開始的台灣人,一起團結努力等到天光的那一刻。
---
這位65歲的長輩是一位小黃司機,與兒子與兒媳同住,在疫情逐漸升溫之時,兒子與兒媳就請他暫停工作,不要再繼續往外跑了,因為家中經濟情況尚佳,長輩開車只是不甘寂寞的興趣使然。
但是得到的回覆都是:
🗣我身體很健康,平常都很少感冒,哪會那麼容易得新冠病毒。
🗣還好啦!應該不會那麼嚴重吧!
🗣我都有吃大蒜,人家說大蒜防新冠病毒。
長輩總是有千百種理由,然後持續地往外跑。
---
5/26,長輩突然發燒了,兒子帶他去診所看醫生拿藥,回家吃藥後未見好轉,5/28當天燒得更兇,兒子當機立斷請長輩去附近醫院作快篩。
結果 #快篩兩次都是陽性。
由於在5/28前的篩檢標準是,快篩陽性後要先自行居家隔離,等PCR報告出來後才能確定是不是確診。
但是5/28早上的市府會議,宣布「#快篩陽性視同PCR確診」,不過因為長輩是當天快篩,所以我猜測實行的速度沒有那麼快,醫院還是請他回家等PCR的報告。
長輩的兒子知道快篩結果後,#先打了1922,#接著打了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專線,都是打了「上百通」才成功打進去,由此可知防疫人員有多忙碌。
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快篩是陽性,只要不是重症狀態,絕對不會如你想像的即時有醫療支援,因為目前的醫療能量非常緊繃。
---
防疫專線的人員叮囑兒子,記得要先一人一室隔離,共用的浴室每次用完都要消毒,等待公衛人員的下一步指示。
因為家中有確診者,所以兒子和兒媳屬於被匡列隔離者,不能擅自離開家,而他們兩位也在5/29也開始發燒。
其實兩人在早前就覺得身體浮躁不舒服,一直以為是冷氣吹太多導致,沒想到其實已經感染了新冠。
新冠病毒最可怕的是 #病情會急轉直下 所以他們得知長輩快篩結果是陽性後,就用Apple Watch 來定時測量長輩和自己的血氧。
因為我和長輩兒子是同輩,所以我也告知他如果有任何需求,或是需要幫忙的都可以跟我說,需要物資或是相關支援我都可以協助。
他只跟我說,#希望其他長輩不要再來湊熱鬧!
因為5/29早上,有其他好心的長輩來送早餐,沒想到他們居然還面對面聊天,兒子發現後氣急敗壞的把門關起來,深怕會再傳染給其他長輩。
他跟我說這件事情的時候,我不禁想著 #我們是不是在自己的防疫同溫層,好多人努力的防疫,醫療人員那麼辛苦,但是長輩們卻依然沒有警覺心。
---
5/31 晚間,第一台救護車載長輩前往防疫旅館,另外兩台載著兒子和兒媳前往最近的醫院快篩。
兩個人的快篩結果也是陽性。
醫生為兩人照了肺部X光,肺部的狀態都OK,兩個人屬於輕症,所以給支持性藥物就讓兩人回家隔離,同時告知他們要等待PCR的結果通知。
這位鐵齒的長輩,不僅真的被感染,也傳染給他的兒子,自己反覆的發燒,家族的人都為他擔心。
所以懇請大家,如果家裡有不聽話的長輩,拜託請再三勸導!#保護自己就是保護家人。
---
我向長輩兒子問了一下長輩的足跡,沒想到兒子只能苦笑說很難紀錄,因為長輩都含糊其詞,說自己也記不清楚了。
只透漏 5/15 載了一位客人到萬華,所以到過感染熱區是唯一的線索。
長輩身為一個計程車司機,他的活動區域與生活習慣,我想雙北市近期確診數不會瞬間降低,應該到6月底的確診人數情況都差不多。
而我在醫療體系內工作的師字輩朋友也認同我的推測,他說:
「R值(基本傳染數)現在大概是1,每天確診人數就是300人左右,就算降到了0.8(相信我,短期內降到0.8已經很厲害了,降到0.5有點天方夜譚)。
就是六月底才能初步將每天確診人數降至100以下,然後持續一週才能考慮解除三級,再考量到目前疫苗接種的速度,我覺得三級持續都七八月其實都有可能。 」
所以,我們必須堅持下去!同時要不停的加厚防疫同溫層,只要從自身做起,相信周圍的人一定能感受。
#已經感染的人在你接觸的時候不會知道自己感染
#等到開始有症狀的時候起碼已經傳播一陣子
#也勸心存僥倖的長輩不要再趴趴走
---
如同我前幾天的貼文所說,身為台灣人我驕傲,台灣人很厲害,去年整個世界被新冠病毒肆虐的體無完膚時,我們靠著經驗擋下了病毒,也爭取到更多的時間等待疫苗。
過去一年,我們的生活與還沒有新冠病毒前,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孩子可以正常上課,我們正常上班,可以去餐廳聚餐、可以看表演、可以去博物館,沒有籠罩在會失去所愛的人的陰影之下。
如今,疫苗已經研發出來,政府在陸續採購,或是用自己的能力開發,我們不需要像國外一樣,要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等上一年,在失去上千上萬生命後才開始有疫苗能打。
有人說這是九局下半的魔咒,但我覺得這反而是台灣人的另一場考驗,而且天色一定會漸漸光。
---
#這去年疫情剛爆發的台北高鐵站
#台灣人挺台灣人
#一起加厚防疫同溫層
#好感謝在第一線的醫療人員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上班族的米其林計畫Project Micheli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情期間希望大家好好待在家,誰說在家不能好好享受生活?一起創造在家的好享受! #這是哪我是誰? #做完以為自己在巴賽隆納海灘 #吃道地的Tapas --- - Miss米的頻道:https://pse.is/S5JC4 - Miss米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p...
不僅是我們自己好好待在家 在 上班族的米其林計畫Project Micheli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疫情期間希望大家好好待在家,誰說在家不能好好享受生活?一起創造在家的好享受!
#這是哪我是誰? #做完以為自己在巴賽隆納海灘 #吃道地的Tapas
---
- Miss米的頻道:https://pse.is/S5JC4
- Miss米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project_michelin/
- Miss米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roject.michelin/
--
俗話說得好: C for Cooked! O for Overcooked!
這次要教大家怎麼判斷蝦子的熟度。首先要判斷,你要有一個公正透明有圖有真相的...鍋具!今天我們的影片特地使用 #康寧晶彩透明鍋,讓大家可以透過透明鍋身一探究竟!
你需要準備以下:
・草蝦 15隻
・蒜 4~5瓣
・橄欖油 3-4大匙
・紅椒粉 2~3茶匙
・鹽 1茶匙
・黑胡椒適量
步驟有:
1/ 首先我們先將草蝦去蝦殼、去腸泥,蝦殼保留不要丟棄
2/ 熱鍋後倒入約四大匙的橄欖油,把蝦殼丟入翻炒,將蝦頭的精華都炒出來
3/ 油的顏色變成橘紅橘紅的,就可以把蝦殼取出
4/ 同一鍋,接著放入大蒜,炒香之後加入蝦仁、紅椒粉、鹽,黑胡椒,快速翻炒後、蓋鍋蓋!
5/ 大約3~5分鐘,透過透明鍋身看到蝦子已經悶到呈現完美C字形,不用多餘的翻炒就可以直接上桌!
這款鍋子我最喜歡的點不僅是透過透明鍋身,可以 #隨時掌握料理的情況,更好的是,他是 #玻璃鍋身,#無毛細孔,非常好洗,且 #不會殘留食物的味道,特別是我這次煮了蝦子,也用了紅椒粉,味道都是稍嫌重的食材,用溫清水沖洗,洗完也完全沒有殘味,讓我用得很安心!非常喜歡!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參考:https://lihi1.cc/AzCjB
不僅是我們自己好好待在家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今天是週五,咱們輕鬆一點!我來跟你分享一個,我讀到的小故事。
有一個小孩喔,叫小明,他15歲。他要赴他人生當中的第一個約會,他感覺到非常的不安、心裡覺得很緊張。不知道到時候,在喜歡的女孩子面前,該說什麼?
他的爸爸呢,就看出了他的心事,用過來人的經驗,跟他說:「孩子啊,要討女孩子歡心,其實很簡單,和女孩子聊天,講來講去都離不開三個話題,那就是食物,家庭跟哲學!」。
小明喔,把他爸爸的話,牢牢的記在心裡「食物、家庭、哲學」。於是呢,和心儀的女孩碰面之後,一起到一家咖啡店,兩個人面對面的坐著,隔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雙方都沒有開口說話,有點尷尬。
小明這時候,感覺到越來越緊張,想說這樣子下去也不是辦法,突然想起爸爸的忠告,就是「食物、家庭跟哲學」。
於是呢,終於鼓起勇氣,開口問坐在對面的女生說:「你喜歡吃提拉米蘇嗎?」
女孩子冷冷的說:「我一向不喜歡吃甜食!」
接著呢,又是一段好長的沈默,過了一會兒之後,小明再次鼓起勇氣,又開始繼續問第二個話題,叫做:「那請問你有沒有哥哥?」
女孩搖搖頭說:「沒有!」
這個時後,四周的空氣都已經結凍了一樣。又不知道過了多久,小明決定使出最後一張王牌。
他想了一想,決定問女孩一個充滿哲學性的問題,於是再度開口問女孩說:「那如果你有哥哥的話,你覺得他會喜歡吃提拉米蘇嗎?」
好,這個故事跟你講到這邊。這個小明喔還真的完成了,他老爸的忠告,叫做「食物、家庭跟哲學」。但是結果會怎麼樣?我想你已經瞭然於心了喔。
我常常說「活的人不能用死的方法來對待」。在我這麼多年,在人際跟溝通的教學裡面,我真的遇到好多人,他想要來「要答案」的。那往往對這樣的朋友而言,我可能都會讓他們失望。
因為在我的教室裡,我通常不給你「答案」,但是我會給你「思考的方法」跟「思考方向」。因為人是活的,隨著任何的主、客觀因素,包含自己的、包含對方的、包含環境的,任何一個微小的因素的改變,都會造成溝通互動的那個流動、方向,會有極大的不同。
那在這樣的狀況底下,溝通要怎麼套公式呢?而回到人生,人生更難套公式不是嗎?有多少時候,你回想過去,當年那種鐵板釘釘,覺得毫無懸念的事情;結果在你的歲月、在你的人生前進的過程當中,它不僅被一一的推翻,甚至你會感受到,生命真正的成長跟成熟,來自於你先「願意承認」自己過去的相信,是錯的。
所以囉,又到了禮拜五,接下禮拜六、禮拜天,你可以好好的休息、可以好好的沈澱。但是我很鼓勵你,透過這休息跟沈澱的過程當中,好好的想想,你生命當中那些不可動搖、不可被質疑的成功方程式,是不是拿出來檢視一下。
或許你要的答案,或者是你真的想去的地方,距離你並不遙遠;但是一切要先從有意識的跳脫出,自己原本的框架。否則啊,你就會跟小明一樣,當談到「食物、家庭跟哲學」的時候,卻說出了讓所有女孩,都會翻白眼的話。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也能夠帶給你一些歡樂的心情,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1月6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這一門課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就同內容裡面講的,活的人不能用死的方法來對待。我們在面對,跟他人的互動跟合作,我們能不能真正的,去還原到眼前這個人的真實,並且透過有效的引導,達成必要的共識?
如果你在這方面想要前進的話,那麼我很鼓勵你,好好的把握11月6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會帶給你決定性的幫助。我很期待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不僅是我們自己好好待在家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熟悉啟點文化的朋友,除了認識我跟嘉玲之外,可能還會認識另外一位叫做媗甯,我們一般都叫她小天使。小天使呢,她是幫助所有的學員不管在報名和課務上面,都會給予很完整的協助。
甚至於平常呢,你如果打電話進來啟點文化詢問事情,也都是小天使她所接的電話,那小天使呢,其實是啟點文化的創始員工,那個時候我跟嘉玲把身上的存款儲蓄全部清算之後,毅然決然的決定自己出來創業。
那自己出來創業,尤其我們做教育,如果以我跟嘉玲都是老師的身份,其實以這個組成來說,我們真的需要一個幫手。所以那個時候小天使的加入,就只是幫我們做一些行政、後勤支援,或者是當我的助理。
如果真的要把她所有負責的工作拆開來看的話,幾乎每一個部件都是其他人可以取代的,可能在直覺上不需要太高的技術含量,或者是太多的不可取代性。
然而在我印象中讓我很深刻的部分,小天使雖然她所接收到的工作,都是像這種類型。甚至於在剛開始的時候,任何一個工作大概都是訓練有素的工讀生都做得到的,但是他非常的用心,怎麼樣表現出她的用心呢?
比如說製作一個表格,她不會只是把我交代的製作完這樣子而已。她會試著去想這個表格是誰要使用?或者是誰最常接觸到這個表格,如果是我要使用,那麼我的習慣會是什麼?我需要的欄位會是什麼?
漸漸的我發現在這些小事上,她的考量比我更深入,甚至於到後來像是這樣的工作,我都直接告訴他,我要的結果跟我的需求,而其它的細節我就一律不過問。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大概是她加入啟點文化的兩年吧,那個時候我特別找她坐下來聊一聊,當然除了跟她談加薪這件事情之外,最重要一點是,我很謝謝她這麼一段時間以來的用心跟付出。
我那個時候就告訴她,其實你做的所有的工作,每一個部件拆開來它都是可以被取代的,但是你把這些東西做到不可取代,我很認真的看著她,跟她說其實行政、後勤支援,它也是一種專業。
或許在啟點文化裡面所謂的專業,我是負責顯性的部分,我是負責教學,或者是我是負責錄這樣的「一天聽一點」,或者是「有聲書評」。然而一切美好的呈現,一切在啟點文化能有的前進跟成長,它都有賴於很強大的後勤支援團隊。
那麼時至今日,啟點文化已經第五年了,即將要邁向第六年,如果你現在問我小天使她是我的助理嗎?
不!我會跟所有人介紹,她是我的同事,甚至於我會跟所有人介紹,她是我的大總管、她是我的總經理。
因為她不僅是把行政資源的事務做到不可取代,後來我們研發桌遊,或者是內部經營方向的很多決策,她也都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而這些建議在她後續的執行底下都為啟點的成長,帶來很明顯的前進。
所以呢,今天這一段分享,或許我是想要借花獻佛,好好的謝謝我的小天使,也是大家的小天使。但是我想當你聽到這邊,我更想要告訴你的是不管你現在工作,你認為它是多麼的可以被取代,它是多麼的像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比較重要的是你用什麼態度,你用什麼出發點,去看待這個工作,再有趣的工作,都有它無聊的部分;而再無聊的工作,也都有它有趣的地方。一個成功並且成熟的人,他可以把所有可以被取代的工作,做到「不可取代」。
然而如果回到你的生命,我們常常聽到有人告訴我們,要做我們自己,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姑且不論你找到自己的特長了沒有,但是如果你用心的去想你現在的生命現場,難道找不到那些只有你能做,或者你做得來,甚至於你卡對了位置。
比如說你可能加入一家新創的公司,這個就是卡對位置,就像當年的小天使一樣,再不然可能你的老闆分配了一個,以前沒有人做過的項目給你,又或者是你被分配到一個新的任務專案。
其實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些部分在剛開始的DNA,它就是不可取代的,如果你把它做得好的話,只是我發現多數時候,多數人當我們接收到這樣的任務的時候,可能我們會沮喪,可能我們會抱怨,可能我們會說:「怎麼沒有人幫我」,或者是「沒有人教我」。
可是談到這邊,我邀請你或許可以選擇一下,你是要把原本絕對可以被取代的工作,做到不可取代;還是你把原本交辦給你,其實是不可取代的任務,只要你做得好,而做到你的老闆覺得誰都可以取代你,你覺得哪一個是你要的呢?
那麼會不會有一個更棒的選項,叫做如果你剛開始就已經接收到一個不可取代的任務,只要你把它做好,它就是不可取代的。你把這個任務真的做到非你不可,真的做到「不可取代」。
在我教學的過程當中,很多人會問我,怎麼樣去展現自己生命的價值,多年這樣下來我漸漸的發現,不管是從我自己身上,還是從小天使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我們都會把手上的事情,不管它多麼的平凡,或者是它多麼的不凡,我們都一定會想盡辦法的把它做到「不可取代」。
所以最後,其實生命最大的祝福,就是你一定是「獨特」的,你如何把自己的生命活出不可取代呢?或許這個問題可以留給你,希望對你能產生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的最末端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們近期的課程是8月30號的「人際回應力」。
如果你想要活出不可取代,或許除了在做事的態度之外,你怎麼「做人」跟人產生更好的連結,它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所以我很期待在8月30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不僅是我們自己好好待在家 在 衛生福利部- #非必要別出門 #總柴的週末計畫是待在家整理 ... 的推薦與評價
非必要別出門 #總柴的週末計畫是待在家整理以前的照片,那你/妳呢? 衛福編編 提醒大家,把人員流動降到最低,就能把傳染機率降到最低。照顧好自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