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60的網紅GW爆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你們公開真實身分 讓警察跟律師制裁你們 我隨時等你們身分資料 你每天來我這YT報到並故意攻擊搞亂 我就會請網路警察把你們IP找出來 #霸凌 #毀謗 #不再默默被欺負 #勇敢站出來 #制裁 #第五人格霸凌 #第五人格 快來Omlet Arcade看我直播 YouTube! 追蹤我了...
不再默默被欺負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睡前故事:【欺凌】
七月,大暑。
午後的陽光依舊炙熱非常,讓每個排隊候車的人群汗流浹背。
在刺眼的光線照射下,我發現了一個很熟悉的舊臉孔。
在每個闊別的昨天,不一定會有再次相見的一天。
但原來說了再見是真的有機會再見。
那一年,同樣是蟬鳴的季節,天氣熱不可耐。
老師把我帶到一間名為「心理輔導室」的房間裡,他坐在我的對面,拿出筆記本和原珠筆,他望向我的臉龐,但沒有直視我的雙眼,開門見山地問:「可以講述一下你被同學欺凌的情況嗎?」老師托了臉上的眼鏡,準備把案詞寫進本子裡。
「她經常會用粗言穢語罵我,生氣時會用拳頭擊打我的手臂,最近那次她更往我臉上打了一記耳光 ⋯⋯」老師聽後皺了一下眉,沒有說話,輔導室隨著我的聲線落下,只聽見他用原珠筆在紙上寫字的聲音。他突然開口問道:「那麼你覺得她為什麼會欺負你?」
老師就這樣問了我這個無稽的問題。
我頓時愣住了,無語凝噎,我在腦海𥚃聯想了許多的答案,但都無法把話說出口。因為無論哪一個答案,也不足以說服自己這就是她用來傷害我的藉口。
「我不知道。」最後我只是緩緩吐出了這四個字。我垂下了頭,焦慮的時候我會習慣性不斷去捏壓自己的雙手,淚水也隨著我的臉龐悄悄滑落。
第二學期的開始,班上來了一位插班生,她叫 Moon。
老師介紹她是非洲人,小時候便隨家人搬到香港定居生活,所以會說廣東話。
她擁有黝黑的皮膚,身材較為圓潤高大,天生的烏黑大捲髮編織了數條的麻花辮子,外表看起來比我們這個年紀還要成熟。
課堂結束後,Moon 輕拍前座同學的背部,想借他的筆記本一用。同學回頭瞥望了她一眼,身體很嫌棄地向前傾,示意不要碰他,因為她黝黑的膚色感覺很髒。鄰座的同學紛紛一起和應,說她的身體有股臭味,便用力地推開她的桌子,要求她坐遠一點。我在遠處看見她收起所有的笑容,像是一個做錯事的小孩子不知所措。
我突然憶起自己被欺凌的過程,一開始也是被嘲笑侮辱,後來就慢慢演收成暴力對待。我的心臟開始不規律地張狂跳動,開始捏壓自己的雙手,安撫自己焦慮不安的內心。
放學後我在她的桌子上放了一本很整齊的筆記本。
就這樣兩個有相同經歷的人成為了朋友。
Moon 是我認識的朋友當中最溫柔的人,她說話時輕聲細語,但個性又很外向樂觀,給予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她笑起來時眼睛會呈現一個彎月的形狀,就像她的名字一樣,特別可愛。
我不再需要從罅隙裡尋找光,因為 Moon 成為了我心裡的一道盎然曙光。
最後一次目睹 Moon 在班上被欺負,是暑假前的一個月。
她被班上的男同學強行搶走了課本,把書中的其中幾頁撕碎,紙碎揮散在她的座位附近。她來不及反應,只想把書本搶回來,但那名男同學使勁地把她推開,她失去了平衡,額頭直接撞向桌角的位置,然候摔倒在地。
課室霎時止了所有喧鬧的聲音,那本書被隨意丟在一旁,大家紛紛回到座位上。
老師進來暼見混亂一片的課室和緩緩在地上站起來的 Moon,沒有去追問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沒有發現她瘀青一大片的額頭,只指著她破口大罵,隨後便拾起那本只剩下殘骸的書本狠狠地拍落在她的桌子上。
Moon 沒有說話,也沒有解釋,拉開椅子便重新坐回去。
課室彌漫著嚴肅的氣氛,Moon 在角落的位置默默地低頭啜泣,我只懂得在遠處靜靜地凝望她,看見她委屈的模樣,我卻連替她說話的勇氣也沒有,我很焦慮地再次捏壓自己的雙手,視野開始被淚水沾濕模糊。
課堂結束後我陪伴她去醫療室處理傷口,一邊擦藥的時候我哽咽地說了句對不起,Moon 聽後像從前一樣溫柔地微笑,隨後就牽著我的手一同離開。
每次望向 Moon 堅強的模樣,我也會很討厭自己的懦弱,我很難過,但我無能為力。
我沒有勇氣保護 Moon,連學校也沒法替我保護她。
在那年暑假後,我們升讀了不同的班級,我們碰面的機會變得很少,其實我很想問她一句,最近過得還好嗎,但每次都只是擦肩而過。
直到她要轉校,我在抽屜裡發現了她送給我的天使吊墜和一張紙條,「我要轉校了,希望你會幸福快樂地成長,我們一定會再見。」
對於還是小孩子的我們來說,再見這個詞語太模糊了,再見是不是代表其實不會再見。
我第一次感受到,原來失去一個朋友,是如此的疼痛。
但所有的痛,或者都總有屬於它的意義。
陽光突然變得柔和,我慢慢地走向你的面前,我們之間的身高還是有些差距,你低頭用那雙彎月形狀的笑眼與我溫柔對視,你思索了一會兒,然後笑著對我說:哈囉,我們真的再見了。
從被蹂躪過的世界走出,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慶幸的是我們都有自成長,各自安好,等待看見彼此一個更成熟的模樣。
我們在夏天裡揮灑的汗水,流過的淚水,終會在大暑過後銳變成一棵更茂盛的大樹。
Storyteller:Crescent @beelytung
Illustrator:黑豆 @blac_bean
#EveryoneisStoryteller #睡前故事 #Crescent #beelytung #黑豆 #blacbean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支持 StoryTeller 繼續創作美好的故事:
https://bit.ly/2MNRcP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Follow @ztorybook.official 留意最新動向
不再默默被欺負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國手遊廣告所傳遞的價值觀
當你打開電腦手機,是否會充斥著各式各樣手機遊戲廣告,內容總大同小異,不是一味強調不肝不課,就是短短一天能輕鬆獲得高戰力,開局一百連抽成了基本,玲瑯滿目的宣傳背後,不只傳遞出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也傳達出不同的商業運轉模式。
易讀版: https://www.potatomedia.co/s/JR0TKZC1
「客官,請問誰買單呢?」
「誰弱誰買單啊!我可是有三星于禁」
「我有五星夏侯惇,當然是旁邊那個新手買單啊!」
「我是七星神呂布!」
眾人驚呼:「甚麼,你怎麼戰力升這麼快!」
「欸,你這人怎麼插隊啊!」
「我可是有五星趙雲」
繼續往前插隊的過程突然被前面的人擋了下來
「欸,我可是五星趙雲耶!」
「我可是十星神黃忠。」
「如果你開局抽到魔關羽請放聲大笑,因為你是真正的歐皇,前期將資源全部都給他,能夠帶你輕鬆度過所有的關卡(發音一定要念ㄑㄧㄚˊ)」
「砸了!通通都砸了!坊間充斥各種假三國」
「老闆,千萬不要這樣啊!你要繼續下去。」
「現在誰還良心做遊戲,那些畫面與遊戲內容全然不符的劣質手遊充斥市場,我還怎麼做遊戲!」
這時走進三個莫名其妙的人
「老闆,請堅持下去,良心做遊戲的人不多了!」
「好,我就再相信一次,這次輸入禮包碼VIP888我們就送一百連抽,輸入VIP666就送上億元寶。」
一個明星穿著廉價的道具服裝,講著莫名其妙的台詞,甚至你一定懷疑這是不是合成的,後期的配音甚至還要模仿原本人物的講話模式,最荒謬的是找吳孟達來廣告,竟然配音還要模仿吳孟達在台灣電影中出現過的配音。
以上這些廣告,你是否覺得熟悉呢?
有很大的機率,你會不只一次被這樣的廣告給強迫觀看,不同遊戲廣告內容卻一模一樣,我來跟你解析這背後傳遞的價值觀。
一、有錢有權就能欺壓別人
不論是要別人買單還是插隊,都是我比別人擁有更多的資源,別人吃虧了就只能默默吞下,只是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金錢與權勢換成了遊戲內更直觀的戰力與元寶而已。
「正義與真理不再重要,自由與平等也不復存在」
人民用盡一切方法累積更多的財富,爬升到更高的位階,或許他仍是善良的少年,但為了不被欺凌,只能變成不講道義不顧人情的機器,以免隨時隨地都可能淪落成被欺負的人。
於是人與人失去信任,失去最基礎的信賴關係。
二、不願付出講求速成
一天就百萬戰力,輕鬆成為全服第一,這些廣告吸引人的目標,都在告訴你「快速、輕鬆,不肝不課」背後是告訴玩家即使不用付出時間與金錢,你仍會有所成就。
這些速成的背後,都代表著生活中一次次的麻痺,當苦痛有了安慰的泉源,工作只要能夠有一口飯吃,剩下已然頹廢,自然不必思考生活中的千絲萬縷。
速成文化的養成,會讓一步一腳印的人更像傻子。
每個人為了博取成功,用盡心機與算計,習慣速成思考只會成為投機份子,甚至嘲笑那些默默努力與付出的人,最後結合常見的幹片劇本,關心弱勢人又成了被全網吹捧的代表存在。
三、明星光環
第一次看大概會跟我一樣詫異,那些在電影中擔任紅花綠葉的主配角們,竟然會願意接這種廉價廣告呈現,從他們身上穿著比大學生高中生話劇社還不如的服裝,講著元寶回收裝備輕鬆爆倍率一百倍的可笑台詞,這個世界的荒謬往往比電影還可笑。
廠商砸大錢請明星代言不奢求玩家消費能夠回本,但這個品牌價值卻成為轉手後更顯身價的關鍵,當明星、藝人、網紅、KOL通通去推廣這款遊戲,這些光芒就會直接轉變成遊戲的支持者,最終佔據各大排行榜。
四、極端的遊戲模式
要嘛就是課金系統無上限,投資上千上百萬都是常態,伺服器中更會出現「托」的存在,一個永遠神秘卻總是跟你搶第一第二名的人,當你消費一百萬他就消費一百二十萬,你消費五百萬他就消費六百萬,往來拉扯間,為了心裡的不服輸持續課金,等你消失後他卻同時間不見了。
利用人性來促使你衝動性消費。
不然就是從頭到尾既不要你花時間,又不用花錢的遊戲,更強調可以離線掛機,偶而上線看一看裝備突破天際,元寶輕鬆領,這樣的遊戲通常會有大量的免費用戶遊玩,母公司再藉著遠優於市場手遊競品的玩家數量,轉賣給其他創投公司,不斷轉手後就看誰才是最後一個接手的。
誰說韭菜只能往下割?往上割才是資本主義市場不能說的秘密。
或許很多人都只是把這些當成笑話來看。
但對我卻是實實在在的影響,我從小就是重度遊戲愛好者,拿過不少電競電玩獎盃,只是礙於那個年代玩遊戲總被認為不學無術,沒有繼續鑽研下去。
如今累積了一點點的影響力,就會有許多廠商尋求合作,我每次詢問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背後是中資嗎?如果是的話我就沒辦法接了,這兩年多下來,如果都接至少賺個四五十萬不成問題。
不能否認市場上排行榜幾乎都是中資手遊,連我自己都玩過好幾款,但我總認為要推薦推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每次都想著要為大家著想。
唉,還是我這樣默默把錢往外推的人才是傻子啊?
IG : Awater0911
專屬社團 -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不再默默被欺負 在 GW爆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你們公開真實身分 讓警察跟律師制裁你們 我隨時等你們身分資料
你每天來我這YT報到並故意攻擊搞亂 我就會請網路警察把你們IP找出來
#霸凌 #毀謗 #不再默默被欺負 #勇敢站出來 #制裁 #第五人格霸凌 #第五人格
快來Omlet Arcade看我直播 YouTube!
追蹤我了解更多:
https://omlet.gg/profile/greatwide5565
#OmletArcade #YouTube #Bestof2017 #年度最佳app
快下載年度最佳APP:https://goo.gl/J2KQX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rsZ9NwTd1E/hqdefault.jpg)
不再默默被欺負 在 洪雪珍- 【欺負你的人,不會自動離開,除非你趕走他】... 的推薦與評價
他不再是霸凌者,而你也不再是被欺負的一方。 倘使「提出問題」這個方法還無法終止對方的霸凌,就錄音!把這些錄音收集起來,也把事件一一紀錄下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