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疫情的受害者、避難者,還是幫助者?】疫情相關的精神健康問題,你需要看這一篇!
——
你因為這陣子的疫情消息擔心受怕、吃不下、睡不著,精神緊繃、暴躁易怒,這樣算不算是疫情的受害者呢?
廣義地來說,你是疫情的受害者。
那該怎麼辦?
【趕快去找醫生!】失眠科、專看焦慮憂鬱、自律神經、家醫科、身心科、精神科都可以,趕快去看吧!
不然怎麼辦?未來一年都躲在家中被窩嗎?
若這樣躲有用,那麼就這麼做。
若這樣躲沒用,就趕快找醫生吧!
人們在長期高壓力的狀況下,會有各種身體症狀與不適,各方面的能量都會降低,甚至免疫力下降。
原本可以好好休息恢復腦力,因為睡眠品質變差,所以早上起床看似睡了好久,精神卻反而疲憊。
原本可以應付的工作,因為腦力能量下降,效率降低,無法集中精神。
原本可以輕鬆結算的報表,因為擔心記憶力變差,要反覆確認好幾次。
怪的是,每次確認,都發現「自己第一遍就記住了」,既然如此,為什麼還不放心,要多檢查好多次呢?
小孩子已經送到安親班上學,是熟悉的校園環境、老師也答應會隨時回報狀況、孩子們也精神活潑。
但怎麼看到新聞,又開始擔心孩子安全,內心不安呢?
要接回家嗎?要自動停課嗎?孩子沒人照顧,我要請假嗎?
找誰來帶呢?保母有空嗎?保母安全嗎?
明明應該是安全的環境、安全的計畫、安全的措施,
怎麼越做越緊張,越做越不安?
明明資訊越多應該越可以未雨綢繆,怎麼新聞越看越害怕?手機越滑越快,病毒好像越來越靠近身邊?
今天喉嚨癢癢的,不像是感冒。怎麼身體有點疲倦?感覺怪怪的?
突然回想起昨天搭捷運時,旁邊的男子口罩沒戴好,咳了兩聲。
想起前天經過建築工地時,烈日下戶外陰涼處群聚的工人好幾個沒戴口罩。
越想越不對勁,身體的不舒服又更明顯了!
篩檢站大排長龍,想去又不敢去,徒增感染風險。
想知道自己怎麼了,上網查詢資料,越查卻越害怕。
鼓起勇氣問問身邊的家人朋友,得到的只有謾罵或嘲笑:
「我不是早叫你去打疫苗了嗎?誰叫你不聽?」
「你想太多了吧?緊張兮兮的,這樣很笨耶!」
好挫折,又好生氣。對別人生氣,也對自己生氣。
坐在辦公室椅子上,偷偷吞了一顆普拿疼,好像有好一點,打起精神做自己的事。
旁邊同事口罩沒戴好,露出鼻孔,鼻孔還有毛。
終於忍不住大罵:「你把口罩給我戴好!」氣到不行,氣到下班還在氣。
【趕快去找醫生!】儘管醫生不能解決你所有的問題,無法讓你隔壁的同事乖乖戴好口罩,但醫生可以盡量給你一些建議、一些安慰、一些支持的力量。
小小的改善、小小的祝福,可以補充小小的能量,一點一滴,讓難過的日子,繼續走下去、再撐一段路。
就醫小提醒:
【1.我到底需不需要吃藥,吃藥會不會有副作用?】
答:醫生開藥,補充腦部能量、讓身體舒壓放鬆,你就放心吃吧!
若長期失眠焦慮、緊繃易怒,不但身體免疫力下降、還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破壞心情跟人際關係。
【2.吃保健食品有沒有用?】
答:如果一個「物品」的效度那麼好,那麼科學家就會將這個物品的成份純化,做成「藥丸」。
反之,若這個物品的效果差,可有可無,純化了也沒用。於是等級無法升高到「藥品等級」,於是只能落在別項歸類裡。
若有效,就吃。
若保健食品沒效,還是聽聽國家認證的專科醫師建議,接受健保制度的合理治療!
給予你的處方及藥品,都是國家認證的藥廠出品、通過健保審核的配方。真有問題,健保署跟國家替你背書。
【3.我這樣會不會浪費健保資源?】
答:不會。因為全國全年健保預算是固定的。
你多去看,預算也不會多出。
反之,你不去看,不但要長期忍受痛苦,還影響工作及生活。社會少了一個做事謹慎、工作認真的國民,對整體來說也是損失。更何況:拖延下去,病情並不會自動改善。
【4.我去看醫生,結果得了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怎麼辦?】
答:你不是因為去看醫生才得了這個病,也不是因為吃了這個藥才會得這個病。
是因為苦於症狀、受不了了、瀕臨崩潰才去尋求協助。
若你的家人朋友面臨一樣的困境,愛莫能助之外,你也會鼓勵他們去看醫生的,不是嗎?
相反地,無論是醫師的建議也好、透過支持自己想開了也好、藥物治療改善症狀也好,只要有小小的改變、一日一日的改善。症狀減輕或消失不見了,那麼原本在意的問題不再是問題,苦惱的不再纏饒於心。憂鬱焦慮這些名詞,對你來說就不再重要了!
當你變得健康,先前的苦痛感消失不見了,你根本就遺忘有這件事。
「失眠改善之外,你之前說經常頭痛、腸燥,這些有改善嗎?」我看診的時候問病人。
「頭痛?腸燥?對齁,我以前經常這樣。但已經好久沒這樣了。」
「是嗎?太好了,有改善了對吧?」
「是啊!要不是醫師你問我,我都忘記我之前每天頭痛了呢!」病人笑著說。
治療就是這麼一回事。病人因為十種症狀而來,回診的時候只記得自己剩下的一兩種症狀,跟醫師報告還沒治療好的部分。
往往忘記已經改善的七八種症狀,因為消失了,也就無需在意啦!
【5.短短聊幾句,醫師就能了解我,知道我的狀況嗎?】
答:醫師再怎麼了解你,「不會比你更瞭解你自己」。
醫師了解你多少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透過醫師的分析,更了解你自己」!
當你改善了之後,「你將清楚知道自己改善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只有你自己知道,不需要透過別人來告訴你」。
【6.我吃這些藥,會不會上癮?】
答:藥物本身合理使用,相當安全。讓人上癮的不是藥物,讓人上癮的是「改善的感覺」。
痛苦很久,痛苦減少的感覺,相當舒適。
壓力很久,壓力釋放的感覺,相當舒適。
孤單無助很久,被了解支持的感覺,相當舒適。
當你用盡辦法徒勞無功,終於有一條繩索能拉住你,相當舒適。
飢餓很久的人,飽餐一頓後,將來不再希望忍受飢餓。
痛苦很久的人,發現原來有改善的方法,希望將來不再痛苦。
醫師、治療、藥物不是完美的解方,但是一種「改善的選項」。
當你沒有其他改善的選項時,只好選擇這種。
但若你已經耗盡能量,怎麼有力氣去尋找其他改善的選項呢?
當你要跨過一條河,出現一座橋,你也只能先走這座橋過河,這是不得已的辦法。
若藉由這座橋到達彼岸,可以逐步改善。那麼等到力氣充足了之後,再慢慢搭別座橋吧!
在你完成很多橋之前,你只有這條橋可以過河。你總不會說:「我對這條橋上癮」吧?
【7.除了看醫生接受治療外,有沒有其他改善的辦法?】
答:有,任何有幫助的方法,都可以嘗試看看。
運動紓壓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求神問卜通通可以。
只要這些辦法有效,都可以去嘗試。
「都沒效怎麼辦?」病人這麼問我。「醫師你講的我通通都做過了呀!」
「我當然知道這些辦法對你沒效,若有效,你怎麼會踏進門掛號呢?正因為我理解這件事,所以不會給你這些無效的建議呀!」
「醫生你是說:瑜伽騎腳踏車有氧運動都沒用嗎?」
「我是說,你已經很努力,這些都有做。但若有效你就不會來看我門診,對吧?但這些說不定對其他人有效呀!因為其他人有效,所以他們獲得改善,所以沒來看門診。但那是別人呀!不是你。對別人有效對你卻無效的建議,這種建議不切實際,對吧!」
【8.我要治療多久,才可以不吃藥?】
答:你吃藥的第一目標不是「改善症狀」,第一目標是「盡可能恢復正常生活」。有些人治療效果只有一點點,症狀只有些微改善。但逐漸能累積能量,工作效率及日常生活逐漸回到常軌,那麼我們會說這是個有效的治療。
很多病人只糾結於「吃藥、不吃藥」。勉強自己停藥,結果生活再度失衡,這是本末倒置。
治療失眠,第一步我們關心睡眠有沒有改善。
睡眠改善了我們繼續關注:隔天有沒有精神改善。
精神改善了之後,我們問:工作效率有沒有改善、生活有沒有回到平衡。
這些都改善了之後,我問:心情有沒有改善、能不能感受到快樂與平靜?
一步步疊加,就是整個人有沒有活力動力、對未來是否有希望與充實幸福的感覺。
藥物,在這種巨大的改善之下,只是一個小小的註腳罷了。
【9.標題所說疫情的受害者、避難者、幫助者是什麼意思?】
答:當你受到疫情影響,身心遭受痛苦,可以說是受害者。
若影響不大,但疫情依舊影響個人,長時間待在家裡,歲月靜好,享受自己的小確幸,那麼算是「躲避亂世」的避難者。好好待著,就是替全體防疫盡一分力。
若能量充足,自保有餘,那麼我們可以慢慢去試著幫助他人,散發正能量、接納負能量。
當網路上都在謾罵一切時,我們願意心平氣和地進行討論。
當網路資訊都集中在疫情時,我們願意專注在生活中的其他美好。
當身旁的路人不戴口罩時,我們不指責不謾罵、也不是非得上前干涉規勸。
「爸爸,為什麼那個人不用戴口罩?」孩子問。
於是我們花時間成本慢慢跟孩子說。「防疫是需要成本的。那個人可能忘了,可能不在意,也可能他沒有成本去因應防疫成本。他可能很熱、真的很熱,要在烈日下工作。我們整天吹冷氣,所以口罩戴得住。他到便利商店吹冷氣,是因為他整天都很熱。我們東西買買就好,回家吹冷氣。他口罩可能不好買,沒時間去買,可能口罩放在車上,好幾天用一個。我們家裡口罩有一整箱,每台車跟公司、家裡、你的書包都有一盒乾淨口罩,有點臭臭就換掉。他可能沒辦法這樣。」
我們將珍貴的情緒成本用在「我們所珍惜關心的家人身上」。總有些人觀念不同、自由不同、採取的措施也不同。
不需要攻擊或干涉不同作為的人。包容也好、發怒也好,這都需要能量、也需要消耗大腦跟情緒成本的。在這關鍵時刻,能量省著點用,多關愛自己的親友吧!
【10.我在戶外空曠處,空氣流通,我需不需要戴口罩?】
答:我相信沒有人故意傳染疫情給別人。戴口罩不但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研究顯示,若受感染的人沒戴口罩,那麼即使其他人全部都戴口罩,室內的口罩防禦率也會降低。
邏輯盲點是:受感染的人不是故意沒戴口罩的。
或著說:沒戴口罩的人,通常覺得自己沒有受感染。
或著說:你以為你沒問題,也不會故意害別人,但你沒戴口罩,就是暴露風險給自己跟他人。
白話一句:外國經驗:無症狀感染的人很多。不知不覺散佈病毒,受感染者自己自始至終沒發病。若是年輕人,即使發病也挺得過去。受害的是老人,以及無法注射疫苗的小孩。
你若是「避難者」,又不想戴口罩,那麼請好好待在家裡獨處。
你若是「幫助者」,請戴好口罩,為了自己跟別人。
——
歡迎轉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90的網紅大天使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吃藥 #吞藥 #藥師 #大天使TV #Peggie #pharmacist 我沒想到吞藥的分享會有那麼大迴響, 家裡有很多醫師跟藥師,平常就有備藥, 從小吃藥吞藥到大,不感覺有什麼困難, 後來跟很多人聊天才發現來不是每個人都會吃藥吞藥的! 上網查甚至還有Paper在討論這件事~ 希望這個吞藥分享可...
「不敢吞藥丸怎麼辦」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阿柏醫師的喃喃自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聲音教練 羅鈞鴻/小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篠舞醫師的s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大天使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懷孕] 吞藥不能的孕婦-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從不會吞藥到輕鬆吞藥-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實測吞藥絕招】3個吞藥絕招到底有沒有效?藥師示範不夠看 ... 的評價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吞藥丸技巧的推薦與評價,DCARD、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吞藥丸技巧的推薦與評價,DCARD、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吞藥丸技巧的推薦與評價,DCARD、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隨身切磨器| 小孩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藥丸太大顆吞不下怎麼辦 ... 的評價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有人跟我一樣不會吞藥的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閒聊] 有人長大了還是不會吞藥嗎? - PTT 的評價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懷孕] 吞藥不能的孕婦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WomenTalk - [閒聊] 分享給不敢吞藥的大家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閒聊] 分享給不敢吞藥的大家- 看板WomenTalk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聲音教練 羅鈞鴻/小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說話沒聲音了怎麼辦?】
「怎麼辦,我沒聲音了,明天整天都要講課,死定啦!」遇到這樣的狀況,真是著急得讓人心疼。
我也有好幾次要講課時沒聲音的經驗,有因重感冒引起的,也有因參加了過程中需要大量吶喊的課程導致了這樣的後果,所以我特別能夠感同身受。更何況,一個聲音訓練專家,沒聲音或是極度沙啞,還真是不專業啊!所以我在照顧聲音這件事情上面,也就花了比較多心思。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與觀察,還有處理的方法。
#導致聲音發不出來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最常見的是「紅腫」,因咽部感染,導致聲帶或附近肌肉腫脹,無法正常運作,因此聲帶就無法產生協調的震動。大部分是因為感冒引起,或是在過度使用聲音之後,沒有適當休息,因發炎症狀惡化導致紅腫。這種時候就需要高品質的休息,以及緩解症狀的處理方法。
第二是「肌肉緊繃」,這樣的狀況很常發生在沒有進行緩衝就直接吞下烈酒的時候,一瞬間肌肉感覺到強烈刺激,繃緊之後,一時無法恢復彈性,因此無法產生協調的運動。肌肉緊繃的狀況,也會發生在尚未開嗓卻忽然激烈發聲的時候,就如同你還沒進行暖身,忽然進行百米衝刺,小腿就不爭氣地抽筋了。在不嚴重的狀況下,輕輕按摩是會有幫助的,若太嚴重,稍微按摩之後,仍是給自己多一點恢復時間,讓它自然痊癒吧!
還有一種沒聲音的原因是「過度出氣」,這個原因我們可以歸類在不當控制了。很多人在說話時習慣「主動地出氣」來發聲,「要能發出厚實的聲音需要很大量的氣息唷!」這句話並不正確。
事實上,我們想要發出多大的音量就自然會使用多少力量和氣息,但我們很多時候對自己的身體控制沒有自信,無法放鬆地去使用,要嘛戰戰兢兢不敢妄動,要嘛過度使用。這也就是許多運動明明看起來很安全,卻造成運動傷害的原因,因為身體無法放開去運動,造成一瞬間有很多不同方向的力量互相拉扯,不僅費力,也無法有效地放大音量。總之相信你的身體能力,試著放輕鬆說話吧!
#要忌口嗎?
課前少吃醣類、重口味、油膩食物,這樣就夠了,平時刺激性食物可以吃,但適量,以不傷身為原則就好,畢竟刺激性的食物很多時候是靈感跟快樂的來源啊~
#聲音沒了怎麼辦呢?
如果你的狀況僅有紅腫,這邊要注意的是避免喝熱水,或是吞入刺激性強或溫度高的食物,因為紅腫是嚴重的發炎症狀,高溫和刺激會導致這些症狀更加嚴重。若需要補充水分,以接近體溫的溫度為宜,當疼痛難耐的時候,還可以用冰水漱口,用低溫來鎮痛消腫。
發炎是需要時間復原的,如果紅腫狀況下需要大量使用聲音,那麼在發聲時盡可能避免肌肉緊繃是非常必要的!
那麼,肌肉緊繃的狀況該如何緩解呢?你可以用手輕輕地在頸部肌肉進行按摩,去感受分辨哪些肌肉處在緊繃狀態,而哪些還保有彈性,這樣就能用較快的時間去舒緩放鬆,讓肌肉恢復功能了。
之後,試著用「盡可能減少出氣」的方式,用「極微小的音量」反覆發出「ㄟ」或「伊」的聲音,拉長音,沒氣為止。建議至少將時間拉長到三分鐘。開始發聲的時候,請務必吸氣只吸一半就好,為了避免過度出氣,而且沒氣之前要提前換氣,這是為了避免在換氣時過度吸氣而又導致發聲時過度出氣。
這的運動的原理是在透過微小的運動恢復肌肉的彈性與訓練協調性,過程中必須盡可能放鬆,但如果無論如何不用力就發不出聲音就先不做了,以不出聲休息為主,若時間允許的話,睡吧!放鬆的睡眠狀態是發炎症狀的剋星呢!
最後,如果你來不及舒緩症狀,而且還很急著要長時間又大量的使用聲音,我會推薦我師父也愛用的「響聲破笛丸」,中藥方,有很多藥廠將它做成藥丸,一般藥局就買得到。或是到中藥行問問,科學中藥會比成藥更有效喔!
#但真正要解決的
#其實是溝通的焦慮
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篠舞醫師的s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些小朋友真的很難哄吃中藥
不管是討厭藥味,還是討厭驗藥粉沙沙的感覺。
看到這個影片,丟上來分享給大家
另外,聊一聊我自己或是聽過的做法:
如果今天小病人的狀況可以用好幾種藥物來處理的話,醫師的確可以盡量選擇味道比較不苦不刺激的。
不過如果病情造成非得用難吃的藥時那可就沒辦法了
畢竟療效是第一考量。
另一種招數,是選擇在藥粉裡面加入一點甘草粉之類的甜甜的東西調整味道(我們稱為矯味)
或是送些仙楂餅給小朋友配著藥吃(拐騙的意味),這樣也可以解決一部分不敢吃藥的孩子,不過太小的孩子也不適合,小朋友不懂事硬吞仙楂球異物哽塞的風險我會擔心。
有一些年紀較大的孩子,學會吞藥丸了,但是如果還是排斥藥粉的話,有些藥廠有提供錠劑的科學中藥,是第三種方案。
最後大概還有一類型狀況,就是用水煎藥
我發現有一部分小朋友反而能接受一些水煎藥的味道,比起他們討厭的藥粉。
大概去年還前年,有一陣子瘋狂連續一直有外感的小病人被家長拖進來
好幾個三天後回診,家長一臉苦惱地說小孩吃沒幾包,藥粉吐掉不少,怎麼辦?後來有些我反而用比較輕劑量的藥材,請家長弄碎後煮成淡淡的水給孩子,較頻繁的給小朋友當水喝。
這種概念是來自於中藥劑型中的茶劑
不過當然,當時也提醒了這些家長,這些茶劑,不要因為聽到「茶」就誤以為平時可以一直弄來喝沒病治病有病強身。
真要保養用的茶劑,那會是另一種開法和劑量。
設定上「中病即止」(意思是病好了就要停)的處方,錯誤地一直服用,這我完全不認同
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大天使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吃藥 #吞藥 #藥師 #大天使TV #Peggie #pharmacist
我沒想到吞藥的分享會有那麼大迴響,
家裡有很多醫師跟藥師,平常就有備藥,
從小吃藥吞藥到大,不感覺有什麼困難,
後來跟很多人聊天才發現來不是每個人都會吃藥吞藥的!
上網查甚至還有Paper在討論這件事~
希望這個吞藥分享可以幫助到不會吞藥的人
就不用像佳玲一樣
吃藥還要跑步了~(第一次看到這種吃藥法😂)
00:00 不會吞藥怎麼辦?
00:26 佳玲妹妹吞藥的獨家方法
00:52 錠劑一般藥丸的吞藥方法
01:17 水瓶法 抬頭吞藥
01:58 低頭法 針對膠囊 會浮在水面上的藥
02:45 低頭法吞藥的原理解說
03:06 絕招果凍法 適合用在各種難吃的藥
03:53 要買果凍糊的原因
05:03 果凍湖使用注意事項
完整的教學也可看上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2IaS8B26Y&ab_channel=%E5%A4%A7%E5%A4%A9%E4%BD%BFTV
不要忘記加入line@ 會有小圖當禮物喔
是手機桌布的size喔
以後就知道怎麼吞藥了~
-------------------
💡歡迎加入大天使TV的Line@帳號: @535jwrxj http://nav.cx/AcqrRs8
輸入:吞藥 這二個字,就會送給你吞藥秘訣的精美小海報喔
💡前二個方法不是Peggie發明的,是真的有學術論文做研究喔http://bit.ly/2Io33Pt
💡如果要聽藥師講如何吞藥 可以看這個影片喔~
https://youtu.be/Qt2IaS8B26Y
💡特別感謝PLUS ZERO友情演出,
http://bit.ly/Pluszero00
💡我拿的果凍糊是這個 http://bit.ly/2B7QLqq ,
超商都有賣~ 一個39元,懶得出門或是有比較大量的需求可以直接網購喔~
------------------------------------------------------------------------------------------
☞ 如果對你有幫助,請記得按👍讚並留言✍︎告訴我喔
▶︎ 訂閱我的頻道,第一時間通知你最新正確用藥資訊
‣‣ http://bit.ly/33JLAtk
▶︎大天使TV其它的平台更精彩◀︎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peggie/
‣‣ Line@ ► @535jwrxj http://nav.cx/AcqrRs8
‣‣ facebook ► http://bit.ly/peggiefbfan
▶︎藥師如何投資美股?你來我跟你分享 ◀︎
‣‣ http://bit.ly/BOS-Peggie
-----------
佳玲妳在幹嘛?
我不會吃藥
妳不會吃藥?
我不想吃耶
不行啊
生病不就是要吃藥咩
那你有辦法教我(怎麼吃藥)嗎?
妳不會吃藥是不是?
我不會吃藥
那你跟我說
你平常都是怎麼吃藥的
就是一杯水
然後喝下去之後
抓著一個東西
然後 醬
直到我吃下去為止
我才可以放開
如果妳如果旁邊沒有人可以抓著怎麼辦?
抓桌子啊
我告訴你三個小祕訣
以後不管什麼藥
你都可以很輕易的吞下去
再也不害怕吞藥
真的嗎?
真的
真的嗎?
真的
第一種方法是
我們針對丟下去水裡 會沉到水裡面的
我們用水瓶法
這種水瓶就是你等一下可以用整個嘴巴把它包住的
我們來吃一下錠劑
妳先喝一口水
好
不要吞下去
現在嘴巴裡面跟食道都濕濕的嘛 對不對
你拿一個錠劑
放到嘴巴裡面
像吸奶瓶那樣喝水
然後就把藥吞下去
好
你要高高的時候就順便吞了
喔在高高的時候
因為妳的頭抬起來的時候
藥就會往後掉
喔好
可是已經下去了對嗎?
對
那妳感覺如何?
很順啊
有比之前(吞藥感覺)好嗎?
這是第一個方法
我把它中文翻譯叫做水瓶法
你找一個你嘴巴可以將包住的水瓶
最好是剛剛頭抬的時候就順便吞了
因為你頭抬的時候
藥就已經你的喉嚨後面後面掉
這樣你就想說在吞水而已
但是其實你已經把藥吞下去了
嗯 就是很自然的
妳感覺還不錯對嗎?
滿自然的啊
那第二個方法呢
叫做的低頭法
第二個方法 針對膠囊
就是你丟到水裡面 它會浮起來的那種藥
我們要用低頭法
就不限於你要用水瓶或是一般的水杯
我們換水杯就好
因為不是常常有水瓶
所以呢
我們就用水杯
待 你聽我指令
看我指令妳能不能夠
先喝一小口水一
我們先把嘴巴跟食道先潤滑一下
你把這個藥放到嘴巴裡面
妳喝中口 不要太大口也不要太小口
含著喔含著
然後低頭
不用這麼低
你頭這樣上下動
你有感覺到那個藥在那邊浮來浮去嗎?
低頭 好就這樣 吞
好 喝水
好 喝水
嗯 下去了
嗯 下去了
因為它會浮在水面上
所以你剛才動的時候
妳有感覺到 它在那邊上上下下
對它在我的上顎跑來跑去
對所以如果你像平常那樣
我們是直立式的
你就會 藥還在很上面
然後妳要硬吞的話
就要把它拉下來
會比較困難
妳低頭的時候那個藥就會往上浮
也是靠近你喉嚨的地方
之後妳一吞 它就下去了
嗯
這個是 第二個叫做低頭法
佳玲覺得如何?
第三個是絕招
不管是錠劑或是剛剛的膠囊
或是真的磨粉之後很噁心的藥粉
或者佳玲妳有沒遇到過 有的藥丸
是妳看起來是藥丸
但是放進嘴巴裡面
馬上就爆炸開來那種
對那個超噁心
我知道 就連我吃我也覺得很噁心
那個藥通常是類固醇那一類的東西
它天生就是很容易溶
然後又很苦
所以呢
這時候我們要用一個絕招
這湯匙給妳
妳要用這招的時候
妳要用這種深深的湯匙
它是有一個深度的
你不要用那個平的湯匙
妳要用這個深的湯匙
然後妳去買這種包裝的果凍
拿這種包裝的果凍它的好處就是
就是它可以重複使用
吃藥感冒
可能有兩三天的時間啊
一天要吃個三四次
為什麼要大家去買這個果凍
因為它使用真的很方便
而且它天生就是糊糊的樣子
好香哦
可以先吃果凍嗎?
先在這個湯匙裡面倒淺淺的一層果凍
再把你討厭味道的藥粉
倒一點點就好
不要超過那果凍的範圍
再用這個果凍把它包起來
基本上是不是要藥包在果凍裡面
好佳玲就直接這樣把它吸進去
好好吃喔
妳有感覺到我給妳吃的藥是什麼味道嗎?
葡萄?
不是
葡萄是這個
這個藥是是化痰粉 它其實本身是好吃的
但是它是一個橘子味 妳聞一下
就是有橘子味又有點藥味
可是你剛有吃到這個味道嗎
沒有耶
沒有嘛
它已經完全被果凍 把它那個討厭的味道包起來
所以這一招啊
這一招真是絕招
推薦給小朋友使用
也推薦給不敢吞藥的大人使用
這招真是絕招
但是它很麻煩
就是你要去你要去買一個這個
所以最好還是妳可以用
剛剛那兩個方法就是用水就直接直接喝掉
但遇到藥粉很討厭
妳就...
妳就...
這樣也很好啊
這樣也很好啊
就去買這個 生病的時候就可以吃這個
吃果凍
這個要注意就是 我剛開的時候 我都很小心
就是我這個瓶口也沒有碰到湯匙
手也沒有摸到 嘴巴也沒有摸到
這樣子才可以重複的使用
那當然你要用布丁也可以
可是布丁
它就是你一盒打開 就要馬上把它吃完嘛
嗯嗯
那妳想想看喔
如果我給小朋友 然後每一個都...
什麼?
生病三天嘛
藥一天吃三次
那生病一次要吃幾個布丁?
對不對
好像是耶
那是不是很爽
好像是耶
那是不是很爽
以上就是三個 幫助你能夠順利吃藥的絕招
佳玲覺得如何?
有沒有覺得吃藥比較沒有那麼恐怖了
有
那我們今天影片就到這邊
如果這影片有幫助到你的話
可以幫我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也歡迎訂閱我的頻道
不要忘記開啟小鈴鐺
這樣才可以收到最新的健康通知
也可以加入我的Line@
輸入吞藥兩個字
我會送這個圖給你
然後幫助你順利的吞藥喔
那我們就下個影片再見啦
拜拜
我不想吃藥
還是我要說 你是藥師是對不對? 你有辦法幫我嗎?
你說 我不會吃藥 你可以教我怎麼吃?
我是藥師啊廢話
說什麼呢!
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從不會吞藥到輕鬆吞藥-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像我一樣,在生病的時候,希望醫生給的是藥粉,不是藥丸 ... Step3,吞水,如果還是吞不下去,慢慢練習P.S 身體坐直,頭不用往下垂, ... ... <看更多>
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實測吞藥絕招】3個吞藥絕招到底有沒有效?藥師示範不夠看 ... 的推薦與評價
【實測吞藥絕招】3個吞藥絕招到底有沒有效?藥師示範不夠看讓不會吃藥的人來試試|真的太厲害了!為什麼小時候沒有人教我|拯救人生大絕招實際測試| ... ... <看更多>
不敢吞藥丸怎麼辦 在 [懷孕] 吞藥不能的孕婦-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分享一下吞藥困難的我怎麼渡過的,也想看看大家有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一起分享。
我從小就超怕吞藥,吞到哭、吞到吐、膠囊含到化開,或是直接自暴自棄咬碎吞下去都試
過。懷孕期間最擔心的就是要吞孕婦維他命,
一開始吃葉酸蠻小顆的,我還是需要配著燕麥飲吞,到後來婆婆買了維他命,大家開始耳
提面命各種提醒叫我要吃,大家看到我吞一顆藥就要5~10分鐘,有時候還吞不下去,就會
告訴我各種方法,有人說頭要抬高、有人說要低頭,或是提供各種放鬆喉嚨、鍛鍊喉嚨肌
肉的方法。但是對我來講比較像是心因性的恐懼,不是方法的問題,別人一直提供方案對
我來講反而壓力更大,更難吞了,搞到後來連小小葉酸也吞不下去,就抱著老公大爆哭一
場,那時覺得好像自己這種小事都做不好,不能給寶寶足夠營養,怎麼當個好媽媽。哭一
哭反而壓力釋放,才知道自己原來心裡藏著這些自責跟恐懼,之後我放了一個禮拜的假什
麼也不吞,心情比較放鬆後,乾脆把葉酸咬碎吞下去。坦然接受自己就是吞藥不能之後,
不會拿這個責怪自己,開始比較正面看帶營養品補充這件事,就開始找各種方法,以下是
我試過的方法:
1. 咬碎:這個僅限於沒有味道的葉酸。我嘗試把膠囊維他命拌水喝,每喝必吐!
2. 小顆維他命:最好吞的應該是DHC的,很小的膜衣錠
3. 用濃稠的飲料:我發現我只要感覺不到那顆藥就可以吞,所以我用了燕麥飲、優格、
奶昔這些東西來配,這個時後就管不到藥效會被影響了。後來發現這樣吞習慣之後,好像
有進步了,有時候可以用豆漿這類比較稀的飲料吞,但是水還是不行。
4. 替代品: 有跟醫生說我的狀況,他說真的不能吞也沒關係,就從食物上補充。我另外
也有買鈣液之類的營養品加減補一下。孕婦奶粉我是很怕那個味道,會很反胃所以pass,
不然也是個辦法。
最有效的還是讓自己真的放鬆心情,這時後身邊的人的理解跟支持真的是很重要的,不然
已經很辛苦了,旁邊的人一直“關切”有沒有在吃真的會很不好受。但首先還是自己要先
好好理解、接納自己的狀態,不要像我那時候因為不會吞藥就自我控告當不成好媽媽。
看到大家的回饋,吞藥苦手媽媽真的不孤單(淚),看到也是有什麼都沒吃的一樣有健康
寶寶,也是放寬心了。也有有好多實用的方式,像是吃東西時和著食物吞、孕婦奶粉、液
體維他命、軟糖... 跟我一樣吞藥苦手的媽媽可以參考,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媽媽心情愉快
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30.98.1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16770001.A.5F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