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閱讀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心理需求的發展必須透過外求:期待大人的回應、期待大人肯定、期待大人給予許多愛和歸屬的保證。
如果我們獲得回應及保證,內在的心理需求就會開始累積經驗,反饋至我們對自己的觀感,形成我們對自我的好概念。
有非常多人,自小就處於心理需求被漠視的狀況:生活不安穩,照顧者的情緒不穩定,更不用說心理需求這回事兒~根本在生活中,徹底地被排除了心理關照。
這樣的人,為了生存、為了過日子,必須成為假性自我(以為是自我,其實是掩藏真實的自己,扮演別人期待的樣子),把真實的內在隱藏壓抑,做一個配合環境、努力求和,害怕被拒絕及疏離的人。處處以環境中重要他人的想法為想法、感受為感受,盡力的聽話、努力的付出……透過把角色扮演好,獲取他人的關注及肯定。
可是,在他的真實內在裡,卻始終是一個孤寂、不安、焦慮,對愛和肯定感到飢渴的人,怎麼也彌補不了…為什麼怎麼肯定和關注都不夠呢?
因為幼年時期愛的缺乏和情感需求的落空,或過早經歷「背叛」,都會使得個體在建立自尊和信任感、親密感及安全感的黃金時期(學齡前),並沒有獲得安穩內在的自我基底,也就無重要經驗值讓個體體會「自己是有價值的存在」、「我是一個被喜歡和被愛的人」。更多形成的自我概念,反而是負面的否定自己,像是:「我是不被接受及重視的」、「我不重要」、「我沒有價值」、「我不該存在」…等等。
沒有感受過被喜愛、被接納及被重視的孩子,那些愛與關懷的情感缺失,漸漸侵蝕內在的自尊及自我存在的價值感。雖然表面極力要求自己去討好,符合他人要的標準及認可,但持續的情感缺失和回應的落空,讓他的內心漸漸損傷成一個大破洞~一個再也不相信自己為「好」,不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巨大破洞。
這種巨大破洞,在生活歷程中,時時都會反應出對自己的懷疑和否定。怎麼看自己,都覺得自己不好,甚至不斷出現疑惑:「我值得存在嗎?我值得被愛嗎?」弔詭的是,為了不停地鞏固自己值得存在、自己是夠好的、自己是夠優秀的,就必須不停的上演心理遊戲,讓環境及他人來證明自己確實是有價值的。
下列扭曲的關係模式,正是童年形成不穩定的自尊,及自我懷疑的人,在成長歷程中,漸漸引發強烈的情緒颶風,使自己內心活在狂風暴雨的折磨及痛苦中,也讓環境中的他人必須痛苦的配合一同演出。而最大的代價,就是好似有重要關係存在,內心卻異常的孤寂和空虛。
[不停的競爭及比較]
因為內在無法肯定自己的價值,也無法認同自己為好,只好透過不斷的比較和競爭;只要爭贏了、打輸了別人,才能相信自己「好像」是不錯的、有能力的。然而這一刻的優越感,很快就會消逝(因此才稱為心理遊戲),於是就必須再尋找下一個競爭對象,努力贏過心中的對手,才能提升自己內在的低落自尊及虛弱的價值感。玩這類心理遊戲的人,周圍的人際關係都難以真心交往,只是成為一個個假想敵的想像。
[永無止境的需要「保證」]
內在自我價值感不穩定,對自己也極度不喜愛的人,一旦進入較為親近的關係(無論何種形式的關係,伴侶、親子、同儕、朋友…),就會對關係形成一種不安全感。所謂的關係,就是情感上會牽扯到另一個人,自己某些情感需求會傾向依賴另一個人的支持及安慰。越是產生依賴,就越恐懼對方的離開或消失,再加上本來對自己的厭惡和不喜歡,更易投射於關係中的對象上,認定對方也是如此厭惡自己及不喜歡自己。
於是,這些無法抑止的恐懼和慌亂,就需要不停地確認對方「不會離開我」、「還是很重視我的」,或是「一直都會愛我」。然而,這些「保證」就像是空心的,怎麼也不會被一個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接收到,只是淪落到不停追問,不停要保證的輪迴裡。
[害怕不被愛的恐懼]
就如前述,一個壓根子從內心就不喜愛自己的人,即使渴求愛、尋求愛的對象,他的內心也不會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不被愛的恐懼,才是盤旋內心最糾纏自己的聲音。當內在不斷放頌害怕自己不被愛的焦慮時,他便會難以自拔地陷落在不停地找證據,證明對方不愛自己的行為或表情,而變得神經質,不停的起疑心。這種深怕不被愛的感受,根源來自從小就體認自己是不被愛的小孩,孤寂和落寞感是那麼凝重,於是當產生了新關係,就會不自覺的啟動過往的情感創傷,陷入在被遺棄的陰霾中,難以平復。
[虛空的內在,虛假的自我]
一個從小就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不受重視的人,為了要求得環境的接受或生存的安穩,他必須試著去偽裝自我,讓自己的外在表現符合環境的要求,滿足他人的期待,順應他人的需求。即使內在有屬於自己的感覺和觀點,也必須要壓抑及去除。當真實的自我被自己一點一滴地抹去、一點一滴地否定掉,他會慢慢成為一個空心的自我(空罐頭),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的感覺和想法,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不要什麼,對關於自己的事,一無所知。
於是,在成長過程的人際關係裡,他只能跟從、順服、配合,卻不知道自己是一個實在的個體,對於自己人生的各種情況,也不知如何是好,頻頻地仰賴外在的指引和支配。
他以為這樣的順從和配合有機會讓外在環境的人肯定及重視自己的價值,卻沒有理解到,不停配合和失去自我自主能力的人,只會不斷的受他人濫用和指揮,是不會獲得他人的尊重和看見的。
以上這些負向循環的人際關係歷程,正是來自內心有不穩定自尊,無法從心底肯定自己存在價值的早年創傷引發成年後人際關係的蝴蝶效應。
這劇烈的情感創傷風暴,不僅侵襲著個體的內在空間,擾亂了人際間可以建立安穩關係的機會,使得自己和外在關係兩敗俱傷,也讓彼此的生命能量,在懷疑和不停摧殘中耗竭。
我們需要了解,沒有人天生就懂得和另一個人好好相處,發展和建立真誠不帶防衛的親密關係,因此我們都需要學習。就像健康的孤獨,也需要學習。
如果只想以自己的偏好和早年經驗所形成的習慣,隨性任意的和人相處,也可說是用「本能」在直接反應,想如何就如何,一切就照大腦的迴路自動化運作,那是無法和另一個人建立真實合意的關係的,說坦白點,你只是找一個人來配合你,或找一個人來配合他,而不是真正的建立倆個人都真實存在的關係。
#與自己和好
#在內在安穩
《療癒孤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40的網紅寶瓶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知道你是否有遇過這樣的經驗: 有些人,遭遇到一些很大的難關、很困難的事情,但他/她很擅長展現最好、最完美的一面給別人看:能夠繼續好好工作,維持日常生活的所有功能,看起來,總是笑容滿面。 「我很好,真的。」 那樣的笑,是撐著,也是對自己的殘忍。 因為,「笑吧,笑的話,就不會那...
不知道自己的感覺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怎麼能不笑呢?微笑憂鬱下的「應該」與「包袱」】#直播預告
不知道你是否有遇過這樣的經驗:
有些人,遭遇到一些很大的難關、很困難的事情,但他/她很擅長展現最好、最完美的一面給別人看:能夠繼續好好工作,維持日常生活的所有功能,看起來,總是笑容滿面。
「我很好,真的。」
我在諮商室裡,與這些受傷的靈魂相遇,撐著的笑容下,是那些不為人知、不希望對外人訴說的辛苦與困難。
那樣的笑,是撐著,也是對自己的殘忍。
因為,「笑吧,笑的話,就不會那麼痛了。」
有可能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也有可能,你就是這樣的人。在這樣的重擔與痛苦底下,你有「調節」自己痛苦的方式,例如,你可能會對自己說:「和別人比起來,你已經很好命了,有什麼好抱怨的。」
你也可能害怕著,害怕自己看起來無能、脆弱:「怎麼能讓別人看到我哭泣、脆弱的樣子,那實在太沒有用了。」
有些時候,我們甚至為了自己有負面情緒而向別人道歉:「抱歉,是我沒有控制好自己。」我們得克制,維持好自己的面具,笑得越開心,我就可以離我的痛苦越遠。
但卻也因此離我自己越遠,越來越不知道自己的感覺是什麼,痛苦是什麼,也當然不懂,快樂是什麼。
面對心裡的標準與別人期待的「應該」,我們承擔著許多責任,「假裝完美」,維持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理想形象,進退有度,舉止合宜。
而關於痛苦、憂鬱、脆弱等,屬於自己認定不會被接受的部分,成為羞愧的秘密、不夠完美的「不堪」,深深地藏在心裡最深最深的地方,不能被人發現。
於是我們,「笑著笑著就哭了」。
#直播預告 #周慕姿粉專
4/27週一晚上20:10-40,我將與洪培芸心理師,一起聊聊【我怎麼能不笑呢?微笑憂鬱下的「應該」與「包袱」】,來談談什麼是「微笑憂鬱」,而底下又有哪些偶像包袱與「應該」讓我們放不開。
以及,如果我或身邊的人有這樣的狀況,我們能為自己、或對方做些什麼?
超久沒在自己粉專直播了,歡迎大家當天準時鎖定,一起來聊聊,期待當日相見!
《#微笑憂鬱》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3990
《#他們都說妳應該》https://reurl.cc/lV7xLq
寶瓶文化 洪培芸 Matilda 的心理觀察
不知道自己的感覺 在 蘋果爸比、蘋果媽咪和小蘋果的美滿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參加了陳培瑜老師在文化國小的講座:108課綱 素養v.s 閱讀 v.s 哲學種子。
每一次聽培瑜老師講課都是一種享受,
她總是帶給我許多新的觀點,
有時候也當頭棒喝的讓我看見自己身上的標籤,
累積的社會價值觀,
也讓我看見孩子們要被看見的、被理解的、被同理加油的需求,
在當媽媽的路上,
找回自我連結,
看見自己被形塑的,
然後用適當的方式與孩子連結。
今天的課程,
培瑜老師帶我們了解關於108課綱的素養教學,
看見九年一貫教育下長大的我們,
與現在接受108課綱教育下的孩子有什麼差別,
而我們又能做什麼。
講座中老師介紹了一本米奇巴克出版的『知道不知道』,
這本書是米奇巴克的哲學種子系列的其中一本。
老師在課堂上說明了怎麼看這本書,
原來文字旁邊有小點點的部分就是一則則小故事,
而沒有點點的部分,則是一些關於那則小故事的延伸討論或說明。
我回家之後與糖果妹一起共讀,
真是超喜歡這本書的,
立馬決定一定要來寫這篇推薦。
--------
有沒有可能,
在某一天遇到了一個難題,
竟然曾經在課堂上很辛苦背起來,
以為完全不會派上用場的知識,
竟然救了我一命!
剛升上三年級的時候,
上課從一個整天變成三個整天,
姊姊為了爭取更多自己的時間,
開始衡量過去上的課後才藝『鋼琴』和『美術』還要繼續嗎?
如果不知道學校上課時間的調整,
不知道自己的感覺與偏好,
不知道一起上課的同學有誰,
不知道老師還是不是同一個人,
不知道如果選完後悔了還能不能中途插班,
姊姊又要如何做選擇與決定呢?
難道要憑運氣或別人來替我們做決定呢?
知道,不知道,
這些我們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道理,
其實充滿各種問題與思辨。
『哲學種子』用貼近生活的案例讓孩子產生認同感,
在這些故事中激發孩子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把問題帶出來。
透過一則則的小故事讓孩子看到『知道』的影響,
『不知道』可能會造成的結果,
讓孩子自己去體會:
知道,有什麼用?
我要知道什麼?
知道,是為了更自由?
不知道的恐懼是什麼?
上學,唸書和學習,這些事情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
這是很棒的哲學啟蒙書,
需要大人小孩一起閱讀,
一起去好奇,
一起向生活發問,
一起找屬於自己的思辨與答案。
不知道自己的感覺 在 寶瓶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不知道你是否有遇過這樣的經驗:
有些人,遭遇到一些很大的難關、很困難的事情,但他/她很擅長展現最好、最完美的一面給別人看:能夠繼續好好工作,維持日常生活的所有功能,看起來,總是笑容滿面。
「我很好,真的。」
那樣的笑,是撐著,也是對自己的殘忍。
因為,「笑吧,笑的話,就不會那麼痛了。」
有可能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也有可能,你就是這樣的人。在這樣的重擔與痛苦底下,你有「調節」自己痛苦的方式,例如,你可能會對自己說:「和別人比起來,你已經很好命了,有什麼好抱怨的。」
你也可能害怕著,害怕自己看起來無能、脆弱:「怎麼能讓別人看到我哭泣、脆弱的樣子,那實在太沒有用了。」
有些時候,我們甚至為了自己有負面情緒而向別人道歉:「抱歉,是我沒有控制好自己。」我們得克制,維持好自己的面具,笑得越開心,我就可以離我的痛苦越遠。
但卻也因此離我自己越遠,越來越不知道自己的感覺是什麼,痛苦是什麼,也當然不懂,快樂是什麼。
面對心裡的標準與別人期待的「應該」,我們承擔著許多責任,「假裝完美」,維持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理想形象,進退有度,舉止合宜。
而關於痛苦、憂鬱、脆弱等,屬於自己認定不會被接受的部分,成為羞愧的秘密、不夠完美的「不堪」,深深地藏在心裡最深最深的地方,不能被人發現。
於是我們,「笑著笑著就哭了」。
------------------------------
博客來:https://bit.ly/2x7fEUL
金石堂:https://bit.ly/2wfM7b5
誠品:https://bit.ly/2XbwiNH
讀冊:https://bit.ly/39MmAEe
momo:https://bit.ly/2x9xu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