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閱讀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心理需求的發展必須透過外求:期待大人的回應、期待大人肯定、期待大人給予許多愛和歸屬的保證。
如果我們獲得回應及保證,內在的心理需求就會開始累積經驗,反饋至我們對自己的觀感,形成我們對自我的好概念。
有非常多人,自小就處於心理需求被漠視的狀況:生活不安穩,照顧者的情緒不穩定,更不用說心理需求這回事兒~根本在生活中,徹底地被排除了心理關照。
這樣的人,為了生存、為了過日子,必須成為假性自我(以為是自我,其實是掩藏真實的自己,扮演別人期待的樣子),把真實的內在隱藏壓抑,做一個配合環境、努力求和,害怕被拒絕及疏離的人。處處以環境中重要他人的想法為想法、感受為感受,盡力的聽話、努力的付出……透過把角色扮演好,獲取他人的關注及肯定。
可是,在他的真實內在裡,卻始終是一個孤寂、不安、焦慮,對愛和肯定感到飢渴的人,怎麼也彌補不了…為什麼怎麼肯定和關注都不夠呢?
因為幼年時期愛的缺乏和情感需求的落空,或過早經歷「背叛」,都會使得個體在建立自尊和信任感、親密感及安全感的黃金時期(學齡前),並沒有獲得安穩內在的自我基底,也就無重要經驗值讓個體體會「自己是有價值的存在」、「我是一個被喜歡和被愛的人」。更多形成的自我概念,反而是負面的否定自己,像是:「我是不被接受及重視的」、「我不重要」、「我沒有價值」、「我不該存在」…等等。
沒有感受過被喜愛、被接納及被重視的孩子,那些愛與關懷的情感缺失,漸漸侵蝕內在的自尊及自我存在的價值感。雖然表面極力要求自己去討好,符合他人要的標準及認可,但持續的情感缺失和回應的落空,讓他的內心漸漸損傷成一個大破洞~一個再也不相信自己為「好」,不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巨大破洞。
這種巨大破洞,在生活歷程中,時時都會反應出對自己的懷疑和否定。怎麼看自己,都覺得自己不好,甚至不斷出現疑惑:「我值得存在嗎?我值得被愛嗎?」弔詭的是,為了不停地鞏固自己值得存在、自己是夠好的、自己是夠優秀的,就必須不停的上演心理遊戲,讓環境及他人來證明自己確實是有價值的。
下列扭曲的關係模式,正是童年形成不穩定的自尊,及自我懷疑的人,在成長歷程中,漸漸引發強烈的情緒颶風,使自己內心活在狂風暴雨的折磨及痛苦中,也讓環境中的他人必須痛苦的配合一同演出。而最大的代價,就是好似有重要關係存在,內心卻異常的孤寂和空虛。
[不停的競爭及比較]
因為內在無法肯定自己的價值,也無法認同自己為好,只好透過不斷的比較和競爭;只要爭贏了、打輸了別人,才能相信自己「好像」是不錯的、有能力的。然而這一刻的優越感,很快就會消逝(因此才稱為心理遊戲),於是就必須再尋找下一個競爭對象,努力贏過心中的對手,才能提升自己內在的低落自尊及虛弱的價值感。玩這類心理遊戲的人,周圍的人際關係都難以真心交往,只是成為一個個假想敵的想像。
[永無止境的需要「保證」]
內在自我價值感不穩定,對自己也極度不喜愛的人,一旦進入較為親近的關係(無論何種形式的關係,伴侶、親子、同儕、朋友…),就會對關係形成一種不安全感。所謂的關係,就是情感上會牽扯到另一個人,自己某些情感需求會傾向依賴另一個人的支持及安慰。越是產生依賴,就越恐懼對方的離開或消失,再加上本來對自己的厭惡和不喜歡,更易投射於關係中的對象上,認定對方也是如此厭惡自己及不喜歡自己。
於是,這些無法抑止的恐懼和慌亂,就需要不停地確認對方「不會離開我」、「還是很重視我的」,或是「一直都會愛我」。然而,這些「保證」就像是空心的,怎麼也不會被一個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接收到,只是淪落到不停追問,不停要保證的輪迴裡。
[害怕不被愛的恐懼]
就如前述,一個壓根子從內心就不喜愛自己的人,即使渴求愛、尋求愛的對象,他的內心也不會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不被愛的恐懼,才是盤旋內心最糾纏自己的聲音。當內在不斷放頌害怕自己不被愛的焦慮時,他便會難以自拔地陷落在不停地找證據,證明對方不愛自己的行為或表情,而變得神經質,不停的起疑心。這種深怕不被愛的感受,根源來自從小就體認自己是不被愛的小孩,孤寂和落寞感是那麼凝重,於是當產生了新關係,就會不自覺的啟動過往的情感創傷,陷入在被遺棄的陰霾中,難以平復。
[虛空的內在,虛假的自我]
一個從小就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不受重視的人,為了要求得環境的接受或生存的安穩,他必須試著去偽裝自我,讓自己的外在表現符合環境的要求,滿足他人的期待,順應他人的需求。即使內在有屬於自己的感覺和觀點,也必須要壓抑及去除。當真實的自我被自己一點一滴地抹去、一點一滴地否定掉,他會慢慢成為一個空心的自我(空罐頭),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的感覺和想法,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不要什麼,對關於自己的事,一無所知。
於是,在成長過程的人際關係裡,他只能跟從、順服、配合,卻不知道自己是一個實在的個體,對於自己人生的各種情況,也不知如何是好,頻頻地仰賴外在的指引和支配。
他以為這樣的順從和配合有機會讓外在環境的人肯定及重視自己的價值,卻沒有理解到,不停配合和失去自我自主能力的人,只會不斷的受他人濫用和指揮,是不會獲得他人的尊重和看見的。
以上這些負向循環的人際關係歷程,正是來自內心有不穩定自尊,無法從心底肯定自己存在價值的早年創傷引發成年後人際關係的蝴蝶效應。
這劇烈的情感創傷風暴,不僅侵襲著個體的內在空間,擾亂了人際間可以建立安穩關係的機會,使得自己和外在關係兩敗俱傷,也讓彼此的生命能量,在懷疑和不停摧殘中耗竭。
我們需要了解,沒有人天生就懂得和另一個人好好相處,發展和建立真誠不帶防衛的親密關係,因此我們都需要學習。就像健康的孤獨,也需要學習。
如果只想以自己的偏好和早年經驗所形成的習慣,隨性任意的和人相處,也可說是用「本能」在直接反應,想如何就如何,一切就照大腦的迴路自動化運作,那是無法和另一個人建立真實合意的關係的,說坦白點,你只是找一個人來配合你,或找一個人來配合他,而不是真正的建立倆個人都真實存在的關係。
#與自己和好
#在內在安穩
《療癒孤寂》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中環孫老師 Mr. Central Offici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拜登推出的大規模基建計畫對於真正的從內在提高美國經濟的品質,作用非常有限。它最大的作用是延緩聯儲加息的速度,用政府的基建計劃來繼續維持目前美國的金融泡沫,加速美國經濟脫實入虛。它的作用會類似於中國在2009年的四萬億刺激計畫,利在當代,禍在子孫。 #拜登 #基建 #美國經濟 ------------...
在內在安穩 在 中環孫老師 Mr. Central Offici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拜登推出的大規模基建計畫對於真正的從內在提高美國經濟的品質,作用非常有限。它最大的作用是延緩聯儲加息的速度,用政府的基建計劃來繼續維持目前美國的金融泡沫,加速美國經濟脫實入虛。它的作用會類似於中國在2009年的四萬億刺激計畫,利在當代,禍在子孫。
#拜登 #基建 #美國經濟
----------------------
相關連接
中環孫老師|中國全面伊朗化。政教合一,中國版霍梅尼已經誕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9XLMzMJXgs
中環孫老師|假通脹,真收割!通脹剪刀差收割社會底層,剩下的安穩日子不多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7toWnps_94&t=48s
中環孫老師|中國一線樓市恐慌式上漲,地產基本邏輯已變,中國經濟正式走入蕭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o3yAN7NiuM&t=6s
中環孫老師|大基建帶來大風險。戒急用忍,政急必亡。紅朝是否將步隋朝後塵,急政而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bOehAEY8iI&t=43s
中環孫老師|愚民、洗腦、奴化為何延續千年?從《商君書》解讀古今政治密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i9zfohNus&t=21s
中環孫老師|逃離北方!中國南北經濟差距增大,人力資本加速轉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A1LOx_4Ii0&t=544s
中環孫老師|政企聯合,全球割韭菜。全球的金融欺詐鏈如何運作,何時終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GWKJZp1tvE
中環孫老師|壟斷經濟學!先富為什麼不願帶動後富?貧富差距背後的財富潛規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nBoEr8Y45A
中環孫老師|對外吸鈔,對內收割,人民幣悶殺中國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_SAVTd2SY&t=18s
中環孫老師|韭菜爭奪戰!中美金融權貴爭搶中國內地韭菜,最後誰會勝出?韭菜的最終命運是什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KtCEdpEVNY&t=58s
中環孫老師|中美對抗不斷升級,華爾街為何大舉投資中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WnUby0prGE
中環孫老師|貨幣大關門!金融內循環!人民幣的終結已經踏出第一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FcHiVdRJE
孫老師說財經|中國城市大洗牌,你居住的城市決定了你的未來,现在的户籍就是未来的国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vTuV-Z06lw&t=53s
孫老師說財經|人民幣的終極命運,不會貶值只會消失。你的社會等級決定了你對人民幣的兌換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hWVtKv07g
孫老師說財經|大通脹還是大通縮?解密中美兩國經濟的底層密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HaAkLp1rw
孫老師說財經|別讓人民幣匯率騙了你!人民幣匯率表面穩定,資本外逃一刻未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9LUgm3pTyc
孫老師說財經|內循環經濟啟動,中國韭菜在劫難逃,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qYRt8Exg8
孫老師說財經|獨家!房價與庫存同時上漲,中國樓市進入右側拐點,有些地方的房子該賣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Gz37UFQk&t=959s
孫老師說財經|房價上天,經濟落地,房地產將成為中國經濟的墓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5RU_2lfGeE
孫老師說財經|看透中美經濟戰真相:表面是經貿戰爭,背後是階級利益與代理人之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Sg-HPW4tJk&t=52s

在內在安穩 在 靈悦謐境Peace Withi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安然空間】是《Shanti靈悅謐境》的線上廣播空間,分享支持心靈成長、內在安住的免費語音資源。
五項正念修習是一行禪師畢生推廣安定身心的主要內涵,具體表達佛陀所教導的四聖諦、八正道、與真愛,為我們和世界帶來療癒、轉化和幸福。實踐五項正念修習,培養相即的智慧,藉以消除分別心、固執、歧視、憤怒、恐懼和絕望。依據五項正念來過生活,走在安穩身心的道上。
本集節目將一一介紹何謂五項正念修習,也另外補充一些個人的看法與解釋,一起來了解一行禪師為現代人所帶來安定身心的正見。
☪ 補充相關梅村禪修參考文章:
https://8premshanti8.blogspot.com/2020/10/ep25.html
☪ 其他分享空間:
∞ 關於帶領者Shanti → https://8premshanti8.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 臉書分享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wardameng/
∞ Insta發漏起來 → https://www.instagram.com/8premshanti8/
∞ 廣播節目空間 → https://player.soundon.fm/p/VBk2gG
#Shanti靈悅謐境 #安然空間 #歐歐的行旅心世界

在內在安穩 在 程威銓.海苔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空虛感 #無用感 #落後感
給:在生命中感覺落後、空虛的你。
實踐下面3種方法,空虛感就不會繼續困擾你。
_
1.自我提升(去運動、吃的營養、好好睡覺):聽起來很老套,但你真的做到了嗎?當你把注意力放在這些上面,而不是空虛地透過暴飲暴食,抽煙喝酒、性愛成癮等方式來逃避空虛感,那麼,你會發現那個空虛的感覺好像變小了。
.
2.做一些有創造性的活動:畫畫、寫作、拍攝影片、錄音等等。為什麼這些事情有幫助呢?因為抽煙喝酒做愛和吃東西這些都爽爽就沒了,但這些「創造性的活動」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前者是一覺醒來就會不見的東西,後者則是,你不管睡了多久,起來他都還是會「在」的東西,換句話說,你可以一邊覺得空虛,仍可以一邊持續累積你的作品。這個方法尤其適合「想要在這世界上留下什麼」的人
.
3.冥想:這是研究顯示最有上面的負面情緒的方法,很簡單,但是大家卻很少做到,因為覺得打坐很無聊。但事實上,不一定要透過打坐才能完成冥想,正念的事情很多,包含好好吃飯、慢慢走路、一口一口地喝水,這些都是可以嘗試的方法。
.
對啊,空虛感永遠也不會消失,這一輩子他就會一直跟著你,就像是呼吸和大便一樣。但好消息是,你可以透過把注意力放在別的地方,讓這空虛感「感覺起來比較小」一點,讓自己的內在更安穩一點。
—
#分享你身邊也覺得空虛的朋友
#今天就來做一件有創造性的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