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1967 到 2021
同一地點的兩張照片,跨越了54個春秋;
不一樣的年代,秉持著相同的精神。
第91代的大龍國小佾生
繼續傳承著千年的薪火~
祝福全天下的老師們 教師節快樂!
謝謝您們的付出❤️
拍攝地點:臺北孔廟
上圖拍攝時間:1967年9月28日
下圖拍攝時間:2021年9月28日
這兩張照片皆攝於孔子誕辰紀念日。圖中為擔任佾生的大龍國小學生,身著藍色長袍與黑色馬褂,腳穿白襪與黑布鞋,在臺北市大龍街的臺北孔廟大殿前擔綱演出「六佾舞」之後,與指導老師合影留念。
謝謝臺北市孔廟儒學粉絲團提供照片
《認識 佾舞》
釋奠佾舞簡稱佾舞,又稱丁祭佾舞、祭祀大成至聖先師之佾舞。依不同編制又分有六佾舞和八佾舞,是釋奠典禮的祭禮中所表演的舞蹈。
相較於歷經近代戰亂與文化大革命的中國大陸,臺灣與韓國至今仍保存完整、嚴謹的儒家祭孔儀典於世,是東亞世界重要的文化資產。
中國南朝齊武帝永明三年(西元485年),對於釋奠已有記載:「元嘉立學、裴松之儀、應舞六佾,以郊樂未具,故從權奏登歌,今金石已備,宜設軒縣之樂,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六佾即六佾舞,是中國古代諸侯用舞的編輯,有六行六列,共三十六人。
軒縣就是軒懸,是中國古代諸侯樂隊的編制。這是歷史上樂舞並用祭孔儀式的開始,之後各朝代祭孔的規模和樂舞均有不同。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時六佾舞中增加了「三獻禮」的項目,三獻禮即初獻、亞獻、終獻。唐朝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的祭孔大祀,是採用六十四人的八佾舞。
佾舞的來自宗廟宮庭雅樂舞,舞者稱為「佾生」,佾是隊伍的行列,分祭天子、公侯、大夫、士,又有八佾、六佾、四佾、二佾之分。與宮庭樂舞相同,釋奠佾舞也分文舞和武舞。
台北孔廟在1967年前的佾舞因日本殖民統治的緣故被迫改變服飾,1931-1932年(昭和6-7年)的佾生是著白衣繫紅帶,執雉羽。到了1934年-1936年(昭和9年-11年)佾生是著白長袍黑短掛,到了1943年,日本對台灣的統治進入皇民化時期,此期的佾生服裝也稍有不同。1946年-1967年共22年間,和1968年後,佾生的服裝也有兩個不同的變革。後期至今改用明朝服飾,佾生為黃袍墨綠腰帶黑靴,節生為綠袍墨綠腰帶黑靴。
台北孔廟的佾生長期由大龍國小學生擔任,男女生皆可,採六六三十六的佾舞編制;由佾舞老師躬身教導後學生須自行記憶所有舞步。
《認識 教師節》
根據《孔氏祖庭廣記》記載,孔子生於東周春秋末期,鲁襄公22年(西元前551年)的農曆8月27日。1934年的孔子誕辰日時,柳翼謀、張其昀等人主辦的國立中央大學《國風》雜誌,曾出版「聖誕特刊」以紀念孔子之誕辰。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教師節出現在1931年,由當時的南京中央大學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人發起,他們聯絡了京、滬地區的教育界人士,共同擬定每年的6月6日為教師節,並發表《教師節宣言》,提出「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增進教師修養」三項目標,在全國各地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翌年(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將6月6日明定為全國教師節(亦稱雙六節)。
至於為什麼要訂在6月6日?根據發起人的說法,並沒有太特別的原因,只是因為比較好記「便於號召」而已。另外,由於6月已接近學期末,是個向政府提出建言的好時機,因為如果有改良的方案,還可以趕在下一個學期實施。
1939年,教育部決定把教師節的日期改為「至聖先師」孔子的誕辰日,但卻誤將農曆日期當做西曆,而把教師節定在8月27日;後來經師範大學的程發軔教授進行考據,依曆法推算出孔子的西曆誕辰日應為9月28日;於是行政院在1952年提請總統明令,將孔子誕辰紀念日及教師節改為9月28日,沿用至今。
每年到了教師節(孔子誕辰紀念日)這一天,不但各地孔廟都會舉行祭孔大典,以最隆重的禮儀對孔子表達無上的敬意,在教育行政單位及各級地方政府所舉辦的「慶祝教師節大會」中,也會頒獎給資深及優良的教師,以表彰教師們對社會的貢獻。
原本我國的教師節屬於國定假日,但自從2001年我國施行週休二日後,許多國定假日就變成了只紀念不放假的節日,而教師節便是其中之一。
2016年6月21日,我國行政院正式公告勞工國定假日7天刪除案失效,勞工國定7天假日確定將恢復,換句話說,教師節勞工可以放假,但是一般公立學校教師因不適用勞基法,所以不能放假。
勞工7天國定假日恢復後,所有符合勞基法的勞工,在9/28、10/25、10/31、11/12、12/25五天可以放假,但這就產生了一般勞工在教師節這天放假,但教師卻沒有放假的情況。
教育部人事處表示,目前是依循內政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的第二、三條之規定,孔子誕辰紀念日(俗稱教師節)是只紀念不放假,在該法尚未修改之前,一般教師在教師節仍無法放假。
於是,2016年的教師節成為勞工放假、公家機關照常上班、公立學校更出現「教師上班,學生放假」怪象,堪稱史上最混亂的教師節,不過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於9月24日表示,教師節和勞動節都是勞工放假、軍公教上班,這個規定已經存在15年,絕對沒有史上最亂休假這種事情。
陳美伶強調,五一勞動節就是最好的運作模式,希望國人放心依照五一勞動節模式來進行就可以了,不過唯一例外是股匯市,五一勞動節時股市休市,但在教師節不休市,其原因是金管會早已在前一年公布次年股匯市休市時間。金管會副主委桂先農表示,已跟銀行業及金融業工會達成共識,教師節當天的薪資給付,會按照國定假日雙倍給薪來處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十大歷史謎團」介紹 訪問作者:郭箏 內容簡介: 諸葛亮是第一個想建長江三峽大壩的人? 項羽火燒咸陽,是因為秦始皇陵中藏有十萬個厲鬼? 鄭和七次下西洋,卻過不了「鴻海」? 《水滸傳》的作者白天寫小說,晚上偷跑出去犯案? 怪俠小說家、知名電視電影編劇郭箏 上下千年縱...
中國最短朝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常態、非常態與新常態的概念及辨識能力,是股市投資及企業經營成功的核心要件之一。常態不會馬上進入新常態,中間一定有非常態階段。非常態是比較短期而不穩定的,終將回歸舊常態或進入新常態,而這個階段的辨識能力及應對策略,往往是投資及企業經營最大的風險及機會。』
補充說明一點:
文中劉先生寫道『中國式史觀有這麼一說:可以馬上得天下,不可以馬上治天下。大意是說,得天下通常耗時不長,是一個朝代過渡到另一個朝代的非常態。治天下則是動輒 2、3 百年以上的國祚,是一種新常態。換句話說,短期得天下的非常態,不等同於長期治天下的新常態。』 我對他所引用的「馬上得/治天下」中所謂「馬上」的認知並非是短時間的意思,而是透過武力(取得或治理領土)的意思。
如果我認知是錯誤的,還請留言告知
中國最短朝代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私讀推薦】~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看得到的中國史》
朝代交替,權力更迭,縱使王權再誘人,最悲苦者莫過於歷朝歷代的末代君主。
曾經廣納異族繁榮昌盛的大唐榮光,因藩鎮、宦官之亂,在唐哀宗天祐四年(907)走到最後一步。諡號為哀,可見哀宗李柷(892- 908,柷音住)這位皇帝當得有多悲哀,他短暫淒涼的一生,所有的人生歷程也都如曇花開謝般乍現即逝。
-------------
李柷12歲即位,身若權臣朱溫(852-912)魁儡,驚懼終日,難以安生,果真15歲就被逼著禪位,廢為濟陰王,算一算即位還不滿3年。只是廢帝再安分守己依舊會引來舊臣追隨,於是狡詐狠戾如朱溫又派人鴆殺李柷。當這位李唐王朝最後皇帝毒發身死含淚離世時,年僅16歲。
滅絕唐嗣之後,朱溫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梁(907-923)。朱溫原是游手好閒地痞一流,拜亂世所賜,如今倒成了梁太祖。自此爾後,正式開啟唐宋之間,戰亂紛擾政權短促的五代十國時期。
各自割據於中原地區五代政權之外的十國裡,又以南唐(937- 975)曾經擁有最大版圖。南唐國都江寧(今南京),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江南富庶區域,因開國君主興修水利,農商皆盛,看起來若是繼續實在經營,似乎可以偏安江水之南,長居久安了?
但現實偏偏不會如此。南唐僅傳三世,經歷一帝二主,也就是說,一代不如一代。
-------------
南唐除了開國君主李昪(889- 943,昪音便)得以稱帝,接續繼位的李璟(916- 961)因受後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為〝南唐中主〞。而李璟之子則為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詞人,後主李煜(937- 978)。
既是亡國之君,李煜的窩囊事更多,他甚至去了國號,不再冠〝唐〞,改稱〝江南國主〞,卻無法挽救他空有文藝修養和悲憫情懷,卻缺乏經世治國之才,導致金陵城破家毀國亡的悲劇。
《韓熙載夜宴圖》雖是五代十國工筆人物畫的輝煌成就,亦可視為李煜無能政權下的產物。
-------------
韓熙載(902-970)來自山東,為五代後唐子民,為避戰禍,轉而投效南唐。善史博學的韓熙載曾受到李昪和李璟重用,身居高位,卻在後主即位後因北方背景飽受猜忌。於是只好縱樂笙歌放蕩享樂,讓後主派來臥底的畫師-顧閎中如實描繪其中場景,表現他不戀棧權力以明志保身。
若非韓熙載百般無奈中得求生存,安排這一場豪華宴會強顏歡笑,顧閎中哪有發揮的空間?
顧閎中不僅畫技高超,記憶力也著實驚人,堪稱〝人肉照相機〞,僅憑印象便可將韓府夜宴過程悉數流瀉筆下。他精心描繪人物型態特色,宴席上的器物更是一一陳列,例如酒壺、溫碗柱子和杯盞,極有可能就是產自景德鎮的青白瓷,讓我們在千年之後得以一窺當時南唐權貴的奢靡生活和講究情調。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3-12(p.140)與《看得到的中國史》第72章(p.447)剛好可以兩相對照,透過畫本和器物,作為了解《韓熙載夜宴圖》的起點。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是大英博物館繼叫好叫座《看得到的世界史》後,另一力作,姊妹品尚有《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史》。由大英博物館中國館館長Jessica Harrison-Hall所著,《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以歷史時序為經,加上豐富館藏包含繪畫、書法、器物、家具等各式文物為緯,交織出華美燦爛的中國文化史。
尤其圖片品質精美數量繁多,文字介紹簡潔易讀,讓我們見到大英博物館館藏之豐沛多元,也為老百姓親近浩瀚歷史往前大大推了一把。
-------------
《看得到的中國史》雖則書名與排版方式皆類似《看得到的世界史》,卻跟大英博物館沒啥關係,或許更像是試圖沾親帶故魚目混珠蹭熱度的行銷手法?
再者《看得到的中國史》跟《看得到的世界史》相同,都是以100件文物講述歷史,《看得到的世界史》文物來自大英博物館,而《看得到的中國史》書中100位主角則選自台灣與大陸各地博物館。你看看,是否仿效得很徹底?
若是以文章詞藻論,或許得利於母語之故,《看得到的中國史》確實比《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來得華麗動人,也更加富有故事性。
但要說缺憾的話,依個人不負責任意見,大概就是《看得到的中國史》那過於澎湃又一廂情願的愛國情操讓人難以消化,尤其作者自序內容對照今時景況更是荒謬又諷刺,嘖嘖…
還有,《看得到的中國史》說故事的方式也不及《看得到的世界史》那般逸趣橫生,有那能耐讓人打開書頁就欲罷不能,等不及一口氣看完。
-------------
例如,說到《韓熙載夜宴圖》,依據北京故宮官網說明:
「歷代著錄的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有數本,此卷據各方面考證,當屬南宋孝宗至寧宗朝(1163—1224年)摹本,其風格基本反映出原作面貌,且達到相當高水平,堪稱流傳有緒的古代繪畫珍品。」
#北京故宮《韓熙載夜宴圖》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28200.html1001%E6%97%A0%E6%A0%87%E9%A2%98
然而《看得到的中國史》中,卻對北京故宮珍藏《韓熙載夜宴圖》為宋人摹本之事隻字不提,只一再稱為〝國寶〞,嗯,似乎有誤導讀者此為正本之企圖?
-------------
話雖如此,《看得到的中國史》還是有可看之處。畢竟〝盡信書不如無書〞,大量閱讀原本就是為了開拓心智,增長知識,培養觀察力和判斷力,擷取所需資訊便足矣。
說到這裡,真的要再度佩服《看得到的世界史》作者,大英博物館館長Neil MacGregor博學恢弘的視野,以及幽默詼諧,信手拈來滿滿趣味的文采。
如果你還沒見識過人家大英博物館裡的館藏多厲害,也非常推薦入手《看得到的世界史》上下兩冊,作為了解世界史的基礎,更可成為將來拜訪大英博物館的預備功課。真的,太好玩、太好看、太精彩了~(吶喊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史,圖美很悅目,正宗大英博物館
#看得到的中國史,取名很有心機
#看得到的世界史,必收強推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blog/89bd019c419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中國最短朝代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十大歷史謎團」介紹
訪問作者:郭箏
內容簡介:
諸葛亮是第一個想建長江三峽大壩的人?
項羽火燒咸陽,是因為秦始皇陵中藏有十萬個厲鬼?
鄭和七次下西洋,卻過不了「鴻海」?
《水滸傳》的作者白天寫小說,晚上偷跑出去犯案?
怪俠小說家、知名電視電影編劇郭箏
上下千年縱深文字海,揭帝王將相、才子英雄的底!
他從小跟著史學家祖父陶希聖讀水滸、看三國,書櫃總有一整套二十五史坐鎮,長年潛泳於浩瀚書堆,通透正史與野史,總是能從文章的裂縫中看見「怪事」:有人漏說了什麼,有人瞎掰了什麼,讓斯文人變莽夫,好漢背上千年黑鍋,流氓混成了高貴的皇帝!
歷史的「真相」只有一個嗎?啟動根植於史料的想像,從秦漢一路解鎖到元明,謎團一個接一個蹦出:
義大利犯罪學家切薩雷.龍布羅梭指認劉備乃是「天生型罪犯」?
他的拜把兄弟大鬍子張飛其實是高帥文青?
元朝是歷史上的好萊塢時代?
春秋時代的編劇比現在的編劇更會灑狗血
劉備廣受軍閥歡迎,是因為他擁有一萬多輛超級跑車?
史上最荒謬的兩個笑話:赤壁之戰與淝水之戰
劉邦踢兒女下車的真相是……
§*§*§
謎題提示:
☆秦朝是怎麼滅亡的?
關鍵存亡之戰,才一統天下十二年的大秦帝國禁衛軍不見了,最後替秦王出征的是囚犯,指揮官竟是會計和牢頭!勇猛無敵的秦朝精兵去了哪裡?
☆劉備是什麼樣的人?
三國英雄輩出,劉備窩囊又老打敗仗,這個愛哭鬼憑什麼受愛戴?張飛的書法造詣深厚,白面無鬚,斯文秀氣;趙子龍才是體格魁梧,方面大耳的壯丁。
☆赤壁之戰在打什麼?
曹操本來根本不想打這場戰,號稱八十萬水軍,原來全都不是他的。那麼,他為什麼要打?
☆北宋為何瞬間崩潰?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被看扁的朝代,疆域小、軍事弱,皇帝還被綁架。但宋朝文明程度遠遠超越前代,資本主義已萌芽,如繼續發展,很可能會是世界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作者簡介:郭箏
本名陶德三,1955年生。現專事劇本與小說創作。
1980、90年代活躍於文壇,曾獲洪醒夫小說獎。以筆名「應天魚」出版武俠小說《少林英雄傳》;以筆名「郭箏」出版短篇小說集《好個翹課天》、《上帝的骰子》,長篇歷史小說《如煙消逝的高祖皇帝》、《大話山海經》,以及武俠小說《鬼啊!師父》、《龍虎山水寨》等。
劇本作品包括:《赤壁》、《挖洞人》、《去年冬天》、《國道封閉》與《彈子王》等。曾七次獲新聞局優良電影劇本獎,以及法國杜維爾亞洲國際影展最佳編劇獎。
出版社粉絲頁: 印刻文學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oCW8paCajI/hqdefault.jpg)
中國最短朝代 在 喺中國成立以前,各個朝代之中,有一啲朝代由於相似性或者 ... 的推薦與評價
夏商周(又稱三代)和商周夏后、殷商、周朝:中國有文字記錄的最早的世襲分封制朝代。 春秋戰國春秋、戰國:諸侯國混戰的兩個時期。 先秦秦朝以前的歷史。 ... <看更多>
中國最短朝代 在 [閒聊]統一中國最快的王朝- 看板Warfare 的推薦與評價
1.秦朝:
從秦國受封始算的話,應該是所有朝代花最久的,從嬴政親政的前238
年開始算,至前221年滅齊,則為18年。
2.西漢:
從劉邦受封漢王(前206年)開始至前202年垓下之戰,楚漢相爭約五年,
如果算至消滅最後有威脅的異性王英布的前195年,則為10年左右。
3.新莽:
新莽應該算是特例,是所有通過篡位建立的朝代中唯一篡奪整個統一王朝
的,理論上來說開國及統一,但開國之後就因為各種莫名其妙的托古改制政策
而迅速走向滅亡,不算秦朝的話算是最短命的統一朝代,也是頭尾最短的統一
政權(秦朝還有前身秦國時代漫長的歷史)。
4.東漢:
中國史上唯一由大賢者魔導士、不是,是前朝宗室身分開創的統一朝代。
很難清楚劉秀舂陵起兵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有一天會成為天下之主,但至少在其
兄劉縯因為鬥爭被殺之後,其脫離更始政權的決心便已決定,若從劉秀更始元
年(23年)持節河北,正式踏上統一天下的道路(雖然中間一度搞到被敵方通緝,
落魄到要騙飯吃),脫離更始政權始算,至建武12年(36年)滅成家止,則為14年
左右,若由更始二年(24年)受封蕭王始算,則為13年左右。
5.西晉:
三世祖,如果把父執輩算成二代的話,則為四世祖司馬炎開創的朝代,開國
時憑藉其父祖三人的奠基,晉已據有魏蜀之地,統一戰爭就是滅吳戰爭,若由司
馬炎稱帝(265年)始算,至滅吳(280年)滅吳約為16年,若從高平陵之變(249年)司
馬懿奪取魏政則約為32年,又從司馬昭封晉公(258年)算起,約24年。
6.隋朝:
史上得國最速最易者,由楊堅於北周宣帝大象2年(580年)假借遺詔篡奪周政,
至隋開皇10年(590年)招撫嶺南止,約12年,而漢四郡故地在本朝及之後的唐朝花了
數代人的氣力皆未能完整收回,自此正式從中原政權獨立出去。
7.唐朝:
自李淵於隋大業13年晉陽起兵(617年)起,至唐貞觀2年(628年)滅梁師都止,
約為10年,本朝聯合新羅滅亡高勾麗,但也僅奪回大同江以北,未能重據漢四郡故
地。
8.北宋:
北宋延續周世宗未竟事業,從開國(960年)至太平興國4年(979年)滅北漢止,
基本統一漢地,約20年,而未能收回此前的各漢人政權皆據有的漢唐交州故地,往
後的元明清三代亦未能收回或長期據有,導致交州地區正式離心,逐漸形成現代越
南。
另外還有爭議點是說,北宋算不算統一,此時應該算是宋與北方的遼金並立,
甚至加上西夏的三足鼎立時期?
9.元朝:
元朝有點難以起算,因為此時的中國本部並未統一在同政權底下,若由成吉思
汗1205年侵夏至1279年滅宋,約75年,若由1235年蒙古第一次侵宋算起,約47年。
10.明朝:
若由1364年朱元璋自立為吳王,至洪武20年(1387年)平遼東為止,約24年,若由
1356年攻陷集慶(應天)開始算,則約30年。
11.清朝:
若由1616年後金建國開始,到康熙22年(1683年)消滅明鄭為止,約68年,由1636
年皇太極改金為清開始算,則約48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241.17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30154838.A.AF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