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702)
確立左傾價值觀
1948年來香港在培正讀了兩年後,父親1950年讓我轉校到中共領導的愛國學校香島中學。記得剛踏足這學校時,真是耳目一新,與在培正時同學間的嬉鬧、冷漠、孤單完全不同,這裡的同學老師的親切友愛,就像大家庭一樣。在那裡四年,是我青少年成長和確立左傾價值觀與人生觀的關鍵時期。老師真心相信「只有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可以救中國」,這信念推動他們的教學熱誠,而整個校風就洋溢互愛互助精神。我認識了許多好同學,包括後來成為妻子的梁麗儀。
那時的左派機構,在香港居次等地位。愛國學校的老師薪資低,畢業生的社會出路狹窄,而且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在這樣的機構工作、學習,所依恃的就是政治信念。
儘管教育的目的,是要學生「愛社會主義祖國」,但不是用硬銷的、不可違背的「洗腦」方式,而是循循善誘,老師和「幫助」你的同學都真誠相信他們說的一切,他們是希望你也「覺醒」「進步」,走上他們認為的光明大道。
當時閱讀的幾本書,對我政治信念的形成,起了關鍵作用。
一本是我早前提及的艾思奇的《大眾哲學》。顯淺、生動,通俗的語言,通過許多具體故事和形象來講唯物論、辯證法、社會發展規律等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大道理,我讀時十四五歲,讀後認為自己已經認識了這些哲學道理。艾思奇,原名李生萱,筆名是愛(艾)、馬克思(思)、伊理奇·列寧(奇)的意思。《大眾哲學》1934年至1935年在《讀書生活》半月刊連載,1936年出版單行本。從抗戰到中共建政的整個時期,在宣傳中共的思想意識上起了很大推動作用,許多年輕人不會看馬列的原著譯本,只看《大眾哲學》就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真理,並以此成為他們的思想武器,引導他們走上追隨中共革命的道路。在國共鬥爭中,國民黨有學問的人很多,但沒有人以通俗語言、通過講哲學的方式寫出這樣的書。國民黨的對策是將此書列為禁書。現在看來,《大眾哲學》根本不是哲學,而是政治宣傳,是為達到當時中共的政治目的而寫的。
一本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寫的《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英文本在1937年出版。中譯本有許多名稱,為了逃避國府的查禁,用得最多的書名是《西行漫記》。我少年時購入的版本,書名是《長征25000里》,是1938年出版,1949年重印的版本。美國記者斯諾,在1936年通過一些人的介紹、聯絡,進入中共西北根據地延安,進行了三四個月的採訪後,寫成這本巨著。通過對毛澤東和中共高級領導人周恩來、彭德懷、朱德等的採訪,生動地講述了中共紅軍在國民黨圍剿中大逃亡的「25000里長征」,建立西北根據地的「民主政府」的面貌,其中最突出和生動的,是由毛澤東自述的「一個共產黨員的來歷」。後世有關毛澤東早年的成長和活動的資料,許多都來自這裡。
斯諾不是共產黨的信徒,他以自由記者的身份,帶著當時無法理解的關於革命、紅色政權、蘇區的文化政治經濟、共產黨人的信仰等疑問,如實報道他的所見所聞。在當時來說,在中國大部分地區,以至全世界,都彷彿撥開了中共的神秘面紗,展現了斯諾筆下的中國共產黨的面貌。這本書迅速被譯成多國文字,並由暢銷書而成為經典著作。在中國廣大地區,影響力尤其驚人。當時許多年輕人都是因為讀了這本書而奔赴紅色根據地,或直接間接為中共奪取政權效力。
在中共建政之初,我讀到這本書,也禁不住對中共革命者為建立新中國的努力無限敬佩,亦嚮往這種革命生涯。
斯諾所寫,是不是中共紅色根據地的真貌?毛澤東和其他幾位領導人的事跡是否真實?
我想到的是,在美國作家Barbara W. Tuchman所寫的《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1911-45》一書中,記載了抗戰期間,有幾位記者訪問延安回到重慶,向蔣介石夫人宋美齡讚揚共產黨人廉潔奉公、富於理想和獻身精神。宋美齡感觸良深,默默地凝視長江幾分鐘後回身,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們講的有關他們的話是真的,那我只能說他們還沒有嘗到權力的真正滋味。」
已經嘗到權力滋味的蔣夫人這句睿智而感傷的話,可惜當時沒有被傳播。而在斯諾訪問延安後幾年,紅色政權在西北較為穩固,就開展了鬥爭運動,而我那16歲的小姑姐也在那次的所謂「搶救運動」中被批鬥,並抑鬱而死。
在中共建政後,好長的一段時間,這本當年鼓舞了無數青年投奔延安的《西行漫記》,居然沒有再重版,後來重版也只是因應斯諾再訪華而作「內部發行」。我對此未有深究,但相信必有中共認為不適宜在掌權後公諸於眾的原因。中共的政策此一時彼一時,沒有真正要堅持的理念,一切都以有利於掌權者權力為依歸。
《大眾哲學》和《西行漫記》兩本書,對中共在國共鬥爭中佔取社會意識的上風,大有幫助。
對我年輕時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有影響另一本書,是一本蘇聯小說。下一篇再談。(31)
圖1,中學一次郊遊與同學們合照,後排左一是我,前蹲者右一是梁麗儀。
圖2,1938年初版、1949年重印的《長征25000里》(西行漫記)。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墨小鯊 LAZY SHAR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迷途哲學鯊?|係香港讀哲學有咩用?哲學系畢業心路歷程|墨小鯊 LAZY SHARK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過三爆四|一對一線上輔導】 ▸ https://forms.gle/zDQSMh...
中大哲學出路 在 區諾軒 Au Nok-h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對立法會協調的「囚徒困境」理解
立場新聞有一篇訪問戴耀廷的文章,以博弈論囚徒困境作喻,寓意只有各派合作才有望爭取更多議席,我猜想法應該不難明白。協調的過程中,類似的想法經常閃過腦海,但觀點卻有點不同,當真拿博奕論設想初選協調困局,我會得出三個結論:
1. 協調成功會得到更多議席,新人會有更多機會進佔席位;但現存政黨與素人無法合作,對現任議員反而不大影響。
2. 只有新人/現任議員一方願意協調,蝕底的不是願意協調一方,不協調一方反而因相近陣營爭相出選,分薄相近政治光譜支持。
3. 不選擇合作的原因是不信任對方的話,應該選擇多輪協調,以增加合作誘因。
這些觀點或許都不必用博弈論便可得出,但既然談起博弈論,為免下文太複雜,嚇怕大家,索性先把結論說出來好了,我絕對不是專家,歡迎專家賜教。
有利新人與否
關於現在的協調制度是有利傳統政黨還是新人的問題,本文不會用「素人」能否當選為命題,因為有素人不想被歸類為素人,有些參政多年還稱自己是素人,根本是建構出來的身分,無法拿來分類。我會把對局,也就是參與選舉的持分者分為新人和在任議員,關心的是新人有多大機會晉身立法會,那怕甚麼黨派也好。我假設說法亦與本土派利益相符,曾經聽過他們說,一可能終極目標,是取代議會的傳統政黨,不取代主流泛民,議會政治不會有新想像,不會硬起來抗爭。對我來說,本土派、素人、男神女神當選都無所謂,議會路線可以藉選舉期辯論,這裡只關心新人相對舊人有多大機會勝出。(註1)
不能否認的是,新人先天地比現任議員蝕底。無論知名度、議事經驗、往績,做過議員一定比未做過的好,這叫做現任優勢(incumbency advantage),是公認的選舉現象,何況現任議員在這次運動中,大部分也獲市民好評。新人也很難要求現任的人棄選讓路,以民主黨為例,側聞今屆預算只出選原本勝出的議席,你可以批評公民-民主兩大黨雄踞五區主導議會會出現甚麼問題,但總難扣上霸道、人家出選不合理的帽子。新人要吐氣揚眉,必須靠競爭,爭取市民認同。
(表一)
參照表(一),2016年立法會選舉,民主陣營在缺乏協調下直選和區議會(二)取得40席中的22席。(註2) 今屆沒有協調的話,可以預算所得議席相近,而現任議員基於優勢和反送中運動表現,很大機會連任,粗略綜合傳媒報道,尋求連任的大概都有18人,當作現任裡真的有人很不濟,有2人被淘汰了,加上不再尋求連任空出來的議席(4席),給新人進佔的議席只有6席。(註3) 筆者認為,要讓新人有較大空間晉身立法會,進佔新議席一定比和現任議員競爭容易,如果加上協調成功應得的新增2席 ,至少有8席予新人競爭。
把推算放到新人、舊人的對局裡面,會得出圖二的情景:
(圖二)
換言之,要有更多議會新面孔,理性選擇應該是支持協調。歸類新人、舊人的分析侷限是,無法全面計算政黨、素人參與協調的誘因,對政黨來說,新人的位置同樣可以是擴張的地方。但站在所有新人的理性選擇,應該是協調,增加競爭位置才是,仍覺得單憑一己之力可以勝出,是很進取,也很nash equilibrium。
不協調一方反而削弱勝算
另外,比例代表制有趣的地方是,有別於一般囚徒困境,相近陣營的人不互相協調,到頭來只會互搶選票。現在一種說法是,A 候選人不全然能盛載B 候選人主張,所以協調是消滅放棄者的聲音。第一,民主體制的落敗者,不見得勝出的人代表他們的主張;第二,比例代表制本身的設計便是彰顯社會不同陣營的聲音,提供的誘因反而是鼓勵相近陣營的人整合,即使是協調過程亦然。博弈論來說應該是還有子博弈之類的考慮,這裡筆者未敢深究,但正確的想法應該是A(可以是泛民/本土/素人)的支持是否足以成為勝出者的一員,而不是B是否統戰了我的主張。
真的要填充其餘方格,牽涉很多主觀考慮,未必正確,謹以九龍西為例分享一下。
a) 不協調一方的陣營代表交涉失敗,會各自派出候選名單,造成派員過多分票現象。比例代表制設計下是與光譜相近的對手競爭,影響自己派別的勝算,比影響對方派別還大。這裡假設大部分舊人都屬主流泛民,與新人有票源之別。
b) 有論調指舊人基於現任優勢,就算不參與協調,憑基本盤一定安全過關。但近日九龍西的案例說明,網上輿論對黃碧雲的批評,對現任形成一定程度的壓力;同時,政治光譜相近的工黨和民協同有意派人出選,沒有保證一定穩勝。(註4)
c) 若如右上角,新人不協調,他們頂多是混戰,很多「素人」表示有意參選,戶分相近選票,可能最後只得一席。分析未能顯示的是「素人」和「新人」分別,因為未能凝聚力量,新席位很可能由傳統政黨新人囊括,甚至有建制派看準票源分散,奪得議席,故以0.5表示風險。另一方面,左下角呈現的,卻是素人願意協調,但舊人不願協調的情景,都會出現一樣結果。九龍西比較多傳統政黨競爭,我假設分票問題一樣嚴重。
d) 任何無法協調的結果都會導致議席減少,無論只有一方成功協調,還是完全無法協調,都預想拿不回4席。
單以九龍西變化推演,我們便得到圖三的結果:
(圖三)
結果很明顯,除非我誤解了比例代表制,否則很難設想主動提出不協調是一個理性選擇。或許各方都好想成為坐二望三(2.5)的一方,可你的勝利是建立於對方協調失敗為前提,是己方不能控制的。
立場新聞的報道還有一點對協調機制的批評是,泛民終歸是難以信任,沒有人會知道關鍵時刻他們會否遵從承諾棄選。我沒有預知未來的水晶球,只能說根本地不信任的話,已無合作可言,不過要確保對方遵從承諾,博弈論便主張重複博弈以促進雙方有基礎合作。最初擬議選前無約束力投票,便是為了在棄選以外,多加一次機會讓各方慎思參選勝算。而且,敢一反承諾者,也很難再取信於政界。
要35+一點也不容易
最後想強調的是,要達成立法會過半的目標,一點也不容易。上表可以看見,地區直選聯同區議會(二)充分協調,24席已是很樂觀的結果,香港島我衷心希望多贏一席達4席,然而你不能排除第二個王維基參選,你都做不到團結,哪有資格呼籲別人集中支持?究竟有幾多人有議席非必然的憂患?還有11席要從傳統功能組別處拿回來,把陳沛然醫生算進我方,還要多爭至少3席。拓展傳統功能組別談何容易,直選失利一席,便要寄望傳統功能組別多一分。
不過所謂博弈論分析侷限亦甚多,不必把它奉為圭臬。有人會考慮怎樣的協調形式才較有利、有人甚至覺得不支持才最符合團隊的處境,這些都不是囚徒困境或本文能處理的範圍。正如Jonathan Wolff在最近一篇訪問說:「哲學家第一件事是學習聆聽多於言說」;「只有鞋匠懂得造鞋,但也只有消費者才懂得鞋哪兒軋腳。」(註5)
我們不必聽到有人不同意協調便撻伐,或許背後有其苦衷,又或者只是不同意某部分,聆聽,是制度建立之本。別只批評沒有調和的方向便好,那不會找到出路。
----------
註1:本文對新人舊人全無價值評斷。
註2:假設這就是不合作均衡(納殊均衡,Nash Equilbrium)
註3:假設現任議員繼續連任的話,有機會包括:民主黨(7席)、公民黨(4席)、人民力量(1席)、街工(1席)、熱血公民(1席)、香港眾志(1席)、小麗民主教室(1席, 加入了工黨)、朱凱廸(1席)=17席。這裡不計DQ喪失議席,新民主同盟范國威也參選的話,在任議員參選則共計18席。
同一政黨尋求新人接班,會被歸類失去現任優勢,權當新人類別。
註4:以新舊分類,缺點是難以分析傳統黨派新舊人參選多寡所帶來的分票問題,表格只是以九龍西為據推論議席起落。
註5:http://justice-everywhere.org/health/beyond-the-ivory-tower-with-jonathan-wolff/. "The first thing philosophers have to do is learn to listen rather than talk.""only the shoemaker can make the shoe, but only the customer knows where the shoe pinches."
中大哲學出路 在 Charles Mok 莫乃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從做人事顧問工作的朋友也聽到類似消息,指大企業不會在香港本地畢業生中請MT (Management Trainees)。雖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似終對畢業生有一定影響。即使IT行內不少本地中小企業和創業公司都指請人不易,我仍相信要協助新畢業生適應和準備。歡迎任何意見!香港畢業生,香港人自己幫!
收到風,香港多間大企業已收到指示,這幾年香港各大學的畢業生一概不聘用,或將job interview改在深圳舉行,看你能不能入境,若連境也入不了即已在示威或其他活動中被列進黑名單,連面試都省了。那聘用誰來工作?大陸畢業生多的是呢。
我想跟這一群被大企業摒棄的香港年青人說──恭喜。我衷心恭喜你們終於可以掙脫香港幾代人的束縛,恭喜你們終於(被迫)看清入大公司做奴隸獸並非人生唯一的出路,恭喜你們光復青春,青春本來就有無限可能性。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畢業入大公司是「成功」的唯一標準?但我這一代或上兩代人都習慣了待在安全區,習慣重複走大夥兒已經走過的路,因此我看見很多人走入「體制」,入大企業,抱著一份安穩的工作,每天過著重複又重複的日子直到退休,就算不快樂也不敢改變,然後帶著遺憾終老。若不是今年這場運動令香港人覺醒,這一代也許還會繼續重複上幾代的遺憾。終有一天,我們都要多謝那些曾經嫌棄我們的人。被大企業摒棄是塞翁失馬,你們將來會比前人更精彩,但也要付出代價。無論如何,生存下去,時間會站在你們的一方。
無需擔心沒有大公司聘用,只需關心自己實力夠不夠,要贏除了靠信念,更要know-how。黃霑先生曾說:「世上沒有懷才不遇的人。」真正的叻人不會覺得自己好叻,只有自卑於水平不夠的人才會叫自己叻來作掩飾,你可曾聽過發哥叫自己「周潤叻」?真正有才華的人都很謙卑,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停學習,接受意見,渴望進步,這樣強大而謙遜的一代將會所向披靡,槍炮子彈是滅不了你們的。
掛念學弟學妹,前兩天回母校中大,在我曾經一日去兩次的NA can吃了照片中這碟飯,好感動,在變幻無常的世界中,還有個飯堂的味道十年如一日的頹。然後,我由新亞經「情人路」行去那時我minor哲學上課的聯合書院,又約了同學們新年後一起去眾志食螢光筆飯。
畢業好多年了,我每天都問自己,如果我今天就死,any problem?其實人生並不是人們想像中那麼複雜,今天所做的,值得嗎?你在做你喜愛的事嗎?就這麼簡單。因為即使想計算,也會發現在自己控制範圍內的因素極少,唯一可以控制的是自己。
那些被體制拒諸門外的年輕人,不要怕。無論你將來做什麼工作──教師、地盤、記者、廚師,請做到最最最好,揸的士都可以揸到發光。我期待由你們開創的黃金時代。
➡️ 新專欄 #蘭開夏道 — 真港女生活日誌
➡️ www.patreon.com/daisywong
#王迪詩
中大哲學出路 在 墨小鯊 LAZY SHAR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迷途哲學鯊?|係香港讀哲學有咩用?哲學系畢業心路歷程|墨小鯊 LAZY SHARK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過三爆四|一對一線上輔導】
▸ https://forms.gle/zDQSMhvMPgoUPFen9
【預約免費理財需要分析|投資理財交流群組】
▸ https://forms.gle/LhnSAYi6j8pmg4wVA
. . . 本集傳送門 . . .
0:01 - 前言
01:05 - 香港 YouTube 缺乏哲學本科資訊
01:44 - 你們對哲學有什麼看法? 和我膠流一下吧
02:03 - 我和哲學的緣份...
03:05 - 我早期的影片...
03:22 - 什麼時候對哲學有興趣? 副學士時期...
05:02 - 決定港大雙修心理學和哲學...
06:01 - 身邊人的反應?
07:20 - 大一時對選學系的迷茫...
08:30 - 為什麼喜歡哲學課?
08:54 - 如何堅持信心? 投射心理
09:40 - 哲學讀什麼?
11:40 - 哲學對我有用嗎?
12:23 - 小總結。
// ღ // ღ // ღ //
. . . 更多墨小鯊 LAZY SHARK . . .
大學鯊系列
▸ https://reurl.cc/9XAeQx
副學鯊系列
▸ https://reurl.cc/OqaZeg
心理鯊系列
▸ https://reurl.cc/VXZAqb
電影鯊系列
▸ https://reurl.cc/8nAEOd
日常鯊系列
▸ https://reurl.cc/v1bY41
// ღ // ღ // ღ //
. . . 金主歡迎 . . .
▸ https://streamlabs.com/tsukishima_hitomi
▸ https://payme.hsbc/mozishark
// ღ // ღ // ღ //
. . . 社交平台 . .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moziii_5/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mozishark
// ღ // ღ // ღ //
. . . 本集內容 . . .
#大學選科 #哲學系 #畢業出路
#港大哲學 #文學院 #文科出路
#應唔應該讀哲學 #想讀哲學 #想入哲學系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