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懂詹姆斯.岡恩(James Gunn)在《自殺突擊隊:集結 The Suicide Squad》(2021)到底在玩什麼梗,請看這篇。本文列舉幾項典故來談談,先從阿根廷的伊娃.裴隆(Eva Perón)開始說起⋯⋯。
.
1945年,曾掌握阿根廷軍政大權的胡安.裴隆(Juan Perón)倉皇下台。與此同時,他與後來以「裴隆夫人」聞名於世的伊娃結婚。裴隆是一介武夫,他清楚軍人形象無法服眾,要贏得民心必須倚靠貼近民心的魅力。
.
此時,他意識到被喻為如玫瑰般嬌豔的伊娃足以作為自己攻城掠地的利器。伊娃出身貧賤,是不被承認的私生女,早期流連酒家。但她天生美艷,也有過人才智,使得裴隆拜倒裙下。不只是裴隆本人,當她走上阿根廷各地的演講台上,人民無不被她的過人魅力給折服。
.
除了美貌之外,伊娃以其貧窮出身說服挨餓的百姓,自己能夠傾聽眾生疾苦。在她的賣力助選之下,裴隆得以重掌權力,在1946年選上總統。而伊娃也始終在背後為丈夫運籌帷幄,鞏固其民望。
.
然而,裴隆夫婦雖然善於營造形象,但絕非善男信女,在他們的主導之下,阿根廷成了一個法西斯國家,獨裁專政治國,誅殺異己。對納粹主義異常崇拜的裴隆,更大量收容納粹分子躲藏,包括「死亡天使」約瑟夫.門格勒(Josef Mengele)與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等人。
.
在1952年,伊娃.裴隆因為癌症去世,以33歲之齡揮別人世。身後,她獲得了國葬的至高待遇,在過往的阿根廷,這是元首才享有的特權。
.
1976年,提姆.萊斯(Tim Rice)與安德魯.洛伊.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共同製作音樂劇《艾薇塔 Evita》重現伊娃.裴隆的一生,描寫出身低微的她如何一步步爬上權力核心、獲得萬民擁戴。該音樂劇最終成為了經典,也促成了亞倫.帕克(Alan Parker)翻拍為電影版《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Evita》(1996),由流行歌后瑪丹娜(Madonna)飾演伊娃.裴隆。
.
這對夫婦當時的確費盡心力,讓自己能夠享有救世濟貧的形象。但《艾薇塔》可不是他們出錢製作的政宣戲劇,而是英國人看見故事的戲劇化成分,加油添醋創造出的作品,完全是一種對阿根廷的浪漫想像。
.
伊娃.裴隆不免從而被尊為女神,但事實上她雖然時常為底層發聲,對奢侈品的愛好程度恐怕不落伊美黛夫人(Imelda Marcos)之後(這在劇中也描寫,但僅被淡化成成為慈善家之前的習性)。就連這場史詩級的婚姻,也未必真正幸福,有史學家認為這很可能不過相互利用的假面婚姻。
.
在《自殺突擊隊:集結》之中,這只是身兼編導的詹姆斯.岡恩眾多埋很深的梗之中的其中一個。
.
劇中,科托馬爾他(架空的南美國家,與阿根廷一樣說西班牙語)的獨裁者西爾維.奧盧納向「小丑女」哈莉.奎茵大獻殷勤,他開誠布公地說,自己需要一個像她一樣美艷的夫人來襯托自己,如此無疑能讓他獲得人民支持。在這段對白之中,奧盧納更提及自己對納粹人士的收容政策,已經明顯代表他就是在影射裴隆將軍。
.
沒想到,詹姆斯.岡恩玩了一個精彩翻轉。他讓哈莉.奎茵當場殺害奧盧納,理由是「如果這個男人很危險,就得讓他送命」。這個編排不只是一個對歷史典故的顛覆,也像是一種性別革命。
.
女性依附在男性獨裁者之下,享有榮華富貴與政治權力,這類為虎作倀的故事,已經儼然成為一個陳腔濫調。更不用說居然還有人將之美化,拍成音樂劇與電影,表面上是在描寫女性如何自主,但本質上依然暗示女性若不緊扒著有權力的男人,光靠自己根本無法創造不凡。
.
哈莉.奎茵如果同意奧盧納的提案,那這終究只是再走一次伊娃.裴隆走過的路。所以她的選擇是,直接大開殺戒,殺掉偽善暴君,表徵21世紀的女性,不再傻傻靠別人,也不必再被男人操弄,既然槍(權力)握在手上,那為何不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
詹姆斯.岡恩除了在《自殺突擊隊:集結》玩了裴隆夫婦的典故,還在一開場就重演了惡搞版的「豬玀灣事件」(Bay of Pigs Invasion);全片表面上是一個愛國行動,演變到最後,「美帝」陰謀居然逐漸遭到揭露,冠冕堂皇理由一大堆,在乎的終究還是自身利益;再來,入侵之後將人家的國家搞得一團亂再拍拍屁股走人(居然與美國目前撤離阿富汗的時事高度相合)。熟知美國現代史的觀眾,觀賞全程應該既視感濃濃。
.
至於巨大海星這種獵奇怪物,熟知影史典故的影迷大概也能為之投射,不知詹姆斯.岡恩或1960年時創造牠的DC漫畫家是不是也曾看過島耕二執導的《外星人現身東京 Warning From Space》(1956)?該片的外星人同樣也是海星扮相。而本片劇末,巨大海星死前一番對星空的囈語,該不會是對《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1982)的致敬吧?
.
在冷戰前期,這類巨獸(巨螃蟹、巨蜘蛛)電影在美國B級片的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其中隱喻的無疑是足以毀滅世界的核能力量。而片中只要帶好面具(mask)就可以躲開襲擊的海星,是不是像極了COVID-19的隱喻?(不過這個設定應該只是神奇的應景巧合,因為電影是在2020年二月殺青,當時美國尚未大流行)
.
離開漫威轉效DC的詹姆斯.岡恩,藉由這部作品展現了無止盡的爆發力,不只是對節奏的掌握以及娛樂性的拿捏。更以嬉笑怒罵的態度嘲弄「世界警察」美國人的自以為是,對比意識形態保守許多的漫威,DC在他操盤之下,竟能以一種近乎反文化的精神重新翻轉美國現代史,對性別敘事也有獨到觀點,「驚為天人」四字已不足以形容。要是給詹姆斯.岡恩持續操盤,未來該是DC的世代了。
.
對了,詹姆斯.岡恩當時之所以會被迫離開漫威,正是因為戀童傾向的言論被揭露之故。不妨看看《自殺突擊隊:集結》當中對小朋友產生威脅的人是什麼下場,這題問哈莉.奎茵就對了。
.
.
(圖為「小丑女」哈莉.奎茵。)
#自殺突擊隊集結 #TheSuicideSquad #華納兄弟
#詹姆斯岡恩 #JamesGunn #小丑女 Warner Bros. Picture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半瓶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猜火車 黑色追緝令 鬥陣俱樂部 偷拐搶騙 補充: 12:04 提到的樂團平克佛洛依德,專輯【迷牆】曾做過音樂電影,導演是亞倫帕克 Alan Parker...
亞倫帕克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諱言,全球影視產業發展至今,最顯而易見的爭論,就是「傳統院線」以及「新興串流」的角力。尤其今年疫情爆發,人們足不出戶,電影院無限期歇業,加速串流的演進,上週好萊塢兩大龍頭華納兄弟和迪士尼分別出招,就能看出戲院與串流的此消彼長。
前者宣布將 2021 年的 17 部電影,採取「院線」、「串流」同步的方式放映,消息一出,全美電影院龍頭 AMC 等電影院股價一夕暴跌;後者則在12月10日的投資者會議中釋出多個熱門 IP 的影集,且將原先敲定上戲院的《小木偶皮諾丘》、《小飛俠彼得潘》真人電影版轉往「Disney Plus」放映,當然,迪士尼的股價一夕暴漲,可見多數投資人樂見此模式。
串流興盛,對於電影院本格派的導演們來說,自然大為光火。克里斯多夫諾蘭、丹尼維勒納夫等人跳出來抨擊華納,丹尼維勒納夫甚至親筆致信,大聲疾呼「電影院長存」,在迪士尼大舉攻佔媒體版面,股價因「Disney Plus」上漲的彼時此刻,丹尼維勒納夫的這封信,可能更顯得重要。
我贊同丹尼維勒納夫在信中所說的,電影在大銀幕上放映不僅是一項事業,它更是一種藝術形式,是人們僅存的少數藝術之一。某程度來說我是電影院的擁護者,今年我看到最棒的電影,都是在電影院的邂逅。
7 月在台北電影節看了蔡明亮的《日子》,從影片開頭到結尾我幾乎是張大了眼,定神凝視,途中也短暫閉上眼睛,但不是入睡,是為了專注聆聽,想看見、想聽見《日子》。11 月在金馬影展第一個週末,在大銀幕窺見河瀨直美的《萌之朱雀》,現在回想起來,仍舊是當時最幸福的事。
在一個又一個漆黑的盒子中,它們或大或小,但都有一個共通點——在銀幕上透出來靈光是無法取代的。
但我也想說,守護電影院傳統的人也不需故步自封,串流至今展現的能力消弭很多缺憾,創造更多可能性。簡單舉例,當馬丁史柯西斯的《愛爾蘭人》因為資金和片長關係,走傳統商業院線放映賠本風險極高,苦無片廠接手,這時只有 Netflix 力挺投資 3.5 小時的作品,一部史詩鉅作才得以問世。
再來,《紙房子》起初西班牙播映收視不佳,若在以前或許早就石沈大海,但透過 Netflix 的操作,推向世界。《紙房子》拋開西班牙,精準在寬廣的世界上找到同一群受眾,口碑發酵,演變成現在的規模與聲量。
同樣的案例也適合放在鍾孟宏的《陽光普照》,此片在 Netflix 播映等於是打開了眾多國家的受眾,讓更多觀眾欣賞,《綜藝報》的首席影評 Peter Debruge 就將鍾孟宏的《陽光普照》選進年度十大電影的榜首位置,某程度來說,因為 Netflix 美國人才有機會看見此作品。
因此,串流是能夠打破傳統院線商業規則的利器,少了與電影院分帳的遊戲規則,獲利風險改變,創作者就有了「作者」魂魄,不需要僅是套公式的販賣商品,而許多作品就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這當然是我擁抱串流的主因之一。且串流平台隨選隨看的觀影模式,不同於過往電影院的時刻表、有線電視綁死的時段,觀眾能自由在平台上挑選作品,而非等待電視台定時餵養,等於是將選擇權交還觀眾。
從上述說到金馬影展,每年金馬影展選映破百部電影作品,人人時間有限,都要從片海中做出優先選擇,甚至是搶票手腳比拼之下的敗陣,不免放棄許多想看的作品,今年我則因為工作關係,某些已買好的場次不得不忍痛放棄,如亞倫帕克的《午夜快車》;河瀨直美的《殯之森》、《沙羅雙樹》和葉瑞良的《一時一時的》。對我來說,這些電影現在都有望能透過串流觀看,彌補錯過影展的遺憾。
台灣知名串流平台『Giloo紀實影音』目前正熱推「2020 金馬影展許願池投票」,活動分為「紀錄片」和「非紀錄片」兩大項目,影迷各別有 5 票選擇,候選者則是今年在金馬影展放映的所有電影,透過這樣的機制,讓影迷們以「廣大民意」決定 Giloo 的未來選片。換句話說,無論是想重溫的影展電影,或是因時間或其他私人因素錯過的放映,都有可能讓 Giloo 召喚回小螢幕,不限時間、不拘空間的在觀眾面前展映,這就是串流平台的可能性。
2020 年金馬影展的靜好與遺憾、美麗與哀愁,都能灌注於 Giloo 。投票傳送門:https://bit.ly/2W2Kveh
📝最後,再度分享今年在金馬影展看完《萌之朱雀》的短評,這是我今年影展看到的最佳作品:
河瀨直美相當克制地娓娓道來一段家庭詩篇,故事分拆為上下兩篇,以 15 年為時間跨度。河瀨直美開場將鏡頭對準外婆、舅媽燒飯的身影,似乎宣告以女性為主體的敘事主軸,但隨著劇情展延,外甥榮介的成長情緒,成為《萌之朱雀》關注的對象,因榮介的生母遠居大阪,舅媽成了榮介對於媽媽的想像,上半段結束時凝視舅媽的背影,無論榮介是對母愛的依戀,亦或是對女人的幻想,都成了不可言說的禁忌,這份隱隱流動的情愫,也成了這個家的暗湧核心之一。
15 年後,寄居在山林間的一家五口,興衰全繫緊在林業發展上,但產業沒落,人口外移,父親孝三對於家鄉的愛成了徒勞,幻化成荒廢的綠光隧道,而一家人的經濟重任,則落在已經成年的外甥榮介的肩膀。經濟結構的轉移,直接造成父權的旁落,成為壓垮孝三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生活消散的重量,推動了死亡。
然而,孝三之死似也和外甥榮介對舅媽(孝三的老婆)的愛意有關。自古以來,經濟與父權間息息相關,經濟重任轉移於外甥榮介,讓孝三無力抵擋父權的空轉,造成孝三的無用及對妻子和外甥情感上的困惑,兩者彼此作用,或許成為必然的死亡。但河瀨直美也毋須將孝三死亡的原因道明,讓觀眾有自我解讀的想像空間,對角色的想像,對敘事的留白,能說清楚的,不能講明的,皆是《萌之朱雀》散落一地的巧妙。
例如,暗戀榮介的表妹美智在離別前夜,大聲傾瀉對表哥的愛意,青春的直接,是為不留遺憾,這是《萌之朱雀》能說白的情感。而榮介與美智終能敞開胸懷,在屋頂共賞滿天星斗,此處河瀨直美刻意不拍星空,定神凝視於角色,就留給觀眾對於「美」的想像,這幕就成了觀眾與角色間難以忘懷的共同記憶。
再來,另一層的想像與不能直言的,則是榮介對舅媽的愛意。如上文提及,榮介之於舅媽,無論是對母愛的依戀,亦或是對女人的幻想,都是幾十年的積累,並非單一情緒與事件能解釋通徹,這份情感的複雜性河瀨直美看見了,就留給觀眾想像 15 年的空白。最終,河瀨直美在片尾讓榮介與舅媽握手道別,僅用一場戲,便釋放 15 年的幽微情緒,而這份壓抑的情感千迴百轉,終能轉進觀眾心頭。
說到底,河瀨直美並無意張牙舞抓地透過榮介的愛意,挑釁日本社會的倫理綱常,於是更大膽的舅媽與外甥之情,就埋藏在想像之中,與表妹的告白拉開距離。而河瀨直美不以獵奇式的眼界捕捉,反倒輕輕撿拾起這份情緒,留給角色最後一抹溫柔,這份不能言說的複雜情緒,握手、道別,成了《萌之朱雀》片尾氣質的底蘊,繚繞於心,後勁久未散去,觀眾的眼淚輕彈,幽幽流轉在 15 年前後的夏天,終歸被奈良樹海療癒。
最終,孝三的死亡鬆動裹足不前的家,能說的、不能說的通通裹藏於山林間,河瀨直美游刃有餘地拿捏精準,處理起來毫不笨重,賦予嚴肅議題其輕盈特質,《萌之朱雀》全片緊扣奈良縣樹海,遲暮中年的悲劇傷痛、少年少女成長的喜悅與失戀,全融於樹景,人性的酸甜與苦辣,終能被大自然輕撫。
《萌之朱雀》遊走於紀實與虛構之間,河瀨直美更以省略敘事的手法,看似什麼都沒說,實則道盡情愫的流動與生活的滄桑,裹藏動人的美麗與哀愁。節制的筆觸、純粹的靈動,成了河瀨直美難以忽視的作者印記,長成令人驚豔的首部長片,也奠定河瀨直美未來劇情長片的走向。
#Giloo紀實影音 #金馬影展
亞倫帕克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反正你只是牆上的一塊磚頭...」
.
我對平克佛洛伊德的音樂不熟,但亞倫帕克( Alan PARKER )導演的《平克佛洛伊德:迷牆》名氣太大,還是趁影展期間補上。
.
《平克佛洛伊德:迷牆》透過歌詞與剪輯,讓觀眾看見高牆的聳立與堅不可破,不同世代的人們輪番上演著不同戰爭,或許是世界大戰、種族性別抗爭、反對填鴨教育、淪為金錢奴隸、不明究理的偶像崇拜與狂熱(法西斯主義的捲土重來)、與自我的徬徨、空虛、挫敗的心不斷對戰等。電影裡的男孩/藝人/軍人,可以是不同角色也可以是同一個角色,演繹創傷與迫害如何在每個人心底留下傷口,蠶食靈魂,拖往無間地獄。要想改變「結果」,就得向獨裁、威權、歧視宣戰,即便它們是一堵又一堵堅固的高牆,也要往前衝撞。
.
《平克佛洛伊德:迷牆》的剪輯突出、音樂與劇情穿插的編排巧妙、亞倫帕克導演很懂得用影像煽動(渲染)觀眾的情緒,即使不是平克佛洛伊德的歌迷,也會被音畫給深深吸引住。影片融合音樂劇、MTV、戲劇、動畫等元素,看得人眼花撩亂,尤其難忘劇中幾場動畫,各種變形與符號與暗示,看得人嘖嘖稱奇,#放在2020年的今日觀賞也完全不顯過時。
.
#推倒每一座迫害人權與人心的高牆
亞倫帕克 在 半瓶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猜火車
黑色追緝令
鬥陣俱樂部
偷拐搶騙
補充:
12:04 提到的樂團平克佛洛依德,專輯【迷牆】曾做過音樂電影,導演是亞倫帕克 Alan Parker
亞倫帕克 在 只留無盡唏噓【Boogie島】#亞倫卡特#AaronCarter #新好男孩 ...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偶像歌手浴缸溺亡,年僅34歲!被親爸親媽吸血一生,只留無盡唏噓【Boogie島】#亞倫卡特 #AaronCarter #新好男孩 #尼克卡特. ... <看更多>
亞倫帕克 在 [新聞] 慟!午夜快車英國名導因病過世享壽76歲-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英國名導亞倫帕克今傳因病逝世。(翻攝自IMDB). 〔記者許世穎/綜合報導〕曾執導《午夜快車》、《阿根廷別為我哭泣》的英國名導亞倫帕克(Alan ... ... <看更多>
亞倫帕克 在 無影無蹤- (快訊)英國知名導演亞倫.帕克(Alan Parker)辭世 的推薦與評價
(快訊)英國知名導演亞倫.帕克(Alan Parker)辭世,享壽76歲。他的代表作包括《名揚四海Fame》(1980)、《迷牆Pink Floyd – The Wall》(1982)、《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