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有食差
#誰說溫州沒有大餛飩
人在溫州吃餛飩。
很多年前就聽說溫州沒有大餛飩,一如蒙古沒有蒙古烤肉,四川沒有川味牛肉麵,這些都是台灣發展出來的美食。
可是詢問溫州在地年近五十的饕客,他告訴我以前溫州的確有「大」餛飩,只是漸漸大字不見了。
這位老饕曾跑來台灣吃溫州大餛飩,除了餛飩的口感完全不同,他舉出以下的不同:
一,溫州餛飩沒有老虎醬。
二,溫州餛飩是清湯。
三,溫州餛飩的皮更薄。
今天是我第二次在溫州吃餛飩,第一次在下榻的香格里拉酒店,每天早上都有一位廚師負責現煮餛飩,生餛飩沒下鍋前看起來很大,盛裝入碗全是一朵朵的白色浮雲,看不到肉在哪裡,所以我對溫州「大」餛飩有了一些猜想。
果然今天來到經營五代的老溫州餛飩擔,看到老闆娘包餛飩,好大一張皮,幾乎薄可透光,再塗上一點點肉餡,用手一攏一包再倒扣,雖是中空少肉,放在盤子上卻是好大一顆,稱為溫州大餛飩並不吹牛。
一旦下鍋煮熟後原形畢露,跟台灣很多肉的溫州大餛飩相比,就只有很多很多軟軟的皮,以及很少很少細細的肉。
溫州餛飩讓我想起蘇州的泡泡餛飩,一顆黃豆大小的肉餡,包出餛飩的飄浮感。
我以為台灣早年比較富裕,餛飩漸漸多肉了起來,與中國出現了差異,就像中國也有牛肉麵,二十多年前去蘭州吃牛肉麵,牛肉只有指甲片大小。
幾年前舊地重遊,蘭州牛肉麵也有大片牛肉,甚至每桌都加點如山一般隆起的牛肉切盤,兩岸食差就是這樣此起彼落,忽近忽遠。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華旅旅遊
#跟著王瑞瑤吃喝玩樂在溫州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在溫州吃餛飩 #順便學溫州人包餛飩 #中空法像降落傘 #老溫州餛飩擔 #號稱傳承五代 #老闆娘20歲開始包到52歲 #大家叫他餛飩嫂 #肉餡是機器剁的 #餛飩皮薄可透光...
人在溫州吃餛飩 在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在溫州吃餛飩
#順便學溫州人包餛飩
#中空法像降落傘
#老溫州餛飩擔
#號稱傳承五代
#老闆娘20歲開始包到52歲
#大家叫他餛飩嫂
#肉餡是機器剁的
#餛飩皮薄可透光
人在溫州吃餛飩 在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兩岸有食差
#誰說溫州沒有大餛飩
人在溫州吃餛飩。
很多年前就聽說溫州沒有大餛飩,一如蒙古沒有蒙古烤肉,四川沒有川味牛肉麵,這些都是台灣發展出來的美食。
可是詢問溫州在地年近五十的饕客,他告訴我以前溫州的確有「大」餛飩,只是漸漸大字不見了。
這位老饕曾跑來台灣吃溫州大餛飩,除了餛飩的口感完全不同,他舉出以下的不同:
一,溫州餛飩沒有老虎醬。
二,溫州餛飩是清湯。
三,溫州餛飩的皮更薄。
今天是我第二次在溫州吃餛飩,第一次在下榻的香格里拉酒店,每天早上都有一位廚師負責現煮餛飩,生餛飩沒下鍋前看起來很大,盛裝入碗全是一朵朵的白色浮雲,看不到肉在哪裡,所以我對溫州「大」餛飩有了一些猜想。
果然今天來到經營五代的老溫州餛飩擔,看到老闆娘包餛飩,好大一張皮,幾乎薄可透光,再塗上一點點肉餡,用手一攏一包再倒扣,雖是中空少肉,放在盤子上卻是好大一顆,稱為溫州大餛飩並不吹牛。
一旦下鍋煮熟後原形畢露,跟台灣很多肉的溫州大餛飩相比,就只有很多很多軟軟的皮,以及很少很少細細的肉。
溫州餛飩讓我想起蘇州的泡泡餛飩,一顆黃豆大小的肉餡,包出餛飩的飄浮感。
我以為台灣早年比較富裕,餛飩漸漸多肉了起來,與中國出現了差異,就像中國也有牛肉麵,二十多年前去蘭州吃牛肉麵,牛肉只有指甲片大小。
幾年前舊地重遊,蘭州牛肉麵也有大片牛肉,甚至每桌都加點如山一般隆起的牛肉切盤,兩岸食差就是這樣此起彼落,忽近忽遠。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華旅旅遊
#跟著王瑞瑤吃喝玩樂在溫州
人在溫州吃餛飩 在 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人在溫州吃餛飩
#順便學溫州人包餛飩
#中空法像降落傘
#老溫州餛飩擔
#號稱傳承五代
#老闆娘20歲開始包到52歲
#大家叫他餛飩嫂
#肉餡是機器剁的
#餛飩皮薄可透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3TUPleBeJY/hqdefault.jpg)
人在溫州吃餛飩 在 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兩岸有食差
#誰說溫州沒有大餛飩
人在溫州吃餛飩。
很多年前就聽說溫州沒有大餛飩,一如蒙古沒有蒙古烤肉,四川沒有川味牛肉麵,這些都是台灣發展出來的美食。
可是詢問溫州在地年近五十的饕客,他告訴我以前溫州的確有「大」餛飩,只是漸漸大字不見了。
這位老饕曾跑來台灣吃溫州大餛飩,除了餛飩的口感完全不同,他舉出以下的不同:
一,溫州餛飩沒有老虎醬。
二,溫州餛飩是清湯。
三,溫州餛飩的皮更薄。
今天是我第二次在溫州吃餛飩,第一次在下榻的香格里拉酒店,每天早上都有一位廚師負責現煮餛飩,生餛飩沒下鍋前看起來很大,盛裝入碗全是一朵朵的白色浮雲,看不到肉在哪裡,所以我對溫州「大」餛飩有了一些猜想。
果然今天來到經營五代的老溫州餛飩擔,看到老闆娘包餛飩,好大一張皮,幾乎薄可透光,再塗上一點點肉餡,用手一攏一包再倒扣,雖是中空少肉,放在盤子上卻是好大一顆,稱為溫州大餛飩並不吹牛。
一旦下鍋煮熟後原形畢露,跟台灣很多肉的溫州大餛飩相比,就只有很多很多軟軟的皮,以及很少很少細細的肉。
溫州餛飩讓我想起蘇州的泡泡餛飩,一顆黃豆大小的肉餡,包出餛飩的飄浮感。
我以為台灣早年比較富裕,餛飩漸漸多肉了起來,與中國出現了差異,就像中國也有牛肉麵,二十多年前去蘭州吃牛肉麵,牛肉只有指甲片大小。
幾年前舊地重遊,蘭州牛肉麵也有大片牛肉,甚至每桌都加點如山一般隆起的牛肉切盤,兩岸食差就是這樣此起彼落,忽近忽遠。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華旅旅遊
#跟著王瑞瑤吃喝玩樂在溫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h-lTz_KmG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