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自序
書名「意料之外」這四個字,想了很久很久,要用精簡文字道出我的人生,又要令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絕對不可以草率決定,多番推敲,才能定案。
「意料」既代表意大利的料理,跟我分享的意大利飲食文化非常吻合,而「意料之外」更可指我的人生裏接踵而來的驚喜,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像從來也沒有想過在2019年,移居意大利的20週年,可以出人生的第一本書。
從小到大,學業中上,沒有什麼大抱負,只是一個性格爽朗率直,熱愛運動及烹飪的普通學生,樣子又不是特別出眾,所以當闖三關當了空姐時,清楚記得哥哥跟我說,「現在的航空公司請空姐標準真的大不如前!」哈哈! 我一點也沒有生氣,反而用過了海便是神仙的心態説:「那個外籍考官應該喜歡我陽光樂觀的性格,把我取錄。」當然要感謝父母供書教學,在17歳時更有機會到美國達拉斯做了一年交換生,英文對話大有進步,否則亦考不上空姐。
1994年偶然一次機會,在希臘旅遊認識了丈夫,4年長途拍拖後,終於決定擔上過埠新娘的角色,離開家人朋友及土生土長的香港,孤身戰戰兢兢地接受這人生的一大挑戰,當時腦海充滿千千萬萬個問號!
來到這個非英語系國家,深深明白要努力融入社會,第一個要解決的必定是語言障礙,所以我在香港已經辦好手續,在米蘭一所意大利文學校,報了一個密集課程,為將來打穏基礎,機會永遠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在這二十年的歲月,經歷過很多甜酸苦辣的日子,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東西,每次都從中學習,吸取經驗與教訓,令自己變得更成熟堅強及獨立自主,因為「真正」幫到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每件事情發生都有原因,不論好與壞,很多時候,當發生的一刻,我們不會明白,但過後,可能才會恍然大悟過中因果。每個我人生遇過的人,不論是深交、平水相逢或是過客,都會帶給我一些啟發及領悟,是一種緣份。沒有以前的我,就沒有今天的分享。
人生有不同階段,老實說,這兩三年我才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以前都是為生活而活,很多承擔與責任。2016 年中,無心插柳開了「意大利衣食住行」這個專頁,用貼地生活化形式深入地介紹意大利一些鮮為人知的事物,一邊分享,一邊自我增值,除了學了很多新的知識外,更認識了很多不同行業階層的人,令人脈視野更加廣闊。另外最大收穫就是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新朋友,我現在去那裏,都有當地朋友招呼,為旅程留下美好回憶。
一直有留意我的粉絲,一定知道對我意義重大的食譜,就是「鮮番茄蝦意粉」,沒有這食譜,從來不知道有這麼多人喜歡跟我做菜,亦沒有我今天的分享,這食譜在我開頁初期,一星期為我帶來5000 粉絲,給予我無限的動力去尋找理想。所以封面特別選了這個菜式作紀念。我還用這食譜在專頁舉辦了一個烹飪比賽,把31碟來自世界各地的followers 成品相片拼成相簿,視覺震憾。本書特別為大家精心挑選了45個食譜,大部分出自丈夫的家鄉拿坡里,5個在香港拍攝,40個在羅馬,非常感謝兩地的專業團隊。
常常收到很多followers的留言,有些感謝我的食譜, 令她們煮意粉技巧大有進步;有些說欣賞我的魄力、幹勁、正能量、行動力及感染力。老實說,我從來沒有刻意做些什麼,做人做事隨心隨意,沒有太多顧慮或渴望什麼回報,做事只求問心無愧,就是這樣不經意的態度,反而驚喜連連,機會一個接一個。
做人宗旨,承諾非常重要,答應了自己或他人的東西,無論大小事情,我都會盡力而為,不肯定的我絕對不會輕易答應。
兩年前,構思出書,尋找人生的一大滿足感與認同,利用在意大利20年的生活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雖然熱愛烹飪,但不想只出一本冷冰冰的食譜書,希望讀者在學燒傳統意菜時,亦可以從其他分享中,對我及意大利有更深的了解。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也不同,對我來說,只要我做的一切,對社會某個層面,或對某些人帶來正面的影響,已算是成功。
我更邀請了九位香港意國人妻,用千字分享她們的生活點滴與及對每個不同城市的感受。從她們的故事,大家可以深深感受到意大利南北中部的文化,差別原來是這麼大。
意大利歷史悠久,由多個不同民族組成,藝術文化、豐富天然資源、風景優美,是全世界擁有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意大利人對飲食的堅持與執着,值得我們欣賞如學習。加上又是世界時裝之都,時尚用品世界聞名。以上種種原因,每年吸引千千萬萬的遊客。
最後,感謝出版社負責人林雨給予出版機會,亦感謝羅馬專業烹飪學校A Tavola con lo chef 贊助場地拍攝食譜,感謝品牌贊助食材及服飾。衷心感謝所有為本書製作過程出過力的所有朋友,特別感謝香港及意大利家人一直在背後的支持、協助與體諒,讓我能無後顧之憂地寫新書內容。
希望正在閱讀這本書的你,能從中感受意大利的獨特文化風情。
KELLIE KO
2019 夏
訂購意料之外一書
https://bit.ly/3rkhlWx
香港23間圖書館書單名上
「人脈廣闊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人脈廣闊英文 在 意大利衣食住行- KK Life in Ita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人脈廣闊英文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脈廣闊英文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人脈廣闊英文 在 [請益] 英文差又沒車又沒人脈如何找工作? - 看板Aussiekiwi 的評價
- 關於人脈廣闊英文 在 2022networking人脈-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 ... 的評價
- 關於人脈廣闊英文 在 2022networking人脈-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 ... 的評價
- 關於人脈廣闊英文 在 2022networking人脈-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 ... 的評價
- 關於人脈廣闊英文 在 經營人脈不如創造好人緣 - Facebook 的評價
人脈廣闊英文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閱讀是最好的學習」這一句在 閱讀前哨站 首頁顯眼的標題,從部落格成立至今就放到現在。我不曾改變過這句話,卻也是這句話,對我帶來了最大的改變。為了學習「如何閱讀一本書」,我開始對每一本讀過的書寫下讀書筆記,並且將心得整理成部落格文章,透過這樣持之以恆的紀錄,我有了一些不同的體悟。
圖文好讀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
1.跨能致勝
2.誰會說故事,誰就是贏家
3.完成
4.最高學習法
5.破框能力
6.財務自由實踐版
7.金錢超思考
8.從內做起
9.僧人思考
10.零規則
.
【為我帶來啟發的書單】
.
我發現,只靠讀書,雖然沒辦法直接改變你的人生,但是,從書本裡你可以找到許多的「啟發」。這些啟發,或多或少會改變你思考事情的方式,讓你想要接觸不同的觀點、學習不同的知識、嘗試不同的行為。接著,就是當你踏出了那一步、往未知的領域前進了那麼一些,這時候,改變才會發生。
2020年,我從讀過的70本書、寫過的56篇讀書心得裡面,挑選出10本我個人最喜歡、最受啟發的書來跟你分享(前兩年的Top 10好書推薦:2019年、2018年)。我挑選的這10本書裡頭,有些帶給我思考上的衝擊、有些帶來特別的靈感、有些則幫我改變了行為和習慣。
以下,我會簡單分享這些書的心得,以及我得到的啟發。每一本書我都會附上完整心得的長文連結,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直點進去閱讀全文。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吧!
.
1.#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AI世代的成功法
當初我讀完《跨能致勝》之後,馬上寫道:「這是我2020年至今最喜歡的書,它有故事、有理論、有溫度,用廣闊的視角和獨到的觀點,帶人們領略『在這個越來越需要超級專業化的世界中,如何獲取和培養跨界能力、體驗多樣化、探索跨學科的領域?』」
在這本書尚未推出中文版之前,我就用Audible英文有聲書聽過一次,當下已經非常喜歡,後來推出中文版後又讀了第二次。在年底的時候,當我得知這本書也名列「比爾蓋茨2020年度五本選書」,能跟他有類似的選書品味,心裡真的感覺到非常的開心。
作者從運動界、藝術界、商界、學界,挑選了許多發展過程截然不同的人,說明專才跟通才的差異。不過,這本書的中文版有一些小缺點,因為是四個人聯合翻譯的作品,所以會感覺有一些地方的前後連貫性沒有這麼理想。但是整體來說,作者要傳達的觀念還是非常的有意思的,對我來說算是瑕不掩瑜。
帶給我的啟發:讓我換個角度思考,不一定要執著於「成為特定領域前1%的專家」,而是結合跨領域的專業能力,發揮出截然不同的獨特性,去達成另一種類型的前1%。跨能人才懂得尋找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的「稀缺性」,提高自己獨特的「價值」。這本書讓我對於即將執行的目標,產生了更多靈感。
.
2.#誰會說故事誰就是贏家:讓你在幾分鐘內感動人心,說服任何人、做成任何事
《誰會說故事,誰就是贏家》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作者認為「說故事」的策略可以應用於當今商業的溝通挑戰,協助企業和公司用更親切的方式塑造形象、傳遞訊息、與客戶建立關係。當你想要讓任何人接受你的服務或商品,靠得不只是規格或數據,更多的時候是你說了什麼故事。
作者在書中應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說明了為什麼要說故事、如何說故事、該說哪些故事。我認為,這本書除了對各種大小的公司有幫助之外,對於準備職場簡報、經營個人品牌的一般讀者也會有所啟發。你只要把書中的「顧客」換成你要溝通的「對象」,把「公司」換成「你」自己就可以。
因此,無論你是在經營個人品牌、在公司擔任行銷或業務的職位、或是想推廣產品和服務的創業家,這本書都會對你非常的有幫助。書中會用實際的範例和步驟,帶你建立四種必備的故事:價值故事、創辦人故事、使命故事、顧客故事,這本書不只談理論,更有許多的地方會帶著你實作。
帶給我的啟發:以前,我總是覺得自己不是一個說故事的高手,常常用理工人的觀點,覺得如果要做一件生意,就開談規格、要談賣點,要談價格。現在,我被「說故事」的觀念說服,也從許多其他的商業故事認識到這個手法的優點,我開始思考關於自己更深層的故事,這本書是一個很好轉捩點。
.
3.#完成: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已實現的有效練習
面對新的一年,應該有很多人都會興高采烈的寫下自己的「新年新希望」,但是你知道嗎?根據統計,有92%的人會半途而廢。如果你想真正「完成」自己許下的新希望,《完成》這本書是我認為在新的一年,你會最需要的一本書。
作者寫作的方式,會讓你感覺有點像是一個幽默的脫口秀演員,有時調侃、有時鼓勵、有時自嘲。雖然,作者的文字之間充滿了輕鬆風趣,但是他給出的建議卻十分誠懇和執行。例如,把目標砍半、把時間加倍、把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記得回顧自己的進步。從這本書裡,你也會學到如何克服完美主義的心魔,讓自己「不完美地前進」,贏過九成不能完成目標的人。
帶給我的啟發:原本我一直很猶豫要不要開始錄製 Podcast,總是擔心自己比較內向、無法對麥克風唱獨角戲、感覺自己還不夠格、可能沒人喜歡自己的聲音,因此,遲遲無法完成這個延宕許久的目標。這本書幫我用輕鬆的方式,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終於踏出了第一步。這一步,幫我帶來更多的勇氣和自信。
4.#最高學習法:12個改變你如何思考、學習與記憶的核心關鍵
《最高學習法》這本書讓我超級驚艷,我分兩個面向來講。第一個是這本書的評價非常好,我喜歡在網路上先看別人的評論,做為自己的選書參考,但是我完全找不到這本書的負評。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幫助讀者選書的〈選書,兩好三壞〉專題文章裡,沒有紀錄任何負評的一本書。
第二個是這本書真的是我以前從來沒有讀過的類型。書的主題是在講人類的大腦是怎麼學習和記憶的,最特別地方就在於,作者竟然把「這本書的本身,當成這本書的範例」。舉個例子來說,其中一個理論是,為了提高我們的記憶力,背誦東西應該首重「更高的複習頻率」,而非「單一長時段的複習時間」。
所以,他在四個不同的章節,放了同一張照片(上面有一些文字)請你看10秒。然後,他又在某一個章節裡,在同一頁上放了四張一樣的照片,請你連續看40秒。在書的尾聲,他請你回憶兩張照片裡面的文字。結果非常鮮明,分散在四個章節的照片,帶給我們的記憶深刻許多。
帶給我的啟發:第一次體驗到「紙本書」的設計和編排方式,可以讓我這麼深刻地體會到,腦袋如何去學習和記憶。這本書必讀紙本書,其他的媒介都沒辦法帶你如此深刻的震撼。我也體會到,學習「如何學習」的另一個好處,會讓我們學到「如何教學、說服和影響」,這是一體兩面的事情。
.
5.#破框能力:全球TOP50管理大師教你突破「專業」陷阱
《破框能力》是帶給我思考衝擊的一本書,作者在談我們常常會陷入一種稱為「能力陷阱」的境地,也就是說:「當你越擅長自己做的事情,就會一直去做。做得越多、越擅長,就越願意去做。這樣的循環讓你獲得大量專業經驗,卻容易讓你受限於專業框架,落入能力陷阱。」
你如果想在職場往上爬,想往管理職邁進,那這種能力陷阱會成為一種很大的障礙,作者認為克服這個陷阱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行動後思考」,由外部的行動,改變內在的想法。如果你想要像一個領導者一樣思考,唯一的辦法就是先讓自己像一個領導者一樣行動。
作者強調,當你跟那些「優秀的領導人」做著一樣的行為,你才有可能反過來刺激自己的想法,去思考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發掘背後的原因和技巧,淺移默化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書中也提供具體建議,教你怎麼克服三種陷阱:專業陷阱、人脈陷阱、忠於自我陷阱,很顛覆我想法的一本書。
帶給我的啟發:以往我也曾經落入作者說的一種心態,那就是想要「先想清楚再行動」。結果,往往實際的情形是,想了半天卻滯足不前,永遠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還不夠格。現在,我在職場上的工作規劃,開始加強「行動」的部分,更願意讓自己嘗試以往不熟悉、不習慣的互動方式。
.
6.#財務自由實踐版:打造財務跑道,月光族、小資族也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財務自由實踐版》的作者是受過認證的財務規劃師,這本書也跟我讀過的其他財務自由理財書,有著滿大的差異和特色。作者不是單純只講財務和投資,他認為邁向財務自由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因此我們如何看待主要的收入來源「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他想透過這本書,提供一份健全的「財務、工作、生活」規劃指南。
如果你以為只靠著股市裡面殺進殺出,就可以提早退休,那是過於美好的幻想。作者除了提供穩健的投資策略之外,也說明了該如何善用自己的職場能力,找到你的使命感和成就感,獲得越來越好的本業收入。這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你必須學會享受這段過程。
關於書中談到稅務、保險和遺產規劃的部份,是財務規劃裡不可或缺的一環,作者以財務規劃師的角度,用平易近人的文字說明了這些規劃的原則和重點。雖然,書中的範例大多以美國人為主,但是觀念可以先學起來,再延伸到台灣的情境。
帶給我的啟發:首先是作者提到的「財務跑道」公式,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計算方式,讓我們知道自己的資產狀態,以及擁有的自由程度(選擇喜歡的工作)。另一個是關於「財務自由」的心態,並非達到終點才叫做自由,這樣反而會帶來「現在都只是在受苦」的假象。當你踏上適合的財務跑道,朝向終點邁進的每一個時刻,都是自由。有了這種認知和喜悅,前進的速度反而更快、更穩健。
.
7.#金錢超思考:《華爾街日報》最受歡迎財經作家,25道創造財富的關鍵思考,教你晉升有錢人!
《金錢超思考》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長年在《華爾街日報》撰寫財經專欄的作家,他透過長年來的觀察,對於人們該「如何思考金錢」有很深刻的洞見。他想告訴我們,如何有智慧地看待金錢、如何運用它,讓它成為一個讓我們生活更美好的工具。
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作者把金錢和「快樂」連結起來的方式,還有關於用錢來「追求物質」和「追求體驗」的差異和比較。另外,作者也說明了金錢和「時間」的關係,時間可以換取金錢,但金錢也能買到時間。當我們認識到金錢跟時間的關係之後,對於「投資」和「儲蓄」就能有更深刻的理解。書的後半段談金錢和「風險」的關係,以及我們該如何處理和面對這些風險。
帶給我的啟發:當我們對一件事情的心態對了,行動才會跟著對,對於「錢」這件事情更是如此。我學到三個重點,第一個是金錢帶來的體驗不分貴賤,追求體驗是很值得的消費;第二個是學會判斷保險的類別,什麼是不值得承擔的保險;第三個是活得太久竟然也是一種風險,需要將長壽風險納入投資理財的規畫當中。
.
8.#從內做起:頂尖領導大師淬鍊25年的10堂課
《從內做起》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所謂的「領導力」,就是你對別人的「影響力」。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把領導力拆分成「領導力五階層」。他認為提升領導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一些可以遵循的原則和步驟,是可以透過後天的方式培養出來的。
對我來說,這本書跟領導管理的經典書籍《與成功有約》有那麼一絲相似,都是作者本人從自己的故事和例子,延伸出包含人格培養、待人處事、心態建立…等論述,然後旁徵博引其他的書籍與文獻。從同樣身為內向者的作者身上,我被他「領導力不是天生,而是後天養成」的說法感動,他追求「自我成長」展現出的熱情,也讓我為之嚮往。
帶給我的啟發:「領導力的高低」是可以被定義出來的,一個人在不同的群體裡面,也會有著不同程度的「領導力」。重要的是,我們都能透過「領導力五階層」的步驟和方法,來逐步提升自己在群體中的領導力。也不要仗著自己在某個群體裡有著很高的影響力,就想把一樣的態度用在不同的群體上。
.
9.#僧人思考:從道場到職場,訓練你的心,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
《僧人心態》這本書是我今年讀到關於哲學思考方面,最喜歡的一本書。作者在社群媒體上非常火紅,擅長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把一些很棒的觀念包裝成激勵人心的短片。直到接觸到這本書我才發現,原來作者曾經從商學院畢業後,前往印度當過三年的僧侶,這件事情引起了我對這本書的興趣。
在這本書裡,作者把他在道場裡面的修練、跟僧侶們的交流互動、體悟到的人生的道理、還有千古流傳的智慧,帶回紛擾的現實世界分享給大眾。作者將道場中學到的普世智慧,巧妙地融合數位科技的推廣,加上他曾經是商學院出身的思維,打造出了一個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思想傳播平台。
僧人總是能夠以最平靜的方式,活出充滿意義感的人生。作者認為我們也應該學習這些智慧,用來面對你的內心情緒、處理你的人際關係,提升你在職場上的表現、改善你想要學習和進步的事物。每個章節後面都有許多的「試試看」步驟,讓我們採取具體的行動,來練習這些僧人教我們的事情。
帶給我的啟發:讀完後我得到三個好東西,讓自己更容易找到平靜。第一個是:「放下對於目標的執著,收穫來自於享受學習的過程本身。」第二個是:「練習抽離自己的原始心智,用愛和尊重來對待自己。」第三個是:「學會付出自己的喜悅,對別人的成功抱持祝福,你就可以擁有無限的快樂。」這本書也幫我重拾睡前「冥想」的習慣。
.
10.#零規則:高人才密度x完全透明x最低管控,首度完整直擊Netflix圈粉全球的關鍵祕密
《零規則》這本書在談Netflix創新企業文化背後的管理方式,作者正是創辦人暨執行長本人。特別的是,他邀請一位專門研究各地文化差異的學者跟他共同寫這本書。學者到世界各地訪談幾乎所有層級的Netflix員工,從新人工程師、中階主管、以及高階主管群,都是受訪對象。
這本書獨特的三方對話寫作方式「創辦人—學者—員工」,我讀起來的感覺,就像是親自在公司裡面走一遭,非常有代入感。Netflix特有的「自由與責任」文化,強調給予員工高度的授權、刪除繁瑣的行政流程和規則、重視員工之間高度透明的溝通方式。執行長以循序漸進的方法,顛覆傳統老舊的管理方式,讓整本書讀起來令人耳目一新。
書中許多環節都凸顯出「高人才密度」的好處,執行長把最優秀頂尖的人齊聚一堂,設計一個不會彼此扯後腿的績效機制,這讓員工們集中火力在提升公司的創新和競爭力。對待這些優秀的員工,給予他們自由,不要用規範和流程束縛創意;給予他們責任,讓他們有權決定重要策略、擔起公司進步的重任。
帶給我的啟發:這本書是我今年最喜歡的商管書,相比起我待的高科技製造業使用「規範與控制」來達到製造量產,Netflix看似「零規則」的管理方式則有利於「創新」。我沒有在這類型的公司待過,能夠這麼近距離了解這家公司的運作和理念,對我的領導思維帶來很多衝擊,也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團隊管理和帶人方式。
.
【後記:更多的好書推薦】
.
圖文好讀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的讀書心得,歡迎訂閱「閱讀前哨站的電子報」,每週都會寄送最新的文章通知。如果你喜歡用「聽」的方式吸收資訊,也歡迎訂閱我的 Podcast 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我會用輕鬆的方式說書、聊書,讓你能利用通勤之類的零碎時間,快速吸收我從一本書裡得到的收穫。
最後,提供一些閱讀的資源。想要培養閱讀的習慣?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想要徹底讀懂一本書?這篇文章可以幫上你〈對抗淺碟閱讀的最佳武器〉。想要學習在書中記下重點?這邊文章有多訣竅〈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
.
2021年正式起跑了,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
【博客來.2021 黃金月活動】
文章的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好康,那就是一年一度的「博客來黃金月活動」。我幫閱讀前哨站的讀者們爭取到了「限量2000份的 $50 優惠券」,需要的朋友趕緊去領取。更棒的是,我請博客來將我的年度書單,做成一個專頁讓你可以快速瀏覽我的好書推薦,千萬別錯過了!
領取粉絲專屬 $50 優惠券 https://bit.ly/2WHAdAr
「下一本讀什麼」年度書單 https://bit.ly/3pB9aDa
黃金月活動主場(全館3折起) https://bit.ly/2L8pTPs
人脈廣闊英文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盧斯達:紫荊黨治港會行嗎 — 不用相信港人,但要相信這裡的「資源詛咒」】
中國出身的「新香港人」要組「紫荊黨」參政,是香港三十年一遇的大變局。這班在中西兩邊都有聯繫的中環新菁英,與李超人一代港資富豪在歷史上的痕跡也相映成趣。李曾經感嘆,大概意思是過渡期的時候沒有抓緊機會參政、沒有培育自己的政治勢力。最後大家都看到中國對他越來越不友善,雖然他有留蟬脫後手,但正面衝突終究沒有議價空間。
因為重要 所以沒有民主空間
然後紫荊黨出現,不能說不是弔詭地希望完成香港富豪們的夙願。證明中國在政治壓倒一切的同時,仍不能在功能上放棄香港。雖然口裡說不,但身體還是很誠實。香港長期以來無法政改,是因為中國不搞資本帳開放,以維持「金融安全」不被顛覆,這裡成為唯一資本帳開放的中國地方,故此不能讓香港本土人口掌握自己的金融安全;這層複雜關係因為不好點明白,便屢次在政改爭議中化約為「事涉國家安全」和「愛國者治港」的套語。因此一日香港與中國存在這層關係,就一日不可能民主;可以有民主投票的形式,但人選需要是北京「信得過」。
追溯得更遠,這是冷戰以來決定的格局。冷戰不只決定了美國要聯合中國反蘇,而默許香港回歸中國,也注定有這層特定的政經地緣關係,北京不會讓香港搞真民主。除非中國開放資本帳,融入全球金融體系,在美國面前不再搞「中獨」;當香港徹底失去價值和能量的時候,就會有民主空間,但到時又會沒能力自行建設民主。現在我們是有能力,但沒有空間。兩種情況的結論都是不會有民主。即是香港有一日像敘利亞一樣,戰火漫天,但只要各種交易槓桿還在,香港還是會因資源詛咒而與民主自治無緣。
等於沙士以後,香港樓價金槍不倒,便涉及全中國狂印熱錢對抗美國量化寬鬆的遠因。這波秩序基本確保香港資產「五十年不變」。台灣可以民主化,除了因為島內人民持續強烈抗爭,更重要的是美國不再需要台灣做冷戰的反共戰艦,因為爭取目標由中華民國轉移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政權跟替對其大局無影響。蘇聯突進和強大的結果,是中國地位的上升、台灣失去「棋子」身份,但也因此可以得到民主。智利可以一直維持不亞於國民黨的高壓統治,因為美國在地緣上需要他,美國便默許犧牲當地人權。
反送中作為兩條統戰路線的成績表
紫荊黨的成立,當然與「反送中」脫不了關係。反送中對北京來說,是暴露了「港人治港」行不通。親建制派被超過一半香港人討厭,就是沒有號召力影響力。中國最終發現香港是一個政治上的沼澤,正所謂臭罌出臭草,在臭罌裡養不出好物種。無論輸送多少資源過來,他們還是搞不起來。
去年區議會的戰果便警示了情報結構性失誤,以及多年投資化為泡影。對於民主派自認中關社以來的統戰,本來是想爭取他們靠近建制,但抗爭者用自己的犧牲把泛民爭取了過去;建制派更加無力阻止本地動亂。無論何妖等激進建制如何舞高弄低,還是無法改寫在中國眼中,反送中是對其間接管治政策派發歷史成績表:結果是人心不回歸、溫和派激進化、親兵則像永續軟皮蛇。
劉兆佳曾經在紫荊黨消息出現一陣之前,發出耐人尋味的言論,謂香港很多建制派嘴上說愛國,但其實都是為了利益,愛國者治港不等於建制派治港,只靠「群眾基礎」不足的建制派不足以撐持大局。據此想像,北京對建制派的失望,不一定少過北京厭惡黎智英黃之鋒。
林鄭月娥是用來做行政工作的,留與不留都不是重要事,未來的政治規劃早就沒有他們的位置。令北京失去耐心的同樣包括港英政務官,他們無法解決政治矛盾,甚至連調度資源收買民心都做不到。林鄭的外交效應,讓全球反中形成、蔡英文選情起死回生,高票當選。如果再有機會,北京大概對 AO 治港十分戒懼。否則不用搞公務員 DQ 制度。
掉在地上的餅包誰人撿?
然而親北京的新香港人治港,是否就會如有神助?這始終還是受到香港作為集資地、存錢地的資源詛咒所限。眾所周知,中聯辦的也是「流官」,也就是外調進來、不熟港情、日久則調走的體制。傳統中國也是如此,江浙出身的士大夫,不會被委派到江浙地區,以免人脈網絡太深太長,有結黨營私,成為獨立王國的危險。中聯辦尚且成為忌憚目標,那號稱要有 25 萬黨員、「學習共產黨」的紫荊黨,又有多少來爭奪香港的諸侯?控制到香港,又可以向北京換取更多,做李嘉誠做不到的東西——與北京討價。以前因為「一國兩制」,香港無法干預中國政治。一旦紫荊黨那種披著兩制皮相的一國願景成立,港人參軍、「一國兩制」再續五十年,香港人口去白區化,但也會逐漸為中國政治鬥爭提供更廣闊的藍海,就像重慶。
人心不回歸是北京頭痛的事,但人心如歸則可能更大問題。當五湖四海的中國人都來到香港組黨參政,紫荊黨裡面分出三五七個派系路線,又與中國和外國滲和在一起,不是一個滋長雙面間諜和外國勢力的空間嗎?一旦擁有實權,就等於太平天國之後的漢人總督,開始有議價力。若果沒有實權,則不可能清掃本地尸位素餐的偽親兵,不能切實改革,久待沼澤的外來種也會很快被同化,成為一樣的垃圾;有實權則尾大不掉,很容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果實行這一套,被迫留港的香港人,就只能與敵同行,形勢會更加複雜。真正的短兵相接不是去年,而是將來。
特朗普說要抽乾華盛頓的沼澤,但每個地方都有沼澤,香港也有。本地人能夠勾結甚麼外國勢力?外來菁英借香港這個殼去互相勾結,有權力又發大財,還比較實在。英國人來到,也開始有了不奉君令的底氣。巨大的操作空間注定各方都有借殼爭奪的動機,香港注定永無寧日,這就是資源詛咒,但這也是香港可以一生懸命、不會死光的底氣。否則去年北京就出解放軍一乾二淨了。
香港人說走的人多,但現實就是過半數人錢在房產、沒錢、各種理由,而必須面對香港。香港人不需要做龍,形勢不許可就做好一條難纏的地頭蛇,要成為上海、重慶、北京這樣的地方。上海經歷過日本、也經歷過共產主義的搗毀,但後來還是有上海幫。從這個角度去看,只要不閉眼,就有戲可看,有戲可演,遠遠未到值得懷憂喪志的終局。
只要我們活著,就有香港。你不相信香港人,也要相信香港這個沼澤的韌力。一進來,力使不上。中國何其大力,但還是越管越亂,不是力不夠大,而是經常在官方文宣出現的「形勢複雜」四字使然。
人脈廣闊英文 在 2022networking人脈-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 ... 的推薦與評價
人脈 的英文#networking #career #professional #海外工作#留學#線上 ... 荷蘭或西方人很強調Networking (人脈),其實我覺得不一定是交友廣闊(當然 ... ... <看更多>
人脈廣闊英文 在 2022networking人脈-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 ... 的推薦與評價
人脈 的英文#networking #career #professional #海外工作#留學#線上 ... 荷蘭或西方人很強調Networking (人脈),其實我覺得不一定是交友廣闊(當然 ... ... <看更多>
人脈廣闊英文 在 [請益] 英文差又沒車又沒人脈如何找工作? - 看板Aussiekiwi 的推薦與評價
總覺得我這篇會被噓的很慘,先打一下預防針好了 = =
到澳洲來也三個禮拜多了
看著帶來的錢越燒越少就越來越覺得台灣越來越近了...
當初是想說語文能力那我先去找農場,或許聽、熟悉久了
基基本本想說的可以表達出來那就可以自己去找工作!
沒想到來這邊完全不一樣阿!!!就目前知道的再等農場的人
多數不清,大家都再等等等(目前在卡布丘這邊)
而有限的語文能力每天都是待在家裡看/等有限的資訊
(老包說:ㄧ開始沒工作就去玩得開心點阿! 但根本不敢出去玩阿)
中文的工作資訊,不論是背包客棧、大陸論壇還是四處加入臉書社團
真的...找不到就是找不到,這三個多禮拜來唯一找到的就是
ㄧ個賺不到錢的農場工作!運氣好打平,但大多都是負成長
徵工的人就很清楚明白的說了,又需要移動到三百多公里遠的地方
找到當下真的超想過去的,但冷了一陣子後和問了ㄧ些人後
對於這份工作也沒什麼信心過去
看看最近來三天的室友,條件跟我們差不多
就是多了會英文,基本聽說都會,馬上找到工作了...說因為在很遠的地方
不怎麼考慮,多遠? 大概ㄧ百公里遠
但是這是人家的本事阿,可以挑工作阿!!!
再加上人緣沒有很廣闊,認識的人都自身難保了哪還救的到你?
現在這邊的情況,連找仲介也不一定有工作,更別說還有趁機
想要騙錢的人大人有在阿。
很多人都說不要打黑工,但是 我還有選擇嗎?
再說黑工也不ㄧ定搶的到阿 <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19.142.201
騙人仲介費的工...
魚跟釣竿相信很多人都已經討論過了,但是釣竿在哪裡?
ㄧ堆人在找工作,只是他們可以洋洋灑灑的寫了ㄧ大篇英文自傳/履歷
加上好不容易找到的但英文聯絡...
為什麼?因為出門要花錢,坐車來回10塊起跳
偏偏附近走的到的地方又都沒什麼景點,剛來第ㄧ個禮拜天天逛大賣場
什麼東西便宜、哪一家便宜都可以幫忙推薦了XDD
依分類的話我應該屬於弱者這ㄧ環吧,但我還是想試試看只靠自己能活到什麼地步
所以才會跑來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的這裡,也許也是有點天真,以為多聽多看
就可以學會基本的溝通,但事實是我錯了也許是可以聽得懂他們的意思
不過接不了話,那也是沒用
工廠我也想去阿,但是沒有門路,能問到的都是需要仲介費...
但是我不覺得這有哪個點是需要交換的,要的可以直接站內信問啦
那我想問,等了三個月帶多少錢?後來是做了什麼工作?等的時候有出去玩嗎?
類似我們台灣的人力銀行,不收仲介費只是會抽你上班的一定比例薪水
做多久就抽多少,前提是你要會填英文履歷有工作再通知面試(OZ經理等級的人)
而不是合法的就是付錢"買"工作,看了很多都是一大筆錢, 聽說有保證上工的
但到目前還沒有看到相關的資訊。
還要那種先付才能上工,這種的我連賭都不想賭,有聽過是付錢人就不見了
或是付錢要你等工的...
還有另一種就付ㄧ筆錢,變成他底下的工人,有點小工頭的意味
賣自己工作的地方,幾乎都是再原本工作的地方都是待久了一點就開始做起類似
的生意,在原本的地方工作知道有缺馬上就PO網路要賺這ㄧ筆錢,也許是花錢買釣竿吧。
沒多久前還在PO找工作的,現在開始在找人收仲介費,ㄧ個人100要40個人...
(目前看的道的通常都是這一類,但都不保證的只要問詳細一點就不回答了)
據說韓國類似的情況,只要你是韓國人免介紹費
這個說法已經不只聽過ㄧ次了,不管是網路上或是老包室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