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國際不打孩子日!
親子交流是用溝通,不是用打罵的。
.
「國際不打小孩日」是1998年由美國有效管教中心在4月30日所發起的「Spank Out Day」行動,試圖呼籲眾人要重視體罰可能對孩童帶來生理及心理上的傷害,並且提倡在這天不打小孩,此後在國際上逐漸得到廣大的迴響。
.
#親子良性交流永遠不嫌晚
.
在台灣,自2006年開始,人本教育基金會每年皆會舉辦各種活動,向社會上的父母傳達不打孩子的觀念,今年「打造愛的家 我不打小孩」的活動計畫也已正式開跑!自即日起至5月10日,透過430基地的鏈結與支援網絡的開展,希望可以有助於家庭和諧關係的建全與落實。
.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響應「國際不打小孩日」,也加入此計畫,成為430基地的一員,我們希望和大家一起提倡不再體罰兒童,並推廣正面、溫馨的管教方式。新北黨部備有「國際不打小孩日」的紙本文宣,歡迎大家隨時來索取。
.
#為什麼不要打孩子?
.
2016年,美國學者針對「體罰」,設計出了一個大型的研究計畫,此研究分析了過去50年來以體罰方式管教小孩的75份研究報告,研究對象超過16萬名孩童,並且以打屁股或打手心作為變項,以觀察使用這些體罰對孩子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
研究結果發現,「體罰」會對孩子造成多種負面影響,包括:
🔍導致孩子可能出現更高的暴力傾向、反社會行為、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如憂鬱症);
🔍與有較低的認知能力和自尊心等狀況;
🔍使孩子與父母的關係變差;
🔍成年後也傾向支持使用體罰,造成親子關係的惡性循環。
.
簡言之,體罰確實會對孩子未來造成許多不利的影響,但是在臺灣,許多父母們卻依然認為體罰可以讓孩子聽話且對管教孩子有效。依據衛福部最新的統計數據,對兒少施虐的各個年齡層中,以30到39歲的年齡層最多 ,共2,977人、佔25.34%;而施虐者中有5,531人是自己的(養)父母,佔整體施虐的47.09%;施虐原因依序包括有習於體罰或不當管教(4,522人)、缺乏親職教育知識(2,078人)與負向情緒行為特質(2,547人)。
.
我們認為,孩子是父母最特別的禮物,親子交流最好的方式應是溝通,而不是打罵。與其用不當的方式管教,父母更可以去思考的是在跟孩子們的相處上,如何:
#練習聆聽孩子們的想法;
#以好奇來代替質問的溝通方式;
#以接納來取代反對;和孩子們好好說話,試著理解他們的想法,#用溝通取代打罵。
.
我們也期盼在教養過程中,針對父母可能會遇到的困境,政府可以投入更多的資源來協助,包括加強親職培力等,除了可以給孩子們更多的尊重,展現兒童的主體精神,也可以讓父母知道在教養的這條路上,他們並不孤單,進一步讓「不體罰」在台灣社會可以真正落實。
.
430
#宜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
#忌用打罵方式管教小孩
Search
以好奇來代替質問的溝通方式 在 非暴力沟通 的推薦與評價
在自我辩护前,在带着痛苦或恐惧质问前,在我用言语筑起心灵之墙前,告诉我,我听明白了吗 ... 其间,我和一位培训师示范了如何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倾听,然后请参加.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