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不食周粟】
畫中二人面容清瘦,在野外坡地對坐,旁邊是採薇的工具和一小籃薇草,你以為兩個清閒的文人雅士踏青野餐?非也,他們是商亡後「義不食周粟」的伯夷和叔齊。
其實從畫題《採薇圖》,可以聯想到二人離世前所作的《採薇歌》。二人本是商朝諸侯的兒子,父親死後,兄弟互相謙讓王位,最後兩人都放棄王位,雙雙離家投奔周文王。後來文王的兒子武王即位,不理伯夷和叔齊的勸諫,出兵伐紂,建立周朝,二人引以為恥,發誓從此不吃周朝土地的糧食。他們隱居於首陽山,採薇充飢,最後餓死。
這幅作品畫於宋代,正值南宋與金國對峙之際,是畫家李唐遙想多年前伯夷和叔齊的故事而畫。李唐經歷過靖康之難,從淪陷的汴京逃去新都臨安,飽受顛沛流離之苦,故而對家國之情尤其深。不難想像李唐以這段歷史作畫,描繪兩位死守氣節的歷史人物,是要「借古鑑今」,譴責投降變節的行為。
作品資料:
宋 李唐
《採薇圖》卷
絹本 水墨淡設色
縱27.2cm,橫90.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故宮博物院
#有人物 #在山水裏看花鳥 #用筆記 #着墨彩 #放位置 #記共鳴 #古畫 #藝術品 #藝術 #文化 #歷史 #繪畫 #宋代 #apaintingaday #arthistory #artculture #artlover #painter #hkinsta #instagood #852 #hkig #travel #artist #virtualtravel #museumhome #onlinemuseum #painter #instatrave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遺民之懷—溥心畬藝術特展 專訪:蔡耀慶 研究員 台灣地區繪畫發展,四十九年後渡海來台的書畫家帶來不同於以往閩、浙的氣象,這群書畫家中,溥心畬先生獨具面目,影響後世甚遠。溥先生逝世至今逾半世紀,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精選館內典藏及徵集海內外藏品二百六十件,匯集先生所作詩、文、書、...
伯夷叔齊餓死首陽山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盧斯達:《幽靈公主》男主角:「今日咁高興,不如打和啦!Super!」】
近日第一次看宮崎駿盛年時期的巨作《幽靈公主》,感覺好像進入一個令人窒息的困境,久久不能釋懷。
故事大家都知道:時間背景是日本上古時代,人神揉雜,達達拉城攻城略地,開發森林和鐵器,逐漸威脅魔法族的領土;魔法族是有靈性的巨大動物,例如巨犬、巨豬、吃人的狒狒、森林的幽靈……山神首領是居於森林埋沒處的山獸神。
一隻豬神被人類研發的火槍重傷,臨死前因為怨恨而成為惡鬼,發狂闖入居民。男主角見義勇為,將之殺死,右手因而感染魔神的怨念。之後在長老指引下,前往西方,即人類和神靈頻繁交戰的地區,尋找解咒方法。男主角來到了日本的西邊,那裡有三股勢力:掌握鐵器火槍技術的達達拉城、山獸神,以及大和朝廷。隱線中的朝廷希望借助達拉拉城征服山神,進而統一天下,那是一個部落紛雜進入律令國家的時代,故而最後達拉拉城在出征山獸神的時候,被朝廷的黃雀行動攻陷本陣。
男主角介入了火槍人類和山神的戰爭,又遇見了被山靈養大的魔法公主,經過一些親親抱抱就開始了左搖右擺。宮崎駿刻意模糊雙方勢力的善惡界線,不是一味鞭韃人類而歌頌自然,增加了故事的立體度。
人類一方亦不過為了生存,與山神的戰爭造就大量孤兒寡婦,人類也是被捲入的;山神為了維護自己的領土和尊嚴,面對人類入侵亦只能反抗,沒有誰比誰更邪惡。
如果男主角沒有出現,幽靈公主就是一個沒有身份認同障礙的人,她早就認同了自己是山神一員,因為男主角出現和抱抱親親,而她也左搖右擺。男主角剝奪了女主角身為魔法族的身份認同,令其陷入實然的從屬位置,可說是非常「父權」。
最重要的,是在火熱潮天的大戰爭,男主角由始至終像個局外人。他明明像金庸小說的 XX 少俠一樣身中劇毒,卻異常頹廢,好像一點也不著急,充滿戰後日本的佛系和認命氣息;被山神死前的咒念咀咒了,卻意外令其武力值大增,一箭可以將敵將的雙手射斷,但他沒有帶著這種武力投入任何一方,也好像不想為自己爭取甚麼,一直就被局勢推著走,這刻幫魔法族,下一刻又幫人類,最後因為朝廷螳螂捕蟬,所以男主角得到了「今日咁高興,不如打和啦!Super!」的機會,可以暫時聯合人類和山神一起戰鬥。
《幽靈公主》令人鬱悶的地方就在這裡,男主角從頭到尾都像個觀眾,而不像舞台上的主角。劇本當然反映作者的思想。宮崎駿說來說去,就是基於身為日本人、家族做軍火生意的羞恥感。這種強烈的拉扯,一方面就是積極加入左翼活動、神迷於中國,這是積極而衝創的一面;而《幽靈公主》,就充滿了一種心靈的遁世感。這不容易發現,因為片中有很多動作武打場面,有山獸神被砍頭後「暴走」成為死神的世界末日式結尾。然而主角從頭到尾,流血好、救人好、親親抱抱好、追逐敵人好,都像在旁觀。他的表情和動作,總是幻惑而沖淡,好像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他不選擇加入任何一個陣營,但其實他沒有超脫,他只是左右為難,用麻木掩蓋自己手足無措,完全無法消化複雜的局勢,亦無法下定決心和覺悟去承受風險。順得哥情失嫂意的局面,不管你站魔法族一邊,還是站人類那邊,你都會成為另一方的敵人。戰爭不是賣雪糕,賣雪糕就人人高興,在一場族群鬥爭之中,沒有敵人,亦沒有朋友。傷害敵人,即是對「敵人之敵人」下的投名狀,「手足」不是靠理念,而是靠戰場上的鐵血結成。
男主角其實沒有一刻下過這種決心,說得好聽點,他是空有理念,不切實際;說得難聽一點,他不敢進入真正的世界,不敢進入真正的衝突。他的「澄淨之心」,其實像下乘的修行人,要在深山和清規戒律之中,自性和清靜才能不受干擾。他逃避衝突和歸邊,在他的旅程中,自己反而成了無關痛癢的觀眾,而不是演員。
那種心態,當然很日本,也很曾經的香港。我們總是說,要關心社會,但同時與政治保持距離;我們支持抗爭,不過議員和社運常客去抗爭就好,我們是一般人。最終大概是2010年代開始,很多人不想再做永遠的觀眾,他們走上舞台,開展自己的血戰。上一個規範的道德,是「我無參與,我無推人去死」;不過拒絕歸邊,何嘗又不是另一種欠缺道德衝創的過度安全取態。
然而二戰遺留的範式,真是很強大,雖然老兵凋零,但始終不死。所以我們還會聽到幾十年前的那種範式,知識份子或者一般人,都有一種時代的精神潔癖 (或印記),他們總是希望保持超然的身影,說著「我不想告訴你我跟你同路」,好像進入現實之中,道理就不再超然而普遍。他們甚麼都知道,卻不會跟隨任何東西,因為跟隨就代表有可能錯——可能會信錯人,可能會被背後插刀,可能會受傷,所以我就不選擇了。因此他們是行動侏儒,也是思想侏儒。他們根據自己的小腦袋小理性,計算出一切確實的無可能無希望。
為甚麼《迷幻列車》那麼震動人心,就因為裡面說了「我選擇不選擇生命」 ( I chose not to choose life),這就是上一個時代精神。如果你說他們憤世嫉俗而虛無,那便也許是上一個年代知識份子的最高讚美。因為大理想已經失落,不管共產主義和所有進步理想。
為了排解這種隱約的不安,他們走入觀眾席,沒有參與或為人辯護的意慾。他們也覺得團體或者民族、講忠誠與激情,是很沒趣、很前現代的事;置身群體之中,是對個體的壓抑甚至壓迫。所以香港出現了這些,出現了《願榮光歸香港》,或者令很多知識人隱然覺得不妥,或者需要重估自己。
因為10年前後,出現了兩個完全割裂的美學系統。一邊是精緻而自賞的孤立知識人,用表現形式來做意義抗爭;一邊是結以原始的群體認同感,講求血氣忠誠和實效去做物理抗爭。真的見過有人悻悻然地寫道:「對《願榮光歸香港》透露的民族主義傾向深感不安」,其實他們是對自己的遁情和抽離感到不安,但由於陷得太深,他們回不來,只能永遠是迷船的鬼船。
世界敢情是辜負人的。知道真相是一個層次,知道真相還是陷進去是下一個層次,明知道是陷進去,仍然衣帶漸寬終不悔,又是下一層。
受中國傳統洗禮的人,特別有個對「失節」的恐懼。香港政治也是很講不能失節,有人打爛了玻璃,也被視為人民失節。君子講節操,但君子也是士大夫,是官,是皇權的代理人,他在那個地方,是客,是觀眾,說要跟一群山野小民同生共死,是可笑的。所以保存自己的節、自己的名聲、自己的從一而終,就是他們一生在想的事。歷史怎樣走,他們大概不那麼在乎。
所以就算到這個階段,還是很多人煩惱著「光復後要不要清算警察,應該審訊」這類倫理玄談,或曰「如果香港人越來越沒底線那怎麼辦呢」、「道德不是高尚的光復我不要」,這真心的恐懼,是因為內心沒有真正進入其中一邊,沒有真正從觀眾變成演員,就像整部戲行行企企的男主角——他明明是主角,但卻好像永遠在進行哲學思考。你以為這首交響樂已經到結尾了,但原來還只是序章。
不知道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山的事情,是否後來人層累集體創作,這就節操嘛;如果伯夷叔齊致力於事功,是不是可以拯救到更多人?餓死就是伯夷叔齊的一生功跡:的確從一而忠,但亦於世一無所用。現在的公共知識份子,其實一點也不公共,也是全心全意確保姿態不失節,要保持超然、普遍、不參與。冷酷的事實:你不參與,這個世界同樣骯髒,只是你一個人的雙手保持了乾淨。然而我的想法是,如果這個世界都不乾淨,我的雙手那麼乾淨有甚麼用?我的雙手乾淨,可不背棄了其他骯髒之人?
士大夫都是孤峻而自戀之人,總是在意自己的主體,多過對世界的關懷和變造,但這世界這生命其實就給我們就地打滾的,別無其他。即使風塵撲撲失了節,歷史如果在紛亂中搖撼了一分,也算是抵償了路上所有艱辛。做前仆後繼的撲火燈蛾,還是與世無爭的跳蝨,但至少飛蛾做過選擇,背了自己的十字架,牠沒有逃避這個充滿惡意的世界。
PAYME 打賞:https://payme.hsbc/lewisloud
訂閱 #已獨不回 https://vocus.cc/indiehongkong/introduce
伯夷叔齊餓死首陽山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幽靈公主》男主角:「今日咁高興,不如打和啦!Super!」】
近日第一次看宮崎駿盛年時期的巨作《幽靈公主》,感覺好像進入一個令人窒息的困境,久久不能釋懷。
故事大家都知道:時間背景是日本上古時代,人神揉雜,達達拉城攻城略地,開發森林和鐵器,逐漸威脅魔法族的領土;魔法族是有靈性的巨大動物,例如巨犬、巨豬、吃人的狒狒、森林的幽靈……山神首領是居於森林埋沒處的山獸神。
一隻豬神被人類研發的火槍重傷,臨死前因為怨恨而成為惡鬼,發狂闖入居民。男主角見義勇為,將之殺死,右手因而感染魔神的怨念。之後在長老指引下,前往西方,即人類和神靈頻繁交戰的地區,尋找解咒方法。男主角來到了日本的西邊,那裡有三股勢力:掌握鐵器火槍技術的達達拉城、山獸神,以及大和朝廷。隱線中的朝廷希望借助達拉拉城征服山神,進而統一天下,那是一個部落紛雜進入律令國家的時代,故而最後達拉拉城在出征山獸神的時候,被朝廷的黃雀行動攻陷本陣。
男主角介入了火槍人類和山神的戰爭,又遇見了被山靈養大的魔法公主,經過一些親親抱抱就開始了左搖右擺。宮崎駿刻意模糊雙方勢力的善惡界線,不是一味鞭韃人類而歌頌自然,增加了故事的立體度。
人類一方亦不過為了生存,與山神的戰爭造就大量孤兒寡婦,人類也是被捲入的;山神為了維護自己的領土和尊嚴,面對人類入侵亦只能反抗,沒有誰比誰更邪惡。
如果男主角沒有出現,幽靈公主就是一個沒有身份認同障礙的人,她早就認同了自己是山神一員,因為男主角出現和抱抱親親,而她也左搖右擺。男主角剝奪了女主角身為魔法族的身份認同,令其陷入實然的從屬位置,可說是非常「父權」。
最重要的,是在火熱潮天的大戰爭,男主角由始至終像個局外人。他明明像金庸小說的 XX 少俠一樣身中劇毒,卻異常頹廢,好像一點也不著急,充滿戰後日本的佛系和認命氣息;被山神死前的咒念咀咒了,卻意外令其武力值大增,一箭可以將敵將的雙手射斷,但他沒有帶著這種武力投入任何一方,也好像不想為自己爭取甚麼,一直就被局勢推著走,這刻幫魔法族,下一刻又幫人類,最後因為朝廷螳螂捕蟬,所以男主角得到了「今日咁高興,不如打和啦!Super!」的機會,可以暫時聯合人類和山神一起戰鬥。
《幽靈公主》令人鬱悶的地方就在這裡,男主角從頭到尾都像個觀眾,而不像舞台上的主角。劇本當然反映作者的思想。宮崎駿說來說去,就是基於身為日本人、家族做軍火生意的羞恥感。這種強烈的拉扯,一方面就是積極加入左翼活動、神迷於中國,這是積極而衝創的一面;而《幽靈公主》,就充滿了一種心靈的遁世感。這不容易發現,因為片中有很多動作武打場面,有山獸神被砍頭後「暴走」成為死神的世界末日式結尾。然而主角從頭到尾,流血好、救人好、親親抱抱好、追逐敵人好,都像在旁觀。他的表情和動作,總是幻惑而沖淡,好像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他不選擇加入任何一個陣營,但其實他沒有超脫,他只是左右為難,用麻木掩蓋自己手足無措,完全無法消化複雜的局勢,亦無法下定決心和覺悟去承受風險。順得哥情失嫂意的局面,不管你站魔法族一邊,還是站人類那邊,你都會成為另一方的敵人。戰爭不是賣雪糕,賣雪糕就人人高興,在一場族群鬥爭之中,沒有敵人,亦沒有朋友。傷害敵人,即是對「敵人之敵人」下的投名狀,「手足」不是靠理念,而是靠戰場上的鐵血結成。
男主角其實沒有一刻下過這種決心,說得好聽點,他是空有理念,不切實際;說得難聽一點,他不敢進入真正的世界,不敢進入真正的衝突。他的「澄淨之心」,其實像下乘的修行人,要在深山和清規戒律之中,自性和清靜才能不受干擾。他逃避衝突和歸邊,在他的旅程中,自己反而成了無關痛癢的觀眾,而不是演員。
那種心態,當然很日本,也很曾經的香港。我們總是說,要關心社會,但同時與政治保持距離;我們支持抗爭,不過議員和社運常客去抗爭就好,我們是一般人。最終大概是2010年代開始,很多人不想再做永遠的觀眾,他們走上舞台,開展自己的血戰。上一個規範的道德,是「我無參與,我無推人去死」;不過拒絕歸邊,何嘗又不是另一種欠缺道德衝創的過度安全取態。
然而二戰遺留的範式,真是很強大,雖然老兵凋零,但始終不死。所以我們還會聽到幾十年前的那種範式,知識份子或者一般人,都有一種時代的精神潔癖 (或印記),他們總是希望保持超然的身影,說著「我不想告訴你我跟你同路」,好像進入現實之中,道理就不再超然而普遍。他們甚麼都知道,卻不會跟隨任何東西,因為跟隨就代表有可能錯——可能會信錯人,可能會被背後插刀,可能會受傷,所以我就不選擇了。因此他們是行動侏儒,也是思想侏儒。他們根據自己的小腦袋小理性,計算出一切確實的無可能無希望。
為甚麼《迷幻列車》那麼震動人心,就因為裡面說了「我選擇不選擇生命」 ( I chose not to choose life),這就是上一個時代精神。如果你說他們憤世嫉俗而虛無,那便也許是上一個年代知識份子的最高讚美。因為大理想已經失落,不管共產主義和所有進步理想。
為了排解這種隱約的不安,他們走入觀眾席,沒有參與或為人辯護的意慾。他們也覺得團體或者民族、講忠誠與激情,是很沒趣、很前現代的事;置身群體之中,是對個體的壓抑甚至壓迫。所以香港出現了這些,出現了《願榮光歸香港》,或者令很多知識人隱然覺得不妥,或者需要重估自己。
因為10年前後,出現了兩個完全割裂的美學系統。一邊是精緻而自賞的孤立知識人,用表現形式來做意義抗爭;一邊是結以原始的群體認同感,講求血氣忠誠和實效去做物理抗爭。真的見過有人悻悻然地寫道:「對《願榮光歸香港》透露的民族主義傾向深感不安」,其實他們是對自己的遁情和抽離感到不安,但由於陷得太深,他們回不來,只能永遠是迷船的鬼船。
世界敢情是辜負人的。知道真相是一個層次,知道真相還是陷進去是下一個層次,明知道是陷進去,仍然衣帶漸寬終不悔,又是下一層。
受中國傳統洗禮的人,特別有個對「失節」的恐懼。香港政治也是很講不能失節,有人打爛了玻璃,也被視為人民失節。君子講節操,但君子也是士大夫,是官,是皇權的代理人,他在那個地方,是客,是觀眾,說要跟一群山野小民同生共死,是可笑的。所以保存自己的節、自己的名聲、自己的從一而終,就是他們一生在想的事。歷史怎樣走,他們大概不那麼在乎。
所以就算到這個階段,還是很多人煩惱著「光復後要不要清算警察,應該審訊」這類倫理玄談,或曰「如果香港人越來越沒底線那怎麼辦呢」、「道德不是高尚的光復我不要」,這真心的恐懼,是因為內心沒有真正進入其中一邊,沒有真正從觀眾變成演員,就像整部戲行行企企的男主角——他明明是主角,但卻好像永遠在進行哲學思考。你以為這首交響樂已經到結尾了,但原來還只是序章。
不知道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山的事情,是否後來人層累集體創作,這就節操嘛;如果伯夷叔齊致力於事功,是不是可以拯救到更多人?餓死就是伯夷叔齊的一生功跡:的確從一而忠,但亦於世一無所用。現在的公共知識份子,其實一點也不公共,也是全心全意確保姿態不失節,要保持超然、普遍、不參與。冷酷的事實:你不參與,這個世界同樣骯髒,只是你一個人的雙手保持了乾淨。然而我的想法是,如果這個世界都不乾淨,我的雙手那麼乾淨有甚麼用?我的雙手乾淨,可不背棄了其他骯髒之人?
士大夫都是孤峻而自戀之人,總是在意自己的主體,多過對世界的關懷和變造,但這世界這生命其實就給我們就地打滾的,別無其他。即使風塵撲撲失了節,歷史如果在紛亂中搖撼了一分,也算是抵償了路上所有艱辛。做前仆後繼的撲火燈蛾,還是與世無爭的跳蝨,但至少飛蛾做過選擇,背了自己的十字架,牠沒有逃避這個充滿惡意的世界。
PAYME 打賞:https://payme.hsbc/lewisloud
訂閱 #已獨不回 https://vocus.cc/indiehongkong/introduce
伯夷叔齊餓死首陽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遺民之懷—溥心畬藝術特展
專訪:蔡耀慶 研究員
台灣地區繪畫發展,四十九年後渡海來台的書畫家帶來不同於以往閩、浙的氣象,這群書畫家中,溥心畬先生獨具面目,影響後世甚遠。溥先生逝世至今逾半世紀,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精選館內典藏及徵集海內外藏品二百六十件,匯集先生所作詩、文、書、畫作品,以「遺民之懷」為題,辦理溥心畬藝術特展,回顧其藝術成果。
溥儒,字心畬。民前16年(1896年)出生於北平,民國52年(1963年)逝世於台北。這位著名的書畫家、詩人、文人,誕生於恭王府,曾祖父為清宣宗道光皇帝,祖父是恭親王奕訢的舊王孫,堂兄為宣統皇帝溥儀。自幼在皇宮中勤讀詩書,奠定其深厚文學修養基礎,筆下所揮灑、體會的世界,足堪玩味。在清王朝風雨飄搖時期,不待王孫夢醒,恭王家族特權便隨著清王朝的滅亡一去不復返。從其一方常用印,印文曰:「舊王孫」,幽默中雜以辛酸,自豪中帶點自嘲,足以想見其人生經歷的波瀾起伏。
所幸先生不在意家道破落,潛心學習詩文、書法、文學藝術,隱居於北京西山戒檀寺,讀書習畫,寄情於山水之間。期間又以詩文、書法為功底,悠閒平靜地臨摹了不少宮廷和王府珍藏的收藏,詩、文、書、畫等四藝均能有所發展。由於對歷代名家都能學習與尊重;對技法的深研與繼承;對文化核心價值的融會與昇華,先生各種畫科都能兼備發展。山水、花卉、人物、草蟲、仕女、鞍馬、走獸、神怪、菩薩、翎毛,無不精擅,亦足為當世之宗主。這樣的創作,不是以批判傳統、斷裂過往為代價,乃是在熟稔傳統後,匯集個人的理解加上生活的滋養,逐漸演化、蛻變成的個人面貌。來台之後,先生並未擔任官方職務,而是應當時師大美術系系主任黃君璧的聘請,講授國畫課程,開始設帳授徒及售畫維生。他古文學造詣極深,有詩集與四書經義集體,毛詩經等十餘種學術專著行世,其中《寒玉堂書畫論》正是他研究繪畫的感悟,
此次特展以「遺民之懷」四字為題,取自先生在台時期寫給友朋的信箋詩稿,不難想像此四字應該有著特殊的意義。「遺民」二字,起源甚早,周代,武王克殷之後,有伯夷、叔齊,因不食周粟而餓死首陽山。宋朝養士最厚,南宋滅亡後,許多讀書人不仕,以侍奉蒙古人為恥。明代知識份子階層亦是以重氣節為人格標準,許多明代學者亦以侍奉滿清為奇恥大辱。對古之後裔、亡國之民,原鄉與他鄉之間,究竟「何處是故鄉」?既是前朝的皇家子民,又是離開故土的飄盪之身,對先生而言,或許傳授經學書畫,延續此精緻文化,不以世俗之利為求,才是安身立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