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之夏] #在一切觀光之前,我們來朝聖:「聖地」的類型學 / 李長潔
.
#宇治 #平等院 #鳳凰堂 #淨土
.
人類學家Mircea Eliade(1959)在他經典的宗教社會學研究《#聖與俗:宗教的本質》提出了一個精采的質疑,我們都知道「神聖體驗」在人類精神世界中的重要性,但我們開如何去探究這種既在日常生活中又與日常生活有所區分的神聖體驗呢?他的出發點不僅是如Émile Durkheim將宗教、信仰、崇拜視為社會的產物,而是探尋神聖的對象如何顯現在人的意識之中、被人所意識到。因此,我們可以考察「聖地」中具體的配置,來理解宗教崇拜的表象在所顯現的形式背後的真正力量來源。
.
■ #聖地的類型
.
為了幫助我們在這次旅途中瞭解聖地,必須先對「聖地」進行操作型定義或類型區分。一般來說,聖地可以分為三種「地方依附」(place attachment):
1. #依附於自然景觀(Attachment to natural landscapes)
2. #依附於聖城(Attachment to sacred cities)
3. #依附於建築(Attachment to architecture):包含「宗教建築」與「原初的家園」
在空間社會學中的「#地方感」(sense of place)一詞,時常會與地方依附混用,不過,地方感比較偏向環境的現象學詮釋,而地方依附則著重「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兩面向與人的交互關係。
.
自然景觀面向上,人類因自然環境的壯美而引發崇拜,例如湖泊、高山、海洋等,像是奈良的三輪山崇拜。而對聖城的依附,則是建立在一個具有豐厚歷史事件的城市上,透過人們的歸屬與認同,編織出地方的濃烈神聖感(intense sanctity of place),像是聖城耶路薩冷。第三種,依附於建築的神聖,則是「聚集信眾的建築空間」,他不只是一個物理性的環境,更是一個超然世俗的結構,這個建築可以是宗教建築,或是,家屋建築,家屋時常是神聖化環境的根本基礎,例如宗祠。
.
■ #地方依附的辯證
.
從上面的簡單整理可以得到一些提供我們進行研究分析的原則。
.
1. 神聖空間是基於客觀物理性的基礎而存在的。
2. 空間的規模可以分成「#巨觀」與「#微觀」兩種認識論尺度。
3. 聖地的依附可以分成「#集體」(城市)與「#個體」(家屋)兩種行動者尺度。
4. 從自然到家屋的神聖依附,通常越來越有創造性與更嚴密的細節。
.
■ # 製造神聖
.
形成「聖地」除了客觀環境的依存外,也需要人在環境中做些什麼事,才能彰顯神聖現象。Mazumdar等人(2004)認為,這些行為包含:#外在的淨化(purification of the outside)、#內在的神聖化(sacralization of the inside)與 #空間中神聖的學習(sacred learning in space)。
.
■ #以平等院為例
.
例如平等院的鳳凰堂,透過「池」的設置,隔離出「#彼岸」的淨土,提供參拜者「外在」的區隔與淨化。在我先前撰寫的〈#庭園的發生〉一文中,指出儀式性的「池」出現,說明儲水的空間不再僅是功能性的存在,而是為了體現神聖的細膩與莊重,純粹是一種表現性的設置。
.
「水」自從古墳時期以來,逐漸從功能性轉向象徵性,以經營設置水的分布與波動,來呈現有別於日常的神聖感受,「觸發」場域中觀賞者的情感,以引發崇敬的感受。而鳳凰堂的水池,以「#隔離」與「#倒影」構成「#不可接觸」的無限性,形成與世俗「似近似遠」的奇妙感受。
.
平等院的水池的設置絕對不只是單純的審美,而是藉由審美引發人們聖俗分離與內在淨化的高妙設計。
.
參考文獻:
1. Eliade, M. (1959).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he Nature of Religion. Chicago, IL: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2. Mazumdar, S., & Mazumdar, S. (2004). Religion and place attachment: A study of sacred plac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4(3), 385-397.
3. 庭園的發生: 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853237334863893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