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動容、景仰的判決理由..... 侵害人格權 日本法院2014年的案例,法官以保障憲法飽到不容侵害居民生命生存的人格權為由,判決核電廠不得重啟..... (06/02/2014 自由時報)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北海岸居民展開首起核一乾貯的核廢料訴訟,日本福井縣地方法院日前也以核電無法與憲法保障的人格權並論為由,首度以司法判決該地的大飯核電廠不得重啟,成為各大媒體頭條。旅日作家陳弘美提醒,台灣人也有「人格權」,福島核災已實際反映在日本司法判決上,讓法官的臉「從不屑變成敬意」。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認為,日本法院的判決書好像是講給台灣人聽,也是台灣核電廠的死亡預告通知書。
陳弘美指出,大飯核電廠是福島核災後第一個申請重啟的核電廠,方圓兩百五十公里內的一百六十六位居民因此對關西電力公司提起訴訟,五月二十一日法院認定兩百五十公里內都是核災利害關係人,判決大飯核電廠無法確保安全,且侵害居民生命生存的人格權,不應重啟。
陳弘美說,判決書指出,根據日本憲法第十三條的人格權,保障人民生命與生活的權利,人格權沒有任何理由得以被侵犯;核電只是一種發電方式,應劣位於人格權,就算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會侵犯人格權,法律也不應准予。
她說,法院駁回關西電力公司核電便宜的理由,正是以生存權根本不能和電價相提並論,是忤逆憲法的;其次,電力公司提到向國外進口天然氣等高昂燃料將使國家財富流失,法院卻指出:「真正國家財產是在豐沃的國土上,國民能夠生根著地的生活。」對於核電減碳的說法,判決文也說:「核災是有史以來最惡劣的環境污染。」
她說,雖然關西核電廠將上訴,但不論從科學角度、法院認定「對具體危險過於樂觀,現有安全設備不能確保居民安全」,還是人格權角度、認定電價無法與生命並論,已奠定司法看待核電的基礎,值得台灣人民與司法界省思。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83945
♡
侵害人格權 案例 在 律師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畫你的臉卻又不能是你?】
身邊有朋友很會畫畫,常常分享自己畫的明星Q版插畫,同樣喜歡那位明星的粉絲們,便紛紛敲碗求出紙膠帶、明信片、貼紙等商品,但他又擔心販賣繪製Q版明星的商品,不知道會不會侵犯肖像權呢?
🎸繪製販賣Q版公眾人物會侵權嗎?
繪製販賣Q版的公眾人物依繪製內容、參採方法的不同,可能會侵犯著作權、肖像權、姓名權、商標法、公平交易法。
1⃣著作權問題
繪製的Q版畫像,本身是屬於獨立創作的美術著作,繪製者是著作人,利用自己著作的行為並不會違反著作權法。
可能侵犯著作權的部分在於,如果是未經同意直接依樣畫葫蘆繪製成商品別人的攝影著作,即便是利用公眾人物公開場合活動的相片,例如明星寫真、劇照等,因為沒有經過拍攝者的同意或授權,會涉及侵害原攝影著作的重製權、散布權。
至於自己當主角的照片,沒有經攝影者的同意,也還是可能構成侵害攝影者的著作財產權。
2⃣肖像權問題
而肖像權和著作權是完全不一樣的兩項權利,繪製Q版的公眾人物圖樣,以文字敘述描繪的商品人物、標示姓名,沒有先經過本人或其所屬經紀公司的同意或授權,即便已經表示是非官方出品,還是可能涉及侵害人格權中的姓名權、肖像權。
3⃣廣告不實問題
除了著作權的問題以外,沒有經過合法授權或同意,就宣稱是公眾人物的商品並進行販售,可能涉及公平交易法第21條不實廣告、第22條仿冒的侵害問題。
4⃣商標問題
如果繪製的商品中還包含他人已註冊的商標,例如球員所屬球隊的隊徽、明星的代表LOGO,沒有事先取得商標權人的同意,販售商品的行為就可能違反商標法。
🎸肖像權是什麼?
我國法律沒有明文將「肖像」當作是單獨的權利,但根據法院判決實務及學說都承認有這項權利存在,基本上都認為肖像權屬於民法第18條第1項的「人格權」。
依照法院判決,所謂的肖像權,是指每個人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公開自己肖像的權利,以及在何種範圍內、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向何人揭露的決定權。(臺灣高等法院96年重上字第323號判決、臺北地方法院104年度訴字第1910號判決)
🎸怎麼樣會侵害肖像權?
基本上未經同意,一定會侵害肖像權,而侵害行為有以下幾種:
(一)製作肖像
例如拍攝、繪畫、雕塑他人肖像。
(二)公開肖像
例如將他人的照片在網路、電視媒體公開傳播。
(三)以營利目的使用他人的肖像
將肖像加以商業化、商品化,作為推銷商品或服務等,例如繪畫後作成紙膠帶銷售。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0年度訴字第778號判決)
常見的問題是公眾人物。
公眾人物公開活動的照片,一般不會有肖像權的問題,但也不能作不當使用或改作,例如未經同意將照片上肖像權人所穿比基尼泳衣修圖去除,改為類似裸身供人拍照的照片,這已經不是當初當事人同意公開的照片內容,因此需要另外取得肖像權人的同意,否則也屬侵害肖像權。(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00年度訴字第778號判決)
🎸可以請求賠償嗎?
對於公眾人物而言,尤其是知名影藝人員、運動員的肖像,肖像權具有財產上、商業上的利益,有具體量化的經濟價值,所以也具備財產權的性質,沒經過同意,就以公眾人物肖像為攝影、寫生、非以幽默為主旨的漫畫陳列、複製,或以肖像作營業廣告,都會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被害人可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請求財產損害的賠償。(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396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上易字第14號判決、花蓮地方法院96年訴字第200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96年重上字第323號判決)
另外法院認為肖像權是以自己肖像的利益為內容的權利,屬於重要的人格法益,所以也可以依照民法第195條請求「精神賠償」,但必須情節重大才可以。
什麼樣叫做「情節重大」,法律並沒有明文,實務上也沒有定論,有法院認為判斷被侵害的肖像法益情節是否重大,應該以客觀上社會的評價而論,並不是以被害人主觀上的感受為認定標準。例如,大家都覺得這樣很過分,那麼就屬於情節重大;只有當事人覺得不舒服,但一般人都覺得還好,就不是情節重大。
比較特別的是公眾人物,因為公眾人物肖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經濟上價值,未經同意就將照片上的肖像供作營業上使用就屬於情節重大。
著名的案例,是全聯在2017年沒有經本人同意,擅自使用有吳念真肖像的照片作為DM封面。(臺灣臺北地方法院97年勞簡上字第6號判決、台灣高等法院102年度上易字第498號判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4年訴字第1910號判決)
🎸以我朋友的案件來說,繪製他人長相基本上就會侵害他人的肖像權,非經同意或授權就販賣繪製Q版公眾人物商品,除非有經過繪製者重新創作並加入高度創作性,做出「有點像但不一樣」的人物,否則就會侵害肖像權,還有可能要負賠償責任。
許多日本節目會將提到的明星照片或人物畫呈現在畫面角落,有時候會覺得畫的很不像甚至是模糊的長相,或是將雜誌封面挖空只留下人型,根本看不出來是誰,就是要避免侵犯明星的肖像權。
「肖像權」是專屬於每一個人的權利,沒有經過同意,最好不要任意使用、改作他人的肖像,尤其是名人,畢竟沒有經過同意就被畫成商品販賣,誰都不喜歡吧!
侵害人格權 案例 在 律師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與人相處總有許多紛爭,最近不知道為什麼紛爭特別多,光是上週就好多位朋友來問吉律師,#私訊罵人,有沒有什麼法律責任呢?
於是我們找個代表案例,一併回覆,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問題是這樣的:
我在網路上打遊戲,遇到豬隊友,已經受不了他了,沒想到他竟然先聲奪人,私底下傳訊息來罵我。罵得非常難聽,這樣我到底能不能#吉他 妨害名譽呢?還是可以我有什麼權力可以主張嗎!?
刑事上,有關在罵人,可能涉及:
🎸刑法第309條公然侮辱罪;
🎸刑法第310條誹謗罪。
要成立上述刑事犯罪,最少須滿足一個特定條件:
💡公然侮辱罪需要在公開場合或是群組,是必須有不特定人或多數人在場見聞,可聽到、看到,這才足以構成;
💡誹謗罪則需要有散佈於眾的意圖,須使不特定或多數人得聽聞或閱讀。
❕結論:
私底下通話、私訊所接收到的謾罵,應該是無法提告公然侮辱罪或誹謗罪。
民事上,有關在私訊罵人,可能會有侵害人格權損害賠償的責任:
🎸民法第184條侵權行為;
🎸民法第195條侵害人格權。
💡新竹地院有過私訊罵人,判賠償的案例:
被告傳送簡訊文字,其內容充斥辱罵貶抑原告之字句,足認確已侵害原告之人格權、名譽權,使其精神受有相當之損害。原告自得對被告請求賠償新台幣1萬元整慰撫金。
❕結論:
用私訊罵人有可能會有侵害人格權的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的責任。
侵害人格權 案例 在 【基本介紹】民法:如何保護人格權? 7分鐘簡單學習XD 的推薦與評價

0:10 人格權 -基本介紹3:37 人格權 如何救濟?不作為請求權4:52 損害賠償請求權6:39 不當得利請求權7分鐘簡單講解一下民法:如何保護 人格權 ? ... <看更多>
侵害人格權 案例 在 名譽權受侵害關於損害賠償之實務案例陳信瑩律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名譽權受 侵害 關於損害賠償之實務 案例 陳信瑩律師名譽權受 侵害 之被害人向行為人請求損害賠償之訟爭層出不窮,法律規定的 人格權 涵括了哪些? ... <看更多>
侵害人格權 案例 在 Re: [問題] 人格權受侵害的損賠請求權基礎- 看板LAW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a459427 (a459427)》之銘言:
: 依照民法ꜱ8II的規定「前項情形,以法律有特別規定者為限,得請求損害賠償或慰撫金
: 。」也就是人格權受侵害的時候,如果有特別規定可以請求請求損害賠償或慰撫金,就可
: 以請求請求損害賠償或慰撫金。
: 那民法ꜱ95規定「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
: 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 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 我的理解是,如果今天我的身體權被侵害了,我就可以用這一條請求損害賠償(雖然不是
: 財產上的損害也可以請求賠償,那財產上的損害當然也可以請求賠償)以及慰撫金。
: 但王澤鑑老師說,民法ꜱ84所稱的權利包括人格權在內,所以民法ꜱ84也是民法ꜱ8II所
: 稱的特別規定。又民法ꜱ84所規定的損害賠償,除財產上損害外,尚包括非財產損害在內
: 。從而被害人因人格權受損害而請求損害賠償者,均須以民法ꜱ84為請求權基礎。
: 我的疑惑點是,195已經說這個東西被侵害的時候,我可以請求損害賠償,那我不就用這
: 條來請求就好了嗎?為什麼還要用184?
: 又照王老師的說法,如果「民法ꜱ84所稱的權利包括人格權在內,所以民法ꜱ84也是民法
: ꜱ8II所稱的特別規定,所以應該依184請求」的話,那為什麼還要規定195?
184規定的是侵權行為的一般要件
為債之發生的事由
財產權 財產上損害 車被砸
非財產上損害 狗被偷 心難過
非財產權 財產上損害 人被打 醫療費
非財產上損害 被毀謗
184固然包含 財產權和非財產權 也包含財損和非財損
但只是表示債之發生 損賠的方法在213~215 範圍在216
18在總則 表示 人格權的損賠範圍 有財損和非財損
213為損賠之方法表示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 應該以回復原狀為原則 金錢賠償為例外
192~196 即為213的"法律另有規定"
生命權的財損看192
損賠方法自然是金錢 不可能回復原狀
範圍包含醫療費 喪葬費 扶養費
非財損看194
範圍父母子女配偶慰撫金
身體健康權的財損看193(提示規定 無此條亦可請求)
方法為以一次給付為原則 193II提供另一種損賠方法"定期金"
範圍包含 喪失或減少勞另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
一般人格權及情節重大 非財損看195
方法是賠償金額及回復名譽 範圍就是慰撫金個案計算
財損回歸213~216
184不能直接決定損賠的方法和範圍
目前通說認為 財產權被侵害的非財損(狗被偷 心難過這種例子)
無法請求賠償
--
以上一點淺見 請大家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6.67.20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AW/M.1503767397.A.9D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