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媒體的辛酸 【農業知識經濟的未來在哪?】
✍近期豐年社爭議不斷,從「政黨歧視:不當開除前任社長汪文豪」、到「著作權爭議:不當改作離職記者文章」、現在又發生「圖利廠商的不當指控」。
‼摘錄前攝影師公開之臉書貼文:
〔因為稿酬微薄,像人力團稿件,跑三個點採訪三個人,才有NT 4000元(折合港幣約一千元),平均一個訪問只有NT 1000出頭(折合港幣約三百元),...
我同樣以NT 4000包拍包剪為他們拍了兩支人物專訪影片,並同步為《豐年雜誌》的人物專題拍攝平面照片,同樣是NT 4000的費用,
非常遺憾,該媒體的社長今天發了Email 給Kia , 竟然說:
「很抱歉,我必須要跟你說,豐年社不能一直發案子給你先生或是你們的公司婆娑館子。」
「因此如果你的薪水比一般人高,而你先生又是豐年社接案最多的廠商,那對於身為社長的我來說,有圖利的嫌疑。」
這些絕對遠遠偏離事實!...〕
😥豐年社自詡為臺灣農業科普知識的第一把交椅,在知識經濟的發展下,卻以如此微薄的酬勞與粗糙的態度,對待第一現認真產出好內容的文案工作者。
💢1篇農業專訪1000元
💢1則專訪影片(含照片)2000元
😳這報價任誰看了都驚呆了...
只盼豐年社能重新思考該社的定位,有朝一日再次成為臺灣傳媒介的模範。
⬇以下為當事人臉書公開貼文原始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raymond.chan.5851127/posts/10157051919537819
毫無天理的屈辱
再差的際遇,也沒想過,在台灣這片喜歡的土地上,因為政治敏感時期官方色彩機構的內部紛爭,今天當我還在苗栗為他們工作的同一時間,被合作的這媒體機構高層誣告我們私相授受,惡意扭曲事實作出嚴重「指控」,甚至褫奪我的工作機會。
今年初,有農委會官方色彩的「農傳媒」和「豐年社」,在重要選舉到來前的敏感時刻,發生人事大變動,由社長到編採部出現大面積人手更替,新社長委託台灣壹傳媒前高層「組班」,對台灣食材有研究的Kia 被相中,直接參與編採部企劃編輯工作,我這個壹傳媒舊同事也曾被邀參與攝影部工作,雖然我們是以過往在媒體豐富的編採寫拍經驗,和在台灣經營餐飲業,在地生活的種種體驗,而跟這媒體的專業需求和人手突變的逼切性無縫契合而商討合作,但大家也考慮到,一下子那麼多香港人進入官方色彩媒體工作,會有「人言可畏」的風險,所以,我接受以特約攝影師身分接案子,甚至連「綁約」定量也沒有,盡量不為「大局」帶來麻煩,不定期按需求接受分派工作。
一開始,我所接到的案子是因為他們的人手還未齊集,或部門組建還未完成,在「缺工」的情況下作出支援,之後,他們因為兩朝人事的糾紛而無法完成的廣編工作,例如台中花博,農委會人力團計劃,因為稿酬微薄,像人力團稿件,跑三個點採訪三個人,才有NT 4000元(折合港幣約一千元),平均一個訪問只有NT 1000出頭(折合港幣約三百元),他們到處找台灣作者和攝影師,都無人問津,在最後關頭,找能寫能拍的我,一口答應,因為,我們生活困難,沒資格挑剔,有機會,一口價,不議,就算千山萬水,答應幫忙。
除了上述的「十萬火急」救亡工作以外,因為在他們影音部還未組建完成時,我同樣以NT 4000包拍包剪為他們拍了兩支人物專訪影片,並同步為《豐年雜誌》的人物專題拍攝平面照片,同樣是NT 4000的費用,這是他們對外包工作的標準費用,沒有多拿一分半毛。
《豐年雜誌》裏每期大概平均17篇報導裡,我只負責一個人物專題,只有剛過去的「口蹄疫拔針」封面專題因為有4個分佈在不同地方,路途偏僻遙遠的豬場要採訪,主編又擔心社內攝影師不擅長拍攝動態性特寫照片,所以指定分派其中一個豬場給我拍攝,我的作品才「有幸」第一次登上這雜誌封面,費用不變,NT 4000 。
我在「農傳媒」,《豐年雜誌》和業務部廣編三部份,每月合共接案子平均大約二至三宗,平均收入(包括實報實銷交通住宿費)一萬多元新台幣(折合港幣約三至四千元)。
Kia 以資深媒體人和美食家的背景加入這媒體,工資是以台灣公務員薪酬基準相應她的學歷和工作資歷給付,該媒體社長和法律人員在場簽訂作實,幾個月下來,英文翻譯,農傳媒每日新聞,專題報導,《豐年雜誌》人物專題,影片構思採訪,業務廣編,外包約稿,編輯審稿⋯⋯社長和其他管理層,同事們都稱她,「救火隊」。
非常遺憾,該媒體的社長今天發了Email 給Kia , 竟然說:
「很抱歉,我必須要跟你說,豐年社不能一直發案子給你先生或是你們的公司婆娑館子。」
「因此如果你的薪水比一般人高,而你先生又是豐年社接案最多的廠商,那對於身為社長的我來說,有圖利的嫌疑。」
這些絕對遠遠偏離事實!
我們一早被告之,這個合作案是有為明年總統大選效應而作出,甚至可能以蔡英文總統連任與否而繼續可能性或作結,農業是台灣非常重要的產業,農業人口也是台灣選舉很關鍵的票源,合作這媒體在過去幾個月異常激烈的人事紛爭,一直被爭議的人事任用集中在我們的身份上,而當時我已經厭倦被針對而提出不再接他們的案子,但社長又以不向「攻擊人士」妥協而支持繼續發案給我。
我一直默默付出,不吭聲問一句合理與否,獲取只有「貧窮收入」,卻一直被翻來覆去緊盯,究竟是「選戰」出的「亂局」?還是我們身處台灣,不被納入「台港命運共同體」選舉議題的「被同情」行列?還是,某些「政治現實」𥚃,對外來者的「排斥」和「忌諱」的某種需求?我們「被步步進逼」,難免産生這樣的思緒和聯想。
今年初商議合作時,因為Kia 的正職加入,必須有工作許可證的批出,也因此須要延續工作居留證,當時社長亦作出相應配合,更願意擔當我們居留的「保人」,她的果斷幫忙,使Kia 可以迅速上班,解決了社內人手奇缺的困難。
所有事情彷佛「冥冥中自有主宰」,但沒理由,讓我們這些「及時雨」的專業幫忙,竟然要承受無理,並跟事實不符的折騰,對於這些無理「指控」,如果相關人士不作出合理解釋和收回「指控」,我和Kia保留一切法律追究的權利。
陳偉民
彭嘉琪
2019/7/13. 凌晨
保留一切法律追究權利英文 在 【賣弄色情】余黎青萍斥港姐泳裝「個個少布到不得了」 TVB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泳裝「個個少布到不得了」 TVB: 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https://bit.ly/3dtOrB5 監警 ... 上與虐待兒童、色情又暴力相關議題掛鈎,並 保留一切法律追究權利 。 ... <看更多>
保留一切法律追究權利英文 在 語文病象- 「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保留法律追究權利」,無非 ... 的推薦與評價
「保留法律追究權利」,無非英文to reserve the right to pursue legal action的方塊字寫法,中文那會這樣說。 中文的「保留」,是「保存」的意思,例如《官場現形記》第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