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論文連載
【#假餌--#長期被誤解的澎湖外垵餌砲、#五德餌砲】(一)
澎湖西嶼鄉外垵村、馬公市五德里兩地荒野間,分別留有一座水泥製作的假砲,外表巨大宏偉,歷經歲月滄桑而屹立如昔,往往讓初見者驚嘆不已。#坊間流傳 其為日軍二戰期間為引誘美軍空襲投彈、保護重要軍事設施所建,於是「#外垵餌砲」、「五德餌砲」之稱日漸知名。
其中,五德餌砲限於種種原因,至今尚未開闢,長期隱身於縣道旁的防風林間,隨草木荒廢,偶有腳踏車騎士或遊客探險,成為另類秘境。外垵餌砲則順遂得多:先是2001(民國90)年澎湖縣歷史建築票選為縣內歷史建築十景之一;接著於2003(民國92)年底由縣政府納入縣內歷史建築,受文化局保管;此後相關單位又陸續興建停車場、遮陽棚、階梯步道與觀景平臺等設施,方便遊客遊憩。
在餌砲面前,除了感嘆其雄偉外,遊客也常在匆匆閱讀解說牌之後,依然半信半疑,而在得不到滿意解答之下按下快門,最後草草驅車離開,留下未解之謎佇立原地。
究竟,外垵餌砲旁的官方解說牌、民間在地旅遊網站的解釋 ,乃至澎湖縣文化局《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所提供的資訊,哪些地方難以自圓其說呢?
■#疑點重重的防空誘餌說
關於兩座水泥假砲的身世,坊間長期流傳「防空誘餌」說,例如外垵餌砲遊憩點的 #澎管處官方解說牌 便介紹:
「外垵餌砲又稱為西嶼餌砲、西臺餌砲,位於澎湖縣西嶼鄉內垵、外垵兩村間臨海高地上,用水泥製作的八角形砲座與雙砲管,是日軍統治澎湖時建造,砲座寬度為5.35公尺,砲管長度為6.13公尺,砲管間距為3.16公尺。餌砲設置的主要目的,是在戰爭中,誤導美軍,轟炸機飛官誤以為是「南進指揮所」的設施,便在此投彈。引誘遠渡重洋而來的敵暈轟炸機,看到這一座巨砲時,使其不辨真偽的情況下改變攻擊目標,以減少對主要目標的傷害。西嶼餌砲不僅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見證,也反映外垵戰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
前述的解說,其實頗有問題。
首先,餌砲位於外垵西方高地「西埔頂」,而非內垵與外垵交界臨海高地—「西臺古堡」現址。其次,「南進指揮所」一度傳言設在虎井,但早已由紀振輝(2005)證明為子虛烏有的謠言 ,因此「誤導美軍轟炸機遠離真正的南進指揮所」云云自然也是誤傳。再者,「敵軍」誤作為「敵暈」,不折不扣校稿疏失。
此外,官方解說牌的尺寸資料不符實情。作者現地測量發現:餌砲砲管長約12.3公尺、砲管間距約1.93公尺、砲管口徑約690公厘(約合27吋),而正八角形砲塔的上底寬約4.80公尺、下底寬約10.26公尺,皆與解說牌出入甚遠。
最後,解說牌底圖繪製的敵機為英軍噴火式戰機,但二戰中轟炸澎湖的卻是美軍陸軍航空隊、海軍艦載機,此節實有必要釐清。
這段錯誤百出的記載,竟然出人意料的深植人心。從澎管處、鄉公所、到民間旅行業者、乃至遊客fb打卡曬圖的資料,都可見到它複製貼上的痕跡。連在地知名網站「#沿著菊島旅行」都這麼記述:
「當時駐守在澎湖的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這座餌砲主要要欺騙的並不是在路上行走的敵軍,而是要欺騙在高空開著戰鬥機的敵軍(就是美軍),避免重要的軍事設施被破壞,試想當你為美軍的駕駛員,正在搜尋附近的軍事設施進行摧毀,從空中一望,發現這裡有一個砲臺,當下的你會懷疑這是假的嗎?
畢竟從空中往地下看的時候,由於高度關係,根本無法辨識是真是假,故這座餌砲便發揮其功用,讓美軍將炸彈炸在此處。當時美軍所投下的炸彈痕跡目前還是可以發現,由此可知,這座砲臺在當時是有發揮他的功用 。」
「#沿菊」站方 #以為「#駐守在澎湖的日軍發動太平洋戰爭」,#讓人誤以為駐澎日軍曾參與偷襲珍珠港,#但澎湖的海軍要港部,#乃是日本海軍1941年支援攻取菲律賓的後方根據地,#跟珍珠港戰役毫無關係,而美軍直到1944年10月起才開始轟炸臺澎各地,早就與1941年無涉了。
同時,#此說也高估了兩座假砲的欺敵效果:毫無掩蔽的砲塔矗立於空地上,兩旁並無掩體、營舍、庫房,不像放列的砲兵或固定的砲臺,誘敵成效恐怕不理想。
就算餌砲被誤認為真好了,但其封閉式砲塔、雙砲管特徵酷似改裝為岸防用的海軍艦砲,也不是轟炸機群首要消滅的防空火砲,攻擊價值更遜於港口、船舶、飛行場、探照燈、雷達、防空哨戒所等設施,則轟炸的價值恐怕言過其實吧!
■#言之不盡的文化資產手冊與砲臺調查報告
民間防空誘餌說問題重重,官方的《#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則有類似的「#二戰欺敵砲塔」說 :
「日軍據澎後……1912(明治45)年8月,要塞整理案審查委員會向陸軍大臣及參謀長提出審查報告書,其中關於澎湖島要塞之砲臺設施報告如下:本要塞新設置大口徑榴彈砲臺,以防禦敵艦之砲擊,亦即於外垵社,猪母水各設一座30珊榴彈砲……
1917(大正6)年8月參謀本部重新研擬「要塞再整理案」,此次整理案中將外垵社和猪母水兩座砲配備更改為35珊雙砲管加農砲塔,以此兩座長射程火砲來防禦來自澎湖島東、南、西側海面的敵艦攻擊。並於1921(大正10)年8月進行火砲武器更換,每砲塔各配備200發砲彈。這也是澎湖島要塞邁入砲塔砲臺之始。
1930(昭和5)年4月22日,美、英、日三國於英國簽訂《倫敦海軍條約》重新調整美、日雙方艦艇的噸位比。依此國際情勢的變化及日本軍制的改革及國防方針的調整,於1933(昭和8)年3月重新修正要塞砲臺的配署,此次修正計劃中,廢除了外垵社砲臺和猪母水砲臺的火砲設施。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戰鬪機和轟炸機已成為攻擊敵人的主要戰力,依此戰爭的形式改變,1941(昭和16)年日軍於澎湖要塞砲臺再重新做緊縮火力規劃配備。由於軍備物資的問題,於外垵社和猪母水原砲塔砲臺處用水泥材料依原配備35珊雙砲管砲塔形狀構建餌砲做為欺敵砲塔。……」
《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雖然不再強調「防空誘餌」,但仍堅信餌砲是二次大戰期間(略晚於1941年)建造的欺敵工事,並主張原址是外垵社、猪母水社兩座真正的岸防砲臺,建於1921(大正10)年,並曾經配賦35珊雙砲管式加農砲塔。但此說仍有疑點:
第一,1941年適值二次大戰期間,軍備物資吃緊,日軍何苦耗費大量珍貴的水泥構築易被識破的假砲,而非用以強化其它更重要的軍事設施?
第二,外垵社、猪母水社砲臺,如果曾經實際配砲,有無史料佐證?
對此,楊仁江(2014)《#澎湖縣縣定古蹟馬公大山堡壘砲臺調查研究》 ,因大量引用日文權威文獻《澎湖島要塞築城史》 ,提供了探索外垵社、猪母水社砲臺更可信的切入點:
「......1921(大正10)年8月12日,外垵社砲臺起工,同年9月11日猪母水砲臺隨後起工,預定配備35珊砲塔式雙管加農砲、200發砲彈,是為日據時期澎湖島要塞邁入砲塔砲臺之始。然而1922(大正11)年2月6日,日、美、英、法、義五國於華盛頓簽署《限制海軍軍備條約》,限制軍備的發展;同年2月27日,陸軍大臣被迫對於築城部本部長下達〈陸密第三三號〉命令,停止澎湖島要塞進行中的築城工事,外垵社砲臺、猪母水砲臺也隨之中止。
......隔(1923)年參謀本部將1917年〈要塞再整理案〉再度修正審定為〈要塞再整理要領〉,於澎湖島要塞部分指示:在1917年版本整理案中廢止的舊砲臺,考慮繼續留用。至於海軍艦用火砲因應軍縮關係,移交陸地要塞管理,因此這兩座砲臺的35珊加農砲改以30珊加農砲取代。
......由於1922年華盛頓《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只有限制主力艦及航空母艦的發展,並未規範巡洋艦及潛水艇等的建造,造成列強間仍然針對艦艇擴軍產生激烈的軍備競賽,發展高度失衡,於是各簽約國在多次協議之後,其中日、美、英三國又在1930(昭和5)年4月22日簽定《倫敦海軍條約》,有效期間5年,重新調整美日雙方艦艇的噸位比。
......1933(昭和8)年3月,新的要塞建設修正計畫要領奉核裁可,關於澎湖島要塞部分,將原本固定式的岸防火砲改為12門能在戰時迅速備砲的移動式大口徑加農(即45式15珊加農砲),做為防禦骨幹,不重要的舊式砲臺均予廢除。在這一波要塞建設調整方案裡,內垵社砲臺、外垵社砲臺、大山砲臺、猪母水砲臺等舊式砲臺均遭廢除。...」
楊仁江(2014)考證證實1921年日軍曾於外垵社與猪母水社興建砲臺,也提及1930年日本簽訂《倫敦海軍條約》、1933年3月兩座砲臺在新的要塞建設修正計畫要領被廢除,這些與《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一致。
然而楊仁江(2014)也發現:1921年外垵社、猪母水社砲臺開工後,隔年(1922)日本簽訂《華盛頓海軍條約》,旋即被迫停工;1923年砲臺規劃中的武器受到更改,但並無下文。
如此重要的來龍去脈,《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卻完全忽略,則兩座砲臺從1922年停工至1933年廢止之間是否曾駐兵或配砲過?恐怕存疑。
尤有甚者,「二戰期間建造欺敵砲塔」之說,遍尋楊仁江(2014)的報告,卻 沒有隻字片語可證實!
■#更深入的考證勢在必行
總結前言,餌砲原址雖可確定是外垵社、猪母水社砲臺,但是否配砲過仍有爭議。回到兩座假砲本身,「防空誘餌說」疑點重重、「二戰欺敵砲塔說」無跡可循,且前述考證仍止於日方文獻,卻未觸及美軍史料的視角。
我們必須重整線索,追溯它們的原始規劃目的,還原可靠的興建年代、並 #確認原址是否部署實兵實裝。
其次,我們也應 #釐清「餌砲」#在二戰美軍偵照情報裡的價值,更要考證 #是否曾在實戰中吸引投彈。
最後,我們更要 #回溯二次大戰年代的軍事科技,#探究砲體附近疑似空襲痕跡的來由。
(未完,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原刊於澎湖縣文化局《老古石》季刊第九十三期。本次將於「翁珍聖」fb粉絲團、「西嶼˙咱的厝」fb粉絲團同步連載。感謝許玉河主編厚愛,並感謝翁珍聖先生、曾佛賜先生邀稿。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周元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真的有貨...龍洞釣場 向來是東北角最熱門,釣況也最佳,隨時都有大物出沒... 入海中的岬角共有五支,主要的釣場分別為龍洞一支、 龍洞二支、及龍洞三支,其中以第一支最寬闊且可同時容納近百名釣客,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去的地方,這裡岸拋鐵板,水球,沉底磯釣都是超棒的。岸拋以花煙、 鬼頭刀 為常客,紅甘 的...
假餌 分別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真的有貨...龍洞釣場 向來是東北角最熱門,釣況也最佳,隨時都有大物出沒...
入海中的岬角共有五支,主要的釣場分別為龍洞一支、 龍洞二支、及龍洞三支,其中以第一支最寬闊且可同時容納近百名釣客,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去的地方,這裡岸拋鐵板,水球,沉底磯釣都是超棒的。岸拋以花煙、 鬼頭刀 為常客,紅甘 的數量也是挺不錯的,稀客的 土魠 馬加剪 也常被釣獲,這裡拉不動的火車頭更是一堆,來這裡釣記得竿子帶粗一點...今天收獲好嗎?一樣看影片囉....
影片最後我們在去找釣友口耳相傳的 基隆 海鮮麵 到底在那兒?我們帶你去....
目標魚種:
紅甘 又稱紅魽/章紅/鰤魚/高體鰤/杜式鰤
學名:Seriola dumerili
英名:greater amberjack
日文名:カンパチ
鯕鰍(學名:Coryphaena hippurus),俗名三保公魚、飛虎、海(魚廉)、鬼頭刀,夏威夷語中稱mahi-mahi,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鱰科鯕鰍屬的一種。
馬鮫屬(學名:Scomberomorus)通稱馬鮫魚、馬交魚、馬加魚、鰆魚,俗名鰆魚,𩵚魠魚、土托(魠、鮀)魚、鮁魚、竹鮫、馬加魚、梭齒魚
甘仔魚(瓜仔魚)英文名:Giant trevally. Giant Kingfish … 俗名:瓜仔魚英文名:Bigeye trevally ……四破鰺仔、黃尾瓜仔、平瓜仔 近沿海群游性魚類,棲息深度可達50公尺。肉食性。
牛港魚(珍鰺)(學名:Caranx ignobilis,又名白面弄魚、浪人鰺、牛港鰺、牛港瓜仔、牛公瓜仔、GT...分布於印度洋、紅海、東至日本、澳大利亞以及中國南海、台灣海峽等海域及半鹹水域,為熱帶魚類,棲息深度10-188公尺,本魚頭部與身體背面暗金色,腹面銀色,鰭通常灰色到黑色,胸部,體長可達170公分,成魚棲息在水質清澈的潟湖及臨海礁石區,稚魚出現在河口區,以甲殼類及魚類為食。
團隊:69J團
#周元偵
臉書(FB)社團:
#台灣69J釣魚俱樂部 Taiwan 69J Fishing Clu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18314488882804/?ref=share
簡介:我們是一群熱愛釣魚(岸拋&船釣),並喜愛接近大自然的一群同好所組成的一個團體。
舉凡-岸拋鐵板,船釣,浮游磯釣,沉底釣,桶花枝,軟絲..以及路亞假餌釣,水球&弓角...都有涉略也都是我們喜愛的釣遊活動,研究測試釣魚裝備,diy相關物品都是我們的興趣...另外
趕海(赶海)的找鮮產及自給自足的料理...一直是我們所嚮往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們熱愛的活動。影片也以此為主體,希望大家會喜歡我們的頻道,謝謝。
假餌 分別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是我們與DAIWA(台灣大和)的第一個聯名企劃案,主要在推廣一些DAIWA在台灣上市的一些新產品。這次測試了2樣新產品-分別是...
BALLISTIC ĹT3000D CXH JAPAN 這顆日本專為台灣釣友設計的捲線器及
JIGCASTER light 96ml這把竿,這組小組的裝備較適合淡水作釣,唯淡水魚種就 黑鱸 卷仔 比較大型而已..巧的是在7月接這樣種case海邊又沒什麼魚...經討論後就來挑戰海釣池(金禾海釣池)的大型魚 龍虎斑
龍虎斑(珍珠龍膽):
龍虎斑是「龍膽石斑」和「老虎斑」成功交配出來的,是台灣養殖魚業的驕傲,雖然價格比一般傳統石斑高,但其魚皮富含膠質口感極加,肉質特別鮮甜,營養價值高,相當受饕客們喜愛。
這麼好吃...當然要來挑戰一下了
團隊:69J團
我們的臉書(FB)社團:
台灣69J釣魚俱樂部(Taiwan 69J Fishing Club)
簡介:我們是一群熱愛釣魚(岸拋&船釣)的同好,並喜愛接近大自然的一群人所組成的一個團體,舉凡-岸拋鐵板,船釣,浮游磯釣,沉底釣,桶石斑,龍蝦,花枝,軟絲..以及路亞假餌釣-包括:硬餌(ハードルアー),軟餌(軟蟲)(ソフトルアー),米諾(ミノー),波扒/POPPING(ポッパー), 鉛筆/PEN(ペンシルベイト),顫泳/VIB(バイブレーション),亮片/SPOON(スプーン),鐵板/JIGGING(メタルジグ),木蝦(エギ),微鐵,水球&弓角....都是我們喜愛的釣遊方式,當然欣賞大自然的水族世界都是我們熱衷的活動,還有...
趕海(赶海)的找找海鮮,挖挖貝類,抓抓螃蟹式的自給自足...一直是我們所嚮往的生活方式表現,我們將它融入我們的釣魚活動。
人生.....夫復何求啊!
音樂:
NCS: Music Without Limitations
NCS Spotify: http://spoti.fi/NCS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ncs.io/sarvagon
假餌 分別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天用路亞假餌釣獲的三種魚分別為金目鱸,紅槽,赤翅仔,這次雖沒有四天前咬況好,但咬況也算是很不錯,今天全程皆以軟蟲作釣咬餌雖然很輕,也由魚竿細感度很高,所以小小的訊息也補捉的到,北風北的咬況更是另一波高潮.......
金目鱸又稱尖吻鱸(學名:Lates calcarifer)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尖嘴鱸科尖吻鱸屬的魚類。
紅槽魚(銀紋笛鯛)及
黃鰭棘鯛(學名:Acanthopagrus latus)異名黃鰭鯛(學名:Sparus latus),俗名黃鰭,赤翅仔,黃牛,在香港及華南地區又稱黃腳鱲,是輻鰭魚綱鱸形目鯛科棘鯛屬的其中一種魚類。
來這八里淡水一帶釣魚,一定要留意這種泥沙地質的地方,作釣務必要結伴行。這
種地質稍不注意,腳就可能會陷入土中,一但深陷....真的不好拔出來....定在那邊...
宛如"人體水筆仔"'。
請釣友務必小心----
片頭:Track: Disfigure - Blank (HYLO Remix)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Watch: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ncs.io/BlankRemixYO
片尾:K-391 - Earth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Watch:
NCS Drumstep Playlist: http://bit.ly/NCSdrumstep
Support on iTunes: http://apple.co/1YY1VBD
Download this track for FREE: https://www.hive.co/l/u8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