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在疫情未減之時,還是無畏地將《天能》(Tenet, 2020)搬上螢幕。假若你喜歡《天能》這類穿梭未來與過去的科幻電影,你應該也會喜歡其他穿越時空的科幻電影。就諾蘭來說「已經發生的就已經發生了」、「別試著了解,而是感受」;但是,有些穿越時空的科幻故事,卻真能透過回到過去而改變未來,也真有清晰思路且邏輯合理。下面介紹七部21世紀的時空旅行電影,以及三部80年代最經典的時空旅行科幻:
1.
天能(Tenet, 2020)
諾蘭的《天能》肯定已經列入史上最難一次清晰看懂的時空穿越電影,兩刷幾乎是必要,如果想細數每位角色穿越時空的次數的話。不過,諾蘭在電影的對白中,已經教育觀眾,《天能》的重點不是穿梭的過程,而是要真誠地「去感受,不是看懂」。
2.
你的名字(2016)
在新海誠的日本動畫長片《你的名字》,角色並未搭乘明確的時光機,男女主角時空穿越的載體是彼此的身體。男孩立花瀧透過女孩宮水三葉的身體回到過去,知道一場隕石撞地球將會毀滅一座山中小鎮,於是決心回到過去改變未來。
3.
超時空攔截(Predestination, 2015)
《超時空攔截》肯定是史上最難理解的科幻電影之一,根據科幻小說家勞勃·海萊因的《你們這些回魂屍》改編,時空特警回到過去,想要改變造成重大傷亡的爆炸意外,卻發現自己其實深陷一個時間與性別的輪迴,而能夠改變這一切的只在瞬間的念頭。
4.
明日邊界(The Edge of Tomorrow, 2014)
《明日邊界》改編自櫻坂洋的2004年《All You Need Is Kill》。懦弱的少校凱吉原本負責公關部門,一點都不想上戰場,卻生生死死地被迫困在與外星生物不斷重演戰鬥的恐懼過程。只有在選對路線時,時間才可能前進;也只已有在面對恐懼之後,惡夢才會消失。
5.
迴路殺手(Looper, 2012)
時空穿梭電影,最常討論的矛盾議題是「祖父悖論」。《迴路殺手》就是將祖父悖論放在電影實際演練的故事。迴路殺手喬,以槍殺未來人與毀屍滅跡獲取高報酬,卻也同時犧牲自己安穩幸福的人生。有天,來到他面前的未來人,就是中年的喬,該殺或不該殺呢?
6.
啟動原始碼(Source Code, 2011)
時空穿梭電影大多是主角由未來回到過去,有意或無意地改變過去的某個關鍵事件。《啟動原始碼》卻是史蒂文斯上校預先前往未來,授意探勘未來意外的爆裂物匿藏點,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拆除炸彈,逆轉將至的重大傷亡。不過,前往未來其實是殘酷的實驗。
7.
時間罪惡(Timecrimes, 2007)
《時空罪惡》是部西班牙的科幻電影,主角Hector因為貪婪女色,陷入一場時間輪迴,一次又一次重演詭異的謀殺過程,使得Hector觀察到,過去、現在與未來其實都是早已設計好又環環相扣的劇碼橋段,Hector完全逃不出命運的掌心,也無法阻止謀殺的發生。
8.
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 1985)
80年代的《回到未來》至今仍是經典,熱愛搖滾的高中生McFly,與博士實驗時光機時,意外飛入三十年前。McFly在鎮上遇見年輕時期的父親與母親,母親意外愛上自己。這是祖父悖論的實例,McFly必須糾正過去的錯誤,讓母親回到父親身邊,並且回到未來。
9.
未來總動員(12 Monkeys 1984)
《未來總動員》也是一部主角回到過去,改變一個關鍵事件,於是就改變整個未來的科幻電影。1996年的病毒,減少大量人類,於是2035年的科學家將Cole以時光旅行送回過去,並且給予一串關鍵字「十二隻猴子」,便將未來人的命運奉手交給囚犯Cole。
10.
魔鬼終結者(Terminator, 1984)
詹姆斯·卡麥隆執導、阿諾主演的《魔鬼終結者》,也是希望以回到過去改變關鍵人物,便能改變未來的故事。2029年地球已經由人工智慧天網(SkyNet)所掌控,並且計畫毀滅人類。天網派出AI機器人,回到過去謀殺莎拉康娜,讓她的兒子(未來的反抗軍凱爾)無法降生。
#Yahoo懶人卡
「穿梭過去改變未來的時空旅行電影」:
https://tinyurl.com/y3fz8lmp
克里斯凱爾兒子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科幻小說經典《沙丘》出版於 1965 年,雖然一舉拿下雨果和星雲兩項大獎,最初卻並未取得商業上的成功,而是經過長年讀者的口碑,才逐漸成為百萬暢銷書,奠定其經典地位。除了法蘭克・赫柏特自己寫的六本正傳,還包括他兒子布萊恩與另一位作家凱文・安德森合寫的十幾本前傳和外傳。奇幻有《魔戒》和克里斯多夫・托爾金子承父志續寫中土傳奇,科幻的代表當然就是《沙丘》。
《沙丘》的影視化之路漫長而且坎坷,1984 年大衛林區版《沙丘魔堡》在影史上尤其「惡名昭彰」,林區失去主導權且無法定剪、預算也不夠,最後他根本不想承認這是自己的作品。但說真的我蠻喜歡這個版本,最近在 Netflix 上重看,特效當然過時,整體卻仍有可觀之處。
2000 年,科幻頻道推出了迷你影集 Frank Herbert's Dune,評價還不錯,三年後又推出續篇《沙丘之子》,還順便捧紅了配樂家 Brian Tyler。我買了 DVD 卻始終沒看,可能因為主角造型和《沙丘魔堡》的凱爾麥克拉蘭差異太大,我實在無法。
原著小說呢,自然是早就買了,大學時也一度認真捧讀,但不記得為何總是沒看完,明明對話很多、文字也不是太難。
又是二十年過去,《異星入境》和《銀翼殺手2049》的導演丹尼維勒納夫即將重啟新版《沙丘》電影,卡司十分驚人,還包括張震主演的叛徒岳醫師(Dr Yueh),相關電視劇也同步籌劃,萬眾矚目將是本世紀最重要的科幻電影盛事。
新版電影即將上映,我終於很認真的聽起了有聲書。Audible 版本的「卡司」也十分豪華,由 Scott Brick, Orlagh Cassidy, Euan Morton, Simon Vance, Ilyana Kadushin 等一票大牌朗讀者共同參與,分別「飾演」不同人物,但某些章節是各唸各的,某些又是由「領讀」Simon Vance 一手包辦,總之是十分特別的聆聽體驗。
二十年前第一次看《沙丘魔堡》,心中就一直有個懷疑:這怎麼看怎麼像是奇幻小說啊?這次再重看/聽,感想則是:這根本科幻版《冰與火之歌》啊啊啊啊啊啊!
阿崔迪家族 = 史塔克家族
雷托公爵 = 艾德・史塔克
保羅 = 布蘭+瓊恩・雪諾
空間航行公會 = 鐵金庫
阿利亞 = 艾莉亞
沙蟲 = 龍
種種族繁不及備載 XDDD
重點是,如果你覺得科幻小說充滿高深艱澀的科學名詞,那千萬不用害怕,雖然《沙丘》探討環境與生態學、反思人類與存在的哲學,但骨子裡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古奇幻宮鬥劇和王子復仇記,只要知道這樣,就可以放心享受了。
喔對了,其實《沙丘》不是沒拍過厲害的電影版,只是那部片叫做《星際大戰》(盧卡斯的抄襲/挪用/沒買版權是公開的秘密)。XDDDD
克里斯凱爾兒子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視覺動物的影評室】
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
仇恨終將淹沒於沙塵中
網路媒體上充斥著許多有關主角克里斯凱爾—這位美國海豹部隊狙擊手的故事,不外乎提及他出生於美國德州牛仔文化的社會、四次出入伊拉克戰場、美國歷史上狙殺人數最多的狙擊手。但實際上透自傳、電影影像所呈現在狙擊鏡後的心理壓力卻相當少。我相信,不只是克里斯凱爾,任何一位狙擊手在狙擊鏡後的他,腦袋思考是否開槍、控制著扣下板機的食指的狀態是相當具有戲劇張力的描述,並且透過電影的方式,影像、聲音、時間演進等多元化感官衝擊之下,會是一部相當吸引人的戰爭題材電影。而我認為,克林伊斯威特確實仍保持著他的硬漢風格:粗曠卻又在細節帶著細膩的巧思,使得整部「美國狙擊手」在基調上可說是軟硬兼顧,表現相當亮眼。
而究美伊戰爭題材上的琢磨,爭議性始終存在著政治、經濟等多面向的討論空間,然而「美國狙擊手」雖然係以美伊戰爭為主要故事舞台,但個人認為,其實理應跳脫美伊戰爭這樣的主題,將視野的高度更廣看到的是克里斯凱爾本人身上才是。若說戰爭是非理性的衝突,克里斯凱爾的一生其實充滿了人生的抉擇與矛盾。電影從主角出生在虔誠的基督教家庭開始描述,父親講述了聖經:羊、狼與牧羊人三者概念,傳達自己的領域需要靠自己的力量保護。這不僅是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的牛仔思維,同時也對後來主角從軍的動機產生契機。有人說,美國挾著反恐及正義之名,入侵伊拉克推翻海珊政權,事實上卻造成了更混亂的世界局勢;然而在電影裡所描述的並非告訴觀眾,他們認同美國政府的所作所為,而是以客觀的角度,平舖直述的說出克里斯凱爾的心境—為了自己的家園不再受類似911恐怖事件攻擊。
自克林伊斯威特導演「硫磺島的英雄們」以及「來自硫磺島的信」兩部姊妹作,我看到了克導獨特的中立描述觀點。雖然如此大手筆的製作,從美國及日本兩方拍攝歷史上的硫磺島戰役,忠實呈現了戰爭的殘酷,同時也闡述了美國在戰爭期間為了戰爭債券而造神、造英雄;日本的軍國主義、殘酷的玉碎等等嚴肅的議題,使得電影不僅在觀點上保持中立,同時也在劇情的深度、張力、寓意上塞滿了相當充實的內容。而在「美國狙擊手」中,雖然沒有如硫磺島二部曲般拍了兩部電影,僅僅透過主角克里斯的成長歷程,隨著時間演進,平快的步伐節奏,事件的因果關係有條有理的一一陳述,讓整部電影立場不再是將焦點放在美國反恐戰爭的正當性,轉而聚焦在克里斯凱爾每每開槍的目的與心境轉折。
描述同袍之情與家庭生活的兩大主題之間的衝突,是「美國狙擊手」中的一大重點。劇中相當有趣的在克里斯小隊裡放上美國英雄漫畫「制裁者」的圖像,描述著克里斯從原本猶豫著開第一槍,到後來怒火攻心為了朋友報仇而魯莽行動,導致任務失敗、更多傷亡、恐怖組織首腦殺害平民等等事件發生。而「制裁者」則是漫威漫畫中,私刑、復仇、以暴制暴、對司法失望等形象,原著描述著主角法蘭克卡索因臥底黑道後,家人反被黑道所殺,在失望之際穿上兒子所送的骷顱頭黑色T恤開始復仇之路。漫畫中,法蘭克依照自己的正義邏輯開始尋仇,將他認為有罪的人殘酷殺害,在道德上有極大的爭議。然而,在「美國狙擊手」中,從主角克里斯開完第一槍後,影像開始出現「制裁者」漫畫,再到同袍被殺、再次回到伊拉克戰場,畫面上不論在悍馬車、防彈背心、彈匣、手套等都充斥著「制裁者」那指標性的骷顱圖像,彷彿說明著主角心境。有趣的是,在真實世界中的克里斯凱爾確實也使用了大量「制裁者」的圖像裝飾,透過電影這樣的藝術作品呈現,反讓故事性更加深了一層戲劇張力。
我想在這場復仇戰中並沒有誰對誰錯,因為任何一個朋友在毫無防備之下被無情的子彈射殺,你卻毫無辦法救活他,「復仇」終將是一種最直接的非理性情緒。而主角克里斯最後完成了他反狙擊的任務後,個人認為才是電影最高潮的橋段。不論電影中花了大半部的時間描述著主角在伊拉克進進出出了四次,中間徒勞無功或導致局勢惡化、同袍受傷等等,相當精彩的動作戰爭場面。然而,在開完最後一槍遠距離的射擊後,隨著沙塵暴的來襲,戰場上的屍體、槍枝漸漸淹沒在砂塵之中,彷彿這場激戰沒有發生。而作為狙擊手的靈魂—克里斯的狙擊槍,也被遺留在戰場之中,彷彿克里斯在返家後,卻將自己的心仍然遺留在戰場之中,難以拋下。
整體而言,「美國狙擊手」的故事劇情在節奏上平穩且內容充實,電影相當有趣的將劇情分為三大部分:從軍前的成長過程、從軍後的軍旅生涯以及退伍後面對戰後創傷症候群的人們與自己。電影後半部則說明了凱爾返家後極力修補自己的家庭關係,以及幫助那些受戰後創傷的軍人們。「保護」、「拯救」自己同胞的信念,貫穿了整部電影,使得「美國狙擊手」不再只是一般以美國伊拉克戰爭,探討國家與國家間戰爭的電影,而是主要以探討軍人的成長、歷經戰場洗禮、與家人間的相處以及退伍後的生活等等的觀察,成就了這感人的故事。
故事劇情:
劇情簡單易懂,節奏平穩且按部就班,觀眾們不彷由探討狙擊手的養成訓練、布萊利庫柏全是主角克里斯凱爾、克林伊斯威特的客觀導演手法以及冷色調的伊拉克戰場等重點觀賞。其中針對人心轉變的描寫,人與人之間,特別是家人等情緒流動處理相當得宜,顯示出克導鐵漢柔情的一面。相信不論是軍人,任何一個在打拼事業時,同時需要兼顧私人生活、家庭等皆有可能遇到衝突與難關:在「美國狙擊手」中,有很深刻的描述。(9.0 / 10)
影像美學:
電影的畫面呈現、色調以非飽和性的冷色調為主,呈現出陽光強烈且充滿煙硝飛灰的伊拉克戰場。而在鏡頭的運鏡上,動作場景中大量手持式搖晃鏡頭非常精采,而在一般劇情橋段中,固定式鏡頭取景也處理相當得宜,拍攝的手法運用妥當,使觀眾在觀賞電影時動靜分明。在美學上,在一些慢動作的鏡頭加深了戲劇張力,情緒上的放大作用,讓整部電影看來相當精采。(8.5 / 10)
電影配樂:
雖然「美國狙擊手」的配樂較少,忠實呈現了伊拉克戰場上的實際情景。而當中的音效不論是狙擊手透過狙擊鏡十字絲瞄準目標,或是掙扎是否開槍的沉重音效,加強了電影營造緊張氣氛的效果,處理得宜。而令個人感動的地方,莫過於兩場葬禮上的小號獨奏,淒美又哀傷的氣氛,讓「美國狙擊手」的故事戲劇張力加深了不少。似乎在戰場上的仇恨,一個年輕的靈魂消逝,透過獨奏撫平了在世之靈的心。(8.0 / 10)
視覺特效:
「美國狙擊手」的視覺特效多半於戰場場面的營造,不論是近距離戰鬥中火光四起的槍戰場景,大場面的城市鳥勘場景、沙塵暴來襲、直升機攻擊,或是遠距離狙擊、慢動作等等運用,視覺上可說是享受到相當多元的感官刺激與衝擊。快節奏的剪輯手法,將這些一連串精采的拍攝方式,平舖直述且毫無保留的呈現,整部電影顯得相當紮實。(8.5 / 10)
觀眾取向:(不計分)
喜愛狙擊手題材電影的觀眾、喜愛柯林伊斯威特鐵漢柔情風格電影的觀眾、喜愛布萊利庫柏的觀眾、喜愛美伊戰爭題材電影的觀眾
個人總評:8.5 / 10
克里斯凱爾兒子 在 「美國狙擊手」母親教會致辭:神帶我熬過喪子之痛 的相關結果
2006年8月,李黛比的兒子馬克·艾倫·李成為首位在「伊拉克自由行動」中 ... 日這一天去兒子的墓地,但會計劃看望海豹突擊隊狙擊手克里斯·凱爾(Chris ... ... <看更多>
克里斯凱爾兒子 在 槍殺「美國狙擊手」 凶手判囚終身 - 自由時報 的相關結果
槍殺「美國狙擊手」克里斯‧凱爾(Chris Kyle)及其友人李托費爾德(Chad Littlefield)的前美國陸戰隊隊員勞斯(Eddie Ray Routh),二十四日被德州 ... ... <看更多>
克里斯凱爾兒子 在 克里斯·凱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