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のぶみ悪評判まとめ「母親に嫌われる炎上系絵本作家」東京オリンピック人選問題 信實負評統整「被媽媽討厭的炎上系繪本作家」,東奧人選問題
.
.
剛剛在別的地方看到東奧各種人事問題,在留言中看到「#兒童畫冊作家」(是繪本作家🌝🌝🌝)也請辭奧運文化節目的消息,馬上就去查了一下,這篇整理的超清楚完整,標題就快把我笑死哈哈哈哈哈哈,被媽媽討厭的炎上系繪本作家XDDD
備註:本文為摘譯,有些直接挪用日文漢字或超譯,請見諒。
❌信實悪評判:過去罷凌老師還很自豪
大家應該都知道(?)信實過去是流氓,在自傳裡寫他曾經設計導師喝已經放了三個月的臭牛奶,讓全班哄堂大笑的事件。
還有老師在班級上念了信實的故事,然後再念了跟他內容相同的繪本,信實覺得「你這不就擺明說我在抄襲嗎?」接著暴怒踢桌子,搥老師頭部附近的黑板,還威脅老師:「要不是你是女生我早就揍你了,下次再讓我遇到我就殺了你」
而且在過去的訪談中,還提到罷凌身心障礙者因而在網路炎上,最後請辭東奧。
❌信實悪評判:美化媽媽自我犧牲的歌詞
在網路兒童節目配詞中傳達中「媽媽把自己的事情放在第二順位,小孩才是最優先」的訊息,過度美化媽媽的自我犧牲,而引起媽媽們的不滿。
❌信實悪評判:引起和媽媽分離焦慮的繪本
呃,大家應該知道是哪一本。甚至有連署活動要求出版社將適讀年齡提高至12歲以上,但未獲得出版社的明確回應。
❌信實悪評判:充滿職業婦女媽媽自我犧牲及自責的繪本。
呃,大家應該知道是哪一本。
❌信實悪評判:扭曲知名角色的性格
在Hello Kitty的誕生45周年紀念活動中,跟信實聯名合作出版了兩本繪本。被大家批評的有『不服輸的Kitty』和『公主Kitty』。有一段我看得不是很懂,畢竟我不瞭解Kitty的人設XD 但有一句是「拜託,媽媽做的這種事啊 我一定也能做得到」,這句話對媽媽充滿了蔑視,因而炎上。
❌信實悪評判:内閣府邀請信實幫官方設計LOGO
内閣府請信實設計「兒童、育兒支援新制度」的LOGO,內閣府的推特發文:各位地方政府的公務員們!媽媽手冊的封面,就用繪本作家信實的可愛插畫,大家說豪不豪R」
然後下面「絕對不要!!」的留言瘋狂殺到。還有人說「如果你們採用的話我會在上面貼別的貼紙或照片。不然每次看到我都覺得要被詛咒,很可怕。」還有的媽媽表示,「我們家收到的媽媽手冊就是這個封面。好不容易懷上第二胎,收到這種封面的媽媽手冊真是悲痛欲絕。明明是一生的回憶,為何要選用這個故意使用不當詞彙讓繪本炎上的畫家呢?」
對不起,雖然媽媽很生氣,但這些回應我真的笑爛XD
❌信實悪評判:繪本抄襲疑雲...
啊啊啊啊啊啊阿阿居然抄襲我喜歡的安西水丸的小火車《喀噹喀噹-火車來了》!!!還有林明子的《鞋子去散步》。不過我只看圖的話應該是不會聯想到,畢竟他圖那麼醜,一點都不像。
❌信實悪評判:在IG上針對「嬰兒哭泣的原因」發表未經證實的言論。
「嬰兒想要叫大人的時候會哭個5〜6秒,然後20秒停止哭泣,並不斷反覆。」
「事實上,嬰兒哭泣的最大的理由是還想要玩,想和媽媽一起!真可愛。」
「嬰兒手握拳時是肚子餓了,手張開是肚子飽了」
看到真的黑人問號,要是他說的是真的應該可以去大學當教授。
繪本之外還有生死觀、單親媽媽、離婚、虐待等話題,像是「生病或身心障礙,雙親離婚或是被虐待也是嬰兒自己選的。」也是引起非議,對於有先天性障礙的孩子或家長都難以接受。還有關於「嬰兒的胎內記憶」,隨著時間變化人數還會改變,有時是300人,有時310,有時500,有時200。
欸怎麼有人這麼閒還去統計這個辣XD
❌信實悪評判:捏造過去不良記錄的嫌疑
信實自稱他高中是小混混「池袋連合」的老大,但沒人知道「池袋連合」的存在。而且許多人認為他把過去那段不良紀錄當作賣點。
因此也產生了許多信實相關的hashtag
#討厭信實同盟
#可是我是媽媽耶
#不優默信實
#反對信實參加奧運文化節目
#不要讓信實參與NHK兒童節目
#停止信實育兒假消息
真是個話題性十足反應很兩極的作家。我想他在台灣應該是很賣,不然不會有出版社搶著出🌝🌝🌝我其實也非!常!懷!疑!日本為何會出這種繪本,但他能在日本出應該也是有他的市場。
想看原文跟照片的請參考下方連結
新聞來源:https://and-lifes.com/nobumi/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雄罷韓成功,最後的同意票高達93萬票,很多高雄人非常的驕傲。因為罷免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台灣史上第一次直轄市長罷免成功,你不知道全世界有多少人羡慕,我們家就有一個,我那老美老公蘿蔔頭,聽到高雄罷韓成功,羡慕到流口水流滿地,我都要去拿拖把來拖地了,他就很不平衡為什麼台灣可以罷韓,這個人還可以天天在白宮...
公務員 手冊 在 PrideLab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年5月17日係「國際不再恐同日」,個英文名好長 - 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簡稱IDAHOTB。
如果你年紀有返咁上下,就會睇住呢日由 IDAHO 變 IDAHOTB,不過依家性別身份咁多元,比較欣賞香港區集會籌委改嘅「IDAHO+」多啲。
點解要有紀念日?
因為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同性戀(homosexuality)喺《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分類標準》(簡稱ICD)中移除。同性戀同疾病脫鉤,亦都唔需要害怕會「患上」呢個病。呢個就係IDAHO一開始淨係叫 “against Homophobia” 嘅原因,你睇認識歷史幾重要呢~
30年前同性情慾被病理化。咩叫「病」?邊個有權力決定邊個有病?
醫療知識專業從來都係一種權力,醫生嘅決定彷彿無容挑戰...
快速回顧歷史
1952年美國心理學會將同性戀列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簡稱DSM)第一版嘅心理疾病,描述同性情慾係一種「反社會的人格騷亂」;到1968年第二版再將同性戀歸類「性偏差」(sexual deviance)。喺50至70年代,當時外國對同志有乸型嘅刻板印象,以Fruit稱呼。政府曾經會跟蹤同志,收集佢哋聚集嘅地方。亦用一個叫Fruit Machine測試公務員嘅同性戀傾向:一開始展示普通男女照片,之後換做裸露嘅相,觀察受測試者瞳孔有無放大。測試不通過的話,輕則工作不保,重則可能會被拉去坐監,或者係注射激素等醫學治療。
以前喺香港出櫃真係好危險,喺1985年至1995年間,瑪麗醫院曾為最少20名男同志進行電擊治療,院方事後都承認根本無效。
隨住醫療與心理學研究發展,到1973年,美國心理學會宣布,將同性戀從DSM中除名。直到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跟住表態,將同性戀者從ICD第十版中刪除。
拗直治療仍然存在,並無想象中遙遠
社會學者Michel Foucault喺《瘋癲與文明》一書提到醫療化社會(medicalized society)將人分為「正常」與「非正常」嚟對待。佢拎十八世紀精神科嘅個案分析,當年嘅醫生會使用厭惡療法,例如浸凍水、綁束身衣等各種方法去「醫好」佢哋,實際只不過用恐嚇嘅手段逼佢哋學習點樣改變行為,睇落似返個「正常人」。
有睇《American Horror Story》或《Ratched》應該都睇到相關畫面,有冇被嚇親?!唔好以為呢啲咁恐怖嘅情節只會出現喺Netflix,時至今日,喺!香!港!都有機構掩人耳目咁進行呢啲「拗直治療」,使用噁心嘅治療方法對付同志,過程會一邊向同志展示同性相片,一邊利用藥物令佢產生噁心以及嘔吐感,從而嘗試令當事人對同性互動畫面連結不安情緒。2017年亦有報告指出,中國大陸有醫院提供「拗直治療」,方法包括服用或注射藥物,仲有電擊等等。
促制定政策禁止「拗直治療」
香港心理學會喺2012年發表聲明,同性戀唔係精神病症,係人類性向正常現象;同時無科學證據指「拗直治療」有效及對人無害。聯合國、美國心理協會、澳洲心理學會等組織更加一致反對「拗直治療」,研究發現「拗直治療 」不但毫無效用,反而令當事人受到心靈傷害、更有引致抑鬱、焦慮以及自殺嘅風險。
一年又一年紀念5月17號國際不再恐同日,今日有同志可以活喺陽光下...
但唔好忘記,香港仍然有人喺暗地裡被逼接受「拗直治療」經歷創傷,而帶佢哋去治療嘅人,往往就係佢哋嘅屋企人。
加拿大、德國相繼通過法案禁止「拗直治療」,今年5月英女皇喺演說中有明確提到將會禁止矯正療法(“ban conversion therapy”)。可惜香港仍然未有制定相關政策。
要做到不再恐同嘅世界,需要大家同醫學專業人士一齊正視問題。
#pridelab #pridelabhk #BeTheChange #DareToBe #idaho #idahot #idahotb
#lgbt #LGBTQ #LGBTPride #lgbtcommunity #hklgbt #同性戀
#國際不再恐同日 #拗直治療 #禁止拗直治療 #性別平等 #性別平權 #性別多元
公務員 手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雖然我生性拖延,但現實治療大師Wubbolding 表示:「如果你沒有辦法做出計劃,就是計劃好了要讓自己失敗!」
於是過年前一天就嘗試計劃要念的範圍,把一天的範圍唸完之後就允許自己休息(一個正增強的概念)總算是在開工之前把這兩本書「大致翻完」了。比我想像當中花的時間更久!
#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我一邊讀的時候一邊發現,原來一個心理師要考到執照至少要念這本書三遍,第一遍是在考研究所的時候,第二遍是在課堂修業的時候,第三遍是在諮商心理師考試的時候。
我以前常常在想,同樣的東西念這麼多遍有什麼意思?直到今天突然有一點點明白,隨著專業的訓練增加、實習的經驗、還有年齡的成熟,這些生活經驗會慢慢的回扣到閱讀的內容。或許在唸第三次的時候,會發現書裡面講的一些東西並不一定是真的,各種治療的方法也有書上說沒有談到的優點跟缺陷。尤其是如果讀者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深入對其中一個學派了解之後,會發現這本書根本就只是目錄而已(難怪作者會在每一個章節後面加上這麼多的延伸閱讀)。
#諮商研究法
至於左邊這本書,我很慶幸當年碩士考的是心理學研究所,裡面談到的大多是量化的研究設計技術,一邊讀的時候一邊有一種回到大學在念心理實驗法的感覺。但同時也發現2個很重要的差別:
1.諮商的研究更重視「參與者的狀態」,畢竟參與實驗的人相對於一般的受試者,有一些需要協助的地方,我們總不能夠把一個憂鬱或者是焦慮的人丟在一個非常不利的實驗情境,這是不合倫理的。
2.相較於藥物或者是心理學實驗,諮商相關的研究要操弄的變項可能要更為小心,如果治療師本身是研究材料,就不得不考慮到治療師本身特質的影響。
有慶幸的地方就有喪氣的地方。比較悲慘的是我對於質性研究的了解有限,這本書又只有一個章節簡單地提到,唸起來模模糊糊;高等的統計部分也只是簡單帶過,看了跟沒看一樣都不知道在做什麼。後面提到一些方案評鑑,沒有實際操作過的人讀起來覺得好像在打高空炮;最後提到論文寫作,感覺有是邀要要寫過的人才知道箇中的滋味⋯⋯。
總之,我在想左邊這本書可能當作「研究生使用手冊」作為參考書(做研究做到一半就翻一下)比起教科書來得更適合。
然後有一個小小的murmur ,或許可以echo 這幾天有關於 #愛莉莎莎 新聞的討論:這整本書都在寫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會面臨到的各種效度威脅(翻譯蒟蒻: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研究,每個研究都限制),所以不論是相對嚴謹的醫學研究,或者是所謂的「個人體驗」,都只反映了浩瀚無垠的世界裡面的一部分,我們只能夠盡量完備研究方法,減少誤差。科學並不是什麼至尊無上的東西,但至少提供了一種相對嚴謹的方法來檢查「如果我發現的東西是錯的,那麼是哪裡錯了?」
或者,有一個更科學哲學性的探問是:以我們的能力,真的有機會可以完全了解客觀的事實嗎?還是,你相信我們只是活在「相對主觀」的世界裡面,各種現象透過每一個人的濾鏡,會看到不同的東西?
#結論
雖然短短1000多個字就簡單講完了這五天來唸書的心得,但這五天其實真的是痛不欲生啊~好幾次都想要中間放棄,因為啃起來實在是太累了⋯⋯我也想要打電動、出去玩、放鞭炮(?),可是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要面對的任務,年紀大了唸了這麼多也不曉得吸收了多少,就只能期待記得住的都會考,記不住的都變成氣質。
對了看完之後我對於「要成為心理師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又有一個新的頓悟:你要可以忍受無聊,忍受花很多時間在念書、解論文、做研究,甚至研究的結果不如預期等等⋯⋯。
雖然就我所知,許多人是因為自己曾經受到心理治療而療癒,因為生命受到啟迪,想要踏入這一行,了解自己也幫助別人。我覺得這個動機很好,但可能要同時考慮比較現實的事情是——要通過相關的訓練與考試,真的是不容易啊~
總之明天雖然就要開工了,但實際上我已經開工了好幾天了。放假的好處是不會受到其他「俗事」的影響(例如工作),明天開始又要左手工作、右手讀書、如果可能的話,還要用下巴敲鍵盤來寫論文⋯⋯。
雖然百廢待舉,但我想到我老闆跟我講的一句話:「關關難過關關過。」雖然關關不說,但就走一步算一步吧。
道阻且長,有走就有希望。
僅以此文章分享給在準備研究所、公務員或其他考試的戰友。
#讀書筆記
公務員 手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高雄罷韓成功,最後的同意票高達93萬票,很多高雄人非常的驕傲。因為罷免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台灣史上第一次直轄市長罷免成功,你不知道全世界有多少人羡慕,我們家就有一個,我那老美老公蘿蔔頭,聽到高雄罷韓成功,羡慕到流口水流滿地,我都要去拿拖把來拖地了,他就很不平衡為什麼台灣可以罷韓,這個人還可以天天在白宮正事不幹,天天在....發推特 ?
像蘿蔔頭這樣在搥胸的人,全球至少有一億多,差不多美國一半的人口而已啦。
最近有很多美國人的挫折達到新高點。先是成為全球最大疫情國,讓大家懷疑美國的醫療制度,失業率高漲,讓大家懷疑美國的經濟制度,非洲裔佛洛伊德的死亡事件,讓大家懷疑美國的警察制度,後續的暴動,讓人懷疑美國的教育制度。
6月1日傍晚,民眾在白宮旁的拉法葉廣場和平示威,原本一切好好的,但就在6點半的時候變了調,大批全副武裝的軍警,突然開始向示威者推進,丟催淚瓦斯和閃光彈驅趕人群,武警和士兵手持盾牌、強力清場,連澳洲記者都莫名被揍。
就在示威者驚慌逃竄時,川普在白宮裡召開記者會,強調「法律與秩序」,揚言派軍隊鎮壓,講完還一路走去拉法葉廣場隔壁的「聖約翰教堂」,高舉女兒伊凡卡幫他準備的聖經「擺拍」,連聖經都沒打開,也沒進去禱告,單純像網美一樣拍拍照,拍完收工。
看到這裡大家才恍然大悟,你叫軍隊向人民動手,只是因為你想要在鏡頭前看起來很威武 ?想看起來很威武就學我們善子去修片就好了啊,幹嘛要搞得像軍事強人 ?
不幸的是,川普就是喜歡軍事強人,他說俄羅斯的普丁有男子氣概,羨慕習近平成為終身主席,連北韓的金小胖他都說是既能幹又成熟,成熟 ?really? 至於菲律賓杜特蒂,他還是個俗辣。
但這件事情發生後就讓很多人開始擔心,這是不是美國走向強人政治的開端 ?
為什麼美軍在示威中扮演的角色那麼敏感呢?我們來看一下「使用手冊」。
我們先講大前提,美軍成立245年來一直是無黨派、不問政的,他們維護的是憲法,保障的是美國人民,不是專門替總統服務的部隊,更不是川普的私人保鑣。這幾點在入伍誓詞裡就說得很清楚了:
「我范琪斐鄭重宣誓,我將支持和捍衛美國憲法...我將依據《軍事司法統一法典》,服從美國總統的命令,服從軍官對我的命令...」
幫各位畫個重點,第一:美軍支持捍衛美國憲法;第二:服從美國總統和上級命令,前提是要遵守《軍事法》。而士兵也會被再三告知,他們被容許抗命,拒絕「非法、不道德或錯誤」的命令,所以才會有像大美國英雄主義片裡面演的,士兵勇敢違抗上級指示,結果成功化解危機這樣的情節。
就是因為超脫黨派的傳統,再加上制度設計上,讓美國軍人多了一些能抗拒的空間,這使得美軍在人民心中形象一直非常崇高,根據蓋洛普年度民調顯示,有高達73%的美國人信任軍隊,是榜單中最受信賴的單位。比公務員,甚至司法系統還要更中立。
所以當天川普,只為了擺拍就叫軍隊打人的做法,很多人就開始質疑,軍隊的中立性是不是也開始鬆動了。像是清場當天陪川普走向教堂的,除了把城市稱作「戰場」的國防部長埃斯柏,還有身穿迷彩服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利,麥利身為上將、總統的高級軍事顧問,卻在清場當時穿戰鬥服和川普「同框」,被外界質疑軍方悄悄選邊站,讓軍方形象跌到谷底,逼得麥利寫公開信重申捍衛憲法、保障集會言論自由。
既然美軍本來應該要聽憲法的,那憲法怎麼說呢?
其實要維持各州州內秩序,基本上是各州州長才有這樣的權限。根據1878年「民兵團法」(Posse Comitatus Act)的規定,聯邦軍隊是不能拿來用在國內執法的,最多只能用來被動防禦,或是在有警察的情況下,從旁協助執法。
但凡是規則必有例外,1807年《暴亂法》規定,萬一發生嚴重動亂,美國總統有權不經過州政府同意,直接派出「正規軍隊」在國內維穩。不過歷史上美國總統只要動用《暴亂法》,都是爭議無法擋。最近一次是1992年老布希派兵平定洛城暴動,但當時是加州州長說他罩不住了,向中央求助。而2005年卡崔娜風災後,紐澳良陷入無政府混亂局面,但當時的總統小布希就糾結了,他不想讓外界覺得他凌駕於地方首長上,最後還是拒絕動用《暴亂法》。所以萬一川普真的要援引法條「強行派兵」,鎮壓示威者,也不是不可以啦,但就會很難看,不只州政府會覺得自治權被損,軍方也一萬個不願意。
清場爭議後,國防部長埃斯柏,趕快說他不支持動用《暴亂法》,顯然感受到軍方壓力。既然聯邦軍隊不能用在國內執法,這次清場的是誰?
其實當天出動的主要是「國民警衛隊」,俗稱「國民兵」。但這些國民兵,既是國民又是兵。但是這只是後備軍力,平常各有各的職業,利用周末時間進行訓練,緊急時才調用。訓練跟正規軍隊不同,但有時也會出正規軍隊不會出的包。像電影藍波裡,最後跟藍波對峙的就是國民兵。美國50州加上華盛頓特區以及海外領地,都有自己的國民兵,而且各州可以透過法律調派,和需要總統授權的聯邦軍隊不同。不過當時維州、紐約州聽到川普打算徵調數千名國民兵,覺得苗頭不對,叫停了派遣計畫,因為對川普來說,徵調國民兵只是「象徵性」的秀秀肌肉,但已經被各界視為「獨裁分水嶺」,尤其被退役軍官痛批「越界」。
當天動員的執法人員包羅萬象,街上還能看到美國緝毒局人員,是打算清場順便抓毒販嗎?有些武裝人員甚至連制服都沒穿,不知道替哪個單位效力,難道是黑警嗎?
當我們在討論一個國家是不是民主的時候,我們看的不是這個國家的投票機制,而是看這個國家能為人民保障多少自由, 以及能防止多少來自政府的暴力。
這是為什麼川普用軍隊來清場,即使沒有太多人傷亡,都可以造成軒然大波,因為在很多美國人的民主素養裡,這件事已經跨過了紅線,必須要馬上被制止。所以你覺得美國在走上極權國家嗎 ?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
這週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拉法葉清場 #美軍選邊站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公務員 手冊 在 港仔愛台灣Neil in Taiw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港仔愛台灣Neil in Taiwan》Youtube 頻道助養計劃
=====================================
綠界: https://p.ecpay.com.tw/76507
PayPal: https://www.paypal.me/NeilinTaiwan
商戶資訊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WPWCTW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wpwc/
地址: 高雄市鼓山區鼓山三路40-5號
Google Map: https://goo.gl/maps/E1DybYSfYaGM68LT9
電話: 0970 100 638
頻道聯絡資訊
=====================================
Whatsapp: https://goo.gl/k3oej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LovekentingHK
FB 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Neilintaiwan
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illien
公務員 手冊 在 開心公主的日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公務員#國考#請問國考好考嗎
最近有很多人私訊,問我在書裡面已經詳細解說過的問題,原來他們並不知道我寫了這本書……,所以我再拍了一個介紹影片。這本書像是國考的指南手冊,也是一個親切的朋友,你各式各樣的問題大部分都在裡面了,快去找來讀吧!
===========================
開心公主出書啦 『請問,國考好考嗎?』
各大書店 及博客來、金石堂、誠品、MOMO、pchome等網路商店,均有販售,快get一本,讓你不管在心理素質、選擇類科、安排讀書計畫還有考場反應等等,都高人一等喔!
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s://pse.is/MHJ4T
博客來 https://pse.is/LY2JR
誠品網路書店 https://pse.is/MHJXG
momo購物網 https://pse.is/MJXUX
墊腳石購物網 https://pse.is/MF5JB
千華出版社 https://pse.is/HX4AW
實體書店哪裡買 http://www.chienhua.com.tw/chienhua_EDM/20190411/20190411.html
國考相關影片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gZUpWHTFL2Ub1BdS2F14g/playlists?view_as=subscriber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appy.princess.daily/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appy_princess_daily/?hl=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