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出發!
準備開播!
吵著要出門要騎車車,媽媽一樣能搞定。
承載著我和人夫謙青春回憶的偉士牌電動機車,可以在外面騎,也能在家騎。
家裏的小小走道都是孩子們的馬路,騎了一圈又一圈,再玩個拼圖桌遊,消耗電力就可以去睡覺了。
長期抗戰不得有萬全準備😂
未來的世界~
#共享機車有風險
#自備機車更安全
(居然押韻😆指的是遊樂園的電動車)
決定今晚開著直播跟大家聊聊,也分享一下偉士牌有多好玩(可前進後退、播放音樂、USB、後車廂,大台還有機車鑰匙)
((更新))
久等了💗💗💗
心得文搶先看:https://ababa.tw/33YpA/gpbf
(30分鐘後,14:30正式開團)
(心得文中各款都有實拍影片分享)
謝謝大家耐心等候🙏🏻🙏🏻🙏🏻
茜茜剛剛跟廠商確認貨量,因為偉士牌電動車車缺貨了好長一段時間,好不容易進來,茜茜團才能用現貨供應(之前大多都要預購),但因為之後台灣狀況不明,所以很有可能這批現貨完售的話,下一波預購也不知道何時才能有⋯⋯⋯
各款現貨數量有限,下單後3天內出貨,先買先贏喔‼️
#已經全部都停課了😢
#不想在家陪孩子盧到瘋掉
#可以在家玩的電動車必須要來一台💪🏻💪🏻💪🏻
不出門最安全,讓我們一起熬過這段時間,之後能出門再把車車騎出去也可以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交通局、捷運工程局(8/24)】 #共享運具違規 身為桃園市民,一定對共享運具不陌生,桃園為GoShare首發城市,從去年開放以來,加上iRent,共享機車的違規數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八月為止,暴增三倍多,而最大宗的就是違規停車,肇因於隨借隨還的便利性,時常也有民眾面臨共享機車(...
共享機車有風險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交通局、捷運工程局(8/24)】
#共享運具違規
身為桃園市民,一定對共享運具不陌生,桃園為GoShare首發城市,從去年開放以來,加上iRent,共享機車的違規數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八月為止,暴增三倍多,而最大宗的就是違規停車,肇因於隨借隨還的便利性,時常也有民眾面臨共享機車(甚至汽車)停在家門口阻礙出入,甚至只能下載APP來租借移車的困擾。
除了希望交通局這邊與業者再行溝通,至少在確實開罰以外,教育使用的民眾也很重要,至於違規停車是否因使用者苦於停車格太少而倉促停車,也值得交通局這邊再注意了。
#公車試辦讓座
根據近期新聞,交通局已試辦讓座服務系統,智翔認為此系統立意良好,照顧到固定有讓座需求的市民,但也有反面意見表示,臨時有隱性需求,如女性生理痛、拉肚子等,也沒辦法馬上線上申請卡片,如果這時聽到語音提醒就會感受到壓力,所以也希望交通局能研議看看隱性需求者該如何來使用。
#移工改車盛行
桃園移工數量龐大,為移動方便多會選擇電動自行車來代步,但也衍生出改裝車輛的問題,更換外觀與馬達等,時速也超過法定的25公里,對於此問題,智翔認為光是禁止、開罰可能效果有限且耗費成本,有沒有辦法從自治條例著手,納管電動自行車,以及相關的考照、稅收規範,地方若可就權限來進行適度的修法,應該來研議看看。
#敬老愛心卡擴大適用
敬老愛心卡的點數剩餘問題,除社會局之外,也請教交通局是否研議開放更多元的用途,例如折抵公有停車場收費、折抵鐵路運輸等,希望交通局可以會同社會局一起來考量看看。
#行穿線設置
大興路與寶山街口處,目前並無斑馬線的設置,加上晚間駕駛員視線偏暗,容易發生事故,因此請捷工局與交通局研議,是否在此處設置行人穿越道,保障行人的安全。
#桃林鐵路木棧道沿線狀況
桃林鐵路的木棧道受到市民好評,但有市民向智翔反應過木棧道的破損、翹起恐造成受傷的問題,因此智翔也特別檢視了木棧道周邊的環境,發現了有像投影片中的情形,高低不一的地勢,看起來岌岌可危的護欄還需用繩子綁在樹幹上維持著,是否在不砍伐的前提下,完善護樹工程?
另外,木棧道的材質雖然採用原木達到舒適、美觀的功能,但桃鶯橋下的簡易極限運動公園的案例可看出後續維護的費用甚鉅,破損的木板也提高了使用者受傷的風險,因此想請捷工局思考一下替代材質的方案,要避免水泥化的情形發生,也有仿木的材質可以思考,若堅持原木,就得留意經費能否負擔了。
共享機車有風險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上禮拜三天內就發生兩起美食平台外送員的死亡車禍。肇事責任是一回事,這次討論度最高的其實是,這些所謂共享經濟平台跟外送員之間,到底有沒有「僱傭關係」?畢竟有沒有僱傭關係,對外送員影響很大!
因為這些打著共享經濟招牌的新創公司,都說自己只是提供服務,讓需要彈性工作的人來承攬業務,想透過承攬制度來避開僱傭制度裡面的各種聘僱成本,像是勞工的保險費用、退休提撥、有薪年假、年資成本、車輛保養維修等支出。BUT!這些成本其實很可能就是直接轉移到這些外送員身上。
很多人都說共享經濟的大旗已經不再光鮮亮麗了,許多問題都陸陸續續冒出來。政府法條跟不上新的經濟模式,勞工們權益受損,結果在許多國家都掀起爭議。
美國加州到上個月就拍板定案,透過網路平台媒合的企業像是Uber、Lyft等等類似的外送平台,都必須把合作的司機或外送員視為員工,從明年一月一日起,和一般勞工一樣的帶薪病假之類的權益都不能少。
德國則是針對新型態的經濟模式,提出「類似勞工」的定義,這種勞工是介於僱傭、承攬中間的類型,可以適用部分勞動法規內的權益保障。西班牙和義大利也都有類似這樣的制度。畢竟這些創新的經濟模式,也的確在某些面向,和傳統僱傭型公司不太一樣,在這種彈性接單的狀況下,要叫他們怎麼去算加班費?怎麼去一例一休咧?
不過到底該怎麼保障外送員的勞動權益,政府真的該好好動起來,不要再等到出事了才亡羊補牢。到底企業跟這些外送員各自的義務權益有哪些,誰要負責保保險,越快講清楚越好!
目前台灣的外送平台中,只有戶戶送,才有完整的保險計劃,Foodpanda則是只有全職的人,才享有勞健保和車險,兼職的員工就只能自備車險,但要特別注意的是,
魔鬼藏在細節裡,不要以為「有保險」好像就沒事了,保什麼險也很重要。前陣子foodpanda就被抓出來說,外送員用自己的機車送貨賺錢,就會被算成是「營業用車」,所以就算那台機車有投保機車強制險或任意險,但如果外送途中發生車禍,保單還是不會理賠。因為營業用的機車險,目前只提供公司投保,個人不能投保。
新創app叫外送很方便,但提供服務的外送員卻有許多勞動風險,你認為外送員與平台之間到底該定義為什麼關係才適合呢?政府又應該如何為勞動安全把關?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