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新加坡聯合早報
*【川普:若拜登獲選 不承諾會和平移交權力】
美國總統川普23日表示,若選票統計顯示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贏得11月選舉,他不承諾會和平移交權力。川普在白宮記者會上回覆媒體問題時說:“我們得看看會發生什麼。”“你知道我一直非常強烈地在抱怨關於選票的事,選票是一場災難。”川普一直在批評郵寄投票的合法性。川普一再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稱郵寄投票比在選舉日親自投票更容易受到欺詐。代表川普競選的律師正在幾個州挑戰郵寄投票規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924-1087444
*【FBI警告:郵寄選票拖慢計票 有人或散播假消息破壞大選】
美國將在11月3日舉行總統選舉,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與美國網路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警告,有心人士可能利用郵寄選票點拖慢計票工作的弱點來散播假消息,以破壞選舉進程和削弱民眾對美國民主體制的信任。這兩個機構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外國行為體(foreign actors)與網路罪犯可能通過設立新網站、篡改現有網站、製造或分享相應的社交媒體內容,來散播虛假資訊。”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924-1087346
*【聯合國副秘書長: 應對氣候危機窗口期已很有限】
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警告,留給國際社會應對氣候危機的視窗期已非常有限,如果再不及時採取行動,氣候變化的影響將不可逆轉。當晚,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舉辦破解氣候環境危機國際論壇。劉振民在影片致辭中稱,儘管冠病疫情是人類面臨的最緊迫危機,但從長期來看氣候變化仍是最嚴峻的挑戰。距世界各國領導人通過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巴黎協定》已將近五年,然而許多目標直到現在仍遙不可及,如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準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等。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924-1087347
*【中美在聯大針鋒相對 習近平:中國無意與他國打冷戰熱戰】
世界兩大經濟體22日在聯合國大會上針鋒相對,美國總統川普演講時火力全開,11次點名中國,要中國為全球疫情負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在講話中強調中國“無意與任何國家打冷戰或熱戰”,並且不點名批評美國,稱“大國更應該有大的樣子”。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924-1087332
*【佐科威聯大發言警告:地緣政治對抗或摧毀全球穩定和平】
印尼總統佐科威首次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發言時警告,日益升級的地緣政治對抗如果持續下去,可能“摧毀”全球的穩定與和平。佐科威說:“戰爭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在廢墟中慶祝勝利毫無意義。在沉沒的世界中成為最大經濟強國也沒有意思。”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924-1087343
*【習近平:搞單邊主義和霸權必失人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晚以視訊方式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時指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要作表率,搞單邊主義和霸權必失人心。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924-1087438
*【中梵續簽主教任命臨時協議 美國對此提出批評】
梵蒂岡繼續與中國的接觸政策,續簽了主教任命臨時協議。美國政府則批評梵蒂岡的努力沒有換回中國宗教自由狀況的改善。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924-1087442
*【輪值董事長郭平: 求生存是華為的主線】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承認,集團手機晶片供應鏈因美國禁令遭受重大打擊,目前正評估後果並和供應商一同設法解決問題。他也希望美國政府重新考慮相關政策,以免損害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全球晶片供應商利益。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00924-1087397
*【中國央視發佈《竊密帝國》視頻反擊美國】
美國指中國政府可能利用華為設備進行間諜活動,對華為的制裁禁令從本月15日正式生效。中國官媒昨天發佈影片反擊,批評美國政府自身在網路安全操守方面劣跡斑斑。中國中央電視臺發佈題為《竊密帝國》的影片稱,美國政府近期以保護資料安全為由,接二連三地推出針對中國企業的禁令。以國務卿蓬佩奧為代表的一些美國政客還發起所謂“清潔網路”計畫,企圖從運營商、應用商店、應用程式等五個方面排擠中國互聯網企業、產品及服務。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924-1087340
*【TikTok 要在美國雇用2萬5000人】
抖音國際(TikTok Global)早前宣稱,將在美國雇用2萬5000人。專家分析稱,這一招聘目標有些高不可攀,因為如此高的數字表明,在TikTok面臨前所未有的全球挑戰之際,預期營收仍會大幅增長。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00924-1087399
*【據悉美司法部長仍對TikTok交易存疑慮】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司法部長巴爾及其他國家安全官員尚未同意甲骨文(Oracle)和沃爾瑪(Walmart)圍繞TikTok的交易方案。因消息未公開而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說,官員對交易方案的國家安全風險仍有擔憂,政府內部意見產生分歧。財政部長努勤是支援交易計畫的官員之一。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924-1087439
*【蓬佩奧警告美政界人士對中外交官保持警惕】
蓬佩奧在威斯康辛州國會大廈發表講話時說,國務院正在審查中美友好協會和中國促進和平統一委員會的活動,因為懷疑他們試圖影響美國學校、商業團體和當地政界人士。他說,這兩個組織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一個機關,即統一戰線工作部有聯繫。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924-1087419
*【大陸恢復赴澳門旅遊簽注 但酒店預訂率僅10%至20%】
中國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昨天起恢復辦理大陸居民赴澳門旅遊簽注,澳門提早開始“疫後黃金周”。但澳門酒店的預訂率平均仍僅約10%至20%,也沒有大額匯款匯至賭廳,分析員估計黃金周賭業收入欠佳。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00924-1087398
*【文在寅請求聯合國協助締結韓朝終戰宣言】
韓國總統文在寅強調,朝鮮戰爭終結宣佈可為朝鮮半島無核化與持久和平開闢道路,他請求聯合國協助締結韓朝終戰宣言。對此,專家表示,朝鮮關閉所有外交接觸管道,文在寅的總統任期也只剩一年八個月,這似乎是韓方的‘一相情願’。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924-1087342
*【安華稱掌握國會多數 國盟政府已倒臺 慕尤丁:拿不出證據 我仍是合法首相】
馬來西亞在野的人民公正黨主席安華昨天突如其來拋下震撼彈,他宣稱已經獲得多數國會議員的支持,足以讓他向國家元首彙報,並宣佈由慕尤丁領導的國民聯盟(國盟)政府已經垮臺。不過首相慕尤丁當天發文告回應說,安華宣稱自己擁有多數議員支持,必須在聯邦憲法下獲得證實,否則只是空口說白話。他說:“直到他能提出證明,否則國盟政府依然站得穩穩的,我才是合法首相。”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00924-1087325
*【塔斯馬尼亞歷來最多 澳洲三天約470鯨擱淺380頭已死】
澳洲塔斯馬尼亞西海岸過去三天發現約470頭領航鯨擱淺,是該州歷史上有記錄以來的最大規模鯨擱淺事件。拯救隊還在努力拯救數十頭有望存活的鯨魚。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924-1087341
*【川普稱白宮可能否決FDA關於疫苗批准標準的規定】
美國總統川普說,他可能會或可能不會批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冠病疫苗緊急授權的新的及更嚴格的標準。川普說:“這必須得到白宮批准。”“我們可能批也可能不批。”《華盛頓郵報》報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發佈提高透明度和公眾信任的指導,因為健康專家越來越擔心川普政府可能會干擾審批過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924-1087424
*【CDC:美國明年4月將有約7億劑疫苗供使用】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主任雷德菲爾德在參議院衛生委員會聽證會上說,到了明年4月,應該有大約7億劑疫苗供使用。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佛奇同意雷德菲爾德的說詞。雷德菲爾德說,他上周並不是指到了明年下半年才能有足夠疫苗接種所有美國人,而是指美國可能得到7月才能將疫苗發放給所有想要接種的美國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924-1087421
*【美國冠病死亡病例 破20萬起全球最高】
美國冠病死亡病例數超過20萬起,全球單一國家死亡人數再創另一峰值。世界衛生組織警告,全球的冠病感染率正急速加快,而近一周的病例增長率比疫情暴發的初期更快。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資料,截至新加坡時間星期三(23日)淩晨,美國冠病確診病例超過680萬起,死亡病例數達20萬零5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924-1087344
*【杜魯多:第二波疫情正在四大省份蔓延】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在23日晚上罕見的全國演講中表示,第二波疫情正在四個最大的省份蔓延。他說:“我們正處在一個可能比春天更糟糕的衰退邊緣。”他補充說,政府“會支持你,不惜一切代價。”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924-1087454
*【英國冠病智慧應用在英格蘭與威爾士推出】
英格蘭和威爾士24日推出了一款冠病智慧手機應用,允許用戶追蹤接觸者、檢查當地風險水準,並對到訪酒吧等場所做記錄。由英國國家醫療系統推出的冠病19應用在當局四個月前向公眾承諾後正式推出。英國政府此前表示該應用會在5月供使用,但初步測試出現問題,其研發人員因而棄用英國技術,並在6月改用蘋果公司和谷歌公司的模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924-1087436
*【日本擬最快下月 有條件向全球放寬入境限制】
日本政府擬最快於10月初大幅放寬因冠病疫情而採取的邊境口岸對策,有條件恢復來自全球各地人士的入境,目前已開始朝這一方向展開協調。除了外國遊客仍被拒門外,其他如外國留學生、持有工作準證的醫務人員和教育文化工作者都可入境。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924-1087345
*【塞內加爾海岸侵蝕嚴重】
西非國家塞內加爾沿海地區長期以來面對海平面上升的威脅,一年高過一年的大浪與越來越頻繁的暴風雨,加快了海岸侵蝕的速度,導致數以百計的房屋被毀,許多人無家可歸。這個問題在每年7月至9月雨季期間尤其嚴重,其中濱海城鎮巴爾尼(Bargny)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924-1087348
*【駐港公署促香港外國記者會停止插手香港事務】
香港警方將修訂《員警通例》下“傳媒代表”的定義,變相由政府“發牌”予記者,香港外國記者協會(FCC)發表文章反對有關修訂,認為此舉侵害香港新聞自由。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表文章,指FCC說三道四,促FCC“立即停止打著新聞自由幌子插手香港事務”。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924-1087446
*【內蒙古漢語教學爭議 中國教育部:不同看法是暫時的】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官方近日推新政策,要求當地以蒙古語授課的小學改用國家通用語言教材,引發爭議,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對此回應說,推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中國法律的規定,他認為現在有些不同的看法是暫時的,相信當地會處理好這件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924-1087443
*【中國褐皮書報告:僅沿海經濟強勁反彈】
根據中國褐色書報告,中國第三季度的經濟反彈仍然不均衡,較富裕的沿海省份表現良好,但較貧窮的內陸地區則陷入衰退;而官方資料未顯現出這種衰退。
據彭博社報導,中國褐皮書的季度報告,北京、上海和廣東附近地區的大公司正在看到官方資料所示的經濟加速增長。但是,內陸省份處於衰退之中,產值和國內訂單下降。中國褐皮書首席經濟學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說:“對於精英企業,即大型公司和沿海三大地區的公司而言,經濟正在加速。這是北京希望強調和大多數外國觀察人士可以看到的反彈,而大多數地區的大多數公司面臨的復蘇則要平緩得多。”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924-1087437
*【中國將允許持三類有效居留許可外國人入境】
據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官方微博報導,根據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及防控需要,移民管理局對2020年3月26日外交部、國家移民管理局聯合發佈的《關於暫時停止持有效中國簽證、居留許可外國人入境的公告》部分措施調整如下:自2020年9月28日0時起,允許持有效中國工作類、私人事務類和團聚類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相關人員無需重新申辦簽證。如外國人持有的上述三類居留許可於2020年3月28日0時後過期,持有人在來華事由不變的情況下,可憑過期居留許可和有關材料向中國駐外使領館申辦相應簽證入境。上述人員需嚴格遵守中方防疫管理規定。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924-1087422
*【泰國警方起訴學生領袖“冒犯君主罪”或關15年】
泰國法政大學學生上週六在曼谷皇家田廣場示威,翌日再到大皇宮遞交請願書要求改革王室。警方將以冒犯君主罪起訴主要的學生領袖,並控告其餘參與者違反公共集會法。觸犯冒犯君主罪者,最高將被判處15年徒刑。泰國自7月以來全國掀起一片學運浪潮,8月10日法政大學學生在法政的蘭實校區集會,並發佈10點改革王室的聲明,在泰國社會投下震撼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923-1087290
*【疫苗大亨鐘睒睒淨資產超馬雲成中國首富】
據彭博社報導,養生堂創始人、農夫山泉董事長兼總經理鍾睒睒的淨資產23日達到587億美元,比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多了20億美元。鐘睒睒現在已是亞洲第二富豪,僅次於印度信實工業集團董事總經理Mukesh Ambani,在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名列第17。因為遠離政治和商業圈子而獲得“獨狼”稱號的鍾睒睒,其財富在2020年猛增了近520億美元。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924-1087457
「利用道路為工作場所定義」的推薦目錄:
利用道路為工作場所定義 在 彭俊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演講認同請分享
昨天我在華府智庫Wilson Center,以「美國印太戰略下台灣民主的威脅與機會」為題公開演講。
約30分鐘的內容,分享我對美中台關係的觀察,以及為台灣尋找契機的方向;台灣在印太戰略底下,能夠成為美國夥伴的3種角色,讓民主台灣真正永續發展。
面對貿易戰、資訊戰等變局,台灣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看見長期趨勢並且應變,對世界保持開放與合作,讓台灣更有力量。
我也把演講全文放上來,歡迎大家參考、思考,一起分享。
—
演講全文:
我剛走進這棟建築,發現Woodrow Wilson總統有句格言,叫做「走在自由的道路上」,這需要勇氣、智慧,也需要朋友的支持。
在美國的印太戰略底下,是希望讓印太地區更安全、更民主、更繁榮。
台灣作為亞洲最民主的國家之一,當然我們的戰略是要避開戰爭,讓和平成為唯一的選項。
如何讓民主台灣能夠永續發展,這也是我們在台灣最重要的課題。
印太戰略所面對的是中國的崛起,我相信大家都認為,來自中國的威脅是多方面的。
中國透過經濟改革開放,以及全球化的經濟,但是從2001年參加WTO到現在,中國的經濟體制,並沒有完全按照自由市場的規則。
中國的經濟,應該把它定義成國家資本主義,加上一黨專政的威權主義。中國所支持的國企以及大型民營企業,只要符合它的戰略目標,就可以拿到大量的補貼跟特權,形成一個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要中國放棄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這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美中貿易戰爭最難處理的問題。
第二個面向是軍事的崛起,在習近平時代,事實上對解放軍投入了更多的預算跟改革。中國的軍事策略希望反介入,以及區域阻絕,要在區域議題上,得到更大的發言權。
從東海釣魚島的巡航,到南海的造島以及軍事化,再到台灣海域周邊的軍艦、軍機活動,基本上都是想在區域問題上取得霸權。
所以習近平時代跟鄧小平時代,已經有很大的轉變,鄧小平時代強調的是韜光養晦,習近平時代強調的是大國崛起,所以戰略上已經完全不同。
第三是中國在國際組織裡的角色,也比以前放大非常多。特別是一帶一路,透過債務陷阱,讓很多國家在戰略上、在資源上要配合中國。
事實上,中國在很多國際事務上,跟美國、歐盟採取了完全不同的立場,甚至於以不干涉他國內政做理由,支持了很多違反人權的政府。
台灣站在面對中國的第一線,承受的壓力比任何國家都還來得大。北京政府用所有手段來圍堵台灣外交活動的空間,甚至於NGO的參與,都希望讓台灣消失,聽不到台灣的聲音。
對北京來說,台灣如果有充分的外交活動空間,那就隱含著台灣獨立、一中一台,或者是兩個中國的危險。
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也是非常明顯,而且產生很大的心理戰作用。
台灣海峽的安全風險,實際上是來自北京新的軍事威脅策略。
大家可以想像中國的軍艦、軍機繞行台灣,或者是通過海峽的中線,或者是解放軍進行很多的奪島演習,以台灣為假想對象。我想對於一個民主國家來說,這是一個很具體的威脅。
甚至很多民族主義的學者還特別強調,武統的選項,或者統一的時間表。
即使中國沒有採取軍事的手段,它在其他的統戰做法,還是非常多元而廣泛。
比如說它會扶持代言人,或是擴大所謂三中ㄧ青的交流,中國當然希望利用民主的弱點,達成改變民主的目標。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無聲的戰爭,是用金錢的購買,取代武力的佔領。
因為台商在中國投資的金額非常龐大,中國希望能夠透過磁吸效應,讓台灣跟中國的經濟達成一體化的依賴效果,這個策略叫做「以商逼政」,或是「以商圍政」。
事實上在台灣重要選舉的時刻,台商組織經常要被迫政治表態,要發表有利於北京的言論。
中國不只是透過企業,台灣媒體的主要股東、廣告以及節目行銷,中國也企圖用它的各種力量來影響。
台灣在網路媒體及社群媒體,幾乎是百分之百不設防,中國也在這方面投入非常多心力,形成另一個導引台灣輿論的戰場。
大家都知道,在太陽花學運之後,台灣的年輕世代對中國是不信任的,而且沒有好感,所以中國也花了很大力量在爭取年輕人支持。
所謂的惠台31項政策,很大目標就是要爭取年輕人去中國就學、就業或創業,所提出來的條件是很優惠的,現在甚至下降到高中生,畢業之後可以到中國去留學。
甚至是中國民間信仰的領域,中國也運用了相當大的資源,希望達成政治效果。台灣人的民間信仰,他的祖廟有的是在福建、有的是在廣東,透過宗教的對接,或是到祖廟進香,希望能夠透過宗教影響台灣的政治取向。
台灣廟宇的密度,跟西方的教堂是一樣的密集。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信仰叫做媽祖,她原來是航海的守護神,中國也透過媽祖信仰文化,希望能夠提高台灣人對中國的政治認同。
剛講的這些方法,看起來都是比較正面,不過還有很多負面的方法,例如這個假訊息跟網軍。
最近有一個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顯示,台灣是受到中國最多資訊安全攻擊,也是最多網路操作的一個國家。
大家可以想像,中國要控制14億人民,不讓資訊可以自由流通,它必須要在網路的技術上,投資非常大的力量,包括大型的網路公司也會受到中國政府監管。
你可以想像在中國,在網路上搜尋不到維尼熊,這正在中國發生。
但是這個方法跟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影響台灣的選舉,甚至影響包括美國在內,許多國家的重要網路工具。
對我們來講,我們是網路上的公民,但我們面對的其實是網軍。
大家可能會認為假訊息製作,好像假訊息就只是把圖片做非常精緻的修改,或者提供一些錯誤的新聞,其實不只是這樣。
假訊息一定是內容農場所製作,或者網軍精心的製作,透過各種行銷的手段,讓它形成像謠言一樣的效果。
中國人如何製造這個假訊息,是非常有技術的,這個所謂的三分真、七分假或真真假假。他會讓你有這個訊息,部分的真實,其他都是假的,這樣的說服力跟傳播力才會比較大。
如果俄羅斯要影響影響歐洲的選舉,他們還有語言的差距;中國人影響台灣的選舉,語言的差距是比較小的。
現在台灣的政府以及網站,都成立所謂的事實查核中心。包括LINE、包括Facebook,這個查核中心主要是讓網路上的公民素養可以提高,可以很輕易通過App、透過一些方式,知道正確的訊息,那這個工作其實還是很重要。
最近的外交政策雜誌登了一篇專文,分析去年的選舉,中國網軍對於選舉如何操作的具體例子。
某個競選重要粉絲社團的管理者,他們真實的身分,經過追蹤以後,發現是中國騰訊的員工,那騰訊是擁有Wechat這個軟體,這些管理者在選舉的時候發揮很大的作用。
它可以分散成非常多的粉絲,去影響台灣的網路輿論,在選舉結束後,這些管理者就一個一個退出。
這就是為了選舉而介入很重要的實力,這個研究也讓我們看到,其實中國在運用網路的技術,企圖要來影響民主台灣的發展。
事實上,像騰訊這樣大的公司也受到北京政府非常大的影響,這個網路的監控,在這些大型公司都必須要配合北京政府,不只是對台灣,事實上對中國自己的網路使用者,一樣採取同樣的監視策略。
所以印太戰略底下,很多的安全議題,包括網路安全、網路公民素養,這也是必須要推動的大主題。
若比較於台灣,還隔著台灣海峽,香港跟中國就更近了,最近反送中抗議,整個香港,幾乎所有的市民幾乎都投入這場抗爭,包括大學生。這在香港的未來的歷史發展上,會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對香港來說,他很難相信中國司法的獨立性,將只要提出引渡的要求,就可以把香港居民送到中國審判,不希望香港跟中國這條界線就不見了。對香港人來說,這是完全無法接受的。
對香港人來講,所謂的一國兩制已經破產,這個兩制是假象,一國才是真實的。
北京所承諾的港人治港,或者是雙普選,我想從這反送中運動看得出來,這個承諾都完全跳票了。
所以,反送中運動要怎麼落幕,特首是不是下台,這個法案是不是撤回,這是比較短期的議題,更長的議題是香港要如何能夠民主化。
這個議題在台灣就形成,「挺香港保台灣」的一個氣氛,那個氣氛就是,對中國的所謂的一國兩制這個訴求,在台灣是完全沒有任何市場的。
我想反送中運動所形成的政治效果,會讓中國未來爭取包括香港人,甚至台灣的好感,這是一道無形的高牆,這高牆是不容易推翻的。
我想親中路線在台灣,已經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北京政府的最新表述,是認為「只有一中,沒有各表」,親中路線沒有所謂各說各話的空間。
這個路線希望台灣跟中國進一步的經濟整合,這個路線也希望台灣透過北京的談判默契,要降低國防支出跟外交競賽,這樣的路線在台灣,也慢慢失去市場。
當然台商也許會挹注一部分的經費,去影響台灣的政治,但台商也是多元的,並不是一種意見。
台商也非常瞭解,中國的市場已經形成一個看不見的風險,經營的成本也大幅提高,尤其是美中貿易戰之後,他們被迫尋找新的新的生產基地。
這目前對台灣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
台灣的政府現在推出了台商回流的專案。
這個專案來申請的台商,預估到今年年底會超過200到250億美金之間,而且這個方向正持續發展下去。
當然有些台商會移轉到越南,或是ASEAN國家,去分散整體風險。我們用今年上半年的統計發現,轉單效應是非常明顯的。
大概從美國直接下單到台灣,台灣出口的電子產品,像手機、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伺服器等等,大概增加了20%。
那當然,從台灣生產的零組件賣到中國,在過去半年當中,也下降了15%。
當然這個美中貿易戰爭長期持續下去,對中國的企業來說,也是一個長期的消耗戰。
不只是出口會減少,所謂的紅色供應鏈也會受到相當的損害。
對台灣來講,如何掌握這個美中貿易,在所帶來的,不管是風險還是機會,我們必須比較務實的去評估,如何讓台灣經濟能夠發展得更好。
我看到回流的這個方向,除了製造業之外,電子業是非常大的項目。
大概有三個方向:第一個是把高階的製造遷回來台灣;第二個是在中國大陸產能降低,把台灣或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產能提高。
第三個就是在台灣成立R&D的中心,跟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做更多協力合作。
當然,印太戰略有很多的目標,我想大家熟悉的是,如何讓台灣成為印太戰略裡面最好的、最可靠的民主夥伴,同時也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戰略夥伴。
第三就是我剛剛提到的,如何在科技產業上,台灣要成為美國的一個非常緊密的夥伴。
當然其他方面像是軍售的常態化、支持台灣參加國際組織,或者是美台對話去推動很多印太地區良善的政府處理,這些都是方向。
我剛剛特別提到說,要共同面對的就是如何加強美台之間的科技產業的合作。
事實上,印太戰略的提出是在2017年11月,川普總統在越南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到現在是兩年,但這兩年已經產生很大的改變。
去年的11月,彭斯副總統也特別提出印太戰略的願景,包括經濟繁榮、安全以及良善的政府治理跟公民賦權,我相信台灣在這個過程,可以扮演非常多的角色。
大家常常比喻說,台灣面對中國的崛起,就好像聖經所講的大衛對抗巨人,也希望能夠讓大衛不要孤單,讓大衛力量大一點。
就像剛剛一開頭講的,若自由是唯一的道路的話,需要更大的勇氣、智慧,也需要更多的朋友。
謝謝大家!
利用道路為工作場所定義 在 鄭文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演講認同請分享
昨天我在華府智庫Wilson Center,以「美國印太戰略下台灣民主的威脅與機會」為題公開演講。
約30分鐘的內容,分享我對美中台關係的觀察,以及為台灣尋找契機的方向;台灣在印太戰略底下,能夠成為美國夥伴的3種角色,讓民主台灣真正永續發展。
面對貿易戰、資訊戰等變局,台灣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看見長期趨勢並且應變,對世界保持開放與合作,讓台灣更有力量。
我也把演講全文放上來,歡迎大家參考、思考,一起分享。
—
演講全文:
我剛走進這棟建築,發現Woodrow Wilson總統有句格言,叫做「走在自由的道路上」,這需要勇氣、智慧,也需要朋友的支持。
在美國的印太戰略底下,是希望讓印太地區更安全、更民主、更繁榮。
台灣作為亞洲最民主的國家之一,當然我們的戰略是要避開戰爭,讓和平成為唯一的選項。
如何讓民主台灣能夠永續發展,這也是我們在台灣最重要的課題。
印太戰略所面對的是中國的崛起,我相信大家都認為,來自中國的威脅是多方面的。
中國透過經濟改革開放,以及全球化的經濟,但是從2001年參加WTO到現在,中國的經濟體制,並沒有完全按照自由市場的規則。
中國的經濟,應該把它定義成國家資本主義,加上一黨專政的威權主義。中國所支持的國企以及大型民營企業,只要符合它的戰略目標,就可以拿到大量的補貼跟特權,形成一個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要中國放棄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這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美中貿易戰爭最難處理的問題。
第二個面向是軍事的崛起,在習近平時代,事實上對解放軍投入了更多的預算跟改革。中國的軍事策略希望反介入,以及區域阻絕,要在區域議題上,得到更大的發言權。
從東海釣魚島的巡航,到南海的造島以及軍事化,再到台灣海域周邊的軍艦、軍機活動,基本上都是想在區域問題上取得霸權。
所以習近平時代跟鄧小平時代,已經有很大的轉變,鄧小平時代強調的是韜光養晦,習近平時代強調的是大國崛起,所以戰略上已經完全不同。
第三是中國在國際組織裡的角色,也比以前放大非常多。特別是一帶一路,透過債務陷阱,讓很多國家在戰略上、在資源上要配合中國。
事實上,中國在很多國際事務上,跟美國、歐盟採取了完全不同的立場,甚至於以不干涉他國內政做理由,支持了很多違反人權的政府。
台灣站在面對中國的第一線,承受的壓力比任何國家都還來得大。北京政府用所有手段來圍堵台灣外交活動的空間,甚至於NGO的參與,都希望讓台灣消失,聽不到台灣的聲音。
對北京來說,台灣如果有充分的外交活動空間,那就隱含著台灣獨立、一中一台,或者是兩個中國的危險。
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也是非常明顯,而且產生很大的心理戰作用。
台灣海峽的安全風險,實際上是來自北京新的軍事威脅策略。
大家可以想像中國的軍艦、軍機繞行台灣,或者是通過海峽的中線,或者是解放軍進行很多的奪島演習,以台灣為假想對象。我想對於一個民主國家來說,這是一個很具體的威脅。
甚至很多民族主義的學者還特別強調,武統的選項,或者統一的時間表。
即使中國沒有採取軍事的手段,它在其他的統戰做法,還是非常多元而廣泛。
比如說它會扶持代言人,或是擴大所謂三中ㄧ青的交流,中國當然希望利用民主的弱點,達成改變民主的目標。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無聲的戰爭,是用金錢的購買,取代武力的佔領。
因為台商在中國投資的金額非常龐大,中國希望能夠透過磁吸效應,讓台灣跟中國的經濟達成一體化的依賴效果,這個策略叫做「以商逼政」,或是「以商圍政」。
事實上在台灣重要選舉的時刻,台商組織經常要被迫政治表態,要發表有利於北京的言論。
中國不只是透過企業,台灣媒體的主要股東、廣告以及節目行銷,中國也企圖用它的各種力量來影響。
台灣在網路媒體及社群媒體,幾乎是百分之百不設防,中國也在這方面投入非常多心力,形成另一個導引台灣輿論的戰場。
大家都知道,在太陽花學運之後,台灣的年輕世代對中國是不信任的,而且沒有好感,所以中國也花了很大力量在爭取年輕人支持。
所謂的惠台31項政策,很大目標就是要爭取年輕人去中國就學、就業或創業,所提出來的條件是很優惠的,現在甚至下降到高中生,畢業之後可以到中國去留學。
甚至是中國民間信仰的領域,中國也運用了相當大的資源,希望達成政治效果。台灣人的民間信仰,他的祖廟有的是在福建、有的是在廣東,透過宗教的對接,或是到祖廟進香,希望能夠透過宗教影響台灣的政治取向。
台灣廟宇的密度,跟西方的教堂是一樣的密集。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信仰叫做媽祖,她原來是航海的守護神,中國也透過媽祖信仰文化,希望能夠提高台灣人對中國的政治認同。
剛講的這些方法,看起來都是比較正面,不過還有很多負面的方法,例如這個假訊息跟網軍。
最近有一個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顯示,台灣是受到中國最多資訊安全攻擊,也是最多網路操作的一個國家。
大家可以想像,中國要控制14億人民,不讓資訊可以自由流通,它必須要在網路的技術上,投資非常大的力量,包括大型的網路公司也會受到中國政府監管。
你可以想像在中國,在網路上搜尋不到維尼熊,這正在中國發生。
但是這個方法跟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影響台灣的選舉,甚至影響包括美國在內,許多國家的重要網路工具。
對我們來講,我們是網路上的公民,但我們面對的其實是網軍。
大家可能會認為假訊息製作,好像假訊息就只是把圖片做非常精緻的修改,或者提供一些錯誤的新聞,其實不只是這樣。
假訊息一定是內容農場所製作,或者網軍精心的製作,透過各種行銷的手段,讓它形成像謠言一樣的效果。
中國人如何製造這個假訊息,是非常有技術的,這個所謂的三分真、七分假或真真假假。他會讓你有這個訊息,部分的真實,其他都是假的,這樣的說服力跟傳播力才會比較大。
如果俄羅斯要影響影響歐洲的選舉,他們還有語言的差距;中國人影響台灣的選舉,語言的差距是比較小的。
現在台灣的政府以及網站,都成立所謂的事實查核中心。包括LINE、包括Facebook,這個查核中心主要是讓網路上的公民素養可以提高,可以很輕易通過App、透過一些方式,知道正確的訊息,那這個工作其實還是很重要。
最近的外交政策雜誌登了一篇專文,分析去年的選舉,中國網軍對於選舉如何操作的具體例子。
某個競選重要粉絲社團的管理者,他們真實的身分,經過追蹤以後,發現是中國騰訊的員工,那騰訊是擁有Wechat這個軟體,這些管理者在選舉的時候發揮很大的作用。
它可以分散成非常多的粉絲,去影響台灣的網路輿論,在選舉結束後,這些管理者就一個一個退出。
這就是為了選舉而介入很重要的實力,這個研究也讓我們看到,其實中國在運用網路的技術,企圖要來影響民主台灣的發展。
事實上,像騰訊這樣大的公司也受到北京政府非常大的影響,這個網路的監控,在這些大型公司都必須要配合北京政府,不只是對台灣,事實上對中國自己的網路使用者,一樣採取同樣的監視策略。
所以印太戰略底下,很多的安全議題,包括網路安全、網路公民素養,這也是必須要推動的大主題。
若比較於台灣,還隔著台灣海峽,香港跟中國就更近了,最近反送中抗議,整個香港,幾乎所有的市民幾乎都投入這場抗爭,包括大學生。這在香港的未來的歷史發展上,會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對香港來說,他很難相信中國司法的獨立性,將只要提出引渡的要求,就可以把香港居民送到中國審判,不希望香港跟中國這條界線就不見了。對香港人來說,這是完全無法接受的。
對香港人來講,所謂的一國兩制已經破產,這個兩制是假象,一國才是真實的。
北京所承諾的港人治港,或者是雙普選,我想從這反送中運動看得出來,這個承諾都完全跳票了。
所以,反送中運動要怎麼落幕,特首是不是下台,這個法案是不是撤回,這是比較短期的議題,更長的議題是香港要如何能夠民主化。
這個議題在台灣就形成,「挺香港保台灣」的一個氣氛,那個氣氛就是,對中國的所謂的一國兩制這個訴求,在台灣是完全沒有任何市場的。
我想反送中運動所形成的政治效果,會讓中國未來爭取包括香港人,甚至台灣的好感,這是一道無形的高牆,這高牆是不容易推翻的。
我想親中路線在台灣,已經走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北京政府的最新表述,是認為「只有一中,沒有各表」,親中路線沒有所謂各說各話的空間。
這個路線希望台灣跟中國進一步的經濟整合,這個路線也希望台灣透過北京的談判默契,要降低國防支出跟外交競賽,這樣的路線在台灣,也慢慢失去市場。
當然台商也許會挹注一部分的經費,去影響台灣的政治,但台商也是多元的,並不是一種意見。
台商也非常瞭解,中國的市場已經形成一個看不見的風險,經營的成本也大幅提高,尤其是美中貿易戰之後,他們被迫尋找新的新的生產基地。
這目前對台灣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
台灣的政府現在推出了台商回流的專案。
這個專案來申請的台商,預估到今年年底會超過200到250億美金之間,而且這個方向正持續發展下去。
當然有些台商會移轉到越南,或是ASEAN國家,去分散整體風險。我們用今年上半年的統計發現,轉單效應是非常明顯的。
大概從美國直接下單到台灣,台灣出口的電子產品,像手機、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伺服器等等,大概增加了20%。
那當然,從台灣生產的零組件賣到中國,在過去半年當中,也下降了15%。
當然這個美中貿易戰爭長期持續下去,對中國的企業來說,也是一個長期的消耗戰。
不只是出口會減少,所謂的紅色供應鏈也會受到相當的損害。
對台灣來講,如何掌握這個美中貿易,在所帶來的,不管是風險還是機會,我們必須比較務實的去評估,如何讓台灣經濟能夠發展得更好。
我看到回流的這個方向,除了製造業之外,電子業是非常大的項目。
大概有三個方向:第一個是把高階的製造遷回來台灣;第二個是在中國大陸產能降低,把台灣或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產能提高。
第三個就是在台灣成立R&D的中心,跟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做更多協力合作。
當然,印太戰略有很多的目標,我想大家熟悉的是,如何讓台灣成為印太戰略裡面最好的、最可靠的民主夥伴,同時也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戰略夥伴。
第三就是我剛剛提到的,如何在科技產業上,台灣要成為美國的一個非常緊密的夥伴。
當然其他方面像是軍售的常態化、支持台灣參加國際組織,或者是美台對話去推動很多印太地區良善的政府處理,這些都是方向。
我剛剛特別提到說,要共同面對的就是如何加強美台之間的科技產業的合作。
事實上,印太戰略的提出是在2017年11月,川普總統在越南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到現在是兩年,但這兩年已經產生很大的改變。
去年的11月,彭斯副總統也特別提出印太戰略的願景,包括經濟繁榮、安全以及良善的政府治理跟公民賦權,我相信台灣在這個過程,可以扮演非常多的角色。
大家常常比喻說,台灣面對中國的崛起,就好像聖經所講的大衛對抗巨人,也希望能夠讓大衛不要孤單,讓大衛力量大一點。
就像剛剛一開頭講的,若自由是唯一的道路的話,需要更大的勇氣、智慧,也需要更多的朋友。
謝謝大家!
利用道路為工作場所定義 在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阻塞集合住宅或共同使用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三、利用道路為工作場所。 四、利用道路放置拖車、貨櫃或動力機械。 五、興修房屋使用道路未經許可,或經許可超出限制。 六、經主管機關許可挖掘道路而不依規定樹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