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接到姊妹的訊息,說孩子轉去自學團體了。雖然自己會比平常辛苦,但是觀察了孩子跟孩子們相處,知道什麼路是適合孩子的。
上次跟跟柏甫見面時,是去日本出差,他也才小學,一轉眼,看到Jimmy桑在臉書的分享,跟Jimmy 說阿姨也覺得很驕傲啊!
寺子屋是日本在古老時代,還沒有學校時,他們先從寺廟開始,由和尚,長者,有學識的人開始私塾,寺子屋就是寺廟內的小屋,在那裡授課,開始所謂的教育教學,也就是私塾的開始,他現在除了營運寺子屋私塾的線上數學,也替各公司行號設計網站、網頁,名片等一連串的設計,當然他的名片,也是自己設計的,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請他幫你們服務。
他的名片如圖,我問他為什麼他公司的Logo是設計成這樣的呢?他説:他的Logo是連接DO兩個字,製作無限符號,包含了無限的想要和學院學生一起挑戰各種事情的想法。
私塾ISHIZUE作爲和風,和風的要素,結合了枯山水的設計。意爲以江河爲形象,隨時應對變化的學院爲目標。
寺子屋官網:
https://www.terakoya-ishizue.com
「他14歲創了公司,今年拿到MIT創投基金的第一名,今年他16歳,9月24日就17歳了,他一直都有他自己的想法⋯
如何去把小孩子的能力引發出來,還有如何發展他們的長處,當他的長處大過於他的缺點時,這些缺點就完全看不見,人沒有十全十美的,只是你的缺點大過於你的優點的時候,大家就會把目光放在你的缺點。有時候缺點,也可以把它變成長處。」
-
把自己公司「黑村」設立後就遇上了疫情,但是在疫情休息的當中,反而想了很多事情。於是有了「黑村Junior 」的想法,跟阿G爸討論了很多,阿G爸覺得我應該要好好的把這二三十年在教育上的努力放大。
孩子們有很多夢想,我期待大人不要打滅這些創意。於是找了一軍寶貝一起來討論。這個週日又要跟現在的小廚一起做菜開會。#孩子們的夢工場,勉勵自己要努力完成✅!
期待更成熟後,可以跟大家分享,其實更期待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教育更多東西落地。(我就是可以為了孩子變的很不要臉🤪
《 天才 》
何謂天才,就是放對地方的人才;反過來說,你眼中的蠢材,很可能也只是放錯地方的人才。
例如你和一位土著被困在非洲叢林,既無食物,也無水喝,那麼你將把這位土著當作「天才」,因為他懂得各種求生的技巧。
相反地,如果把他帶到辦公室要他使用電腦,那麼情況將會完全不同,你可能會認為他是「白癡」。
的確,天生我材必有用。有些科學家連音階都抓不準,有些畫家連一封信都寫不好,可是當他們「把自己放對地方」,就可以成就非凡。
史蒂芬.史匹柏就是個例子,他因為高中的成績非常差,沒有任何電影科系願意准許他入學。相反的,他走進電影工作室,認真學到了他所需的技能。今天,他不但製作了許多評價極高的影片,更成為家喻戶曉的大導演。
畢卡索剛出道時原本想當詩人,結果他的詩被極具鑑識能力的絲泰茵夫人評得一文不值,他因而回心轉意。幸好有這位貴婦的提醒,否則這世界不就少了一位大畫家了嗎?
其實,所有的人事物原本都是美好的,只是所屬的地方適不適合而已。
如美味的湯汁滴到襯衫上即變「骯髒」,原本含在口中的食物,只要吐出來就變得「嘔心」,把它吞下去反而「有營養」。
即便是骯髒污穢的垃圾,只要放對地方(埋在土裡),也能滋養大地,開出美麗的花朵,長出能夠帶給我們健康的食物。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或一件東西,是沒用或卑賤的,任何人或物,只要放對了地方,都會成為有用的「可造之材」。
人就像是種子一樣,地球上有各種氣候及土地,但每一塊土地並不一定適合每一種植物生長,
若能找到一塊適合該種子生長的土地及氣候,那該顆種子便能生長茁壯。
生命的最高境界,即是選對舞台,走出自己的路,然後盡情地發揮獨特的才華與能力。
一切美善的事物和各樣完美的恩賜都是從天上來的,是從天父來的;只要你願意,只要你不灰心,相信你也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人生舞台,並且盡情歡唱生命的樂章。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8的網紅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由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馬冠堯先生,講述終審法院大樓的發展背景、設計、歷史痕跡和修復活化。 分段: 00:51 發展背景 19:59 建造、設計與象徵 32:10 歷史痕跡 43:45 修復活化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
「創意教學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創意教學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創意教學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創意教學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創意教學例子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創意教學例子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創意教學例子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創意教學例子 在 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創新關係之研究 的評價
- 關於創意教學例子 在 課堂不有趣怎麼破?4種創意教學法,讓學生愛上你的課堂 的評價
創意教學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怪獸訓練體能教練俱樂部第十八期】(9-11月)
日期:2021/9/1~2021/11/30(期中10/7,8停課)
*週三、五早班:每週三早上10:30-12:30,每週五早上10:30- 12:30(每月有一週由怪獸教練團帶領團練,其餘由何立安博士親自教學指導)
*週一、四晚班:每週一晚上7:30-9:30,每週四晚上7:30-9:30(每月有一週由怪獸教練團帶領團練,其餘由何立安博士親自教學指導)
地點: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 (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160巷底 洛德城堡B1
http://www.roadcastle.com.tw/20132368903603935338.html)
報名由此進:https://reurl.cc/83aMMy
(審核時間約7-10天,結果會email通知)
多年前留學讀博士班的時候,曾經擔任過統計學老師的助理,負責輔導學校學生統計相關的作業和課後複習,某次工作之餘和老師閒聊,老師認為許多我們輔導起來備感艱辛的學生,似乎都有一個共通的特性,就是「他們不是統計不好,而是數學不好」,換句話說,對於基本數字的運算缺乏足夠的熟練度,會導致許多聰明的學生在思考統計問題的時候感到格外吃力,而這其實是一個「基本功」影響「應用能力」的鮮明例子。 好了,不談數學和統計,回到肌力及體能訓練。
新訓練時代已經來臨,而這已經不是口號,肌力及體能訓練的技術和知識不但已經達到有效應用的階段,而且也早已走出競技運動員的小圈圈,舉凡一般民眾,中老年人,特殊族群,以及本質上就是超級運動員的軍警消人員,都可以從肌力及體能訓練當中獲得巨大的益處,這是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人類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使用訓練技術來增進生活福祉、提昇運動表現並且抵抗老化,這些範疇我們已經論述過太多,有興趣的話多多聽我們的節目或讀我們的文章。
不過,當訓練的市場大開,教練的需求也跟著大增,許多對運動有興趣的人紛紛投入這個算新也不算新,算舊又不太舊的行業,許多相關領域如醫療、預防醫學和衛生機構也紛紛投入運動產業,為一般大眾提供多采多姿的運動課程。但是,在這個飛速發展的過程裡,無論國內外都一樣,難免經歷師資良莠不齊的現象,雖然有許多短期的培訓或證照課程標榜可以讓想要轉職或就業的教練即刻上手,但是在這個產業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師資培育速度的年代,許多教練其實是急就章匆匆上線,或者是在前輩的引導下,以行銷技巧為專業技能,輔以短期培訓的時尚型運動課程,立即包裝成各種各樣健身選項,這讓健身產業從一個可以造福廣大群眾的新興產業,逐漸變成另一個噱頭花招滿溢的流行文化產業,好的壞的一起大鳴大放,熱鬧不已。而這也造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運動產業越來越發達,但是有訓練底子的人卻並沒有等比例的變多,某些時候線條或體態變成比肌力或健康更重要的訓練目標,更有越來越多的人健身多年卻沒有明顯的成效,開始懷疑是不是其實日常生活多做點活動或勞動就好,而這樣的現象,教練的素質絕對是一個相關的重要因素。
抱持著正確態度的學員,把寶貴的時間交給教練,教練卻使用似是而非的課程耗掉了時間,以至於該發生的向上適應現象遲遲未發生,這其中當然還有學員的生活管理和日常作息等因素,但是如果教練課程並沒有提供有效的訓練方式,學員再如何配合也很難有好的結果。
但若要談到學習課程內容,這又是一個更令人困惑的議題,許多課程看起來內容都很雷同,都有某些槓鈴動作,都有某些補強動作,也都有某些矯正訓練,但為什麼有些教練的教學有效,有些教練的教學卻無效? 簡單來講,許多教練不是教學技巧不好,而是訓練背景不好。
專業人員的培訓初期,需要的是硬底子的基本功訓練,而不是太多的創意或上行下效的套版模型,許多教學過程裡的素材,教練只能從訓練的背景裡得知,訓練底子越是深厚,教學技巧就越是精湛。教練的良窳不是因為證照的多寡,或是教學課表的精彩程度,教練真正的任務是幫助學員在訓練的過程裡避開所有暗礁,緩緩地航向進步,以達到累積的功夫,而這條路教練必須自己曾經走過。
怪獸肌力及體能教練俱樂部,就是根據這樣的需求而創立的,這門課沒有既定的範圍和內容,因為學習本身就是無涯無盡,但我們可以提供一方好土好水,讓有志一同的教練在這裡盡情的讓專業技術成長,這是一個幫助教練吸收知識、熟練技巧,並且直接進行硬底子大重量訓練的地方。 這是一門申請入學的課程,不是每位申請者都會錄取,也不是每位錄取者都能順利結訓,你未必需要是現任教練才能申請,我們歡迎任何對這項技藝有興趣有熱情的有緣人。
第十八期怪獸肌力及體能教練俱樂部,現在招生中。
創意教學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報名已截止,謝謝大家】
8/4下週三晚上八點半,你有空嗎?先前我們辦【深夜學堂】,跟三百位朋友共學,捐出十萬元做防疫。這回我自己來,不收費,跟你分享【課程的設計】,以及我做直播教學四年,一些體會。
如果你是專業工作者,不管上班、自雇、創業,最貼近你、最容易產出的產品,是你的知識。我就是例子,我上班做創意、寫文案,後來在企業教創意、說故事,從實體做到線上直播。
如果你有深厚的專業底, 而你的專業能幫很多人,就應該認真思考把專業,變成一門教學事業。只要你嘉惠的人夠多,你的課,就會變成大賣課。
我2007年開始教創意,我認為當講師,是要具備條件的。
所謂的條件,可能不是你想的:口條好,幽默,會炒熱氣氛,ppt很美,很會跟HR拉咧。
這些有幫助(做久你就會),但不是最重要的(不然,內向者不就一點機會也沒有?)。
最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夠專業,是不是願意為學員付出,是不是懂得【設計】?
學習,是一個變身的旅程,讓學員從凡人變英雄。
用金庸小說來比喻,就是用「降龍十八掌」,讓郭蓋變郭靖。
用「獨孤九劍」,讓令狐臭變令狐沖。
所謂的【設計】,就是你能不能把你的專業,變成一趟學習旅程,讓無名氏練完武功變身聖戰士。
你還不能舌燦蓮花,沒關係,讓你設計的活動,去傳達體會。
你不善炒熱氣氛,沒關係,設計一個會自嗨的活動,讓學員自己炒熱。
所以這次的深夜學堂,我把名稱取為【大賣課之夜】。
我來跟你分享,把專業變課程,需要怎樣的設計。
如果有一天你設計好課程,準備成為講師,我也會告訴你,你會面臨什麼情況。
時間是8/4(三)晚上8:30 - 9:45。
用zoom直播,免費分享,但限制名額。
對這個議題有興趣,有需要,你再來。
我把報名連結,放在留言板。
#歡迎對課程設計感興趣的你
#更歡迎你分享給身邊想當講師的朋友
創意教學例子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由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馬冠堯先生,講述終審法院大樓的發展背景、設計、歷史痕跡和修復活化。
分段:
00:51 發展背景
19:59 建造、設計與象徵
32:10 歷史痕跡
43:45 修復活化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9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10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74Ngqy0QC8/hqdefault.jpg)
創意教學例子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由文物保育建築師謝正勤先生,講述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和現況,當中的爭議與平衡,並分享618上海街活化項目的特色、保育方法和經驗。
分段:
01:42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發展
09:49 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現況
15:38 保育爭議與平衡
31:23 項目分享:618上海街
41:26 如何裝備自己以參與保育事業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9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lY2FAfanUw/hqdefault.jpg)
創意教學例子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由註冊園境師古兆奉先生,透過位於大埔的綠匯學苑,分享古蹟活化的理念,如何保留當中的歷史記憶,而又兼顧現今環境生態、工程等的種種考慮,讓古蹟在現今社會產生新的意義。
分段:
00:43 古蹟歷史及活化理念
03:02 保留歷史記憶
04:25 現代工程考慮
07:43 環境生態考慮
11:37 推廣綠色生活
「專題課堂」配合「教材套」推出,透過邀請本地專家及學者,闡述不同具體例子的文化藝術內涵,豐富學校教師在應用教材套時的教學內容。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
「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現已上線,相關的教材套簡介及教學素材可於本計劃網頁下載: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kit
教材套內容包括教師手冊、教學PPT及多媒體素材,供全港中小學免費下載。老師可按照不同科目的學習需要,選取適用的部份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中應用。「看得見的記憶──建築」教材套共分為四節,透過認識傳統建築乃至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配合數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多媒體教材,讓同學認識箇中收藏的記憶,學習閱讀和欣賞身邊的建築,嘗試發掘和發揮建築蘊藏的創意和文化價值。
本計劃的教學專員將會為參與教材套支援計劃的教師提供教學支援。
報名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education
觀看本影片並填妥問卷的教師,可獲贈實體印刷「建築教材套」乙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請按以下連結登記「建築主題教材套簡介及專題課堂」:https://forms.gle/na1Qs42CYZUNYVgx6
成功登記的教師將於影片首播日收到觀看連結及問卷通知電郵。
(繪畫主題登記連結將會稍後通告。)
「建築專題課堂」影片
建築主題影片首播日期:(時間均為下午2:30)
5月31日(一):建築教材套簡介會(主講: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教育總監 馬健聰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6
6月1日(二):從文曲里公園看中國園林特色(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7
6月2日(三):古蹟活化案例分享─綠匯學苑(主講:註冊園境師 古兆奉先生)
http://howmemorysticks.org/QR/?no=seminar8
6月3日(四):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發展與項目分享(主講:文物保育建築師 謝正勤先生)
6月4日(五):從終審法院大樓細讀香港的風格記憶 (主講: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兼任副教授 馬冠堯先生)
詳情請參考:https://www.web.howmemorysticks.org/teacher-workshops
(繪畫主題播放日期將會稍後通告,敬請留意。)
賽馬會「看得見的記憶」藝術教育計劃
主辦機構: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
捐助機構: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網址: www.howmemorystick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owmemorysticks/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howmemorystick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YRXRxvwLAM/hqdefault.jpg)
創意教學例子 在 課堂不有趣怎麼破?4種創意教學法,讓學生愛上你的課堂 的推薦與評價
社區大學終身學習網,2020年9月22日— 今天要分享的就是其中的四個創意教學方法,都和圖形相關, ... 15種創新的教學方法,有指導和例子| 社區大學終身學習網. ... <看更多>
創意教學例子 在 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創新關係之研究 的推薦與評價
教師除了. 需要不停地學習和成長,在教學上也需改革,在知識經濟時代,只有不斷. 的創新才能有競爭優勢。Ritchhart (2004)提出,教師的創意教學必須有助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