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
#Youtube「訂閱」文茜的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右邊 👉「訂閱」
<單則精選>
川普政府正在採取最後步驟,確保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rctic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的石油開發。在民主黨候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可以阻止之前,川普政府將開始對外招租,要與鑽探商達成協議,在這片1900萬英畝的原始荒野進行開採。
密德薩斯大學環境經濟學家Tanya O'Garra,家在2016年公布了一份報告,為北極圈估算了一個價值。報告稱:北極每年產生超過2810億美元經濟效益,包含了漁業、礦產開採、石油、旅遊業、狩獵。除了以上這些很容易用數字評量的產業,北極圈每年所帶來的2810億美元經濟效益,更大一部分來自於對於全球氣候穩定的貢獻。北極為全球氣候穩定所產生的價值,初步估算達到2160億美元,其中包括北極封存住的甲烷及永凍層,而甲烷是地球暖化的最大推手,只要甲烷凍在北極冰裡,甲烷氣體就不會影響臭氧層。另一個北極對全球氣候穩定的貢獻,是冰反照作用,北極的冰雪能夠反射太陽輻射,有助於減少地球升溫。
有分析師認為,川普挑在此時,突襲開放阿拉斯加保護區的動作,政治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因為真正去北極圈內鑽油,單單是去探勘就所費不貲,而且探油曠日廢時,還很危險。總之想在北極圈鑽油,動輒數年,石油公司還要在這裡蓋基礎設施,再考量到這裡的氣候條件,基本上就是付出與回報將不成正比。更何況,在北極圈鑽油將重創公司形象。因此Raymond James分析師Pavel Molchanov認為:石油公司並不在意政治,但是他們很重視公司形象,就算在北極開採石油CP值很高(當然這點並非事實,在北極開採很燒錢),但是到北極鑽油將引發公司形象危機,因為會招來示威,單單是這一點,就會讓一些公司望而卻步。
{內文}
阿拉斯加,美國「最後的荒野」(The Last Frontier),但絕不是一片冰凍的荒原。
(新聞旁白)
事實上,他價值連城,川普政府正在採取最後步驟,要推動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rctic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的石油開發,這意味著石油鑽探商可以在這片1900萬英畝的未開發荒原進行探勘,甚至石油開採
(新聞旁白)
在阿拉斯加的北坡初步推估有61億桶原油儲量,其價值約為5610億美元,不過價值的多少,還要看當下油價高低而定,現在的油價顯然不盡如人意
是否開放在這片保護區進行鑽探,是美國環保史上最耗時的鬥爭之一,幾乎和阿拉斯加州成立的時間一樣長。
(新聞旁白)
北極圈內有著地表上最獨特的生態系統,凍原 針葉林和海冰,這裡是北極熊的家,也是豪豬馴鹿的棲息地,更重要的是,很多人靠這片土地和這片海生活
(前阿拉斯加州諾伊克索特(Nuiqsut)村村長/Rosemary Ahtuangaruak)
我們是世世代代住在這裡的原住民,我們在土地上種植作物,飲用這裡的水,我們的祖輩都是這樣生活,我們500多個村民都反對阿拉斯加州政府,反對石油產業進駐
開放保護區對阿拉斯加原住民有利有弊。首先,發現油氣礦藏之後,石油公司就會在此建設鑽探設施。開採油氣能為村子帶來工作機會,和基礎設施資金。如果發現石油,村民可以參與分紅。但是,萬一發生石油或天然氣外洩事故,就會毀滅他們唯一的家園。也因此,開放還是不開放,都有各自的擁護者。
(新聞旁白)
《減稅與就業法案》這個30年來最大規模的稅務法案先在眾院通過,然後在2017年12月參院通過
這個僵持數十年的議題,在2017年12月,由參院共和黨議員,將鑽探條款包裹在《減稅與就業法案》中通過,這項法案為售賣阿拉斯加北坡的油氣開採權開了綠燈。阿拉斯加共和黨參議員穆考斯基(Lisa Murkowski)將保護區鑽探視為支持稅收法案的條件,預估保護區鑽探,將為未來十年產生10億美元的聯邦稅收。
(新聞旁白)
這對反對開放的村民而言,是一大挫敗。Rosemary Ahtuangaruak住在阿拉斯加州Nuiqsut村,村莊四周正好被油氣工業所包圍
(前阿拉斯加州諾伊克索特(Nuiqsut)村村長/Rosemary Ahtuangaruak)
從我家就可以看到天然氣井冒出的火星,雖然天然氣井離我家有60英里遠,你可看到映照火光的雪飄在雲層上,這些油氣工業包圍我們的村子,他們的活動改變了我們的土地,改變了我們的海洋
(新聞旁白)
Nuiqsut村是一個人口不到500人的村莊,只能透過飛機進出,村子裡只有一個學校,並且只能透過雪地摩托車,也就是阿拉斯加人說的雪地機器往來通行,村民大多數從事捕鯨和漁業,也是經濟的來源,因為油氣業進駐,豪豬馴鹿被迫改變數萬年的遷徒之路。這裡的村民罹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例增加,而且是與新冠病毒無關
(前阿拉斯加州諾伊克索特(Nuiqsut)村村長/Rosemary Ahtuangaruak)
天然氣夾藏的顆粒物質害我們生病,有人因此呼吸道出了問題或是生了呼吸道疾病
(新聞旁白)
因此Rosemary挺身而出,與油氣工業對抗了數年之久。
然而環保與經濟,並不必然非要站在對立面。倫敦密德薩斯大學環境經濟學家在2016年公布的報告,給出了一個數字。
(新聞旁白)
北極每年產生超過2810億美元經濟效益,相當於埃克森美孚與雪佛龍市值相加,這2810億美元包含了漁業 礦產開採 石油 旅遊業 狩獵,除了以上這些很容易用數字評量的產業,北極所帶來的2810億美元經濟效益,更大一部分來自於對於全球氣候穩定的貢獻
(密德薩斯大學環境經濟學家/Tanya O'Garra)
北極為整個世界提供了穩定的氣候,如果沒有穩定的氣候,我們很可能會看到生長季節的變化,更多的颶風,更多的乾旱和更不穩定的氣候
(新聞旁白)
北極為全球氣候穩定所產生的價值,初步估算達到2160億美元,其中包括北極封存住的甲烷及永凍層,而甲烷是地球暖化的最大推手,只要甲烷凍在北極冰裡,甲烷氣體就不會影響臭氧層,另一個是冰反照作用,北極的冰雪能夠反射太陽輻射,有助於減少地球升溫
不鑽油,也可以善用得天獨厚的「氣溫」來賺錢。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歐洲部資深副主任/ Heather Conley)
這是所謂的數位北極,我們已經看到很多大科技公司到北極圈內建設數據中心,因為北極圈溫度很低,可以節省空調錢,不需要開很強的冷氣來降溫
有分析師認為,川普挑在此時,突襲開放阿拉斯加保護區的動作,政治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新聞旁白)
因為真正去北極圈內鑽油,單單是去探勘就所費不貲,而且曠日廢時還很危險,以上還不包括對環境的破壞,總之想在北極圈鑽油動輒數年,石油公司還要在這裡蓋基礎設施,再考量到這裡的氣候條件,這些因素都要考慮進去,所以基本上就是。
(Raymond James分析師/Pavel Molchanov)
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更何況在北極圈鑽油將重創公司形象
(Raymond James分析師/Pavel Molchanov)
石油公司並不在意政治,但是他們很重視公司形象,就算在北極開採石油CP值很高,當然事實是正相反,總之到北極鑽油將引發公司形象危機,因為會招來示威,單單是這一點,就會讓一些公司望而卻步
川普的動作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就讓時間來證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gQ8g0nU1i0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家海洋研究院、中央大學與波蘭哥白尼大學跨國合作,在8月底完成以海面微型浮標,即時接收海洋變化相關數據,要研究北極洋流、海表溫度以及波浪,對北極冰層融化的影響,印有我國國徽的微型浮標,也出現在北極圈海域。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
北極圈溫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北極圈異常高溫,對其他國家到底有什麼影響?至少韓國的氣象專家們認為,今年韓國梅雨季連續下了超過50天的雨,而且是兇猛異常的暴梅雨,正是因為受到北極圈溫度升高的影響。6/24入梅以來,韓國梅雨季到現在還沒有結束,而且短時間內集中強降雨的型態,讓韓國八道全淹成一片,釀成了重大災情。首爾漢江水位暴漲,發布了九年來首次洪水警報,沿岸11個漢江公園全都淹沒在暴漲的漢江裡,沿岸交通要道幾乎癱瘓,主要跨江大橋之一的雙層跨江大橋,下層潛水橋也沒入漢江超過十天,完全看不見。江原道的鐵原郡五天之內就下了半年的雨量,第四大河蟾津江潰堤,鄰近村莊滅頂,空拍畫面顯示,原本的稻田房屋變成了整片洪水汪洋。土石流,人車被急流沖走,房屋被洪水沖垮各種災情不斷。不只是九年來最嚴重的洪水災情,梅雨季預計要到8月16日才會結束,也創下史上最長梅雨季記錄。
{內文}
(啊 警衛室漂走了 怎麼辦)
近一週,韓國遭遇了九年來最大洪水襲擊,首爾市針對漢江大橋發布了九年來 首次洪水警報,漢江水位上升至歷史高點,沿岸11個親水公園被迫還地於水與漢江河面融為一體 已經看不出來。
時序已經過了立秋,但在往年已經結束的梅雨季,今年卻遲遲看不到盡頭,從6月24日入梅開始,先是中部區域和首都圈連續豪雨不斷,梅雨鋒面還會時而往上,時而向下移動,形成中部雨勢才見緩和,南部地區又開始暴雨的無限循環,這場暴梅雨持續持間超過50天,刷新韓國氣象廳的紀錄。
(韓聯社新聞主播)
此前最長的梅雨季是2013年從6月17日到8月5日長達49天,而梅雨季節結束時間最晚的一年,則是1987年夏天的梅雨季直到8月10日才結束,而以今年的情況來看,目前預測要到8月16日今年梅雨季才會結束,將是持續時間最長結束時間最晚的一年,而且降雨不是一點點而已,而是以強降雨形式在短時間內持續降雨,每小時逾100mm集中暴雨,一天總降雨量達到800mm
首都圈所在的京畿道和中部的忠清南北道雨勢猛烈,韓國媒體形容是「毀滅性暴雨」,部份地區時雨量達到100mm,光是一個晚上累計雨量 最高就能超過280mm。
全國各地都傳出山體滑坡,大量土石砸向環山道路及民宅,河川水位暴漲 路過的轎車連人帶車被沖入急流。坡州一輛公車受困在水深逾一人高的路中央,消防隊划著橡皮艇趕來,才把車內人員安全撤出。南北韓分界線的非軍事區DMZ,有長達7公里防線因為暴雨崩塌,鐵柵欄被沖走,連地雷都被沖到了附近的民宅區引發恐慌。江原道更是從七月底開始雨就沒停過,高城郡單日降雨量達到460mm,鐵原郡8月1-5日五天累計雨量還突破700mm,是鐵原年降雨量的一半,鄰近的漢灘江河水泛濫沿岸村莊幾乎滅頂。
(鐵原郡民眾)
媽,你還在家裡嗎?我到巷子口了,(淹水)進不去啊
(JTBC記者)
村子居民搭乘消防隊的橡皮艇撤離,各種家俱物品在洪水裡漂著,我現在站的地方水淹至大腿,但再進去一點 水深則高達胸部
首都首爾的災情同樣慘重,漢江週邊多處路段被溢出的河水淹沒,連接漢江南北岸的主要雙層跨江大橋之一盤浦大橋,下層的潛水橋 直接沒入暴漲的漢江裡 已經超過一個星期,只剩上層的高架路面還能通行。
(JTBC新聞旁白)
被淹沒的(河濱公園)停車場看起來像剛插秧的水田,圓形橄欖球場成了一面巨大鏡子,(下層的)潛水橋消失後,水位升高至盤浦大橋的下緣,曾經閃閃發光著名的三色浮島也被水淹沒
南部的全羅南北道緊接在中部之後迎來了大暴雨,光是7號到8號凌晨,光州和全羅南道總雨量高達500mm,全長212公里的韓國第四大河蟾津江潰堤,沿岸農田及村莊瞬間滅頂。
(KBS新聞旁白)
(7號白天)全南和順降雨達到195毫米最高,光州南區降雨191毫米,羅州則是188毫米,暴雨瞬間就造成了災情,橫越光州市中心的光州川水量暴增,有氾濫危機,全羅北道也下了超過200毫米暴雨
異常的梅雨季暴雨現象不只出現在韓國,韓國氣象專家認為,包括近期中國華中地區 長江流域的洪災,日本九州的暴雨,都和全球援化下的北極異常高溫有關連。
(聲源:啟明大學地球環境科學教授/金海東)
決定我們中緯度地區的氣候就是偏西風波動,偏西風波動的振幅,因為北極圈溫度上升每年都在擴大,以韓國日本的情況,支配南方暖空氣的是北太平洋高氣壓,北方冷空氣則是來自於鄂霍次克白令海的冷空氣,從白令海到韓國東海 日本列島,冷空氣一路南下,與南方的暖空氣相遇後形成游擊性暴雨和嚴重降雨,(同時)北方冷空氣和南方的暖空氣持續對峙很長時間,導致梅雨季持續時間變長
八月份才開始,短短十天的暴梅雨,受災人數逼近八千人,逾2萬處建物設施毀損,但暴梅雨還沒有結束,韓國氣象廳預測,今年梅雨季將持續到8月16日,屆時不只創下最長的54天梅雨季紀錄之外,周末開始還會有一波強降雨來襲,受災區還未能喘口氣,但下一波極端暴梅的考驗,已經迫在眉睫。
北極圈溫度 在 海巡署長室 Coast Guar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種天氣出門,連「北極熊」都流汗了。
這不是誇飾法,而是正在發生的事實。位於北極圈內的維科揚斯克(Verkhoyansk),日前創下了攝氏「38度」的高溫紀錄!
在這個最低溫可達「-68度」的極地區域,竟然出現比台灣還要高的氣溫,科學家們表示:「全球暖化正在失控加速中。」
過去,人們對於全球暖化並沒有太真實的感受,聽久了甚至覺得麻痺。但近期發生的種種跡象卻讓人驚覺:「它真的來了!」
今年初,延燒4個月的澳洲野火,估計造成十億隻以上動物死亡;這個月初,疑因永凍土層融化,位於北極圈的發電廠柴油庫倒塌,20,000公噸柴油外洩,把整條河都染紅...一次又一次的事件,告訴我們全球暖化不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實發生的全球危機。
而這樣的感受,其實「北極熊」最知道。因為冰層不斷消退,造成極地生物鏈斷裂與物種滅絕的現象。曾經有研究人員就發現一隻北極熊,竟然花了整整9天,游了「700公里」長路,只為了吃上一餐。
原本可以把自己吃的圓滾滾,當一隻可愛雪地胖胖熊,卻因為地球暖化,被科學家判定最多再過「40年」就會滅絕。
不只是接下來的端午連假,我們希望接下來的日子裡,大家都能「多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冷氣不要低於26度」、「改用環保的購物方式」。
每個小小的改變,集合起來就是大大的力量;救救北極熊,也救救我們自己。
#北極圈溫度
#歷史新高 #地球暖化
#38 °C #北極熊
#global_warming
北極圈溫度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國家海洋研究院、中央大學與波蘭哥白尼大學跨國合作,在8月底完成以海面微型浮標,即時接收海洋變化相關數據,要研究北極洋流、海表溫度以及波浪,對北極冰層融化的影響,印有我國國徽的微型浮標,也出現在北極圈海域。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78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北極圈溫度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過去的一百年來,北極的氣溫已經增加三度,超過全球平均值的兩倍。北極的海冰,夏天融化的越來越快,冬天凍結的越來越慢,等於拉長北極熊滯留在陸地的時間,也增加人與熊衝突的機率。在邱吉爾鎮,有一座全世界唯一的北極熊監獄,專門收容闖入民宅,威脅居民安全的北極熊。目前小鎮已經有一千多頭熊,吃過牢飯。這座全世界的北極熊首都,不但見證了海冰流失,對北極熊造成的致命衝擊,同時記錄北極環境,發生的劇烈變化。像是原本在溫帶生活的赤狐,因為極地溫度上升,開始入侵北極狐的棲地。換句話說,如果地球持續暖化,北極圈消失的,不只是北極熊,而是一整個生態系,接著面臨滅絕危機的,將是人類。
照片提供
Manitoba Government
影片提供
Polar Bears International
Frontiers North Adventures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北極圈溫度 在 柯智棠 Kowe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第27屆金曲獎入圍「最佳新人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
好多音樂:https://www.facebook.com/forgoodmusicTaiwan/
柯智棠:https://www.facebook.com/KoChihTang/
柯智棠 Kowen 個人首張創作專輯《你不真的想流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無傷大雅的瘋狂____________________
唯有極光的舞步才能讓人感受宇宙的溫度,在零下三十度的北極圈內。
唯有等到2033年才會再出現的超級月全蝕,在北緯66.5度的天空凝結永恆。
只存在舞台劇中的瘋狂,從戲碼結束後才獨自在心中放映。
從現實中抽離的Baritone Guitar與透過弱音器吹奏的小號聲,
以反面表現形式的姿態,撩撥著歌唱者蜿蜒矛盾的心事。
反芻寂寞的人,看來如此傻氣,即便唱到沙啞,也無傷大雅。
-
"當孤獨與狂妄成為狂喜與悲傷,傻話即不再是跨越界線的玩耍。
當瘋狂與理智的界線開始模糊,無傷大雅成為一線之隔的觀望。
向 無傷大雅的瘋狂哲學家 - 尼采 致敬。" - 導演 馮安
▶專輯購買____《你不真的想流浪》
博客來:http://tinyurl.com/ou9wzfh
誠品:http://tinyurl.com/qflw3sk
佳佳唱片:http://tinyurl.com/of6olov
五大唱片:http://tinyurl.com/o5yl4bf
▶線上收聽____《你不真的想流浪》
iTunes : https://goo.gl/6gFkyc
Spotify : https://goo.gl/2FHBP3
KKBOX:http://goo.gl/yOeY2J
myMusic:http://goo.gl/wMNTVf
Omusic:http://goo.gl/xeeQMC
無傷大雅的瘋狂
詞:柯智棠 曲:陳建騏
有時讓自己人生脫韁
有時把別人的心累垮
這些都是無傷大雅的瘋狂
有時跨越界線的玩耍
有時忘了想著該回家
這些都是 無傷大雅的瘋狂
我就是喜歡看著那樣 無傷大雅的瘋狂
我就是放心不下那樣 無所畏懼的狂妄
我就是無法拋下那樣 讓人狂喜的悲傷
我就是傻啊 傻的無傷大雅
有時汲汲營營說著傻話
有時戰戰兢兢避著他
這些都是無傷大雅的瘋狂
我就是喜歡看著那樣 無傷大雅的瘋狂
我就是放心不下那樣 無所畏懼的狂妄
我就是無法拋下那樣 讓人狂喜的悲傷
我就是傻啊 傻的理直氣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製作Credit
詞 Lyrics:柯智棠 Kowen Ko
曲 Composers:陳建騏 George Chen
製作人 Producer:陳建騏 George Chen
製作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陳以霖 Yi Lin Chen、姚信宇 Shin Yao
編曲 Arranger:陳建騏 George Chen、欽聖 Chin Sheng
鋼琴 Piano:陳建騏 George Chen
中音吉他 Baritone Guitar:欽聖 Chin Sheng
小號 Trumpet:魏廣晧 Stcaey Wei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陳以霖 Yi Lin Chen、鄭皓文 Howard Tay、錢煒安 Zen Chien、楊敏奇 Micky Yang
錄音室 Tracking Studio:大小眼錄音室 Twin Eyes Studio、Lights Up Studio、112 Recording Studio、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林正忠 Cheng Chung Lin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白金錄音室 Platinum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陳建騏 George Chen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孫仲舒 MT Sun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鈺德科技 U-TECH
製作公司 Production House:銀翼文創有限公司 Mr.Wing Creative
發行 Published By:台灣索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Taiwan Ltd.
OP:銀翼文創有限公司 Mr.Wing Creative
SP: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Ltd Taiwan
▶MV導演
導演/攝影/剪接/ 馮安 Adrian Feng
北海道攝影協力/ 楊登鈞 Deng Jyun Yang, 陳建騏 George Chen
北極圈攝影協力/ Anders Mildestveit, Gustavo Oliveira, Takuma Oawa, Polar Mana, Beck‘s Kennels
演員/Keith Chian
*支援4K技術畫質輸出.實際依播放硬體規格而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 柯智棠 官方資訊 Official Platfor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KoChihTang/
微博Weibo:https://www.weibo.com/kowenko
下載/購買:https://forgood.lnk.to/kowen
▶訂閱 好多音樂 YouTube官方頻道 Subscribe YouTube
-- MV首播、新歌搶先聽、獨家花絮
https://goo.gl/57BEFN
▶接收 forgood music 好多音樂 第一手官方資訊 Official Platfor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forgoodmusicTaiwa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forgood_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