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3月31日,18歲的王慶鴻和同學從臺北搭火車到斗六玩,拍了左邊的照片;20年後,2021年3月30日,心血來潮的他再訪斗六,拍了右邊的照片。(謝謝網友 Lu Chun Wang 提供照片)
認識斗六車站:
1904年2月1日(日治時期),台灣鐵路縱貫線南段的「斗六驛」正式設站營運,辦理各項客貨業務。
1940年,站房因嘉南地區發生大地震而損毀,而後在翌年(1941年)3月復建峻工。
1958年12月,因應斗六之發展而改建的第二代鋼筋水泥式站房完工。
之後,斗六車站的旅客運輸量超越斗南車站,成為6、70年代雲林縣民出外打拚、回鄉省親的主要門戶,在其服務近半世紀的時間裡,上演了無數的悲歡離合,是許多雲林縣民的共同記憶。
1981年12月25日,斗六鎮改制為斗六市。
1982年6月15日,斗六車站由二等站升格為一等站。
由於縱貫線鐵路橫越斗六市中心,將之切成東西兩區域。於是,斗六車站單面向的站房長年營運下來,其旅客運輸量的增加雖帶動了站前商圈的繁榮,但是旅客進出不便的後火車站地區之發展卻因通行受到阻礙而日漸蕭瑟,結果形成了前、後站發展榮枯的強烈對比景象。因此台鐵決定將斗六車站改建為跨站式站房。
2006年11月3日,為配合跨站式站房之興建,開始動工拆除已服務長達48年的斗六車站。而這個將斗六車站改建為跨站式建築之主要工程,包括了四個部份:
一、興建跨站式站房,長度77公尺,寬35公尺,總樓板面積3336平方公尺。
二、新增島式月台一座,長300公尺。
三、設置升降機5部及斜坡道等無障礙設施。
四、增設停車場及將站前老舊房舍拆除,並為空間進行綠化及美化。
斗六車站新建工程完成後,兼顧了鐵路兩邊的東、西面向,使能貫通連接前後站,未來讓火車站不再有前、後站分別,也將商機推向後車站以擴大斗六市的商圈腹地,均衡市區的發展,有助於斗六邁向都會型城市。
2008年8月16日,耗資新台幣1.69億元的第三代跨站式站房竣工,並於同年12月19日正式啟用。
2010年12月22日,斗六車站成為台灣中南部電車的始發站之一。
2013年9月30日,斗六車站啟用多卡通刷卡機。
2014年7月16日,太魯閣號西部幹線端點延伸至斗六車站。
「升降式月台門」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升降式月台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升降式月台門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升降式月台門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升降式月台門 在 Re: [火大] 為什麼台鐵不裝設月台閘門? - 看板Railway 的評價
- 關於升降式月台門 在 【最新設計】JR西日本新式繩索式月台門上升實錄(大阪站) 的評價
- 關於升降式月台門 在 JR引入「升降式月台柵」有效防止墮軌跳軌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升降式月台門 在 [閒聊] 裝月台門有何難? 的評價
- 關於升降式月台門 在 [新聞] 輪椅客摔落軌道!台鐵8個月連5起月台PTT推薦- Railway 的評價
- 關於升降式月台門 在 [閒聊] 裝月台門有何難? - Railway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升降式月台門 在 [新聞] 防落軌日韓裝升降式閘門- 看板Railway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升降式月台門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年8月9日,臺北市劍潭路與文林路口,蓋了8年,外牆工程終於完工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張哲生 攝)
在2016年11月因營造廠商倒閉,導致完成度僅73%就停工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在歷經兩次流標後,將標案分成兩標發包,第一標外牆工程總算在2017年7月重新發包,由雙喜營造公司得標,於同年8月9日恢復開工,預計在2019年1月4日完工,至於第二標的內裝工程部門,目前仍在研擬招商文件,因此,北藝中心的整體完工時間尚無法確定。
台北藝術中心位在台北捷運劍潭站對面,球狀的外型十分特別,其工程總預算從2009年規劃初期的38億元,到發包後第三度追加預算,已暴增至60億元,最初預定2015年完工,但工期卻一延再延,結果承包商理成營造突然在2016年11月10日宣告倒閉,令北藝中心頓時成為燙手山芋。
之後,台北市捷運工程局將未完成部份重新備標發包,卻於2017年3月21日及4月21日兩度流標,直到考量颱風季節及防汛期影響,將標案拆成內、外兩標工程,才讓第一標外牆工程於同年7月13日完成重新發包,並緊接著在7月28日簽約、8月9日開工,預計在2019年1月4日完工。
台北捷運工程局表示,北藝中心接續工程第一標由捷運局東工處負責發包及工程管理,包括外牆帷幕(含波浪型玻璃)、防水、圬工及需配合外牆施作部份的機電工程,將要求監造建築師及雙喜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做好施工管理,如期如質順利完成工程,第二標則由工務局接手,包含機電、水電、空調等。至於外牆部分,因為外牆、天花板都尚未裝設鋁板,又得配合北藝中心的特殊外型,讓鋁板有幅度,作工較細,生產所需時間較長,預估於2019年1月完工。
《認識北藝中心》
對於士林夜市,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美食與購物。總是扮演著觀光景點的士林夜市,即將呈現新的樣貌,前進藝術文化領域。
為了替台北的藝術領域投入新活水,台北市政府投入新台幣60億元(註:2013年5月,台北市文化局以變更設計為由,追加6.2億元預算,使得台北藝術中心總工程預算,從2009年規劃初期的38億元,到發包後第三度追加預算,工程費已暴增至60億元。)在士林夜市興建台北藝術中心;經過嚴格評選,由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奧雷‧舍人(Ole Scheeren)所率領的大都會建築師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OMA),與姚仁喜建築師所主持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共同為這次的設計操刀。
開工時的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未來「台北藝術中心」將成為台北的新地標,與鄰近的科學館、天文館、圓山飯店、故宮等地,連結成一個文化軸線。
建築基地位在捷運劍潭站對面,鄰近士林夜市,占地約兩公頃左右,設計理念致力於無痕融合士林夜市的常民文化及藝術中心的精緻文化,為了在「台北藝術中心」裡呈現士林地區龐大的能量,因此將建物部份設計得十分緊湊,留出較大比例的公共空間,讓原本存在的地區活動不受影響依然進行。
建築由三個舞台靈活組合,可各自獨立,也可互相聯繫,OMA建築事務所提出這設計為「劇場魔術方塊」,透過緊湊的設計,讓建築達到靈活機動的功能。
台北藝術中心包含一個1500席的大劇院,與兩個800席的中劇院,建築體呈現四個「正面」,大劇院和多形式中劇場出現在南面和北面;承德路的街面則是四個高塔(升降機及建築物設備後場),與現存的街景呼應;而球形的鏡框式中劇院則朝向捷運站及遠山,突出於建築物如同懸浮的星體,從遠方即可辨識。
設計的巧思在於三個舞台可以獨立使用或互相聯繫,可容納1500席的大劇院與中劇院在同一平面,因此只要將兩面牆撤下,立刻擴增為超大型劇場,此設計不但創造了三個能獨立運作的劇院,更保留了將劇院整合運用、轉換表演場景模式與空間使用的自由度。
台北藝術中心具備良好的區位、便利的交通,與觀光潮流等優勢,與鄰近觀光商業潮流結合,提供專業的劇場設備,給國內、外表演團體進行長期的創作演出;在文化藝術與旅遊產業的潮流下,與亞洲各主要城市形成完整的表演區域市場,並帶動周邊環境的成長與改善,進而彰顯台北市文化新形象及提昇城市競爭力。
台北藝術中心建造工程於2012年2月16日動工,2014年8月27日上樑;原預定2015年底落成啟用,孰料工程進度嚴重落後,直到2016年11月,主體工程仍落後25%。沒想到,擁有36年歷史的承包商理成營造公司,突然於2016年11月10日宣布因周轉不靈而倒閉,並要向法院聲請破產。
於是,斥資新台幣60億元的台北市藝術中心,不但完工日期一延再延,最後竟因承包商倒閉,而自2016年11月11日起停工。2017年8月9日復工後,預計在2019年1月4日完成第一期的外觀工程。
2014年發表的北藝中心說明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ZhangZheSheng/videos/10152048942989531/
升降式月台門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鳳山有黃捷,#生活好便捷
#鳳山黃捷守護您生活的大小事
跟各位報告我在本次會期的總質詢內容,這次質詢的市政議題包括要求 #道路刨鋪標準 修正PCI量表達到客觀且資訊公開透明、落實 #人行道稽查小組 還給行人路權、 #違建查報 資訊公開 、建立監測機制預防 #再生水廠 遭污染、評估 #高雄捷運高架段 設置月台門、 提供 #境外生中繼宿舍 確保居家檢疫量能、提高 #監視器妥善率 。
市政總質詢影片 | https://youtu.be/tRN4EBgqEbM
#違建案件公開透明
各地民代喬違建、擋拆已是台灣公開的秘密,但此舉卻嚴重傷害台灣建築紀律與公共安全,因此連兩個會期,我都在質詢時間要求工務局務必秉持開放政府原則,公開違建案檢舉、處理進度,並應讓關心違建的市民人人皆可查詢,並主動整理經議員協調3次以上的案件。
上個會期結束後,工務局也確實到台北市、新北市考察,參考他們違建查報網建置的經驗,因此我也再次關心此案進度,代理局長則表示會分兩階段,持續籌措經費來執行,務必往公開透明的方向前進。
#汙水廠遭廢油入侵
從去年到現在,包括鳳山、大樹、岡橋等三座污水廠都有遭到廠商所偷倒的廢油入侵,損失高達4千多萬,也嚴重影響鳳山再生水廠的供水能力。
針對此案,我也建議水利局應及早啟動預警設備的建置,務必在廢油入廠以前就進行截流,水利局也表示目前只要遇有廢油入侵,便會在廠內立即啟動繞流機制,將來也會在廠外下水道系統增設水質監測設備及視訊監控系統,除了能提高預警能力,也有利於後續的偷倒事件追查。
#道路刨鋪標準依據不一致
#PCI量表數值與路況未公開透明
#民代建議大於科學數據?
「過去道路坑洞及路面不平整的問題持續存在,到底要拖到甚麼時候才能進行修復刨鋪?」,這句話一直是我在市民口中最常聽到的陳情,其中,像是鳳山區的五甲二路、中崙路、南京路等道路至今仍依舊破爛,市府均未改善,因此透過本會期最後的總質詢機會,我與工務系統出身的楊代理市長進行相關議題就教。
其中一個問題,就是道路刨鋪標準長期以來未公開透明,而民代的關切卻往往影響道路刨鋪的順序,因此我建議市府應針對道路現況,透由PCI數值測量評比並以科學數據輔助,公告說明排定順序,讓道路刨鋪機制更為透明及公開化,對市民才能有所交待。
楊代理市長也針對我的質詢答覆,PCI指數是目前刨鋪道路的評斷標準,但是客觀上仍會受到地方民代的爭取而受到影響,再者市府刨鋪預算有限,經費應花到刀口上,未來PCI指數順序、鋪刨改善前後訊息及突發狀況的處理,均應建立公開透明機制,市府同仁也要本於專業及良心進行控管。
因此,我也會持續為市民督促道路品質的優化順序,不讓市府濫用預算。
#人行道稽查小組
#執法取締才是重點工作
先前建議市府應針對人行道做有效的稽查取締,才能解決違規的根本問題,但是我發現人行道稽查小組僅是將重點放在重複性的業務,例如:即使重新修繕及新設人行道,但是只要違規行為存在,問題就不會消失。以我所在的鳳山區「大東藝術文化園區」旁人行道為例,機車騎上人行道問題依舊沒有改善,顯示出市府並沒有要處理的誠意,枉費稽查小組設立目的。
楊代理市長也針對我的質詢答覆:「淨空人行道讓人民通行,是城市進步最基本的作為,會進行內部要求,除改善人行環境與公共運輸人行道,更要一併處理騎樓占用問題,還給行人用路品質。」接下來我也會持續要求市府跨局處共同推動,針對違規部分加強執法,還給行人通行應有的權利。
#捷運高架路段月台門裝設
R17世運站到R24南岡山站,這九個紅線的高架車站一直都缺少月台門。高捷營運至今也因此發生多起意外事故,今年初又發生憾事。我向捷運局要求一定要盡速裝設月台門,可以比照橘線大寮站也是後來才增設月台門的案例來評估預算,我也提出三種月台門的裝設建議方式(半高式、全高式、升降式)。捷運局代理局長也允諾會跟捷運公司評估,比照大寮站增設月台門的國產國造方式來處理,在下個會期提出《增設高架九站月台門計畫》,並提交相關資料至議會。
#境外學生中繼宿舍
台灣由於疫情舒緩,教育部於六月中優先開放港澳等11個國家或地區的境外生入境。而高雄的大專院校多達18所,入境的境外生人數也達高峰,所以我也要求觀光局與教育局要和教育部垂直整合,掌握境外生入境後的人數以及防疫旅館數量是否足夠,且除了目前防疫旅館的2881房,也要有備用的房舍空間,讓境外生能安心,也確保居家檢疫量能。
#監視器汰舊換新
監視器妥善率已經是老問題,也是市民相當關心且時常向我陳情的問題。今年五月時,李四川前副市長宣布監視器系統要改為全租賃,五年內要全部汰換,妥善率也要提升至98%,所以我也再跟警察局長了解後續的相關時程。局長表示除了警察局會增加編列預算外,於5月的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南下高雄考察時,也當場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科技設備經費向下匡列補助地方的計畫,公文已經上呈到行政院。經費若通過後就會更加速監視器的汰換,我也會持續監督監視器更新的進度,讓市民的安全更有保障。
--
捷伴同行,一起前進!
👉 留言、分享、私訊
🤳 IG:https://www.instagram.com/huangjie_npp/
🖥 Youtube:https://npptw.org/nJWmqB
📁 公開資料:https://issuu.com/voteforfongshan
🕕 服務處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1800
🏠 地址:鳳山區中泰街42號
☎️ 電話:(07)710-1230
🖨 傳真:(07)710-1230
📬 信箱:voteforfongshan@gmail.com
升降式月台門 在 【最新設計】JR西日本新式繩索式月台門上升實錄(大阪站)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本各家鐵道業者為防止日益嚴重的跳軌、墜軌問題無不絞盡腦汁想方設法想找出對策而 月台門 就作為這樣的防治對策中最重要的一環然而各型車輛設計總有 ... ... <看更多>
升降式月台門 在 JR引入「升降式月台柵」有效防止墮軌跳軌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本交通情報】日本經常有人跳軌自殺,JR西日本引入「升降式月台柵」,在神戶附近的 ... 這個裝置和傳統月台幕門比較,成本低之餘又可以應對不同電車車門位置不同的 ... ... <看更多>
升降式月台門 在 Re: [火大] 為什麼台鐵不裝設月台閘門? - 看板Railwa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 《todo70192 (123 team)》 之銘言:
:
: 為什麼台鐵不安裝月台閘門?
: 捷運都已經可以了
: 為什麼台鐵做不到?
因為捷運只有一種車門配置
台鐵車門配置就算想辦法讓所有車型車門都對齊還是有少數地方對不起來
: 要是有人不小心摔下去
: 不只受傷還要被罰錢
不小心應該不用被罰錢
: 台鐵的員工腦袋根本就是concrete
:
每20公尺開3個位置
其中選配第一個位置門寬2.8公尺,其餘1.9公尺
寬門對應PP、莒光等車門在車廂尾端的車型,同時給不同車廂鄰近兩扇車門使用
DRC可對應區間EMU的3門和次車1門
EMU500/600與700/800之1、3門位置差異應可在月台門誤差範圍內
DR3100、TEMU1000的頭尾車車門可能無法完美對應
TEMU2000會幾乎無法對應
這設置可以用在對號車通常不停靠的車站,緊急時未對應位置打開緊急門就好
也有另一種方法
每20公尺開4個位置
3個位置是區間EMU用,寬1.9公尺,1、3門不對稱門寬
第4個給對號車用,寬2.8公尺採兩段式伸縮開門設計
DRC對應區間EMU的3門和次車1門
DR3100、TEMU1000對應較前者完整
TEMU2000對應仍然有些許缺陷
因此對號車頻繁停靠的車站可以採用這種設計
如果採用升降式月台門
應注意門柱不能擋住車門
設在離車廂端8~9米左右位置
問題來了
TEMU2000似乎和月台門會不完全相容
所以台鐵還是要考慮升降式吧…
補充
所有車型都各自給一組開門模式
月台門必須辨識所有開門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每扇月台門都編號
每個模式設定哪些編號的門要開啟,其餘不開啟
--
來說一下為何JR西日本會開發升降式月台門
JR西不像JR東把3門車全數逐出市區
反而繼續製造更多的3門近郊車
同時也有4門的通勤車
因此產生了「兩大勢力」
近郊3門和通勤4門的傳統自國鐵就建立下來
JR東的首都圈乘客太多才改成4門
內裝甚至和通勤形同為一字型座椅
如此才能疏運大量乘客
JR西繼續維持其傳統
近郊形與通勤形有大幅差異
卻也造成設置月台門的障礙
國鐵時代無論是2、3、4門
都儘量讓一列車所有車門位置平均分配
故不同車門配置的車型,門位置沒共通點
3門車的1、3門和4門車的1、4門位置相近
可是中間其他的門剛剛好錯開
那當然沒辦法用傳統月台門了
西武也有類似情形
他們是開發門位可動式月台門
可以對應所有車型
不過貌似後來是朝向全4門化了
特急列車部分沒有聽說
小田急全部都是4門車
但是也有特急Romance Car
這邊的做法是新車都可以相容月台門位置
不相容的就退役了
補充
台鐵各列車的車廂長也不盡相同
一般無動力車廂(莒光等)是20000mm
區間車(700、800)中間車是20300mm
DRC是19774mm
編組一長 誤差就會變大 也讓月台門設置增加點障礙
不知道JR東對於有/無綠色車廂的編組會怎麼處理
綠色車廂長20500mm,其他長20000mm,對設置月台門會有一些負面影響
--
--
暴雪的本業是動畫 台糖的本業是蘭花
拿坡里本業是炸雞 肯德基本業是蛋塔
人體的本業是睡覺 屋馬的本業是雞湯
LINE的本業是貼圖 台鐵的本業是便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71.78.2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529025307.A.FDF.html
而且其實滿載和空載也差很多
日本甚至會針對不同載客量設計不同速別
門間距500和600是9個座位,700和800是8個座位,差異估計是40~50公分
不過你這翻譯是新富還是新豐XD
也可以設計單門只開一半 不過單車門的要淘汰了沒必要
DMU是3、4車間等位置不開門,不同車型就分開一組開門模式
月台門要能辨識所有開門模式
※ 編輯: Metro123Star (210.71.78.244), 06/15/2018 11:46:44
而且有影片的都看到是用載客列車運送
個人是滿喜歡這種的,厚度比較薄
※ 編輯: Metro123Star (210.71.78.244), 06/15/2018 15:55:36
※ 編輯: Metro123Star (61.230.96.6), 06/15/2018 19:30: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