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虐悲歌】科學研究:受虐孩童易得阿茲海默症,還會加速免疫系統的老化
南投三歲林姓男童,因尿褲子後,被卅七歲林父帶去浴室管教,林父推倒林童致其後腦勺撞牆昏迷,男童21日送醫當晚,因傷重轉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搶救,不幸的是,4月1日傷重宣告不治。
4月2日,檢察官相驗後下令解剖,法醫指出,林童頭頸、四肢、軀幹等處,佈滿新舊鈍性傷及結痂疤痕,還有頭部硬腦膜下出血、嚴重腦水腫、視網膜出血,顯然長期受虐,南投檢方收押林父後,解剖遺體發現男童長期遭虐打,全身都是新舊傷,林母不僅放任丈夫打孩子,自己也幫忙出主意教訓兒子,檢方訊後認為林母也涉殺人、妨害幼童發育致死及傷害等罪,一併聲押獲准[1]、[2]。
■兒童虐待
兒童虐待(現在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兒童不當對待」)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廣義來說,兒童虐待主要可以分為四種:身體虐待、疏忽、性虐待及精神虐待。
■兒童虐待防治的困境
這些受到虐待的兒童,很多都有長期身體及心理的後遺症、甚至死亡。儘管如此,在研究及防治上仍有很大的困境。例如:每個醫療人員對於兒童虐待的認識及理解可能不盡相同,導致有些病例無法確診,甚至受虐死亡病童被誤診為其他原因。
政府政策的不完全,致使兒童健康相關資源的投入明顯不足,社工人員嚴重缺乏,對於高風險家庭無法確實追蹤評估,導致同一個受虐兒繼續受傷害、或是同一個家庭有下一個受虐兒出現。
世界衛生組織就公布:有25%的成年人認為他們小時候有受過身體虐待;而且有20%的女性及約7.69%的男性小時候有被性虐待過。此外,也有許多人認為他們兒時有被精神虐待及疏忽,所以兒童虐待遠比一般人想像的還多而且嚴重。
■受虐後產生的後遺症
兒童虐待常常會對兒童及他們的家庭造成長期的傷害及後遺症。如果嬰兒期或學齡前受到虐待,可能會對這些受虐兒的腦神經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導致他們成年後行為、肉體及精神狀態偏差:包括成為兒虐的加害者、罹患憂鬱症、變成菸癮者、肥胖、高風險性行為者、藥物及酒精濫用者等。以上這些行為、精神及肉體的後遺症,又會造成許多疾病,例如心血管問題、癌症、性病、自殺等[3]。
■暴力環境與早衰有關
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基因科學家伊登夏夫(Idan Shalev)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若小時候曾是霸凌受害者,老化的速度會比其他人快,因為他們體內的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會受影響[4]。
為了研究暴力經驗與早衰的原因,專家分析細胞染色體末端的端粒結構長度,由許多重複核酸片段所組成的DNA序列;若端粒較長,可避免染色體末端的基因受到破壞,或不小心接上其他染色體或基因序列;如果端粒縮短,便是細胞老化的徵兆。研究人員針對3種主要的暴力行為:家暴、經常性霸凌、成年人施暴虐待,檢視雙胞胎在5歲與10歲時的DNA樣本,並比較他們的端粒長度。
結果顯示,受到持續性暴力傷害的兒童,端粒明顯變短。更令人值得注意的是,曾經面臨各種不同類型暴力的兒童,端粒變短的速度最快。由此可見暴力對孩子的創傷,不僅只於表面,其實是很深遠的。其他的研究結果也顯示,曾受霸凌或其他類型暴力對待的兒童,他們的DNA會受到嚴重破壞。
■兒童時期受虐孩童易得阿茲海默症、也會加速免疫系統的老化
長期受到虐待的兒童,腦部功能運作也會受到影響,而且這些傷害是無法抹滅的,並導致快速老化的風險,甚至增加在65歲以前得到阿茲海默症(Alzheimer)的機率。
研究結果顯示,兒童時期曾遭遇的嚴重壓力,會加速免疫系統的老化。這樣的研究結果明確指出,不論什麼情況下,減少兒童暴露在暴力環境是無比重要的[5]、[6]。
■大家雞婆一點,拿起電話通報!
▶精簡後的通報流程,提供更明確的篩檢指標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劉家正表示,通報流程簡化過去複雜的兒虐篩檢表,讓醫生不用再看高達300頁的工作手冊,能在一頁間迅速完成判斷並通報,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詹前俊指出,過去因不好判斷,加上有時通報錯誤就會引來紛爭,因此基層醫師通報意願不高。精簡後的通報流程,提供更明確的篩檢指標,包括體重過輕、沒按時施打預防針、有不正常傷口都在篩檢範圍之中,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就有可能是高風險家庭。
在基層醫生未全面加入前,過去往往是等到兒童重傷、奄奄一息送到醫院救治後才會通報,但現在有了診所的加入,將有助於拉起第一道防線。詹前俊表示,簡化後的通報流程有助於降低基層醫生通報時的困難度,當通報意願提高了,也就能將及時拯救更多兒童。未來新北市的1613間診所,都將成為婦幼安全的防護網之一。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社會安全網的建構不能單靠警政單位,還有賴各局處與社會大眾一起協力防治,由下到上一起防止兒虐發生,「大家雞婆一點,拿起電話通報!」侯友宜說[7]。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自由時報)「疼哥哥虐死弟弟 3歲雙胞胎爸媽收押」: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442000
∎[2] (鏡週刊)「南投3歲雙胞胎兄弟不同命,父母偏愛哥哥竟虐死弟弟」: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409soc001/
∎[3] 長庚醫訊(第四十二卷第四期)【青少年健康問題面面觀-認識兒童虐待的類型後遺症】
◎林口長庚兒童一般醫學科主治醫師 李恩沛
https://www.cgmh.org.tw/cgmn/category.asp?id_seq=1803009#.YHT_YugzaM8
∎[4] Shalev, I. (2012), Early life stress and telomere length: Investigating the connection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Bioessays, 34: 943-952. https://doi.org/10.1002/bies.201200084
∎[5] (Hello醫師)「小時候被暴力對待~長大可能較早老化」:https://helloyishi.com.tw/parenting/childrens-health/other-child-health-issues/childhood-exposure-to-violence-tied-to-premature-aging/
∎[6] (風傳媒) 「家暴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科學研究:受虐孩童易得阿茲海默症,還會引發此後遺症」:https://www.storm.mg/lifestyle/2981299
∎[7] (親子天下)【侯友宜呼籲「大家雞婆一點」擴大兒少安全網!新北市1613家診所加入家暴守護網】: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8956
➤➤照片
∎(Pixabay)「Child Abuse」:https://pixabay.com/photos/child-abuse-fear-stop-coercion-1152327/
∎[7]
疑似家暴/兒虐? 10個簡易就醫篩檢指標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探究弱勢兒少保護個案之風險管理與身心發展:
https://bit.ly/3ddzwYO
▶兒虐議題之教育推廣與提升警政人員專業兒保效能:
https://bit.ly/3dZPJA3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兒虐 #兒童虐待 #兒童不當對待 #兒虐悲歌 #受虐孩童 #受虐兒 #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 / 衛生福利部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南投 簡易 庭 電話 在 馮光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題目:2021年,有些人的毛要開始準備長齊了
給我報報新聞八大排行榜 /0102-0108
7⃣️ 一名要面試的男子,打電話詢問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如何搭乘捷運,結果因為自己搭錯車,沒有趕上面試,憤而提出國賠,又因為在前往法院出庭時,再次因迷路遲到,導致新北地院板橋簡易庭判決該男子敗訴
眉批:總之,結論是,該兄很會查六法全書,建議以後也要練習查地圖
6⃣️ 南投縣鹿谷鄉農會遭檢舉,於2017年間,兩度用人民幣做為員工加班費,縣府的回應是,員工沒有不滿
眉批:相信,因為員工都是中國人,所以很習慣收人民幣
5⃣️ 蔡總統發表新年談話時,表明以最謙卑心情請國人體諒政府開放萊豬進口
眉批:萊豬不會說話,否則會表明,願以最謙卑心情,請人類不要屠宰牠們
4⃣️ 台中市鴨肉店「富王」,因為對外送員嗆聲「破查某」、「是沒有被打過?」「妳態度很跩吼,等毛長齊再來說」,引發風波,只好暫時停業
眉批:我想,等店員的毛長齊之後,「富王」就會道歉、重新開門了
3⃣️ 新黨黨主席吳成典要求政府建立兩岸防疫泡泡,讓那些從中國來台者,免除十四天隔離
眉批:吳主席的要求是防疫泡泡,他得到的是,滿臉豆花
2⃣️ 數位政委唐鳳在「台灣社群與民主防衛」座談會裡,承認有時政府內部會將非公開資訊透露給側翼製作文宣
眉批:那些在現場,臉上露出微笑的,一定都是各級政府裡,背了很久黑鍋的小編
1⃣️ 美豬尚未進口,可是有些藍營縣市的首長,已經大張旗鼓至各處抽測是否有萊豬,連素食漢堡店也照查不誤
眉批:素食漢堡裡面的肉都是用大豆、豆腐做成的假肉,我想,這些縣市長的大腦,應該也是豆腐做的假腦
南投 簡易 庭 電話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1/10 星期二 絕對音樂】
「生命裡某些當時充滿怨懟的曲折,在後來好像都成了一種能量和養分,
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
SO~~每一天,空出幾分鐘時間提醒自己:
生命中有哪些人事物,值得你跟他說聲『謝謝』。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趕快下載南投廣播的APP,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
《孝順也需要智慧》
「孝」是很難做的一個字,母親去世以後,老家便只剩下年近70歲的父親。我不忍他孤零零地留在鄉下,便把他接到台北跟我們一起生活。
老公是個極敦厚的人,對老人自然孝順,剛上幼兒園的兒子受我們的影響,對外公也非常恭敬。
由於工作比較清閒,那段時間,我總是提前下班,盡量多陪老人說話。本以為,這樣舒坦的日子會讓父親滿意,然而,幾天新鮮勁兒過後,老人家就嚷嚷著要回老家了。
我想,一定是我上班的時候老人獨自在家太寂寞吧!那麼,除了給他一個舒適的家,還得給他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幫他和鄰居生活到一起才行。
於是,我在社區裡找了幾個外地的老長輩,請他們和父親一起喝茶,介紹他們認識,並私下拜託他們陪父親玩玩牌、說說話。很快,父親便有了幾個老年玩伴。
然而,父親仍然不大開心。有人告訴我,或許是老人家喪偶以後,想找個老伴但又不好意思開口吧?我覺得此話有理,便做了幾番試探,卻發現他並沒有這個想法。
我記憶中的父親率性隨和,要強,還稍帶點大男子主義,可如今到我家,卻終日沈默著,習慣於看我們的臉色。跟我們說話,他竟跟小媳婦似的,怯聲怯氣的,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在這個家裡受盡了虐待。
不管我們付出了多少孝心,還是沒能讓老人家快樂起來。父親臉上終日掛著憂傷,身子越來越瘦弱,經常唉聲嘆氣地說:人老了,真的不中用了!
唉,這個老父親,什麼時候變得這麼難伺候了呀!我第一次感覺,“孝”是多麼難做的一個字。
孝順也需要智慧
不久,父親提出要回南部哥哥家,並住上一段日子。我不甚贊成,父親在我家都會唉聲嘆氣不能習慣,萬一回到南部後,恐怕更難適應那裡的生活吧!
然而,父親執意要去。於是,我只好對嫂子千叮萬囑,希望她對老人能多一點包容。沒想到,哥嫂並沒如我希望的那樣善待父親。
聽一個親戚說,父親去哥哥那裡沒多久,就去工地幫哥哥守材料去了。其時正是冬天,北風刮得呼呼響,工棚的條件差,一到晚上,被窩裡一絲熱氣也沒有。父親還得半夜裡爬起來執勤,也太辛苦了。
不僅如此,聽說老人家每天還要騎著自行車跑十幾裡的路去菜市場給工地的食堂買菜,下雨天氣,天冷地滑的,萬一不小心摔一跤,那可怎麼辦?
我一聽說這事就沉不住氣了,立即打電話質問哥哥,並請他讓父親馬上來台北。
哥哥卻說,是父親執意要去工地幫忙的,他在那裡幹得開心,不肯來台北。我不大相信,便直接打電話給父親。
可父親的耳朵有點背,我說東他說西,交流起來非常困難。於是,我連夜坐火車趕回了南部,想親自把老人家接回來。
見到父親的時候,是在第二天上午。在工地上,我見到了買菜回來的父親。
初春的天氣,雖然不熱,可他卻忙得汗流浹背,但精神卻很好。沒想到,在這裡忙活了個把月,他的面色反而變得紅潤,身體比過去更硬朗了。
見我到來,父親非常高興。他一邊招呼我去簡易的工棚坐,一邊指揮別人搬走買回來的菜。
哥哥笨手笨腳去幫忙,父親將他推到一邊。猛然間,我驚奇地發現,從前那個開朗樂觀有點大男子主義的父親又回來了。我很不解,難道父親真是勞累命,一輩子要忙忙碌碌才會高興嗎?
哥哥狡黠地說:你也看到了,爸爸比在你那邊過得更開心吧!那麼,還怪我剝削老人的勞動嗎?
其實,孝順也是需要智慧的。只有給老人最好的尊嚴,讓他覺得自己的存在尚有價值,才是真正的孝順。
在母親去世之前,老人家一直覺得自己是家庭的支柱。可母親走後,他到你家處處受到照顧,便開始認為自己是個負擔是個累贅,進而產生內疚心理,隨之而生的便是畏懼……
經哥哥這麼一說,我想,從今以後,我便知道該怎麼去孝順老人家了。
老人家就是用來麻煩的
父親再次北上看我們的時候,又過了一年。這回,我可不能讓他光享清福了。
院子裡雜草長出來的時候,我會遞給老人家一把鋤頭,說:老爸,我正忙著,麻煩您幫我鋤一下草好嗎?
我教會了父親使用煤氣灶,出去上班時,不再匆忙地趕回來,而是交代老人家說:老爸,我今天會晚點下班,麻煩您幫我先做好飯,寶寶特別喜歡您燒的魚……
老公則更會“麻煩”父親,他說:爸爸,現在市場上買來的飼料雞太難吃了,能不能麻煩您把買回來的那幾隻再養上十天八天的?
於是,父親立即找來工具和材料,做了個漂亮的雞籠,白天提上雞到樓頂去放養,晚上再收回來。
在老公的要求下,父親還找來大大小小十幾個花盆,全部種上青蔥大蒜等能拿進廚房的東西。
每天看著我們美滋滋地吃著他親手種的菜、做的飯,父親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成就感。
在們的帶動下,兒子也不怕“麻煩”外公了。他再不肯坐校車上下學,每天堅持要外公接送。
父親在單車後面加了個小座椅,風雨無阻地接送兒子。從幼兒園到家裡,一路上,每天都能聽到一老一小兩個人嘰嘰咕咕,說說笑笑。
父親在我家終日忙碌著,臉上的笑容卻越來越多,說話也變得響亮了,再不提要回鄉下老家的事。
年前哥哥請他回南部,他環顧我家四周,滿眼的不捨,並說:我回南部住一陣子,你們能行嗎?
我和老公忙說:不行不行,爸~~我們這麼需要您,您老早去早回啊!
(文章來源:網路文章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