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團之 「頂級健康寶寶粥x養顏美容延緩衰老滋補強身頂級即食官燕盞」
(9/2-9/9)
大折扣!花粉買就送醇雞精華飲一入禮盒
👉 https://gbf.tw/djjv5
✔️花兒吃了兩年的養顏美容燕窩
✔️烏烏最愛寶寶粥
👑現在下單,中秋節前會到貨喔!
👉你們在看文章的同時,阿花剛生下二寶小RaRa,大寶二寶根本就都在肚子裡吃燕窩長大的啊!
燕窩真的對女人很好,從頭髮到皮膚到荷爾蒙到補氣養身,是全面性的保養女人的從頭到腳!
之前收到最開心的訊息就是有粉粉跟我說他的寶寶跟烏差不多大,也是跟著我一起備孕就吃燕窩,結果送去托嬰中心老師頻頻誇獎他的寶寶真的很聰明!尤其在同儕內非常明顯~
老實說燕窩酸對於寶寶的大腦發展很重要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但應該大家跟我一樣都是半信半疑~
烏烏常常被各種保母老師媽媽們誇獎很聰明開竅很早,之前保母看我吃燕窩就說他找到原因了(欸怎麼不說媽媽我基因好哈哈哈),現在又聽到粉絲這樣說
就覺得很替他開心~
但其實原因到底是不是燕窩酸?可能只佔了1/3,我認為另外1/3是遺傳、剩下1/3是教養,不可能吃燕窩你寶寶就是天才。但燕窩酸對女人的滋補養顏跟對寶寶的大腦發展我自己吃了快兩年,真的認為絕對有助益!
另外之前好多人都在問胖烏吃的寶寶粥是哪個牌子的,其中一個就是
❤️「琉元堂好寶寶粥」
那時人生第一次帶烏去吃喜酒、讓他一次吃快三包,乖乖待在椅子上自己吃飯的寶寶粥就是琉元堂的寶寶粥~
現在回古坑、高雄、出去外面住,都要帶琉元堂的寶寶粥,市售其他寶寶粥我也買過很多家,但要像琉元堂這種真的沒有添加物、調味、又用雞湯當地滋味超好的真的沒幾家~
會選他們家的原因是因為我吃琉元堂的即食燕窩跟干貝粥也一兩年了,他們家用的食材之講究,衛生、頂級我很清楚,給烏烏吃的東西我通常比我自己還有講究,當然不可能市面上寶寶粥隨便買隨便給他吃。
而且後來我發現超多給一歲以上寶寶吃的粥都有加鹽,但寶寶兩歲前腎臟發育不完全,其實鈉很容易就超標,當下寶寶好像吃得津津有味,但不小心謹慎都在傷害他的腎臟(上網查都查得到,很容易超標,因為食材本身就會含有鈉),這也是我堅持不給烏加任何調味料的原因~
但寶寶粥因為用醇雞去熬,所以低鈉又有味道加上洋蔥,整個營養又美味,烏超級愛吃!
其實一般在家我還是建議寶寶副食品自己煮比較新鮮營養,像烏烏吃的都是有機蔬菜水果跟不施打藥物的肉(媽媽我都隨便吃),但如果遇到出門或是剛好太忙沒時間煮,寶寶粥就是一個好選擇~
像我帶烏出門,一定會帶琉元堂的好寶寶粥,他有四種口味「咕雞咕雞粥、牛奶魚粥」,還有新口味「田園菜菜粥、小蕃薯肉肉粥」
會選他們家的原因是:
✔️全魚、全雞、蔬菜熬煮24小時萃取精華
✔️多一道工法萃取小分子好吸收
✔️日本除氧殺菌技術保留美味營養又可以常溫保存
✔️微生物、重金屬、農藥、抗生素零檢出
✔️產銷履歷紅羽土雞全雞熬煮
✔️多色蔬菜營養均衡(洋蔥、高麗菜
Q:琉元堂的好寳寳粥(田園菜菜粥 / 咕雞咕雞粥 / 牛奶魚粥 / 小番薯肉肉粥),四款分別差在哪邊呢❓🤔
A:差別主要在於第二道熬煮工法的時候唷!
第一道工法都是一樣的,皆使用全雞、全魚、多色蔬菜一起熬煮,進行過濾去渣工序,只留住最營養的精華-湯底!💯
📣第二道工法為最主要差別之處
將第一道工法的精華湯底,分別再添加不同口味的食材,進行寶寶粥熬煮
(pumpkin)田園菜菜粥→添加上南瓜、胡蘿蔔及台灣冠軍米
(rooster)咕雞咕雞粥→添加紅羽土雞肉、胡蘿蔔及台灣冠軍米
(blowfish)牛奶魚粥→添加虱目魚肉及台灣冠軍米
(pig)小番薯肉肉粥→添加豬肉、地瓜及台灣冠軍米
如果媽媽們真的沒時間煮,四種口味讓寶寶每日輪替享用,尤其菜菜粥超好吃,不愛吃菜的寶寶就靠這包~
天啊你們不覺得一個寶寶粥做到這種程度超誇張嗎!
所以每次帶烏出去他都吃的很開心咻一下就解決⋯⋯真心推薦這兩款好寶寶粥,現在食安太嚴重,嬰兒的身體很單純,吃什麼就吸收什麼,所以給寶寶好一點是必要的!
❤️即食燕窩
這瓶寫超久寫到我都詞窮,但像我接觸這麼多廠商,燕窩廠商也很多,能讓我持續合作這麼久代表他們真的很值得!
好多花粉都是這一兩年懷孕生子,剛好都跟著我一起吃燕窩保養,得到的反饋都是「好像懷孕膚質沒有什麼差、寶寶皮膚好粉嫩、頭髮沒有掉太多」
也有些是在備孕或是單純當保養來吃的,也都說現在已經不能沒有早餐那一口燕窩了!!皮膚狀態總是嫩嫩光滑~(所以我才持續開團了一年多啊)
之前說看到新聞,才知道燕窩對於抗病毒跟提升免疫系統超有用,整個很慶幸我吃了一年多的燕窩!(沒有每天吃大概一個月吃一瓶)(可以看下面新聞截圖)
尤其生完之後烏烏是全母乳,我真的是整個營養都給他了,這時候終於懂為什麼媽媽除了睡眠不足的累很多都很憔悴,因為身體的營養素根本都送給寶寶(但媽媽願意),只是如果媽媽自己不吃的營養一點,補充多一點讓自己美麗氣色好的東西,應該不用一年就會變黃臉婆而且身體會差很多,現在烏快要十一個月,我的氣色還是維持得不錯,燕窩是一大功臣。
前面說到每個保母都說烏烏真的很聰明,學習力跟有意識都很快,問了我一堆我懷孕吃什麼,我一一念出來後她說是因為燕窩的關係~(其實我也不知道真假),但的確營養師說過燕窩的唾液酸對胎兒的腦部發展很好所以我當初才很堅持要吃。
老公都說我出去人家應該不會覺得我是媽媽,也都說我食補得很誇張,我覺得平常的好氣色,半夜起來照顧烏烏隔天不會臉看起來像屎(我以前會),都跟我持續有在吃燕窩有關!
而且現在生完終於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說懷孕有吃燕窩有差,因為他讓我之前在月子中心每天雖然不洗臉不保養,但氣色還是有維持住啊!!
之前在跟朋友聊天,說到懷孕有吃燕窩真的有差,不管是小孩的狀態還是媽媽產後恢復速度跟氣色皮膚,有吃跟沒吃都有很大的差異(那些狀態很好的媽媽每個都有在吃,反之都是沒在吃的)讓我不得不信,難怪燕窩從古至今都是後宮跟現在名媛貴族的滋養聖品~
所以每天早上吃一瓢已經變成我的習慣!
上次也說過一個月沒吃了總覺得狀態沒有之前這麼好~燕窩真的有吃有差,不要以為他小小一口無感,一小口都是精華!(但是我們不是皇后貴妃,真正好的燕窩要價不斐,只能趁團購來囤貨),他讓我覺得唯一的缺點就是很好吃,每次都很想多吃幾口但沒辦法~
中國歷代皇帝裡最長壽的就是乾隆,據說他超愛吃燕窩保養身體,以前我都覺得燕窩每天小小一口是有什麼用,但是真的吃掉兩瓶後發現燕窩真的不僅養顏美容還對女人的身體超好(頭髮皮膚精氣神)
很多人應該都跟我一樣,知道燕窩是滋補聖品養顏美容但不知道為什麼吧?
讓我們來看看google到吃燕窩的好處
✔️燕窩酸:懷孕的媽媽吃,除了提高自己的免疫力,這種唾液酸對寶寶的大腦發展很重要,燕窩是目前人類唯一能從食物中獲取大量唾液酸的渠道,這種珍貴成分也存在於母乳中最好的初乳~
✔️表皮生長EGF&膠原蛋白:就是營養師說燕窩可以延緩老化的由來!燕窩裡的膠原蛋白可以讓皮膚儲水功能增加,讓皮膚有緊緻剔透感所以以前宮廷才會把燕窩當作頂級的聖品!
✔️滋陰養顏:中醫的理論女生以陰血為主,陰血不足皮膚會乾燥還會頭髮乾指甲裂,燕窩在中醫裡是滋陰養顏的聖品
✔️補充蛋白質、清肺潤肺有超多營養。
其實這些也是我做完功課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女明星名媛堅持每天一口燕窩,連武則天據說都是天天喝,明朝時燕窩就是皇宮中的珍貴食材。
營養師也說:「燕窩其他已知的功效還包含,可幫助氣色紅潤,懷孕期間使用能助嬰兒氣色光滑,在近期空汙嚴重的台灣,也有增強保護力的助益」👉難怪烏烏氣色光滑啊~
不過這些都要選到好的燕窩才有這些功效。我之前買過很便宜的燕窩(就愛貪小便宜),後來才發現他們燕窩的來源不清楚,不是頂級的用次級或是碎掉的渣渣,製作過程也不明不白,很多添加一些膠類成分看起來很多其實完全在浪費錢。
這次新加坡琉元堂的頂級即食官燕盞會讓我很愛的原因就是
✔️加微量上等紅冰糖,身體沒有負擔
✔️一罐有三到四片燕盞含量極高
✔️嚴選上等印尼頂級官燕不漂白不使用人工化劑
✔️每一瓶都有國家HACCP還有歐盟核可驗證、製作工廠也是ISO22000
✔️真空滅菌包裝,營養價值還在,又安全衛生
我皮膚是本來膚況就不差,保養的也很徹底,但是透亮感就是時有時無,但吃琉元堂的燕盞到一個月時就開始有透亮感。而且是連身體皮膚也是。而且真的有身體變年輕的感覺!
他的包裝很高級還有附提袋跟一隻小湯匙,我覺得超適合買來送禮物給女友/老婆,(感覺跟別人說我老公買燕窩給我吃感覺就很爽),很多老人家超需要清肺潤肺,燕窩裡的豐富胺基酸、碳水化合物、磷、鐵、鈣、鋅、鉀等,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素,很適合長輩補充。也有自己吃的無禮盒包裝更便宜喔!
吃法我是前兩個禮拜早上空腹一匙,睡前一匙,兩個禮拜後早上空腹一匙。
而且有些人是自己要吃,還是有出沒有盒子包裝更便宜喔!
有考慮送禮的大力推薦燕窩禮盒啊!!
下面是超優惠重點,還有其他優惠:
✔️頂級即食官燕盞兩瓶無禮盒裝$6160(給不送禮自用的人超划算)原價:7240
買越多就是便宜越多,而且
花粉獨享
❤️買任何東西就送醇雞精華飲
歡迎大家囤貨!!
👉這邊買:https://gbf.tw/djjv5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阮阿嬤_文/乖孫子-陳泰源】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7/07/blog-post.html 我的阿嬤_陳王燕,姓陳王,名燕。農曆20年11月25日出生於台北市,農曆106年05月28號(國曆06月22日)00:14分,在台北醫學...
「印尼 吃飯 習慣」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印尼 吃飯 習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印尼 吃飯 習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印尼 吃飯 習慣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印尼 吃飯 習慣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印尼 吃飯 習慣 在 鄭鄭心慈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印尼 吃飯 習慣 在 [徵女] 單親爸的百岳夥伴兼人生伴侶(文長慎入) 的評價
- 關於印尼 吃飯 習慣 在 台灣有許多印尼來台工作的人口或是新移民,在飲食與用餐文化 ... 的評價
- 關於印尼 吃飯 習慣 在 美食及饮食习惯相关印尼语1 Makanan dan kebiasaan makan 的評價
印尼 吃飯 習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阿博說故事 – 第二篇印度India】
Part8 – 印度美食、左手右手傻傻分不清
https://youtu.be/WhqfSgWkXxQ
出了印度機場,一切都是全新的體驗,
為了省錢,我打算坐三輪車到飯店,
整排一眼望去,有一位長相慈祥叔叔的眼神和我對到,
就你了,我把行李搬上車,把地址給他看,
他自信地招了招手,說:「No problem!」
過了一陣子,騎到小巷,我問他說還有多久到,
他輕鬆地回:「5mins~」
騎車了巷口,他又問我一次地址,我發現不太妙,
然後他開始問其他三輪車、計程車的司機,
我每隔一陣子,問他大約在多久,他都會回:
「5mins~」
「just 5 mins~」
「no worry 5 mins~」
覺得自己好傻好天真,後來問路也是5分鐘,
基本上加起來,就是5+5+5+5+5+5的概念,
好啦!最後總算到了目的地,我也快餓壞了,
怕賽前吃壞肚子,我先找乾淨餐館的地方吃飯,
我對印度食物的印象,只有吃咖哩飯,
或是士林夜市帥氣的印度拉茶,
第一餐要在印度當地的吃飯,我是很期待又緊張的,
吃飯前,服務生端上一小碗溫水,上面還漂著一塊檸檬,
可千萬不能喝,這是用來洗手的,
看著menu,秘密麻麻的一堆字,我已快餓壞
【Thali 塔里】
可以說是印度的定食,thali是盤子的意思,將各式菜色放到大盤子上,大部份的組合會有菜泥、豆泥、燉菜、酸奶、馬鈴薯、烤餅、米飯、咖哩醬、甜點…等~約4~6種菜色,不同地區有不同風格,我很愛吃這道!
【Curry 咖哩】
南北印度至少有上百種調製方式,母醬是以肉汁為基底的蔬菜或肉類料理,
可分為番茄咖哩、焦化洋蔥咖哩、香草咖哩、椰奶咖哩、優格或鮮奶油咖哩等,香料配方有(香菜籽、小茴香、薑黃、小豆蔻、肉桂、月桂葉、丁香、紅蔥、優格、辣椒、大蒜、薑、黑芥菜籽…等),配上米飯或是餅,壓呼~!
【Biryani 布瑞雅尼飯】
以大量的香料為基底,通常以蔬菜、雞肉、羊肉為主角,配上香米、馬鈴薯、蕃茄、洋蔥…等食材香料,與長米一起燉煮,米粒口感鬆軟,有夠讚!
【Tandoori Chicken 坦都里烤雞】
先用香料醃製好的雞肉或食材放進爐烤,食材的汁液經過烘烤後滴在炭火上產生煙燻效果,有點微辣,配上綠色醬料與洋蔥,絕配!
【Palak Paneer 菠菜起士】
菠菜搗碎後加上印度自製的鄉村起司,口味滑順,
也是北印度受歡迎的料理之一
【Chapati 恰巴提】
印度最普遍的全麥麵餅之一,嚼起来十分有勁,類似葱油餅做法,餅皮更為扁平,口感比較乾,北印度幾乎都以此為主食
【Masala】 在印度文中意思是综合的香料
吃飽後,服務生端上一盤綠色麥粒狀的香料給我咀嚼,
他們說是讓口中去味道用的,我都各抓一點放到嘴巴,
結果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
味道說不出來的奇特,大家有機會可以試試~
印度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國家,飲食文化經過幾世紀的發展,
並融合了各種不同的宗教信仰,料理多元而且非常豐富,
也會隨著地區或不同家庭傳統有所變化,
走道街上不同的小吃攤,我總是在一旁好奇看很久,
俐落的手法、快速的動作、完美的調味,
有時會用葉子或是報紙來盛食物,
每個攤都有自己獨門的大招,
【左右手的重要性!?】
看到有些當地人,會用右手來吃飯,
詢問才知道印度人認為用手指吃飯,
才能感受食物的溫度,避免燙著舌頭或者口腔,
在古印度時期,食物被視為是諸神及大自然的恩賜,
用手吃飯除了被視為是對神的尊敬
不只是印度,中東國家、巴基斯坦、印尼…等地方也有這樣的傳統
當地公共廁所比較難找,裡面只有一個水桶和水勺,
沒有衛生紙,是用左來來清洗用的,
所以在印度時,吃飯、握手、拿東西給人,都要用右手,表示尊重
回到飯店後,當地的印度選手和我聊天,
你好我叫偷米,結果…
我左撇子習慣性伸出手來握手……
慘惹,對方先是停頓,挑眉一下,
我失禮反應很快的趕緊順勢撥了一下頭髮換右手,
「抱歉我是左撇子,搜李,搜李!(sorry)」
對方大笑說不用緊,呼…還好度過尷尬危機…
大家去印度記得要用右手啊!右手!
右手!右手!右手!右手!右手!右手!
下一篇,和大家分享,大吉嶺,世界最好喝的紅茶
待續…
完整影片在這喔!
https://youtu.be/WhqfSgWkXxQ
#零下40度的勇氣
#印度
#咖哩
youtube影片頻道
(請大家多多支持,幫我按訂閱優 )
youtube.com/tommychenpo?sub_confirmation=1
印尼 吃飯 習慣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180例本土病例,萬華群聚累積66人確診;雙北市防疫升高至第三級,出門需全程戴口罩;全國娛樂場所關閉、停止宗教遶境活動、餐廳可營業但需實聯制】
今天(15日)新增180起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病例,再創單日新高。早上10點45分行政院臨時召開記者會,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新北市和台北市升為「第三級警戒區域」,即日起至5月28日止,全國娛樂場所全數關閉、停止宗教遶境活動,雙北地區禁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的聚會,但不包含營業場所,超商、賣場、餐廳仍可以營業,但必須落實實聯制、保持社交距離。
今天確診的180人居住縣市分別為台北市89例、新北市75例、彰化縣6例、宜蘭縣及桃園市各4例、台中市及基隆市各1例,其中有43例屬於萬華與周邊群聚案,累計此案群聚已來到66例,其中雙北市外16例確診者中,有12名和萬華與周邊群聚相關,萬華快篩站篩檢陽性率高達10%,因應疫情急速升高,台北市政府宣布明天會在仁濟醫院加開一個篩檢點。
新增確診者中有一名是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的醫護人員,因參加進香團確診。值得慶幸的是,前天出現2名確診病患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目前篩檢210名員工和陪病者都沒有新增案例,尚未傳出院內群聚感染。
■雙北出門需全程戴口罩,禁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的聚會
雙北市升為三級警戒區域,期間為5月15日至5月28日,陳時中表示,在這期間,禁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的聚會,但此人數不包含原有的家庭同住者,要請大家盡量避免和不認識的人接觸往來。
其他營業場所,超商、賣場、餐廳仍可以開店,但必須落實實聯制、保持社交距離;大型活動要根據規定辦理,但禁止社團交接活動,宗教祭祀也一律停止。陳時中解釋,交接會有從各地來的會長,增加風險,宗教祭祀則會群聚,進香團在遊覽車相聚時間久、一起吃飯,而且容易把風險帶到外縣市去,現在也證明有多起確診案例。
三級警戒雖不影響正常上班上課,但國中小學校園禁止對外開放,陳時中並表示,鼓勵各企業異地辦公、遠距開會工作,上下班採彈性時間,第二級區域要去第三級區域上班上課者,必須做好防護措施,配戴口罩、消毒。
防疫升級後,在雙北市外出都要配戴口罩,根據《傳染病防治法》,沒有戴口罩,可罰新台幣3千元到1.5萬元,不遵守室內5人、室外10人規定、沒有停止宗教活動、社團交接、關閉特定場所,皆可罰6到30萬元。
■陳時中:抗疫要拿捏社會配合度,過強會產生抗疫疲乏
台北市萬華是這次疫情重災區,群聚案高達66人確診,指揮中心表示,過去篩檢的陽性率為0.5%,但昨天萬華兩個快篩站中興醫院、剝皮寮,昨天採檢525人,中興有46個陽性,剝皮寮16個,陽性率高達10%。
雖然還要經過PCR(核酸檢測)才能進一步檢驗確診,但看得出來這區域有相當程度的風險,原來的疫調防堵恐怕力道不足,必須提升社區防疫警戒等級,才能控制這波疫情,是此次升級主因。
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台北市民在三級警戒期間,盡量留在家裡,沒有必要不要外出,外出要戴口罩,不要在外面吃東西。」目前在萬華區的艋舺夜市已經宣布停止,柯文哲強調,夜市也是一樣,如果不能做到隔板、梅花座與實聯制,就是外帶。
新北市長侯友宜則是召開記者會宣布三級防疫作為,呼籲市民盡量不要移動,餐廳、小吃店與夜市盡量以外帶為主,內用沒有落實實聯制、梅花座與隔板者一定會強力取締,務必請業者配合。
侯友宜強調,一直呼籲中央提升雙北為三級警戒,之前幾天已經把準備工作做好,更建議中央也要把桃園與基隆納入,畢竟都是同一個生活圈,否則擴散就為時已晚。
不過陳時中強調,升級是要避免不同級區域人流往來,顯然新北和台北疫情還在成長,要讓雙北跟周遭生活圈有區隔,三級非必要不要跑到二級,二級也不要跑到三級,如果用生活共同圈思考一起升級,反而沒有區隔效果。
北市萬華目前有3個對外篩檢站西園醫院、中興醫院、剝皮寮,這兩天都大排長龍,柯文哲表示,明天將會加開一個在仁濟醫院的篩檢站,也會加派醫護人力,但他也強調,有症狀才來篩檢,沒症狀的也驗不出來,不要增加醫療負擔。台北市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璩大成則是呼籲民眾,篩檢站人多,請市民多給醫護一點時間,保持冷靜領完號碼牌後先返家休息,至於其他市民要勤洗手、戴口罩、酒精消毒,所有的病毒都是從口鼻跑進去,只要雙手不要亂摸,就可以減少很多感染的可能性。
高雄市政府則是宣布進入準三級防疫警戒,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市府相關公務行程都暫停前往雙北,改採視訊會議,私人行程也希望停止到雙北市,盡量減少第二級與第三級人流移動。
至於未來是否要升到第四級,禁止人員流動,也就是俗稱的封城。陳時中表示,第四級有一定標準,要達到14天連續百例確診,加上其他相關條件才會升級。柯文哲認為,台灣與國外不同,國外連口罩都不肯戴,我們在還沒強制戴口罩以前就有超過9成的人戴,所以不一定要走到封城這一步。
陳時中強調,抗疫有相對時間,過強反而會產生抗疫疲乏,導致反彈,國外經驗也是如此,「如果沒辦法形成全民抗疫,任何方法都會失敗」,抗疫要拿捏社會配合度,不讓社會造成大損害下適度規範,滾動調整。
■萬華群聚案最早可能4月23日就發病,蘆洲獅子會累計達29例
今天本土個案包括68男112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到80多歲,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名最早發病者,日期可回溯到4月23日,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是案1424,確診可能和萬華活動有關。當時華航、諾富特群聚案才剛開始,指揮中心在4月23日接獲華航通報,一名印尼機師在澳洲被驗出確診,當天馬上採檢接觸者,兩名機師也立即被檢出確診。
指揮中心表示,今天彰化6名確診者、台中1名確診者的源頭,可能是彰化確診者到萬華賣葡萄染疫,其餘的人接觸到因此確診,因此視為葡萄攤販相關群聚案。
衛福部長陳時中再次強調,萬華茶藝館案的疫調很困難,前兩天確診者,部分案例「可能有其他關係」,例如先前一名確診者說是去萬華買筍子,後來證實有另外關係,這牽涉到隱私,必須透過警政系統輔助釐清。
除了萬華群聚,今日確診者有4起和蘆洲獅子會相關,累計達29例,一例宜蘭遊藝場相關,累計10例。
先前指揮中心就表示,華航機師和諾富特旅館、蘆洲、萬華茶藝館、羅東遊藝場等四起案件,病毒基因定序都是英國變異株,今天指揮中心再次公布最新的基因定序,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結果依然一樣,後續新增個案都是相同序列的英國變異株相互傳播,這幾個案子定序都告一段落,未來能量要花在刀口上,只會針對找不到關聯的個案作基因定序。
今天確診新增一名在三總松山分院的醫護人員(案1352),莊人祥表示,他是去參加進香活動,有其他人員確診,不是院內有其他病患或醫護確診,現在相關的門診醫護和工作人員都已經採檢、居家隔離。
參與過2003年SARS的前疾管局長(現改為疾管署)蘇益仁認為,現在是在疫情後面追,這波疫情一開始比較沒有注意到,沒有做比較大的匡列,都是依照疫調匡列接觸者,這個辦法只在初期有用,後期匡列一定要比較大,從前端就把危險的區進行普篩,抓出隱性感染者。
台大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古世基認為,疫情會朝紡錘形方向走,這兩、三天會是高峰期,之後再降下來,現在最重要是減災,出現症狀者,我們的醫療量能可以處理,但大家要自律,不要隨便去醫療場所;這段時間落實防疫非常重要,要調整生活習慣,避免接觸陌生人,公共場所保持社交距離。
■保留醫療量能,輕症擬到檢疫所隔離
由於確診人數急速增加,指揮中心正在研擬,輕症、Ct值較高(表示病毒量低)的確診者,入院治療一段時間,沒有出現症狀後,可以到集中檢疫所,將醫療機構量能留給症狀較嚴重者。
台大副校長、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個方案在前幾天專家小組會議就開始討論,由於個案持續大量增加,全放在負壓隔離病房可能不夠用,要把病房留給新的個案。參考歐美標準,確診發病後10天,沒有發燒或其他症狀,傳播能力可能就大幅降低,可以考慮轉到集中檢疫所,一人一室,等到Ct值大於或等於34就安全,可以回到社區。
陳時中表示,此方案在專家會議裡已有相當程度共識,但目前還沒實施,未來集中檢疫所任務會越來越重,漸漸不再收檢疫人員,呼籲地方自己要積極準備,檢疫者盡量到防疫旅社,「地方從防疫旅館到醫療量能準備,一定要負責起來。」
■篩檢擠爆,急診科醫師呼籲篩檢要分級
疫情猛烈爆發,許多著急的民眾這兩天擠爆各大醫院急診室,台大急診部、品質管理中心主任陳世英表示,目前急診已經吃不消,急診醫學會正在討論相關因應措施,擔心中央主管機關決策時,不曉得第一線操作困難和量能,大量醫檢時醫院沒辦法承擔,要減少前端篩檢的壓力,加強後端分流速度,「整個設計有點困難,要中央出面。」
古世基也呼籲民眾,不是症狀明顯惡化,只是擔心染疫、輕微症狀,或者有地緣關係,可以到醫院白天的疫病門診,急診只是增加自己很大風險,而且反而讓急診沒辦法篩檢到重要病人。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則建議,輕症、到診所看病要轉介的病患,可以轉到指定社區醫院,重症再往專責醫院,醫學中心則作為最後堡壘,支援專家體系,不能全都轉到專責醫院或醫學中心,醫療能量會受到很大打擊。
他也建議,指揮中心規模要擴大,分成防疫團隊、醫療團隊、疫苗團隊三個團隊來處理,因為現在疫情很複雜,「一個指揮中心會掛一漏萬,沒辦法兼顧三個層面」,社區感染再過來一定是醫療體系負擔,轉介篩檢、病房如何挪用是大學問,要有一組人專門去梳理醫療體系轉介系統;而疫苗也要馬上處理,疫苗進來後要怎麼分配、運輸、施打,這三個層面都非常複雜。
■單日施打3.2萬劑疫苗創新高,自費者須等下一波疫苗
疫情延燒帶動疫苗施打,莊人祥表示,昨天共施打32,351劑,其中公費施打29,159劑,自費3,192劑,累計已接種186,149劑,施打量創單日新高。
陳時中表示,目前優先施打順序在前面的人員,施打意願高很多,會優先給公費疫苗施打,已經預約的自費疫苗會繼續施打完畢,但沒有預約的,要等到下一波疫苗進來後才能打。如果民眾擔心下一波來時打不到,可以先預約登記。
陳時中也補充,目前採購的疫苗時程沒有生變,國內疫苗不會有過期、用不完情況,希望下一波疫苗可以即時銜接,他自己原本下週要去接種第二劑,現在也會取消,兩劑疫苗施打可以間隔8~12週,他會撐到下一批疫苗到台灣才施打第二劑。
■國中會考照常舉行,上午有60名考生體溫過高在獨立考場應試
今明兩天舉行的國中會考,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之前已經做好最高規格的防疫準備,將會如常進行,考生都有依照規範進入考場,上午第一科社會科有60名考生體溫過高在48間備用考場應試,一間僅有1到2名考生,後續也會加強清消讓考生可以順利完成考試。
教育部昨天晚上連夜統計遭到匡列的考生人數,總計有130人被匡列,其中確診者3人、居家檢疫3人,居家隔離109人、自主健康管理有15人,統計126人將參加補考,不會參加今明兩天的國中會考,也會以外加名額方式補救,不會影響考生權益。
對於雙北提升至三級警戒,學校依舊正常上課,潘文忠表示,學校仍維持正常,補習班與安親班也會正常開放,但要求做到防疫高規格,沒有辦法做到就會停止上課。
台北市教育局則將在明天下午召開校長會議,討論如何在三級警戒下以遠距或視訊教學,一有結果就會立刻公布。
(文/林慧貞、嚴文廷;攝影/鄭宇辰、楊子磊、林彥廷;設計/江世民)
#延伸閱讀
【清院不封院、防疫更細緻,從SARS到COVID-19,和平醫院為何仍是台灣疫情關鍵槓桿?】https://bit.ly/33MSDmM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3swCbkE
#報導者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萬華 #宜蘭 #遊藝場 #獅子會 #群聚 #感染源不明 #社區感染 #第三級警戒 #雙北 #會考
印尼 吃飯 習慣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阮阿嬤_文/乖孫子-陳泰源】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7/07/blog-post.html
我的阿嬤_陳王燕,姓陳王,名燕。農曆20年11月25日出生於台北市,農曆106年05月28號(國曆06月22日)00:14分,在台北醫學大學9B02房,安詳辭世。
關於我和阿嬤共同的記憶,記得小時候......
當時學校有賣蠶寶寶,阿嬤叫我不要去合作社買桑葉,她總是帶著我去松河街、基隆河堤走走繞繞,祖孫倆一邊逛、一邊巡視野草,只要發現桑樹,阿嬤就把葉子摘下來並裝滿成一大袋,叫我帶回去給蠶寶寶吃到飽。
當我運氣壞、功課爛、身體差時,阿嬤也會帶我去附近的廟宇拜拜(媽祖廟、城隍廟),也曾帶我去行天宮收驚過,過年時也和阿公及親戚們一起帶我到關渡的廟宇走春。
說到吃,在在都有阿嬤的味道,......
每到用餐時,只要桌菜有雞肉,阿嬤都會撕成雞絲,舖在我的白飯上,滿滿雞絲的畫面看起來相當可口,總能讓我扒上2大碗飯。另外,阿公和阿嬤都有爬山的習慣,每天都會到四獸山-象山的山腰處休憩,一旁的大樹,還有阿公親手打造的鞦韆可以盪,在那兒有一小塊菜園,阿嬤都會用「人類排放出來的天然肥料」灌溉施肥,常常把自己種的有機青菜帶回來拿給媽媽,並交代媽媽為我們的晚餐加菜。
在阿公與阿嬤原住處的頂樓平台,都種滿了花草還有紅石榴,每到了紅石榴的成熟季節時,阿嬤就會將果實剝成一粒粒的果粒,用衛生紙包裹起來帶來給我們吃。每逢佳節,阿嬤也會蒸紅龜麵包給我吃,熱騰騰鬆軟的麵包加甜甜的內餡,真的超好吃!
還有過年時,不論我年紀多大了,阿嬤都固定包紅包600元,始終如一。
有阿公的疼愛,阿嬤很幸福,阿公與阿嬤常常搭遊覽車去中南部進香、旅遊,都會帶著我一起去,我也很快樂!
晴天霹靂的是,在我國小6年級時,阿公因為得肺癌往生了,因為走得早、走得突然,我哭得很慘,但是跟我們子孫輩相比,更難過的人莫過於阿嬤了,之後每逢阿公的忌日,祭拜時,阿嬤沒有一次不瞬間激動落淚的!
後來的阿嬤,生活得很辛苦,不是物質上的匱乏,而是被迫必須獨立撐起陳大家族的壓力。將心比心,兒孫各自成家立業,她長年守寡,22年來,阿嬤是在一個沒有伴侶的環境下生活著,少了另一伴的胸膛可以依靠,沒有可以傾訴內心話的對象,縱使我們做晚輩的會輪流抽空帶阿嬤去旅遊,但在她的心靈深處,肯定仍不免感到缺憾與空虛。
阿嬤晚年時期開始與我們同住,印象深刻的是在某日吃飯時,我們孫字輩的隨口一句「聽說您到現在都還能做伏地挺身喔?」沒想到,當時已經82歲的阿嬤竟然不服老,真的做起了幾下伏地挺身,我們一時也阻止不了,嚇了一大跳;另外,我們家裡有位毛小孩叫「陳布丁」,阿嬤在吃飯時,總像個頑皮兒童,自以為我們沒看見,挾著雞肉、豬肉丟給陳布丁吃,我想,那段時光,應該是陳布丁最有口福的時期吧?
漸漸地,阿嬤的行為舉止異常,不僅生理時鐘失常,還有一次搞失蹤,直到被警察通知時才知道,阿嬤竟然獨自一人從松山饒河夜市沿著基隆路一路走到台大公館,那時真的是把大家給急死了!後來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阿嬤已患有失智症,而「印尼看護-茶米」也在此時出現了,在此感謝茶米一直陪伴、照顧阿嬤直到往生,阿嬤很偉大,茶米也辛苦了。
後來的阿嬤,漸漸地忘記身邊的親人,孩子、孫子她全都不記得了,唯一不會忘記的,就是她的另一伴、我的阿公_陳金火。
記得2014年2月22日的半夜,也就是23日的02:00左右,阿嬤睡不著吵著要出門,我心想,她唯有把體力耗盡才會願意乖乖睡覺,便決定陪著她夜遊。出發前,阿嬤先燒香祭拜祖先,牌位旁掛著的就是阿公的遺照,她一邊拜、一邊哭著對阿公說:「你這個沒良心的!你真好命!就任你走!家裡的重擔都給我扛!」我在一旁看到這一幕,心好酸,好酸......
終於,阿嬤再也爬不動我們家透天厝的樓梯,3年相處的時光也正式告一段落,晚年的阿嬤,被迫2度搬家......還好,阿嬤的新家不是很遠,後來仍維持每1~2個禮拜的頻率,爸爸、媽媽帶著我們去跟阿嬤一起吃晚飯。
談到阿嬤的教誨,她常說的2句是「吃果子拜樹頭、好天要存雨來糧」,意思是叫我們做人要懂得飲水思源,也提醒我們要未雨綢繆,養成儲蓄的習慣,不要亂花錢。阿嬤的話,我們從來就沒有忘,未來在享受生活無憂、衣食無虞的時刻,我們也都會感恩並記得,這都是阿公和阿嬤共同努力打拼種下來給我們乘涼的大樹!
阿嬤,您多子多孫,在您失智後、無法行走前,我何其有幸,與您有大約3年的密集互動,雖然您發作時總是難以相處,但現在回想起來,那些時光顯得格外珍貴,而這些回憶只專屬於我們祖孫倆。
以上,我用文字來紀念阿嬤;接下來,我用照片、影像、歌聲,來表達我對阿嬤的無限追思!
陳泰源唱《阿嬤的話》表達對阿嬤_陳王燕的無限追思→https://youtu.be/-vS3dIu04dI
您的乖孫─陳泰源
--
--
【我與阿嬤的互動日記】
130720阿嬤的喜宴之旅→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3/07/130720.html
130724原來學開車跟娶老婆是有關聯的?→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3/07/130724.html
130725一邊吃飯,也能一邊問「怎麼還沒開/煮飯」的最高境界?→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3/07/130725_25.html
130727就是要喝可樂!? →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3/07/130727.html
130729帶阿嬤去寵物展搶免費試吃包→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3/07/130729.html
130803在瓦城吃台式熱炒?→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3/08/130803.html
130808衣服穿反有這麼嚴重嗎?→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3/08/130808.html
130809祈求阿嬤別遇到酒駕→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3/08/130809_10.html
130825終於拍到阿嬤開心吃生魚片的表情了→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3/08/130825.html
130827阿嬤似乎越來越怕冷了→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3/08/130827.html
130829阿嬤今天又有生魚片可以吃喔!→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3/08/130829.html
130830天天吃,看能不能延緩失智症喔!→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3/08/130830_31.html
130831今天是鮭魚,紅甘,旗魚→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3/09/130831.html
130917阿嬤跌倒了→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3/09/130917.html
140217從小到大,阿嬤總是精力旺盛→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4/03/140217.html
經典必看→140223半夜,阿嬤又開始了→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4/03/140223.html
140317出國前,我與陳布丁陪阿嬤逛河堤→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4/04/140317.html
經典必看→140407阿嬤什麼都會不記得,唯獨阿公目前還認得→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4/04/140407_28.html
【阿嬤上新聞】
120720中天 開飲機業者不作 沒電梯的生意? →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2/07/120720.html
141206中天 看護政策鬆綁 85歲輕度失能可請外勞→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4/12/141206-85.html
150604東森 企業少付兩成、政府付! 「長照」全民多付費→https://youtu.be/VT-WqAoEtTM
160404阿嬤上電視22K太低 林全提「包裹式給付」留照服員→https://youtu.be/8owHDcxGB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S3dIu04dI/hqdefault.jpg)
印尼 吃飯 習慣 在 鄭鄭心慈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給你們賞賞我的印尼一家人!!!!!!
主角是媽和外婆~~~~~~
很高興,後來想想其實很不可思議
十幾年的家沒回,終於有到了這一天
從沒看過的面孔,但是一到家卻不會有第一次的陌生距離感
一回去的時候,好不熟悉,語言不通
總是要翻譯來翻譯去的,哈哈哈
外婆好慈祥,好溫暖,很正面的!總是叫我吃飯
難怪我現在又很圓,雖然回去有稍微一滴的不習慣
馬桶好小,便便用蹲的好難受(喂!)哈哈哈哈
幾乎都是小小用蹲的 沒有沖的東西~~
要用水桶肴水沖它!!!!!!超不習慣
但是會一直想起這些特別的事哈哈
要離別的時候 ,挺難過的
一個禮拜 ,一天又一天 5....6....7天過
離別時拍拍印尼的風景
獻給你們!!!!!
這個影片是我拍過最成就感的事
雖然手機裡相片和影片有些模糊
但往往朦朧的影像總讓人回味
希望你們會喜歡 !!!!!
鄭心慈FB專業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9%84%AD%E5%BF%83%E6%85%88/273099482789802?ref=h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lA84Zdc45o/hqdefault.jpg)
印尼 吃飯 習慣 在 台灣有許多印尼來台工作的人口或是新移民,在飲食與用餐文化 ... 的推薦與評價
在印尼,約有87%的人口信奉回教,在飲食禁忌方面,禁吃豬肉。 ... 用手吃飯也是印尼人的飲食習慣,在食用咖哩飯、麵包配烤雞、炸雞或烤魚的時候通常會用手直接吃,這是 ... ... <看更多>
印尼 吃飯 習慣 在 美食及饮食习惯相关印尼语1 Makanan dan kebiasaan makan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本课程大纲:1、 印尼 人早餐食物的相关表达与说明。2、“食物特性”的常用 印尼 语表达。 ... 7、跟朋友在外吃饭时的相关对话说明。 8、 印尼 人谈论“一日三 ... ... <看更多>
印尼 吃飯 習慣 在 [徵女] 單親爸的百岳夥伴兼人生伴侶(文長慎入)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