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卡住蘇伊士運河的長賜號,而激發我閱讀的一本好書
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的一開始,先帶著讀者想像,400年前的人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很多我們現在所習以為常的觀點,都是近200年甚至100年才形塑出來的。特別是關於“民族國家”或是“國家主權” ,更是在19世紀才成為全球人們看待世界的主要方式。有了這樣的認知去理解亞洲海洋近代史,才能夠明白當時的人為何會做出某些決策。而這些決策更是牽動了之後四百年的政治走向。
另一個很棒的觀點就是所謂“政治的海” 與 “經濟的海” 。現在我們對於各國海域全力鞏固的需要都習以為常,甚至也明白為什麼大國在海軍的實力上如此看重。但是在400年前的世界,世界主要的正全思考還是以“陸上帝國” 為主,不管是當時歐洲各個王權,或是印度和中東的眾帝國,以及中國的明朝時代,都是這樣的觀念。海上的世界在這段時間蓬勃發展,等也比較多是以貿易為思考出發點。政治的介入,是之後因著這些 “東印度公司” 們海上的拓展逐步發展出來的。一方面是為了歐洲各國搶奪貿易地區的資源而產生的殖民。另一方面這些公司後來都自己需要建立軍隊,保護人員與貨品 (讓我想到中國古代的鏢局),一方面龐大的財務支出讓公司回去和帝國主權求救,另一方面這些帝國主權也不樂見於國內有勢力 (公司)可以與之抗衡。
作者是一位位日本東京大學歷史學者,自然有更多著墨在日本的視角,但我認為他相當平衡的去分析,在亞洲海洋貿易受影響下的各地(印度,印尼,甚至是台灣)為何會對於歐洲政權有如此不同的印象?德川家康鎖國式的管理,讓日本早於其他地方建立其民族的意識。她的地理位置,也讓她相形之下更有強勢的談判權 (舉例來說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東和印尼非常暴力強勢,但是在日本的長崎,幾乎是委屈求全的配合)。也在這一切的變化當中,特別是明朝到清朝這段時間,日本刻意切開過去中國朝貢式的世界秩序 (應該說是亞洲秩序),而形成以日本為主題的世界觀。
當中也有許多有趣的地方,像是所謂的 “倭寇” 原來也是日本人歷史中的用詞,形容那些製造麻煩的海盜 ,其實是起源於日本的邊緣人們 (後來也有很多中國沿岸居民加入行列)。而在十七世紀,這些海上的貿易主要都是驅動於歐洲人們對於亞洲出產商品的強烈需求以及嚮往,包括胡椒,茶,與棉織品。這些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物品在當時都是極珍貴的上流社會象徵。當時亞洲人對於歐洲的東西反而沒有什麼太多的追求 (從當時乾隆皇帝給英國國王的回覆 “歡迎來朝貢,但你的東西我們不需要” ,就可以很明顯看得出來)
日本作者寫出來的書在字裡行間還是可以看出一種很特別的細膩。像是講道為什麼東印度公司們主要是運送綠茶,但後來英國卻已紅茶為主的分析,作者交叉比對了許多資訊,花了不少篇幅 (然後最後還是懸案😆)。還有雖然是翻譯成中文,但總是會讀到日本式的書寫方式,用問句來表達肯定之意 (“當時,公司應該是 ....思考的吧!”)
但這本書最後回來講到的是跨國公司如何影響世界史的發展。看似所有的劇情都在亞洲的海洋和亞洲諸多島國上發生,最後在這些跨國公司結束時帶來的影響卻是塑造我們所認識的“近代歐洲” 。其實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各國的亞洲貿易公司,都要命名為“東印度公司” 呢? (葡萄牙,英國,荷蘭,以及後來的法國皆是如此)而中文版也附上了一個給台灣人的導讀,試著從亞洲海洋史的觀點,來思考台灣在歷史上的位置。
這幾年大型科技公司與國家之間的矛盾,特別是在中國以及美國,都可以看到國家與企業之間的張力日益高漲。美國現在有很多關於這些科技巨頭反壟斷的呼聲,但也可以明顯看見現行的壟斷法不見得適用於這些以資訊為本的科技巨頭們。因著這本書, 看到出版社有一系列的 “興亡的世界史” ,好想要整個包下來喔!
📚📚📚另外推薦的幾本延伸閱讀:
📗我 2017 Top10 之一 “絲綢之路:從波斯帝國到當代國際情勢,橫跨兩千五百年人類文明的新世界史”
https://dushuyizhi.net/the-silk-roads/
📘我 2020 Top 10之一 “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 當時寫了三篇心得分享,第三天剛好提到歐洲興起的“法人” 和“公司” 如何影響歷史發展:
https://dushuyizhi.net/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3之3)/
📙“遊牧民族的世界史” 另一名日本歷史學家地精彩著作:
https://dushuyizhi.net/遊牧民族的世界史/
全文與相關書籍的連結都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世界史 #羽田正 #興亡的世界史 #八旗文化
「印度文化起源於」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印度文化起源於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印度文化起源於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印度文化起源於 在 Taster 美食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印度文化起源於 在 印度文化起源於、古印度地圖、印度王朝世紀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印度文化起源於 在 印度文化起源於、古印度地圖、印度王朝世紀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印度文化起源於 在 6下1-2古文明動畫-印度文化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印度文化起源於 在 瞄過一眼就忘不了的世界史: 高中老師╳神級YouTuber 2,000萬次點閱的超人氣課程 的評價
印度文化起源於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謝謝網友 Joy Lam 分享他和家人於1997年在臺中市「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拍攝的照片,你也曾到過這裡嗎?
1951年11月10日,英國金氏酒廠(Guinness Breweries)的董事長休比佛爵士(Sir Hugh Beaver)在愛爾蘭韋克斯福德郡打獵時,因為沒打中金鴴(ㄏㄥˊ),於是和同行朋友爭論世界上哪一種鳥飛得最快?但卻找不到相關資料可供參考,這讓休比弗興起了出版一本記載各種世界之最的書的念頭。
1954年8月,休比弗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對擔任體育記者的孿生兄弟諾里斯麥克沃特(Norris Mcwhirter)和羅斯麥克沃特(Ross Mcwhirter),並請他們著手編寫此書。
1955年8月27日,一本以金氏酒廠為名的《金氏世界紀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首度發行。
由於每年都會有新紀錄出現,因此這本書每年均會推出新版。
1996年1月16日,英國的金氏世界紀錄有限公司在臺灣設立之當時全世界第10座、也是亞洲唯一的「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正式開幕,地點在臺中市西屯區朝富路77號,而其經營者就是金氏世界集團(王品集團前身)的創辦人戴勝益先生。館方還特地邀請了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來臺,在開幕日和當時的總統夫人李曾文惠女士及臺灣省長宋楚瑜先生一同剪綵。
然而,除了第一年有多達80餘萬人次的榮景外,第二年以後,參觀人數就一直走下坡;總計四年來,參觀總數只有二百餘萬人次,後面兩年可說是入不敷出,把前兩年賺的都賠掉了;最後,股東們決定在2000年4月租地約滿後,結束博物館的營運。
於是,臺中市這座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在2000年4月20日熄燈後停止營運,結束其短短4年的歷史,目前該地已改建大樓。
2005年,金氏出版有限公司將11月9日定為「國際金氏世界紀錄日」(International Guinness World Records Day),其目的是鼓勵大家致力於打破世界紀錄。
2010年和2012年,金氏世界紀錄有限公司分別在日本東京與中國北京開設辦公室。
下面是幾篇關於「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的新聞報導:
1996年1月11日《經濟日報》第18版:
主題式遊樂園區 人潮擁至
台中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及台北阿拉丁夢幻天地遊客量驚人
【記者林維娟/台北】主題式遊樂園區市場策略奏效,幾家市場定位清楚、訴求明確的遊樂區,紛紛嚐到客人蜂擁而來的甜美果實,業者的投資回收看好。
84年12月28日開始試營運的台中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試賣不到半個月,7,500坪大的空間已經創下超過5萬人次的遊客量,展現出博物館的強大攬客能力,同時中式簡餐形態的餐飲服務也頗受遊客青睞。
保守估計,金氏博物館在1月16日正式開幕前,至少可吸引7萬人次入園遊玩,每名旅客以基本消費300元計算(兒童票250元、成人票280元,外加餐飲消費),便可創下2,000萬元以上的試賣營業額,在競爭激烈的民營遊樂區市場中,如此的成績實屬不易。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副總經理鄭文皇表示,博物館的市場定位十分明確,就是要給觀眾看亞洲地區獨一無二的各種紀錄,所以除了靜態展示出全球罕見的許多世界紀錄外,也在空地部分增闢具有特殊性的表演,例如大鋼牙拉遊覽車、一人奏19種樂器的一人樂隊,以及蘇格蘭風笛等。
他說,由來客量可看出,民眾對於新鮮的事物好奇心頗大,因此博物館將會不斷地引進各種新鮮的人、事、物;例如開幕當天,博物館已邀請柴契爾夫人來台剪綵,相信也能製造出攬客的魅力。
84年12月30日正式對外營運的台北阿拉丁夢幻天地,因為標榜親子同遊,完全針對幼稚園及國小兒童引進絕對安全的遊樂器材的訴求策略奏效,開幕以來已有近萬名遊客人次。
阿拉丁夢幻天地總經理李棟表示,由於國內沒有完全針對小孩子設計的主題遊樂區,因此阿拉丁夢幻天地特別引進全球50多種遊樂器材,加入公司針對東方人體型的修改,期待給於小朋友安全、多樣的遊樂空間。他說,公司投資近3,000萬元成立遊樂區,門票收費採一票玩到底的方式,假日兒童180元、大人150元;平當日兒童160元、成人130元;完全把兒童當成主要的目標消費群。
李棟說,由於遊憩器材引人,假日期間必須執行三小時清一次場的措施,以確保後續的遊客可購票入場,顯示這類以小朋友為訴求對象的遊樂區有極大的市場開發空間。
1996年1月13日《經濟日報》第19版: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 造勢
邀「大鋼牙」表演用牙齒拉飛機
【記者閻鳳婷/台中】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昨(12)日邀請「大鋼牙」世界紀錄保持人瓦特,在台中航空站表演以牙齒拉動重8,005公斤重的國華航空飛機2公尺遠,造成轟動,替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做了一項特殊宣傳。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將於本月16日正式開幕,目前展開造勢活動,邀請世界牙齒力量最強的紀錄保持者瓦特,舉辦拉動飛機表演,他於1990年3月31日,在法國創下世界紀錄,用牙齒將重285.1公斤的物體拉起離地17公分,拉飛機則是他第一次表演。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董事長戴勝益說,瓦特曾表演以牙齒拉動四輛連結的遊覽車,這次受邀來台,在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每天表演七場,也可與遊客合影留念。
瓦特談起他訓練牙齒的方法,他很注重飲食,每天吃大量的蔬菜及2公升的牛奶補充鈣質,確保牙齒健康,每年定期檢查牙齒,並上健身中心,以手腳及牙齒來拉動鐵塊,增加肌力,每年在全球各地表演100天,其餘時間安排一連串訓練增加牙齒力量。
1996年1月16日《民生報》第7版:
柴契爾夫人 今到金氏博物館剪綵
【本報訊】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今天上午九時三十分將前往台中市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舉行開幕剪綵儀式,並發表演說,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已做好完善的規劃,並安排好各項安全措施,為了安全起見,該館明天上午不對外開放,一直至下午一時三十分才開始營業。
開幕儀式是由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李總統夫人曾文惠女士、省長宋楚瑜、全球金氏總裁ROBRET MASTERSON及台灣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董事長戴勝益共同主持,昨天金氏整個場地已做好安全部署。
而整個儀式的進行,該館會做全程的實況錄影,並於下午在大電腦資料館放映,民眾若想一睹歷史性的開幕儀式及柴契爾夫人的演說,影視館內即可看得到。
1996年1月18日《經濟日報》第26版: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 亞洲分館在台中開幕
【台中訊】亞洲第一座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16日在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李總統夫人及台灣省長宋楚瑜三位重量級人物共同剪綵後正式開幕。
起源於英國的金氏世界紀錄,各博物館內便展出各種千奇百怪的金氏世界紀錄,台灣新開幕的亞洲分館為全世界第10座、更是全球第一座包含室內展覽館與戶外主題展覽公園的大型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
2000年2月11日《經濟日報》第31版:
王品台塑牛排海外設點
【記者閻鳳婷╱台中】全省已有14家直營店的王品台塑牛排,明年將跨入海外市場,到美國設點,並預定四年後上市(櫃)。
金氏世界集團經過87、88年的企業「瘦身」,將旗下的一品肉粽、外蒙古牛羊大餐及大非洲野生動物園轉手後,開始進行內部整合及財務合併,集中火力發展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及王品台塑牛排市場。
王品台塑牛排,82年11月設立,平均每年業績成長50%以上,87年營業額8.7億元,88年成長至10.2億元,並登上天下雜誌服務業500大。
金氏世界集團戴勝益說,王品台塑牛排87年完成直營連鎖系統12家店,88年達到14家分店,今年將增至17家店,以北部為拓展點,預定明年取得ISO9002國際品保認證,為邁入國際化建立基礎。
戴勝益說,王品台塑牛排預定以30年時間,發展全球1,000家店,成為世界規模的連鎖餐廳,美國西岸將是第一個設點地區。
為了拓展美國市場,金氏世界集團副總經理鄭文皇3、4月將赴美瞭解市場;7月份,王品台塑牛排副總經理李森斌隨後前往輔助,預定明年7月,開設第一家海外店。
鄭文皇說,美國的王品台塑牛排將以當地白人市場為主,因此配方調味上與台灣有所不同。
2000年3月4日《聯合晚報》第4版:
四年起落
台中金氏紀錄博物館4月關閉
見證紀錄 亞洲第一座
活動辦得叫好叫座 留下紀錄
收支擺不平 決轉型為亞洲見證中心
【記者金武鳳╱台中報導】每次辦活動都引起轟動的台中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館區,將於今年4月底結束營運。
這座號稱是亞洲唯一的金氏紀錄博物館,在四年前盛大開幕後,雖然因屢邀金氏紀錄保持人來訪而聲名大噪,但餐飲業跨足經營這座博物館的戴勝益自覺「不擅此行」,加上地租到期、營運成本沈重的等壓力下,毅然決定將博物館的參觀業務「收攤」,轉型為「亞洲見證中心」,只專責辦理金氏紀錄的見證工作。
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佔地7500坪,當時籌設的總資金達五億元。由於是亞洲第一座金氏博物館,開幕時還邀得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主持剪綵,場面盛大。
只是,四年來的營運,金氏坦承是「每況愈下」。就以關係營業績效的參觀人數來說,除了第一年有多達80餘萬人次的「榮景」外,第二年以後,參觀人數就一直走下坡。總計四年來,參觀總數只有二百餘萬人次。
金氏要結束博物館的營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不堪負荷沈重的營運成本。據了解,光是博物館的地租,每月就高達二百萬元,加上人事管銷和付給金氏總部的權利金,每月「成本」約在六百萬元之譜,但營收遠不及支出,可以說,前二年賺的都貼出去了。
為此,就在今年4月底租地期限屆滿後,股東們決定要結束博物館對外營業部分。也就是說,博物館將在下月20日停止營業,之後,金氏將依約「拆屋還地」,博物館現有的建物,包括造型像金氏叢書的主題館、造型像大漢堡的美食館等,全部得在4月底前拆除,以便「恢復原貌」還地。至於館內多達三百多項紀錄的展示模型,將先另覓適當地點保管。博物館表示,在此之前,凡持有金氏參觀券的民眾,請把握最後期限前往參觀。
金氏董事長戴勝益表示,將來金氏服務的範圍將擴及亞洲,譬如,金氏已受理泰國一項集團結婚的見證申請,就是跨出台灣的第一步。至於計畫中要邀請來訪的紀錄保持人也不少,如印尼的飛人、非洲的大嘴族和世界最重的雙胞胎等。最重要的是,為了推廣金氏紀錄文化,見證中心已著手籌設「網路博物館」,今年5月起民眾不必走出門,就能盡觀金氏紀錄中無奇不有的世界。
記者金武鳳╱台中報導
台中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董事長戴勝益,雖然自稱不擅經營文化事業,但在西餐業,他經營的王品台塑牛排館,全省14家連鎖店,每年有高達十億的營業額。而且,在台灣市場穩定後,他更做了「前進美國」的決定,目前正在積極籌設中,預定明年初,海外第一家王品即將在美國比佛利山莊開幕。
經營王品有聲有色的戴勝益,當初會投入爭取金氏博物館在亞洲的經營權,據他所說,完全是出於一份回饋社會之心。就是這份心,讓他不惜投下鉅資,還跳入他不熟悉的文化事業。
2000年4月19日《聯合報》第40版:
金氏紀錄博物館 二十日封館轉型
【記者羅建怡╱台北報導】台灣金氏世界紀錄博物館將於二十一日轉型為「金氏紀錄見證中心」,館藏展出至二十日止,想一睹金氏紀錄奇人奇事,得把握最後參觀時限。
國內第一座金氏館,將於二十一日轉型為見證中心,並再對外開放。最後一位入駐館內的金氏奇人「大鋼牙納林得辛 (Narinder Singh)」,昨天在台北南港調車場再展奇技,以牙齒拖動重達三十五噸的車箱,再創新紀錄。今年四十一歲的納林得辛來自印度,他的齒功與家族遺傳有關,他已去世的老奶奶活到一百一十三歲未掉過牙,且連蛀牙都沒有,讓人稱奇。
印度文化起源於 在 Taster 美食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美食加選物 / #2021美食加年貨手帳 / #匙碗湯 /
#LizSays
匙碗湯的成分不複雜,令人安心之餘,口味也很適合日常享用。我要特別推薦 #叻沙 湯底!真的很喜歡叻沙香料與椰奶碰撞出的香濃,匙碗湯的新加坡叻沙就是呈現這樣的味道,加進鮮蝦、豆腐、水煮蛋與油麵,就是一碗道地的叻沙麵;拿來做火鍋湯底也很讚,喜歡!
--
「匙碗湯」主打健康、營養、低卡路里的異國湯品,在疫情稍稍緊張之際,做好防疫,待在家享受美食無疑是最安心快樂的事情了!
🔹匙碗湯品牌簡介
「來自世界的廚房」新加坡湯品品牌「The Soup Spoon匙碗湯」商品主打健康、營養、低卡路里,透過「HPP 超高壓殺菌技術」完整保存湯品原味及口感,營養不流失確保每一口喝到的都是原汁原味。以各國的元素融入在地食材創造出多款「可以吃飽的湯」,每一碗湯的背後都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縮影,匙碗湯希望用一碗湯的時間帶您環遊全世界。
🔹經典波士頓蛤蠣巧達濃湯
一款來自美國波士頓的經典湯品,把新鮮的蛤蠣和馬鈴薯一塊兒與牛奶熬煮,湯底濃郁鮮甜,香氣四溢。湯品的靈感源自於新英格蘭、法國移民,至美國後,經由當時東岸的移民加入鮮奶與波士頓出名的海鮮改造成為了今日的波士頓風格巧達湯。
🔹義式蔬菜總匯湯
歷史悠久的義大利經典湯品,以各式蔬菜、豆類和根莖燉煮,並加入帕瑪森起司和通心麵,色彩繽紛且富飽足感。湯品靈感起源於義大利,以各式蔬菜,豆類,根莖燉煮而成的湯,沒有特別限定的材料,以隨手可得的蔬菜與肉類完成。
🔹新加坡叻沙湯底
叻沙源自於古印度梵文,意思是數量非常多,早期東南亞一帶深受印度文化的影響,推測是當時生活在沿海邊的馬來人,發展出的特有料理,而叻沙的做法會因為地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烹調方式,又分成了咖哩叻沙、亞參叻沙、砂拉越叻沙、東海岸叻沙等四大類。匙碗湯的叻沙湯底,使用了椰奶的咖哩湯頭,非常適合加入麵條、當作火鍋湯底做使用。
🔹新加坡辣椒螃蟹醬
蝦蟹燉煮的海鮮高湯為底,融合獨門辣椒醬,道地辛辣的南洋風味,鮮、辣、辛、香,佐上各式料理或作為調料拌炒都很對味。
現在就加入 #美食加的口袋名單,待在家來碗安心的異國匙碗湯吧!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22637727923039/permalink/1585737624946381/
印度文化起源於 在 印度文化起源於、古印度地圖、印度王朝世紀在PTT/mobile01 ... 的推薦與評價
在印度文化起源於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eafphoto也提到餐廳名稱:瑪莎拉印度餐廳電話:02 2258 2575 營業時間:11:00–14:30, 17:00–22:00(週二公休) ... ... <看更多>
印度文化起源於 在 6下1-2古文明動畫-印度文化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6下1-2古文明動畫- 印度文化. 19,587 views19K views. Dec 12, 2018. 63. Dislike. Share. Save. 翰林國小社會. 翰林國小社會. 8.34K subscribers. ... <看更多>
印度文化起源於 在 印度文化起源於、古印度地圖、印度王朝世紀在PTT/mobile01 ... 的推薦與評價
在印度文化起源於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eafphoto也提到餐廳名稱:瑪莎拉印度餐廳電話:02 2258 2575 營業時間:11:00–14:30, 17:00–22:00(週二公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