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8 黃偉民易經講堂
手持香港護照的孟晚舟,離開溫哥華豪宅的三年軟禁,飛抵深圳,受到接機群眾的熱烈歡迎。
歡迎什麼?
歡迎她打垮美帝,光榮回國。
拜登能放生塔里班,就能放生孟晚舟,這一點都不奇怪。
這就是愛,文明社會很多人追求的「大愛」!
那孟晚舟有沒有認罪,來換取脫身?
中文媒體一般都說她沒有認罪。大陸的媒體不能看,但香港的,都是這樣說;但美國司法部的聲明,孟晚舟在簽訂《暫緩起訴書》中,承認了美國司法部所有的事實指控,不得反悔及改口。
孟晚舟沒有認罪,但承認了指控。
那又是什麼意思?
孟承認了:
一、 香港的Skycom這家公司,是受華為控制的;
二、 華為通過Skycom向伊朗銷售美國晶片;
三、 華為與香港銀行展開金融業務時,隱瞞了華為和Skycom的關係。
換句話說,孟晚舟代表華為承認了所有指控,但不是她個人的行為。
罪,認了,但屬於華為的,不是她個人的。既然她個人沒有犯罪,加拿大,再沒有扣留她的法理依據。
所以,她可以拿著香港護照離開了。
這當然就是人質外交,戰狼外交的絕招。
加拿大媒體報道得很詳細:
加拿大駐華大使,陪同兩位人質,Michaels,一同上機。
飛機起飛後,大使才致電總理杜魯多。隨著總理辦公室向新聞界發出聲明,消息公布後,孟晚舟才能離境。
大陸是多事之秋,新聞天天嚇人一跳,但不及孟晚舟光榮回國這宗令群眾亢奮。
大陸全國各地,南北紛紛停電。水災過後,煤礦受到破壞,生產下降;水壩亦受影響,水力發電半停頓,東北開始禁煤限電,廣東亦要求三樓以下不能使用升降機。
大陸這個冬季特別冷!
大陸中央銀行宣布封殺虛擬貨幣。無論境內境外,買賣虛擬貨幣均屬違法。
意思是人民幣數碼化是勢在必行了,先要掃除路障。螞蟻金服的死因在這裡吧!
恆大仍在深切治療部,等最後的certified。
講吓講吓都講咗好多年,不過,賭王何鴻燊在養和的VIP房,是可以一拖十一年的。
同樣時間,海航董事長和CEO兩人被拘;茅台集團董事長被判無期徒刑。
香港同一群富豪,幾十年來,圍著的,周正毅、毛玉萍、肖建華、許家印……全都出事。都是香港人的問題吧。
還有,張家口樓價急跌四成未見底,當地政府祭出「限跌令」……
這些新聞,都不能令大陸民眾動容,直至iPhone13公開售賣。
群眾蜂擁到蘋果店,搶購最新的iPhone13,幾乎釀成暴動。他們用行動支持孟晚舟,眾所周知,孟晚舟只用蘋果產品,搶購iPhone13,就是用行動,歡迎孟晚舟,打敗美帝,光榮回國的最佳寫照。
這就是中國大陸強大的表徵。
根據《周易》的卦序,賁卦之後,就是剝卦。
賁,是文飾、美化、包裝。
賁和噬嗑是一組卦。包裝、美化的,是弱肉強食的森林規律。
野人食相太難睇,文明禮儀,將這種求生本能,包裝得優雅漂亮。
就像恆大的財務危機,資不抵債,就搞個恆大汽車和高息債券來吸引貪心投資者,看能否快財入急門。
這就是賁卦,先騙到自己員工和他們家屬,才能騙街外客。
像要禁止虛擬貨幣買賣前,先由中美小國薩爾瓦多突然宣布比特幣為法定貨幣,才吸引投機者大炒,爆升後,才宣布全面禁止虛擬貨幣交易,比特幣又立刻大瀉。一升一跌,這就是賁卦包裝噬嗑卦的弱肉強食了。
更濃艷的晚妝,都有卸妝的時候,賁卦之後,便到剝卦。
繁華之後,便是剝落。
賁是化妝,剝是落妝,這便是生活,這便是血肉人生。
剝和復是一組卦。
樹苗在大地成長,吸收泥土養份,陽光雨露,開花結果,這是賁卦。
果在樹上熟,再爛,爛掉果皮果肉,掉在地上,這是剝卦。
掉在地上的,除爛泥一樣的果肉外,還有果核,在地下接觸泥土,再成樹苗,再來一次開花結果,這便是復卦。
我們常說,剝極而復,意思是,浩劫是剝,浩劫後的重生再造便是復。
剝卦之後是復卦,背後的道理是生生不息。
也即是說,再大的浩劫、挫折,都不會把人類文明摧毀得乾乾淨淨,總有人能捱得過去,渡盡劫波,重建文明。
剝窮上而反下,故受之以復。
剝落到無路行了,窮上;這時,底層的生機又勃發了。
反下,反是返回,回歸基本點。回歸初心,生命的本源。
當外在世界完蛋了,反而逼著你往內心探求。
生命內在充滿機會,回頭深刻內省,回歸內心世界,尋找自己本來面目。
當外在世界的追求已窮途末路,只能回歸內心。你便會發現,裡面有無限的能量。
這就是復卦。
水果要爛透了,掉落地下化成泥土,果核,才能接觸地面,再成幼苗。
剝卦不只是悲劇,它的正面功能,藉上面的窮,逼我們返內做更新的創造。
剝卦的《彖傳》這樣說:
剝,剝也。
柔變剛也。
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
順而止之,觀象也。
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剝卦的《彖傳》,講述在剝的浩劫中,如何臨危不亂,穩住局面,往復卦的方向走。
開頭第一句,即告訴你:
剝,剝也。
這是強調,剝的實況就是剝。情況已經十分嚴重,只能直接了當的說,剝就是剝。
若想要復,就要付出剝的代價。
但一個人,一間企業,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為什麼會面臨「剝」的處境呢?
《彖傳》說,答案很簡單:
柔變剛也。
因為象徵正氣,君子的陽爻,一層層的流失了。
象徵天理的乾卦,本來六支都是陽爻。但一層層在剝落:
初爻變陰,天風姤;
二爻變陰,天山遯;
三爻變陰,天地否;
四爻變陰,風地觀;
五爻變陰,山地剝。
處境剝到了極點了。
陰爻,象徵負面的勢力,把原來正面的東西,制度、資源、人才,不斷逼走,破壞,淘空……
目前,只剩下最後一爻,只剩返一層外表的殼。
破壞的力量,將原有的生命資源淘空,流失,形成只具行屍走肉的外殼,這就是剝的象。
跟住說:
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
陽爻象徵君子,陰爻象徵小人。
剝卦六支爻,下面五支都是陰爻,形勢還在往上衝。
勢在小人,所以,《彖傳》直接的說:
小人長也。
象徵君子的陽爻,只剩下最後一支了。
所以,結論是:
不利有攸往。
有攸往,有目的地要去,即有作為。
這階段,不利任何的作為了。
在蔽塞不通的天地否卦時,還有三陰三陽,陰陽各半,但勢在陰爻,往上走;陽爻三支,卻在消退。所以,是君子道消,小人道長。這已是否。
但到剝卦,只有一句,小人道長,負面的勢力一直在增長,危機一直在擴散。
這時應該怎麼辦呢?
《彖傳》教你扭轉乾坤的方法:
順而止之,觀象也。
七個字,可以扭轉局勢。
先從卦象去看,山地剝,
下卦坤為地,卦德為順;
上卦艮為山,卦德為止。
坤為地,為群眾,與群眾有關的,需要順勢用柔。
艮為山,為止,停止。
順而止,順著形勢才能止之。換句話說,逆不能止之。如果硬碰硬,只會被衝垮,不能解決問題。
畢竟,一支陽爻,很難擋住五陰。那麼,如何才能讓五陰不再繼續往上剝,然後留住那「一陽」,作為以後再復的一線生機呢?
為了讓陰剝陽的不利形勢停下來,一定要用坤卦的卦德,「順」的智慧,順勢用柔,順而止之。
也就是說,在剝卦這種危險時刻,最好的防禦策略,是順,順著五陰逼一陽的勢,避開正面衝突,才有機會讓它停下來。
但如何「順」勢運用,而能「止」住對方的破壞力量呢?
方法是:
觀象也。
觀,是冷靜地觀察,捕捉對方來勢,適當地避開對方鋒芒,它的勢用完,便是他最脆弱的時候了。這時才用力,也即是地雷復的時候了。
這便是《彖傳》的智慧:
順而止之,觀象也。
人生無數危機,都是靠這七個字來化解。
先是觀象,然後順住來勢,就不會受到衝擊。最後,還能夠把它止住。
這其實就是關鍵的一爻,六五,君位,這一爻發揮作用。
六五爻變,就是風地觀卦。
剝卦的關鍵爻位,就是第五爻,只要在關鍵的時刻,臨危不亂,就可以利用剝之觀,挽回大局。
在五陰剝一陽的實力懸殊下,不能正面衝突,要用巧勁,才能順而止之。
最後,說出一個智慧:
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天行,就是宇宙的運作規律。
我們的祖先,伏羲氏,觀察到宇宙這個運作規律,整理出《易經》的智慧,知道盛衰是有規律的。
所謂消息盈虛,此消彼長,泰極否來,剝極而復。
無論是那種有利,或不利,現象,都不會停下來。
強者不會永遠強,弱者不會永遠弱。
弱者,只要在最弱的時候,避開來勢鋒芒。跟住,時勢會到你轉弱為強。
強者,也有機會是強弩之末。消息盈虛,此消彼長,天行是動態的。人生遇到剝的時候,要明白動態的「順而止之,觀象也」的智慧。
時間的流轉,就是消息盈虛。
形勢是動態的,不會停頓。所以,永遠不要悲觀,永遠保持希望。
色相不可能永存,所以,賁卦後面就是剝卦。
時間的本質就是剝,但有些東西是時間磨不掉的,那便是復。
美人會遲暮,英雄會白頭,但我們的清靜心,就像復卦的一陽,在最底,卻能發揮深遠的力量。
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
所以,復卦之後,就是無妄卦。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介紹 訪問作者:林徹俐 內容簡介 神附於乩身的父,與女兒的溫柔對話 在煙霧縹緲中,有東西進入他的身體,他成了另一個自己──神。 神在時,父親不在…… 曾有一說,父親是女兒通往世界的媒介,倘若父親同時是神在人間的媒介呢? 自小,她便...
卸世卸眾意思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危險總統出現時,連他的參謀總長都害怕》
* 撰寫揭發「水門案」聞名、訪問川普後出版「Fear」(恐懼)的華盛頓郵報副主編伍華德(Bob Woodward)即將再出版的新書,在華府再度引起關注。
此書紀錄了川普任期最後階段,美國軍方的恐懼。在川普執政時期的最後幾個月裡,美國軍方高級官員兩度擔心川普的冒然行動,可能導致美中戰爭,他們採取一系列緊急行動,包括致電中國軍方,避免美中武裝、尤其核武衝突。
這本名為「危急」(Peril)的新書作者分別為伍華德和政治記者寇斯達(Robert Costa)。書中提到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在兩次秘密電話中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參謀總長李作成保證「美國不會與你們開戰」。
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兩次致電中國同行,保證川普 (Donald J. Trump) 不會為了繼續掌權而軍事攻擊中國,美國也不會崩潰。
全球各大媒體均報導此書,紐約時報事前取得部分內容。
以下為各主要媒體連結: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14/us/politics/peril-woodward-book-trump.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Worried Trump could 'go rogue,' Milley took top-secret action to protect nuclear weapons: Woodward book
https://www.cnn.com/2021/09/14/politics/woodward-book-trump-nuclear/index.html
https://www.msnbc.com/deadline-white-house/watch/new-book-details-gen-milley-as-the-last-guardrail-in-trump-s-final-days-120875589523?cid=sm_npd_ms_tw_ma
⋯⋯⋯⋯以下摘錄自紐約時報
“事情可能看起來很不穩定,”密利將軍在 1 月 8 日告訴中國的李作成將軍,兩天前川普先生的支持者衝進國會大廈,試圖阻止他敗選的選舉結果在國會走完程序,並宣告結論。
這是兩個類似電話中的第二個。 “但這就是民主的本質,李將軍。我們 100% 穩定。一切安好。但民主有時也會草率。”
儘管密利將軍向中國做出了保證,美國參謀首長將軍本人還是非常擔心川普先生。
和中國打完熱線電話後,當天晚些時候他召集了美軍高級指揮官會議,提醒他們發射核武必要的法律程序,並要求他本人必須被告知且參與在這項重大的決策。如果川普總統想對中國動用核武。
這本書也揭示了副總統潘斯,面對川普要求他推翻選舉認證程序時,比公眾所知的,更掙扎。彭斯曾經尋求前副總統丹奎爾的意見,在私下交談時,他詢問丹奎爾的選舉爭議經驗:丹奎爾在1992 年也面臨選舉認證,他不同意川普的計劃,也不承認亞利桑那州投票結果有爭議。潘斯詢問丹奎爾,是否有任何方法可以推遲認證拜登當選。
潘斯的發言人不願回應此項敍述。
下週二出版的“Peril危險”,敘述根據當時若干人的筆記、文件以及對未透露姓名的第一手參與者和目擊者的採訪。 《紐約時報》獲得了一份副本。
與川普先生卸任後發布的其他媒體報導和書籍類似,此書詳細介紹了川普總統在任期的最後幾個月,基本上是崩潰的:尤其是在他的選舉失敗、和他開始否認選舉結果之後。
川普的高級助手——包括密利將軍、國防部長埃斯珀和司法部長巴爾——確信他們需要採取嚴格措施,阻止他踐踏美國民主或引發國際衝突,密利將軍認為川普在選後精神狀態的穩定,下降了。
這本書不到一半的內容還涵蓋了拜登 (Joseph R. Biden) 執政的頭幾個月,當時新總統正努力應對大流行病、搖搖欲墜的經濟、國會和從阿富汗撤軍。
“如果阿富汗任務是為了保護加尼政府,我不會派我自己的兒子參戰。”在關於退出阿富汗的討論中,拜登在上任的頭幾個月告訴助手。
他指的是阿富汗後來8/15逃跑的總統阿什拉夫加尼。
但最受關注的可能是這本書關於川普政府任期最後的細節。
此書透露,在 2020 年大選前的幾天,美國情報顯示,中國政府認為川普計劃發動軍事行動,以製造一場國際危機,作為最後一搏,打敗拜登。
密利將軍越來越擔心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以及可能會因誤讀而引發世界超級大國之間的戰爭。大約在那個時候,他首先以秘密管道與中國李將軍打電話。他想向李將軍和習近平主席保證,美國不會軍事攻擊中國。
在 1 月 8 日的通話中,李將軍暗示中國領導人擔心美國政府不穩定。在一個半小時的通話時間裡,中國李將軍向密利將軍施壓,希望他提供保證。
儘管密利將軍隨後做出了保證,但他自己私下也擔心川普可能會試圖找到另一個他可以抓住的時刻來繼續掌權,類似於希特勒在 1933 年利用德國國會大廈縱火事件,那次事件幫助了希特勒建立總統擁有緊急權力。
即使在通話結束後,密利將軍仍認為情況“嚴重”,中國李將軍“仍然異常不安”,此書如此報導。
密利將軍得出的結論是,川普不想要戰爭,但可能會下令發動某種有限度的軍事行動,藉此掌握權力:但他的危險行動可能錯估形勢,結果引發連鎖反應並導致戰爭。
“我不斷提醒他,”密利將軍說,“這取決於你攻擊的地點和方式,一不小心,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已經身處於戰爭之中。”
當天晚些時候,密利將軍與美國衆議長佩洛西進行交談,佩洛西越來越擔心川普會擴大攻擊並使用軍事力量。
“這很糟糕,但誰知道他會做什麼呢?”佩洛西女士說。 “他瘋了。你知道他瘋了。他已經瘋了很久了。所以不要說你不知道他的心態。”
“議長女士,”密利將軍說,“我同意你的一切意見。”
作為總統的最高軍事顧問,密利將軍試圖向佩洛西女士保證他有能力阻止川普。
“我可以保證的一件事是,身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我想讓你知道——我可以向你保證 110% 的軍隊,使用軍事力量,無論是核力量還是對外國的任何形式的打擊,我們都不會做任何非法或瘋狂的事情,”。
“嗯,”佩洛西女士說,“你是什麼意思,非法的還是瘋狂的?”
“我可以向你保證,”密利將軍說。 “我能做的就是向你保證,我將阻止美國軍隊發生類似的事情。”
在與佩洛西女士交談後,密利將軍在五角大廈作戰室與軍方最高指揮官召開了會議,告訴他們他想重新回顧一下,美國長期以來發射核武器的法定程序。身為參謀總長密利將軍提醒指揮官們,雖然總統能下令進行這樣的攻擊,但密利將軍要求他本人必須直接參與。
“如果你們任何人接到電話,”密利將軍說,“不管來自誰,這裡有一個過程,有一些法律程序。不管你被告知什麼,你都必須依法執行程序。你必須依照這個過程。而我是那個程序的一部分。你必須確保如此重大的事件,所有過程中,必須都有合適的人。”
密利將軍補充說:“嚴格的程序是為了避免無意中的錯誤,或意外事故,或邪惡的、無意的、非法的、不道德的發射世界上最危險的武器。”
然後,他在房間裡轉了一圈,要求每位指揮官確認他們明白他在說什麼。
十二天后,密利將軍說,他認為他可能是拜登先生就職典禮上最快樂的人之一,因為川普終於卸任了。
“我們知道你經歷了什麼,”拜登在就職典禮前不久告訴密利將軍。 “我們知道你做了什麼。”
這本書對潘斯先生的描述首次揭示了副總統效忠川普的程度,但他的助手及政治顧問建議他考慮自己的政治未來,並且遵守憲法。
在 1 月 6 日之前的幾天裡,潘斯副總統給打電話給奎爾先生。奎爾先生是唯一一位在世的共和黨副總統,他也是在一場爭議中的選舉失敗了。
潘斯告訴他,川普總統確信潘斯副總統可以行使職權並放棄選舉結果,保住川普的權力。
“邁克,你在這方面沒有靈活性,”奎爾先生告訴潘斯先生。 “沒有任何。零。算了吧。把它扔掉。”
“我知道,這就是我一直試圖告訴川普的,”潘斯先生說。 “但他真的認為他可以。那裡還有其他人說我有這種權力。”
潘斯先生之前附合了川普關於選舉舞弊的指控聲明。 “嗯,亞利桑那州有一些東西,”潘斯先生說。
“邁克,我住在亞利桑那州,”奎爾先生告訴他說。 “這裡什麼爭議都沒有。“
⋯⋯⋯⋯以下為華盛頓郵報
在美國前總統川普任期的最後數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曾兩度秘密打電話給中國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原因是他擔心面對選舉失敗的川普,可能會不顧一切,因而引發美國與中國的戰爭。
密利去年10月30日,即美國總統選舉日的四天前,首次打電話給李作成,並在1月8日美國國會大廈遭川普支持者暴力衝擊的兩天後,打了第二通電話給李作成。
密利在通話中向李作成保證,美國是穩定的國家,絕對不會發動攻擊。他也表示,萬一髮動攻擊,他會預先通報對方。
卸世卸眾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華航班機在香港啟德機場滑出跑道掉進港灣的這一天,高三的我,在霞中的體育課也發生了衝出操場跑道,摔得全身泥濘的悲劇。
「拜託,蔡思明你快一點!我們這組已經落後別人一整圈了!」
眼看其他跑道上的同學都早已接棒往前奔去,只剩下我還待在原地,真是心急如焚。遠方的蔡思明一臉痛苦,上氣不接下氣,我一邊向他喊話,一邊開始助跑,恨不得這一刻我的手能無限延長,搶到他手上的接力棒拔腿就跑。
好不容易他終於趕上來。我瞬間抽走接力棒,轉身準備來個迴光反照似的衝刺,但萬萬沒想到,才沒跑五步,我的右腳踩到不知道何時鬆開的左腳鞋帶,整個人被絆倒。因為衝擊力太大而失速,最後連滾帶爬地衝出跑道,摔進操場中間的草坪。
好死不死,整個早上都在下雨,下到體育課前才停,草坪全是爛泥。
我從泥巴中起身,把眼鏡上的泥土撥開的剎那,看見瞠目結舌的蔡思明呆在面前。
「三、二、一!」我說。
不用想,我也知道蔡思明三秒後會是什麼反應。既然他反應不及,乾脆我替我自己的窘態倒數。果然,三秒過後,蔡思明看著我瘋狂失笑。
「你到底有沒有同情心?」我沒好氣地抱怨。
「你知不知道你現在從頭到腳全身泥巴,多像『靈芝草人』嗎?笑死我了。拜託你講一下『哎呀呀,哎呀呀』好不好?」
蔡思明幸災樂禍的那個當下,誰都沒料到現世報會來得這麼快。
兩天後,一個綿綿細雨的週六夜晚,蔡思明也活生生的在我面前滑了一大跤。我們在衡陽路口的「新公園」大門前,正準備鼓起勇氣踏進一個未知的世界時,蔡思明一個步伐沒踩穩滑倒在地。坑坑窪窪的積水弄得他全身極為狼狽。
「三、二、一!」
開口倒數的人還是我。因為我知道,三秒後他會有什麼反應。果不其然,三秒後,蔡思明忍俊不住狂笑起來。
「我像不像瓊瑤電視劇裡的悲情女主角?太悲慘了吧。真是笑死我了!」
蔡思明跪在地上捧腹大笑。
會笑別人但也懂得自嘲,蔡思明就是這點討人喜歡。當然,那種喜歡是僅止於好朋友的喜歡。我們這輩子,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懂得真正的喜歡是什麼。我的意思是,一個男生跟另一個男生之間,成為情侶關係的那種喜歡。
當蔡思明準備站起來時,目光突然放低,望向身旁的機車前輪。他從輪胎邊的地上撿起一疊紙來。是交友社的廣告。可能是誰要拿去新公園裡發給人的吧,但不知道為什麼一整疊被丟在這裡。
蔡思明滑倒以後,我們原本想嘗試去新公園闖蕩的念頭已煙消雲散。反正我們本來也有點怕怕的,猶豫很久不知道該不該進去,結果老天爺替我們做了決定。
我們在對面的「公園號酸梅湯」外帶飲料後,雙手捧著紅繩繫著的沁涼塑膠袋,一邊吸著酸梅汁,一邊往金石堂書店的方向走。沿途迎面走來的路人,看見蔡思明濕掉的衣褲都忍不住好奇多看兩眼。
「想不到只有在這種時候,才有人注意我。」他打趣說。
「別這樣說。注意你的人,還沒出現而已。」我說。
坐在金石堂門前騎樓的機車上,我們打算把飲料喝完後去逛逛書店。
「誒,何晉合,說真的我們要不要來試試?」
蔡思明從口袋掏出一張剛才撿到的交友廣告傳單。
「我以為你全丟在原地,居然有拿。」我看了看內容,感覺可疑,說:「劃撥四百元,寄給你五個人的電話號碼,這聽起來就像詐騙。你不會真相信這種東西吧?」
「說不定注意我的人,就會從這裡面出現。新公園不敢進去,這種看起來很安全啊,只是花四百元而已,如果被騙,也不過就損失四百而已。」
「四百元至少可以買兩捲錄音帶耶。」
「說得也是,還是把錢省下來買錄音帶比較實際一點。」
「是吧!」我對自己的勸戒成功感到自滿。
可是,劇情就在十二月四日金馬獎頒獎典禮,李安導演的《喜宴》奪下五項大獎的那一晚,有了重大轉折。
當晚看完電視轉播,蔡思明打電話到我家找我,語調非常激動。上一次他這麼激動,就是我們一起去電影院看完《喜宴》的時候。我記得那天當電影院燈光亮起時,我們兩個人的臉上都掛著淚。之後有幾十分鐘,我們都沈默著,無法用語言形容內心的觸動。但後來蔡思明率先開口發表意見了,竟然滔滔不絕地一個人講了快一小時,差點以為他被我附身。
蔡思明在電話中跟我說,雖然這故事跟他一點關係也沒有,但他覺得電影被肯定,就好像是他也被鼓勵了。所以他認為我們不該這麼畏畏縮縮的,應該要更加認同自己。最後,他的結論是,他要劃撥四百元給在新公園門口撿到的那張廣告戶頭,換五個交友的電話,然後約人出來見面,並且希望我作陪。
「蛤?明明是你想交友,幹嘛要我陪?」我迅速婉拒。
但蔡思明千拜託萬拜託,最後坦承他雖然說不要畏縮,但從來沒約陌生人見面過,希望我能跟著去壯膽。
我知道他興致勃勃,但膽子小,如果我不去,他就會放棄,但之後的每一天,他都會在我面前抱怨和懊悔。為了我日後耳根子清淨著想,只好對他說,如果他真的能約成,對方並不在意來兩個人,而且約的地方沒有危險的話,我就勉為其難陪他去。
蔡思明發揮前所未有的效率,很快就處理完了匯款的事,一週後,對方真的回了信。週日早上,補完「殷非凡英文」以後,蔡思明找我去光華商場附近吃午飯。在餐廳,他拿出那個看起來有點神秘的信封,抽出一張信紙,紙上寫了五個人的英文姓名和電話號碼。我問他,準備什麼時候要打電話?他告訴我已經打了,而且約好了。
「那你怎麼決定要約哪一個?」我問。
「看名字決定。」
蔡思明指著信紙上那其中一個人的英文姓名,Wendy Boy。
這名字也太怪了吧?Wendy不應該是女生的名字嗎?蔡思明說,他最初也這麼覺得,但因為實在太怪了,所以反而激起他的好奇心,第一個就打了他的電話,結果接電話的確定是個男生。對方說,他是個大四的學生,高雄人,一個人住在台北。當他約見面的地點時,蔡思明才明白為什麼他的暱稱要取Wendy。
「他約在『溫娣漢堡』見,因為他說,他很愛吃溫娣漢堡。」
我聽了笑出來,覺得無厘頭,但卻也終於讓我感到趣味,開始有一點點期待到底對方是個怎樣的人。
蔡思明約的日期恰好是聖誕節當天,十二月二十五日星期六。傍晚,我們補完「陳思豪數學」後,趕緊搭車到仁愛圓環的「溫娣漢堡」店。我好奇蔡思明跟他要怎麼相認?蔡思明說,電話裡Wendy Boy告訴他,到時候他會在約定的時間站在店門外。如果當天門前站了好幾個人的話,就找一下身上有狗狗的人就對了。
結果,當我們抵達見到Wendy Boy時嚇了一跳。我們以為他說的「身上有狗狗」指的是穿的衣服上印有狗狗的圖案,但沒想到他是真的抱了一隻小狗。
等他把小狗裝進專用的揹狗袋以後,我們坐進漢堡店。點好餐,三個人挑了人少的一區入座。不知道是不是見到我們以後有點後悔赴約?Wendy Boy看起來不太開心,沈默寡言。蔡思明一開始熱情打招呼,但被他的冷淡給嚇到,也變得安靜下來,場面尷尬。向來難以忍受無語場面的我,突然又自以為身負重任該解套才對,於是開始找話題。從狗狗的名字、大學生活的提問和未來的工作等等,能問的都問了,可是Wendy Boy有一搭沒一搭的回答,到最後連愛講話的我都累了。
終於陷入一陣長長的靜默以後,他看著我突然開口。
「你是不是很喜歡狗?這狗給你養吧!反正我本來就打算今天要丟了牠。如果你想要,那就給你。」
「蛤?丟掉?為什麼?我是喜歡狗,但我們住宿舍沒辦法養,家裡也有困難。」
「那只好等下就把牠丟在馬路邊了。」
「這……不太好吧,小狗很可憐耶。」
「其實我並不喜歡狗,這是我前男友的狗。一起住的時候,有一天他撿到這隻小土狗,說好喜歡,想養。我包容他,沒反對。月初他跟我分手,決定跟另一個人在一起。他搬走時竟然說對方不愛狗,所以不把狗帶走。」
Wendy Boy不說則已,一說就大吐私密心事,令人意外。他說,現在他每天看到這隻狗,就想到他前男友,愈想愈氣,所以決定丟棄。
「我一直以為他真的很愛狗,直到他分手以後才知道他根本就不愛狗。當然,比起狗來說,他更不愛我。」
我很想再接話,但他的結論實在令我不曉得該如何繼續。
仍在情傷中的他,為什麼會答應立刻就跟陌生人見面呢?而且還是兩個未成年的高中生?顯然不是為了想認識新對象。我們不可能提供他什麼療傷的意見,而原本矜持的他,終究還是對我們吐了苦水。找不到人傾訴吧?當我這麼想的時候,突然覺得向來一冷場就想打破僵局的我,這一晚,或許卸下主持人的身份,當個聽眾最恰當。
Wendy Boy講了很多,老實說,我跟蔡思明有聽沒有懂。他的話像是不斷吐出的煙霧,盤旋在我眼前,讓他自己困頓在霧裡了,我也逐漸看不清他。
我跟蔡思明啃完漢堡以後,Wendy Boy又自掏腰包幫我們點了兩份據說是溫娣的招牌菜奶油烤洋芋,吃完以後,他又點了三大包薯條,兩杯大冰可。於是,我跟蔡思明負責吃,Wendy Boy則負責愈來愈沒邏輯,如夢境囈語似的自言自語。
我們不斷地點頭,表示有在聽。偶爾他會反問我們,但全是同樣的問句:「你說這世界是不是太沒邏輯了?!」根本聽不懂他現在跳到哪場戲的我,雖然嘴上說著:「嗯啊,嗯啊」但心底想的是,拜託幫幫忙,你才最沒邏輯吧?
大概過了一個多小時,Wendy Boy忽然說他要走了。
「謝謝你,今天請客。」我跟蔡思明向他道謝。
他兩眼放空,好像沒聽到我們說話。半晌,他看著窗外,問了我們一個問題。
「才高三生的你們,覺得像我們這樣的人,能怎麼『在一起』?有未來嗎?」
我推了推眼鏡,和蔡思明面面相覷。
「不能結婚不被認同,比起異性戀的男女來說,『在一起』是不是一件更虛無飄渺的事?你們怎麼想?」
蔡思明的腳,在桌子下碰了我的腳好幾下,示意要我開口。
「呃……」我只好當砲灰,說:「這個嘛,我們只是高中生,其實沒有談戀愛的經驗,很難理解這麼深奧的問題。您畢竟還是比我們見識廣多了……」
「也是,我怎麼會問你們兩個。」他搖搖頭無奈地笑笑。
他揹起用袋子裝著的那隻小狗時,我從上緣的透氣網瞥見袋子裡的狗,抬起頭,無辜的眼神正好對向我。
走出溫娣漢堡後,在大門前,Wendy Boy真的把狗袋給放在人行道上。他拉開袋子的拉鍊,喃喃自語道:「你的主人不要你了,去吧!去看看有沒有新的主人會要你。」
那隻小狗從袋子裡跑出來,抬頭張望我們三個人。Wendy Boy趕牠走,刻意跟牠拉開距離,但小狗卻始終繞著他。Wendy Boy起初跑遠,一會兒又跑回我們面前,小狗一直纏著他,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在右。
「不管你怎麼想甩掉牠,牠就是想跟在你左右。不要丟掉牠啦!很可憐耶,牠就是喜歡你啊!牠就是想跟你在一起啦!」
我蹲下來看著可愛的狗狗,一邊摸著牠的頭,一邊說。
「何晉合,你別再說了啦!有點尷尬。」
蔡思明壓低聲量對我說,我抬頭看他,他偷偷指著面前的Wendy Boy,這時我才發現Wendy Boy紅了眼眶。
Wendy Boy最後還是帶走了小狗。雖然不知道以後會怎樣,但我猜那隻小狗直到晚年,應該都會得到Wendy Boy的愛。
跟蔡思明道別後,擠在回家的公車上,我戴上耳機,按下隨身聽,聽著張清芳的新專輯《左右》恰好播出最後一首歌〈被愛左右〉。我回想Wendy Boy和他前男友的故事;想到那隻比人還要懂得愛的小狗,同時突然在想,會不會有一天我也會遇到Wendy Boy煩惱的事呢?想著想著,自己都忍俊不住。
「拜託,何晉合,你要有煩惱的前提,是有機會談一場戀愛吧?」
是啊,我什麼時候才有機會,可以體驗到一個男生跟另一個男生之間的那種喜歡呢?現在的我,連暗戀的對象都沒有呢!
一九九三年只剩一週就要結束了,新的一年,會不會有新的變化呢?下學期就要逼近聯考,註定是要在水深火熱裡過完平淡的高中生活吧。
抽出張清芳的卡帶,從書包裡拿出換上張震嶽的《就是喜歡你》,覺得在今天這樣的夜裡,情歌不該再悲傷。
明朗輕快的曲調從耳機流洩出來,我望著車窗外變換的光景,突然想到,啊,剛才忘了跟蔡思明和Wendy Boy道一聲「聖誕快樂」了。
___________
文/張維中 圖/徐世賢
___________
1994年,即將讓何晉合翻天覆地的25年
正篇故事敬請鎖定《不在一起不行嗎?》
想愛就要在一起嗎?不在一起不行嗎?
從學伴到床伴,只剩最後一里路!
男孩們夏天的代誌,藏著Men’s Talk的秘密
一個17歲的男孩曾憧憬和另一個男孩結婚。
25年後同婚美夢成真,他卻變成了恐婚的男人。
【17歲的我】我叫何晉合,高三畢業前的4個月,遇見了忽然轉班過來的他,劉駿光。從此我那百無聊賴的高中生涯,竟因為他展開了一段驚濤駭浪,熱血又叛逆的壓軸演出。
「坐在看台上,拿著地理課本準備大考的我,眼神卻一直飄向水池裡的他。這書我是看不下去了,因為他身上起伏的肌理,才應該是牢牢背誦的山川壯麗……」
認識你真好,但是愛要怎麼說出口?老實情歌唱不停,粉紅泡泡爆棚內心劇場。教我不想你也難,一想就想你到心慌!
【42歲的我】過度開明的爸媽催促我,熱情的同事把我的相親當業績,就連高中時代不願接受我的他,居然也反受為攻?!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中年同居根本就是備戰狀態。
「同婚合法了,逼婚這兩個字居然也像緊箍咒一樣降臨在我的頭上。我被逼婚到快要喘不過氣來了…… 喜歡就非得在一起?不在一起不行嗎?」
我最親愛的,不一樣又怎樣?水星逆行,懷舊風暴來襲。誰能告訴我,中年的我現在走的是什麼運?
在同性婚姻不被認可的時代嚮往結婚;在同婚合法的年代遲疑婚姻。何晉合與劉駿光,兩個在高中時代認識的男生,跨越25年的成長愛情喜劇。從微酸微甜的青春物語,到百味雜陳的大人味,在男人絮語的時光中摸索愛情的模樣。
《不在一起不行嗎?》
2021年9月23日 原點出版發行
Uni-Books 原點出版
卸世卸眾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附神:我那借身給神明的父親」介紹
訪問作者:林徹俐
內容簡介
神附於乩身的父,與女兒的溫柔對話
在煙霧縹緲中,有東西進入他的身體,他成了另一個自己──神。
神在時,父親不在……
曾有一說,父親是女兒通往世界的媒介,倘若父親同時是神在人間的媒介呢?
自小,她便知道父親是替神行事的使者,在自家客廳裡,她目睹神透過父親身體,處理人世間疑難雜症,種種與人有關的困擾。
原本,熟悉且固定面孔來此,隨著口耳相傳,陌生人進駐,闖入私密生活空間。陌生人帶來更多陌生人群,神到時,問事者必到,神不來的日子,家則回歸寧靜。
關於神,她說:
沒有見過神,不知道祂是否在那神像軀殼裡,還是如父親所說雲遊四海,而作為神之乩身也只是替代,父親把身體借給神,在某些時間裡自身主權喪失,成為一具載體。──〈神驅〉
對於有所求的人,她認為:
新的求神隊伍裡職業身分混雜,觀察一段時間,便能知曉有人生活不缺但真心信仰,也有人因發覺自我的不足與缺漏,需要天上的神,加上地上的神一併付出神力。──〈借問眾神明〉
面對父親,她態度是:
為了剪斷命運或父親性格裡那條環帶,我努力讓自己聽得他人言語中真實與虛假,我決定成為第一個絕對相信父親,且對他絕對誠實的人。──〈入乩之前:相信〉
神究竟在不在?這是她長久以來的疑惑。
善男信女目睹父親敞開軀體接納神,證明了神在,卻也因其額外所求,神力抵不過人性的貪求。
這是一本描繪父親與神之書,也是女兒給父親的一場獨有的演唱會。
透過文字,是為了感受不被了解的父親,也是為了自己。
信仰虔誠的父親卸下神的光圈後,也如凡人,有自己的忙碌和煩惱,如莫比斯環般,在信任與被背叛中迴旋往復。努力讓自己聽懂他人語言中虛假與真實的女兒,試圖讓自己成為父親背後剛強的屏障。
懂命理的人都知道,人的命運不能被說破,否則將起變化。從不信到成為神使,從質疑到相信,一生有如濃密森林般的父親,正式開啟⋯⋯
・隨書附贈「福符」書卡(3*10公分)一張。神明開出的符多種,如最常見的淨符,為清除穢氣之符。而「福符」,則有帶來好運,增加運氣、貴人之意。
・封面設計理念:
即便替神行事的使者,神不來的日子仍是一位父親。雖然父親職業特殊,但家家那本難念的經依然難念。本書藉由父親的特殊職業,來對比家庭遇到的那些平凡不過的日常中,親戚之間與家庭關係的緊張。
畫面中煙霧裊繞圍繞著父親「工作中」七星步伐的身影作為引子、俱儀式配色的金色、紅色配色點綴,但又浮誇太過宗教的形式感,給人一種父親工作時手足胼胝的形象。封面使用大亞進口美術紙張五色印刷,並以燙金方式象徵香灰噴出的光芒。——海流設計
作者簡介:林徹俐
生於台南靠海小鎮灣裡,寫字的白羊座女子,從1999年開始喜歡五月天。
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畢,現就讀於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班。
在各端奔忙的日子裡,希望能將生活所感都化為文字,期望自己能成為不斷書寫的人,在遙遠未知的未來繼續寫著。
作品曾榮獲府城文學、紫荊文學獎、懷恩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國藝會補助等。
出版社粉絲頁: 印刻文學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卸世卸眾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洗車人家」介紹
訪問:姜泰宇(敷米漿)
內容簡介
▍第21屆臺北文學獎年金類入圍作品 ▍
我不是從洗車工出身,書寫後變成作家。
我是從作家變成洗車工,
慢慢趴低,變成蹲著的那群人。
「我也是那個蹲著的人。或者說,誰也沒有在這個世界站著過。」
▍給我最後一次機會,
▍我希望你們能夠看見那些人、這些事──
▍底層的聲音,以及一切值得被看見。
在很底層的地方仰望這個世界,該怎麼形容那種脖子的酸楚呢?
他是暢銷作家敷米漿,大學未畢業即靠處女作買房置產的文藝青年,卻因罕見眼疾卸下作家身分,拿起高壓水槍、風槍、拋光機,走進洗車場。當知識分子成為藍領一分子,現實的無奈為他開了天眼,從此與底層勞動者為伍,看見他們背後說不完的故事:
有著流浪狗眼神的更生人「一號仔」,期盼在洗車場過上新的人生,卻終究走回了老路;對外自稱老闆的膨風老張,每次五百五百地預支,再拿去請人吃飯;技術好到沒話說的師仔,一言不合就找人PK;一起長大、一同創業的拜把兄弟,終究分道揚鑣……
在他那裡工作的,多半不是中輟生、更生人、吸毒者,就是妻離子散、走投無路的社會邊緣人。有些人將這裡當作通往夢想的中繼站,而有些人,沒有說再見就離開;還有一些,來不及跟他說:你已經是個有用的人。
這次,姜泰宇不寫虛構小說,而是一個他走了十年,以汙水、汗水及無奈構成的現實世界。
作者簡介:姜泰宇(敷米漿)
筆名敷米漿,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大眾文學作家。從大學即開始創作。曾獲得金石堂年度暢銷男作家,入選誠品書店最愛一百小說。著作十餘本小說。
曾任《愛小說》雜誌總編輯,短篇作品《榻榻米的夏天》改編為公視電影《夏天的向日葵》。作品《洗車人家》入圍第二十一屆臺北文學獎年金類。現為專業洗車工。
作者粉絲頁: 敷米漿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卸世卸眾意思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周寰宇漫遊我們要來談談,新冠病毒到底是「純天然」,還是被人工加過料。
上個禮拜(4/17)北京當局悄悄上修了中國肺炎數據,死亡人數從2575例一口氣暴增50%,來到3869例,理由是疫情爆發初期「醫療單位反應不及」。中國醫護真的太難當了,拚命救人還得替政府背黑鍋。總之北京當局坦承有「遲報、漏報和誤報」現象,但就是不肯承認「瞞報」,中翻中意思就是,我們只是太忙了沒時間算,我也不知道死了這麼多人,真的不是故意要撒謊的啦!
我沒有說我不信喔,但是,我們川貴人早就說他不相信中國的數據,在白宮記者會上當眾質疑中國數據造假,還說美國正在徹查病毒是否來自武漢實驗室,嗆聲「如果被我抓到你們故意放病毒出來,大家走著瞧!」美國都帶頭卸責了,各國當然開始紛紛跟進,英國首席大臣拉布、澳洲內政部長杜登,都喊話要中國說清楚講明白。
有看寰宇漫遊的觀眾就知道,一個多月以前,中國才說這病毒是來自美國的實驗室,當時兩國大吵一架。現在美國又踢回去,說明明就是從中國來的,兩國就再吵一回。這就讓我想到,我小時候做錯事,我爸跟我媽就會互指對方,看你生的好女兒!都是你都是你!我當時只有五歲,都覺得你們兩個好幼稚噢!
BUT!這病毒到底是哪裡來的,我們可不可以有個比較科學的說法呢?!我們整理各家國際媒體報導,兵分三路來討論。
第一個說法:新冠病毒是中共研發的生物武器?
有關中共秘密研究生物武器的說法,是曾經研究中國生物戰的以色列前軍事情報官員「蕭漢姆」最早提出的,美國鷹派很反中的《華盛頓時報》引述他的說法報導,指出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某些實驗室,秘密進行中國生物武器研究。但後來《華盛頓郵報》聯繫「蕭漢姆」想追蹤報導時,他拒絕發表進一步評論。目前這個論點還無法獲得專家或學者的背書。
我們現在再來看看,第二個說法:新冠病毒是人工製造?但不是武器
因為發現愛滋病毒,而獲得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的法國知名病毒學家「蒙塔尼耶」4月16日受訪表示,他找來數學家同事,把數學模式用在生物基因序列研究上,發現新冠病毒帶有愛滋病毒基因,是人造病毒,呼應先前印度學者的說法。
「蒙塔尼耶」表示,這不可能是愛滋病患感染新冠病毒後,會產生的變異,要在病毒基因中插入新的蛋白,必須透過實驗室,這對目前科技來說非常容易,很可能是有人想研發愛滋病疫苗,但最後不小心讓病毒外洩,弄巧成拙。
「蒙塔尼耶」還說,他不是想要譴責誰,但如果北京當局一開始就把真相告訴大家,那事情會容易的多,中國政府應該「成熟點」,直接承認病毒是從他們實驗室外洩。
蒙塔尼耶得過諾貝爾的醫學獎耶!他這樣一講,很多人馬上將矛頭指向中國:抓到了喔。沒想到蒙塔尼耶的老同事、巴黎「巴士德學院」教授「霍布森」一樣也是很受尊重的學者,立刻跳出來打臉,說這項研究犯了「初學者的錯」,因為新冠病毒基因組有許多種鹼基,其中一組剛好跟愛滋病毒相近,如果擴大研究,可能還會發現別種病毒的基因片段。
美版「陳時中」、公衛專家「佛奇」17日也出面闢謠,他說根據一個演化病毒學家的研究,檢視新冠病毒以及蝙蝠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證實新冠病毒是從某種動物傳染給人類,不是實驗室人工製造的。
武漢病毒研究所負責人「袁志明」更難得出面受訪,和新冠病毒的起源劃清界線。
這話我常跟我老公講,家裡有蟑螂絕對不是我的問題,我的管理制度很嚴格啊!垃圾我一個月倒一次,管理得可好了。我相信武漢病毒研究所一定管得比我好,可是問題是,就算我相信,還是很多人不信
這就來到第三個說法:新冠病毒沒有被加過料,但還是來自實驗室
《華盛頓郵報》引述美國國務院的外交電報,說2018年1月,美國曾經多次派出科學外交人員,訪問武漢病毒研究所,之後更兩度警告他們旗下P4實驗室存在「安全和管理」方面的弱點,研究人員缺乏適當培訓,電報還強調,美方擔心武漢對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研究,恐怕引發新一波「類SARS」的大規模傳染病。
而且先前中國早就有病毒外洩的前科。美國《科學家雜誌》(The Scientist)和法廣都報導,2004年4月,北京有一名研究員把P3實驗室中的SARS病毒株,帶到腹瀉病毒實驗室進行研究,但「滅活處理」沒做好,結果導致7人確診SARS、1人死亡。
其實中國先前就做過不少高風險研究,例如2013年哈爾濱動物傳染病專家「陳化蘭」,曾經將H5N1禽流感病毒與H1N1人類流感病毒雜交,製造出127種新病毒,研究它們的致死性、傳染性和感染人類的能力。
而2015年P4實驗室副主任、蝙蝠女「石正麗」也利用病毒基因重組技術,製造出能夠感染人類的雜交冠狀病毒,兩項研究都引發專家學者的抨擊,「石正麗」的研究,更被一些人認為是這波新冠疫情的源頭。
喜歡高風險研究沒問題,但安全措施絕對不能只做半套,就像要上床可以,但是要全程戴套啊,不然把人家肚子搞大了,還叫親朋好友幫你一起養孩子,這樣對嗎?
綜合這些國際媒體的結論,無論新冠病毒是否「純天然」有沒有被加過料,都可能來自中共實驗室,幾個月前p4實驗室被認定為「陰謀論」的說法,現在漸漸成為輿論主流。《華盛頓郵報》指出,雖然目前沒有實驗室外洩的證據,但現在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中國政府在早期階段誤導了全球,讓各國錯過防疫的黃金期。
想要當全球老大,不是又大又硬又有錢就夠了,最重要的是價值觀全球也要能買單。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能當世界超強,除了經濟跟軍事實力,還有軟實力。現在很多國家對中國的問題,就是中國的透明度和道德水準,實在配不上他們的經濟規模。中國搶當世界第一強國的關鍵,還是在中國的價值觀能取代美國的價值觀嗎?
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病毒被加料 #實驗室外洩 #中國價值觀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