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該如何幫助憂鬱症的孩子?】早上8點多,兒子傳來一封簡訊:「媽媽,我撐不下去了,太痛苦了。我要走了,妳還有爸爸和妹妹,沒有我妳也能走下去。不要試圖打電話找我,我不會接的。」
怎麼會這樣?
是什麼事情讓我的孩子痛苦到活不下去?
「我什麼都不要,我只要孩子活著。」
當天晚上,我帶著暴瘦5公斤、兩手臂布滿無數割痕的兒子前往林醫師的門診。念護理科的兒子其實不願去,因為他認為沒有用。
一到診間,林醫師開頭的兩句話就讓他感受到醫師理解他的痛苦,這是他唯一的希望,他也因此同意接受治療與接下來的諮商輔導。
密集治療期間,我每天都陪他一起度過。看他從了無生趣、焦躁、煩悶、無奈接受、夜裡哭泣、憎恨、生氣到釋懷、感謝父母給他的愛、體認到別人對他的付出不是理所當然,最後對未來燃起鬥志。走到這裡我才知道,老天爺還我一個比以前更懂事的孩子,我的孩子過關了。
自從孩子發病後,我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會發病?遇到了什麼事?何時開始的?我哪裡做錯了?發病後該如何和孩子談話?[1]
■很多「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的發生,就像小玲...
小玲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開始經常抱怨,無論怎麼努力,她都彈不好鋼琴,作不好功課,亂發脾氣、功課變差、不想上學或上課上到中途,會當堂哭泣要回家,父母對小玲如此天壤之別的改變相當錯愕,有時反而更嚴格的要求她,把她當作不懂事的孩子,有時把她當作進入青春期階段反叛的孩子,但這些似乎都沒有幫助。偏偏小玲之前是個品學兼優、人見人愛的孩子,用功、聽話、守規矩、自律。
小玲看到醫師時,已經休息兩週沒有上學了,母親形容她在家的生活,除了胃口不好,經常抱怨無聊心煩,作息不定外,實在看不出她到底怎麼了。
兒童有時無法直接地描述自己心情,當他們在情緒低潮時,表現的行為有時似乎不一定與情緒的低落相關,然而他們不適應的行為,強烈的情緒反應或整理行為的改變,常常是憂鬱症的徵候。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
「兒童憂鬱症」並不像大人一樣會呈現憂慮、失眠等明顯症狀,但最明顯的特徵是「活動力突然遲鈍」,例如,有一天突然坐著發呆,不再看漫畫和電視,有時會突然哭起來。
「兒童憂鬱症」並非孩子個人的缺點或任何個性上的弱點,而是一種腦部或者精神上的疾病,影響著兒童的感受、思考與行為。
兒童的憂鬱症不像大人有明顯的症狀指標。加上這時候的孩子,感情尚未成熟,情緒表達能力不夠,很容易會因「假性症狀」而被大人以為「只是偷懶罷了」。
而最明顯的症狀是活動力突然減弱,不再愛看電視或熱衷喜歡的遊戲,甚至會突然不安而哭了起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罹患憂鬱症的兒童多半不會自動好起來,情緒的低潮更可能演變至影響較嚴重的憂鬱症[2]。
■如何知道孩子得了憂鬱症?
青少年憂鬱症症狀有時和叛逆期的行為表現很像,因此容易被忽略,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形,建議多關心孩子的狀況,並在必要時積極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1.「長時間心情不好」
負面的情緒持續好幾天都沒有改善,或是情緒起伏很大、易怒、經常哭。
2.「對事物失去興趣」
開始對以前喜歡的活動、食物等失去興趣,完全提不起勁。
3.「暴飲暴食或不吃東西」
憂鬱症有時會伴隨著暴食症及厭食症,導致孩子體重突然劇烈增加或減少。
4.「失眠或嗜睡」
壓力及情緒的影響,會使孩子開始出現失眠或嗜睡的症狀。
5.「有自殺的念頭」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不常對家人吐露心事,但如果曾經提過自殺相關的議題,要特別留意。
除了上述的5個情況之外,只要孩子出現異常情形,都要記得多關心孩子的狀況,多一點的耐心與關心都可能成為孩子的助力。
■如何幫助憂鬱症的孩子?憂鬱症陪伴者的3大原則
1.正視孩子病情,勇敢面對憂鬱症療程
首先要了解憂鬱症是一種生理疾病,一定要醫院接受醫師的診斷,遵循醫生的指示服用藥物、接受治療才能痊癒,不能因為在意社會觀感,或是害怕孩子過度依賴藥物等理由而延遲就醫。
2.先顧好自身的情緒
陪伴憂鬱症患者需要很多的耐心和時間,長時間的陪伴容易讓人疲乏,甚至產生逃避、抱怨的情緒,建議父母在情緒疲乏的時候適當休息,給自己消化情緒的時間,避免將自身情緒投射在孩子身上,必要的時候,父母也可以尋求心理醫師的協助。
3.一起尋找抵抗憂鬱的方法
除了花時間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外,也可以多安排有趣的活動,挖掘孩子的興趣,在生活中尋找能讓孩子快樂起來的方法,遠離憂鬱的情緒[3]。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研究顯示,未接受治療或者延遲治療,不僅僅對憂鬱症症狀的復原有影響,對兒童自我價值與人格發展也常造成損害,為避免惡性循環,只要一發現孩子的舉止有點奇怪或異常,一定要儘早請教有經驗的專業醫師,以免發現太晚,延誤治療[2]。
■更多的憂鬱症問題需要大家一起來關心與協助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張家銘醫師以木樓合唱團演出歌曲「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的一段值得令人反思的歌詞「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將如何度過此生」為例,說明人生短暫,許多青少年在不知道人生的意義為何前就提早結束了生命,需要大家一起來協助守護。並說明因為青少年憂鬱症大多不會告訴師長,最能協助他們的是同儕朋友。
青少年若能自我覺察情緒問題,並學習作類似「Over Blue」一樣的同儕支持者,懂得傾聽、陪伴、支持,甚至轉介,將能夠協助化解青少年憂鬱與自殺問題。Over Blue「跨越憂鬱」分享他們陪伴憂鬱症患者的經驗,說明陪伴者也需要被支持與陪伴。就像「Stand by Me」的歌詞,因為他感覺到有人「站在我這邊」,他就不會害怕,他就不會孤單。張家銘理事長提醒大家COVID-19疫情後的世界改變,更多的憂鬱症問題需要大家一起來關心與協助[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良醫健康網)早上8點,憂鬱症兒子傳來一封簡訊:「媽媽,我撐不下去了,我要走了」:https://bit.ly/3gsq6uC
∎[2]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憂鬱症簡介 > 兒童憂鬱症 > 忘記微笑的心靈」:https://bit.ly/3angbT9
∎[3] ( 台灣TMS整合治療聯盟)「青少年憂鬱症|遵守3大原則,陪伴孩子走出青春期憂鬱症」:https://bit.ly/2OcGC5W
∎[4]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關懷憂鬱症音樂會-青春不憂鬱:Z世代的情緒風暴」:https://bit.ly/2QcgyJu
➤➤照片
∎[1]
∎(早安健康)「憂鬱症只是因為「想太多嗎?」醫生說:真的不是!」:https://bit.ly/3n4LDdX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精神疾病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 #憂鬱症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衛生福利部 /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unny Huang - IBCL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寶寶厭奶正常嗎、寶寶多大開始厭奶、如何判斷寶寶厭奶、造成寶寶厭奶的5大類原因及各種應對方式、瓶餵/親餵寶寶厭奶原因與處理、如何決定補奶或不補奶、什麼是嬰兒厭食症。📢 快來訂閱我的頻道:http://bit.ly/2kttyum 本影片僅供教育使用,不能取代醫生診斷。請向醫生或其他合格醫療人員諮詢您...
厭食症門診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強迫症,我想說的其實是飲食疾患]
#那些強迫自己過食又強迫挖吐的
「強迫症定義:有反覆出現的意念或行為,例如怕髒(反覆洗手)怕胖(催吐)怕餓(進食過量),影響到個人的情緒跟生活功能,即使有意識是不正常的情況,卻無法遏止強行出現的意念以及規避此意念的對應行為。」
最近東森有一個即將開播的新節目,由羅時豐跟胡小禎主持的「今晚開讚吧」,邀請我上節目以專家的身份分享因疫情國內升溫的潔癖(強迫症)現象。
雖然我不是身心科醫師,但是焦慮相關的症狀倒是在家醫科門診看的不少。其中 #飲食疾患(暴食症跟厭食症)常常起源於減肥瘦身,有些個案是從學生時代(甚至是國小)就開始減肥,經歷節食飢餓又暴食復胖的惡性循環幾次後,變成厭食症跟暴食症的時有所聞。
個案一,是在經歷3個月左右的極低熱量(<800卡/天)節食減肥後瘦了10幾公斤,但是母親節那天破戒吃到一口蛋糕後就開始停不下來的瘋狂大吃甜食,到最後變成暴食症而去身心科就醫。
註:暴食症(Bulimia Nervosa):
(1)每週至少有兩次無法控制的暴食,在短時間(兩小時內)吃下常人無法吃下的量,且暴食當下對吃食行為有失控感。
(2)一再出現不當的補償行為以避免體重增加:如禁食、催吐、過度運動、使用瀉劑、利尿劑、灌腸等。上述暴食與清除行為,每週出現兩次以上,至少達三個月。
(3)自我價值感與體重身材形密切相關
這個完全就是「 #節食造成的暴食現象」,本來好好的一個人,因為不正確的減肥方式,造成腸道菌的破壞跟腸-腦軸 (gut-brain axis) 相關的血清素分泌失調跟反饋機制,造成憂鬱情緒跟過度進食行為。
而厭食症有一種亞型叫做「 #暴食清除型」,常常在看似體型正常但BMI過輕或體脂率相對過高的女性身上。
個案二,就是從學生時代開始減肥,對於變胖這件事有強烈恐懼,但是出社會工作後不希望同事知道自己在意身材,也害怕讓人知道自己的節食行為,所以在跟同事午間聚餐時都會吃下「過多的食物」,然後再進行去廁所挖吐的行為。除了會造成營養不良外,胃酸對食道的侵蝕跟病變也是胃癌的危險因子,個案明明知道這是不正常的行為,但已無法阻止這樣的情況。
我自己大學時代有一陣子也是有類似情況,雖然時間很短,但是也曾一餐吃掉五個麵包,然後後悔再去催吐或吃瀉藥,上網google了症狀發現是減肥的壓力造成,開始了自救的歷程,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這樣的現象。
所以我非常能夠了解飲食疾患的痛苦。而大部分社會中這樣的人,是不會去身心科就醫的,我非常高興至少她們願意鼓起勇氣來診間找我,讓我跟她們一起面對、並肩作戰,我希望讓她們知道自己不是孤獨的,在我們身上還有很多沈睡的上億隻好的微生物,都是我們的戰友,可以透過一段時間的飲食調整跟團體治療,補足飲食疾患造成的營養不良,改善失衡的菌相,是從一切的根本—-腸道,開始重建自己跟食物的關係。
不要害怕吃下去的食物,吃多少壞的,我們就來補多少好的,人生不用完美,飲食也是一樣,生態系是個互相制衡、相輔相成的概念,只要好的永遠超過壞的,我們就會慢慢往更健康的方向前進。
每個人身上好的微生物🦠都有牠的儲備量,就像人類還未被開發的腦容量一樣,永遠有機會激發出來,現在開始調整飲食,永遠不嫌晚,一起加油💪
#圖文不符來個潔癖主題的大合照
#潔癖救台灣 #強迫症 #飲食疾患 #暴食症 #厭食症
厭食症門診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反覆復胖的PTSD,恐造成飲食疾患]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一般是用在親身經歷身心靈創傷,或親眼目睹極大壓力事件後所引起,在瀕臨類似情境或甚至平時會引發強烈痛苦、恐懼、無助感、或威脅到自身的完整性跟認知,影響到正常的生活跟情緒。
很多人的過去,在經歷了不正確的減肥手段後,代謝跟腸道菌相因為變得更差,而產生 #一停止減肥 #稍一正常吃回以前的飲食 #稍一吃澱粉,體重就會快速反彈或增加的現象。
因為「快速復胖」的反覆經驗烙印在腦海,於是他們便對正常飲食有了恐懼感,變成不敢吃—>厭食—>壓抑太久—>暴食—>體重飆升—>罪惡感跟恐懼—>再節食的惡性循環。
我看過許多用節食或挨餓的方式減肥的人,到最後,「挨餓」這件事會變成她們心中最深的恐懼,每次一想到飲食控制,身體跟大腦就會反射性的開始害怕,害怕「餓的感覺」,而那種感覺我也經歷過所以我懂,這亦是很多暴食的源頭,很多人壓抑到最後變成「一吃東西就停不下來」。
再來就是被教導「挨餓就表示在瘦」的錯誤觀念,所以對於「吃飽吃夠」這件事有 #不適切的罪惡感,有些人症狀嚴重到後來「害怕一吃東西就會變胖」「永遠害怕自己吃得太多」的厭食症。
這樣的人,在我的門診要花很多時間,讓她們了解, #我們離餓的距離越遠越好
#不讓身體飢餓才能給身體安全感
#不餓的人脂肪燃燒得更順暢,還有
#正確的減脂手段不會讓妳復胖,應該是越來越有吃的本錢跟更好的代謝力。
很多在我這裡飲控的人都會反映「王醫師,這樣吃太飽了,可不可以少吃一餐?」,也有人會小心翼翼地問「這樣會不會吃太多了瘦不下來?」,我都會給予肯定答案:「脂肪的堆積是營養不夠的關係,無關熱量,真正的飽足是從微生物層次開始傳遞到大腦的訊號,把之前被餓死的好菌們養起來,增加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妳就會越吃越瘦!」
甚至要反覆提醒:「一旦有餓的感覺,瘦體素就不會活化,脂肪會離不開喔!」
這樣的「復胖PTSD」學員,都需要很長時間去做「身心復健」,怎麼復健呢?不只是告訴她放下焦慮而已,更要請她在一次次的「放縱日」中去親身體驗大餐完後,體重並未變化太大的安心感,就會讓PTSD的症狀越來越改善😊
謝謝留言的學員,每次聽到這些「害怕復胖」的故事就會覺得很心疼,投入的時間跟金錢最終歸零真的會讓人很受挫,希望我們都能擁有越來越健康、維持身體正常代謝不囤積的腸道菌相,永別復胖😊
#不用害怕偶爾的聚餐或放縱體重就飆升
#維持腸道菌相的生態平衡是一輩子的事
#讓復胖的恐懼徹底離開
厭食症門診 在 Sunny Huang - IBCL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寶寶厭奶正常嗎、寶寶多大開始厭奶、如何判斷寶寶厭奶、造成寶寶厭奶的5大類原因及各種應對方式、瓶餵/親餵寶寶厭奶原因與處理、如何決定補奶或不補奶、什麼是嬰兒厭食症。📢 快來訂閱我的頻道:http://bit.ly/2kttyum
本影片僅供教育使用,不能取代醫生診斷。請向醫生或其他合格醫療人員諮詢您的病情。
立即預約「 Sunny老師線上泌乳門診哺育諮詢 」
無論妳在國內或海外,透過線上視訊互動方式諮詢(Video Chat),讓Sunny老師即時專業輔導,解決妳遇到的母乳哺育問題!預約視訊諮詢服務:https://forms.gle/AphbHvtcv5Y2Rr4EA
Sunny老師的Amazon Store (推薦清單不定期更新) https://www.amazon.com/shop/sunnyhuang-ibclc
「寶寶脹氣該怎麼辦」影片連結:https://youtu.be/bf4VLZ9HLUY
「寶寶溢奶/吐奶/反酸/胃食道逆流的護理及預防」影片連結:https://youtu.be/8xyE1WWBiI4
「寶寶長牙痛該怎麼辦」影片連結:https://youtu.be/vT2pDZ9OpR0
「如何安撫哭鬧不停的寶寶」影片連結:https://youtu.be/JNEGnF8JqoA
「寶寶5種方法Tummy Time」影片連結:https://youtu.be/IQ5LtZ02g_E
「如何透過遊戲引導0-6個月寶寶健全發展」影片連結:https://youtu.be/ByB6KB1Ef0o
「最適合母乳寶寶使用的瓶餵方式控速瓶餵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MAisn6NxR3A
「0-3個月的寶寶應該喝多少奶」影片連結:https://youtu.be/sqVDtHypnMo
「5種常見哺乳姿勢」影片連結:https://youtu.be/XjyME87gsFw
「如何建立寶寶健康作息 Ep.1」影片連結:https://youtu.be/9y_-9wDbK20
Sunny老師簡介: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
Lamaze拉梅茲國際認證生育講師LCCE
DONA國際認證分娩陪產暨產後照護DOULA
美國紅十字會認證成人嬰幼兒急救、心肺復甦術、自動電擊器講師
廣告利益揭露:透過鏈接產生之符合的購買行為,我們可能會獲得合作網站提供之廣告佣金。
#寶寶厭奶該怎麼辦 #厭奶期 #Sunny母乳餵養
厭食症門診 在 厭食症、暴食症、狂食症?正確認識飲食疾患,告別身材焦慮 的推薦與評價
... 胖就是厭食症嗎?1:41 不想吃東西就是厭食症嗎?2:21 去吃吃到飽吃很多算是暴食症嗎?2:57 狂食症跟暴食症有 ... 5:27 飲食疾患這個門診多久了? ... <看更多>
厭食症門診 在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 陳冠宇醫師評述「親愛的厭食症」影片已經 ... 的推薦與評價
您好,建議您可以來電預約陳冠宇醫師的門診唷!電話是(02)2506-9169,謝謝! 2 年 檢舉.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