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業案主的不純粹心理治療】
.
● 前言:
沒有寫一篇文章說不清楚的事情,如果有,就寫兩篇,兩篇寫不清楚,就寫三篇,以此類推。上一篇文章「心理師,你有接受心理治療嗎?」主要是在論述當人們用「是否接受過心理治療」來做為評估心理治療師時,會造成的限制與不合理之處。這篇我想要討論的是心理治療專業案主自身接受心理治療的動機目的與其衍伸出的界線議題。
.
● 「心理專業案主」與「不純粹心理治療」
.
心理專業案主,簡稱「專業案主」。主要是用以指稱在心理治療中本身具有心理專業背景或是具備或正在學習心理治療 / 諮商 / 輔導 相關知識的心理治療個案,他有可能是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身心科醫師,也有可能是社工專業人員、社工師、輔導老師等。與一般非專業案主不同的是,他們前來接受心理治療,有很多時候並不是純粹想要解決身心困擾,有些人甚至是自覺沒有身心困擾,而他們接受心理治療是有其他目的和意義,尤其是前三者(心理治療師)。也因此,我稱這樣的心理治療為「不純粹心理治療」。
因著這樣的不純粹心理治療,可能會讓專業案主在接受心理治療的目的與其衍伸出來的各種界線,有著各種不同的情況與排列組合。
.
● 統整一下,心理治療師接受心理治療,有以下幾種可能的目的:
A. 體驗:知道什麼是心理治療過程、了解案主感受。主要有可能發生在心理相關課程,也有可能是案主自身想要了解體驗。
B. 治療:處理個人議題、身心困擾、心理疾患。
C. 學習:學習典範、模仿資深專業者。
D. 傳承:部份專業社群期待學習者經由心理治療向資深者學習。
E. 門檻:課程、系所、專業社群的門檻。其背後原因可能是前四者。
F. 其他:例如,名牌爸媽效應。(案主希望自己接受具權威性心理治療師的心理治療,獲得該治療師的肯定與某種層面的傳承。) 或其他。
.
這些原因有可能是單一的,也可能是複合。就像你到手搖飲料店,可以點純茶,也可點珍波椰奶茶(珍珠+波霸+椰果+牛奶+紅茶)。當然,和買手搖飲料不同的是,這些所謂的「目的」也有可能在治療過程中有著滾動式的修正(就像我們的108課綱一樣(?))。因著不純粹,可能會造成不同的人對於自己接受心理治療有著不同的想像與理解。
.
身為心理動力取向心理治療的學習者,我從開始學習心理治療的時候,就不斷有師長表達期待學生接受心理治療,無論是有心理治療督導把督生接受心理治療當作接受他個別督導的必要條件,還是在會議場合聽到某前輩說,所有實習心理師都應當要接受個別心理治療,但又表示如果這樣硬性要求,一定會遭受批評。又或是另一位師長在課堂上大力推薦個別心理治療給研究生,表示每個人都需要個別心理治療,認為學校心輔所應該要規定碩三全職實習之前都要接受過一定次數的心理治療 (雖然這位師長不是走動力的)。
.
●「以人為器」的雙重性:心理治療師是自己,也是工具。
.
心理治療師(心理師、身心科醫師) 如果接受心理治療是接受「治療」,這是醫療行為,是個人隱私。它的目的照理說是為了要處理與面對心理治療師個人自身的身心困擾與心理議題。
.
心理工作者或心理治療師,是一個「以人為器」的行業。就讀心理相關系所時,有些師長會教導:作為一位心理工作者,你應該或說有義務要去梳理自己、透過回顧自己過去的成長經驗,了解過去的(早年)經驗如何影響著現在你的日常言行,更重要的是它如何影響著你的心理專業工作表現。這也是為什麼,大學諮心系部份課程中,課程教師會出許多強調自我省思的報告,目的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來促進學生自我理解。
.
的確,不可否認,每個人會選擇什麼系所就讀與從事何種職業,與他的成長與學習背景不會沒有關聯。有部份學生之所以會選擇就讀心理相關系所的原因,是自己過去成長過程中(曾經)經歷身心困擾或心理議題,但這並不是全部的人都如此。需要不斷的強調的是,學習心理學與學習心理治療,並無法取代自己接受心理治療,無論是口語治療還是藥物治療,這是兩件事情。
.
但在廣義的心理動力取向心理治療的觀點中,認為「每個人都有個人議題」,因此心理治療師作為心理治療工作者,在「以人為器」的大前提下,理所應當對於自己的心理狀態與情緒穩定度有較高的標準與要求,因此需要接受心理治療。這不僅僅是為了心理治療師自己的身心健康,更是是為了維持心理治療的工作品質。當心理治療師內在有比較大的空間可以涵容案主,你心理治療工作也會比較順利,比較不容易行動化。
.
( 溫馨提醒: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心理治療學派或所有心理治療師都抱持此種觀點。)
.
那麼,問題來了。
.
●心理專業案主的心理治療,屬於隱私還是公眾?
.
如果我的觀點是,心理工作者接受心理治療是屬於個人治療,是隱私的,而(準)心理工作者的訓練與教育是屬於公眾的。那麼,心理治療可以同時是(隱私的)個人治療與(公眾的)訓練教育嗎?還是因為心理治療是以人為器,所以(準)心理治療師所接受的「心理治療」也要被視為是公眾的呢?講到這裡,或許有人開始感到困惑。但嚴格來說,這議題會從學習心理治療開始,就以各種隱晦、困難被指認的方式存在著。不過沒有關係,我們可以盡可能地把它想清楚。
.
● 如果我們更細緻區分哪些算隱私,可以列出以下五點來討論,這五點我會以我個人主觀認為的隱私程度作為排列順序,最隱私的為5.,輕微隱私的為1.:
.
1. 接受心理治療這件事情
2. 接受心理治療的次數、期間、長期還是短期
3. 接受心理治療的地點、哪間心理機構
4. 接受哪位心理治療師(心理師或身心科醫師)的心理治療
5. 心理治療的內容 (這若非案主同意揭露或本人揭露,是違反治療倫理的)
.
工作時曾看過實習心理師把自己接受心理治療的經驗與心得寫進履歷中(1. 5則用簡短與隱晦的方式呈現)。也曾聽聞有心理師資深前輩建議學生應徵某單位時,督生自己的心理治療師全名寫進履歷中(1.3.4)。又或是曾聽到其他同儕分享,參加某個專業社群的面試時,面試者直接問他,他是否有接受長期心理治療?如果有,那治療師是誰(1. 2. 3. 4. )。每個人對於心理治療的界線、隱私與敏感度不同,雖然我不太清楚其他人對於這樣經驗的感受為何,但我內心有著不小的震盪。
.
● 回歸到自己身上。如果這件事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別,我想大家可以思考的兩個問題是:
.
第一,你可以接受哪幾點被揭露,你的底線在哪裡,上述的1.2.3.4.哪一項被揭露,或被迫揭露會讓你感到被冒犯或不舒服。每個人對於隱私與界線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對於接受心理治療的目的也不見得是一樣的。某些心理治療界的前輩、資深心理治療師認為,這些事情沒有什麼好不能被討論的,「接受心理治療的(準)心理師」是很好的事情。也可能有些人認為心理治療師接受心理治療是一種訓練,在這樣的脈絡下,他當然可以問你是接受誰的「訓練」(治療)。
有些學校或訓練單位甚至是在制度上的要求每位準心理師需要接受心理治療。把接受心理治療視為訓練的一環。學習者被要求提出接受心理治療的證明。你如果要就讀這些校系或加入某些訓練,或是選修某些課程,就必須要放棄某種程度的隱私。
.
第二,如果你是一位(準)心理師,你是否會為了上某些課程,接受某些訓練,或是機構,或是校系的要求,而改變你對於自己心理治療界線的看法,你會願意退讓一些界線標準來滿足這些專業訓練的要求,師長的期待,校系的規定。或是,你選擇別條路走?
.
另一個部分是,訓練單位、校系、師長也需要對於學生、受訓者接受心理治療的必要性給予充分、明確且合理的說明。另一個重點是,這些校系、單位、師長有必要在事前就告知他們對於學習者有這樣的期待與要求,這樣的知情同意,也才符合倫理。最好在簡章上(或初談時)就說明清楚。
.
之所以我需要花這樣大的篇幅去說明不純粹心理治療的目的與意義,是希望可以帶到後面對於專業案主心理治療界線的討論。
.
● 身為(準)心理治療師的你,接受(不純粹的)心理治療是「前台」還是「後台」?
.
我以社會學家高夫曼的「戲劇理論」來看,每個人在社會中的言行舉止都想是在演一場戲,每個人都在扮演一種社會角色,「前台」是演戲的地方,而「後台」是人們可以卸下個人社會角色,把自己內在的感受與想法表達出來的地方,例如:你可以看到在電話中,和客戶輕聲細語,安撫對方情緒的同事,在掛上電話立刻飆罵。這一點也不違和,因為電話中的同事是在扮演好他職場上公司員工的角色,這是「前台」,掛上電話,鬆了口氣,把自己心中的不滿與委屈宣洩出來,那是在「後台」。不過這個前提是,辦公室的氛圍有足夠的安全。讓這位同事願意表達出來。在好的工作氛圍中,其他同事會給予支持與安慰,但若工作氛圍不好,同事間爾虞我詐,這位同事的飆罵就有可能讓他陷入不好的評價,甚至落人把柄。
.
如果心理治療對於案主而言是他的「後台」,他在後台被鼓勵自由的聯想,被允許自由的思考與感受,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免於被評價、被取笑、被攻擊,這個環境是足夠安全的。如果今天心理治療不是純粹心理治療,還有訓練、教育的目的與意義在,這樣的狀況下,心理治療師(心理師或身心科醫師)之於專業案主來說不只是心理治療師,還可能是某種典範,甚至是教師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專業案主還能把心理治療當「後台」,好好的自由聯想嗎?還是他要把心理治療當成一種「前台」,要展現出「好案主」的樣貌,要表現出良好的教養、深度的思考、優秀的言語,壓抑心中對於治療師的攻擊或負向感受,好得到心理治療師的肯定,尤其當心理治療師對案主或是專業領域來說具有某方面的權威性。抑或是,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把大量的焦點放在心理治療師身上,努力地向治療師學習,而忘記了自己是來「治療」的。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
我們也可以說即便是非專業案主,上述狀況也會發生。 心理治療師之於案主來說都可以是一種模範,提供了一種思考的方式或是可能,並將之類化於日常生活中。但對於專業案主來說,這樣的類化與學習多少會影響他的心理專業工作。而這也是心理治療對於專業案主來說的多重性。到底在治療,還是受訓,或是我們可以說是多重目的性,訓練與治療可以在兩者均不受損的狀態下被執行嗎?我提出這個疑問,也期待大家可以思考。雖然這個議題對於每個人來說可能都有不同的見解。
.
● 心理治療中的依附關係與權力、界線
.
若是走動力取向的長期心理治療,我們很困難不談到治療關係中的依附,動力取向的長期心理治療也會有因人而異,且程度不等的「退化」與「移情」。在這樣的狀況下,心理治療是否是足夠安全的,界線是否是穩固的,心理治療師是否是有足夠的能力去涵容案主,而不會因為內在的焦慮而行動化。這樣的行動化有可能是因為治療師擔心自己無法在治療關係中成為夠好的照顧者,或是個人的自戀特質,而給予案主治療室外的益處。也有可能是治療師因為治療關係中,個人的焦慮或憤怒,把治療內容、治療關係透露給治療室外的他人,也或者發生其他各式各樣不同的狀況。
.
因此,案主在治療關係中必然冒著某種程度的「風險」和「誘惑」,而專業案主更是如此,因為這位坐在你對面的心理治療師,出了治療室這個空間就是同業、是前輩(資深)心理治療師,甚至有可能是某某人的某某人(心理專業圈就是這樣小,小到隨便轉個身都有可能撞到認識的人(這是譬喻))。
.
無論我們稱這是「心理治療關係」、還是治療室中的「依附關係」、「移情關係」,都無法避免權力與界線的議題。專業案主的個別治療對於專業案主來說提供了一個強烈的個人經驗的可能、學習某種典範( 就算是負向的經驗或遇到沒倫理的治療師都可以帶給我們反思 ) 。
.
但需要注意的是「強制心理治療」這件事情所帶來的限制,也就是為什麼我並不支持鼓吹案主將「治療師是否(曾)接受個人心理治療」作為評估心理治療師的一個項目。當我們將心理治療作為強制,而忽略每個人的差異,那就有可能造成壓迫,有可能為了交「證明」(準)心理工作者只是花錢花時間坐在案主的位置上,沉默個幾次好交證明。又或是假裝扮演一個好案主,而非真正有在投入在心理治療當中。當我們期待案主在心理治療過程中,可以自由,那麼(準)心理治療師強制性的心理治療,就無法掩飾其弔詭的成份。
.
● 結語:
將不純粹心理治療中的矛盾與弔詭性提出來討論,目的是期待可以有更清晰的思考,另一部份是當(準)心理師在接受心理治療前,有更細緻的思考與討論,那麼,我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首先,知道自己怎麼想、自己的期待為何,有機會向自己的治療師討論,找一個對於關係和界線有共識的心理治療師。需要提醒的是,謹慎戒備對那些不尊重你界線,或老是冒犯你界線的同儕與師長。以上討論,謝謝願意閱讀完這樣落落長文章的你。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童軍廣播人才培訓營第三梯(學員受訓心得與未來主持計劃) 1、 李岱叡,台北市第289團楓之鷹童軍聯盟,羅浮童軍 繼第二梯次的下半場訓練,這次我是真正從頭到尾好好的上課,我覺得我真的學到了很多。 一開始的正音練習,明珊老師先是說明了發生的原理和中文的混淆字以外 還敎我們練習那些咬字的方法跟技...
受訓心得報告 在 葉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
接下了一個公益活動,
是在十二月的某個周日,
要去家扶的單位,給單親媽媽演講。
題目很自由,
就是談談當母親的感受,
給需要幫助的媽媽打氣與支持。
我為了這個傷了一陣子腦筋,
到底要說什麼?要怎麼說?她們為什麼要來聽?
有一天在廁所裡刷牙,
好像有人在腦子裡說了一句話那樣,
突然閃過一個很確定的念頭,
腦子裡的那句話是:你不要高談闊論就好。
我想這就是關鍵字,
保持真誠,不要高談闊論。
關於當媽媽這件事,
我根本就很不專業,涉獵也不廣,
仔細想想我其實更像一個邊緣人,
很多時候都按照自己以為的方法去做,
還經常自以為有趣搞砸了很多事情。
我在想,
不如就把過去作過跟做錯的實情都一一說出來,
如果內容能讓現場的單親媽媽,
覺得奇妙,實用,搏君一笑,
那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2.
先講講還沒有當媽媽之前,我的回憶。
學生時期,大概是我人生目標最明確的時候。
大學的時候,我很認真讀書,考試,
一心一意想要成為一個被社會所肯定的青年才俊。
(現在還有人會用青年才俊這個詞彙嗎?)
出社會的第一份實習是在顧問公司工作,
當時要做一份關於速食產業的調查報告,
有些數字我不知道怎麼取得,
就去坐在漢堡王裡面數人頭,
數了一個禮拜。
後來,一個跟我同組的很漂亮的女生,
發現我天天都去漢堡王,
她說,嗯,我好像有認識的人可以問.....
我就坐在旁邊,
看她打一通電話,
就拿到好多數字跟資訊。
那時候我覺得她好有辦法,好羨慕。
那個女生是我的偶像,
英文講得很好,家世好,
頭髮也很長很漂亮,
我就是亂糟糟的,
經常感到有點自卑。
大家可能會想,
這樣的女生應該心腸很壞吧?
結果完全不是喔,
後來我們一起競爭一個職位的時候,
她還買了一本國外面試的書給我,
是顧問公司會出的考古題。
我到現在都記得,
她到我家樓下拿那本書給我,
然後坐上高級轎車離開的樣子。
我想說,
天啊我是要怎樣追得上那樣的人?
3.
接著我去了另一間民生消費品的公司,
老闆是外國人。
那些年受到很好的照顧,
第一次出國受訓的時候,
住了一家五星級飯店,
有枕頭車推到房間來,
我不知道怎麼挑,
服務人員就多給我好幾個枕頭,
我為了這個高興得在床上跳。
(不過後來整晚都在寫報告,好像沒有享受到什麼。)
幾年後,
我進了網路公司當業務,
我也是很像鄉巴佬。
我還被廣告代理商笑過,
因為我打電話給對方說,
我業績這個月做不到,
你能不能給我一點訂單?
在電話的另一頭,
她說: 天啊你這個開場白太特別了......
#還好這個世界對我很好
#總是有人特別照顧鄉巴佬
4.
話題拉回當媽媽這件事。
我覺得媽媽們會覺得當母親很辛苦,
有一個原因是社會認為媽媽這個角色,
如果沒有盡力做到極致是一種過錯。
社會大眾沒有想過,
媽媽是一個九個月後就突然成立的身分,
每個女人的起點不同,
而且也沒有考古題可以參考。
(更不要說,就算有考古題也要知道要去哪裡買,我當時就完全不知道......)
因此我這幾年的心得是,
當媽媽這條路,
是很像一種猜數字遊戲,
要漸漸縮小範圍去逼近答案的過程,
一次就猜中的人,
也應該能明白,
有時候有的人運氣不好的時候,
需要猜很多次。
5.
在網路上,
讀了一些關於單親媽媽的資料--
單親媽媽的困境,其中包含了「獨自一人擔任家中的經濟支柱」、「因為要獨力照顧孩子,造成工作不穩 定」、「單親家庭幾乎等於弱勢家庭,近七成月收入不到$25000」、「要面對社會的刻板印象」、「單親媽媽被迫放棄追求自身的幸福」......
這些問題都很龐大,
尤其是牽涉到經濟能力,
身不由己的感覺非常沉重,
會讓人無力去創造一些試圖改變人生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演講主軸決定好了,
既然在真實世界裡,重塑人生是那麼難的一件事,
不如就先以"成為一個自由的母親,活下來!!"的這個方向去走走看。
我的感覺是,
你只能誠實的面對這個人生,
球來就打,別無選擇。
保持自由的心境,
不要頂著別人的版本或標準。
一定會有害怕的時候,
害怕的時候就抬頭說老天啊我快要嚇死了。
(我經常打開窗對著天空說這句話)
一定也會有羨慕別人的時候,
像是有的媽媽很會煮飯,
有的媽媽會打毛線,
更不要說有的媽媽生了比我還多的孩子,
但不知道為什麼還是很瘦......
這個時候也只能說她長得好美,
腦子好身材好人又善良,
好吧現在我來看看,
我這個人實際可以怎麼做。
(或是再抬頭幾次說老天啊我快要嚇死了)
6.
真抱歉好像又高談闊論了幾句,
面對一些正在看文章,
或是演講場上的單親媽媽,
我只想用剛剛那些例子說明--
生為一個人,
放不下過去是正常的,
羨慕別人是正常的,
犯錯,受傷,無路可退的經歷,
也都是偶而會發生的。
人不用時時很風光,
不需要永遠很勇敢的扮演母親這個角色,
說到底,
大部分的時間裡,
人生根本沒有答案,
所以在許多問題面前,
無論那些問題有多少或是有多大,
你是自由的。
最後,
以一個我曾經看過的籃球的紀錄片作為結束,
裡面有個籃球員這樣說:
"要長期當一個運動員,
你必須要能分辨什麼是痛苦(Pain),
什麼是受傷(Hurt)。"
"痛苦是常常有的,
要當運動員,
就不能因為怕痛就放棄,
不過如果你受傷了,
那一刻要知道立刻停下來,
你停下來,
是因為你必須懂得保護自己。"
這段話幫了我很多,
我也想把這段話留在這裡。
後記:
謝謝蘭蔻舉辦的【Write her future共寫未來】公益計畫,與家扶基金會合作,透過實際捐款、公益保養彩妝 講座,為提升弱勢媽媽就職力盡一份心,我很榮幸可以一起參與這個公益活動,歡迎大家點選下方網址觀看單親媽媽的影片故事,並於影片貼文下方按讚+留言,每一個留言,蘭蔻將捐款10元。
網址: https://reurl.cc/0O8zel
#蘭蔻與你共寫未來 #WriteHerFutureTW
#Lancome #LancomeTW
受訓心得報告 在 Servus Belles Abenteuer in Deutschland 小貝德國冒險求生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odcast推薦跟最近工作心得]
#如果你有看我上篇換日線這篇應該算是番外篇
最近好像有一點久沒有上來靠北工作了,其實主要是最近滿順風順水的。
我老闆放假三週,三週我幾乎是Hold住全場,這週跟他過進度的時候,他也很驚訝事情進展的很快。
#其實滿多是被大哥你拖著的
當然因為他回歸,我從上週到本週每天幾乎都是開不完的會,最誇張是有一天,早上9點到下午5點。 幾乎被會議塞滿~
今天在大會報告的時候,因為老闆去受訓,所以由我來報告,我就一個一個的報告,大老闆對我還滿滿意的,除了展示成果以外,還有提出策略跟建議。 另外還展現了數據,證明我們現在在幹嘛改進樂多少跟之後要幹嘛,還有提出未來目標。
還有目前很多營運規章規範,也開始慢慢整建,希望能夠提升效率跟流程。
我老闆是一個工程出身的,所以他對於數字營運觀念不怎麼好,在跟他合作過程當中,我後來發現直接「畫給他看」或直接「做給他看」,他就會閉嘴了。 也因為這樣他有時候會看輕我們這種純商人士,直到他發現我在幫他處理這一些東西很強的時候才慢慢改觀。
之前他常常靠北我德文寫得不正統,到現在我可以獨立跟人用德文郵件、文件往來,也沒有辣漆跟有任何問題,他就放手讓我自己做了。 當然,完全沒有任何delay~
至於,前一陣子我本來有幫一個同事分析數字,因為他的報告沒人看的懂,然後我跟他約的會沒來,他自己開一局會,他居然在會議上砲我。
甘霖老師! 這個舉動徹底把我惱怒,本來要做球給他的我也不忍了,直接卯起來自己弄,這件事情我弄了一點小技巧,演變成為跟我們商業夥伴一起研究,成為一個跨部門、跨單位的團隊,共同解決這個問題在會議上,大家才知道他的資料有多亂.....。今天在會議上,也讓那個砲我的同事來參加,讓他知道甚麼是專業的會議,我們真的有在做事,請他閉嘴,也終於把所有的問題一一釐清、疏理開來。
#shutthefuckup
總之,下週我要放假了,太久沒放假甚至同事都問我,幹嘛不休假! 但你知道,放假之前總是特別忙,也很擔心有讀不完的信、回來有處理不完的事情。
但儘管如此還是要休個假,讓我自己輕鬆一點,可以喘口氣。 😌
#還有要想一想工作一年了要怎麼談績效加薪升官
對! 工作快一年了!
想到一年前,我今天就想推你們兩集CAREhER 的Podcast:
1. EP28: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1iVXr2eySsywmSPMST8Zf?si=2A1Vu_yiROGZi7xajdl7Fw
2. EP35: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28vmpaiiVq44pytRVVAujJ?si=kZb59ZvhRV-RNRZkdip8iQ
我今天第一次聽,挑了這兩集,第一個28是講在日本工作的女性。 我下週有紅挑幾個關於日本不錯的節目來講,但你們可以先聽。
#糾正一下工具機不是工地機器
但我要重點要主講的是EP35 台中精機二代回家接班的是,我覺得我們背景很像,因為我們都是台中人,我爸爸也是白手起家創立公司,也在工具機產業,他也是家中老大。 我們都在外商汽車產業工作過。
比較不一樣的是,他家比我家有錢很多,高中就出國了,我則是在台灣讀書。
前面講到一年前,去年這時候我正在重新求職。
想一想,在德國求職可能比我在台灣求職多,實習一次、2018年一次、2019年一次。
台灣好像就兩次,大學畢業跟研究所畢業。
18-19年重新求職原因沒有什麼,有一直追蹤我的粉絲都知道,那時候我父親身體狀況很差,原本我是要回家接班的,當時跟先生結婚有一部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不是他貪圖我錢
所以婚後我一週就飛回台灣了,那段時間正準備開始熟悉家中業務,因為我也不是理工科出身,對於機械也不懂,所有一切重頭來。 自己開始Google 慢慢學,什麼平行度、垂直度,圖面的記號都是我沒摸過的。 我爸那時已經不能講話了,精神也不好,很多時候也沒辦法教我太多,但我問他就會直接畫給我看。
我覺得我不算笨,很快一些基本觀念就能上手,機台裡程式碼也看得懂一些。
之後因為簽證就回來辦理,反正後來圈圈叉叉點點點,我毅然決然放棄離開,這件事情成為我過不去的一個崁,所以我跟家裡關係也不怎麼好。
事情過了一年,我還是放不下這件事情,倒不是我愛錢愛財愛權,而是這個公司陪我長大,也是我爸最看重的事情,到生前最後一刻都還在掛念,希望把他做得更好就是了。 反正我心裡有很多無奈,也很討厭性別傳統的囹圄,但就這樣吧~🥱
我以前的老闆跟我說「我自己有能力可以在德國重來然後建立自己的生活」,這句話給我很大的力量,所以去年這時候一切重來,當然那時候很煩、那時候我爸身體又更不好,心裡壓力加劇300倍。
總之,我是真的一切都重來了,公司也沒我的事,好不好不用去想,會有別人去處理,換個角度想我也少了一個擔憂的事情,而且如果真的帶我老公一起回去或是兩個人繼續分離,今年有可能因為疫情,我都看不到我先生。 轉念以後,把這個怒氣跟無奈轉成力量,現在自己做Podcast這個節目像是一個我們自己的品牌,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說這麼多,我只是想說這一集活生生闡述了家族中接班的現象,滿真實的! 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還有傳產外商的種種差異,我覺得很有趣。 我聽她在描述,我在想如果是我我現在應該也是大刀闊斧的在進行改制,只是現在是在幫別人的公司進行改制,不是父親留下來的。
說到底化肚爛為力量,因為那段時間的學習間接幫助了我目前工作,也認識了另一個產業,同時知道怎麼跟機械工程師對話。 這個過程,我意識到我再也不要被公司名氣綁架,反而要做自己的品牌。 一年了,我希望可以打破這個性別框架,在公司有自己的一塊田地,之後打算在做別的不一樣的事情,跟我爸一樣白手起家。
有一句話跟你們分享,我爸說的「做工沒有出頭,做主才能出頭。」(請以台語發音)
所以呢! 希望我們都能做自己的主,當自己的CEO,不要只做工。 ❤️
#早上開車聽完有感而發
#工具機今年滿慘的
#看那些圖面滿有趣的
#因為這樣現在公司圖面我也看得懂
#然後我老闆就無法靠北靠木
#我不會被當作細漢仔或者妹啊
#我他媽的恨透傳統性別價值凸
受訓心得報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童軍廣播人才培訓營第三梯(學員受訓心得與未來主持計劃)
1、 李岱叡,台北市第289團楓之鷹童軍聯盟,羅浮童軍
繼第二梯次的下半場訓練,這次我是真正從頭到尾好好的上課,我覺得我真的學到了很多。
一開始的正音練習,明珊老師先是說明了發生的原理和中文的混淆字以外
還敎我們練習那些咬字的方法跟技巧,本來我覺得那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聽到大家唸完一輪之後,我發現大家的咬字跟聲音真的都不太一樣。接下來是唸繞口令以及文章,我才了解到原來不論是唸一段文章或是繞口令都需要帶有節奏跟情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發現。
另外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課程是由國輝團長所上的課程,從國輝團長身上我聽到了許多沒聽過的觀念和觀點,包括做人應有的態度,以及說話的藝術。在了解主持人應該具備的專業技巧後,讓我有了新的反思:不只是當主持人的時候,,這些技巧即使是平時與人對話時也非常適用,更不禁想說如果大家可以
把主持的技巧實際運用在真實生活上,那人與人之間是否會有更好的關係以及尊重。
下午的課程大致跟第二梯次的差不多,但是溫故的同時還是可以知新,不但重新聽了一次海報的設計和製作,還又聽到了很多新的概念。之後的「快樂玩童軍」節目的起源與發展。讓我再一次的感受到了基銘團長對童軍的熱情以及他將童軍與廣播的完美結合,也真的很感謝基銘團長將童軍融入廣播將童軍發揚出去,並也期待這個節目未來的發展。
最後的實際廣播錄製,我與我同團的夥伴一起搭檔,由於是第二次錄音,心情也稍微放鬆了許多自己覺得表現也比上一次好很多,只是在講話時的壟詞贅字還是偏多,之後要慢慢修正。
總之,這兩次的經驗讓我學到了很多,也謝謝基銘團長給我們這樣的機會和環境,這真的是一個令人難忘的體驗。
2、 陳煥文,台北市第289團楓之鷹童軍聯盟,羅浮童軍
這次很榮幸可以到漢聲電台參與實習的錄音作業,因為我目前就讀是傳播相關科系(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所以對這項實習可以說是相當寶貴的經驗。從早上的發音訓練,讓我對廣播只有"聲音"這件事,重新的認識了,接著在聯想遊戲,讓我知道訴說一件事,並不只有表面,重點是在背後的那層涵意上,讓聽眾可以知道為何要講這件事。而在下午的課程上,讓我更熟悉了PPT簡報的製作及運用,雖然平常在大學中報告都有使用,但這麼詳細的學習到是頭一次。在漢聲的歷史上,讓我驚豔,漢聲對廣播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貢獻,雖然如今廣播收聽人數下降,但我也希望透過漢聲的協助創造更好的節目,盡自己的一份心力,而在下午的實錄和剪接,雖然有相關經驗,但利用更好的器材和設備,也讓質有所提升,更加強我想在漢聲錄製一段好節目的想法,感謝漢聲電台「快樂玩童軍」願意給我這樣的一個學習機會,期待未來能創造優質的廣播節目。
如有活動需要報導採訪,任何問題洽詢,以下三個粉絲頁,均可連絡!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李基銘主持人mail: a0986650006@gmail.com
受訓心得報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童軍廣播人才培訓營第三梯(學員受訓心得與未來主持計劃)
1、 董妙琴,台北市第44團信義國小幼女童軍團,服務員
非常感謝「快樂玩童軍」節目主持人李基銘和漢聲電台給予的這個機會,得以參與快樂玩童軍外語主持人的培訓課程。
當天培訓的課程是緊湊又精采。呂明珊主持人的課程終於讓我學會中文應該如何正確的發音,尤其是發卷舌和沒卷舌的音時的嘴形應如何讓我一解困擾已久的中文發音問題。明珊姐也現場示範了精采的繞口令和文章朗讀,文章朗讀的示範真讓人身處在現場廣播中的感覺,如沐春風,也讓我從中學到優美文章閱讀該有的節奏和音調。
王國輝團長的課程讓我們學習到如何去對受訪者問問題,如何去發掘出想要的答案,尤其是如何去開始與對方的談話。 Robert團長的課程則讓我大開眼界,原來Power Point 也可以做出專業的海報啊!!海報的分享讓我們看到海報的呈現方式很多種,顏色字體排版都會影響一個海報的易讀易懂與美感。Rex團長的分享則讓我看到一個做海報者的用心,如何讓海報更加吸引人。而主持人的分享讓我感動於他對童軍運動的推廣,他認真的策劃,用心的安排,真讓人要給N個讚!!當天的參觀,讓我們對漢聲電台以及廣播有更深入的了解。非常感謝各課程的主持人花時間準備,做無私的分享,一連串課程下來真的是收益匪淺。
每天聽廣播,沒有特別感覺,等開始輪流上場進錄音室時才意識到了緊張,尤其在錄音室內面對麥克風看著前方碼表不停地跑動時就會緊張得腦子一片亂,蹦不出話一樣。而且,事先的準備雖然很重要,但這次初體驗更讓我明白臨場的應變更是重要,因為即使跟對方大概套好訪問的內容,但很有可能對方在正式訪問中蹦出不一樣的東西,或者拖拉得太長,這時候就要適時地應變和打斷,不然要翻譯時可能會因為太長無法正確完整地翻譯出來,亦或者可能受訪者的回答重覆,但主持人翻譯時不會重覆,就可能會造成聽眾誤會主持人沒有好好翻譯,也是去了繼續聽的興趣。
最後,身為主持人,自己的字彙庫必須加強,不然待上場時腦子搜尋不到需要用到的字彙就糟糕了!有了初體驗,期許自己以後要做得更好!
2、黃國平,台北市第369團豹童軍團,服務員
由於被報告折磨得天昏地暗日夜無光,因此雖然對廣播非常有興趣,但奈何學業為重,因此也已經錯過了前兩個梯次的培訓。
第三梯次的培訓時,基銘團長再度找上我,甚至還說出「來參加後半段的培訓就行了」之類的話。盛情難卻之下,只好答應,來到會場時又因為找不到入口而耽誤了一下,最後只能夠參加最後的培訓,也就是現場實習錄音。由於中學時有參與過辯論隊的經驗,並且還主持過校園的活動,因此說話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我已經有段時間沒說馬來語了。
搭檔妙琴夥伴和我同樣的狀況,在經過事先的溝通,敲定了主題後,我們便走進了播音室。室內我口操著曾經熟悉的馬來語,在一邊配合翻譯,談論的主題都是這些年在台灣參與童軍運動的一些見聞,也順便比較兩個國家之間童軍文化的不同以及差異。
到了後期製作更是一個問題,由於忙於報告,我只是稍微了解剪接的過程後,就跑回學校繼續寫報告及論文去了。原本預定週一去剪接,但報告的進度也一直趕不上,正想延期自己在找個日子去剪時,基銘團長及妙琴夥伴都已經幫我剪完了。除了感謝之餘,也感到非常的抱歉。
最後,再度感謝基銘團長給予一個機會讓我有機會主持一次節目,也希望日後能更有機會主持,其實並不局限於馬來語的訪談節目,而是能將更多有趣的節目呈現給大家。
如有活動需要報導採訪,任何問題洽詢,以下三個粉絲頁,均可連絡!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李基銘主持人mail: a0986650006@gmail.com
受訓心得報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童軍廣播人才培訓營第二梯(學員受訓心得與未來主持計劃)
1、陳思翰,台北市第212團協和童軍團,行義童軍
我很感謝基銘團長,讓我能有這個機會參加快樂玩童軍廣播的主持人培育計畫,我本身就蠻愛聽廣播的,有時可以聽到主持人採訪一些藝人或歌手,聽他們採訪時都會很好奇他們是怎樣錄音的,為什麼可以把談話內容傳給每個人,為什麼主持人跟受訪者的互動可以這麼的自然。經過國防部發言人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童軍也有自己的廣播頻道,而且剛剛好第一梯次的報名準備要開始了然而我卻來不及報名,直到第二梯次終於開始了,經過我補了很多次的陳述終於有機會可以參加本次訓練班。
在第一堂課教會我們如何把國文唸好,上過這堂課我才知道我唸國文一直都是不標準的,還有原來要把國文唸好是這麼困難的事,我在國中生時國文朗讀本身基礎就不是很好所以呂明珊主持人在教卷舌音,嘴型和繞口令對我來說是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事情,我也發現我在朗讀時有一個蠻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呂明珊主持人在朗讀時聲音是有起伏的然而我在我在朗讀時聲音沒有任何強弱或高低起伏的,但是經過多次的努力練習下我現在能勉強唸出有強弱音的朗讀了。所以今後我要比別人還努力練習唸故事書來加強我的朗讀能力,這樣才可以成為一位一流的主持人。
在上第二堂課時我才知道要當主持人不是只要有發音正確就好,還要有不錯的臺風和應對進退的能力才有可能成功,有時就連受訪者都是成敗的原因之一,因為有時受訪者的回答也可以造成這次廣播的絕對性的結果,而主持人和受訪者的關係也有很多種,大致可以分為四種分別有:獨木舟、威尼斯貢多拉、少年pi的救生艇、遊樂園的小船。
第三堂課我學到PowerPoint不只可以拿來做報告或做學習記錄原來還可以做成海報,海報又有好幾種行式,例如:教育宣傳,歷史簡介,會議流程,活動流程.......等等。
而這些海報都有一個共通性那就是顏色,每個顏色都有不同的意義,例如:紅色是代表強烈,警示,危險,橘色活躍,生動,朝氣......等等的。
這堂課讓我了解到顏色和格式是多麼的重要,因為只要格式或配色做的不好就會毀掉整體性,會大大降低活動的宣傳性。
而在最後一堂課是告訴我們為什麼要辦這次活動為什麼會有這次活動,我們還到播音室,有聲資料室和總播室......等地方,陳文義先生教我們如使用播放硬體和軟體還讓我們實際錄音,嘗嘗當主持人還有受訪者的感覺!!最後我們還自己剪接自己的錄音,那時我才發現原來剪接是多麼的廢功多麼的爆笑。
總結:我真的很感謝基銘團長給我機會,也謝謝大大團長支持我參加這次活動。
我為了成為一位優秀的主持人我現在每天晚上都會朗讀一小段的故事書來加強我的朗讀能力,我要在兩個月內把我朗讀沒有高低起伏的問題解決掉,努力成為優秀的主持人群之一。
2、鄭皓瑜,台北市第360團內湖社區童軍團,行義童軍
課程一開始的正音練習,讓我想起小時候練相聲的時光,字正腔圓的口音,略帶俏皮的捲舌,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累積(時光飛逝,結果現在快變成含滷蛋了,哈哈…)「麥克風的另一端」讓我知道主持人與來賓互動的技巧,海報講座也讓我重新對海報設計有了全新的想法,下午的採訪練習同樣令我印象深刻,雖然只是短短的十分鐘,卻讓我真心覺得當一個優秀的主持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訪問時會不斷的忘詞,有時甚至自己講了些什麼都不知道哈哈)接下來的剪輯更是有趣,聽著剛剛互相訪問時的聲音,只能用爆笑兩個字來形容……
一大堆「就是」、「恩」、「阿」、「然後」,只能一直剪一直剪,這讓我親身體會了負責剪輯的人是多麼辛勞(但也笑得很累哈哈) 從小聽廣播長大,而主持人總是能用聲音帶給聽眾不一樣的旅程,而這次的訓練營讓我了解到要有一段精彩的節目,背後所付出的汗水並不是想像中的容易,謝謝團長能給我這一次難得的機會,也謝謝各位團長的授課與分享^^
如有活動需要報導採訪,任何問題洽詢,以下三個粉絲頁,均可連絡!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李基銘主持人mail: a098665000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