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滬祥因病離世 陳水扁:蓬萊島案的轉型正義呢?
- - - - -
💥用Newtalk新聞APP看新聞更方便!https://ppt.cc/f08DIx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圖解台灣史」介紹 訪問作者:許雅玲 內容簡介: 直到二十一世紀,台灣史依然被囚禁在這塊土地上,解開迷障只是公平正義的第一步......給新世代新青年認識台灣歷史的新課綱 ◎台灣歷史長期以來被官方意識形態與教育機構囚禁,本書採新一世代歷史專家之史觀圖解台灣從史前...
「台大哲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哲學 在 Newtalk新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哲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哲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大哲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大哲學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哲學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大哲學 在 [分享] 台大哲學- 看板FCSH_Club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哲學 在 臺大哲學營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哲學 在 哲學系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哲學 在 Re: [問卦] 念台大哲學系是要撿角嗎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哲學 在 [心得] 109台大哲學正取書單+準備方法簡易分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哲學 在 [問卦] 念台大哲學系是要撿角嗎-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哲學 在 台大哲學系歷任系主任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台大哲學 在 台大哲學系歷任系主任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台大哲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做選擇時,適度的迷信,能幫助你更有自信]
遇到事情,我也會抽籤,問一問神明這樣做好嗎?有人可能認為這是迷信,但是迷信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會在一片迷茫的大霧中,突然眼前現出一條明路,可以走下去,而且腳步堅定。更奇妙的是後來事情的發展也在神明的預示裡,這讓人心生自信,隱隱地感到自己對於人生有控制感。
這就好像走到水果攤,看到各式各樣的水果,看起來都鮮甜可口,既想吃火龍果,又想吃釋迦,還想買芭蕉,可是肚子就這麼大個,塞不下這麼多,必須要做選擇。其實選什麼都好,卻拿不定主意。問一下老闆:「買哪個好呢?」江湖氣十足的老闆指著釋迦:「就它!」你就買了,心也定了,回家吃得開開心心。
更不用講人生了,有時候我們就是需要有人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就它!」找不到人問時,上網抽籤是個好方法。
一開始我也懷疑自己是不是迷信?後來看到美國人類心理研究者彼得霍林斯(Peter Hollins)寫的書「幸運,你可以學會的能力」,在結束之前提到「超自然思考力量」,他說:
「偶爾陷入超自然思考—也就是相信迷信與魔法--是一件重要的事。這麼做能增加你的控制感,將遇到的事歸於運氣。」
我這才放心!再加上近日發生一件事,讓我得出一個「適度迷信會更好運」的心得,來跟你分享。其次,有時候看籤詩,內容未必說到我們遇到的情況,「猜不出」神明的意思,不確定這樣做是對的。我也從書裡學到三步驟,讓你的抽籤最後「果然是對的」,證明神奇的力量是存在的。
再過3天,是我離開組織上班族職涯滿3年,這3年來都是一個人做選擇﹑做決定,有時難免陷入選擇困難症裡。尤其最近做網站,讓大家看我的文章﹑影音,以及購買我的課程。所有事都是打從出娘胎頭一回,包括第三方金流。
承辦人問我哪一天開通,我傻住了,原本只想到11月底或12月初,卻沒有想過明確的日期。第一個閃過腦子的是5年前開fb粉專的日期,12月8日,讀起來是「要你發」,經上網查農民曆,也是黃道吉日。可惜抽籤時是陰筊,就是「毋湯啦」。於是倒回去查11月,發現11月26日適合開市與入宅,抽到第36籤且是聖筊,就是「OK啦」。
我要特別強調我過去從未抽到第36籤,神奇就在這裡!籤詩開宗明義說這是一支很幸運的籤,結尾時卻來一記回馬槍,提醒若是創新事業則不妥,勸我三思而行。你說抽籤是不是奇妙極了?你會抽到跟你要問的事相呼應的籤!我過去從沒問過創新事業,就未曾抽到過它。
這讓我想起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教易經,經常在課堂上占卜與解卦,幫助同學做實際的印證。在他的書裡,再三說到抽籤很奇妙,如果你問事業,大概都會得到某些卦,冥冥之中好像這宇宙有人聽到你的心聲﹑明白你的情況,針對你的問題給了相呼應的解答。這種說不出的奇妙,我在抽籤時也發現到了。
好,既然籤詩這麼說,我又查農明曆,再看到11月19日宜開市。這次更神奇,再抽到第36籤!我呆住了……連續兩次都抽到同一支籤,這個機率有多低呀!不就擺明不宜創新事業嗎?可是我已經頭都洗下去,投注不小資金,難道要用經濟學家的「沈沒成本」看待它,就此算了嗎?
我很想翻盤,便問坐在旁邊的先生說:
「我這算是創新事業嗎?」
我先生一向篤定,說話一針見血,只說:
「你沒做過,當然是創新事業。」
我一聽暈了……我先生是既幽默又有智慧的人,看到我陷入膠著,不勝苦惱,就提醒我,別忘了這世界還有一個比神明更神準的。我問是誰,心裡以為他會說玉皇大帝之類的,沒想到他居然說:
「莫忘初衷。」
一下子我通了……他繼續說,回到做這件事的起頭,去想想當時的起心動念,就會知道該做或不該做。當然該做呀,我不過是選日子嘛,怎麼擴大事端變成放棄不做?犯糊塗啦!接下來我比較這兩個日子,發現11月19日忌入宅,就選26日。為什麼?因為我運用神經語言學,更新認知架構,告訴自己:
「我這是入宅,不是開市。因為我不過把課程搬到網站而已。」
當然你可以說我硬拗,但是我就是這麼解讀神明的意思,而且就此不再懷疑,心裡堅定多了。即使如此,你可能還是會替我憂心,萬一神明說我是開市,不是入宅,怎麼辦?這時候就要離開神明,回到自己的本體,發揮我們做人的「自主性」,拿回命運的主導權。也就是既然做了選擇,就要想辦法讓它成功!
我們都聽過「選擇大於努力」,活到這把年紀,加上上班30多年,我得說這句話是100%事實。所以在職涯中,要提高成功率,有一種能力要很強,那就是「選擇力」!日本人村山昇在「工作哲學圖鑑」一書中,說「選擇力」有三種:
1. 分析﹑判斷的能力:為的是做對選擇。
2. 增加選項的能力:為的是有更多好的選項。
3. 將自己的選擇變成正確答案的能力:為的是不斷調整到出現成功的結局。
一般人談選擇只落在第一個層次,但是人生告訴我們的真相是再會分析判斷,也未必做對選擇,所以我們需要的是事後努力,「硬是」讓結局變好。這麼一來,你會認為人生握在自己的手裡,有了控制感,便覺得自己運氣一直都很好,更有信心去選擇﹑去行動。我的心法是--
做選擇,靠神奇的力量;做成功,靠自己的努力。
立志做一個好運的人!
讀了本文有受益,請留言+1。
圖:台灣省城隍廟
***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fb社團:「洪雪珍寫作變現」,有三個好處:
1、你投稿,我點評
2、你會看到「從不會寫作到會寫作」的成功案例
3、我會教你寫作招術
至於想要詢問我的課程,包括求職、轉職、加薪、高薪,以及斜槓、寫作,⋯⋯都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51719,助教協助你。
台大哲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北Youbike 2.0即將上路🚲
#土城頂埔區 會勘完成
今天與市府單位逐一確認了 #土城頂埔區 Youbike 1.0既有6個站點,都將 #新增二點零自行車車輛,方便大家借乘,市府預計今年底前完工。
📌會勘站點
①大安路、中央路三段口
②土城國中
③沛陂社區公園
④捷運頂埔站2號出口
⑤頂埔國小
⑥頂新祖田市民活動中心
謝謝 #沛陂里陳國友里長 #頂福里顏義信里長 #頂新里許元皇里長 #永寧里周清芳里長 一起會勘。
如果您居住、工作、就學的地方,有合適增設的地點,也歡迎留言給我!我來協助爭取💪
🔎Youbike 2.0 有什麼不一樣👀
✅多元支付
智慧車機提供手機綁定掃碼+電子票證多元租借方式。
✅綠能供電
智慧車機和停車柱,採綠能太陽能板設計,無電輕樁設站效率UP!
✅智慧功能
音效提示、無鑰匙上鎖、單手調整座椅,使用更便利
台大哲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史」介紹
訪問作者:許雅玲
內容簡介:
直到二十一世紀,台灣史依然被囚禁在這塊土地上,解開迷障只是公平正義的第一步......給新世代新青年認識台灣歷史的新課綱
◎台灣歷史長期以來被官方意識形態與教育機構囚禁,本書採新一世代歷史專家之史觀圖解台灣從史前到四百年歷史的發展,並延伸介紹事件中關鍵人物與歷史現場,成為提供重新思索歷史時空的最佳讀本之一。
◎每一大事情主題有圖有文,簡明易於閱讀和吸收,並融合教育部歷史課綱與題材,適合中學以上師生歷史教材使用,一讀馬上成為台灣文史通。
◎部分歷史現場以區域地圖與示意圖導覽呈現,適合對台灣主題或台灣史有興趣的讀者實地走訪。
◎掌握歷史中最核心的時間、事件、人物、地點等面相,一舉輕鬆了解台灣歷史
作者簡介:王品涵
1983年生,台大哲學系學士、台大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台大台文所博士生。長期致力於台灣文學、推理小說的評論、研究與推廣。現為東南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兼任講師。曾協助編纂《魏清德全集》(台文館,2014)、《台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選集》(台文館,2014)。並任內容力公司特約作者、企劃編輯。
作者簡介:郭婷玉
1986年生,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學士、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現為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生。研究主題為日本時代臺灣史,並關注明清以降中國地方社會研究、近代日本與東亞史等領域。著有〈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的地方政治:以屏東東港地區為例〉、〈清末臺灣的搖會組織〉等論文。並任內容力公司特約作者、譯者。
作者簡介:許雅玲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研究興趣為清代台灣貿易史、荷蘭時期台灣史、戰後台灣文化政策。熱愛美食、烹飪、旅行,認為自己的工作跟烹飪一樣,是在不同素材中尋求各種特質的協調。現為內容力有限公司企劃編輯、紀錄片研究員。
作者簡介:莊建華
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國立台南護理專科學校兼任講師,因為關心台灣在二戰後的制度轉變問題,致力於研究戰後台灣史的研究,曾編纂《台灣全志》(卷五‧經濟交通志),現為內容力有限公司紀錄片研究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dQlQPad-B0/hqdefault.jpg)
台大哲學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教育部訓委會上月29日發文大專四區學務中心學務長,請學校「關心」參與「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行動學生的身體健康,引發社會譁然,抨擊教育部讓校園蒙上白色恐怖陰影。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民進黨籍召委鄭麗君,今安排教育部長到立法院做出專案報告,並安排七位社會關係人列席,分別為:梁文韜教授(成大政治系)、何明修教授(台大社會系)、沈清楷助理教授(輔大哲學系)、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發起人林飛帆(台大政治所)、陳為廷(清大人文社會學院)、發言人洪崇晏(台大哲學系)以及成員林彥瑜(台大政治系)。會議中朝野立委一致要求教育部長蔣偉寧必須為此具體道歉,並且承諾徹底杜絕校園白色恐怖再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j8oFG7yOrI/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IPqLi3Nm56Mcn2pfw_Bj6jcmnrg)
台大哲學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EEYvoz4Am4/hqdefault.jpg)
台大哲學 在 臺大哲學營 的推薦與評價
台大 社會營2020 ... 非常感謝各位學員對臺大哲學營的支持,學員們在報名表單上撰寫的內容也已交由籌備 ... 2021臺大哲學營《綠野仙蹤The Philosophers of Oz》報名表. ... <看更多>
台大哲學 在 哲學系 的推薦與評價
先說我不是哲學系的,但是每次無論是在批踢踢或低卡發出類似找出路的文章,底下就是一副不屑的嘴臉,我去104找過台大哲學系的出路,有行政、企劃、業務、助理等等, ... ... <看更多>
台大哲學 在 [分享] 台大哲學- 看板FCSH_Club 的推薦與評價
前兩天終於把term paper交出去,有時間寫這篇分享文。
這幾天一直都在想這篇要怎麼寫才好,因為哲學系對一般
大眾來說除了玄之又玄以外,還有唸完不知道能幹麻。前
者有部份是誤解,後者若是真的,那整個文學院的學生都
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所以我希望這篇個人心得,分享的不
只是哲學系,而是整個文院、社科院的狀況。
入學門檻:
目前有推甄、申請入學、指考三種方式。
我這屆有聽到有人申請入學的級分是63,所以還滿有可能
六十出頭就能過第一階段。據我所知歷史系也滿多六十初
頭推甄上的。
但是這個門檻到指考就急遽上升,平均而言哲學系的最低
入取分數都要五科加總起來到達37X,也就是每科平均要到
七十多分。
因此,我會建議有心要念哲學系的學弟妹,把握推甄、申
請的機會,因為在那個階段很多人都是亂報一通,比較有
基礎的人很容易在筆試、口試中脫穎而出。而指考,很多
人是以先考進台大再說做為填志願方針,分數會跟學測門
檻差那麼多也不意外。
就學情形:
台大哲學的師資涵蓋英美哲學、歐陸哲學、中國哲學這三
大領域,大學部的教育方針亦是培養掌握東西方哲學核心
意涵的人才。(雖說我覺得很虎爛)
基本必修因著這個方向,有中國哲學史、西洋哲學史,此
二門課各十二學分。亦有邏輯、知識論、形上學、倫理學
這四大領域分散在大學四年中作為必修科目。
基本上是重要的領域在必修、必選修中都會涵蓋到。簡單
介紹一下四大領域的話,邏輯基本上就是一門在問「什麼
是一個有效的論證」的學科,像是一般學生會說的「若P
則Q,P,所以Q」就是一例。但是我們的邏輯系統還有模態
邏輯、Free Logic(Logic allowing empty domain)等不同
的邏輯系統,處理的問題也各不相同,出發點、公設也各
不相同。有的系統只有公設,有的系統沒有公設只有推論
規則。這門學科本身有自己的哲學問題,好比說「命題是
什麼?」、「命題存在嗎?」、「真是什麼?」、「什麼
是truth-bearer?」,這些問題或多或少,又牽涉到了語
言哲學、The theory of Truth,是一門很硬的學科。市面
上的邏輯書都把邏輯講的太簡單了,一般人很難真正知道
邏輯到底在做什麼。比較好一點的書像是彭孟堯老師的基
本邏輯,也是太簡單。有興趣的人可以想辦法去驢子找我
暱稱的那位大大的Logic。
上面提到的Philosophy of Logic中,其實也牽涉到形上
學問題,像是「命題存不存在」。一般而言,形上學家關
注「存在是什麼?」、「什麼是同一性?」、「殊相共相
存在嗎?」這樣的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圓的方
存在嗎?」不要笑,這是很嚴肅的問題,這牽涉到我們所
認為的「存在」到底是怎麼樣的狀態。可以被想像的就是
存在嗎?還是說一定要像電腦螢幕一樣,我看得到、摸得
到、砸的爛才叫存在?還是說,我們不只存在(Exist)跟
不存在(Non-exist)我們還有潛存(Subsist)註一,這
樣的狀態存在?這是我個人很感興趣的地方就是。有興趣
的人可以找王文方老師的形上學來看看唷。
剛剛提到存在的問題,我們說一個東西存在,勢必會有人
想要找碴,問說「你怎麼知道那個東西存在!」這就是知
識論問題。
倫理學問題則可區分成三塊來討論:規範倫理學、應用倫
理學、後設倫理學。規範倫理學主要是對道德觀念、道德
判斷進行系統性的了解,比方說為什麼要讓座給老年人,
幹麻要誠實等等的。一般人將之視為教條,而規範倫理學
則試圖提出一套理論系統來證成這些行為,亦或推翻。後
設倫理學則是更進一步的研究剛剛所提的「誠實」到底是
什麼。這很難理解,但就比方說:「鳳新高中有人考上台
大醫科」這句話,是描述一個經驗事實,而「說『鳳新高
中有人考上台大醫科』是正確的。」顯然就不是在直接討
論經驗事實,而是退後一步,在檢視那句話。應用倫理學
則是探討比方說「墮胎」、「安樂死」、「複製人」等等
可不可以施行,運動員可不可以使用禁藥也是很熱門的話
題。不是每個倫理學家都是「衛道人士」,不少人是支持
墮胎或是可以使用禁藥的,他們都為自己的立場提出論證
,言之成理。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林火旺老師的倫理學(
我知道很多人會覺得他很噁心,但他的書是真的值得一讀
,而他的人,也絕對不是八卦板上的人說的是想紅。報紙
報的那個他也常在課堂上講,都是鼓勵性質阿......)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知道,其實哲學的各個領域是很難分開
來談,每個都很重要,當然每個人興趣不同,偏重自然有
所不同。
冠冕堂皇的說了一堆,那到底就學狀況是?
哲學系、人類系、園藝系是臺大每年轉出人口最多的系,
由以哲學系為最,經常奪冠。平均而言,一年招收將近六
十人(含僑生、外籍生),轉系轉走將近二十人,也就是
將近三分之一人。剩下的人中大概會有一半的人申請雙輔
、學程。足見跳板系聲名之威猛。
註一:我從來沒有看過中文討論這個話題的文章,所以這
是我自己隨手翻的......
就學目標:
坦白說,我不知道除了學術圈子外,現在有多少人會在意
一個人對黑格爾的了解是不是鞭辟入裡。所以除非是真的
很熱愛哲學,我會建議要雙主修或輔系。我們系上自己也
是鼓勵學生要多去雙輔啦......
所以這就學目標......一般人大概就是能混過系上學分就
混過去,把雙的系當主系念。沒有必要考慮系上的念碩士
,就把念哲學當做一段美好的經歷就好了。
如果想走學術的話,那就學目標就是大學要把自己逼緊一
點,碩士直接出國唸書。所謂的逼緊一點是,一門課若有
三小時,那就要花至少三倍的時間去念。大學怎麼可能搞
懂海德格、搞懂柏拉圖、搞懂Quine,老老實實的唸書吧。
台灣學術環境不好,如果要念就要想辦法去國外。台大美
其名各領域都有,講白話就是每個領域老師都不多。有些
老師講課又很廢,所以囉......
我聽過歷史系畢業去當一萬八的安親班老師的例子,我自
己的直屬學姐在怡客咖啡工作,也聽過有人在百貨公司當
專櫃。
有很多人說念哲學可以讓頭腦思路清晰,只是我覺得這滿
像是在安慰自己的。我念哲學系時就已經下定決心要走學
術,因為台灣這個環境下,沒有多少人重視哲學。雖說大
學不該是職業訓練所,但是未來的路還是要考慮一下。而
不是職訓所的意義也可以解讀成,你所唸的東西不是一般
人應該要會的,自然在一般公司行號也不會應用到。
畢業後出路:
各行各業唷~
其它:
我真的不是很建議只是覺得念哲學很酷的人來念哲學,因
為念哲學要的不只是熱情,還需要冷靜的思考。哲學不是
寫一下「上帝已死」就滿分,你要為這句話提出論證,而
這往往是極其痛苦的過程。
如果覺得哲學很酷,那可以選讀別的科系,再來選修哲學
課程,這樣子日後發現哲學跟自己想的不一樣時也不會無
路可退,也不用像本系生一樣因為必修的緣故一定要去上
不知所云的老師的課。
台大哲學系另外一個問題是課很好過,所以要一無所成的
過完四年,畢業回家,是很容易的。但是請好好想一想,
以後怎麼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25.239
補充一下為什麼我覺得整個社科院、文院面臨類似的問題
。文院念的東西很專門,比方說中文系的荀子,一念就是
念一年,而歷史系的史記也是如此。這些課程的確無形中
訓練了學生整理資料或者是作哲學思考的能力,但是一般
公司行號看不清「表象」與「實在」的關係,去一零四看
看,就知道大部分的公司行號會先限科系,即便工作內容
根本就不會用到專業技能。而文院畢業出來,胸中學養,
又豈是常人所能理解。
社會系讀的凃爾幹、韋伯、馬克思,最後一個常被人認為
是共產敗類,而韋伯是聽過名字而已,涂爾幹他誰啊?而
指考分數不低的政治系念的東西,如果以職訓局心態來看
,能找的工作也少之又少。
這或許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到大四都開始發狂似的念國考,
去補習班做糕點。
我不是說這些科系不好,而是要多想一想,自己究竟要當
什麼樣的人,未來要怎麼走。我選了哲學系,我會為我自
己負責。希望學弟妹趁還有時間,也能多方打聽、摸索,
千萬不要只是照分數高低排志願。
※ 編輯: daltuku 來自: 140.112.225.239 (01/27 01: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