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沒去「台大醫院」看診過。
印象中,那兒似乎只治重大疾病。
所以,當原本的主治醫師將我轉診去台大時,
我的情緒確實緊縮了一下。
等人到了台大,更是心驚,
現在不是二級警戒嗎?
這裡比「菜奇亞」還洶湧。
我帶著對病情的擔憂以及深入群聚的焦慮,其實非常想逃走。
辦完初診報到,由於號數還遠,我打算四處探探,化解心情上的衝擊。
這真是一幢美麗的建築,我拿出手機慢慢取景,
一旦回到攝影師的專注,我便心情康盪,得以享受當下,我忍不住想著下次就診,要帶重裝備來拍(有病人這樣的嗎?)
看診時,台大醫師果然專業,
這讓我覺得醫療分級很重要,
小病就在基層診所,大病才到醫學中心,
讓那麼厲害的醫師看小病,實在太浪費醫療資源。
至於為什麼被轉去台大?
因為我的最慢心跳只有30跳。
我問醫師,
萬一我白天的時候心跳這麼慢該怎麼辦?
她說,你就站起來跳一跳,啟動他一下。
醫師看我的歷史紀錄,認為沒有大問題,
但還是安排了檢查,只是台大人滿為患,
檢查竟排到了11月….
各位祝我好運吧~
BTW,我很正常,勿念+勿唸。
懷念家中沒有血壓計、運動手環那時,日子每天都很好。
#我有沒有說過我不是普通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的網紅陳靜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何落實分級醫療、減少大醫院門診量?區域聯盟是關鍵 ⭐台灣在2018年4月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每7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由於老年人口多有多重共病,醫療需求高,加上無法自行判斷正確就醫科別,可能衍生出就醫安全與無效醫療等問題,且大型醫院就診人數過多,長時間候診亦會造成老人就醫的困境,也相對排擠其他...
台大轉診診所 在 韓台우리無理小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韓國確診者高達破1000名
結果我們今天卻要去首爾大醫院看診...(抖)
因為剛好心臟藥沒了,又我的案例非常少見及心臟長得很複雜
所以一直想說要在韓國找間大醫院留個“案底”
以後若真的出什麼事,有個就醫紀錄比較好處理 😅
這次跑一趟才知道,要進大學醫院還不容易
首先不是直接預約掛號就好
韓國的大學醫院
除了急診,不隨便收病患
我拿從台灣帶來的英文病歷不行直接初診掛號
要先提出在韓國別的醫院開的轉診單才會收治
所以我們先去家附近的內科診所請他們開轉診單,說明我病歷複雜一般診所無法處理 XD)
到了首爾大醫院後,果然是韓國最大醫院
(大概是台北台大醫院的地位)
光停車場就繞了兩三圈才好不容易有位置
進到裡面,人山人海,路線錯綜複雜
我以為台北的台大醫院已經夠大夠複雜了
來到首爾大醫院我以為來到哪個國際級大商場
除了醫院標準配備設施,還有好多的餐廳、美食街,甚至跟外面一樣標配美髮沙龍
餐廳美食所佔空間,我以為我走到哪個商場地下街!
終於找到報到櫃檯,要先抽號碼牌,
然後先付一筆掛號費
掛號費很有趣;等看完診要再付一次,多退少補 !
我有台大帶來的心臟CT的CD片,醫院有好幾台的影像病歷複製機(如照片),看診前要先登錄。
終於前置手續都完成,進到診間看診,
因為是第一次,所以醫生看了我台灣帶來的英文病歷並登錄後
就直接說會安排幾項檢查跟下次看診時間
離開前我看單子,才知道下次看診在6個星期後!也就是下次回診要等到8月中!!檢查的時間醫院也直接安排了!
我問吳吳,醫生怎麼沒有問回診時間跟檢查時間,就直接安排了?(因為台灣都會問)
而且回診竟然是一個多月後,也太久了吧!!
雖然有很多疑問
但吳吳是個幾乎沒進過醫院的健康寶寶 👍
對比進出醫院是家常便飯的我已經很清楚進出醫院的一些程序,所以和台灣有不同時自然會覺得怎麼不一樣?
但吳吳就是一個一問三不知...
😅😅😅所以這次也只能這樣了。
能有機會看看韓國最大醫院也很有趣
但因為確診者太多有點可怕,我們也沒有逗留
更別說把口罩拿下來在醫院用餐了
但美食街真的超級多人的(怕)
我們上車前先酒精噴一輪
到家後,在玄關再噴一輪
然後馬上脫衣服放進洗衣機
這時期進大醫院真的讓人怕怕啊(抖)
台大轉診診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什麼保障高比較重要?》
那天發完《新生兒保單規劃分享》https://pse.is/3jj52c
好幾個從業人員來跟我戰了半天,其中不乏還有人用嘲諷的語氣來靠北我,只因為我寫了定期比終身好。(不曉得是不是因為終身型的佣金比較高的關係?)
這裡要先跟大家說一下,因為主題是「新生兒保單」,所以我覺得「定期比終身好」這句話沒毛病。因為新生兒保單我覺得規劃的方向,就是以小孩從出生到成年這段時間的風險規避為主。成年之後有了自主能力,也開始出社會了,當然保單就應該再依照他們自己的需求去調整。但這時候已經不是父母的責任了,要加保什麼的保費也請自己繳吧!
然後孩子剛出生的階段,要花的錢非常多,尤其這時候首要調整的其實是父母自己的保單,等父母的保單都做好了,新生兒的保單預算往往也很有限,年繳個二、三萬我覺得已經是極限,這時你硬要再做終身型的進去,請問你能買到什麼?
所以我並不是說終身型「不好」,只是在有預算的情況下,定期型的會比終身型的還好。當然你若是原本就有提早做規劃,提早存錢預算很夠,想把終身型的做進去那當然很OK,我那篇文裡也有這麼寫。只是終身20年期日額型,保額買到2000的話,光這一條年繳保費大約就要2萬。
所以我會建議在【有限的預算】下,新生兒保單先以保障為主。等過個兩三年,經濟狀況許可了,再來調整保障內容也不遲。(請別來跟我戰體況。要講體況那要不要乾脆全都買?一張年繳十萬好不好?然後第二年就繳不出來了有比較好嗎?)
以下是網友的親身分享,經得同意轉發給大家,也是給各位新生兒爸媽一點參考。因為內容很長,所以我這邊做了一些簡化。
-----------------------
我是清明節連假,想說小孩反覆發燒,以為是感冒
帶去診所。診所醫生發覺不對勁,要我們轉診高雄長庚。其實孩子有點前兆,就是腳常常瘀青。我是神經大條母親,我以為孩子好動、撞到緣故,我從來不知道白血病是什麼。
當醫生說是淋巴型白血病,我整個人快暈眩了。哭到頭暈,吃不下,睡不好。很難接受事實,也怕孩子離開我。
長庚醫師說醫學上,至今找不出原因,家族沒有白血病,我懷孕有羊膜穿刺,報告沒有問題。醫師也很鎮定的告訴我,說醫學發達,可以好好治療,復原率95%,不用骨髓移植,化療就可以。只能說命運吧,細胞忽然作怪。好險孩子是兩歲發作,小孩的治療效果都不錯。
只是看兩歲小孩小小身軀,受盡折磨,我很難過。身上都是針孔,還有抽脊椎、抽骨髓,每當打針、抽血孩子掙扎,無助哭喊望著我,我好難過。
第二階段療程更可怕,據說藥跟針會傷害口腔, 跟腸胃的黏膜,傷口會很痛,會食慾不佳,這階段更難顧。現在孩子因為吃類固醇,常常一直哭鬧,護士說是副作用。打點滴,尿多,加上化療藥、針可能比較刺激,所以我要頻繁換尿布,小孩肌膚免疫力變弱,總是紅屁屁,痛到大哭,半夜我要起來換尿布。因為類固醇容易餓,半夜起來餵奶,我的睡眠沒有完整的。
第一階段化療要四次,我們第三次就達標了!只是療程要走完,第四次化療還是要做。還好因為順利,所以最毒的化療針,紅色小紅莓,破壞殺傷力超大的針,除了第一次有打,之後就沒有打了。因為抽骨髓檢驗有達標,這兩周療程是吃類固醇,所以醫生讓我們放風一下回家,星期四再繼續住院,再開始第二階段療程。
衷心建議,請一定要幫小孩保險!我們有保險,所以保險公司一天補助住院費三千,因為我家孩子很愛哭鬧,容易吵到別人,或是半夜開心鬼叫,以我們從雙人房的兩千元,搬到單人房三千元
我們光一個月的住院費就七萬多了,還好有保險公司出。像台大醫院癌症病房,有健保三人房,常常客滿,剩下雙人房、單人房都要自費;高雄長庚兒童大樓專門給兒童的病房,沒有健保房,只有自費兩千的雙人房,還有三千跟四千的單人房,不過單人房常客滿。癌症化療,前半年常常住院啊!所以我們給孩子的保額足夠,我們敢去排單人房,因為兩歲小孩很吵,怕被隔壁床抗議,只是常常排不到單人房~
當初有買重大傷病保險,我們保的是理賠是一百萬,保險公司的理賠很快就下來了。保單內還有醫療險,就是住院實支實付這個,住房每天補助三千元。我們給孩子的保險是,不求回本居多,這樣遇到風險,保障才真的足夠。
所以彪哥給粉絲推廣保險,真的很棒!請粉絲一定要給小孩保險!年紀小便宜,未來有保障,衷心的建議喔!好險我們有給小孩保險,不然會很慘~
---------------
以上就是網友的親身經歷,看完之後我更覺得當初那篇《新生兒保單規劃分享》的規劃觀念沒什麼問題。
我相信孩子生病,會是所有父母的惡夢,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讓這個惡夢的傷害減輕到最小,所以新生兒保單,我覺得是一個規避風險的好工具,請各位爸媽們一定要及早就規劃起來。
台大轉診診所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何落實分級醫療、減少大醫院門診量?區域聯盟是關鍵
⭐台灣在2018年4月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每7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由於老年人口多有多重共病,醫療需求高,加上無法自行判斷正確就醫科別,可能衍生出就醫安全與無效醫療等問題,且大型醫院就診人數過多,長時間候診亦會造成老人就醫的困境,也相對排擠其他重症病患的就醫權益,故健保署提出分級醫療等相關策略,使區域級以上醫院自107年起每年門診量減量2%、5年減量10%,希望可以透過醫療體系院所間的分工與合作,維護全民健康。
⭐ 107年90家區域級以上醫院,符合減量範圍件數計2197萬件,雖然較去年同期減少51.5萬件,整體下降約2.3%,略高於原設定目標,但門診減量措施大多是透過整合門診和延長開藥日數的方式,#減少的只是本來就會來大醫院就診的那批人來的次數,並沒有達成大病到大醫院、小病到小醫院就醫的初衷。
⭐107年第3季未達標的醫學中心有6家,區域醫院有14家,共計20家,第4季未達標的醫學中心有8家,區域醫院有27家,共計35家,相比上一季多出了15家,新法規才剛上路,執行效果馬上變差,到底健保署的區域級以上大醫院門診減量措施,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健保署真的有信心可以在5年減少10%門診量嗎?
⭐此外,在雙向轉診下轉上的部份,民眾端雖然有部分的負擔優惠,經轉診至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就醫者,醫學中心的門診費由210元降至170元,區域醫院的門診費則由140元降至100元,#但診所端卻沒有相關的鼓勵措施。在誘因不足的情況下,健保署要如何結合不同層級的醫療院所,提供病患連續性、整合性的照護?
⭐在醫療體系的垂直整合計畫中,#區域聯盟無非為最重要的策略,只有落實雙向轉診及慢性病共同照護,才能有效減少門診量,讓民眾就近就醫。
⭐以台南為例,台南的垂直整合醫療體系,由上往下分別為醫學中心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區域醫院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地區醫院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以及社區基層的診所與長照機構。無論是由上轉下,或者是由下轉上,成大附醫花錢花人力,甚至還有免費救護車接送和跨院雙主治醫師服務。即使如此,成大醫院卻還是未能達成健保署減少2%門診量的目標。
⭐其實不只成大附醫未達標,台大醫院在去年實施的星月計畫,也僅提供2個轉診名額,與健保署提出的5年減少10%門診量目標相差甚遠。難道公立醫療體系在分級醫療上沒有更好的做法了嗎?
⭐其實台北榮民總醫院在接辦宜蘭醫院後,門診量就有達到減少2%的目標,署立新竹醫院、竹東醫院還有署立雲林醫院改制後,門診量也都減少了2%,若是衛福部願意讓成大附醫承接或委託經營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及其新化分院,讓醫學中心更好下轉輕症病患,不僅可以將資源優先用於急重症患者照護,還能幫助建立民眾對於家庭醫師或經常就診醫師的觀念與習慣。
#質詢
#分級醫療
#門診量
#區域聯盟
台大轉診診所 在 佳仁診所- 本院為台大星月計劃合作診所,與台大醫院互相轉診 ... 的推薦與評價
本院為台大星月計劃合作診所,與台大醫院互相轉診合作,提供病患簡單方便且輕易掛入台大門診且可看到在平台的轉診記錄或與台大看診醫師平台討論,歡迎多加利用! ... <看更多>
台大轉診診所 在 請問轉診單的使用方式- 閒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看牙醫醫生叫我去拔我右下角一顆智齒因為那顆很靠近神經所以開了張轉診單給我叫我去大醫院拔我有上網查了一下我大概會去台大醫院口腔外科掛號想請問 ... ... <看更多>
台大轉診診所 在 [新聞] 傳台大醫院9月起全面禁止加號院方急澄清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傳台大醫院9月起全面禁止加號 院方急澄清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9040333.aspx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4日電)外傳台大醫院自9月1日起除非有轉診單,否則門診全面
禁止掛號加號。台大醫院今天澄清沒有取消加號,只是希望鼓勵輕症患者先到診所就醫,
急重症患者仍可由醫師評估是否加號。
為了改變民眾小病往大醫院跑,造成醫療資源浪費、醫師過勞等問題,衛生福利部中央健
康保險署去年7月起推動大醫院門診減量措施,要求醫院門診量須逐年減少2%,超過的部
份將不予給付。
有媒體報導,台大醫院近日在院內張貼公告指出,為了配合健保署門診減量政策,自9月1
日起若門診掛號額滿,必須持醫院轉診單才能加號,引發各界關注。
台大醫院發言人王亭貴今天晚間表示,台大沒有取消現場加號制度,只是為了配合健保署
「門診輕症減量政策」,鼓勵輕症患者前往該院星月計畫合作院所或病人信任的社區院所
就診,病情有需要時,診所醫師會直接開立轉診單將病人轉回台大治療。
王亭貴強調,若患者為C型肝炎、愛滋、重大疾病、類流感、門診手術、論病例計酬的急
重症患者,或是特地從南部縣市北上求醫等狀況,醫師可評估決定是否給予加號,院方並
沒有強制醫師不能現場加號。
王亭貴說,台大醫院每天面臨的門診量相當龐大,為了達到健保署每年門診量減少2%的目
標,先是推出星月計畫,但仍因超標挨罰,因此只好再發公文,希望讓民眾養成小病先到
診所就醫的習慣,強化分級醫療。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醫院門診減量政策實施超過一年,各大醫
院也積極以各種方式答標,包括強化雙向轉診,將輕症、穩定慢性病患者下轉到小醫院或
基層診所照顧。
根據健保署統計,106年7月至107年6月下轉病例數僅1萬8000多件,但107年7月至108年6
月已暴增至11萬917件,比實施分級醫療前高出5倍以上;此外,此政策實施以來,達標的
醫院也從去年第3、4季的13家和11家,到今年第1季已全數達標。
除了強化雙向轉診,健保署也建議醫院提供整合門診,讓原本就診多科的患者可以在整合
門診一次看完,不僅減少病人往返奔波,也有助減少門診量問題、避免醫師過勞,讓各層
級醫院成為合作體系,而不是像過去由小醫院不斷上轉,導致台灣醫療體系「頭重腳輕」
。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告訴中央社記者,由於台灣民眾早已習慣自由就醫,因此過去一旦
有就診需求往往會先想到醫師、設備較好的大醫院,「這是人性」,也是分級醫療無法一
蹴可幾的主要原因。
洪子仁說,想改變民眾就醫習慣,單靠教育需要花上多年的時間,最實際的就是強化使用
者付費,例如非急重難症的患者若要做價格高昂的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
應收取較高的部分負擔,才能強化分級醫療推動速度。(編輯:陳清芳)1080904
--
心得:
說真的,一般疾病台北市民最多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各大院區看就足夠了
真的是非常困難的罕見疾病、重症疾病才需要轉診到台大醫院或是台北榮總
醫學中心品質沒有比較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21.169.97 (韓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567648847.A.5F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