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后翼棄兵》小說:我很獨立強悍,不代表我不需要陪伴】
《后翼棄兵》已經是去年的劇了,我還是對這部作品念念不忘。
自己就是一個成長過程滿是傷痕與瑕疵的少女(誰不是),看到女主角 Beth 從棋藝到生活均展現屢敗屢戰的生命力、一路開掛打怪,就像看王道漫畫那樣精彩。
最近《后翼棄兵》原著小說出版,趁著假日完食整本書,結果看完後超驚喜,因為相較劇集中多數擺著冰冷面癱臉的 Beth ,小說中的她其實內心很柔軟,更加貼近一般女孩。
回想去年看劇集版的《后翼棄兵》,那是一個充滿殘缺卻又強悍無比的王道女主角,是很獨立沒錯,但是,獨立到有點過頭了。
-
劇集裡,我們見到 Beth對棋藝專心致志的練習、對感情拿得起放得下,對生離死別縱使心中不捨,外表還是保持沉靜內斂。就算途中她沉迷藥癮自我頹廢,後來遇上兒時閨密鼓勵而重振旗鼓,淚崩僅有「一下下」。
我們一邊讚嘆 Beth 傲視群雄的魅力,發願想要成為像她那樣無畏又大殺四方的奇女子,但是,我們又好像隱隱約約感受到,自己似乎沒辦法擁有像 Beth 這種野蠻生長的意志力。
說白話一點,劇集版的《后翼棄兵》礙於篇幅緣故,編劇只能讓我們看到黑天鵝的美麗、惡之花的綻放,女主角 Beth 內心深處的柔軟面雖有提及,但就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整體走線比較著墨在 Beth 如何打棋賽、對成長進行探索、克服成癮缺點。
至於「自癒」這部分,劇集僅在最後一集才帶到,且遇到藥癮困局時,閨密喬琳「剛好」主動找上門;棋賽卡關時,前戰友與前男友們致電解救。
所以大家有發現嗎?劇集中的 Beth ,她都沒有向外求救過。
雖說後頭見到夥伴們眾志成城幫助女主角,觀影期間頗令人振奮,但回到我前面講的, Beth ,到底是獨立到有點「非人性」的程度。
-
閱讀小說版的《后翼棄兵》之後,我訝異地發現,小說版的 Beth 和電視劇超不一樣。
作者呈現出的不僅僅是 Beth 沉迷酒癮與藥癮的外顯缺陷,更細緻描繪 Beth 在面對家庭關係、男女感情、閨密情誼以及自我成長時的情緒轉折。
讀者會見到這位強悍大女主心底各種情緒化 OS ,這才發現她根本不淡定,就算母親告訴她「孤獨的人才是最強大的人」,她依然渴望被照顧與疼愛,嚮往親密關係的羈絆。
性愛,雖對 Beth 來說只是女孩步向女人時的成就解鎖,但她還是會在曖昧對象巴提克選擇搬離自己家時,內心浮現「要不要出聲叫他別離開自己」的想法。
她會在養父改口要回房子產權,心中對已故養母惠特利太太感到不捨,忍不住語帶哽咽向養父頂嘴,這在劇集中就沒有演出來了,劇中的 Beth 是不輕易在討厭的人面前哽咽的。
她會在紐約與另名天才棋手班尼相互切磋棋藝的同時,心中偶爾冒出少女式傲嬌,不爽班尼幹嘛一直跟她談西洋棋,難道就沒有更多親密關係、精神層面上的交流嗎?
-
書裡的 Beth ,撇開身為棋盤上天選之子的設定,她不過和我們一樣,是擁有七情六慾與成長迷惘的普通女孩;她不見得會在面臨考驗時多麼沉著冷靜,且很多時候表現得甚至能讓外人一眼就瞧見波瀾。
《后翼棄兵》的小說和劇集有好幾段都不一樣,但是其中一段,對我來說尤其關鍵,即是當初 Beth 為了讓自己脫離藥癮與酒癮的症頭,她是「主動」去尋求閨密喬琳的幫助,書中是這樣寫的:
「她經過一整晚混亂又黑暗的夢境中醒來,出現一種難得的清楚體會,如果再不戒酒,她就會毀掉自己擁有的一切,她必須要找個立足點來掙脫它⋯知道這點之後,她如釋重負,她突然曉得要找誰求助了。」
劇集裡,閨密喬琳登門拜訪 Beth ,原著小說則完全相反,是 Beth 為選擇自救,決定打給孤兒院的迪爾朵太太,逼問她閨密喬琳的聯絡方式。
待和喬琳見面後,兩個女人暢談一番、雙雙跑去健身房踩飛輪,話說這段當初看到時簡直讓我啞然失笑,還有什麼能比運動更療癒呢?
是的,獨立自主很重要,但為了自救而去尋求他人協助,並不代表自己就「不獨立」,相反地,這是你在清楚用怎樣方式對自己最好時,自主做出一個「自癒行為」,是個看似往外求援、實則利己的舉動。
況且,我們本來就是生長在一個群居社會,很多你看不見的盲點,你的親密朋友看的搞不好都比你清楚,一旦你願意說出口,他們興許更能對症下藥。
-
只是我這邊仍然要溫馨提醒,想說心事,一定要挑對朋友。
想當年我就是挑不對說話對象,瞬間跌入深淵,這部分還需謹記。因此,咱們女主角 Beth 想半天找的對象是喬琳,到底是明白對方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惡之花,就算是在爛泥中莽撞生長,她們到底還是需要用水澆灌、暖陽照射,沒有一朵花是不需要被呵護的。
自身難題終歸得靠自己解決,但這跟「想要有人陪伴自己」過關,根本上是一點都不衝突的。
做自己的主人,除了要有錢和有自己的房間,關鍵仍是得深刻明白己身劣根性,找對方法去調整與練習,並不要害怕向信任的人求助。畢竟,懂得自己要什麼而去求援與爭取的女人,我覺得才是最有方向的獨立女性呢!
若大家想見到更多不一樣的 Beth ,目前《后翼棄兵》的小說已經在全省通路書店上架,推薦大家。
皇冠文化集團
后翼棄兵養父 在 拾光影劇評論工作室 A Piece of Light Studi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2(六)
后翼棄兵|Netflix
The Queen’s Gambit (2020)
《后翼棄兵》無疑是2020年最後獲得最多好評的影集。這部由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主演的作品改編自作家Walter Tevis的同名小說,故事背景設定在1960年代,描述從孤兒院長大的女孩貝絲·哈蒙是一名西洋棋神童,她如何克服酒精與藥物成癮,一步步走向世界冠軍的過程。
影集本身具有一種強烈的「傳記」性質——女主角充滿故事性的出身、神童的光環、對藥物和酒精成癮、在男人堆中以女性身分脫穎而出,都給人一種傳奇人物的感覺,不過影集中的貝絲哈蒙並非真有其人,而是來自虛構小說中的人物。我認為寫劇本這件事其實跟下棋很像,同樣的結局你可以有很多的走法,過程中自然會帶領觀眾去往不一樣的故事,《后翼棄兵》的劇本本身就是一場精彩的棋局,把焦點聚焦在人物而非對弈過程是一個很聰明的做法。
很多人聽到《后翼棄兵》這個劇名可能都很容易誤以為是史詩戰爭的題材,而聽到「西洋棋」這個主題應該也會讓很多東方人感到很陌生,畢竟這不是我們很熟悉的遊戲,因此對這部劇感到怯步的人應該也很多。但事實上不會玩西洋棋對理解劇情並沒有任何的影響,當然如果你會玩西洋棋的話可以更融入劇中的棋賽,但這部影集因為把焦點放在人物而不是對弈的過程,所以重點其實並不在西洋棋,而是在貝絲這個人物身上。
就如我前面說的,劇本可以有很多走法,編劇大可把焦點放在緊張刺激的棋局上,可能每一集都可以像最後一集一樣熱血又緊張刺激也說不定,但編劇選擇的是盡可能地縮減對弈的過程,而把重心放在貝絲面臨各種對手時的心理狀態,因為這樣可以讓更多觀眾有共鳴。貝絲這個人物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故事性,雖然不少人都把貝絲的故事視為是一種女性主義的表現,但我其實並不這麼認為。
西洋棋是男人的世界是事實,貝絲是裡面唯一的女選手也是事實,劇中的女性大多也面臨了各種層面上「身為女性」的難處,貝絲的養母遲遲等不到老公回家,而在媒體報導中,貝絲的性別經常凌駕於她的實力之上,但我不認為這樣的故事就必須跟女性自覺劃上等號。至少我看到的是貝絲這個女孩自己跟自己的鬥爭。
貝絲從小到大都很缺愛。那份缺愛來自從小父愛與母愛的缺失,進入孤兒院後院長並沒有代替成為媽媽的身分,只是希望她們可以快點被領養,而她唯一的好友就是喬琳跟地下室的薛波先生。貝絲的生父和養父在劇中都是缺失的狀態,而生母和養母雖然盡到了陪伴的責任,但給她的母愛卻遠遠不如她對生母和養母的愛。
不過我認為始終困擾著貝絲的是她的孤獨。她的孤獨來自於從小缺乏家庭關愛,以及在情路上的不如意,無依無靠的她只能用比賽勝利來證明自己,並依賴藥物和酒精來獲勝。在我看來《后翼棄兵》其實是貝絲跟自己的孤獨感一場漫長的鬥爭,也是她從小到大都離不開的問題,而到了最後她才終於發現其實她一直以來都不是一個人,她的身邊其實有一群很關心她的朋友。
安雅把這個角色演得很好,大大的眼睛頗有石頭姐(Emma Stone)的影子,之前就看過她主演的《艾瑪》,其實要把艾瑪的性格演得討人喜愛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當時就在電影中感受到她多變又有靈氣的演技,在《后翼棄兵》裡當然又展現了完全不一樣的面貌,這部作品也為她的演員之路做了一個漂亮的開局。
回到最後,西洋棋對貝絲而言的意義是什麼呢?是為了獲勝的快感?還是可以用來買漂亮衣服的獎金?我總覺得到了最後,她走到公園裡跟對著一般的市民爺爺說「我們開始下棋吧」的時候,才是她真正喜歡上西洋棋的時候,因為那一刻她不再有任何壓力,也不再是為了勝利,而是單純地因為喜歡而下棋。
💡本文節錄自部落格文章,欲閱讀完整文章請點選連結進入部落格閱讀:
https://vivian8264.pixnet.net/blog/post/556531028
#Netflix #影集 #后翼棄兵 #安雅泰勒喬伊
#心得 #影集推薦 #Netflix影集 #美劇
后翼棄兵養父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劇《后翼棄兵》你看了嗎?
主角貝絲9歲被送往孤兒院、15歲被領養,不久後養父離開,剩下他和沒有謀生能力的養母相依為命,貝絲雖然擁有西洋棋天賦,但也因童年創傷,同時在藥物成癮、人際、自我掙扎中奮力應戰...
這不僅是一部 #逆境中成長的故事,也呼應當代現實的議題,從教育、教養與成長的角度出發,我們還能看見🔽🔽🔽
#只有7集追起來
--------
📍《絕望者之歌》無助的孩子,需要的不是錢而是>>cplink.co/wxumDG4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