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咖啡故事館 #新手濾杯選擇 #該如何選擇第一個手沖濾杯?
這麼多年來的咖啡經驗分享中,總有個最多人問卻又不容易說清楚的一個問題:「什麼樣的手沖濾杯適合我?」市面上的濾杯種類很多,有目前最普遍的Hario V60、鑽石濾杯、星芒濾杯、Kono、T型濾杯,還有因為2018年wBrc紅起來的摺紙濾杯...等等,除了造型各異其趣看得眼花撩亂之外,每個濾杯所強調的特性、適合的沖煮方式、水流大小等也有所不同,有時候甚至要考慮使用者已經存在的注水習慣、姿勢,或是使用哪個手沖壺等因素。也因為如此,該如何推薦濾杯,往往是一個令人不知道從何回答起的問題。
如果撇開上述考量因素,以一個「純新手」的角度來思考,我會推薦「聰明濾杯」以及「Wave濾杯」兩個選擇。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聰明濾杯 是台灣自主研發的一個產品,基於這個理由,我也曾經玩了一陣子。聰明濾杯的使用方式很像我們日常在辦公室使用的簡易泡茶工具(飄逸杯),就是放上固定量的咖啡粉,加入固定量的水,然後在固定時間之後將咖啡液體取出。聰明濾杯的好處就是不需要考量「注水」的因素,只需要根據個人對於濃淡、風味的偏好,多測幾次找到上述那些固定的參數(包含研磨度),就能夠以最簡單與方便的方式沖出一杯「自己喜歡」的咖啡。
當然,我也能了解會有許多玩家「不屑」使用聰明濾杯,認為聰明濾杯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但對於我來說,追求技術本身固然是好的,但請不要忘記喜歡喝咖啡的「初心」!在大多數狀況裡,我們不會隨時保持最佳的狀態,但喜歡與想喝咖啡的心是不會變的。使用什麼工具,或是利用什麼樣的沖煮技巧最終都只是希望讓自己喝到一杯滿意的咖啡而已。
除了聰明濾杯之外,我同時也建議新手(甚至是所謂的老手)來試試 #Wave濾杯。Wave濾杯現在大概分成2-3個系統,但我還是會比較推薦使用Kalita的同心圓Wave濾杯。Wave濾杯與其他濾杯最大的不同是濾杯中「肋骨」的位置!對於手沖稍微有點了解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大多數的濾杯在圓錐內部有著一根一根,以螺旋形狀包覆的突出物,我們通常習慣稱之為「肋骨」,而Wave濾杯的肋骨則是在底部。肋骨的設計是為了能撐起濾紙,讓濾紙不至於完全貼合在濾杯上,有效的幫助水在濾杯中的流動,包括方向與流速,因此不同廠商會因應不同的萃取率與概念而有不同的設計。
由於Wave濾杯搭配蛋糕濾紙,因此我們可以不需要考慮因為貼合度而流速過慢的問題,同時往中央注水時水柱會直接敲擊肋骨產生彈射,並帶動水的繞射弧圈將咖啡粉引動產生旋轉,最終得到理想的萃取。在這樣的設計下,我們在沖煮時只需要往底部中央注水就可以,不需要像使用其他例如錐形濾杯在注水技巧上這麼注重,這樣的注水方式對於沖煮來說可以說是最簡單、也比較不會錯的方式。
今天我介紹的兩個濾杯,也許在「技巧」上無法入很多玩家的法眼,但我想說的是,技術有高低,喜歡咖啡的心沒有!多玩一些濾杯,其實你會發現每個濾杯都有其不可取代的部分,我們甚至可以依照不同的濾杯特性去針對不同產區、不同烘焙度,甚至是自己當時想表現出的風味特徵來做最適當的沖煮選擇。咖啡的世界很大,值得你去探索,也許最終你會發現殊途同歸,但那探索的樂趣,無價。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小雨Wayne Shi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無限濾杯 #Mugen #Hario Hario Mugen 無限濾杯:https://pros.is/3d4dam Marna 咖啡渣消臭罐:https://www.givings.co/product/marna-coffee-deodorizer-pot/ Instagram: http...
「咖啡 錐形濾杯」的推薦目錄:
- 關於咖啡 錐形濾杯 在 無毒農-友善環境的安心水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咖啡 錐形濾杯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咖啡 錐形濾杯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咖啡 錐形濾杯 在 小雨Wayne Shi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咖啡 錐形濾杯 在 小雨Wayne Shi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咖啡 錐形濾杯 在 [其它] 濾杯的選擇,扇形or 錐形? - 看板Coffe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咖啡 錐形濾杯 在 梅莉塔夫人發明了全世界第一款手沖濾杯和濾紙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咖啡 錐形濾杯 在 花瓣濾杯值得購入嗎 - Mobile01 的評價
咖啡 錐形濾杯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讓手沖新手玩家不煩惱+超療癒的濾杯-小山濾杯】
前陣子募資破130萬的小山濾杯,終於到貨了~
學長把玩後的第一直覺就是:簡單+好喝+療癒
繞著粉層中間的甜甜圈沖法,看著粉層膨脹真的心情大好😁
而且極高的容錯率,對於新手來說真的是很好沖👆
✨搭配HARIO不織布濾紙(學長推薦)✨
容易有更多的body&口感
大大增加小山濾杯的可玩性&風味體驗‼
小山濾杯&不織布-甜甜圈基礎沖煮方式
➡往粉層最多的地方持續注水
➡不悶蒸、不斷水,穩定繞圈圈!
➡最後30c.c.靠近中心注水
➡到450c.c.結束
#簡單 #流速順暢 #沖煮體驗輕鬆愉快
➡更詳細的內容請看沖煮示範影片:https://youtu.be/TMaEceyPVqw
✅商品訂購:https://reurl.cc/Dge75e
🔻 小山濾杯的細節🔻
1⃣ 用多而密的孔洞,代替單一落水孔=不苦澀
小山濾杯使用金屬蝕刻的技術,做出很多細微孔洞
代替了一般濾杯的落水孔,因此解決了單一孔洞細粉塞住的問題
從頭到尾不塞,對於新手來說就解決了常見的苦澀問題
這就是小山濾杯容錯率很高的主要原因
2⃣ 利用中間山狀突起,將粉層厚薄平均=均勻萃取
錐形濾杯粉層中間厚、外圍薄的特性,常常讓新手錯估了給水的量
薄的地方給太多水、厚的地方給太少水,就會造成萃取不均勻
小山濾杯的外型很特殊,把中間最厚的位置做成了山狀突起
粉層就只能分散在山的外圍,粉層的厚薄就較為接近
而因為粉面有一座小山突起
給水的時候非常自然,就會閃過山鋒
繞著外圍粉面給水,也就是濾杯中粉最多的地方
粉多剛好給水多,新手常碰到的給水不均的問題就自然被解決了
3⃣ 甜甜圈沖法=簡單又療癒
手沖時如果你就是喜歡繞圈圈+愛看粉層膨脹得高高的
小山濾杯真的會成為你的心頭好
只要使用甜甜圈沖法=一開始就繞圈圈,繞到結束
你會發現粉層膨脹的狀況非常明顯
因為粉層的厚度比較薄,很容易就能把咖啡粉中的空氣釋放
所以你一給水就會瘋狂膨脹,持續給水就持續膨脹
4⃣ 搭配不織布濾紙,好折+增加風味
小山濾杯雖然是金屬製,但他是需要使用濾紙的
一來可以避免混濁的咖啡口感、二來也沒有卡細粉清潔問題
而因為山形的濾杯形狀,就需要折一下濾紙
因此學長最推薦搭配的就是:HARIO的不織布濾紙
不織布濾紙很柔軟,折出山形的過程輕鬆愜意又服貼=爽快
同時不織布保留油脂的能力很強,可以讓你的咖啡增加風味
比一般濾紙的香氣和圓潤口感更顯著,精采好喝
5⃣ 對磨豆機的兼容性較高,粉粗粉細都可以=不挑磨
因為沒有單一孔洞塞住的問題,細粉多一點也不太塞
所以就算是比較入門的磨豆機,也不太有苦澀問題
至於咖啡粉的粗細,學長可以給點建議
如果粉比較細,建議甜甜圈沖法到底,不悶蒸不斷水就好喝
調整一下給水大小就好,淡就調小水、濃就調大水
如果粉比較粗,建議可以先悶蒸,然後甜甜圈沖法到底
剩下的也是調整一下給水大小就好,淡就調小水、濃就調大水
—
有趣的設計自然調整了使用者的手沖習慣
進而也讓沖煮的難度降低,這個設計學長當然給個讚
【小山濾杯 2-4人份 不鏽鋼鍍鈦材質】=NT.1280
建議搭配
【HARIO 不織布濾紙 100入】=NT.150
✅商品訂購:https://reurl.cc/Dge75e
咖啡 錐形濾杯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觀察粉層吃水的四種狀態-搭配梯形濾杯四次斷水法】
大家午安,今天學長玩梯杯神器-三洋有田燒梯形濾杯
手法使用風味均衡的四次斷水法,可以觀察到粉層吃水的明顯差異
參數很簡單,但非常適合三洋
✅ 比正常手沖更細的研磨度,我是使用小富士平刀#4 (平常是#5)
✅ 90度的熱水+Fellow EKG手沖壺
✅ 20克的瓜地馬拉 莫里托莊園 日曬,奶油爆米花的香氣讓人想看電影
✅ 總給水量300克,平均四次給水
所以是75、75、75、75,四次的給水大小盡量保持一致
沒有悶蒸也沒有下甚麼特殊手法
就是利用三洋梯形濾杯美妙的流速和咖啡粉的吃水狀況,調整風味
因為三洋梯形濾杯的角度比較窄,咖啡粉吃水狀況會反映在流速上
⭕ 咖啡粉還沒進入淹水狀況時,粉水的接觸時間會比較短
能充分表現咖啡風味的前段,做出香氣和酸質
⭕ 咖啡粉進入淹水狀態後,粉水的接觸時間會增加
進而讓咖啡風味往後走,增加更多甜度和口感
讓我們搭配影片看
✅ 第一種狀態:咖啡粉從乾燥到完全吃水的狀態
因為梯形濾杯的落水孔比錐形濾杯小很多
即使沒悶蒸,濾杯內的水也不會快速流光
短短10秒左右,我給了75克的水
可以看到剛開始咖啡粉從全乾到略為吃水,但還沒到達飽水狀態
繼續給水後,粉跟粉之間含了大量的水,呈現出水光
粉浮在最高處,形成一個漂亮的圓拱狀,
給完水後大約12秒我就給下一段水,這時咖啡粉剛吃飽水
還沒進入淹水狀態,三洋濾杯可以表現非常快的流速
因此主要萃取香氣和果酸
✅ 第二種狀態:咖啡粉吃飽水,但仍維持濾泡狀態
可以看到我給水時,粉層中湧出大量空氣
使粉層被空氣撐起來,因此粉跟粉之間的間隙是比較寬鬆的
因此咖啡粉仍然浮在水的上面,表層不會看到分離的水
此時的流速還是相當快
我給完水14秒就進入下一階段了,只略為比第一階段慢2秒
此段仍然處於濾泡狀態,快流速擠了更多的果酸進濾杯
前面兩階段主要都還是萃取香酸
✅ 第三種狀態:濾泡進入浸泡狀態,大約一半一半
給水前半還可以看出少量空氣釋放,但明顯沒有第二段那麼劇烈
但仍然可以讓粉層間隙放大,形成較快的流速
但持續給水就會發現空氣已經叫不出來了
因此後半段粉層就不再膨脹,開始呈現有水浮在粉層上的狀態
也就是進入浸泡階段,粉和水的接觸時間會變長
但因為前半段仍有空氣釋出,浸泡和濾泡大概是一半一半
時間的增加也不會太誇張
我給完水大約17秒才進入下一階段,時間略長3秒
這段就開始大量萃取甜感,主要是果酸已經萃取了兩階段
咖啡粉豆心吃水的時間也比較長了,因此甜感會開始集中釋放
✅ 第四種狀態:全浸泡狀態
濾杯內的空氣幾乎已經釋放完畢,我中心給水也只能擠出少量泡泡
而且粉層也不會像先前階段那麼明顯上湧
隨著水量變多,水很快就會淹過咖啡粉,進入全浸泡狀態
這時咖啡粉已經完全泡在水裡,而且細粉已經吃飽水變重
一不小心容易塞住,造成萃取出苦澀味的討厭現象
因此即使這一段已經進入全浸泡,但還是要盡量讓中間的厚粉層浮起
減少粉層夯實造成的不正常淹水狀態
整段流完大概花了25秒左右,這時會釋放出適量的body
讓整體喝起來尾韻綿長一點、支撐力再強一些
但三洋濾杯的快流速仍然不會讓口感過重,算是清爽的body
----
以上四種狀態在三洋梯形濾杯中特別容易觀察到
主要原因是梯形濾杯的落水孔較小,比較不會有水流光光的問題
因此比錐形濾杯容易觀察
錐形濾杯在給水控制比較得宜的情況下,也可以用四次斷水法來觀察
但給水的力道和研磨度就要多試一下,不然可能四個狀態會不清晰
----
觀察粉層變化帶來的流速變化
然後流速變化帶來的風味變化
這不但好玩而且可以讓你的萃取更為精準
動動腦筋+做做實驗,一起讓你的手沖更好喝吧
咖啡 錐形濾杯 在 小雨Wayne Shi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無限濾杯 #Mugen #Hario
Hario Mugen 無限濾杯:https://pros.is/3d4dam
Marna 咖啡渣消臭罐:https://www.givings.co/product/marna-coffee-deodorizer-po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aneshih/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ayneShih78/
想知道我有賣什麼? https://www.cafedrizzle.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0nqj4NLsJM/hqdefault.jpg)
咖啡 錐形濾杯 在 小雨Wayne Shi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歡迎訂閱我的頻道!!
如果你不喜歡我的影片拜託不要訂閱我的頻道!!
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歡迎在影片下方提出問題
但我不一定會認真回答你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2SHtWBTjKk/hqdefault.jpg)
咖啡 錐形濾杯 在 梅莉塔夫人發明了全世界第一款手沖濾杯和濾紙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波浪濾杯沖煮出的咖啡擁有平衡的口感,介於錐形濾杯與扇形濾杯之間。不僅適合新手使用,也受到咖啡師的青睞。2013年世界咖啡手沖大賽的冠軍Erin McCarthy就是 ... ... <看更多>
咖啡 錐形濾杯 在 花瓣濾杯值得購入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開始愛上手沖咖啡,還不算非常資深咖啡人其實看過很多分享,我覺得只要豆子夠好夠新鮮 ... 在設計上它屬於變速型濾杯,錐形濾杯中算比較慢的。 ... <看更多>
咖啡 錐形濾杯 在 [其它] 濾杯的選擇,扇形or 錐形? - 看板Coffe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在考慮要買我第一個濾杯
一種是扇形
借用一下博客來的圖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N011844745
一種是圓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N011926204?sloc=main
但看來看去 還是沒辦法了解
哪一種比較好用?
還是依大家比較常用的,直接買V60就好了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89.141.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624106191.A.5BD.html
※ 編輯: Angesi (116.89.141.76 臺灣), 06/19/2021 22:04:4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