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很八卦無聊,我真的去點心店老闆的雞湯文的留言區考察。
很不容易的工作,因為有幾千則留言。
有人說文青老闆俘虜很多人心,這是我聽到最多的評語。
考察的過程,恕我沒辦法看完所有留言,但應該有掃瞄了起碼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間吧。
確實是有人是支持者的鐵中鐵粉,即留言的都是正面,毫不提員工算錯還給臉色客戶看,也就是呼籲大家寬容接受服務於臭臉的。
也有很正面留言但順帶一提『哦,你們的櫃檯服務員確實態度不好』鐵粉,這一塊的為數很多。
也有去吃了一次,就不再去的,原因就是櫃檯收銀員和服務員的態度不好,這一塊的也很多。
當然也有一些我所分不出有沒有去過的,但謾罵的。(我相信一些鐵中鐵粉也會認為我在討論公關災難就是謾罵。但,拜託我不是批判他的食物,我只是評論他的文章。)
讓我驚訝的是很多人留言是『被算錯賬』,我重複,是很多!多到一些也是服務業的也留言說我們都明白餐飲也不容易,然後建議他要用點餐系統和員工培訓,因為他們也是像我一樣看到留言區的『被算錯賬』數量不小。
粗略的統計,正面留言固然有,但負面的更多。
以道歉的角度,他這篇文章是失敗的。
以流量的角度,他這篇文章是成功的,兩萬個讚,五千多個留言,一萬個分享。
至於這個流量之後會有甚麼影響,看來也只有店方未來才知道。
所以我覺得店方可能也會有個矛盾,後期的留言是越來越多負面的,但又愈加不能刪貼和刪留言。
這就是網絡。
網絡的好處就是它的壞處,網絡的壞處就是他的好處。
當中我還看到一個人說提供餐飲業點餐系統的人留言,雖然是順便打廣告,但看起來是很有經驗的。
#Chinaman企業思維能幫你壯大到某個程度
#之後它就是毒
員工培訓壞處 在 郭莉芳 X 理財講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一篇真是棒!
不要陷入基本歸因錯誤~
*****
員工績效不佳,不是員工的錯?!可能的原因有三:
第一,員工想要好好幹,公司環境不支持。
比如,流程不對。比如,沒有提供足夠的資源、合適的工具。
第二,員工已經盡力了,但是能力不足夠。
能力一般是跟著經驗而來的。因此也可以說是經驗不足。
經驗不足是不是員工本人的問題呢?不是。因為他們是公司找來做這個工作的。如果覺得經驗不足,公司當初就不該招他們。
“如果你知道那些備用方案,你就可以通過把方案傳授給員工來解決這一問題。這便是培訓。”所以,這是培訓不足。
很多時候,你覺得下屬笨,其實他已經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而你沒有——你還沒有努力教他。
第三,如果員工績效低,好處多過績效高。
(有本書叫《首先,打破一切常規》。如果你沒讀過,那麼你先讀讀這本書。這本書說的是,優秀管理者都把時間花在優秀員工身上,而非問題員工身上。你是這麼做的嗎?)
如果員工績效高,有好處嗎?在許多組織,好處是不明顯的,壞處可以想出很多來:
.能者多勞,活都給你幹;
.其他人孤立你;
.老闆忽視你;
.沒有時間玩;
.沒有時間陪家人;
.上級永遠不希望你升遷……
員工培訓壞處 在 鄭志豪 Do The Right Th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照這樣來說,能夠同組上課7個小時,總也算有些緣分了。那若要在同一個部門當同事當上好幾年呢?那只怕這個緣分著實不淺。但這是良緣、還是孽緣,就很難說了…。
昨天寫到瑪姬的故事,我在部落格板下的標題是「十年修得同船渡?我其實只想把對方踢下船!」原因正是如此。對瑪姬來說,他對最後的輸贏即使沒那麼在意,但整個過程中的不愉快,卻讓他連學習的興致都大減。而對很多人來說,去上課根本是去交朋友的,就像我在很多課程中,都認識不少之後還會繼續保持連絡的好友,而且不只是在FB或line群組繼續互動,有的我們甚至除了聚餐外、還要安排班遊,感情之好可想而知。所以,對瑪姬來說,他那一組可能自此老死不相往來,讓他真的是主要目標和次要目標都達不到,氣悶也是理所當然。
昨天,我們已經提到了讓團隊成功的第一個重點:每個人的目標和看法可能都不一致,倘若無法建立共同目標,我們還是可以試圖找出彼此重心的最小公約數。
今天,就讓我們談談讓團隊成功運作的另外三招:
1. 了解。
既然每個人的目標和看法都可能不同,想要找出最小公約數,或甚至只是卑微地希望能避免衝突,當然要從了解彼此做起。
講兩性關係時,有人常講,男女雙方會「因誤解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但在一個公司中,這樣的說法並不適用於同事兩造之間,而比較適用於員工和公司之間的關係:員工滿懷希望地加入一家公司,以為這個公司提供的工作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後來發現全是一場誤解,實際情況是加班加到手抽筋、憂鬱過勞全不理。等到了解實況之後,分開或許是一個不得不做的選擇。
所以,對同事之間來說,在對方還沒有打算棄船逃生之前,雙方若能建立更深入的了解,通常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而且,即使就拿兩性關係的那個說法來看,到底為什麼「因了解而分開」?表面上的理由,是對方不適合自己,又或者是對方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實際上的原因,卻可能是自己根本也不了解自己,所以才在感情路上尋尋覓覓而換了又換後,依然滿腹怨嘆而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了解自己。
所以,要讓團隊成功,要能讓一起共事的夥伴要能加深對彼此的了解。而要了解彼此的前奏曲,其實是要先從了解自己做起。
我有一次去上火星爺爺的課,他居然現場要求我們同組的夥伴幫彼此按摩起來!組上成員其實大多是初次見面,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突然就要有肌膚上的接觸,像我這種生性質樸的人就真的很不好意思。
但我自己投入了之後才發現,火星爺爺這招果然高明,透過這樣的做法,果然迅速化解了彼此間的隔閡,而讓團隊更快能向同一個目標邁進。
這並不是強調一定要透過肢體接觸才能增進了解,但若大家言不及義地聊聊無濟於事,也許換種方式會更好。
就瑪姬的例子來說,他真的了解那位初次見面的年輕人嗎?他又了解同組內的其他3位夥伴嗎?更重要的是,瑪姬真的了解自己需要和想要的是什麼嗎?訓練課程分組競賽看似熱鬧好玩的表象之外,其實隱藏著一個殘酷的事實:誰愈能在最短時間內了解並整合同組的成員,誰就愈有機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2. 參與。
為什麼有時候主管在前面高聲疾呼,後面的部屬們全都理都不理?
主管的領導力真有這麼差嗎?我知道很多人會大聲說是,但事實的真相其實是,大部分的員工都覺得公司的目標不甘我的事、主管的職責也跟我毫無關係。
想驗證我說的這句話對不對嗎?試著想想,即使對目標或看法毫無共通點的兩個同事來說,有什麼會是搭起他們之間共同話題的最好橋樑?假如你的答案和我一樣是「罵主管」,那我們大概都曾經或多或少是上面那種「主管的目標與我無關」那種人。
說實在的,何必想那麼多解決辦法?凡事罵主管、罵老闆、罵公司,把責任推給他們就夠啦!我反正是來領薪水的,何必想那麼多?
這樣的說法,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只有大樹底下依舊好乘涼時才適用,倘若因為你的貢獻不足、或是公司風氣太糟,搞不好整家公司直接垮了,你只好拿著一份不怎麼樣的成績單,繼續找一個付錢給你罵的蠢老闆;又或者這家公司眼明手快,還沒等到自己出現危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把你們整個部門裁撤了,反正願意賣肝工作的人滿街都是,隨便開出個職缺都會有人排隊,不差你這一個。
說穿了,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的頂頭上司毫無領導才能,做的決定也差得要死。會講這句話的人,你知道他的下一句話會是什麼?通常都會是「要是換我來做的話,我一定會……」。
如何克服員工覺得凡事都事不關己的常見問題?最好的做法之一,就是邀請他們加入決策過程,甚至直接採用他們的意見當決策。你會發現,當他們發現自己的意見能被採用時,他們投入的心力完全和被交辦時像是兩個不同的人。更進一步來說,只要運用的好,你會把一個以往什麼事都唱衰或唱反調的人,變成一個赤誠的擁護者及支持者。為什麼?因為那是他自己的主意。
這,就是所謂的「參與式領導」。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假如他們始終有責而無權、有活幹卻沒有功領,最後還一樣只是同一批主管們在吃香喝辣,那這樣的假性參與,只會把彈性疲乏的時機延後而已。
所以,首先你要讓員工真的能因為積極參與而得到好處。我之前曾服務過一家在快樂工作人企業選拔中常常名列前茅的公司,在那家公司中,職級由低到高,能拿到的獎金比例是不相同的,因為職級愈低、獎金可以拿得愈多。當主管不再是瓜分既得利益最高的那個人時,前線戰士反而更加奮勇殺敵。
當然,獎金只是其中一種誘因,你還是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設計,來讓員工的參與有所回饋。
其次,當進行「參與式領導」時,你必須真能把其中參與度高而確實有貢獻的其中一、兩個人,當做樣板而升到高位。作為一家有競爭力的公司,你無法讓所有人都當上主管,但是你可以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當上主管,這才能真正提高每個人參與的意願。
回到培訓課程中,當我的角色變成台上的講師時,我經常會給全員參與的組別高額加分,而且會在課程開始前就告訴大家。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我尊重每個人選擇是否要參與的權利,但我還是希望鼓勵大家多多參與,因為有了高參與度,團隊的成功方程式才會完整。
3. 同舟共濟三部曲。
要能同舟共濟,我自己從上課分組的經驗中歸納出三個有效的做法:
(1)提醒。
(2)回饋。
(3)同伴要上場了,同組的我們要做什麼?當然是為他打氣加油嘍!容我自己往自個兒臉上貼金地說,我在其他方面其實都只是做的還好而已,但我無論在哪堂課上,我都會很認真地幫我的夥伴們打氣加油,讓他們感受到我的熱力支持,這是我自己覺得我做的最成功的地方。
假若換到企業中,這樣的打氣加油,其實就是激勵。很多人往往認為,激勵是主管該做的事,但其實對我們周遭的夥伴來說,激勵永遠不嫌多,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多多給對方激勵。
對我來說,團隊運作的成功方程式,其實就是「了解X參與X(提醒+回饋+激勵)」。除了分享給瑪姬,我也希望分享給每一位想讓團隊更成功的你。
#完整版內容請見部落格:
http://negotowin.blogspot.tw/2016/05/blog-post_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