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雜誌第46期:威士忌的遊牧人生
五月中疫情爆發前,到戲院看了《遊牧人生》(Nomadland),電影描述我們從來不曉,也曾未關注的一群人,他們開著露營拖車從一地換到一地、一州遷徙一州的追逐零工生活,有如趕著牛羊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雖然他們並不等同於無家可歸的遊民,少數人甚至為著某些浪漫憧憬而四海為家,但絕大部分的人都因為生活環境所迫,無法安穩地居住在某個安身立命的所在,而必須在有限尊嚴下艱困、刻苦的生存。
導演趙婷的鏡頭極富詩意,瑰奇的山岩、遼遠的沙漠與寧靜絕美的日出與日落,美化了這群遊走在社會邊緣的旅人,但風雪覆蓋的蒼茫大地、偌大的撿貨倉庫和人口凋零的小鎮都把觀眾拉回現實。這些孤獨的靈魂四處飄盪,偶而聚集在營地交換故事和溫暖,但最終還是駕著自己的營車四散離去,讓我不禁沉坐於電影院,暗自發出蜉蝣天地、滄海一粟的感嘆。
Nomad是「遊牧民族」、「流浪者」的意思,或根據劍橋辭典「從四處遷徙而不長久居住在某地的人」,但是對愛好威士忌的各位酒友,這個字詞,是不是有些熟悉?沒錯,早在2014年橡木桶洋酒便引進了一款NOMAD,由大摩的首席調酒師Richard Paterson調和了30多種在蘇格蘭熟陳6~8年的麥芽與穀物威士忌,放入雪莉桶3年,再運往西班牙González Byass雪莉酒莊,填注於PX桶進行至少12個月的過桶。因為最終的處理在西班牙,便無法標註為蘇格蘭威士忌,所以取了個「遊牧民族」的品牌名稱,也十分貼切。
同樣的,去年新竹風城酒展時,發現來自法國的品牌Michel Couvreur也是威士忌界的游牧者。Couvreur家族原本是葡萄酒商,1978年跨足威士忌產業時,決定納入法式葡萄酒文化,所以從蘇格蘭酒廠蒸餾過程便開始參與,而後將麥芽新酒運回勃艮地,填注於自己的木桶,放入終年低溫的地下酒窖緩慢的熟陳。這種方式裝瓶的威士忌,當然無法稱為Scotch,我和代理商Natasha Leung討論,到底該怎麼稱呼?答案其實簡單:依循歐盟法規。
這種浪跡天涯的酒,雖然源自於蘇格蘭,但不被允許掛上蘇格蘭威士忌的名號,原因在於許多商品-主要為農業產品-受到「全球智慧財產組織」(WIPO) 「地理認證」(GI)的保護,無論干邑、香檳、波本、雪莉酒和蘇格蘭威士忌等,都必須在特定的地區以特定的方法製作。蘇格蘭威士忌並未限制運送到國外(否則如何外銷?),但是自12/23/2012之後,禁止以瓶裝以外的方式將單一麥芽威士忌運出,也禁止其他四種威士忌(單一穀物、調和麥芽、調和穀物和調和威士忌)以木桶或其他木製容器外運。為什麼會特別針對「木桶或木製容器」要求?因為規範規定蘇格蘭威士忌必須在稅務海關總署(HMRC)監管的倉庫內熟陳,完稅出了倉庫,如果放入其他木桶,就不能稱為蘇格蘭威士忌。
大量運送到他國裝瓶的蘇格蘭威士忌並不罕見,臺灣菸酒公司的玉尊威士忌中,所調入的蘇格蘭威士忌也是這麼來的。我們之所以感覺疑惑,是因為太熟悉蘇格蘭威士忌,以致習慣性的從蘇威去看其他國家的威士忌,進而產生認知誤解。有哪些誤解?例如在酒標上尋找酒廠名稱或裝瓶商名稱,卻不知道以「品牌」行銷的威士忌遠比「酒廠」還要多,事實上,五大產國的威士忌除了蘇格蘭,大多不會特別標明酒廠,想搞清出品牌的酒液來源還得花一些功夫。
今年二月日本洋酒酒造組合( JSLPM)突然發布新聞,規範組織內的酒廠必須遵照規定製作並標示威士忌,一時之間全球額手稱慶。我的好朋友反串問我,你覺得蘇格蘭威士忌比不上日本威士忌嗎?賣你蘇格蘭熟陳的威士忌有什麼不好?當然不好,先不談蘇威與日威各擅勝場,如果我花錢買的酒標明是日本威士忌,卻發現瓶中酒液部分或全部來自蘇格蘭,我該不該生氣?
這就是我不厭其煩的喜歡講法規的原因。純粹以酒的風味而言,我們可以很單純的喜歡或不喜歡,完全不用管酒的製作、銷售法規,不過不會有人喜歡受騙上當,而防止的方法,除了酒商的內控和嚴格執法,消費者具備一定的知識,在酒款如過江之鯽的今日絕對是必要的。
四海為家意思 在 嫁到意大利 生根唔落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兩個碌~非男人專利!】
未爆發疫情之前,經常漂泊海外流離失所,總覺得好多對其他人嚟講好容易嘅事情偏偏我好難做到。
因禍得福,仍然被困喺意大利嘅同時,終於俾我恨到,揸到我最愛嘅電單車喇🏍!但其實令我嘅愛驅到手都一波三折,我哋早喺2月買落,但因為封城而架車都被困喺意大利北部其中一個疫情最嚴重嘅城市Rimini,店主喺3月通知我哋如果唔攞,唔知幾時先有得攞,但當時我哋仲喺埃及根本冇人接到手,到我哋返咗嚟之後已全國封城,於是乎足足等咗3個月,企喺我身邊呢位紋身兄朝早7點就出發,到中午我嘅電單呠呠車終於到手喇!
仲記得早喺4月,因為屋企冇奶用,從來冇揸過棍波車嘅我衝破障礙揸棍波車去超市買餸嗎?
我想話,姐我其實喺學堂學完電單車後都從來冇揸過電單車囉🙈依家終於俾我搵到呢個機會好好練熟返手車💪咳咳~順便提提,我部愛驅都係棍波的🤣要意佬再一次受難我都有啲唔好意思🤷🏻♀️不過為咗實現兩公婆揸住電單車遊歷世界嘅夢想,睇嚟意佬都要食吓夜粥,俾啲心機教好我揸兩個碌😜
呢兩個月以來,由粉飾屋企(喺露台油欄杆,自製蚊紗...下省n樣)、入廚房扮方太,去到學四個碌,兩個碌,虛幻得嚟好充實。俗語有話「周身刀冇張利」,我呢排學學埋埋啲技能其實都唔知有冇用㗎,不過「刀都用時方恨少」,未來嘅日子仍然會做跟得夫人四海為家,到時唔知要上刀山定落油鑊,希望總有把刀用得著啦!呢排大家又學咗啲乜嘢特技呢?
#嫁到意大利
#周身刀都要利
#學海無涯
#棍波車非男人專利
#新手電單車司機出沒注意
#期待意大利全面解封
#兩公婆
#遊車河
四海為家意思 在 Wonda溫答|窮遊女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你願意不計代價的去做一件事,那力量是很大的。」
這幾天,女子人在台東縣達仁鄉的土坂部落,跟其他30位志工一起,幫部落彩繪電線桿。
四天三夜的時間,我們盡己所能、不計代(ㄕㄞˋ)價(ㄕㄤ)的努力美化部落;每一天,部落也傾其所有的讓我們學習。
聽見了獵人刀尖下的溫柔、女巫才知道的祭典知識、部落頭目家的遷徙路線、漁獵可用的有毒植物、用竹子自製小米田中的趕鳥器等。很多的技能,我們在城市中無用武之地,卻是他們的傳統、文化,與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文化的交流,部落裡的人,也總是帶來驚喜。一天晚上,跟一位夥伴走在路上,或許因為外來的人總是顯眼,我們竟然就被叫進院子坐下一起把酒言歡了,因此認識了鄰居Norwa。
晚會上,一個vuvu(排灣族語奶奶的意思)因為想謝謝我們,突然就上台跳了兩首歌舞,其中一首還是no body no body but you 🤣🤣
離開前,坐在小巴上,窗外經過的每一張臉孔,不管認不認識,都對我們投以微笑,輕輕的揮手說再見。
「部落裡的溫度真的很高,
空氣的溫度是,人跟人之間的溫度亦如是。」
結業式上,一個澳門女孩說:「我來自一個比較冷漠的社會,很難想像怎麼會有一個地方的人都這麼好,我好像瞬間多了很多個媽媽。」
志工團的我們,大多數也都來自都市,跟部落相比,人跟人之間的距離相對遙遠。有些人已經參加了30-40次的部落志工,笑說他在東海岸已經四海為家,到哪都有部落可以讓他回去。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付出時間、金錢、體力,還有真心。
「族人就像孩子們一樣敏銳,你真不真心,在這裏是很容易被看穿的。」
最後,如果你也對部落的文化感興趣,但不得其門而入,可以參考我這次參加的「台東部落工作假期」,透過志工活動與縝密的課程安排,深入的認識一個部落的文化,也對他們有所貢獻。
這不是業配,是真心的推薦,有興趣可以🔎台東部落工作假期
台東部落工作假期
臺東縣達仁鄉土坂社區發展協會
四海為家意思 在 四海一家(中英歌詞)We Are The World(Chinese and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四海 一家-中英歌詞We Are The World-Chinese and English lyrics一首偉大的神曲。1985年為救援非洲饑民所創作的慈善歌曲。當時至少籌集了4000萬美金的 ... ... <看更多>
四海為家意思 在 茶之器古書堂 的推薦與評價
... 處此用語常在成語中出現例如四海為家、五湖四海、四海歸心茶人並非是指以茶為業之人跟是否學習茶道沒有關係只要是同席共飲一服茶大家皆是茶人的意思茶之湯的起源.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