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園遊會 #CuturalFair #國際園遊會 #奧運的由來 #Olympic
今年的園遊會孩子們準備的很精彩🤩我所謂的精彩, 不在於一定要有多麼特別的方式或是多麼深的內容。對Lara來說, 準備的過程就是一個最核心的學習。🎯
從選題(每個小孩自由選一個國家介紹, 今年提升到可以不限定國家, 也可以是一個議題)、構思(如何介紹、呈現方式)到製作(海報、展品), 最後要在幾十人面前演說, 勇氣與反應, 都在在提升孩子們的軟實力!
今年是我第四次也是這個班第二年做園遊會, 可以看到孩子們的成長, 在於他們能大方侃侃而談的自信!於是這一次, 我決定不要只有大雜燴的介紹, 而是為每一位小朋友都做一支自己的短片, 以回應他們的認真!
首打第一支, 也是當天的第一位 - Marcus, 介紹奧運的由來。因為這兩個月我們在課堂上講了很多關於希臘的相關故事, 前一陣子我也拍了一支東京奧運會不會取消的影片, 加上他自己本身喜歡運動相關的內容。於是就決定了這個主題。
在過程中, 同時身為媽媽的我, 秉持著Lara老師說(也是我本人拉😂)“家長請放手”的原則, 真的很放手....(好拉~我承認最後看不下去一整張都好白....硬是請他用彩色筆再稍微描一下🤪) 其他都是自己的創意跟想法, 甚至到當天我才知道到底要玩什麼運動比賽🤩🤩
過程中孩子自己上網搜尋資料, 並且還發現了我上課時候講的內容不夠完整的地方, 會跟我分享討論。中間雖然還是會暗暗的想說...那到底是有沒有準備充分啊~(媽媽內心永遠都會有一些擔心....)不過我還是壓抑了下來那份操心, 老師一定要以身作則啊😎😎
📣📣📣📣📣Ladies and gentlemen, let me introduce you,
Marcus - Olympic Game!!🥳🥳🥳🥳🥳
園遊會由來 在 中學生減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補發 #internationalwomensday #母親節檔期
-
記得按讚、追蹤、分享中學生減塑喔!
-
今天是3/8婦女節
-
除了環保以外,小編們也很注重性別平權、人權等議題喔!
今天來談的不是這個,
而是我在婦女節看到的節日「商業化」
-
婦女節的由來小編就不贅述了,總之婦女節的用意就是提升「性別平權」、消除「性別歧視」「性別偏見」等等保障「生而為人的權力」
-
不過現在打開手機,都是廣告:買一送一、商品促銷,還有「寵愛自己」「呵護自己」「對自己好一點」等銷售語句(oAo川)
搜尋關鍵字「婦女節」(見圖二),看到的是廣告和政治新聞,臉書打開來也是一堆廣告,刺激消費者購物。
這個節日好像失去了原本設立的用意,就像聖誕節一樣,大家都忘了耶穌的誕生,只記得要買一堆東西、把家裡營造的充滿節慶味道。
-
所以說,節日的意義是甚麼?
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很值得反思,尤其現在我們擁有這麼多節日,放假也放了不少。
-
但當初設立這個節或放這個假的用意呢?
想要寵愛自己每天都可以寵愛、想要放鬆找個時間都能夠好好休息,不一定要等到節日、找個理由來「大量購物」「過度消費」
-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雙十一單身節,打著單身購物節的名號刺激消費、降價銷售,最後卻買了一堆不必要的東西、品質不好的產品、以及拿了很多包裝(要知道網購的包裝很可怕啊)
-
節日早已被商業行為佔據,我們還剩下什麼呢?
-
至於性別平權:
我個人覺得平常就一定要做到,不是等今天才做做樣子。
就像地球日說要關燈一天少用塑膠袋,但平常超級浪費電;不塑園遊會為了達到不塑各種刁鑽龜毛,平常早餐一個紙盒一個塑膠袋午餐一雙免洗筷。
-
平常該落實就要落實,不是等到紀念日當天才做做樣子啦
(一針見血)( • ̀ω•́ )✧
#wei小編#三八婦女節#genderequality#購物#環保#商業
園遊會由來 在 瑞士。瑰娜 All About Switzerlan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雙十一不是只有光棍節,也是聖馬丁節☝️】#瑞士最詭異的傳統 有的讀者應該準備好網購了,但在瑞士雙11其實是傳統的聖馬丁節、聖馬丁節、聖馬丁節。(因爲很重要,所以寫三遍😆)
聖馬丁是4世紀一名脫下軍袍轉而奉獻天主教的聖人。他最廣爲人知的事蹟是,當他尚在軍隊服務時,他曾經與窮人分享斗篷。傳説中,聖馬丁在11月11日逝世,因此這天被天主教訂為聖馬丁日。每年此時,瑞士各地會舉行相關慶祝活動,其中最具特色的為以下三個:
【斬鵝儀式】(Gansabhauet):每年聖馬丁節來臨時,琉森州蘇爾塞(Sursee)會舉行一項奇特的傳統活動。白天,他們把 #一隻死鵝 吊在在市政廳前方的台子上。當地年輕人會輪流穿紅袍、戴金面具現身,並矇眼揮劍,試著斬斷死鵝的脖子。儀式舉行的同時,現場也會進行幾個兒童競賽,例如:攀柱、跳麻袋、扮鬼臉。整個斬鵝儀式瀰漫中古世紀風格、奇妙詭異的氣氛。
鵝是聖馬丁節的代表性動物。相傳聖馬丁在拒絕擔任都爾主教的職務而走避時,被鵝的叫聲出賣。另外,一群鵝曾經打亂他講道。除此之外,在舊時代鵝也是歲末的納稅品及遣散僱工的禮品,因此烤鵝餐遂演變成一種應景食物(特別是在德國),而蘇爾塞的斬鵝儀式可能源自歐洲一度流行的古老家禽比賽。
【蕪菁燈籠遊行】(Räbeliechtliumzug):11月初瑞士德語區的孩子會在家長或老師的協助之下挖空蕪菁、雕刻外殼,把根莖類蔬菜變身為燈籠。每個社區再各自安排時間,招集孩子帶著自己的作品、點蠟燭唱歌遊行。尤其,每年11月第二個週六蘇黎世州里希特斯維爾(Richterswil)會盛大舉行「蕪菁園遊會」(Räbechilbi),大約1000名大人與小孩會參與蕪菁燈籠遊行。
【聖馬丁大餐】(Repas de St. Martin):每年11月11日左右汝拉州阿茹瓦(Ajoie)會舉辦全國最知名的吃豬活動,其完整菜單通常包含:肉凍、培根、血腸、豬腳、火腿佐酸菜等等。除了大口吃豬肉,飲用當地著名土產—李子蒸餾酒(Damassine)更是一種必要。
11月11日代表農忙日子的結束。從前,農民在這天會支付租約、清償債務, 並準備寒冬的到來。因爲在過去的生活條件下,牲畜難以過冬,所以人們習慣在入冬前屠宰非必要性的牲畜,並把無法腌製或煙燻處理的部位即血液和肝臟製成血腸與肝腸食用。這便是「屠夫料理」(Metzgete),以及「聖馬丁大餐」的由來。
慘了,寫著寫著,突然很想吃烤鵝和豬腳。😂
我在IG帳號發佈即時訊息 https://www.instagram.com/gwenasuisse
#我的著作 社畜也可以很優雅 https://pse.is/JG69X ;瑞士不一樣 https://pse.is/HB27D ;瑞士不簡單 https://pse.is/FBJW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