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一個聰明人的方法,是讓他變成「解釋型人才」
A「解釋」的碎片
所謂解釋型人才,是指「根據表面規律,作出夾層解釋,並且愛上自己的解釋」的聰明人。
「解釋型人才」生產兩樣東西:安全感和希望。儘管二者都是錯覺。
對於一個擅長解釋的人,3個最大的陷阱是:光說不練、先入為主、事後歸因。
人類是基於想像的動物。對過去的解釋,對現在的幻覺,和對未來的預測,大多屬於想象的範疇。人們經常不由自主地像「解釋過去」那樣去「解釋未來」。
對於過去,統計比解釋重要;對於現在,行動比解釋重要;對於未來,信念比解釋重要。只有當你懂得了統計、行動和信念時,解釋才變得重要。梗,懸念,故事,傳奇,源自人們對因果的迷戀。藝術誇大了「解釋型人才」的能量。
對現實做太多解釋,就像在風景勝地花太多時間拍照而無暇欣賞。
所謂親密關係,是指你無需向他解釋。所謂自由,是指你無需向世界解釋。
當你試圖解決物理世界的問題時,解釋經常是沒用的;當你試圖解決人類世界的問題時,解釋經常有用。一個企業家要同時解決上面的兩個問題,所有他既要懂「第一性原理」,也要會解釋。即使做出錯誤的解釋,解釋型人才也有可能賺錢並成功,這是人類社會為「解釋的多樣化」所付出的進化代價。
並非我們在解釋大自然,而是大自然在解釋我們。
假如一個「解釋型人才」勇於質疑自己的解釋,並且開放地接納他人的解釋,他就會進化成為科學家或哲學家。關於簡潔的解釋可能會非常複雜。牛頓為瞭解釋他那幾個極其簡潔的公式,甚至不得不發明瞭微積分。
獨立思考者不依賴他人的解釋也能前行。
假如你花了太多時間用「言語」解釋你在做的事情,說明你的事情做得還不夠好。
換而言之,假如你的某個事情做得不錯,即使你自己都解釋不清,別人也會替你解釋得五彩斑斕。對於創造者而言,與其浪費時間解釋自己的創想,不如直接做出來,然後說:看!
一個厲害的「解釋者」,心底都渴望成為一個「被解釋者」;而「被解釋者」則大多沒有類似需求。
不依賴運氣的人喜歡用運氣解釋自己的成功,憑運氣成功的人則千方百計找尋運氣之外的解釋。
我對「解釋」作出了如此多的解釋,證明瞭人類對解釋的深深迷戀。
B.另外一些碎片
因懶而生的勤奮,經常創造思想和發明;因勤奮而產生的懶,令人放棄真正的思考。
聽說某位擅長教育的家長安排好了孩子的每個「10分鐘」,我所知道的另一個爭分奪秒的故事是白羽雞從出生到成才(成為食材)只要40天。
在不確定性的商業世界裏,最大的機會來自:敢賭的人和會賭的人通常不是同一個人。
概率是一種從大量看似無用的噪音中煉金的技術。人們不願意為「讓某事不發生」付錢,只願意為「讓某事發生」付錢。例如,中國80%的醫療費發生在病故前的一個月,儘管預防上多投入1元錢,治療就可減支8.5元,並節約100元搶救費。
「標題黨」盛行,是因為人們幾乎只看標題,甚至買書只看封面。
狗讓人類感知到生命不同形態的新鮮感與一致性。遊戲必須有規則邊界,方能給「無限」以意義。
春秋戰國時期,盛行養門客,看似混入不少「無用之徒」,其實是為了構建「認知冗余」。基於「無用之用」的「有用之用」,更容易枝繁葉茂。
傳統教育最大的弊端,是通過「確定性」毀掉一個人對「不確定性」的理解。這種摧殘通常是不可逆的。
在線支付對街頭乞討是致命的摧毀,但卻催生了百倍的各類「在線乞討」。相同之處是乞討者通常比施捨者更有錢。
詩意一憋可能就淡了,屎意越憋越濃。
名校的本質,是一種高成本的智力測試系統。對社會而言是不合算的,對用人機構來說是合算的。一名設計師(尤其是室內設計師)的首要價值是阻止客戶亂來。
有時候旁觀者清,有時候當局者清。前者有廣度但缺深度,後者有深度但常常迷失於廣度不足。
開竅快和開竅深是兩回事。
人們迷戀喬布斯的簡潔與追求完美,卻忘記了他本人是一個充滿了混亂(也就是隨機性)的人。脫離了隨機性的「簡潔」,就像一把無物可剪的剪刀。
天才是這樣一種人:當他們不幸掉進坑裏,並奮力從中躍出時,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比原來地面更高的地方。
有些人、事、事物,你被觸動的第一刻即是其巔峰時刻。別太刻意去二次確認,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種無需二次確認的設計。
作者老喻在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圖解台灣史」介紹 訪問作者:許雅玲 內容簡介: 直到二十一世紀,台灣史依然被囚禁在這塊土地上,解開迷障只是公平正義的第一步......給新世代新青年認識台灣歷史的新課綱 ◎台灣歷史長期以來被官方意識形態與教育機構囚禁,本書採新一世代歷史專家之史觀圖解台灣從史前...
「圖解教育哲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圖解教育哲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圖解教育哲學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圖解教育哲學 在 來飽寶家b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圖解教育哲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圖解教育哲學 在 [心得] 高考教育行政類落榜生的三年心得- 看板Examination 的評價
- 關於圖解教育哲學 在 教育哲學架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圖解教育哲學 在 教育哲學架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圖解教育哲學 在 教育哲學筆記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圖解教育哲學 在 教育哲學筆記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圖解教育哲學 在 [心得] 還願_109年中等學校教師檢定通過心得 - PTT Uncovered 的評價
- 關於圖解教育哲學 在 國立臺南大學110學年度教師資格考講座–普通數學(一)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圖解教育哲學 在 圖解教育心理學pdf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圖解教育哲學 在 圖解教育心理學pdf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圖解教育哲學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說真話與後真相 | 陳時中部長的政策溝通 | 風險時代的語藝 | 說真話的勇氣 // 李長潔 🗣
.
「#人與人的連結」,這句話突然變成「年度金句」,人們讚嘆,他的講話總是令人同意也可以接受,這句「真話」同時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倫理。回顧這一年多以來,阿中部長的每場言談,總有許多令人欣賞的部分,像是2月時「#部長落淚」、4月時「#部長帶粉紅口罩」,當然還有更多是在直播記者會上與記者們的對話,時而嚴正指明,時而溫馨幽默。
.
許多研究者開始對陳時中部長的「發言」、「政策溝通」進行分析,想要把握阿中部長的「語藝」(rhetoric)技巧。但就筆者自己的研究,部長的個人風格(Charismatic Leaders)應該佔語藝技巧的大部分比例。也就是說,天時地利人和(疫情風險中的領導期待)加上本身的人格特質與說話習慣,讓他的溝通成為某種典範。今天的節目中,我想指出,「#說真話」(parrhesia)的重要性,也簡單討論與之相伴隨的「#後真相」(post-truth),它們同時都指向民主體制,也是在我們這個疾病風險時代,可以深思的事情。
.
📌 #今天的節目有:
.
▶ 人與人的連結
▶ 部長的政策溝通
▶ 語藝學的傳統
▶ 傅柯的權力與論述
▶ 說真話的勇氣
▶ 說真話與後真相
▶ 疫情時代中最需要說真話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onj5y3w9rpd0816spjpnypl?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Pat9P9A4vBG_v5KsTT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hNr2xExQuCW01m154STIb?si=H6wmKVqJSNiFDbi047ye6w&utm_source=copy-link&dl_branch=1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45-%E8%AA%AA%E7%9C%9F%E8%A9%B1%E8%88%87%E5%BE%8C%E7%9C%9F%E7%9B%B8-%E9%99%B3%E6%99%82%E4%B8%AD%E7%9A%84%E6%94%BF%E7%AD%96%E6%BA%9D%E9%80%9A-%E9%A2%A8%E9%9A%AA%E6%99%82%E4%BB%A3%E7%9A%84%E8%AA%9E%E8%97%9D-%E8%AA%AA%E7%9C%9F%E8%A9%B1%E7%9A%84%E5%8B%87%E6%B0%A3-%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21650755
|
////// 完整論述 /////
.
這一年中,我們每天都看到部長在談疫情,在危機時刻,或許我們不得不信任,但整體而言,他的講話總是有著特別的說服力。他連續得到前所未有的超高民調,顯示人們對他有著高黏著度的信任與喜愛。有人批評這是一種造神或是偶像包裝,但我覺得不如仔細觀察與分析他的談話,可能對我們的人生更有幫助。
.
▓ #部長的政策語藝
.
今天部長講出「人與人的連結」,真是絕妙,文字精準帶有情感,溫暖幽默又不失正確性。一時間也成為社群媒體上瘋傳的名言佳句(當然有各種解讀啦)。相關的例子很多,他總是可以用沉穩冷靜的語氣,說明數據,鼓舞士氣,像是流下淚說出:「雖然不希望在統計上有相關確診病人,但反過來想,也等於是我們救他一命,讓我們的醫療界盡最大努力來幫助他」,或是,戴上粉紅口罩鼓勵正確的口罩使用習慣與扭轉性別意識形態,其他像是「人與人之間不信任,病毒就有機可趁」,「媒體在做利己利人的事,社會安定很多」等等。
.
在記者會上,他總是非常「真實」,是整個人格氣質、數據論點、口條表達上的真實。這正是語藝學中所強調的可信度訴求(#ethos)、感性訴求(#pathos)、理性訴求(#logos)。
.
▓ #語藝學傳統
.
簡單地介紹一下西方的語藝學傳統。語藝學(rhetoric)是個起源於古希臘時期的一門學問,這可說是最古老的傳播學與傳播教育。而我們人類最基本的溝通方式是以語言符號進行溝通。在古希臘誕生的傳播知識我們稱為語藝(rhetoric);在希臘開始的傳播教育我們稱為「語藝教育」,主要以說服為目的。這個語藝傳統包括創作、組織、風格、記憶、演述的技巧內涵。
.
語藝之所以重要,是因當時的公民因在民主體制與精神下,在參與公共事務時可以自由的發揮,因此思辯與表達能力也得以受到重視。語藝可以說是民主的基礎之一,但語藝與真實的關係也時常是哲學爭論的重點。
.
我們可以想像,雄辯滔滔與真實之間可能是有衝突,甚至是水火不容的,語藝技巧並不以真理或事物的本質為基礎:真理,信不信由你,都是語藝的效果。只要你能成功達到說服,那就成為某種真實。正因這個弔詭,法國的哲學家Foucault,在晚年便針對「語藝」與「說真話」進行區隔與辯論,兩者相互衝突,卻又模稜兩可,也同時是民主機制中的基礎與派生現象。
.
▓ #傅柯的論述分析與權力哲學
.
Foucault大概是二十世紀後半最有影響力的歐洲知識份子,有學者認為,他是一位「改變所有學者的工作基礎」的重要思想家;你可以說他是社會史學家、哲學家、文學家、社會學家。在1955~1969之間,Foucault在法蘭西學院有著一段知識的輝煌時間,而在1984年時,卒於自己的死亡實踐。
.
總括來說,Foucault的的主要學術工作有三,首先是新史學範疇下進行「瘋狂」概念的系譜分析,如《瘋癲與文明》(1961),第二條路線是對人文科學發展史的研究,如《詞與物》(1966),第三條路線是進行知識論述的語言學研究,為《知識的考古學》。此外也有一些單一主題,例如《臨床醫學的誕生》等等。而晚期Foucault則從是《性史》三大卷的艱鉅工作,並轉向自我的倫理技術探究,思考人的存有問題,包含《說真話的勇氣》、《主體詮釋學》等。
.
對於Foucault而言,權力無所不在,這是一個文化中最複雜的論述實踐。因此,他並不會問:「誰是掌權者?」而會是問:「權力如何被配置,以及生了什麼物質效果」。例如,什麼標準被認定為患有精神病?需要如何被治療?這些問題持續成為Foucault工作中重要的興趣。
.
一般而言,我們探究權力問題時常會問的「制定法律者是誰」、「法案如何通過」,傅柯會認為這些問題預設了權力關係是穩定的、可預測的客觀事實;從其觀點來看,權力並非通過社會結構而下放的,相反的,權力是流動的,且透過論述蔓延開來,在特定的學科或實踐範疇內,我們的知識本身構成了經驗世界的真實,也內含了力量的運動。從此來看,Foucault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追尋權力的軌跡。
.
▓ #說真話的勇氣
.
Foucault去世前一年,1983年在法蘭西學院開了一堂討論班:「自我與他者的治理」。課堂中,他進行了此生中的最終回思辨,直指「說真話」(fearless speech)在論述形構、論述實踐、與主體詮釋上的歷史與作用,試圖解開「權力」的謎題與提供一個面對「權力」的解決方案。
.
「說真話」也是古希臘時代的一個政治行為的概念,意旨坦率直言、自由言說、思言不二,面對暴政權力時,依然敢直言不諱。Foucault在他的「主體詮釋學」講座課上,對「說真話」(Parrhesia)的分析已經提出了幾個深具意涵的問題,特別是在論民主體制之時也將是關鍵的:「說真話」與「語藝」(rhetoric)的區辨,以及「說真話」與逢迎者(flatterer)「說好聽話」之間的敵對。
.
簡言之,「說真話」牽涉了我們對自身的主權(egkrateia),也因為作用於他人,而更是一種言說的倫理。但「說真話」必須審慎於情境時機(kairos),需要選擇與決斷可與之言的對象。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掌握說服技藝的人能夠藉著話語而支配他人,「說得好聽」可能成為「講真話」的可怕敵人。另一方面,單是真理本身又未必足以說服人,仍然需要表達的藝術,才能發揮說服力,「令人相信」。(朱元鴻,2016)
.
不過,Foucault認為,「說真話」對真理的擔保,不在於理論與技巧,而是必須對照於說者實際生命格調的態度與行止。相對比,說服群眾的雄辯,不在於訴諸邏輯與真理的判斷,而在於召喚出聽眾的強烈情緒,就如同劇場裡的戲劇成分。以說服為目的,「說得好聽」的逢迎諂媚,看似跟從聽眾的討好姿態,其實在召喚聽眾的跟從。而「說真話」,不僅表現說者對自身的主權,也在鼓勵、支持聽者自主與獨立的判斷,助益而不操控,是一種對他人的慷慨。因此「語藝」說服裡說得好聽的逢迎諂媚,和「說真話」是絕不能相容的敵對者。(朱元鴻,2016)
.
Foucault在1982年3月3日講課結尾時用了很模稜的表述:「說真話」是一種特別的,「非語藝的語藝」(nonrhe- nonrhe torical rhetoric);既是一種技藝,也是一種倫理,既是一種判讀情境對象之藝,也是一種道德態度。
.
▓ #說真話與民主
.
後來,Foucault在「自我與他者的治理」講座課上,提了兩個概念「平等的自由言說」(lsegoria)與「說真話」(parrhesia)之間曖昧的關係。在專裁體制下,我們看見「說真話」的陰影:謊言、遮蔽、言不由衷、集體錯覺,所有人民注定要被擺佈。Foucault說,民主的基本特徵是「說真話」。但,奇怪的是,民主與「說真話」之間的惡質關係也可能毀壞民主,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發表,尤其當多數聲音代表主要意見,甚至我們去討好多數意見,產生民粹,卻也消滅了「說真話」與其主要的區辯能力。
.
我先回到另一個與「說真話」相關的概念:真相。一口氣可以拿出三個層次關於「真」的討論,即事實(fact)、真相(truth)、真實(reality):
.
(一) 事實,就是指實際發生和實際存在的事物狀態或狀況,某個程度上無法解釋,也比較難理解,無論是哪一種制度都無法完全承擔起呈現事實的重量,事實是自己存在在那。
.
(二) 真相,其相對於假象,是現象之下的二級概念,真相是指真實地表現了一定對象的實際情況或本質的現象,因此,真相和本質是一致的;假相則是指沒有真實地表現一定對象的實際情況或本質的現象,相反,假相是那種遮蔽了、掩蓋了一定對象實際情況的現象,因此,假相是和本質不一致的。具有交互主觀性,真相是透過觀察、理解、判斷等詮釋過程所得來的,是在(醫療、媒體等)論述下生產與再生產出來的「事情的面貌」,其包含了假象與真相,而呈現真相、符合事實是這些論述的終極目標。
.
(三) 真實,真實是個認識論概念,是指認識結果與認識對象間的一種關係。如果作為結果的認識與認識的對象符合,就說認識是真實的,如果不符合,就說認識是不真實的。也就是說,當呈現的真相與事實符合時,我們可以說我們創造了一個可以認識到的真實。
.
所以,我們能夠動用的是「真相」層次,主要的著力點也就是呈現真相或是排除假象。但是,真相不是自為的,而是人為的。麻煩的地方就在這裡。我們究竟要的是甚麼真相?如果真相如此多元。
.
所有這裡有一種「真相困境」。所有參與到疫情關係中的我們,都會從不同的角度訴說真相,形成一個程度式的真相,既然真相是一個光譜,那我們老百姓們所期望的是真相嗎?還是,我們要的是希望他們「說真話」?
.
▓ #做一個無畏的直言者
.
所以,問題的癥結點不在於真相如何,因為真相終究是論述的。問題的癥結在於我們是否展現了「說真話」的民主特徵。民粹主義這字眼在當代的語境中有點負面,就像我們表示每個人都有對公共事務發言的權利,可以「平等的自由言說」(lsegoria),不管其知識、美德之類的條件如何,這樣一來,無法區辯是否為真話,無法保證是否為真相論述,淪為民粹盲流。
.
Foucault認為,要確認是否為真話的條件有二,其一是要接受學習與教育(從詮釋學的角度來看,是教養的意涵),其二是要「重返自己」,不僅是有勇氣對他人說真話,還要有勇氣揭露關於自己的真相。
.
我想阿中部長的政策溝通技術,以及前幾波疫情全民的安穩處理,除了語藝的可信度訴求(ethos)、感性訴求(pathos)、理性訴求(logos)外,做為一個「無畏的直言者」,有足夠的「學習」與「重返自己」是非常關鍵的成功因素。疾病議題關乎生死,與「自己」密切相關,而密集的「健康傳播」也讓大家都擁有審時判斷的能力。而部長的「說真話」,不只是一種技巧,更直接地反映了風險時代道德主體的倫理態度。這一切才能運作的如此美好順暢,我相信之後也會是這樣。
.
▓ #後真相與說真話
.
這兩天的疫情升高,比定會相伴隨各種「假訊息」,這些訊息不一定是刻意造假,而是一種「平等的自由言說」下而形成的「後真相」。「後真相」(post-truth)一詞作為前年的代表詞彙,也與風險社會的局勢變化相關。所謂「後真相」指的是「訴諸情感與個人信仰,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的種種情況」。換句話說,隨意散播驚悚的言論,比起事實真相更為重要。
.
另方面隨著民粹主義的興起,愈來愈多政治人物以此方式對待人民。對政治人物而言,奉行的是「有用者為真!」(what works is true!)(就像語藝學般),對「我的政治利益」有用的就是真理真相,沒有什麼永恆的價值與意義存在。如此的心態,加上大眾傳播媒體也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而推波助瀾,刻意扭曲的造謠、橫空出世捏造及帶風向的假新聞與假資訊等,搖身一變被包裝成為「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而獲得了合理性與合法性的地位。(楊州松,2020)
.
雖說這些「另類事實」經不起時間與查證的考驗,但在資訊氾濫至內爆的網路時代中,根本沒時間去考驗,因為更多、更新的另類事實持續不斷地湧現,覆蓋著前面的另類事實而不斷將其壓縮;且在速率的催趕下,公民及閱聽大眾無力、無心也無時去逐一檢視另類事實是否為事實。但是面對人類共同的敵人,所有的資料與資訊都應該完全公開、透明與真確,並能不經加工製造的真實傳播出去,以讓人民知曉真相,據以自主判斷。在這個「瘟疫蔓延+後真相」的時代中,「說真話」(fearless speech)更顯其價值與重要性,我們必須明白「無懼地說出真話」的真諦。(楊州松,2020)
.
回想一下,阿中部長早在2月13日的記者會上,說過「唯有選擇說真話,防疫工作才有可能成功」。分享給大家,也請大家銘記在心。
|
#參考文獻
.
1. 朱元鴻. (2016). 說真話與民主, 傅柯的最後一課. 思與言: 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54(2), 57-91.
2. UT, I. C. K. Truth-Telling in the Era of Post-Truth: Two Cases of Parrhesia for Democracy.
3. 楊洲松. (2020). 學在瘟疫蔓延時: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的教育思考.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5(1), 1-14.
4. Foucault, M., & 鄭義愷. (2005). 傅柯說真話. Fearless Speech.
|
#一起加油
#很好睡的一集
圖解教育哲學 在 來飽寶家b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一起來親子共讀!
#管理好情緒養成好行為
專家說:「這年紀的孩子理性聽妳說,根本不可能!」專家的話我有聽,但孩子天生具備「變臉」的才能,內建盧小小的技能,不小心又變吼吼媽🙈
我也是邊學邊教育,怎麼管理好情緒呢?透過圖文繪本慢慢引導挺不錯!
風靡法國的圖文對話書,推出新系列《被欺負了怎麼辦?》、《為什麼會生氣》,將家長常遇到的難題圖解,例如:害羞、害怕、無聊
關於無聊超級有感,有時候正忙,孩子希望陪伴,脫口而出「好無聊!我都不知道要做什麼?」
ㄜ...一整櫃繪本、ㄧ屋子玩具,還嫌無聊?聽到喊無聊時,一團🔥冒起來,透過插圖親子停下來思考「怎麼會有無聊的情緒」、「如何排解」,一同思考解決!
我滑一輪留言,發現小朋友情緒都差不多耶!
「莫名堅持、莫名一定要得第一、突然就生氣、動不動就用哭表達」
爸媽容易嗎?🤪🤪
🔍 最完整的小小哲學家系列介紹:https://bit.ly/36n8men
新套書各大通路均有售~~~
信誼:https://bit.ly/33x7l1F
博客來:https://bit.ly/3fZOGk3
誠品:https://bit.ly/37i50J2
MOMO:https://bit.ly/33sDhEk
———————
抽2名幸運兒,全新書籍隨機一本(《被欺負了怎麼辦?》或《為什麼會生氣》),收件地址限台澎金馬
📅 開獎日期:12/7
🌈抽獎步驟:
1️⃣ 來飽寶家ba粉絲團按讚
2️⃣ 本篇貼文按讚並公開分享🌍
3️⃣ Tag兩位朋友,並留言遇過什麼關於孩子情緒的教養問題,信誼小太陽書房 這本繪本來解救你呢?
圖解教育哲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史」介紹
訪問作者:許雅玲
內容簡介:
直到二十一世紀,台灣史依然被囚禁在這塊土地上,解開迷障只是公平正義的第一步......給新世代新青年認識台灣歷史的新課綱
◎台灣歷史長期以來被官方意識形態與教育機構囚禁,本書採新一世代歷史專家之史觀圖解台灣從史前到四百年歷史的發展,並延伸介紹事件中關鍵人物與歷史現場,成為提供重新思索歷史時空的最佳讀本之一。
◎每一大事情主題有圖有文,簡明易於閱讀和吸收,並融合教育部歷史課綱與題材,適合中學以上師生歷史教材使用,一讀馬上成為台灣文史通。
◎部分歷史現場以區域地圖與示意圖導覽呈現,適合對台灣主題或台灣史有興趣的讀者實地走訪。
◎掌握歷史中最核心的時間、事件、人物、地點等面相,一舉輕鬆了解台灣歷史
作者簡介:王品涵
1983年生,台大哲學系學士、台大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台大台文所博士生。長期致力於台灣文學、推理小說的評論、研究與推廣。現為東南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兼任講師。曾協助編纂《魏清德全集》(台文館,2014)、《台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選集》(台文館,2014)。並任內容力公司特約作者、企劃編輯。
作者簡介:郭婷玉
1986年生,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學士、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現為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生。研究主題為日本時代臺灣史,並關注明清以降中國地方社會研究、近代日本與東亞史等領域。著有〈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的地方政治:以屏東東港地區為例〉、〈清末臺灣的搖會組織〉等論文。並任內容力公司特約作者、譯者。
作者簡介:許雅玲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研究興趣為清代台灣貿易史、荷蘭時期台灣史、戰後台灣文化政策。熱愛美食、烹飪、旅行,認為自己的工作跟烹飪一樣,是在不同素材中尋求各種特質的協調。現為內容力有限公司企劃編輯、紀錄片研究員。
作者簡介:莊建華
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國立台南護理專科學校兼任講師,因為關心台灣在二戰後的制度轉變問題,致力於研究戰後台灣史的研究,曾編纂《台灣全志》(卷五‧經濟交通志),現為內容力有限公司紀錄片研究員。
圖解教育哲學 在 教育哲學架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 葉彥宏.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圖解教育哲學:○一讀就懂的教育哲學入門知識○文字敘述淺顯易懂、觀念完整○圖表形式快速理解、易懂易記 ... ... <看更多>
圖解教育哲學 在 教育哲學架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 葉彥宏.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圖解教育哲學:○一讀就懂的教育哲學入門知識○文字敘述淺顯易懂、觀念完整○圖表形式快速理解、易懂易記 ... ... <看更多>
圖解教育哲學 在 [心得] 高考教育行政類落榜生的三年心得- 看板Examination 的推薦與評價
原本打算考上後再來發這篇心得文,個人覺得這樣比較有說服力,
但無奈考試結果最後不如意,因此最後還是以一名落榜生來發這篇心得,
也希望自己的經驗可以減少日後非教育行政本科系考生走冤枉路的機會,
能以用最有效的方式達到目標,畢竟教育行政類組在PTT上有關非本科系
考生的考試心得真的不多,自己當初也是矇著頭準備下來,
所以本科系考生可能觀望觀望此篇文章就好,
希望自己的備戰經驗可以成為日後有興趣準備教育行政類組非本科系考生
金榜題名的踏腳石。
ㄧ. 個人背景介紹
學歷是中部國立大學第三類組研究所畢業,
研究所畢業後任職過生技公司業務以及電子公司業務,
在以往的求學歷程上從沒修過教育學程相關課程,
所以有關教育行政類組相關考試的科目內容以及各科目的權威教授
都是全職準備國考的這三年所接觸、認識的。
二. 個人考試歷次高考成績結果
由於地方特考個人覺得考試內容稍較偏門,
所以我就不列出了,以下只列出高考三等考試這三年來的考試成績
104年高考 分數
國文 60
法學知識與英文 45
行政法 64
教育行政學 54
教育心理學 34
教育哲學 14
比較教育 35
教育測驗與統計 28
總成績 41.13
名次 無(總分未達50分沒有排名)
入取分數 59.37
105年高考 分數
國文 54
法學知識與英文 72
行政法 59
教育行政學 49
教育心理學 39
教育哲學 34
比較教育 51
教育測驗與統計 63
總成績 51.93
名次 106
入取分數 53.1
106年高考 分數
國文 53
法學知識與英文 70
行政法 46
教育行政學 34
教育心理學 54
教育哲學 61
比較教育 45
教育測驗與統計 55
總成績 51.63
名次 201
入取分數 55.73
三. 各科目準備書單以及方向
(一)國文
補習班上課教師:林嵩
林嵩老師上課的取向就是純粹讓考生可以拿到國文該有的基本分,
因為要考量國文成績在總成績上的佔比不高,
所以個人覺得林嵩老師的授課內容只是讓考生認識國文在考什麼,
至於如何拿高分那真的是要看考生個人於國文上的文學造詣。
個人有私下跟林嵩老師聊過,以國文考試的內容部份,
選擇題部份基本上能拿多少是多少,因為可考的範圍浩瀚無垠,
所以你也準備不完,也不值得在有限的考試準備時間上花時間做沒有效率的事。
公文部分其實是有固定的作答格式,考生不背或是不熟悉就上考場,
那就是考生個人的問題,我在考試的時候確實有遇到過不清楚公文作答格式的
考生,而公文只要答題格式正確基本起跳分就是10分,
但閱卷成績據林嵩老師的說法他個人看過的最多也不過15分,一般落在13分左右
,所以平凡人如你我只要拿到平均分就很夠了不用拘泥在細節上
因為還是那句話 ”不值得在有限的時間做沒有效率的事“,
請考量國文的成績佔比真的不高。
作文部分的作答則要在考試的當下根據題目下去分析可書寫的大方向
以及幾個要點,因為作答一開始不分析好要書寫的大方向以及要點那麼就
沒辦法言之有理以及增加版面,因為作文一般要寫四面,而只要言之有理
且版面足夠那拿到基本分30分應該是很合理的,當然我也遇過神手在作文部分
拿到四十幾分的,不過這位神手是個文青而且是真文青,所以作文要拿高分
其實是跟個人文學造詣有很大的關係的,因此我這種平凡人是覺得就是一定
要讓自己在作文部分拿30分起跳的分數就好,但在考試前會針對一些很八股
的題目例如:主動積極·自我期許....等比較正面的題目看一下相關的範例,
增加自己在作文上的文字芬芳且思考一下別人寫作的層次是如何堆疊的。
(二)法學知識與英文
1.憲法部分:
哲夫授課。憲法這部分我個人是考前兩個月會拿出補習班發的
“法學知識專用法典” 把裡頭的憲法條文以及增修條文
從第一條背到最後一條,且畫出覺得考試容易考出來的地方
也就是文字上容易混淆的地方,因為選擇題就是如此它不會考觀念
它就是考在易混淆的地方,考古題部份拿出來做個幾屆考題就會
發現它的道理所在,而憲法是這門考科中唯一比較有範圍的,
所以能拿多高分一定要盡力去拿。
2.法學知識部分:
吳超梵授課。老師上課就是帶著學生念法條畫出易考的法條,
說真的是蠻好用的但因為法學知識涵括太多法,
所以我個人下課後只複習過一次,因為其他要唸的書真的太多了,
因此我考試的時候是憑上課的印象下去猜答案,對,我真的是用猜的,
但基本上有一點法學常識不至於得分太少。
3.英文部分:
珍妮授課。英文我完全是吃老本,
因為它也是個準備不完而且效率極低的科目,
所以我是抱持著吃老本的心態,但歷次考試不至於得分太難看
,而如果你覺得你英文不好想要補救,說真的我覺得也沒有必要花
很多時間在這上面,因為還是回過頭來一句話
“要把時間花在做對的事情上面提高努力的報酬率”。
(三)行政法
林清授課。說真的,考試有考到的地方真的都是林清老師上課有上到的地方,
我除了老師上課的課本之外,我個人有另外再買林清老師的選擇題百分百
以及申論題百分百而且每次有出新書我都買,因為行政法的內容其實一直都
有在更新,例如判例·相關釋字·高院裁決等,而且我會寫下老師書中的
標題以及大致內容做成筆記方便複習,但考題的部分我個人是覺得越考越難
,在考試作答的時候已經不再是以往的背就好,真的要會活用。
(四)教育行政學
蕭世昌授課。蕭老師上課的內容確實可以幫助我大致上認識教育行政學的內容,
但對於考試來說是不夠的,因為我個人沒有教育相關領域的背景所以我的地基
是不穩的,因此我另外有買謝文全老師·秦夢群老師的書來看,
這兩位權威的書真的是一定要看,考試內容在上面兩位權威的書中大致都有涉及
,筆記的部分我也是寫下個章節的大標題以及小標題與大致內容,
這樣考試的時候在考前可以複習而且在作答時會有個作答骨幹下去延伸,
讓自己在作答時盡量能夠廣且深。
書單整理如下:
蕭世昌:教育行政
謝文全:教育行政學
秦夢群: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
(五)教育心理學
思澤授課,說真的思澤老師上課的內容以及課本的內容都不適合高考,
個人是覺得比較適合普考,因為教育行政高考跟普考的心理學是有很大差異的,
教育行政普考的心理學並沒有很偏教育心理,一言以蔽之,
教育行政普考所考的心理學是一般心理學。
而教育心理學也是讓我很頭痛的科目之前的兩次考試我都考得很低,
最後讓我大致了解教育心理學內容的書是張春興老師的<<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
這本書你不熟悉的話,那真的要說 “你的教育心理學絕對不會高分”,
106年高考最後一題就是考何謂三化,
可見張春興老師在教育心理學領域中的地位。
另外我還買了蔡一菱的書來看,這本書其實就是把張春興老師的書整理
得更好再加上張春興老師書中所沒有提到的內容。
之後我發現一本吳俊憲·吳錦慧的 <<圖解教育心理學>>
這本書很適合當作筆記書,因為它的內容真的就是很棒的一個筆記
很方便複習以及在考場時快速翻閱喚起記憶。
總之,教育心理學是一門讓我很頭痛花了很多時間的科目。
書單整理如下:
思澤:教育心理學(A)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
蔡一菱:教育心理學
蘇絲曼:教育心理學奪分寶典
吳俊憲·吳錦慧:圖解教育心理學
(六)教育哲學
羅正授課,羅正老師是個認真的老師從他所編寫的課本內容就可以知道,
因為其內容涵蓋範圍極廣,但對於我這樣一個沒有哲學底的理科學生來說
卻猶如在認識教育哲學的旅途上東摘一朵花,西折一段枝般的無垠,
所以一開始完全摸不著教育哲學的皮毛,看看第一次高考的教育哲學成績就
知道,之後陸續閱讀了伍振鷟老師以及歐文老師的書後才覺得教育哲學其實
可以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知識論·倫理學·美學等,
另一是各學派的主張而各學派的主張其實可以從西方歷史演進的脈絡進
而推見一二,分成上述兩個大層面這樣會比較好懂教育哲學的內容以及考試的方向
。而歐陽教老師以及林逢祺老師的書也是必讀的,歐陽教老師是很多老師
的老師這位巨擘的著書你敢不唸嗎?
林逢祺老師的書在考試上出題率亦極高,你敢省略嗎?
教育哲學真的不好入門,但入了門你就會發現哲學真的是萬學之學。
書單整理如下:
羅正:教育哲學(A)
伍振鷟:教育哲學
歐陽教:教育哲學導論
林逢祺:教育哲學-隱喻篇·教育規準論
林玉体:西洋教育史
吳靖國:教育理論
(七)比較教育
羅正授課,亦如教育哲學一般,羅正老師是個認真的老師,真的!
從他所編寫的課本內容就可以知道,但比較教育是很貼切現實世界的,
幾個重要的國家:美國·英國·歐盟·法國·德國·芬蘭等國的教育政策一直
不停更新,相當重要,在各國教育政策上所需要的守備範圍很廣,
只能說在能力有限的範圍內盡量去準備,
我會不定期上教育部的網站瀏覽資料記下覺得各國重要的教育政策方向。
而在基本盤上比較教育各時期的代表人物以及其主張就一定要牢記。
書單整理如下:
羅正:比較教育
蕭世昌:征服比較教育
周祝瑛:比較教育與國際教改
吳清山:教育U辭書
(八)教育測驗與統計
1.教育測驗授課教師:戴帥
測驗的考試內容在戴帥老師編寫的課本中一定可以找到,
所以戴帥老師其實省去了考生很多時間,因為我們只要把老師的課本讀熟
就可以去應戰了。
2.教育統計授課教師:吳迪
統計這門科目其實很廣,但考試是侷限在教育統計所以範圍縮小不少,
當然也是有遇過考題超過吳迪老師課本內容的,
但基本上個人應考的這幾次有發現教育統計有越考越簡單的趨勢,
不過基本的幾個章節內容的公式一定也是要熟記,
因為大部分人遇到教育統計就不自覺的投降,
要拉近上榜的機率就是要能人所不能者,
而且統計是一門你付出多少就還你多少的科目,很值得努力。
四.結語
國考不是人生的唯一一條路,請設下自己的停損點,告訴自己要準備幾年,
我自己當初是告訴自己我打算三年,因為對於非本科系的我來說第一年
猶如劉姥姥逛大觀園,東西南北都搞不清楚,第一次考試時說實在話
我連補習班的書都還沒念過一遍,所以第二年105年時收到成績單的時候,
我看到我差一點就上榜了而且當年教育哲學考試的第三題是我有準備到的範圍
可是我拿了0分,我當下當然覺得奇怪但也覺得 “我應該有機會”
所以再繼續努力,因為我只剩一年了而第三年收到成績單的時候雖然很失望,
但我知道我沒有本錢再繼續了,雖然這三年中我個人靠投資美國股票足以支撐日常開銷
,但國考當官這種事可能除了官命也需要官印,所以可能命格中沒有當官的命吧。
但這幾年的準備確實不是沒有收穫,因為人只要努力付出過都一定會有收穫。
還在準備考試的你·妳,請想想為何自己要準備考試,
是為了找個看似穩定的工作?還是因為父母的要求?
或是只為了逃避在資本社會中生存?
國家考試是個非常高張力的考試,差一分都是天堂與地獄的差別,
能夠為官者都不是容易的事,能考上者真的要為社會做點事。
希望我個人的準備經驗能夠幫助到還在準備或是正打算準備教育行政考試
的非本科系考生,作為日後上榜者的踏腳石可以節省準備考試中試誤的機會,
不浪費考生們有限的準備時間。
感謝各位看完這不太漂亮的排版文字,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2.102.1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506590841.A.74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