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3【VIP候機室】打造一個提供外國人了解日本的平台,期許大家能在日本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專訪WIJ創立成員Mark Chih
與Worklife in Japan 日本 職場 生活 趨勢合作的創始成員專訪接力賽,也來到了最後一棒,訪談的對象是WIJ這個平台最初創立的成員Mark!
.
出國工作歷練(生活)是未來職涯的趨勢。但是大部分的人沒有長期的「海外職涯規劃」,多是誤打誤撞、或者是走一步算一步。事實上不用說職涯是如此,人生很多事情本來也是這樣。而「出國工作生活」也常是人生重大決定之一。那該怎麼思考「海外職涯生活」?
.
Mark秉持了這樣的想法,與合作夥伴一起創立了WIJ職涯分享平台,讓大家可以看到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的想法,找跟自己一樣背景的人參考職涯的規劃,找跟自己一樣情境的人參考人生的決定。
.
訪談中也會提到,遊走過加拿大、美國、台灣、日本四個國家的他為什麼最終會決定落在日本,他在日本工作的期間也曾經任職於鼎鼎大名的Google。你想知道Google都在找怎麼樣的人才嗎?
而對於想來日本工作或轉職的議題,他也給到了很精闢的建議喔。
■飛行里程■
01:52 Mark的自我介紹
02:51 WIJ最初最初的故事-共筆部落格到品牌之路
09:06 WIJ的團隊組織架構,如何管理多人的團隊?
12:23 看見金錢背後的價值,Volunteer的情況下 為什麼大家還是願意幫忙?
15:40 接下來想要發展的WIJ:在語言以及媒介上的多元化
23:54 一路經營WIJ對Mark的影響
25:37 過去經營WIJ經歷過的挑戰:資源上的取捨與對策
29:31 加拿大、美國、台灣、日本,Mark的國際轉職歷程
34:22 在日本轉職到Google故事
36:29 Google 想找的是這樣的人!
40:52 在日本年過30歲換工作很難?Mark的個人看法
43:03 給想要來工作的人的建議
52:19 在生活或工作上有想挑戰的事情嗎?
53:46 人生快樂的秘訣跟關鍵是什麼?
54:02 總結
※目錄提示是為了方便您搜尋上一次收聽進度,為確保您完整的旅途體驗,建議您從頭收聽。
能用我的聲音陪伴您,是我的榮幸。
我們下次見:)
.
●訪談中提及的參考文章
【2019更新版】什麼時候是換工作的最好時機 ?
https://reurl.cc/MvnmEX
●Worklife In Japan網站
https://www.worklifeinjapan.net/
●Worklife In Japan FaceBook
Worklife in Japan 日本 職場 生活 趨勢
●Worklife In Japa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orklifeinjapan/
●聯絡Mark
contact@worklifeinjapan.net
Special thanks @worklifeinjapan
⭐️點擊bio連結選擇一個你喜歡的方式收聽!
⠀⠀⠀⠀⠀⠀⠀⠀⠀
#音頻 #音頻節目
#podcast #台灣podcast
#日本生活 #在日台灣人
#播客 #個人成長
#日本留學 #日本工作
#人物訪談 ⠀⠀⠀⠀⠀⠀⠀⠀⠀
———
#missjosie
#josie的候機室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5的網紅工程師媽咪的斜槓實驗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好我是工程師媽咪,今天想來跟你聊聊,網路賺錢的眾多方法中,有兩個方法是非常多人選擇,我自己也目前仰賴這兩項作為我的主要收入來源。 就是聯盟行銷和組織行銷, 如果你對組織行銷這名詞不是很熟悉,那直銷就是一種組織行銷,而最近非常流行的微商,若要長遠經營,也是需要組織行銷的概念。 很多人在講...
團隊組織架構 在 Josie的候機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與Worklife in Japan 日本 職場 生活 趨勢合作的創始成員專訪接力賽,今天也來到了最後一棒,訪談的對象是WIJ這個平台最初創立的成員Mark!
.
出國工作歷練(生活)是未來職涯的趨勢。但是大部分的人沒有長期的「海外職涯規劃」,多是誤打誤撞、或者是走一步算一步。事實上不用說職涯是如此,人生很多事情本來也是這樣。而「出國工作生活」也常是人生重大決定之一。那該怎麼思考「海外職涯生活」?
.
Mark秉持了這樣的想法,與合作夥伴一起創立了WIJ職涯分享平台,讓大家可以看到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的想法,找跟自己一樣背景的人參考職涯的規劃,找跟自己一樣情境的人參考人生的決定。
.
訪談中也會提到,遊走過加拿大、美國、台灣、日本四個國家的他為什麼最終會決定落在日本,他在日本工作的期間也曾經任職於鼎鼎大名的Google。你想知道Google都在找怎麼樣的人才嗎?
而對於想來日本工作或轉職的議題,他也給到了很精闢的建議喔。
.
一起來聽聽看啦!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7Fp65y0TlVLIE5PcLTmJPL?si=n6ho1pT8QN6Qhb5ac8jfIg&fbclid=IwAR3kuqPouIqjxCk9-LZjblbRlSs_YunSiuH5JjZ3g_j-iHlMktuKs-E20L4
EP23【VIP候機室】打造一個提供外國人了解日本的平台,期許大家能在日本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專訪WIJ創立成員Mark Chih
■飛行里程■
01:52 Mark的自我介紹
02:51 WIJ最初最初的故事-共筆部落格到品牌之路
09:06 WIJ的團隊組織架構,如何管理多人的團隊?
12:23 看見金錢背後的價值,Volunteer的情況下 為什麼大家還是願意幫忙?
15:40 接下來想要發展的WIJ:在語言以及媒介上的多元化
23:54 一路經營WIJ對Mark的影響
25:37 過去經營WIJ經歷過的挑戰:資源上的取捨與對策
29:31 加拿大、美國、台灣、日本,Mark的國際轉職歷程
34:22 在日本轉職到Google故事
36:29 Google 想找的是這樣的人!
40:52 在日本年過30歲換工作很難?Mark的個人看法
43:03 給想要來工作的人的建議
52:19 在生活或工作上有想挑戰的事情嗎?
53:46 人生快樂的秘訣跟關鍵是什麼?
54:02 總結
※目錄提示是為了方便您搜尋上一次收聽進度,為確保您完整的旅途體驗,建議您從頭收聽。
能用我的聲音陪伴您,是我的榮幸。
我們下次見:)
.
●訪談中提及的參考文章
【2019更新版】什麼時候是換工作的最好時機 ?
https://cutt.ly/jyLpskT
●Worklife In Japan網站
https://www.worklifeinjapan.net/
●Worklife In Japa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orklifeinjapan/
●Worklife In Japa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orklifeinjapan/
●聯絡Mark
contact@worklifeinjapan.net
■【Josie的候機室】音頻節目收聽平台:
https://linktr.ee/missjosie
[Apple Podcast][Spotify][SoundCloud]
■【Josie的候機室】IG: hi.missjosie
https://www.instagram.com/hi.missjosie/
團隊組織架構 在 黃啟嘉醫師 花蓮縣立委參選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全力支持立委參選人:黃啟嘉】
國民黨豐濱鄉黨部輔選座談會,明確列國民黨唯一提名候選人立委參選人黃啟嘉,聽取地方聲音,期許團結一心贏得勝選。
國民黨豐濱鄉黨部輔選列車啟動,14日上午辦理座談會,邀集各界人士針對明年總統及立委選舉提出意見,包括儘快確立鄉黨部輔選團隊組織架構,以及明確讓民眾了解國民黨提名候選人,都是會議熱烈討論議題,立委參選人黃啟嘉帶領幕僚團隊到場聽取各界建言,期許黨內同志團結一心,贏得2020執政權。
豐濱鄉黨部輔選會議由國民黨花蓮縣黨部主委也是議長張峻與豐濱鄉黨部新任主委詹貴城共同主持。國民黨區域立委提名參選人黃啟嘉,以及爭取連任的平地原住民立委鄭天財也派服務處主任金將馬躍到場向在場黨內幹部懇託,並研討後續輔選規劃。
鄉長邱福順、代表會副主席陳天高、代表司玉花及潘禎祥、豐濱鄉婦女會理事長林金豐、老人會理事長林進福、頭目聯誼會會長黃新喜、村長李文盛、蔡武良,以及各級黨務幹部均踴躍與會。另外,豐濱鄉前幾任鄉長李啟誠、張進德、劉靜芳也都十分關心選情,也到場參加會議。「四位豐濱鄉長齊相挺」的畫面,也相當罕見。
座談會議程十分熱絡,黨員同志與基層幹部均充分表達意見,其中最被關切的議題則是,儘快確立鄉黨部輔選團隊的組織架構,有關於區域立委提名人黃啟嘉、平山立委提名人鄭天財,以及山山立委提名人孔文吉等,必須明確的讓民眾知道他們是國民黨唯一的提名人,也是國民黨全力支持的立委候選人。
國民黨花蓮縣黨部陸續辦理各鄉鎮幹部輔選座談會議,黃啟嘉表示,大家說花蓮縣是台灣的後山,而豐濱鄉更是花蓮縣的後山。必須在偏鄉投入更多的關注與資源,來縮短城鄉差距、扭轉偏鄉生活。並承諾,若能當選,一定會就交通、產業、觀光、醫療、教育、文化等地方需求,為豐濱引入更多活水,提升整體環境,獲得在場地方人士的高度認同與掌聲。
黃啟嘉強調,每一位黨員同志的意見都相當寶貴,明年選舉在即,許多當務之急的工作,需要國民黨黨員同心合力才能獲得最後勝利,也真正夠落實為民服務的心志,透過黨部輔選座談會,大家討論集思廣益後,才能凝聚共識一起努力。
花蓮縣立法委員參選人黃啟嘉新聞發言人/林昀融 敬上
團隊組織架構 在 工程師媽咪的斜槓實驗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嗨~大家好我是工程師媽咪,今天想來跟你聊聊,網路賺錢的眾多方法中,有兩個方法是非常多人選擇,我自己也目前仰賴這兩項作為我的主要收入來源。
就是聯盟行銷和組織行銷,
如果你對組織行銷這名詞不是很熟悉,那直銷就是一種組織行銷,而最近非常流行的微商,若要長遠經營,也是需要組織行銷的概念。
很多人在講這主題,其實他們可能沒做過組織行銷
可能就看過一些書或片面地聽別人說,就開始講這兩件事情。
那我是兩件事情都有在做,我經營組織行銷有三年多的時間,聯盟行銷快九個月。
我是兩件事情都有深入去做和遇過問題的。
///
常常和網友討論網路行銷合作的時候,會有人覺得混淆,或是不知道這兩種模式是如何幫自己去獲得收入。
事實上,本質上這兩件事是一樣的架構。
都是會有產品,產品都是透過人與人之間傳遞,藉由行銷的渠道,去提供給有需求的人
行銷渠道可能是各種,親朋好友、陌生推廣,電話、網路...
產品可能是實質上的用品,或是書籍,像是博客來
也有知識型的,像是課程或是顧問服務。
無論是聯盟行銷或組織行銷,都是透過某個人介紹,然後點選一個連結或一個購買管道,去獲得產品,推薦人會獲得利潤收入。
兩者相同的都是不需要先囤貨買貨去銷售出去
像是組織行銷中,我正在經營的直銷事業,
很多人以為需要囤貨,事實上不需要。
跟聯盟行銷一樣都是我推薦人購買產品,然後由公司出貨,然後由公司提供利潤獎金給我。
所以差別在於,
代理、銷售、規模化這個流程中
聯盟行銷是,單純是代理某產品或服務,然後透過行銷方法銷售出去,獲得利潤。
組織行銷中,像是直銷或微商則多了規模化,除了銷售產品利潤,還會有發展組織團隊而獲得的獎金。
最直接的理解,對我而言
聯盟行銷是單一層次的,單純銷售獲利
而組織行銷是多層次的,除了銷售獲利,還可以透過「培育」組織,往下深根開分店而享有更多收入。
如果你跟我一樣不喜歡銷售,不想要一輩子銷售
那建議可以進一步了解組織行銷的運作,
我最後會提供給你一個線上免費講座,可以幫助你進一步評估,我們彼此是否有合作機會。
✏️了解組織行銷,如何銷售、代理、規模化
https://bit.ly/jeangig
✏️了解聯盟行銷如何幫我每個月收入超過上班族
https://bit.ly/jeankolf1
團隊組織架構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支影片是黃標嗎?#對這支影片是黃標
如果你覺得它不應該被黃標
歡迎留言 #ItDeservesGreenMark #這應該綠標
和我們一起協助 YouTube 建立一個更完善、更精準的AI判別系統!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全新的線上課程《志祺的架構性思考:從資訊整理到觀點表達》募資中!
👉 課程募資連結: http://bit.ly/buy77class
我們最近跟「圖文不符上課囉」的夥伴們,一起製作了一門全新的線上課程,在裡面會將團隊的核心思考技術「架構性思考」,製成一門共 150 分鐘以上的完整課程!
內容包含了 3 大篇章,10 個單元,並且搭配大家熟悉的時事議題實際練習!讓大家一起學會架構性思考,並且放大應用到生活的各個面向!
👉 即日起,到 1 月 14 日之前買課的話,都可以享有 1,480 元、也就是原價 75 折的早鳥優惠;3 人同行,1 個人甚至只要 1,333 元就好。
🤔 那麼,誰適合這堂課呢?
💼 需要經常溝通,進行團隊工作的上班族
🏫 想精進邏輯與表達技巧,應用在學校和家庭的學生
👬 對社會有使命感、想為重大議題聲援的所有人
從日常與時事開始鍛鍊思考、精進表達能力,
就從《架構性思考》開始吧!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暗網 #洋蔥路由 #絲綢之路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08 線上課程「志祺的架構性思考」廣告段落
02:41 暗網是什麼?
03:32 如何進入暗網?
04:30 暗網的世界:黑市交易
05:28 暗網的世界:駭客組織
06:34 暗網的世界:非法網站
07:40 犯罪者的極樂天堂?
08:43 暗網的「光明面」
09:30 我們的觀點
10:42 提問
10:55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品維
|腳本:品維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暗網賣台灣2000萬筆個資 刑事局研判: 非政府機關舊資料 :https://bit.ly/396nBsB
→BBC新聞鏡像在「暗網」上線 Tor是個怎樣的「洋葱」 :https://bbc.in/3hVlQT7
→暗網黑客當道 專家籲凡人別碰:https://bit.ly/2Xal2jF
→2021加密犯罪报告:新冠导致出货延迟 竞争导致暗网市场洗牌:https://bit.ly/3hKyp3x
→Deep web:https://bit.ly/3of9Lug
→Tor:https://bit.ly/3nhN2w2
→Silk Road (marketplace):https://bit.ly/3rXQpMf
→Dark Web vs. Deep Web: What Is the Difference?:https://bit.ly/2XcrRRO
→Terrorist Migration to the Dark Web:https://bit.ly/3pQPLhP
→The brighter side of darknet drug dealing | Dr James Martin | TEDxMelbourne:https://bit.ly/3rPaqVr
→Hit men, drugs and malicious teens: the darknet is going mainstream:https://cnb.cx/2XbrCpV
→Man dubbed 'largest facilitator' of child abuse images pleads guilty:https://bit.ly/2JLyaZn
→Why Facebook Just Launched Its Own 'Dark Web' Site:https://bit.ly/2MBo9Px
→The New York Times is Now Available as a Tor Onion Service:https://nyti.ms/2Lnbyil
→The not so dark side of the darknet: a qualitative study:https://bit.ly/3rUWZDn
→How the mysterious dark net is going mainstream | Jamie Bartlett:https://bit.ly/2X8vbgy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團隊組織架構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認真聽】#小編雖小 | 「科學人爭議」背後的那隻看不見的手 | 李長潔 🐷
.
好幾天前「#科學人爭議」爆發,引起一陣對於數位編輯(小編)與政策傳播、科學傳播的討論。我覺得這樣的公共討論很好,社群與小編進入到公部門(或是商業組織)算是這5年內的新興現象,都在嘗試,希望可以運用新興媒介推動更有效的溝通傳播(可以是推廣、說服、行銷、洗腦)。我們今天就來談談「科學人爭議背後的那隻看不見的手」。
.
基本上今天的議題可以分成「#科學傳播」與「#政策傳播」兩個範疇來看,兩者都在新媒體的架構下,都有著劇烈的變動與廣泛的影響力,小編的角色也越顯微妙。我自己是好幾個粉專的小編,小編真的很可憐啊,創意發想、企劃、寫文、作圖、拍片已經是基本的,我看一些求人徵才還要會主持表演與直播揪眾、數位行銷企劃與執行、媒體聯盟營運與管理、線上線下虛實轉換技巧、各平台SEO佈署與演算法應對、廣告投放、社群風向經營、市場分析與競爭者行銷分析…。等等,叫老闆自己來做,掰掰。
.
📌 #今天的節目有:
.
▶ 什麼是科學人爭議 什麼是1450
▶ 對,就是小編治國,小編雖小
▶ 從單向到雙向的政策傳播
▶ 新媒體時代該說人話
▶ 科學家參與科學政策行銷
▶ 科學的傳播需要批判的大眾
▶ 社群傳播應據專業位置與角色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g1uto8rh1av0875j4dy1pdz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74Cu3Ji2CUkuReLYPcx1D?si=MtdECSz_TQScOl0M23QbVA&utm_source=copy-link
.
📲#Facebook 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90395487814737/
.
.
\\\\ 完整論述 \\\\
.
溝通(communication)是一項重要的「治理技術」。對一般企業的管理而言,溝通是傳遞產品訊息、提升企業形象和爭取顧客認同的重要手段;對政府部門而言,溝通是凝聚內部共識、提升組織形象和爭取民眾認同的重要工具(黃俊英,2011)。傳統的政策溝通常以單向的、心理學主義、行為主義的「政令宣導」做為傳播想像,我們會認為,人民隔在大眾媒體的後面,只要盡量地單方面給予資訊即可。
.
從2010年後「#整合行銷」的概念開始大量進入政府的政策溝通,我們見到更多的廣告、促銷、公關、人員銷售、直接行銷和口碑行銷展現在政府的內容發佈中。甚至再更強調互動性的新媒體架構中,讓政策的雙向溝通成為可能。所以,政府部門開始將「溝通」的工作外包,讓外部團隊比較接地氣、說人話的公關公司或團隊來當小編,處理像是貼文、圖像設計的事務,也負責操作民意與監測輿情等任務。
.
▓ #政策傳播的新想像
.
新媒體架構讓政策傳播有了質量上的變化,而這也是為何公部門想要委外經營溝通的原因,因為官僚體制時常不適合做新式的政策傳播。在「#時間面向」上,政策傳播必須轉變為動態、隨時隨地的訊息散播。在「#制度面向」上,應考慮設置同等於發言人重要性的社群媒體團隊。在「#語藝面向」上,在要講有趣、簡單、有趣、視覺化的語言,才有社群傳播的效果。從我的觀察來看,這些能力,傳統的公務員並不具備,體制上也無法供給。難怪要外包啦~
.
▓ #科學議題的溝通治理與公共態度
.
不過,這次的問題有一部份是「科學人」專頁是不是可以這樣傳遞科學資訊?可不可以接受政府投放廣告?再過去這幾年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趨勢,除了政策的行銷外,科學也進行了大量的行銷。我們生活中有大量的純知識的科學、商品的科學、政策的科學,透過從科學普及轉向科學傳播的變化,試圖讓人們更加接近科學,或者被科學說服(單文婷,2017)。
.
從「科學人」小編的貼文內容來看,「#克萊豬不好吃」與「#增加收益又環保」兩個論述其實是來自於部分政策新聞、公共討論與科學評論的內容,並是非偽科學或假訊息,只是這樣的簡化貼文是否適合出現在「科學網站」上,可以思考一下。
.
由此被延伸的另一個爭議是,「科學人」做為一個科學家社群,是否可以做政策行銷。科學家與科學組織,本來就可以與施政者做不同方式與不同層次的合作,這種科學傳播的合作方式,可以有「翻譯」、「代言」、「夥伴」的三個程度,構成一個科技治理中專家政治的基礎(某個程度上是必要的,但是應該 #資訊透明)(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2017)。
.
科學事件總是可以充滿政治因素,但我支持強的科學文化立場(#公衛議題的確是要小心一點),就是歡迎更多關於科學的聲音發出,這樣有助於人人培養媒體素養與科學素養。另外,政府與委外單位的合作,具備更細緻嚴謹的貼文審查,是一個重要也保全彼此的方法。
.
▓ #溝通人才從內部培養開始
.
最後,當然推文不等於新聞,我覺得我們逐漸必須邁向一個批判的大眾,在這個資訊爆炸、虛實交錯的時代。當我們據有的(全)媒體素養程度越高,就能越明確地知道各種媒體的運作規則與媒體語言,自然就會更加小心,且富有懷疑論的多元檢證精神,與反思批判。
.
說實在的,無論是政策傳播,或是科學傳播,我覺得問題根本就是在:「政府與科學單位本身覺得傳播是一件小事,別人做就好,我們要做更重要的事」。能夠在單位內,設置媒體公關部門,或是合理培養溝通人才,才是這個到處都是媒介傳播的時代,應該做的事。然後薪水要高一點,謝謝。
.
#參考文獻:
.
1. 黃俊英(2011)。整合性行銷溝通—強化政策宣導與溝通的利器。文官制度季刊,第三卷,第二期。
2. 單文婷(2017)。科學家參與公共傳播的觀察-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使用臉書行銷科學政策的討論,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7),47-65。
3. Peters, H. P. (2020)。科學傳播的範疇: 是知識散播還是公民參與?。傳播研究與實踐,10(1),1-18。
4.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2017). Communicating Science Effectively: A Research Agenda.
團隊組織架構 在 四種常見的組織架構與優缺點 - 商業思維學院 的相關結果
所以團隊可能只有三個人,但每個人可能都得扮演多種角色,這種組織架構常見於新創公司,早期幾個創辦人或創業夥伴,一起搞定公司所有的事,此時,分工是 ... ... <看更多>
團隊組織架構 在 專案管理團隊的組織架構及責任角色 的相關結果
每個專案在開始之前,都必須先確認專案管理團隊的組織架構,同時定義成員的角色與責任。如此才能進行後續專案的規劃及控管工作。以下說明專案管理團隊 ... ... <看更多>
團隊組織架構 在 團隊架構:組織團隊的10 個有效方式 - Asana 的相關結果
階層的組織是有如金字塔般的架構,指揮鏈由高至低依序為執行主管、總監、經理和員工。這顯然是最廣泛使用的一種架構,並且在團隊成員間劃了清楚的界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