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新書 <3 (巫師特別登場推薦喔 :D)
巫師來到桃園市中壢區的國立中央大學,和各位介紹兩本新書,地震研究專家與天氣風險團隊,都是來自中央大學呢!中大也是國內唯一設有 #地球科學院 的學校!,其實,巫師也曾經短暫在中央太遙中心學習過。
我們所處的家園,臺灣及離島的自然環境,面對 #地震災害、#颱風侵襲、#土石流等風險,從學生到國民,建立起環境教育、防災教育,這兩本書籍,列出關於地震的100個問題,以及天氣的100個問題。
「斷層」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火山有分「活的」和「死的」?
為什麼臺灣地震很多,卻很少發生海嘯呢?
焚風是會燃燒的風嗎?
PM2.5到底是什麼碗糕?
鋒面到底是什麼「面」呀?
即使是再小的問題,再簡單的問題,要如何淺顯易懂、深入淺出的回答,都是一門藝術。
巫師地理和粉絲們推薦:
兩本優質好書,國內少見的科普圖解(地震知識與天氣知識)。配合 108 課綱,提供中學生、小學生,基本認識。
希望可以提供各位粉絲做為知識的參考與提升,可能你是地理系、地科系、地質系、大氣系,可能你是中小學教師,可能你是在學的學生,或者是小朋友的家長,讓我們一起共同閱讀,更加認識我們身處的家園與世界 :)
《地震100問:最強圖解X超酷實驗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地科祕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5600
地震專家馬國鳳 X 科普作家潘昌志 X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部落格
聯手為青少年與兒童量身打造臺灣本位地震知識書!
從人們常見的地震與地質現象出發,
透過提問、解惑、思辨、討論及實驗動手做,
帶領讀者深入瞭解臺灣這個地球科學的天然實驗室,
進而認識影響全球的重大地殼變動事件。
《天氣100問:最強圖解X超酷實驗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氣象祕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5278
臺灣專業氣象團隊首度跨足童書的代表作
從每一天都會經驗到的天氣現象出發
透過提問、解惑、思辨、討論及動手實驗
自臺灣這個大氣科學天然的實驗室由小窺大
進而認識正在影響全球的氣候變遷關鍵議題
天氣風險 WeatherRisk
兩本一起買更優惠喔!
https://cplink.co/1jb4TT1I
#地球科學 #地質學 #大氣科學 #地理學
好書推薦,新書上市!
《#地震100問》、《#天氣100問》
出版社:親子天下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頻道:https://bit.ly/32WHzlI 加入會員支持我們:https://bit.ly/2PtaTM4 人人有環保吸管,處處有資源回收......等等,台灣的碳排量好像沒有減少太多,救地球,這樣就夠了嗎? #最新節目 #台大風險中心 #地球日和 #喜歡記得按個喜歡 參考資料(依...
土石流等風險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頻道:https://bit.ly/32WHzlI
加入會員支持我們:https://bit.ly/2PtaTM4
人人有環保吸管,處處有資源回收......等等,台灣的碳排量好像沒有減少太多,救地球,這樣就夠了嗎?
#最新節目 #台大風險中心 #地球日和 #喜歡記得按個喜歡
參考資料(依據影片呈現順序)
1.綠色和平(2020)。奪命空氣:化石燃料的代價。臺北:綠色和平臺北辦公室。
2.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2015), “IMF Survey: Counting the Cost of Energy Subsidies.” I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3.陳怡文(2019)。〈氣候變遷農損年達135億元 農委會將年砸百億因應〉。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191002/OAUH7NXEZ3C3JDNBYIIWQ4ENQE/
4.Chen, Yung-Jen and Wang, Jiao(2019)。〈全球暖化下臺灣海平面上升衝擊分析〉。
https://www.greenpeace.org/taiwan/press/9206/%E5%85%A8%E7%90%83%E6%9A%96%E5%8C%96%E4%B8%8B%E8%87%BA%E7%81%A3%E6%B5%B7%E5%B9%B3%E9%9D%A2%E4%B8%8A%E5%8D%87%E8%A1%9D%E6%93%8A%E5%88%86%E6%9E%90/。
5.林健生(2019)。〈2次限塑後 國內塑膠袋年用量仍152億個〉。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27290。
6.交通部統計查詢網。https://stat.motc.gov.tw/mocdb/stmain.jsp?sys=100
7.林怡均、卞中佩、黃農喬、趙家緯(2020)。〈誰是減碳者-企業氣候行動追追追II〉。https://rsprc.ntu.edu.tw/zh-tw/m01-3/en-trans/open-energy/1444-open-0617.html。
8.Garlow, Ariel(2016)。〈拒絕棕櫚油的三個理由:環境、動物和人道〉。
https://e-info.org.tw/node/117724。
土石流等風險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完整內容繼續看:https://youtu.be/iOU_HeVp1Qw
你知道嗎?台灣女性健康的主要殺手不是婦癌,是心血管疾病。以105年為例,高達2萬3800多名女性因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因素死亡,高於癌症1萬8500多名的死亡人數,100至105年間,5年之間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了22%。醫生形容,女性的症狀是詭譎多變的。 肩膀痛,誰會聯想到心肌梗塞?哪些檢查一定要做,可以幫助你早點發現心血管的問題?研究發現靜態的生活會讓冠心病的風險增加5倍,怎麼動才能保持心血管的年輕?播出日期:2018/04/04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土石流等風險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29)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參加教委會舉辦的「大故宮公聽會」。林佳龍表示,從必要性、可行性,故宮都提不出針對立委的質疑。大故宮計劃就是一個大問題,建了會成為國家的大災難。
林佳龍表示,大故宮計畫預算一變再變,形同兒戲。林佳龍質疑,大故宮計畫規劃建築師劉培森,早在民國87年就幫故宮編列第五期擴建工程,工程規模與目前大故宮計畫幾乎一致,僅文創園區部份有,當時劉培森建築師幫故宮編列經費僅有34億,事隔15年後借屍還魂,經費暴增為10倍高達340億,很明顯的這個大故宮計畫內部隱含太多不合理的狀況。
大故宮計畫從提出到經過立法院審查,經費從320億到220億,自籌款從257億到164億,藝文園區從50億到20億,經費數據立基何在?擴建有沒有必要?原地擴建可不可行?一年來故宮從沒有正視解決回答立院的質疑,從工程面、財務面及後續營運面經不起考驗,立委也評為是空包彈!
林佳龍指出,大故宮計畫根本行政院還沒核定通過 ,故宮已經偷跑 ,先行逐年編列320億預算,並在102年編列1億8千萬元環境改善工程費。對於如此重大的國家計畫,尚未核定,林佳龍認為故宮已經發包1500萬做先前規劃,且先前計畫採購公報顯示 只有一家廠商有興趣,評審委員11位,其中故宮內部非工程建築專業的委員就超過6位,過程啟人疑竇。
林佳龍說,101年九月已經先行將長達10年的大故宮總顧問服務標案發包給台灣世曦公司,原公告發包預算為7.9億,最後以6.3億決標,這個費用是採用總計畫320億去估算,招標書 中故宮與台灣世曦的費用「施工前服務」1.8億總包價法是固定費用,「細部設計審查服務」與「施工中服務」採工程費1.25%百分比法計價及「辦理系統驗證語認證及其他」才採實作方式給付費用。他質疑,這根本就是固定費用,是以320億去估算,未來不管工程規模變為多少 ,故宮給台灣世曦的費用就是固定!
自然災害是各界對大故宮計畫最大的擔憂。劉格非教授進行「極端降雨事件下之災害潛勢分析」成果,在沒有興建大故宮的情況下,故宮院區內不同地點分別有可能產生邊坡滑動、落石、淹水與土石流等的災害。林佳龍指出,劉教授在公聽會上說,「若是」情況不嚴重,「往往」採取工程方式就可以確保安全,「若是」台北市政府與故宮合作,工程上是可以避免「大部分」災害,以上是沒建大故宮時的地區的健康檢查,已有這麼多條件假設,難道劉格非的研究是建了大故宮後地質的保證嗎?
林佳龍也提出,劉格非教授的評估僅考量雨量情形,大自然中的地震問題,劉格非的報告完全沒有提及,試問,當大地震來臨時,故宮所有館舍安全性如何?
林佳龍提出質疑,大故宮計畫編列的隔震費用,遠遠超過一般市價行情,況且大家都知道隔震僅能隔除部份水平地震加速度,但現在的地震不僅有水平地震加速度,往往垂直地震加速度不比水平地震加速度小,甚至還有複合型的扭曲地震加速度,這些都是隔震所無法解決的問題。
林佳龍指出,在故宮南院的選址過程 ,故宮對全國各縣市開出的必要條件 ,就明白告知不准有土石流、山崩、淹水、斷層等條件,現在故宮外雙溪正館這些災害都有 ,故宮明知這些風險是人力無法克服的天災 ,卻不另尋更加地點興建安全的故宮 ?漢寶德教授都在會議中提過,大故宮最好的方案就是到別處去建!
故宮所在的山坡地帶,過去被列為山坡地保護區,20年前新光吳家申請緊鄰故宮作為1050坪的建築開發案,該案件已經送市府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將近20年,迄今台北市政府仍舊以山坡地不准開發不通過環評為理由,不同意其開發。林佳龍在公聽會提出,大故宮將在院區增建8萬500坪面積,為什麼要允許平面體積超過新光建案(1050坪的建築開發案)的80倍、體積更甚超過百倍的「大故宮」擴建?這次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要做幾年?為什麼環評還沒過就要編列預算做這個做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