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問自己這個問題:
為什麼這麼喜歡明白歌?
為什麼這麼看重明白歌?
問著問著,很高興終於把對於明白歌投射的情感給問出來了:
因為這個作品,讓我看見了心中覺得很棒的很想要參與的社會運動的樣子。
在GOOGLE查的社會運動的定義,有幾則是這樣定義:
之一,社會運動(英語:Social movement)是由個體或社會群體,組織為了實現推動、執行、抵制、阻止或撤消社會變革變化,而用體制外的策略,來改變現有體制的一種政治現象行動與集體。
之二,社會運動(social movement)是指有組織的一群人,有意識且有計劃的改變或重建社會秩序的集體行為,用意則在促進或抗拒社會變遷。
之三,赫伯爾(Rudolf Heber)認為,社會運動必須具有以下兩點共性:
1、社會運動是有組織的行動。
2、社會運動是為了改善當前社會現狀。
看了網路上他人的定義,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執念太深,但目前的理解,或者說是誤解,都使得把明白歌想像成一場社會運動的我感到美好。
明白歌,沒有對於歷史情緒化的怒罵、一言堂的偏剖,有的是對於人性的關懷、立場的理解、透過音樂和報告劇的形式給予觀眾思考空間的闡述、友善的跟觀眾搭起與歷史對話的橋樑。
募資的動心起念,是要把這段敏感又具有爭議的,白色恐怖時期所有曾經被噤聲的歷史事件,透過創作者藝術溫柔友善眼光的提煉,重新打開對話,來到受難者的家鄉,把這些屬於他們的故事說給他們聽,演給他們看,讓這些被禁錮在集體淺意識深處的恐懼悲傷憤怒,有機會被理解,有機會讓噤聲的歷史重見光明、有機會讓破碎的靈魂得以修復、有機會讓沒有經驗過這段歷史的我看到過去,思考現在的我想要怎麼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
沒有人想在鼓起勇氣表達自己渴望怎麼活得時刻,被他人拿槍指著自己的心臟。
用武力,讓所有的非我族類噤聲,這種事,我渴望不再發生在台灣這塊島嶼上。
明白歌用友善溫和的方式,邀請觀眾與歷史與自己對話,走進政治難者的故鄉,把噤聲的回憶打開,溫柔地與他們同在,對我而言這一切友善溫柔交流的誠意與品質,就是我理想中最棒的社會運動的樣子。
7/20,是這次募資的最後期限。邀請大家,讓這樣美好的善意延續,讓再拒劇團有足夠的經費完成這樣的交流對話與陪伴。
募資這裡去👉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28257/
明白歌募資的最後倒數時間,在7/11(日)下午 15:00~17:00,有一場線上募資音樂會,很高興被邀請參與其中演出,歡迎有興趣的大家來聽歌來聽故事,給予再拒支持。活動內容如下,期待當天與大家線上面見
嗚嗚~~❤️
🌲 🌲 🌲 🌲 🌲 🌲 🌲 🌲 🌲 🌲 🌲 🌲 🌲 🌲 🌲 🌲
【點一首歌給明天 — 再拒劇團《明白歌》線上募資音樂會】
「點一首歌給這個世界/點一盞燈在自己前方/
我們可以選擇/選擇不同的信仰/並選擇不害怕孤單」
—莫子儀
在疫情影響的當下,在《明白歌》演出募資時效終止的前夕,我們將以歌聲為此刻深受疫情影響的家庭祈福,用話語分享對於過去與未來的期盼。點一首歌給明天,邀請你一起思考在疫情之後,我們希望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線上音樂會出演者(依姓名筆畫序,非正式演出順序):
創作歌手|王榆鈞 王榆鈞 Yujun Wang
創作歌手、演員|余佩真 余佩真JenJen
百合花主唱、主創|林奕碩 百合花
香港獨立歌手|黃衍仁 黃衍仁的歌
美濃客語創作音樂人|黃瑋傑 黃瑋傑 Huang Wei Jie
《明白歌》音樂設計、演出者|洪健藏、曾伯豪、蔣韜、劉淑娟
特別邀請:開場影像/朗讀|莫子儀 莫子儀 MO Tzu-yi Morning
#音樂會主持人
《明白歌》製作人|林欣怡
《明白歌》導演、音樂工作者|黃思農
直播時間:7/11 (日) 15:00-17:00
直播平台:再拒劇團及明白歌臉書粉絲專頁
洪健藏 Chien Tsang Hong 我若就此睡去
----------------------------
【點一首歌給明天 — 《明白歌》線上募資音樂會】將透過Zoom網路研討會線上進行,並於 再拒劇團 及 明白歌臉書粉絲專頁 上直播分享。為增進線上參與演出的互動「體感」並回饋熱情支持的朋友們,劇團開放贊助募資專案的觀眾報名加入線上音樂會即時觀賞樂手、演員的演出,並有機會互動。
*如何成為線上觀眾*
報名資格:《明白歌》募資計劃贊助者。
報名方式:請於7/10(六) 18:00 前點擊以下連結報名:https://reurl.cc/7r0gLQ
註冊頁面將請您輸入FlyingV贊助專案裡提供給您的金流編號(您可在贊助確認信或網站後台中找到這組 #18碼 數字編號)。
劇團確認收到報名後,將盡快確認並寄發當日線上參與連結到您的信箱。若您有任何問題,或並非以FlyingV平台贊助劇團,請私訊粉絲頁。
留言處有些小提醒,請務必閱讀喔~
#再拒劇團 #明白歌
@against.again.troupe
再拒劇團 Against Again Troup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陶瓷雕塑展 #林洛安專訪 凝結萌芽的瞬間,微觀生機之傳承 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曾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書」藝術家林洛以植物的意象,創作出內心對於美的造型想像,綠意盎然、生生不息又完美的幻想世界 山林間奔放自由的童年 中忘卻停下腳步回頭探究自我。洛安回想...
在路上黃衍仁 在 謝孟庭 MengtingXi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後要跟大家介紹這次《雨》的影像團隊,是由導演王品喬、美術吳嘉珊、燈光組的黃智嫻和鄭楷諾負責。
品喬是我曾經的室友,和我有著錯綜復雜的關係(?)。
有次演出,她好像在現場聽到〈日常的躁期與鬱期〉這首歌而落淚。所以後來在籌備作品時,覺得她是影像負責的不二人選:「她一定知道我想說什麼吧。」
我們最後決議在一天晚上把三支影片拍完,從房間內、客廳、室外,漫漫長夜的三支影片串起一個故事。
那天抵達拍攝現場,也就是攝影師孟萱家,看到房間內設置的燈光很感動。那是一片塑膠片上裝載著水,透過水的流動會讓燈光有波紋的痕跡,大家都小心翼翼的不要抬頭撞到塑膠片,不然水就會灑得到處都是。
現在必須要花好大的力氣才有辦法回想起那時的細節,像是〈我在城市醒來之前〉拍攝時,攝影機旁邊的水杯,品喬努力在現場錄音的情況下製造水中的氣泡,卻不能有聲音;第二支影片〈失眠的歌〉因為要做出重疊的我,所以攝影機完全定位鎖死,所有人經過那裡都好害怕撞到機子;最後一支影片我們一起生火,又燙又嗆,紙也快燒完了,搶著天光那幾瞬。
收音和畫面的取捨、協調;從下午開始準備,拍到天亮才開始收拾;拍室外場景便停雨,拍完才又開始下雨的台北,我扛著琴和部分道具一起回家。
對了,那天還裝忙的帶手沖咖啡器材,想說徹夜拍攝的現場如果有現沖的咖啡,感覺會很幸福。事實證明根本就超忙,雖然有擠出時間來沖了一次還兩次,但意義不大XD。
後來和品喬聊到這三支影片的概念,我十分感謝她在有限的預算下幫我做了這麼多。
第一首〈我在城市醒來之前〉是一開始便決議要在現場邊拍攝邊錄音的。麥克風會出現在畫面中,這件事也被反覆討論了幾次,最後巧妙的遮蔽。
「夜晚來襲的暗流」她是這麼形容的。因為要現場錄音的關係,畫面相對單純,透過光線的設計傳遞氛圍和故事,剩下的讓我的身體和聲音去說。
第二首〈失眠的歌〉主要的靈感是當中的一句歌詞:「困在時間的縫隙」。品喬參考了短片「Ohayo」,是來自最近重新掀起熱潮的今敏2007年的作品,影片中主角因為起床而恍惚,意識於是有了分身。「失眠」就像是起床的逆轉,渴望入睡而後失敗,意識上的呈現結果類似,模糊的我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困卡著。
第三首〈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音樂錄影帶即將公佈,請大家等明天發MV之後再往下看。
(...防雷線...)
那天在咖啡廳開會,品喬與我和佐修分享了黃衍仁的〈飛蛾光顧〉,他是一位香港的歌手,音樂搭配的影像取材自塔可夫斯基的《鄉愁》,是一個男人來回踱步,並護著手上的蠟燭。
我們一起坐在咖啡廳,在聽不太得到音樂的情況下,一起看了這個男人護著燭火、來回走了八分鐘。那是相對平常還要漫長卻直接又純粹的八分鐘。
我們希望這樣相對單純的影像,一個角色、一件事情,配上歌曲能嘗試跳脫傳統MV的框架。
狂風暴雨對品喬來說最直接的聯想是火,是燃燒。而我拍攝那天在燒的,是一本筆記本。
那本筆記本串連著這三個故事,在三支影片中反覆出現,最後燃燒殆盡。
最後用這樣的畫面來上工作團隊名單我覺得很美,那本筆記本象徵了創作的過程、日常的累積、以及最後的奮力一擲。
那時我還跟品喬和嘉珊做室友。
還記得那天徹夜拍到早上,我背著好多東西、冒雨回家,他們都還在收拾、還在路上。我盥洗時在廁所殺了一隻蟑螂。
那時心裡想的大概是,我再怎麼怕蟑螂,也不能讓跟我一起工作整夜的人回家還要殺蟑螂。
當然也有可能是累到已經沒力覺得害怕,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我休息。
模模糊糊的,一起工作到快死掉但滿足的記憶。
最近有時被詢問到今年的、下張作品的打算、接下來的打算,我總是抱頭哀號:先不要!
但其實,蠻過癮的啦。
謝謝每位願意和我一起工作的夥伴,工作團隊連載到此告一段落。
週六要帶大家去吃尾牙了!
#謝孟庭
#雨
#我在城市醒來之前
#失眠的歌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今敏
#ohayo
在路上黃衍仁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和吉他的淵源》之十二
有一些後來用這些自己蒐藏的吉他,的錄音,可以在某幾首歌裡面聽到:
比如,我有一首歌叫做「網路」,是一首非常冷門的龐克式的歌,從頭到尾的那個十六分音符的吉他的上下快速的刷音和弦,用的就是那一把 1954年的 Telecaster 彈的;歌曲間奏處的「拉米嗽拉梯拉,拉米嗽拉梯拉..........」的簡單但是乾脆有如保齡球瓶 倒地的音程聲,也是這一把 Tele 加上微微的破音彈出來的。
另外,有一首歌叫做「美麗島」,它的前奏的 D 小調 分解和弦,爬著琴衍上下來回,並偶爾低到 A 小調繼續同一種格式忙碌的運轉(這部分因為電子樂器的加入而被掩蓋掉了);這首歌的主幹架是由木吉他加上電子節奏來構成的;而這一把 1887年製的 Martin的 二又二分之一的小型木吉他是我在 1996年底在 斯坦頓島的 Mandolin Brothers 購買的。這把琴由於攜帶方便,而且琴聲紮實,在十年前我在它的音孔處加裝了一個 Fishman 的拾音器,並且把吉他的輸出接頭 裝在背帶固定銷處,這樣,它在演出時就不需要用麥克風來收音,直接以四分一吋接頭插入進擴音器來發聲即可。
另一首歌,比較個人的,叫做「傾城之雨」。1997年五月我正在紐約的 Quad Studio 錄音,有關 林春生、陳進興、高天民這三個人的犯案情事,還有他們綁架白曉燕的事情,不斷的透過北美的報紙雜誌,不斷傳來。令人最難過而不能不動容的,當然就是這個年僅十六歲的女學生白曉燕,那段難以置信的遭遇與案件恐怖的發展。 人在大蘋果,似乎有一種與現實幾乎隔絕的禪定狀態;我用兩天的時間,連詞帶曲的寫了那一首「傾城之雨」,在 Quad 錄音室內把歌錄了下來。 整首歌只用了一把電吉他伴奏;而那一把伴奏的電吉他,就是已經用的越來越上手,跟我同年紀的那把 1954年的 Stratocaster。
畢竟,我在音樂上的主修並非吉他,也不能算是專業錄音室吉他手~~彈吉他彈的好不好,還算是有自知之明。自我出道到目前,幫我在演出或是錄音室彈過的吉他手,包括:A-Lip、翁孝良、瑪莎、倪芳來、苦瓜、劉屏生、馬尚仁、小熊、魯世傑、蘇德華、Joey、Fabio Carli、Eugene Pao、阿匡、屠衡、小畢、A-Ji、阿翔、黃欽聖、盧家宏、喬沙宏、梁恩傑、黃宣銘、黃冠豪、王治平、Barry 鍾慶鴻、李冠樞、Peter Ng、門田英司、裵明煥、安田裕美......等,他們之間,開始的早的比如 翁孝良,1970年代已經是電星合唱團的主吉他手,後來國語歌曲興起開始擔任錄音室吉他手;後來更出名的瑪莎,七零年代出自台中,其時在因為美軍駐守而興起的音樂酒吧裡組合唱團彈吉他,八零年代成為錄音室和演唱會最搶手的吉他手;蘇德華和 Joey 是在香港合作的;但是,和我合作的最多而且遠遠最深的莫過於 Fabio,膩名花比傲,義大利人。
花比傲在香港我組「音樂工廠」時,是我們公司的音樂、製作總監;我和 Fabio合作過無數的歌曲,行至八零末期,正好是音樂數位化,MIDI開始當道的時候,我負責鍵盤(我說過的),Fabio 彈吉他,一起一首歌、一首歌的把曲子編出來。
Fabio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編曲家,舉凡「皇后大道東」、「東方之珠」、「似是故人來」、「赤子」、「火車」、「來自你、來自我、來自他」(這首歌 Fabio 也是作曲者)、「滾滾紅塵」,「女人心」、「追夢人」.....等等,都是他(也有和我一起)編出來的。 八零晚期後,正好 MIDI 方興未艾;我也在九零年初在灣仔投資開了一間「唐樓」錄音室,數位加碼,變本帶利。
加上,我們兩個都用 他所習慣的 Performer 軟體編曲,在討論到細節要如何處理時,就在 Mac 的電腦螢幕上把音符全部攤開,一個音、一個音的,一小節、一小節的,把所有的音符修正到我們兩個都同意、滿意為止。
Fabio 自義大利帶來香港的,就是一把 Gibson 的 Les Paul Custom,三個拾音器版本。那一把黑色的「黑美人」Black Beauty 我認為是 吉他創作與設計以來,做得最好看的一把吉他:渾黑色的琴頭琴頸琴身,配以金色的拾音器等金屬硬體在身,包以淡黃色的邊條在全支吉他的通周身,傲然挺立:像極了一位美女身著筆挺的燕尾服,口袋帽件飾以金條邊,儀態端莊有禮的伺立在你的周邊,等候諮詢服務。 以上所有的這些歌曲,全部都有 Fabio 的 這把 LPC 的聲音錄製在層次裡面。
我曾經好幾次向 Fabio 提及,他肯不肯出讓這一把 Les Paul Custom 給我,的意向,他只說:「No, No ,No, Noway. 」 你說,是不是這樣?好朋友再好,要出讓最貼身最上手的吉他?
免談。
Fabio 於 2013年在紐約因為膀胱癌 過世。他走了以後,我們到一百三十多街的哈林拜訪他太太 Janet;Janet 仍然在房地產公司做事,做得非常出色;聊天到後來,我問及了 Fabio 的那一把 黑美人吉他,Janet說,「喔! Fabio 臨終前把它送給了 Bryan(Janet的兒子) , 而且告訴他要好好保管這吉他,因為市面上已經很難找得到了。」
還是慢了一步。
這七、八年來,我陸續已經蒐藏了四把 Les Paul Custom了,一把 72年的,兩把 69年的,一把改了色的 68年 的,但它們都是雙拾音器的。 去年年底,有機會在網路上看到一把 三個拾音器的 LPC:
「我的天!那不是 Fabio的那一把 黑美人嗎?」。就馬上致電去了那一家樂器行,把那一把 LPC 訂了下來。
拿到手後,果然,那一把黑美人幾乎跟 Fabio的那一把黑美人一模一樣,黝黑色的琴身散放著一些些美麗的細微皺紋。不一樣的,只是我這一把是 77年的,而 Fabio告訴我說,他是1976 在 義大利 Verona 購買的那一把琴;是 76年製的。
吉他、木頭、旋律、朋友,還有大家在某一個時代為自己與事業理想奮鬥的那個年紀,還有香港。
也許很重要的,是我們真的一起創作,編曲,錄音,而且真的,藉著吉他,把音樂留下來了呢!
——
#You編
回憶不僅僅在大佑哥的腦海中,也在那一把黑美人的琴上,美好的過去也同時記錄在音樂之中⋯⋯愛琴故事的連載來到第12篇,越來越多的回憶故事湧上大佑哥的心頭,這些故事依然未完待續⋯⋯
在路上黃衍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陶瓷雕塑展 #林洛安專訪
凝結萌芽的瞬間,微觀生機之傳承
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曾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書」藝術家林洛以植物的意象,創作出內心對於美的造型想像,綠意盎然、生生不息又完美的幻想世界
山林間奔放自由的童年
中忘卻停下腳步回頭探究自我。洛安回想起就學的時光說到:我一直是生長在台北的孩子,相當融入城市中快速的腳步、繁忙的生活,求學的階段就讀普通國高中,下課後不外乎穿梭在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擠在電影院般排排座的補習班,周末再起個大早到圖書館報到,日復一日的規律又乏味的生活讓我漸漸遺忘觀察日常事物的樂趣。
聊著聊著,說到小學久遠的記憶略微模糊,述說在自然中度過的童年時光「當時媽媽將我和弟弟送到陽明的森林小學就讀,全校只有六個班級,還記得每個班級在大水溝旁邊都有塊田,每天早上都要從水溝撈水照顧自己的農作物,可能是四季豆、番茄或是小黃瓜。在森林小學的課程一周有兩日半天的自然課程,老師讓我們在山中集合,每周帶學生認識校園周遭的植物與動物,除老師的講解還需到圖書館翻閱圖鑑、書籍,認真查資料加上寫生畫圖才能完成一張學習單,那時候就發現自己對於植物寫生的喜愛。」經過這段敘述,可以想像童年在山間奔跑的自由與快樂,加上林洛安家裡曾開過花店,走在路上、有花草的地方,母親便會一一告訴她這是什麼花、這是什麼植物…,因此在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累積了大量植物知識。
林洛安的父親長年居於雲南的西雙版納,從事普洱茶商的工作,回台期間總會與她分享在當地與茶山村民互動、述說生長了百年的野生茶樹是多麼地高,而茶的採收作業是如何遵循季節更迭來摘取葉芽,使茶樹生長得更茂密;不使用農藥與人工化肥,以維持大自然間生息的平衡,洛安每每聽起關於茶山的故事,便會對大自然有種景仰與說不出的感謝,感謝大自然的照顧。
在城市中尋找綠意
近幾因搬家緣故,有幸家中多了一片小小的花園,喚起林洛安對花草的興趣,開啟了綠手指生活,其中對於多肉植物更是上心,其圓潤而飽滿的葉面和多變的外型令她感到驚奇,漸漸投身研究如何種植,進而有了自己一個多肉植物小天地。
就讀研究所期間,林洛安曾於誠品歐風花藝店打工一段時間,每日店內皆會保有2、30種進口花材與葉材,以及各式植栽與大型植物裝置,打工期間認識了許多植物與花材,也能利用上班空檔練習花材的搭配。這些生命經驗、對於植物的喜愛與研究,不知不覺已成為創作的養份。
取材於自然的溫度創作
大學就讀台藝大工藝設計系期間,林洛安接觸了多樣工藝媒材,包含金屬、陶藝與木工等,剛開始她覺得陶藝並不吸引人,經過兩年的學習,發現陶藝的塑造過程、裝飾技法與燒成都有著深厚學問與知識,而陶土的易塑性、能立體呈現作品外型等特質,更是令她深受吸引的原因。洛安認為「陶土經常被形容成為一種溫暖的材,在適當的濕度下捏塑起來的觸感柔軟細緻,其原料包含高嶺土及複雜的礦物質,使其成現不同的色彩、硬度、燒成溫度、黏土顆粒的粗細。對於土的掌控,水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只要對乾濕度控制得宜加上眾多的成型方式,黏土就能在手中千變萬化,結合了土、水及在燒成環節需要用到的火,這樣近乎自然的材質皆取之於大地,甚至滋養了同樣被喻為溫暖的材質-木材,大地對我而言就是最溫暖的存在。」
從眾多媒材當中,林洛安選擇專注於陶藝創作,本次展覽作品造型元素靈感通常源自於植物的啟發,更將自然界植物所展現的對稱、飽滿、滑順、曲面等元素納入其中。
捕捉生機展現瞬間
本次系列作品以植物發芽的瞬間與繁衍的傳遞,作為展覽主軸,林洛安觀察到許多女性藝術家創作靈感經常來自植物、花卉與性徵,例如美國女性畫家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的花朵繪畫「對於大部分的開花植物來說,花朵背負著複雜美妙的繁衍工作,它們色彩艷麗、香味誘人,花瓣的造型襯托出花粉和花柱,吸引昆蟲來傳遞花粉,繁衍後代。」。
(萌系列作品)微觀植物的細節,作品呈現圓潤、簡潔的線條,將特點聚焦,林洛安舉例作品(萌),在一似葉面組織的平面上的兩點,象徵著甫冒出的芽點,佐以戲劇性的色彩打光加強重點。(傳遞系列作品)外型靈感來自於顯微鏡下的花粉,理念源自花粉的傳遞過程,授粉代表著植物生命延續與傳承。在作品的展現上也承續著自然界的定律「散撥越多種子提高生存機率的定律」大量複製同樣一件的組件作品ex. (向光),使用種子發芽意象並向著陽光方向排列,呈現出律動感及方向性。藉由不同的媒材質感與成形方式,希望能更貼近她所想要傳遞的視覺感受。
自然的樂章與傳達
「我希望透過我的作品,也能傳達這樣的感受給觀者,讓觀賞的人能夠感受到美好及愉悅的情緒。」當藝術家林洛安徜徉於大自然所帶來的感動及美時,經由創作將這些生長的瞬間記錄下來,透過這樣的實現過程,傳遞給觀者,同時也達到自我療癒。林洛安的作品如同一首平靜溫涼的歌曲,卻飽含生命力與希望,帶領觀者徜徉於自然界的篇章。她更希望此次展出能有別於以往以材質特性為出發的習慣,以最純粹又新穎的視覺感受傳達作品義涵,帶來不一樣的陶瓷雕塑作品。(文:金車文藝中心)
林洛安學歷: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所陶瓷組
2009- 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系
獲獎 :2014 第十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 入選獎
2014 澳洲黃金海岸國際陶藝獎 入選
2014 南投縣第十五屆玉山美術獎 入選獎
2014 南瀛獎 佳作
2014 西班牙17 th Biennal de Ceràmica d'Esplugues 入選
在路上黃衍仁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40829TVBS 信義區不再獨秀 新十大豪宅散佈北市
影片網址→http://youtu.be/DhoaUXFNJ-s
感謝記者 鍾沛君 的採訪,早期豪宅都聚集在大安、中正區的原因不外乎是有錢人、高知識份子、明星學區(建中、北一女、台大)等聚集地,所以自然產生群聚效應。後來大安區因為寸土寸金,都更整合不易,變成「精華地段“舊”房子」很多。
後來因為市場資金充沛要有去處,遺贈稅大降、可運用的投資工具不多。
導致近幾年建商為了滿足有錢人置產的想法,大玩「一行政區一豪宅」的梗,只要搶「第一」,就能打響名號、藉此大幅提升建商的品牌形象。
也因此讓每個地區都有特色,
1.有得是豪宅本身的藝術性、獨特性(造型、或某名師設計)。
2.有的是主打景觀無敵,(中山大直河景、大安森林公園、敦南/仁愛林蔭大道)。
3.有的主打超大坪數、高總價(別墅型、富邦九莊)。
以下是新聞報導……↓
台北市的豪宅板塊悄悄位移,「新十大豪宅」不再集中信義區,頂級豪宅文華苑坐落松山區,一度沒落的天母地區近年再次崛起,天母御莊、華固天鑄都開出每坪220萬以上高價,內湖文心AIT地段偏僻,但因正對AIT新址,靠高層級維安喊出每坪134萬!房仲分析建商「一行政區一豪宅」的如意算盤,讓「蛋黃區」不斷擴大。
民眾:「最多應該信義區吧!」
民眾:「信義區還滿多的。」
台北的豪宅集中在哪裡?民眾答案大同小異,但事實上,豪宅板塊已經悄悄改變。
天母東路上興建中的「華固天鑄」,2016才完工,坊間已經開出每坪220萬高價,建商信心滿滿,標榜「全預約制」,一度沒落的天母地區,近年重新崛起,幾個路口外,藏身住宅區的城堡式建築,私密性佳,「天母御莊」只有10戶,每戶售價4到6億。
民眾:「坪數夠大,獨層獨戶。」
民眾:「坪數大、停車場,然後附近的機能很重要。」
傳統豪宅認知的「林蔭大道」不再是必要條件,台北豪宅放射狀分布,士林區有每坪220萬的天母御莊,被蘇富比列為全球十大豪宅文華苑在松山區,最高開出每坪419萬,中山區的富邦九莊每坪130萬,文心AIT在內湖區靜僻處,還能每坪喊出134萬,全因坐落AIT新址正對面,住戶等於坐擁高層級維安。
房仲 陳泰源 表示:「『一行政區一豪宅』這樣的梗,其實只要這個建商拿到這個『第一』的牌,他就等於打響、也提升了建商的知名度,台北市的門牌號碼就已經有它特殊的意義在,現在有一種像是蛋黃區全面,染黃(整顆蛋)的情況。」
傳統豪宅地段倒也不是文風不動,新建案還是陸續推出,位於博愛特區旁的潤泰松濤苑,緊鄰植物園,安全又安靜,總裁尹衍樑自己就住這,因應不同需求,豪宅推陳出新,共同點大概是住戶口袋都很深!
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entry/544570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78292314
在路上黃衍仁 在 何偲維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Hi!我是Jeremy!! (可以從 0:45直接開始喔^^)
在這畢業的季節,有許多話想對朋友們說,所以花了許多時間錄了這個影片,也是第一次自己嘗試後製短片,希望能夠用這林志炫的這首歌祝福大家。
畢業,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希望大家可以聽聽看,喜歡的話可以來https://www.facebook.com/water0917 給我個讚,謝謝^^
blog
http://jeremyho917.blogspot.tw/
----------------------------------
hi guys! I'm Jeremy !
I spent a lot of time covering this song for graduates, hope you like my cover and click "like" on my facebook . Thanks a los ^^!
https://www.facebook.com/water0917
---------------------------------------------------------
我是何偲維,音樂充滿了許多生命中重要的時刻,希望能用歌聲帶給大家不同的心情 ,如果喜歡的話,歡迎來https://www.facebook.com/water0917幫我加油
這是我記錄這條路上點點滴滴的BLOG,大家有空也可以來看看:)
http://jeremyho917.blogspot.tw/
Hi everyone, Jeromy Ho
This is my channel, i will put my singing video here
Thanks for your watching and hope you like these video.
please click ' like'' on https://www.facebook.com/water0917
to cheer for me:D
---------------------------------------------------------
我是透過「YouTube 影片編輯器」(http://www.youtube.com/editor) 建立這部影片
圖片取自 :
https://itunes.apple.com/us/app/facebook/id284882215?mt=8
http://forums.chinatimes.com/2012olympic/error.html?aspxerrorpath=/2012olympic/index.aspx (中國時報)
http://www.ngspace.co.nz/
音效取自http://sc.chinaz.com/yinxiao/PianTouYinXiao_2.html
貼紙設計: 黃如君